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行政监督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河道治理直接关系到河势稳定和防洪安全。如果缺乏科学规划和有序管理,违背客观规律整治河道,则会破坏河势稳定、危及防洪工程安全、阻碍河道泄洪、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国家和有关省相继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和规章,对河道治理做出了相应规定,本文主要针对水行政许可中对河道治理的相关规范进行分析。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水行政监督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水行政监督管理论文 篇1:

浅谈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机制的实践和实践应用分析

摘 要:为了能够使水行政执法在水行政工作管理保护得到更好顺利的进行,在实践工作中应用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机制能够使水资源得到更进一步的保护,因此建立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行政执法;巡查机制;实践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河流湖泊所具有的独特流域性使得对其进行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性也得到突出,同时随着水行政执法体系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健全,在平时进行正常管理和保护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的难题,因此寻求和探索新的水行政执法方式是形势所趋,通过在实践过程中应用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机制之后,对水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都产生一定的效果。

1 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机制的概述

1.1 建立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机制的基本形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对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水行政执法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为了使水行政执法工作和执法水平得到良好的开展和进一步的提高,进行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的相关单位、部门等可以根据流域的具体情况制定巡查形式。通常来说,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机制的基本形式主要分为定期、突击和重点巡查三种。

1.2 建立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机制的意义。巡查指的就是对水资源所处的范围内的流域和区域所拥有的各种水事行为以及水资源结构等进行安全性和完整性的监督管理和检查工作,将水政监察的职能充分的履行到巡查工作,是进行水行政执法工作的基础以及重点。建立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机制之后,众多的水政监察工作人员不畏辛苦,冒着严寒酷暑依法加大对水资源流域和区域的管理保护,不仅使水政监察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且经过长时间的巡查之后,使得水资源的流域、区域范围内所出现的水事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的发现和依法进行处理,使水事违法行为得到大幅度的降低,并且好使水域的水事秩序得到维护和保证,对水行政执法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好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机制的实践应用的效果

在进行水域管理和保护工作实践的时候,建立和完善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机制,在一定程度来说取得了比较大的实践应用效果,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机制的实践应用,能够对出现的水事违法现象进行及时的发现和制止,尽量的维护好水域中的水事秩序。同时,出现水事违法现象的时候,与其有关的机构和单位、部分领导都能够当场对处理意见以及处理要求进行讨论和确定,让有关的企业单位和责任应具有的责任得到明确的确定,使出现的水事违法现象得到科学合理的处理。另外,通过应用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机制,不仅使水事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得到增加,而且还使水事秩序和管理保護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使相关的难题和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2.2 建立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机制不仅能够使水行政执法工作得到顺利的开展,而且还会水事秩序和水流域的管理保护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和提供了保证。由于在应用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机制的时候,水流域沿线的各个水行政机构、单位和主管部门都对其进行积极的响应、支持、配合和参与,这样一来,在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行为中,各个有关机构、单位和部门领导都进行了全程的参与,从而使水行政执法的效率和执法影响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2.3 由于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是将水流域以及水区域内的有关水政监察情况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从而充分的调动起水流流域机构以及地方相关的部门进行水行政执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体现出其中所具有的合作优势等。另外,由于各区县的水务水利单位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中最为基本的一个部门,因此对于其所管辖范畴内的水事具体情况都比较清楚,在进行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经由这些各个区县的水务水利部分进行带路和提出问题的,这样就能够让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小组对问题以及违法水事行为进行处理研究,从而加快了违法水事行为查处的速度。

2.4 由于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机制的建立和实践之后,为水行政的执法工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使水域上下游、左右岸的相关水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具有更加密切和更好的关系,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水事秩序和水域管理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另外,因为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机制是将流域和区域的管理保护工作进行有效结合的一种方式,所以这样能够使相关流域和区域的管理保护工作中的优势得到互补,充分的考虑到流域和区域的基本利益和经济效益,营造出更好的水行政执法环境。

3 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机制实践应用的策略

为了确保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机制能够得到更好的实践应用,因此应该采取相关的策略进行宣传和维护。

3.1 要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传统媒介或新兴媒介将水利法律法规进行大力的不断的宣传,让越来越多的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具有正确的认识和拥有正确的意识,从而为流域的水事管理保护营造更好的执法氛围,预防出现水事违法行为的现象,使流域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

3.2 要加大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的力度和管理次数,对于水资源所牵涉到的范畴比较广,所以想凭着仅有的几次联合巡查行为之后能够使流域的水事管理保护工作和水事秩序的维护得到保证,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这就要求要加大日常和专项执法巡查的力度了,在经过了日常巡查之后使水行政执法能够得到更好的执行和实施,而经过了专项执法巡查之后,能够沉重的打击对社会具有重大影响并且严重的水事违法行为,保证水行政执法行为的正常开展。

3.3 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机制顾名思义就是要将多个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结合,共同的进行执法,在这其中,就不单单是水利单位的事情和责任和,水资源经过的有关流域和区域的相关部门以及环保、公安、国土等各个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将这些部门进行有效的纵横结合之后,形成一种具有联合执法的系统,从而使水资源的流域和区域管理保护工作得到和谐统一。

3.4 由于实践应用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机制的时候,不仅是在其所在的流域和区域内,还经常会扩展到周围的省际边界中,省际边界是个具有敏感性的矛盾区域,因此为了能够使水行政执法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和进行,就必须要加大和加强省际边界的水资源执法联合巡查,使省际边界所存在的一些水事矛盾能够得到有效的协调和解决,为省际边界区域内之间的团结和社会稳定提供一定的保障。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行政执法可以说是属于一项具有科学性和严密性的繁杂性工程,其中所牵涉到的要素比较多,因此这就要求在进行水行政执法的时候要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而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机制的建立和实践应用,能够确保水行政执法工作得到正常开展,从而使水行政执法的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使水域秩序也得到了维护,提高了水行政执法的执法力度。

作者:李瑜霞 马艳涛

水行政监督管理论文 篇2:

河道治理中水行政许可的实践探索

【摘 要】河道治理直接关系到河势稳定和防洪安全。如果缺乏科学规划和有序管理, 违背客观规律整治河道,则会破坏河势稳定、危及防洪工程安全、阻碍河道泄洪、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国家和有关省相继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和规章,对河道治理做出了相应规定,本文主要针对水行政许可中对河道治理的相关规范进行分析。

【关键词】河道;治理;水行政许可

水行政许可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水行政管理职权范围内,依相对人申请,准予相对人从事某种水事活动的水行政处理决定。它一般通过发放许可证和验审等方式组织实施。《河道管理条例》,在第11条中明确规定:“修建开发水利、防治水害、整治河道的各类工程和跨河、穿河、临河的桥梁等建设物及设施,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河道管理权限,将工程建设方案报送河道主管机关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1.河道治理与水行政许可概述

1.1水行政许可的涵义

水行政许可,是水行政决定的一种重要形式。水行政许可是水行政主体应水行政相对方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资格证、同意书等形式,依法赋予水行政相对方从事某一水事活动的法律资格或实施某一水事活动的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水行政行为,具有以下法律特征:第一,水行政许可是一种依申请而为的具体水行政行为,与水行政主体依职权主动赋予水行政相对方一定的权利、一定的义务的行为明显不同。没有水行政相对方的申请,水行政主体是不能主动赋予其许可的。换句话说,水行政许可必须是以水行政相对方的提出许可申请为前提。第二,水行政许可是一种采用颁发许可证、资格证、同意书等形式的要式水行政行为。执行水行政许可的目的是通过水行政主体赋予水行政相对方某种特定的法律资格、法律权利,并在一个允许的期限内有效作为管理手段,从而准许获得此种许可、资格、同意书等法律资格、法律权利的组织、公民个人从事其他组织、公民个人所不能从事的某种特定的水事活动,实施其他组织、公民个人所不能实施的某种特定行为,因此水行政许可必须具备一定的形式要件。第三,水行政许可是水行政主体赋予水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特定水事活动、实施某种特定水事行为的一种法律资格、法律权利的行为,如赋予申请人采砂许可、取水许可,相应地,申请人就取得了从事采砂的资格、取水的权利。

1.2河道治理中水行政许可

1.2.1水利行政许可法

经梳理统计,水利行政许可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共23部,其中,国家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水利部规章有14部,上海市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有9部。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行政许可的法定办结时限基本为20个工作日。

1.2.2河道内建设项目的同意

河道内建设项目的同意是指水行政主体对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在其按照基本建设项目履行审批手续前,根据项目建设者的申请,按照河道管理权限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同意的一种水行政行为。水行政主体主要是对建设项目是否符合江河湖泊流域的综合规划、专业规划或区域规划,对防洪工作的影响及其相应措施,对堤防护岸等水利工程的安全影响,对其他组织个人的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等内容进行审查。

2.河道治理中水行政许可的要求

2.1河道治理中的突出问题

在河道日常管理中,因不了解或不熟悉河道管理要求、技术规范和相应行政许可的办事指南、部分开发者利益驱动、区域保护利益驱动、扛着“重大工程”、“民心工程”旗号不走程序以及部分个别老百姓图眼前利益等多种原因,擅自填堵河道、堵塞河道、向河道弃置废弃物、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构筑物搭建现象层出不穷,造成了区域防汛排涝压力增加,水质日趋恶化、水景观不雅观、水环境质量难以改善、水整治项目成本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了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协调发展的治水步伐,也给全区创建文明城区、卫生城区带来了困难和压力。

2.2河道治理中的水行政许可的要求

河道治理中主要碰到的行政许可事项有: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审核、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施工方案的审核、核发《河道临时使用许可证》,整治河道,首先要划示相关河道蓝线,按照蓝线设计施工图纸,然后申报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审核,在取得决定书以后,在正式施工之前,要再申报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施工方案的审核,提供施工组织计划,防汛预案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河道内设置围堰、坝的,就需要另外申报河道临时使用。

3.河道治理中水行政许可的实践

3.1规范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程序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河道管理为例,其河道管理行政许可事项具体见表3.1。

表3.1 浦东新区河道管理行政许可事项(部分)

河道管理行政许可事项工作流程规范化主要包括:

(1)建设单位(个人)填写中心环保(水务)窗口或网上提供的申请表,向窗口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

(2)窗口受理申请,进行形式审查,并由局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审批。

(3)窗口将行政许可决定书送达建设单位(个人),或通知建设单位(个人)到窗口领取。

3.2实行河道治理统一规划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没有摸清河网的演变规律和水系流通变化等情况,在审批发证和监督管理时,就没有科学依据可循,心中无数。为此,水务部门必须根据河道实际调查资料,结合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依据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河道整治以及航道整治等专业规划,编制切实可行的城市水系专业规划及区域水系专业规划,同时,经过若干时间后,针对原有旧规划进行修编以适应实际操作中的变化因素。

3.3水行政处罚

3.3.1警告

警告是指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谴责和告诫,是以影响违法行为人声誉为内容的处罚, 其目的是通过对行为人精神上的惩戒,使其认识到本身的违法行为,不再违法。

3.3.2罚款

罚款是指行政机关强制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一定期限内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货币的处罚形式,其目的是使违法行为人在经济上受到损失,从而警示其今后不再违法。《防洪法》第五十六条第二项规定,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4.结论

综上所述,河道治理应当严格按照水务行政许可的不同事项、不同阶段进行控制,使得河道治理有规可依,有序可循。同时,对于河道治理中的违法行为,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规予以严惩,作为行政许可强有力的保障,一方面对违章行为进行纠偏,另一方面也对日后即将违章的行为敲响警钟。

【参考文献】

[1]张旸.水行政许可制度浅谈[J].水利发展研究,2008.10,P76.

[2]杨辉.绿色责任的思考[J].环境经济,2008(8)P5-7.

[3]吴群河等.区域合作与水环境综合整治[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P60.

作者:张亚培 朱立峰

水行政监督管理论文 篇3:

推行年度考核 创新管理方式

最近,山东省档案局印发了《山东省档案管理考核办法》,要求全省各级各类国家档案馆,各级机关、团体,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事业单位,中央驻鲁单位,每年均应参加考核,全面推行档案管理年度考核制度(以下简称档案考核)。档案考核是充分借鉴和吸取档案工作规范化目标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而采取的新举措,是档案行政监督管理方式的创新。

档案考核是档案工作规范化目标管理的继承和发展

1996年以来我们开展的档案工作规范化目标管理认定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这一活动,大大提高了全社会的档案意识,进一步改善了档案保管条件,提高了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各部门档案业务建设和档案事业的发展。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规范化目标管理认定活动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两点:

一是规范化目标管理认定对后进单位缺乏促进作用。认定是在各单位自愿申报的基础上,以表彰奖励、正面引导为主要措施的行政方法。这对档案工作开展比较好的单位有较强的吸引力,但对有些单位特别是后进单位则缺乏作用力,这些后进单位则是“任你省级、国级,我自岿然不动”,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有的甚至多年没有进行立卷归档,两极分化相当严重。长此以往,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档案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是规范化目标管理认定不能有效地保护先进单位的积极性。现在无论是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在按年度进行考核,有的还同职务、级别、工资、奖金挂钩。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给予的认证和荣誉,往往成为单位年度考核的参考。但对各个单位来讲,规范化目标管理认定不可能年年进行。特别是那些较早进入最高等级的单位,以后工作再有创新、再有发展,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也无法给予及时评价,与各单位的年度考核脱节。久而久之,将不利于保护先进单位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影响档案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由此可见,要促进档案工作持续发展,必须进行档案行政监督管理机制的创新。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2003年初山东省档案局决定在全省开展档案考核制度。档案考核总结继承了档案工作规范化目标管理认定活动的成功经验,克服了其不足,通过“五个结合”,实现了档案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

———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监督管理的力度。规范化目标管理认定,采取的是自愿申报、正面引导的方式。档案考核在要求各级各类档案馆和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均应参加档案考核的同时,还设定了不合格等次,并规定对档案考核不合格单位要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到期仍达不到合格要求的,由负责档案考核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进行处理,依法追究单位和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档案考核把行政指导与执法监督相衔接,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监督管理的力度。

———近期目标与发展目标相结合,使档案工作的发展更具规范性和方向性。档案考核从山东实际出发,把实现综合管理,按时完成各种门类、各种载体文件材料的整理归档,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和报送现行文件,无违犯档案法律法规现象作为必须达到的近期目标;把实现档案工作信息化和不断创新服务机制作为引导性的发展目标。这些目标是通过考核等次的确定来实现的。完成了基本任务,实现了近期目标,就达到了合格等次。在合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方向性、引导性工作目标,可以达到优秀等次。

———激励先进与鞭策后进相结合,促进档案工作全面发展。激励先进是规范化目标管理认定活动的成功经验,档案考核借鉴并进一步规范了这一做法。为激励先进、保护先进单位的积极性,除了每年对考核优秀单位进行通报表彰外,我们还将档案考核与年度评先相衔接,规定考核优秀单位有资格参加全省年度档案工作先进单位的评选,其档案工作人员有资格参加全省年度档案工作先进个人评选,获得省档案局的表彰和奖励。同时档案考核还克服了规范化目标管理对后进单位督促不力的弊端,进一步加大了反面惩戒的力度,对不合格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违犯档案法律法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以促使后进单位做好档案工作。这样,既有正面引导,又有反面惩戒,能够促进档案工作的全面发展。

———检查存量与检查变量相结合,推动档案工作年年都有新进展。所谓存量是指一个单位档案工作的规模与水平,所谓变量是指一个单位年度档案工作的发展变化情况。规范化目标管理是对各单位档案工作存量的评价,档案考核在检查存量同时,又注意了年度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档案工作的发展变化。这样,检查存量与检查变量相结合,既有利于促使各单位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又能推动各单位工作年年都有新发展。

———档案考核与信息报送相结合,为实施有效监督与管理创造了条件。在考核标准中,我们对各单位的信息上报提出了要求,并设计了档案馆(室)基本情况一览表,做为档案管理考核书的一部分。从而,在要求各单位及时报送档案管理考核书的同时,也形成了信息上报制度。为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时全面掌握各单位的档案工作情况,实施有效监督与管理创造了条件。

档案考核是新时期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有效方法

依法行政是新时期档案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政府行政管理上的要求和体现,并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法律意识和政府执法水平的提高,行政执法将逐渐取代旧的行政管理方式,成为现代行政权运作的主要形式。做为政府行政的重要组成———档案行政管理也必须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公正合法地实施管理活动,走依法行政的道路。

档案考核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有效方法。任何权力都是借助于特定形式实现的,行政权也不例外,它是通过行政考核、检查、指导、命令、处罚、奖励等行政行为实现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履行“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的法定职责,也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在历史上,我们以行政指导为主,配合开展了检查评比、达标升级、目标管理等引导激励活动,一度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随着社会法律意识的提高,单一的行政指导方式是不能完全履行法定职权的,必须综合各种方式,指导、监督并行,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档案考核是一种制度化的定期考核,在考核的形式下融合了行政检查、行政命令、行政指导、行政奖励、行政处罚的内容,将各项行政执法内容汇为一体,统一行动,增强了行政执法的针对性和效力。通过考核检查,了解各单位遵守档案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执行行政命令、决定等情况,为行政命令提供决策信息,也为行政奖励、行政处罚奠定基础,提高了这些行政行为的针对性。同时,通过行政奖励、行政处罚正反两种手段,既能有效地监督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档案法规,做好档案工作,也保证了档案考核制度的顺利推行。

档案考核符合档案逐年形成的规律,符合档案工作现状。一种行政方式是否可行,能否实现预期目标,最终取决于它是否与其管理对象的特点和运行规律相吻合,是否与实际情况相一致。档案材料是伴随着机关各项工作的开展逐年形成的。年年进行档案考核,既尊重了档案形成特点,符合档案的形成规律,同时也与各单位的年度考核相协调。通过档案考核,能督促各单位按要求完成年度整理归档任务,实现档案工作的基本目标。档案考核是一种以各单位自检自查为主,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激励监督为辅的一种行政监督指导方式。其前提是各单位应具备一定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达标升级、规范化目标管理,我省大多数单位领导的档案意识和档案工作人员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管理体制、工作制度和设施设备日渐完善,基础业务建设已具相当水平,已基本具备了档案工作自我发展能力,这就为推行档案考核制度,创新档案行政监督管理机制提供了条件。可见,在规范化目标管理结束之后开展档案考核活动,是与我省现阶段档案工作状况相适应的。通过档案考核,进一步发挥档案部门积极行政的经验与传统,充分利用档案工作现有基础,尊重和培育各单位档案工作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在全省各级各单位建立起以各单位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为主,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奖惩宏观监督为辅的新型档案工作机制,推动我省档案工作全面发展。

作者:马学强 辛俊岱

上一篇:数学课堂改革教育论文下一篇:语文阅读训练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