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农业竞争力研究比较

2024-04-15

中部农业竞争力研究比较(精选8篇)

篇1:中部农业竞争力研究比较

文章标题:中部农业竞争力研究比较

摘要:

本文对“十五”末期的中部农业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定量分析了**农业优势行业竞争力和农业科技竞争力的水平和特点,提出了持续稳定和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6点对策。

关键词:农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战略对策

一、**农业竞争力现状与特点

1、农业综合竞争力测度结果

表2的结果显示,中部6省的农业整体竞争力水平有明显的差别。其整体竞争力综合指数从大到小排序结果为**(39)、**(35)、**(29)、**(27)、**(26)、**(13)。

本文的农业综合竞争力测度是6个子系统测度的加权求和。所以竞争力子系统的测度值直接影响农业竞争力水平。在中部6省中,**农业竞争力排第一位,其6个子系统竞争力相当均衡。但在全国31个省市中,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分。比全国第一梯队的江苏、浙江和山东分别低16、14和12分。因此,我们根据综合测度结果得出初步的结论是,**在中部地区是农业强省,在全国范围只是农业大省,与沿海农业强省相比,竞争实力明显不足。

表2中部6省 沿海5省农业竞争力综合指数比较

**河南江西湖北安徽山西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全国

规模竞争力3.75.92.45.03.00.07.93.98.34.95.42.7

要素竞争力3.71.12.02.71.91.35.23.04.34.23.77.7

结构竞争力5.14.33.92.14.10.02.53.72.84.74.12.8

现代化竞争力5.15.53.51.43.70.66.27.63.85.44.04.5成长竞争力1.72.61.81.00.93.25.97.95.14.33.32.7

环境竞争力5.44.05.45.14.02.63.66.97.65.26.44.2综合竞争力3935292726***246

原始数据来源: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

2、农业竞争力子系统分析。

根据中部6省农业竞争力的测度结果,结合**省与沿海5省对比的实际情况,我们对6个子系统进行了分析,发现**农业竞争力子系统存在3强3弱的特征:

①结构竞争力强。中部省区结构竞争力最强的是**和河南。居中的有安徽和江西,排在后面的是湖北和山西。**和河南的结构竞争力其实不相上下,林牧渔业产值和第一产业比重基本相同,只是大农业从业人数有一倍之差。与沿海5省比较,**的农业结构竞争力明显较强,是江苏、山东的2倍,比广东、福建和浙江的得分高。

②要素竞争力比较强。中部六省农业要素竞争力的排序结果,**农业要素竞争力排在第一,湖北第二位。与沿海5省比较,**农业要素竞争力与广东相同,比浙江高0.7分,但明显弱于江苏和山东。江苏的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比**多2.46亩,而山东的农业投资是**的4.5倍!

③环境竞争力较强。表2的测度结果还显示,中部6省农业环境竞争力分为强弱不同两个梯队。强队有**、江西、湖北,三队的环境竞争力指数接近,都在5.3左右,**和江西排在强队的首位。沿海5省中,比**强的有山东、浙江和广东。福建、江苏的农业环境竞争力比**弱。自然环境的强弱,一方面主要是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人为因素的干扰,例如中央台焦点访谈节目(2006年4月第二周)报道了福建厦门的毁林事件,2年内2000亩原始生态公益森林被盗伐,200公顷的生态公益速生林被林业部门违规采伐。

④规模竞争力偏弱。从中部六省农业规模竞争力排名来看,**第3位,落后于河南、湖北两省。河南是中国的第一人口大省,农业人口和人均耕地几乎是**的两倍;而湖北省农业规模竞争力高于**,主要得益于其农村人均劳动生产率是**的1.5倍。与沿海5省比较,**农业规模竞争力接近浙江,大大弱于其他4省,是山东、江苏的1/2,广东的2/3,福建的4/5。

⑤成长竞争力弱。中部6省区农业成长竞争力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山西和河南,**列第三位,居然不如山西。**户均固定资产原值和农业平均增长率偏低。而农业增长率的偏低主要与农业生产成本偏高和比较收益降低有关。而沿海5省农业成长竞争力是**省的几何倍数,即强大2至4倍!究其原因,一是**离发达的珠三角经济区较近,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出广东大工;二是“十五”期间**的工业化战略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吸引了大批农民工进入城市,田土荒废现象明显,农业增长和成长性受到较大的打击。

⑥现代化竞争力中等偏弱。从表2的结果看出,河南作为中部的农业强省,其现代化竞争力是最强的。河南的1/3以上农村地处黄淮海平原,地貌特征有利于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和灌溉,他农用电使用量是中部最多的省区。**的现代化竞争力排在中部6省的第二位,但比浙江、江苏弱,与福建显示相似。**的有效灌溉面积和安徽相近,但每公顷农机总动力和用电量明显高于安徽,农业机械的特点是以小型为主,适应于丘冈地的地貌特征。

二、优势行业竟争力分析

1、种植业竞争力。

**种植业竞争力指数31.7分,在中部加沿海11省中

排列第六,在中部6省中排列第四(详见表3)。

表3中部加沿海11省农业三大行业竞争力比较

竞争力**浙江江苏福建山东广东湖北江西河南安徽山西

种植业31.711.570.723.880.729.053.416.871.434.03.59

畜牧业65.68.735.719.790.040.344.426.393.738.55.69

水产业33.339.773.452.243.866.153.638.611.828.610.00

原始数据来源: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

**种植业竞争力水平偏低但呈现3个特点:一是总规模优势明显但组织程度较低。**种植业产值规模在周边省份中居2位,在全国31省市排前10位。但种植业的生产还处于以农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生产方式。各种行业协会,互助会等非正式组织处于起步阶段,农民参与程度偏低。二是具有一定的产品价格优势,但商品率较低。由于种植业的生产水平较高,部分产品的生产成本较低,多数种植业产品在市场上是有一定的价格竞争力,但由于**的农村人口多,农产品以满足自身需求为主,高品质率低于45,从而影响到对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三是要素竞争力强,但缺少持续的后劲。**种植业新品种研发投入强度高于全国平均值,而**种植业要素竞争力优势,因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较偏低,有减弱的倾向。

2、畜牧业竞争力。

**畜牧业竞争力指数达到65.6分,在中部加沿海11省中排列第三,在中部6省中排列第二(详见表3),证明**畜牧业竞争力水平较高。畜牧业规模竞争力中,生产基地的贡献很大,例如瘦肉型猪基地县出栏肉猪占全省总数的85,基地外销商品量占总销量的95,良种猪的覆盖也由1990年的83上长到2005年的94.5,大大提高了猪业的生产力水平。而城步县南山牧场的快速成长为**畜牧业的结构优化树立了榜样,通过人工种草技术创新,改良7千公顷天然草场的营养类型,草场利用率提高2-3倍,并带动周边5县发展草场2.5万公顷,使**的瘦肉牛、山羊出栏数分别突破了206万头和840万头,“十五”期间年平均增长7.6。

3、渔业竞争力。

**渔业竞争力指数只有33.3分,在中部加沿海11省中排列第八,证明**的渔业竞争力相对于沿海省份很弱;在中部6省中排列第三。淡水渔业产值由1990年的17.9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119.92亿元,年均递增12以上。说明**的淡水渔业成长性较好,竞争力的提升潜力较大。

三、农业科技竞争力评价

我们以2004年各省农业科研院所公布的人才、环境和科研成果数据为基础,应用综合评分法,选取10个指标构建了农业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计算了中部加浙江、江苏共8个省的农业科技竞争力水平,结果显示:**综合得分71.5分,比浙江多32.9分,比江苏少4.1分,在中部6省中居首位。具体结果见表4。

表4中部6省 2强农业科技竞争力测度结果

**浙江江苏湖北江西河南安徽山西

农业科技环境14.09.827.814.33.49.77.58.7

农业科技人才24.513.630.516.94.317.00.06.1农业科技成果33.015.217.25.32.47.91.96.4农业科技竞争力71.538.675.636.610.234.69.321.2注:该表计算所需的原始数据来自各省农业科研院所网站。

**农业科研环境和科研机构在中部6省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农业科研环境竞争力指数14.0,比湖北少0.3分,但比江苏少13.8分;在中部6省中屈居第二。

**农业科技人才竞争力指数24.5分,在中部6省中排位第一,比河南多7.5分。但比江苏少了6分。从高级职称总量上看,**农业科技人才占有一定优势。但学科分布不均衡。其中人才优势学科有:作物遗传育种、植物学、生态学、植物病理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茶学、森林培育。图1显示博士导在农、林、牧、渔等四大产业的分布大约是64:25:2:9。图2显示副高以上人员在农、林、牧、渔等四大产业的分布大致是54:36:3:7,说明农业科技人才竞争力强的产业是农业和林业。

**省农业科技成果竞争力指数33分,在中部6省中居第一。比科技强省浙江、江苏分别多出18分和15分。自1981年至今,**农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有实力雄厚的科技显性竞争力。历年来共承担并完成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2588项,与江苏、浙江不相上下,但**的国家级重点项目392项。比江苏、浙江要多25以上,获得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科学大会奖等等名目的重要奖项计180多项。是江苏、浙江的3倍和3.5倍。**农业科技国家重点项目获奖率高达到46,证明**省农业科技人才具有极强的科研能力和竞争力水平。

四、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战略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农业国际化竞争给中国农业带来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农业离不开也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国际竞争。虽然现有的**农业竞争力在中部6省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但并不具备国内强势地位,更没有国际竞争力优势。而且竞争力是动态变化的,欲将今天有限优势保持到明天,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寻找持续稳定和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性对策。

1.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文化竞争力

新型现代化农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包括新的农技素质、新的文化素质和新的价值观念素质三个方面。其中文化素质是农民综合素质的基础,体现农民的成长潜质;农技素质是核心,体现农业要素生产力水平;价值观念素质是灵魂,体现现代农业使命的实现能力和农业文化的活力。什么样的农业文化产生什么样的农业形态。什么样的农业形态产生什么级别的竞争力。如果说农业集约化、科技化、生态化是现代化竞争力,那么农业文化是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农民的农业价值观是最深层的农业发展动力,它深刻地影响一切外在的竞争力。**现有农业文化的传统性和消极性,已不能适应农业新产业发展的需要。**新农村建设、新农业发展呼唤现代农业新文化。

2.改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环境,提升科技竞争力

**要成为农业强省,环境竞争力必须赶超沿海5省。最根本的途径是发挥**农业科技优势,着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推广应用。因为农业科技竞争力既是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又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脱贫致富的源动力,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持久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今后5年或更长的时期应当继续努力改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的环境,主要有3个着力点:一是加大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投入。农业和其他行业有所不同的是创新的主体必须以农业科研院所为主,龙头企业为辅,最大的支持者是国家财政。二是多渠道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尤其是院士级别的学术带头人的良性有效机制。**农业科技界目前只有3个本土院士,尚未成功引进外省或国外顶级人才。而河南引进了8个农口两院院士。三是构建强有力的农业低成本创新支持系统,培育**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省政府,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黄箱政策”及其他有利条款,迅速形成对农业自主技术创新的支持系统,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和低成本开发,以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3.发展高效、生态化农业,构建新型现代化竞争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以发展新农业即新型现代农业为基础。**省是典型的人多资源少的农业大省,因此,**的新型现代农业就是要发展以特色农业和集约农业为重点的生态化农业。特色农业的本质是“稀缺、高价”,集约农业的本质是“优质、高效”,而生态化农业的本质则是“持续、健康”。我们必须针对省情民情,创新现代化观念,与新型工业化相呼应,走以生态化为主题目标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农业现代化竞争力。

建设**的高效生态化农业可以拓展3条主线:第一条是建立符合省情实际的“高优、生态、安全”农业生产基地⑵。其关键举措是加快推广应用绿色农业专用肥和生物农药,依托植保创新,改进农产品生产技术和转基因病虫害防治技术。第二条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城市休闲度假的生活方式正在流行,这是现代社会的长期主流趋势,应抓住机遇,发展观光农业,优化休闲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的多元化竞争力。第三条是生态价值链农业。视不同市县的条件,分别推广庭院生态经济,种养生态链立体农业和有机无公害农业。努力培育农民的现代化新理念,打造21世纪**农业的生态化竞争力。

4.增加草、畜结构比重,减低粮猪结构性依赖,提升结构竞争力

**农业在中部地区属于结构竞争力最强的省份。但这种竞争优势对粮猪结构依赖性偏高。2004年,**粮食产值393.4亿元占种植业产值的45,出栏生猪产值429亿元占畜牧产值的53.8。也就是说**农业规模竞争力对粮猪结构依存度接近50。由于国民肉食消费结构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向鱼类和草食畜倾斜的长期趋势,牲猪生产越多,猪肉价格不可避免下跌越深。规模养猪业已经连续3年全国全面亏损。粮猪结构面临着缺乏长期盈利能力。**农业发展如果不能尽快摆脱对粮猪结构的过度依赖,现在的结构竞争力优势很快就变成劣势。因此,结构优化战略的关键举措,是弱化粮猪型结构,强化粮、渔结构和草、畜结构。要积极运用政策手段,引导和扶持渔业和草畜业的生产发展,在结构战略转移中完成**农业竞争力提升的长效机制。

5.加重农业基础设施的政府投入,稳定要素竞争力

在第一节的竞争力测度分析中,我们得出结论:**的要素竞争力在中部6省中较强,但与沿海农业强省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其实,差距的实质就在于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力度和投资结构。过去几年,**财政支农力度平均33.6亿,不到沿海强省山东的1/7。而有限的支农资金用于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比例是1:4,也就是80资金投入到乡村道路和农电网等生活设施上。2005年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比重更是降低到了5.5。这种投入结构提升了农业环境竞争力,而削弱了要素竞争力。稳定人均耕地占有量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要素竞争力的两个关键点。因此,在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投入结构比例的协调,适当加重农业基础设施的政府投入,稳定**农业要素竞争力。

6.深化农业组织制度改革,拓展产业化经营,构建成长竞争力

成长竞争力的两个关键指标是农民收入和企业涉农的积极性(既利润率)。以往的政府机构改革和惠农政策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免征农业税后,农民虽得了实惠,减少了负担,但**农民的收入机会和农业创收能力没能根本改善,农业产业的成长竞争力仍然很弱。现实中有限的实惠很快就被环境中无限“手段”逐步消除。一方面,寄生于农业的“食物链”没有减少,只要这些“食物链”还大量存在,就会寻找间接管道吸取农业的“养份”;另一方面,减人不减事的机构改革让各级政府官员疲于奔命,寻求“补偿”的冲动使行政管理成本不降反增。农村农业农民新的“负担”形式逐渐产生。因此,必须深化农村组织制度改革,优化农业产业化环境,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企业利润。拓展产业化经营,构筑成长竞争力。

作者龙江松**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彦云,中国31省市三大主力产业行业竞争力评价分析”系列报告,**信息网,2006

2.陆芳,提高福建省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发展思路与基本对策,福建论坛,2005,(4)

3.游士兵,农业竞争力的测度与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7)

4.赵美玲,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5,(6)

5.中国农业全书**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中部农业竞争力研究比较》来源于,欢迎阅读中部农业竞争力研究比较。

篇2:中部农业竞争力研究比较

农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是衡量和检验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近几年,福建省农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做强做大福建省农业,提升竞争力,对促进海西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一、2006年福建省优势农业发展特点

近几年,福建省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扶持优势农业的发展,形成了以畜禽、笋竹、水产、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和烤烟为主的优势农产品。

(一)增长速度较快。2006年福建省优势农业发展较快,林业总产值104.97亿元,同比增长8.3%;渔业总产值458.95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8和0.2个百分点。(详见表1)。

表12004-2006年福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二)产量持续增长。2006年,各地立足区位优势,瞄准市场需求,把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点来抓。茶叶通过品种更新、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全年茶叶产量19.76万吨,比上年增加1.28万吨,增长6.9%。食用菌通过结构调整,扩大了珍稀食用菌生产规模,全省食用菌总产量达59.99 万吨,比上年增加3.99万吨,增长7.1%。其中主要产品蘑菇产量29.41 万吨,增长3.6%。全省园林水果产量达494.97万吨,比上年增加15.61 万吨,增长3.3%,其中龙眼、荔枝、枇杷、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产量为157.85万吨,增长2.0%。

(三)国内市场占有率略有下降。2006年,福建省除烟叶、肉类农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有所上升外,其他产品均略有下降。分产品观察,优势产品茶叶、水产品、水果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9.4%、11.5%和2.9%,分别比上年下降0.8、0.3和0.6个百分点。(见表2)。

表22003-2006年福建主要农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及在全国的位次见下表

(四)出口市场份额高。2006年福建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超35亿美元,其中出口超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以上,居全国第四位。全省出口超千万美元的品种达到30个,其中柑橘、食用菌、大葱出口金额均居全国第一位,茶叶、蔬菜、花卉居第二位,蛋品居第五位。

(五)品质优势逐步提高。近年来,福建省为提高优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发展“三品”产品。2006年,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亮点突出。一是绿色食品产品多,截止2006年底,全省已有323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产品品种量约占全国9%,其中2006年新增61个产品;二是无公害基地点多面广,全省共有565个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710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中2006年新增无公害企业81家、基地84个、产品114个;三是有机食品加快步伐,现有8家企业46个产品通过认证;其中2006年新增1家企业、18个产品。

(六)闽台合作交流持续扩大。近几年,福建省继续加大与台湾优势农业的交流。截止2006年底,全省累计批办台资项目共1916个,合同利用台资23.9亿美元,实际到资13.6亿美元,在各省区市中位居第一。其中,2006年新批办台资农业项目133个,合同利用台资2.3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9000万美元。

二、进一步提升福建省优势农业竞争力面临的几个问题

(一)龙头企业规模偏小。2006年,全省共培育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6858个,其中国家级的仅有23家,省级的仅有150家,余为市(厅、局)级及以下的。总体上看,这些企业规模偏小,如:规模较大的925家龙头企业,产值上亿元的仅60多家,不到10%,平均从业人员仅有685人。从福建省名列前茅的龙头企业―福建天生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看,其注册资本0.85亿元,资产总额达1.36亿元,2005年销售收入近亿元,创利润近千万元,在本省众多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中规模虽然位居前列,但与省外年销售收入数亿、乃至数十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比,天生公司的规模还是偏小,规模效益还不明显。

(二)部分优势农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偏低。2005年,茶叶、柑桔、香蕉、烟叶、水产品占有率在全国位次居于前列,但与发达省份相比实力较弱。烟叶占有率为4.5%,与排名第1位的云南省相差25个百分点;水产品中淡水产品占有率仅为3.1%,分别低于湖北、广东、江苏10.9、10和9个百分点;薯类、肉禽蛋奶类占有率与排名第1位的省份均相差7个百分点以上(见表3)。

表32005年主要农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5个省(市、区)

单位:%

(三)知名度高的品牌偏少。近几年,虽然福建省一些农产品获得了省、市名牌称号,但在国内外市场上真正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较少。2006年,国家农业部首次评选的96个“中国名牌农产品”中,福建省仅有3个。福建省名牌农产品中大部分是农产品加工品,鲜活农产品少,品牌农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既缺乏系列化,也缺乏产业规模。如:闽北茶叶虽然品牌众多,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牌子少,武夷岩茶虽列入了“中国十大名茶”,但其品牌效益和产业规模始终无法和国内其他同类产品品牌相媲美。

(四)精深加工产品所占比重小。目前,福建省农产品中80%以上为初级加工,精深加工比重仅占20%左右。如:水产品是福建省优势农产品,年出口创汇均居全国前列,但实际上福建省水产品主要是以资源性产品出口为主,大量出口产品都是冷冻鱼类产品,所赚的利润很低。特别是在休渔期,有的企业为了保订单,只好通过进口原料加工出口,企业所获利润微乎其微。如:福建省出口的冻吧浪鱼等产品,在菲律宾和印尼市场,销售价是产品出口价格2-3倍以上。

(五)产品质量有待加强。2006年,随着“福寿螺”、“红心鸭蛋”、“瘦肉精残留猪肉制品”、“多宝鱼”等事件的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从福建省来看,近几年,农产品质量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蔬菜存在的高毒有机磷类农药残留、茶叶存在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水果存在的农药残留和保鲜防腐剂不合格等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1)检验标准低。部分地方农业标准与省、国家和国际接轨不够,由于缺乏专业人才、技术和设备,有些检测、试验办法还停留在原始阶段。(2)推广应用率低。主要是农业标准实施工作滞后,有些地方只注重标准的制定,而不注重标准的实施,即使是获得注册品牌的农产品,其生产、加工等环节仍沿袭

传统做法。(3)科技含量低。国际上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农业科研开发方面,投入的资金平均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而福建省多数生产企业投入不足千分之一。在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如:检测、生产、包装、冷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技术差距。

(六)贸易壁垒日趋严重。近年来,韩国、欧盟、日本纷纷提高了进口农产品质量技术要求。如日本在去年5月底实施了关于加强农产品农药残留管理的《肯定列表制度》,对福建省园艺、蔬菜、水产品、畜禽等优势农产品对日出口就造成了较大影响,仅6月份,烤鳗出口交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72.99%和70.54%;蔬菜及其制品同比下降56.77%和35.36%;茶叶同比下降了36.84%和45.10%。49.7%和37.3%。进口国或地区设置的种种贸易壁垒和安全标准已成为制约福建省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近几年福建省动物源性产品、柑橘罐头、蜂蜜、暖水虾、鳗鱼等在欧洲、美国和日本市场屡遭封杀,诸如农残、保障措施、关税配额限制和反倾销制裁等,贸易纠纷不断出现,贸易壁垒日趋严重。

三、发挥比较优势,提升福建省农业整体竞争力的若干对策建议

(一)多元投入、择优扶持,扩大龙头企业规模。尽管近几年福建省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力度,但投入不足仍是制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第一,进一步整合国债资金、专项贷款、扶贫资金等各类支农资金,集中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二,通过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进入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和农户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农业产业化投入格局;第三,择优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对重点龙头企业,应在基地建设、原料采购、设备引进和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扶持。

(二)培育名特优新农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抓好传统优势农产品的培育,对长汀河田鸡、连城山麻鸭、地瓜干、龙岩咸酥花生等传统产品,在确保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实现集约化生产经营,并投入一定财力塑造品牌,扩大影响。培育新的品牌,对于适宜福建省发展又有较好市场前景的产品,积极引进、重点培育、形成规模。如花卉是福建省新兴产业,目前已基本形成水仙花、榕树盆景、兰花、杜鹃、仙人掌、多肉植物、棕榈科植物等六类优势产品,但目前产品优势尚未充分显现,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精深加工产品的比重。福建省应重点发展果、蔬、笋、水产、畜禽、茶、食用菌等主要优势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如茶叶,目前福建省的茶叶总产量虽高,但精深加工程度低。要继续做大做强福建省茶业规模,就必须走以精深加工为核心技术的产业化之路。福建仙洋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该企业是国内率先开发茶浓缩汁和茶粉的生产企业,公司利用现代农业技术、超微粉碎、超滤、反渗透等技术,制作出茶浓缩汁和茶粉,并导入新的“吃茶”的概念,将茶制品溶于水中和直接添加到食品中,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速冻食品、奶制品、豆制品、冷食、饮料、功能性食品等诸多产品之中,如茶冰淇淋、茶酸奶、茶胶囊、茶糖果、茶面包、茶糕点、茶饼干等。其中,使用鲜茶叶为原料直接加工浓缩汁,可以使茶叶中的诸多有效成分和香气物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加之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茶浓缩汁已经广泛应用于茶饮料生产。

篇3: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比较分析

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横向比较

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的推动力,是城市历史发展的累计结果以及城市发展潜力的体现。中部要崛起,城市要先行,尤其是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更好地发挥龙头作用,带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中部城市竞争力显示性指标比较。从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可以看出(见第46页表1),在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对比中,长沙排名最前,为中部第1位,全国排名第20位;武汉居于其次;太原排名最后,全国排名第60位。中部六大中心城市增长竞争力指数比较靠后,说明中部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发展潜力偏弱,因此需要找到发展的瓶颈,从而提升其增长竞争力;规模指数表现不错,最差的南昌也在第41位,说明城市辐射能力较强,核心城市的作用较强;效率指数方面除太原和郑州之外均表现较好。排名最后的郑州全国排名第92位,说明其投入产出的能力较差,要加快发展需要提高其效率;发展成本方面长沙、合肥、南昌表现较好,武汉、郑州和太原表现较差,尤其是太原,全国排名第246位,说明中部各地区对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保护方面差距较大,但总体来说还需要更好的保护环境,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产业层次方面中部表现较好,说明中部产业层次较为合理,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产业中心向第二产业转移;生活质量方面太原和南昌表现较差,其余城市较好,说明总体上中部居民生活水平处于中上游。但同时也体现出中部六省内部差距也比较大,除了居民收入方面,还有生活环境方面。

长沙:长沙是中部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其各方面均表现良好,只有增长竞争力表现较差,主要是因为其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因此其继续增长的速度将会有所放缓。

武汉:武汉的竞争力也比较强,各方面也表现不错,只有增长竞争力和发展成本方面偏弱,因此要提高武汉的竞争力,需要降低其发展成本,做好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工作。

合肥:合肥各方面发展比较均衡,尤其是在增长竞争力和发展成本方面表现优秀。

南昌:南昌发展也比较均衡,但相对合肥来说排名均比较靠后,尤其是增长竞争力和生活质量方面。要提高其竞争力,就需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并保持各方面均衡继续发展。

郑州:郑州在增长竞争力和发展成本方面表现较差,其效率指数也比较靠后,因此其综合排名中部第5位,要控制好发展的成本,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太原:太原是六大中心城市中表现最差的,其各个指数排名均比较靠后。其中规模指数和产业层次表现相对较好。这与山西的资源情况有关。基于丰富的煤炭资源,因此其产业重心偏向第二产业,即煤炭的初始加工,因此造成太原的发展成本、生活质量很差,其效率指数与增长指数也不高。要提高其竞争力,应从多个方面着手,但其根本还在于加快产业升级,变资源密集、劳动密集型为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由此可以看出长沙和武汉发展差距较小,合肥、南昌与郑州比较接近,太原最差,且与其他城市差距较大。比较而言,虽然长沙竞争力强于武汉,但其规模指数弱于武汉,而武汉除发展成本之外各项实力较强,且武汉经济圈发展也很好,并结合其地理位置,武汉比长沙更适于成为中部的核心城市,带动中部共同发展。南昌与郑州最为接近,情况也比较相似,两者可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表现最差的太原因其地理位置与经济地位已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因此,太原应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借鉴其他城市的发展经验,尽快缩短差距,尤其是转变发展方式,降低发展成本。

中部城市竞争力解释性指标比较。从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的解释性指标可以看出(见第47页表2),中部城市在各项指标方面表现差距较大。但总体来说,硬件方面,在结构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方面总体比较差,软件方面在制度竞争力和开放竞争力偏弱。根据“木桶”原理,中部要发展,就要着重发展中部的几个短边,是其提高其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长沙:硬件方面,长沙在科学技术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方面表现优秀,为中部第1位,在全国排名也比较靠前,但其区位竞争力和结构竞争力相对较差,是长沙发展的短边,还有很大改善和发展的空间。软件方面,其文化竞争力与政府管理也表现不俗,但其制度竞争力和开放竞争力欠佳,尤其是制度竞争力,在全国51个城市中排名45位,表明长沙在制度建设和对外开放方面亟待提高。

武汉:硬件方面,武汉在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和科学技术竞争力方面表现优秀。但其结构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是影响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软件方面,其制度竞争力和开放竞争力表现优秀,为中部第1位。其他指标均表现不错,说明武汉在软件建设方面比较成功,很有借鉴意义。

合肥:硬件方面,合肥在结构竞争力、区位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方面均为中部第一。虽其在全国排名中等,但相对中部其他地区而言,合肥在这些方面表现不错。相对而言,在基础设施竞争力方面的优势并不是很明显。软件方面,其企业管理竞争力全国排名第8位,说明其企业成长环境很好,更有利于吸引资金、人才、技术以促进合肥的发展。总体而言,合肥各方面发展均衡,在企业管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南昌:南昌在各方面发展比较均衡,只是在文化竞争力和政府管理方面较弱。不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企业管理方面表现较好,中部排名第2位,全国排名18位。说明南昌应向各方学习经验,结合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其发展策略。

郑州:郑州在各方表现不是很突出,只有制度竞争力比较差,在中部排名最后。各项排名均比较靠后,在人才竞争力和科学技术竞争力方面表现相对较好,在中部排名分别为第4和第3。因此,郑州要提升其竞争力,必须从整体上着手,各个方面都应有所加强。

太原:太原整体表现较差,多项指标在中部排名最后,只在环境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和政府管理方面相对较好,分别在中部排名第5位、第5位、第2位和第4位。要提升太原市的竞争力,需要多管齐下,各方面都需要加强。

从解释性指标的排名中可以看出,长沙和武汉优势比较明显,各项指标排名都比较靠前。合肥、南昌和郑州发展比较均衡,只是合肥有其优势,没有明显劣势,但南昌和郑州却没有明显优势,却有明显的劣势。太原最差,各项指标都较差,因此其发展竞争力也是中部最弱。

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纵向研究

由表3可以看出,六个城市的排名均有所上升,说明近年来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卓有成效。其中上升位次最多的为安徽的省会城市———合肥,由2002年的第47位到2008年的26位。不仅说明了合肥的发展成果,同时也代表了安徽省整体水平的发展;其次是长沙,长沙从2006年开始超过武汉而一跃成为中部最具竞争力的城市,表现出长沙强劲的发展潜力。由图表可以看出,长沙的排名除2005年之外在逐年上升。表明长沙目前的发展模式是比较适合长沙的发展,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长沙将会和武汉一起领跑中部经济发展;武汉是中部唯一位次下降了的城市,但在2008年的排名中排在中部第2位,排名仍然比较靠前,一方面表明其发展已经到了较高水平,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武汉还是拥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南昌排名虽然也有所提高,但也只是从第46位上升到第35位,幅度较小。在中部的排名却没有变化,仍排在第4位的位置上。说明南昌虽然在发展,但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应当积极探索南昌市发展的新途径;郑州上升了第9位,在中部的排名由第3位降为第5位,相对竞争力有所下降;作为山西的省会城市,太原的竞争力虽然也有所上升,但仍排在中部倒数第1的位置,而且与倒数第2位的郑州有很大的差距,说明太原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已经落后于中部的其他城市,这样会导致太原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未来发展的地位将越来越不利。

加强城市职能分工合作,共同促进中部全面发展

每个城市,每个地区都有其特殊性,因此要充分利用其优势,扬长避短,以实现该地区更好更快的发展。通过对中部以上六座城市竞争力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这几个城市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优势与劣势各有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城市职能分工,优势互利,促进中部的整体发展。

武汉:全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武汉一直都是中部发展最好的城市,是中部唯一可以称为“大城市”的城市。从城市竞争力的排名也可以看出,武汉虽然在全国排名的位次有所下降,但与中部的其他城市相比较,依然是实力最强的城市。武汉的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都表现优秀。软件建设方面也很好,尤其是作为内陆城市,开放竞争力在全国排名第28位,已经领先与其他中部城市,并且具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因此武汉可以成为中部一些开放度不大的地区对外的“港口”。2010年,武汉市政府将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创新节能环保机制,打造低碳、生态城市,探索市场化节能减排新途径作为一项政策,以提高武汉结构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这将对提升武汉的城市竞争力有很大帮助。武汉具备了发展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良好的环境,便利的条件,把武汉作为中部的中心城市,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2010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武汉城市性质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从此“锁定”了武汉作为中部地区龙头城市的地位。

长沙: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长沙的文化竞争力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根据2008年的排名可以看出,已经成为中部第一的城市,充分说明其文化的影响力。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媒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长沙的传媒业依托自身的优势,得以迅速壮大,并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影视方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华夏影视传播公司、湖南卫视都居于业内的前列。尤其是湖南卫视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表现尤为出众。新闻出版方面,长沙已形成以湖南出版集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为核心的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并产生了一批在全国或地区有重要影响的报刊杂志。于是近年来,不断有人把长沙传媒业惊呼为“影视湘军”“出版湘军”“文学湘军”,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长沙传媒业的强劲的发展势头。基于传媒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和长沙传媒业在国内的领先优势,将长沙定位为中国的传媒中心是长沙成功实现产业突围和升级的不二法门。传媒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它超强的产业辐射能力,对于长沙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于中部的其他城市而言,城市也有其品牌效应,也需要塑造城市的形象并为人们所认知,在长沙拥有成功的文化传媒产业的前提下,让长沙挑起中部文化宣传的大梁,不仅有利于长沙本土的发展,也有利于中部其他城市的发展。

合肥: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教城市、生态型城市和新兴的综合性工业城市。通过对城市竞争力排名的分析可以看出,合肥在中部排名第3,其发展也是中部最为均衡、进步也是最快的城市。这表明合肥现在正在发展期,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指数表现一般,均为中部第3,但区位优势、环境竞争力、文化竞争力、企业管理竞争力都不弱。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第一个全国科技创新型试点市,首批全国3个技术创新试点城市之一,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科技兴贸和全国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城市,全国城市信息化试点城市,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WTA)城市。合肥还是全国首批园林城市之一,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在优良水平,城市绿化率达35.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55 m2,是中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此外合肥还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作为“绿色城市”,合肥良性的生态环境,不但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地相处,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非常有利,城市综合竞争力也由此得到提升。合肥更是以制造加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已形成以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空调机为主的日用电器和电工工业;以轮胎、日用化工、化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汽车、叉车、挖掘机、成套配变电设备为主的机械工业等支柱产业。

南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商贸、物流、金融中心建设。从城市竞争力排名可以看出南昌发展也比较均衡,在基础设施和企业管理方面有优势,所以南昌应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有发展的外部条件,也将有助于提高南昌的结构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从而促进南昌城市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稳步提升老城区市级商业中心水平,加快推进红谷滩中央商务区商贸服务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区级商业中心的规划建设,继续巩固和完善社区商业网点。加快物流业发展,积极推进南昌保税物流中心和昌北航空、向塘铁路等物流中心建设,加快推动华中国际物流城建设。提高金融业集聚能力,支持在昌金融机构扩大业务、防范风险,力争再引进新的商业银行,加快数家银行上市步伐,加快组建洪都农村商业银行,推进红谷滩金融大街建设。提升旅游会展业品牌,加强国际性、区域性旅游合作与交流,强化城市旅游形象的宣传促销,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积极申办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服务外包博览会等国际国内大型会展。

郑州:郑州发展的问题在于除了农业之外,没有形成特殊的优势产业。其优秀的资源并没有形成其独特的城市形象。河南拥有众多的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比如建筑文化,功夫文化,汉字文化,宗教文化,人文民俗文化,食品文华,农耕文化,等等。因此郑州乃至整个河南省要发展,就要发挥她的优势,形成以旅游业和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河南为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这里曾孕育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李耳、庄子,政治家商鞅、李斯,科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文学家韩愈,哲学家程颢、程颐,民族英雄岳飞以及吉鸿昌、杨靖宇、彭雪枫、邓颖超等历史名人。要发展旅游业,还要解决交通问题,随着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和交通网的迅速联通,郑州渐渐失去了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不再是九省通衢的铁路和公路枢纽,飞机运输业的普及将大大削弱郑州的交通枢纽地位,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郑州应大力发展飞机场的建设,航空公司的发展,这将使郑州成为新一代的交通枢纽,取代原来的以铁路为主的运输业,那么在以后的发展中,郑州还可以借由便利的交通而发展物流业,逐渐成为新的物流中心。

太原:创建优质冶金、清洁能源和装备制造业基地。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从城市竞争力排名上可以看出,太原虽然也在发展,位次也有很大的提高,但总体来说,仍是中部比较薄弱的一环。作为传统的资源大省,一直将太原定位为是以冶金、机械、煤炭、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城市,一直没有突破传统产业布局,没有摆脱以资源为导向的固有发展模式。无论从区域角度、产业经济角度,还是历史文化等方面考虑,今后,太原的城市职能及功能应有新的综合定位。雄厚的资源和重工业基础,发达的交通和优越的地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等都是太原市的有利条件。太原市的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煤炭现有储量占全省的8.9%,石膏储量占全省的56%,还有丰富的铁、铝、镁等资源,这不仅是太原市工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太原市保持城市竞争力的基础。公路、铁路、航空的大力发展,为市场经济的高速运转提供了必要条件,也为自身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此外,具有悠久历史的龙城,晋商闻名全国,还有传承千年历史文化的名胜古迹,这不仅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也将是塑造太原大都市形象的战略支撑。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太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提升城市服务职能的必由之路,加快工业从资源型向信息型、知识型转变,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水、节能、降耗、高效,实现工艺流程现代化、信息化。同时,扩大就业规模,提高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引导工业支柱产业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并将使第三产业成为太原市的主导产业之一。

摘要:通过从中部城市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解释性指标等方面对中部地区中心进行横向比较,并对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进行纵向研究,突出了中部地区各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

篇4:中部地区的竞争力比较

关键词:区域竞争力;中部地区;比较

一、区域竞争力的涵义

对于区域竞争力的涵义并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许多的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区域竞争力是指一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而言所拥有的自己比较独特的优势,并能倚重这些优势使得自己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和特色,使得在与其他区域的竞争中具备良好的资源配置能力。并且这种区域竞争力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由总量、均量和增量来共同表现。

二、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判断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强弱的重要依据和依托手段,由笔者定义出发,可持续的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含经济,产业机构,人民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并且参考了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和国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具体情况,我们将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6大要素:综合经济实力、涉外竞争力、产业效益及结构、人民生活、环境污染与保护、科技及人力资源(见表一)。

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部六省区域竞争力的测算

我们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完成对于区域竞争力的研究。根据构建的因子分析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矩阵进行初始因子求解,确定公共因子个数,并通过最大方差旋转法计算因子变量的负载值,给予因子解。计算各因子值,并以因子贡献率为权重,计算每个省的综合竞争力得分并排序。

山西省在均量和增量上连续三年都处于第一,可是总量却是处于最后,说明山西总体情况是不容乐观的;河南则是在总量上是最有竞争力的,但是由于人口过于庞大,使得均量和增量都是很低的;湖北、湖南和江西的整体情况是处于中间位置的,说明发展是比较稳定和均衡的,安徽的总量和均量是比较靠前的,但增量比较落后,说明安徽的发展速度不是很高。

四、结束语

篇5:中部农业竞争力研究比较

我国实行农业保险研究与国际农业保险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将以我国江苏省与我国山东省为调查对象,对比调查,研究分析这两个我国较大的农业省的调研报告,结合两省实际数据与问题,再联系他国——日本和美国的农业保险研究报告,综合分析我国农业保险实行过程中所遇到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农业保险的发展与制约因素。

【关键字】农业保险、三农问题

农业保险是指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农业保险按农业种类不同分为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和林木保险;按危险性质分为自然灾害损失保险、疾病死亡保险、意外事故损失保险;按保险责任范围不同,可分为基本责任险、综合责任险和一切险。

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在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代替直接补贴对我国农业实施合理有效的保护,减轻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冲击,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农业保险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经营模式还是将业务委托给商业性保险公司来做,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这种运作模式仍处于试点阶段,相对比较粗放。中央很重视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已经在全国各地区全面起步。但总体看,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为农业产值的3.2‰,覆盖面积仅占我国耕地面积的1/4,发展模式还不成熟,对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相对有限。

一、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困境

农业保险的政策性目标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营目标相矛盾。从国际上普遍的对待本国农业保险的角度来看,农业保险应当是一种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农业保险越发展,就越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这决定了农业保险的目标应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利益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而不应以经营者的盈利为目的。但自从1995年中央发文禁止政府参与商业保险运作,结束了计划经济下保险企业与政府的合作模式,农业保险改由保险公司按商业化模式经营以来,全国的农业保险业务规模不断萎缩。

(一)、以江苏省为例:江苏农业保险处于全国较低水平,2003 年全省农业保费只有 850 万元,列全国倒数第三位。2004年,该省商业保险业务规模年均以40%的速度增长,商业保险公司发展到21家,保险分支机构5084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54家。外资公司中,美国友邦苏州分公司已开业,另有2家公司也在南京设立了代表处。全省保险从业人员达到14.84万人。但相比之下,江苏的农业保险发展仍是举步维艰。江苏省目前仅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两家商业性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而这两家公司农业险的总体简单赔付率分别高达87%和73%。由于长年亏损、业务萎缩,农业险险种已从60多个降到30个以下,并且都存在着险种条款偏少、责任范围偏小、保险金额偏低以及保险期限、保险费率、责任范围一刀切等问题,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需要。(资料来源:《江苏省农业保险发展》,摘自《保险研究》2005年第5期)

(二)、以山东省为例:山东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村、农业、农民一直是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关注的热点,而为“三农”保驾护航的农业保险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2006年,山东省政府已确定在人保产险山东省分公司进行农业保险试点,探索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风险保障问题,并通过试点取得经验,逐步建立山东省现代农业保险制度,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全省近6000万亩小麦承保面达到了70%以上,德州、滨州的700多万亩棉花,最多时承保面都达到了80%以上。德州的陵县实现了全辖所有农作物的统保,承保面达到了100%。但保费收入却持续下降,到了2005年,保费收入仅有630万元,仅占全省财产险保费收入的0.08%。中国人保产险公司在山东经营农业保险24年,综合赔付率达117%,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资料来源:《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摘自《保险研究》2006年第05期)

据专家统计,我国自然灾害的平均损失率:粮食为6.5%、经济作物为6%、大牲畜为10%。(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1680547.htm)如果按照这样的损失率来收取保费的话,要么保险费率之高是令人难以承受的,要么保险公司对高风险产品实行免责或拒保。更何况我国个体农民的收入水平就以全国全局来看,总体来说还比较低,农民本身又对商业制保险公司缺乏信任,投保积极性自然更是缺乏。从另一个角度,就以纯粹市场经济角度来看的另一方面,如果考虑到农村居民缴费能力因素,厘定的保险费率过低,保险公司又将出现亏损,这会让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保险公司,尤其是已经上市的股份制保险公司无法正常经营下去,或者说无法开展这种“明知会亏本”的生意。最终导致的社会结果是,农民想投保,但承受能力不足;农民能接受的,保险公司又赔不起。高赔付导致了农险要提高费率,而高费率又令许多农民买不起保险,农业保险就这样走进了日渐萎缩的“怪圈”。

二、国际上先进经验国家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

(一)、以日本为例:日本在二战之后,根据其农村土地改革后的实际情况,于1947年12月颁布了《农业损失补偿法》,确立了农业保险作为国家的法定保险科目以及农业保险作为国家战略组织计划的一部分被修订为一部严肃的法律加以保障与实施。根据立法规定,凡对国计民生有重要意义的稻、麦等粮食作物,春蚕茧及牛、马、猪等牲畜列为法定保险范围,实行强制保险。对果树、园艺作

物、旱田作物、家禽等,实行自愿保险。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都享受政府补贴和再保险。日本政府对投保人实行保险费率补贴,如水稻为费率的58%,小麦为费率的68%,春蚕茧为费率的57%,牛、马为费率的50%,猪为费率的40%。县以上联合会的全部经费和共济组合部分费用由政府负担。政府作为农业保险的后盾,接受共济组合联合会的再保险。一般情况下,承担保险责任的比例为:共济组合10%-20%,联合会20%-30%,政府50%-70%,遇有特大灾害,政府承担80%-100%的保险赔款,这样就保证了共济组合的经营稳定性。(资料来源:《日本的农业保险及其启示》,吴树波,《世界农业》,2000年第2期,第11-12页)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又根据农业保险联合会、农业相互救济协会、农业相互救济联合会等半政府半行业组织,分别修改了保险项目与保险措施,如1971年调整了保险农作物的最高保额水平;1972年开展了水果保险计划;1979年开始实施旱田农作物及园艺保险;1985年又放宽了转基因水稻以及肉类保险等。虽然日本政府并未就农业保险收入进行完整公开,但就分析其日本国家财政预算中,可以发现,日本将农业保险作为经常性财政支出项目进行财政补贴,农业保险补贴几乎占到了整个国家农业财政支出的50%。

(二)、以美国为例: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试办农业保险,并以农作物保险为主要组成部分,由此习惯上称其农业保险为“农作物保险”。美国于1938年在《联邦农作物保险法》中确立将农业保险作为国家战略。该法规定了农作物保险的目的、性质、开展办法和经办机构等内容,为联邦政府在1939年全面实施农作物保险业务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此后美国政府又根据时宜的变迁对该法进行了多次修订与完美。依据1980年修订的《农作物保险法》,美国成立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FCIC),在联邦政府财政及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激励下许多私人保险公司积极承保农作物保险。时至2001年FCIC就基本不再做原保险业务,而只代替政府行使政府职能专注经营再保险。由此形成并引导农户向私人公司投保、政府对私人公司进行利润补贴以及行业税收优惠,并且私人保险公司不仅可以从政府获得各种费用补贴与优惠政策,而且又可向FCIC或其他再保险进行再保险或形成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用以分保以分散参加农业保险经营活动中的高风险,再保险公司又可从政府获取费用补贴及税收与金融等优惠条件的网络型农业保险组织体系。此外,虽然根据财产险保险的宗旨,保险只承保纯粹性风险(如自然灾害风险)而不承保投机性风险(如市场风险),但美国在《1996年农场法》中就推出了既承保农作物产量风险又承保农产品价格风险的收入保险,如团体收益保险、作物收益保险、农场总收入保险、收益保证保险和收入保护保险等。美国政府开展农作物保险的目的是建立农村经济“安全网”,提高国民整体福利水平。正基于此,美国政府对农作物保险的财政扶持力度非常大,而且手段也更直接更有效。2002年,美国农作物保险承保面积为2.87亿英亩,占可保面积的81.3%。1981年至2002年,美国农业保险累计收取了纯保费237.5亿美元,累计赔款支出259.1亿美元。(资料来源:《美、日农业保险制度对我国农险模式选择的启示》,冯文丽,《农村经济》,2002年第12期,第91-92页)虽然在美国,农业总产值占其GDP的比重不足2%(2006年公布数据),而全美农户也只有200万,但是为了保护和发展农业,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三、我国农业保险的困境与出路

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随着《禁止政府补贴贸易保护协定》的签署,以财政支出为方式的政策性直接农业补贴,必将淡出中国国家农业战略。而另一方面,开办农业保险及最近启动的全国范围内的农业保险试点的主体大都是商业性保险公司,即我国农业保险仍实行完全市场机制下运作的商业化经营。而商业保险公司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其最终经营目标,这必然引发农业保险政策性目标和保险公司商业化经营目标的矛盾。虽然从2004年开始,全国各省份陆续开展了新农保试点工作,并且此次农业保险试点中,试点公司大多与地方政府签署了协议,由政府对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进行保费或经费补贴,有的地区甚至提出由当地财政对农业保险亏损全额补足或给予参与农保的保险公司以政府财政为背书的保底收益等,但农保地位未得到法律确定与保护,补贴的实质性支持措施并未到位,制度性和技术性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因而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和随机性,个别省份则是以本省雄厚的地方财政实力为底子实行的面子工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保险商业化经营引发的矛盾。一旦农业保险经营失败而又得不到政府的支持使保险公司出现亏损,保险公司就不得不减少或放弃农业保险业务以维持自身经营的稳定性。

比照国际上其他有成功经验的国家,我们也不难得出解决我国农业保险以一些方法:一是加强立法,从法律上确立将农业保险作为国家的基本农业战略加以落实与实施;二是将农业财政支出由直接支付向间接保险保障支出转移;三是垂直整合农民、农牧加工企业、零售企业之间的关系,强化产销供一体化,发挥农业经营的规模化效益,降低单位风险。

【参考文献】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冯文丽著,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

《日本的农业保险及其启示》,吴树波,《世界农业》,2000年第2期

《美、日农业保险制度对我国农险模式选择的启示》,冯文丽,《农村经济》,2002年第12期

《美日两国农业保险模式的比较及我国的选择》,冯文丽、林宝清,《中国金融》,2002年第12期

《江苏省农业保险发展》,《保险研究》2005年第5期

篇6:中部农业竞争力研究比较

我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本文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作了理论界定,并从我国纺织服装业的.整体出口竞争力、贸易竞争系数、劳工成本和技术水平、企业规模与产品结构、信息网络和快速反应能力、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几方面分析和论述了我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

作 者:梁建芳 张星 李筱胜 作者单位:刊 名:中国纺织英文刊名:CHINA TEXTILE年,卷(期):“”(9)分类号:F4关键词:

篇7: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研究

比较优势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最初产生在对于国际贸易模式的关注。竞争优势理论成熟于迈克尔·波特,其初始研究集中在企业战略与企业的竞争力问题上。自从波特提出竞争优势理论以后,学术界对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争论比较多。竞争优势理论的追随者提出竞争优势是与比较优势相对立的概念。但也有学者把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放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总体框架下进行对比,认为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相互补充、并不矛盾,提出只有充分发挥经济中的比较优势,企业与产业的竞争优势才能形成。把企业当作研究基点,企业环境理论可以对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异同点进行解释。如果把企业环境划分为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会发现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与企业内、外部环境相对应,两种理论可以在同一视野内进行对比分析。

1、企业外部环境是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建立竞争优势的约束性条件。在通常所进行的规范研究之中,所谓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是指特定产品或生产区段的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投入品组合,与给定国家和地区的要素禀赋和相对价格是否匹配。如果二者具有一致性,则符合比较优势;反之,则是比较劣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优势实际上是企业经营决策适应企业外部环境中资源禀赋的行为。

通过研究成本领先竞争优势的实现途径可见:这种低层次竞争优势的实现必须依赖于比较优势。所谓资源优势(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与原材料成本)、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规模经济)基本上与扩大化的“资源禀赋”概念相契合。

在创造高层次竞争优势的问题上,波特提出“钻石体系”模型,认为一个有利于对企业进行 持续投资和企业创新的环境对企业创造高层次的竞争优势来说至关重要。这种环境包含四种要素:(1)生产要素;(2)需求条件,包括国内需求的 1 结构、市场大小和成长速度、需求质量、需求的国际化程度等方面;(3)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对手,包括企业的竞争理念、经营目标、员工的工作动机、同行业中竞争对手的状况等 方面。这四种要素大部分都是描述的企业所处产业的外部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外部环境对于企业高层次竞争优势的产生也是具有约束性的。

2、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竞争优势是比较优势的补充。

有学者指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是“钻石体系”中四个主要因素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认为:只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才能使经济活动产生经济剩余,只有产生经济剩余才会产生投资,而投资却是创造竞争优势所必需的生产要素;只有遵循比较优势发展起来的经济才能 产生良性的市场竞争从而推进企业的创新活动;只有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才能真正依靠市场产生产业集群,推动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发展,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但是用 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单个企业行为存在一个基本局限:要素结构和价格是与特定区域相联系的属性,而不是对个别企业来说具有排他性的属性;违背比较优势规律确实会降低企业的成 功机会,但即便企业都按照比较优势决策,比如很多企业都选择了劳动密集型行业或产品,并不能保证它们都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竞争优势概念则对此具有更为丰富的解释力和适用 度。

3、企业内部环境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企业外部环境制约比较优势的发挥。

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是产生竞争优势的基础,而发挥比较优势又依赖于企业外部环境,所以企业外部环境也是竞争优势必须考虑的因素。但是相对比较优势而言,竞争优势更加依赖于企业内部环境的构建。“钻石体系”中第四个因素属于企 2 业内部环境的范畴,相对于前三个属 于企业外部环境范畴的因素而言,企业的竞争理念、经营目标、员工的工作动机等等对于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企业竞争优势具有相对重要的意义。

应当注意的是,某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只构成了该地区企业外部环境的一部分,在企业外部环境中还包含着制约比较优势发挥的因素,不能只关注优势的发挥而忽视限制因素的存在。(张扬)

篇8:中部农业竞争力研究比较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社会事业发展全局。中部六省地处中国内陆中心腹地, 土地肥沃, 气候宜人、人口稠密, 农业资源丰富, 是中国重要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基地, 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和输出基地。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 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平稳较快增长, 但较东部及其它地区来说, 其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其根源即在于作为国家商品粮主产区的中部地区未能充分发挥农业在中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中部地区至今仍以传统农业为主, 农业资源优势未能得以有效发挥。传统而落后的生产方式严重制约了中部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问题及由此而引发的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部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农业问题。

一是农业结构不合理, 农业内部仍以种植业为主, 农业综合发展水平低。现行农业生产为农户承包经营, 农业技术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不高, 农业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二是农业生产基地分散、规模小。国家在中部农业省建设有一些粮食生产基地, 但基地分散, 规模小, 在平原和大湖区, 没有建设县际、省际连片的大型农业生产基地。三是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基础设施落后。长期以来, 中部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不足, 投资增长速度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更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另外, 中部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很低, 保障能力差, 农业发展基础条件薄弱, 农业效益低下。

(二) 农村问题。

一是农村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由于历史欠账太多, 广大农村社会发展落后, 农村的基础设施极差, 交通道路等级低、通达性差, 公路少、土路多, 教育、卫生及文化事业发展水平还很低。农村的医疗保险还在小范围内低水平的起步阶段, 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建设任务艰巨。农村中因病因灾致贫、返贫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乡镇和村的债务负担沉重。乡村债务负担沉重在中部地区尤为突出。由于普九教育达标、乡镇企业亏损、农业开发投资、招商引资配套工程、各项税费、集资任务以及公用经费支出等形成的乡村债务大多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

(三) 农民问题。

中部地区人口总量大, 尤为突出的是, 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 农民数量大, 素质低成为制约中部崛起的重要因素。每年都有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因而, 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目前, 中部地区农民整体素质较低, 农民工的文化程度都不高, 多数是初中和小学文化, 缺乏一定的技能。如何进一步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提高其职业技能, 拓宽就业渠道, 安置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 降低农业人口比重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部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是13亿人民生产、生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国家粮食安全对保障居民生活安全和保持经济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中部地区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是中国著名的粮仓。“13亿人口的国家, 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 谁也帮不了我们。寄希望于大量进口粮食, 既不现实也存在极大风险。”

(一) 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提升中部综合竞争力。提升中部综合竞争力, 必须充分发挥中部“三农”资源的潜在优势, 实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向现代农民角色的转变, 传统落后的农村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转变。

(二) 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我国“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相互依存, 共同构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要素。中部地区是我国“三农”问题最集中、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区域, 因而解决中部的“三农”问题, 全国的“三农”问题才能得以顺利解决。

(三) 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 进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必须懂得, 中国现代化的成败取决于农业,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现代化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小康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小康。

中部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举措

中部地区是中国农业大区, 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粮仓。发展现代农业, 必须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重点任务,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一)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发展环境

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要结合中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抗灾减灾能力差的状况, 重点搞好区域性跨省际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统一规划实施, 全面落实国家相关支持政策。二要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实行“沃土工程”, 改造中低产田, 全面提升地力。三要加强生态工程建设, 发展生态产业, 加强荒漠化治理和实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等。

2.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强农民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农村能源建设;要加强农村交通建设, 使公路通达乡、镇、村;要积极推进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加快发展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

(二)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强中部各省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 加快建设大型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带建设, 特别是建设平原区和湖区国家级省际连片的大型现代化粮食生产基地, 建设长江中游和黄河中游国家级现代化粮食产业带。加大投资力度, 实现农业综合发展、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

2.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现代农业需要从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着手, 现代农业需要有高素质的劳动者。目前, 我国农民整体素质和现代农业的要求差距较大。因此, 必须大量减少农业劳动力, 大力降低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就业中的比重, 充分调动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培养新时期的新型农民。要优化整合教育培训资源, 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规划培训项目和内容, 落实培训任务, 加强对农民的培养和教育, 提高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

中部地区应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加强农业关键性技术和高新技术研发与推广,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加强对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鼓励各类农科研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加速转化农技科研成果。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 鼓励民营投资。

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 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 提高季节性农忙时、重点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广泛发展农业机械化专业生产服务组织和专业户, 实行机械化承包作业、代耕、代种、代收等生产服务形式。

4. 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调整农业结构,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粮食稳产增产为基础, 以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推行农业生产基地化、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产业化、科技化、标准化、市场化生产, 公司加农户经营。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区域在皖江流域、长江中游流域的平原和湖区平原、黄河中游流域区、黄淮平原, 其次是丘陵地区。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要在保证粮油棉稳定增产的同时, 大力发展养殖业, 采取大中小型养殖组织和农户养殖并举发展, 提高养殖业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实行标准化生产, 发展优质农产品, 提高农产品国内外竞争力。一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有机、生态、安全农产品, 重点发展优质专用水稻、小麦、油菜等粮油品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节粮型畜产品和名特优新水产品;二要建设各类大型农产品产业园、产业带, 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和有市场前景的品种, 形成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产品体系。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 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5.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密切农企合作。

农产品加工是农业现代化战略的突破口, 是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研发体系。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 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广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公司、各种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 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 积极发展“订单”农业, 开展产销合作。这样, 既保持农户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基础不变, 又能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大生产, 有利于进行标准化、无公害、绿色生产, 有利于减少农民风险、降低产销成本, 便于进入市场, 让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实现农民增收, 龙头企业增效的“双赢”目标。

6. 发展农村现代物流, 开拓两个市场。

发展农村现代物流, 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搞活农产品流通。继续发展和完善城乡集贸市场、超市、连锁店等农产品零售市场, 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促进农产品市场繁荣。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向农村延伸, 发展连锁经营, 使乡镇都有农产品批发贸易市场。

上一篇:抱团游戏作文500字下一篇:水渠改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