农业竞争力提高论文

2022-04-18

展望“十三五”系列报告会第二场于2016年4月11日在京举行,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作了题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报告。报告就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出,在战略定位上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在工作主线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发展目标上农业现代化要取得明显进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农业竞争力提高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竞争力提高论文 篇1:

陕西:提升机械化水平 提高农业竞争力

从2014年~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三年将“农业机械化”写入标题,农机化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月24日,陕西省召开全省农机化工作会,研究部署2016年陕西推进农机化工作举措,以期加快提升陕西农业现代化水平,打造陕西农业竞争力。

今年陕西省将完成主粮作物机播2700万亩

2月24日,从全省农机化工作会上了解到,今年陕西省将围绕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加强应急指挥调度,推动机械化生产有序进行。全年计划完成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机播面积2700万亩、机收面积2440万亩。

省农机局要求,围绕重要农时,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提早动员部署,充分做好机具检修、机手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要强化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维修服务和供需衔接服务,提升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在重要农时,要搞好信息服务、技术服务、柴油供应服务、供需协调服务和物料供应服务等五项服务工作,全力提高农机作业效率。

要突出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农机作业服务方式创新、农机农艺融合、购机补贴政策增加“三夏”“三秋”机具投入总量和农机合作组织参与土地规模经营等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全力促进重要农时机械化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加强与公安交警、交通、气象和石油供应等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优化农机作业环境。

力争三大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3050万亩

从2月24日召开的全省农机化工作会上了解到,今年陕西省力争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达到3050万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81%,重点区和禁烧区利用率达到97%以上。

今年陕西省将继续按照“综合统筹,板块推进,持续发展,整体提升”的思路,以建立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万(千)亩示范田、建设完善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按照全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规范》,主推小麦宽幅带状旋耕播种、玉米免耕精量播种、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收贮、秸秆还田、饲草加工、玉米机收、稻草编织等七项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其中,关中地区“三夏”重点推广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收贮、玉米免耕精量播种;“三秋”重点推广玉米秸秆还田、饲草加工、小麦宽幅带状旋耕播种、玉米机收等机械化技术。陕南地区重点示范推广油菜、小麦、水稻、玉米秸秆还田、旋耕播种等机械化技术。陕北地区重点推广秸秆饲草加工、秸秆覆盖还田、留茬还田等机械化技术。

陕西省今年计划完成深松整地作业400万亩

2月24日,从全省农机化工作会上了解到,继去年陕西省共完成深松整地面积447万亩,超额完成农业部下达的400万亩计划任务后,今年全省再计划完成深松整地作业面积400万亩。

2015年,陕西省首次被农业部列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项目试点省,各级政府及其农业(农机)和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松整地工作的系列部署,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深松整地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今年,陕西省将充分发挥机补政策的导向调节作用,优先支持购置深松整地作业机具和大马力拖拉机。扶持建设一批作业能力强、服务范围广和管理运营规范的深松整地作业服务组织,提高作业组织化程度和能力。并将继续推广“整县推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大胆探索分区域公开招标、合作社组织作业的新机制。同时,加快配备智能检测设备,实现作业质量面积准确监测,为资金兑付提供依据,顺利完成深松整地作业面积400万亩。

陕西省今年将新增保护性耕作示范面积12万亩

从2月24日召开的全省农机化工作会上了解到,今年陕西省将嚴格按照《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规范》和《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要点》,计划新增保护性耕作示范面积12万亩。

近年来,在中省农业、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陕西省组织开展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生态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去年,陕西省实施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建设咸阳市武功县、宝鸡市岐山县、榆林市靖边县3个示范县和渭南市临渭区1个试验检测基地。项目县计划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2.8万亩,实际新增3.75万亩,超额完成项目计划任务。

目前,陕西省已在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陕北丘陵沟壑区、渭北旱原区和关中灌区等四个区域47个县(区)开展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去年全省示范面积达到643万亩,今年全省将新增示范面积12万亩,示范面积将达到650多万亩,拥有各类保护性耕作机具4.5万多台。

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四大”技术,旨在达到“三减四保一增”,即减少投入、减少污染排放、减少作业时间,保土、保水、保稳产增产、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竞争力提高论文 篇2:

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展望“十三五”系列报告会第二场于2016年4月11日在京举行,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作了题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报告。报告就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出,在战略定位上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在工作主线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发展目标上农业现代化要取得明显进展。届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竞争力将显著提升。

农业竞争力提高论文 篇3:

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探讨

摘要:农业竞争力研究起源于国家竞争力研究,逐步从产业竞争力延伸而来。因而,其理论范式沿用了从工业部门视角形成的产业竞争力理论范式,而忽视了农业与工业在市场前提、市场需求、资源配置、生产过程、产品实现等领域的显著的差异性。为此,农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范式应做出调整。其理论前提应为地域的异质性、产业的异质性和受各国进出口政策制约的不完全市场;其内涵界定应为一国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养殖业在内的农业部门保障本国经济安全,在国际市场上比他国农业更多地占有、利用生产资源,实现产品价值,并由此提高该国现在及将来社会福利总体水平的能力;其影响因素应该包括生产资源、需求因素、相关支持产业、结构与竞争、政府政策、偶然因素;其评价体系应包括国家安全保障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三个方面。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

当前,世界农产品价格正呈现不断上升势头,国内农产品价格也出现了大幅波动。在此背景之下,全球气候突发性灾害剧增,粮食供给面临严峻挑战。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对世界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负有艰巨的使命。2004年以来,中国已成为农产品净进口国,农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堪忧。因此,建立科学的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对于正确评价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探寻当前问题及成因,增强其发展底力,从根本上保障中国经济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一、农业竞争力研究的基本范式

产业竞争力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滥觞于美国总统产业竞争力委员会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后在迈克尔·波特等学者的推动下,逐步把研究重点转向产业,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范式。农业竞争力研究则是在产业竞争力研究基础上逐步拓展和深化的。在此,农业是广义的,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

1 理论前提与概念

农业竞争力的概念源自国际竞争力,而最初的国际竞争力概念界定,是由国家竞争力研究引发的。其典型代表是美国总统产业竞争力委员会(1985)的概念,“国际竞争力是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产品、好服务的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体现在其公民实际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上。”这一概念对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研究机构和组织有较深影响。

相比之下,世界经济论坛(1985)则偏向企业视角,指出国际竞争力是“企业主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

自迈克尔·波特(1996)在《国家竞争优势》中从产业层面对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之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逐步转为以产业为重点。他认为,在谈论经济繁荣时,“国家竞争力”这个名词本身并没有意义,而是依靠运用劳动与资本等国家资源所得到的生产力。在国家层面上,“竞争力”的唯一意义就是国家生产力。因此,国际竞争力是“一国在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一个国家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使该国企业获得竞争力。”对此,其他学者也有类似观点,如克鲁格曼(1996)认为竞争力概念如果有意义的话,也只能是生产率的代名词。此后,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界定日益深化,分析视角逐步转向产业层面。

国内学者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从产业层面展开的。狄昂照等(1992)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或排除了贸易壁垒的假设条件下),一国某特定产业的产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金碚(1997)、裴长洪(1998)、盛世豪(1999)的概念与此大同小异。对此,赵儒煜等(2009)进一步提出,“所谓产业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某个产业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在国际市场上比他国同类产业更多地占有、利用生产资源,实现产品价值并由此提高该国现在及将来社会福利总体水平的能力。”

在此背景下,关于农业竞争力的研究也有进展。关于农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指出,农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狭义的农业国际竞争力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创造农产品产量的能力、增加农产品产量的能力及生产率水平;广义的农业国际竞争力不仅包括以上内容,也包括一国或地区给农业带来后劲的农业基础结构状况、农业科技水平、农业人口素质以及影响农业良性循环的管理体制与金融环境条件。前者直接反映农业生产成果和现期生产率水平,也反映短期内创造增加值的能力;后者更全面反映了一国或地区农业的基础条件、经济社会环境因素的现实状况及其影响水平。翁鸣等(2005)认为,农业竞争力是在国际贸易条件较为宽松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提供的农产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从竞争力构成来看,农业或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价格和质量这两个直接因素,即质量与价格的比值;从表现形式来看,农产品竞争力可以表现为市场拓展能力和抵抗国外农产品冲击能力。

2 理论内核

基于上述关于农业竞争力概念界定的学术沿承,有关农业竞争力形成机制分析的理论模型也是在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相关模型基础上产生的。

迈克尔·波特(1996)提出的“钻石模型”,是具有代表性的产业竞争力理论范式,也是引导国际竞争力理论走向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理论。他强调产业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等四个因素。

此后,各国学者在波特模型基础上逐步拓展。比如:金碚(1997)提出了结果原因分析框架,其中反映竞争结果的指标主要是产品市场占有率、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指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反映原因的指标包括价格、质量、品牌、产品结构、市场营销等直接因素和成本、技术、经营管理、企业规模、资本实力等间接因素指标。Dong-song Cho(2000)的九因素模型则对“钻石模型”进行了细化,其中包括四种物理因素,即自然资源禀赋、商业环境、相关与支持产业、国内需求;三种人力因素,即工人、政治家和官僚,企业家、职业经理和工程师;外加一个外部偶然事件。

受上述研究的影响,关于农业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则既有零散的、针对个别指标的研究,也有成体系的、多指数的研究。

国外学者多为典型案例研究,其中揭示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Chenery(1961)提出,农业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率,影响其农产品生产和出口的比较优势。Michael R.Reed(1994)认为,美国农产品出口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水平、外汇储备、外债、国际收支余额、税率等经济因素和文化(宗教、语言、教育、家庭)、法律、政治等非经济因素。Gopinath and Kennedy(2000)则探讨了农业生产要素的积累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农业竞争力有积极作用。Osborne Stefan and Michael Trueblood(2001)指出,一国的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是该国资源比较优势和政府行为的科学导向。Diakosavvas(2002)则专门探讨了政府农业补贴对美国和欧盟农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Pierre van der Eng(2004)认为某些东南亚国家低成本的劳动力加上低产出的生产技术的组合带来比另外一些人口密集程度更高的国家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这就是缅甸、泰国和越南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所在。Mosoma,K(2004)发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空间有限,挖掘出农产品产业链潜能才是有效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Janno Reiljan and Liina Kulu(2005)认为,爱沙尼亚农业生产自1991年开始持续减少是源于政府没有对农业进行保护,使之无法得到从大规模农业向小规模农业转移所需的现代技术与工具,也无法解决失去传统贸易市场、俄罗斯及来自欧盟受补贴农产品的不公平竞争等问题,但加入欧盟后借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而获得活力。

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对农业竞争力的研究也有较大进展。许经勇(2000)等人认为,政府支持和农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因素。唐仁健(2001)认为,加入WTO后我国应着力推进“三个创新”,即技术创新——把高新技术融入传统农业,融资创新——培育农业资本市场,组织创新——发展公司农业与农业公司,以增强农业竞争力。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等人认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干预、农业基础设施、科技水平、劳动力水平等。尹成杰(2003)等人提出,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应注意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科技进步、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政策支持。程国强(2005)认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农业补贴。乔娟、李秉龙(2006)认为,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包括三个直接和间接因素(成本和价格、质量和安全、生产力水平)、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条件、国内市场需求、相关和辅助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和政府作用。辛毅、李宁(2007)以中国渔业为例,指出产量、质量安全性、产品结构、流通效率、营销能力、汇率和贸易政策是影响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指出改变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是提升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3 评价体系与方法

在上述理论模型基础上,各国学者逐步建立起系统的农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数量方法进行分析。其中,周孝味(1996)采用了灰色层次分析法;Matthew Gorton等(2001)运用了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法(DRC);Maria Sassi(2003)采用了贸易竞争力指数(TC)、相对贸易优势指数(RTA)、相对比较优势指数(ICS)和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四个指标;李选才(2005)采用了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环境和竞争动态四个指标体系;陈卫平(2005)采用了包含竞争业绩、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三个指标体系;赖永剑、贺祥民(2005)则在对广西14县市农业竞争力评价时采用了因子分析法,借助统计软件SPSS进行了计算;Krijn J.Poppe等(2007)采用了产业增加值、Balassa指数、出口占世界市场份额、劳动生产力和整个经济实际增加值的五指数分析框架;张若昭(2008)采用了生产要素、需求要素及竞争状态三个指标体系。

二、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的弊病

如上所述,农业竞争力研究滥觞于国家竞争力研究,逐步从产业竞争力延伸而来。产业竞争力研究本身也在不断完善之中,而农业竞争力研究受其影响,理论范式也有诸多尚待深化之处。

1 农业与工业的差异性

农业竞争力评价范式和工业竞争力评价范式的差别,源于二者在市场前提、市场需求、资源配置、生产过程、产品实现等领域的显著的差异性。

第一,在市场前提方面,工业品和农产品在进出口政策方面的约束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同。一般情况下,工业品面临的国际市场具有垄断竞争的特征,其在本质上是开放的。各国关于工业品的进出口制度基本上受WTO规则约束。除军工产品等特殊用途的工业品外,绝大多数的工业品主要受关税约束,而且在WTO框架下多数工业品关税都已降至很低水平。相比之下,各国特别是一些农业资源较差的国家,对国内农产品市场多有保护政策,限制农产品的大量进口;而一些人口较多的国家,出于国家经济安全考虑而往往有农产品的出口限制政策。因此,以开放经济为前提的一般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式,无法准确地评价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在市场需求方面,工业品和农产品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性。通常,工业品,无论是原材料、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都是在生命延续需求得到满足基础上的物质需求,价格的弹性系数、收入的弹性系数都比较高。同时,尽管同类工业品之间存在着一些质量、性能、文化方面的差异性,但在开放经济的推动下,这些工业品基本上具有替代性,少有因民族特征、国家特征而妨碍其产品基本功能的情况,而其上述特征往往增加了产品的品牌特征、异国情调,使其在市场更具竞争力。甚至常有专门为国际市场生产的产品设计,其产品需求全部为国际市场特定人群。

而农产品在其产品特征上是满足生理最低需求的基本消费品,因此,农产品生产首先以满足其生产者自身的需求,进而以满足本地、本国需求为目的。同时,农产品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都非常低。即便存在个人为防灾而囤积的行为,缺乏仓储条件也将制约其市场行为的规模,而且长期看也不过饱饥之别。因此,农产品市场需求在数量上是相对刚性的。而从产品差异性来看,由于人的进化过程与地域水土有着长期互动的深厚关系,使得特定土地上的居民形成了特定的饮食结构,农产品的替代性相比工业品要差许多,这使得一国一域的农产品市场也具有消费人群相对固定的刚性,替代性较差,只能在出口对象国出现较大缺口时占领对方部分市场,而难以像汽车、电视等工业品一样在对方有足够供给时仍能靠差异性实现出口扩大。当然,农产品消费也存在“棘轮效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产品产量的扩大、健康饮食知识的普及、国际饮食文化交流,人们消费结构逐步提高,大米、肉鱼蛋奶等产品需求也在逐步扩大,出现了此类国际农产品的共同市场,但不改变农产品首先满足国内需求的本质特征。因此,农产品的出口,往往或是满足了国内需求之后尚有余力,或是为进口更多粮食等基本农产品而出口国内虽未剩余但需求并不迫切的其他农产品。而无论如何,上述出口都必须以对方同类产品出现供给缺口为前提。

第三,在资源配置方面,工业品生产和农产品生产更有本质差别。工业品生产的资源,主要包括原材料、生产技术、机器设备、劳动力、管理人才及企业家等。在短期市场行为过程中,这些资源都可以视为存在充分的供给。其中,原材料往往是原产地的工业企业最易受惠的,但基本上可以实现国际调配。有强大竞争力的工业企业可以在更高的利润的保障下,通过较高的市场价格获取到自己想获取的质量和数量的资源。二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从国际市场获取原材料再将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的“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生产模式已经广为运用。而其他的工业生产资源如技术、劳动力、机器设备、企业家等,并不存在全球配置的障碍,只是出于成本的限制,工业企业大多愿意选择就近招聘劳动力的做法。而在国内劳动力等资源价格过高的情况下,工业生产则会采取跨国投资的方式,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更利于出口。

相比之下,农产品生产的资源则有更多的刚性限制。农产品生产的资源主要包括土地(包括地理位置、土地面积、土壤品质)、气候、劳动力、农业技术、生产机械、管理人才等。其中,用于农业的土地资源在全球范围看是固定的,而和平时代各国的疆界也是固定的,由此便使得各国农业用地在面积上不仅受国土面积的最终制约,也因工业化、城市化而不断缩小;在土壤上,由于地球早期的地质形成过程和区域固有的河流等因素,形成了土壤中支持植物生长的基本元素,决定了种植业乃至养殖业的基本方式,但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加以改良;在气温上,由于各国地理位置的既定,使得其不可逆转地处于阳光照射的角度以及某种季风、洋流的影响范围之内。所有这些,都是固着于地理空间之上而无法像工业那样通过国际贸易从他国获取。劳动力、管理人才等虽然可以通过国际流动得到,但往往外来的这些人员并不及当地人更熟悉其农业用地的相关属性。上述制约因素,在各国农业生产实践中,通常通过农业技术的推进来解决。水利工程,可以改善局部地域的农业用水,弥补土壤和气候的不足,但过度的水利工程建设在长期上会因其改变地球自身的结构而导致水源减少、断流、枯竭并诱发水旱灾害。良种的培育则加快种子基因变异过程,使之更适应于当地农业环境并实现高产。化肥的使用,也可以改善土壤微量元素的供给,消除病虫害,使作物更好地生长。农业生产机械是完全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调节配置的,因为其自身就是专门为农业生产准备的工业品。

第四,在生产过程上,工业品生产和农产品生产也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工业品的生产周期因产品加工工艺而不同,但完全可以因技术进步而缩短其生产时间。工业品的生产效率,也可以因技术及进步特别是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步提高。而且,工业品生产,除采掘业的一些特殊情形外,基本上有专门的厂房,对一般天气变异带来的雨雪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较强,不会因此而破坏生产的正常过程。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时代,工业品生产在信息化的推动下能够对市场信息做出及时的反馈和产品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相对较好的资源配置。

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在各种农产品之间虽然有所不同,但每一种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上都是固定的。粮食生产,因气候不同有一季、二季、三季之别;肉禽奶蛋,都各有相对稳定的生产周期;即便是蔬菜、花卉、水果类的生产,在温室等技术的推进下,可以实现反季节供给,但作物自身的生长周期也是相对稳定的。而且,许多农产品的速成栽培、养殖往往带来了产品质量的下降、口味和营养的降低,不能与工业品生产加速而不影响品质的情形相提并论。不仅生产周期是基本稳定的,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基本上也是既定的,以种植业为例,尽管机械化、化肥使用和品种改良等技术进步仍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种植业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但这种提高也是有限的。而且,种子、培育等相关技术变革较慢,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单位土地的粮食产量难以实现重大突破。特别是,农业生产基本上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约束,灾害应对能力极差,水旱灾害、冰雹暴雪、暖冬冷夏、极寒天气等都将对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产生重大影响。此外,农产品生产对信息反馈的速度也与工业品相差甚远,受上述农产品生产周期既定的影响,不论农业生产者面临多么巨大的市场变化,都无法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

第五,在产品实现方面,由于面对最终需求的差异性,工业品和农产品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工业品生产由于其产品具有较好的替代性和价格弹性、收入弹性,所以其产品必然是追求在其特定市场领域得到充分实现,并不断扩大规模,达到最大限度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工业品具有耐腐蚀、可长期保管的特点,可以允许较为长期的库存,以等待市场机会,也可以通过对既有产品的再改造,去适应市场需求。

农产品受其产品属性影响,价格弹性、收入弹性都较工业品相差甚远,其产品实现往往为市场固有的规模约束。同样,农业生产也不可能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无限度地扩大规模。所以,农产品的市场实现过程往往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农产品因其具体品种不同,也有着市场实现方面的差异。其中,粮食作为最具根本意义的农产品,各国都必须保存一定数量的战略储备粮食,然后出口其余部分。如果出现粮食减产不足以达到战略储备,不仅要限制出口,还需进口足够的粮食以备急需。而其他农产品虽然基本上也像工业品一样希望全部得到市场实现,但一方面受库存、保鲜等方面的限制,有销售时间制约;另一方面,农产品遇到市场销售不对路的时候,无法像工业品那样收回以在原产品基础上增减功能以适应市场需求。

2 关于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的思考

基于上述农业与工业在市场前提、市场需求、资源配置、生产过程、产品实现等方面的差异,农业竞争力研究不应沿用针对工业部门的产业竞争力理论范式。就现有的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而言,除计量分析的评价方法外,理论前提、理论内核、评价的指标体系都应该做出调整,以对一国农业竞争力做出正确评价。

第一,在理论前提方面,一般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前提沿用了最初由美国总统竞争力委员会(1985)提出的“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甚至有学者排除了贸易壁垒。基于此,现有的农业竞争力研究或默认自由竞争的市场条件,或明确提出其理论前提是“国际贸易条件较为宽松的情况下”。这种以“自由竞争”的理论前提,显然不符合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基本特征。因此,农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前提,应为“受各国进出口政策制约的不完全市场”。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同为农业部门,各国农业因地理因素、科学技术等的不同,在产品结构、品质特征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因此,地域的异质性和产业的异质性也应成为农业竞争力研究的前提。

第二,在基本概念方面,前述《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1996)》的概念强调“农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仅远离了产业竞争力以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的本意,而且其狭义、广义的概念不过汇集了农业内部、外部影响生产力的要素而非市场竞争力本身。相比之下,翁鸣等(2003)的概念更注重“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基本体现了农业竞争力的内涵,但没有考虑到一般产业竞争力中包含的在国际市场上争夺资源的能力。而事实上,除土地外,农业生产资源也可以像工业那样通过国际贸易从他国获取。为此,我们认为,农业竞争力是一国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在内的农业部门保障本国经济安全,在国际市场上比他国农业更多地占有、利用生产资源,实现产品价值,并由此提高该国现在及将来社会福利总体水平的能力。其中,保障本国经济安全,是农业不同于工业部门的核心特征。考察一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也应考察其保障国内需求的能力为前提。

第三,在理论内核方面,农业竞争力研究基本沿袭了产业竞争力理论的相关内容。这些研究涉猎的影响因素繁杂,层次不一,但大多数研究是专注于一个或几个因素,即便是自成体系的研究也没有全部涵盖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为此,我们认为,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应该包括生产资源、需求因素、相关支持产业、结构与竞争、政府政策、偶然因素。其中,生产资源包括土地、气候、劳动力、农业技术、机械设备、企业管理、农业设施等因素;需求因素包括国内需求、战略储备需求、国际市场需求;相关支持产业包括农业科研及推广、金融保险服务、销售、运输、信息服务等产业;结构与竞争包括农业内部结构、农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国内外同业竞争;政府政策则包括政府补贴等扶植政策、农户管理政策、土地管理政策、进出口政策等;偶然因素则是指突发性气候变化、地质灾害、战争、政策突变等因素。

第四,在评价体系方面,已有研究对国际贸易领域的产品实现关注较多,也注意到农业发展潜力。但是,由于农业具有首先必须满足国内需求的产业特征,用于衡量一般产业竞争力的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不能充分衡量一国农业的实力。考察一国农业竞争力,更应该注重其生产能力,以满足消费人群的多寡为其竞争力的判断基准,辅以考察其满足本国需求之余的过剩生产能力与他国过剩生产能力的竞争结果。因此,考察农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国家安全保障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三个大的指标,以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结论

长期以来,农业竞争力研究一直沿用主要针对工业部门的一般性产业竞争力的理论范式。但是,农业部门有着与工业部门差异较大的产业异质性,其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范式必须进行调整。为此,我们认为,农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前提应为地域的异质性、产业的异质性和受各国进出口政策制约的不完全市场;其内涵界定应为一国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在内的农业部门保障本国经济安全,在国际市场上比他国农业更多地占有、利用生产资源,实现产品价值,并由此提高该国现在及将来社会福利总体水平的能力;其影响因素应该包括生产资源、需求因素、相关支持产业、结构与竞争、政府政策、偶然因素;其评价体系应包括国家安全保障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三个方面。这样,就可以全面考察其与工业部门在市场占有方面有着重大差异的国内市场当期及战略保障需求的满足能力、在此基础上其剩余农产品与工业部门在国际市场占有方面基本特征相同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以及在上述前提下持续为一国创造福利的能力。

责任编辑:张旭

作者:赵树宽 刘冠宏

上一篇:光形式传输信息论文下一篇:民间剪纸艺术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