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入宪研究论文

2022-04-20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许多问题,本质上可以归结为高等教育三个经:钱、人、权。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条道路,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中国高等教育的“三字经”:钱、人、权问题一是关于“钱”的问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三个代表入宪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个代表入宪研究论文 篇1: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青年社会化

[摘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青年社会化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应从强化青年社会化的四个意识、做好新时期青年社会化的四个结合、促进青年社会化的四个提高等方面来实现青年社会化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青年社会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四个意识四个结合四个提高

进入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对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对事也要对人。”在推进青年社会化过程中,我们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坚持“对事”和“对人”的统一,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推进青年社会化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强化青年社会化的四个意识

1、强化大局意识。大局意识就是政治意识,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理论素养,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逐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现象,增强忧患意识,识别各种社会思潮,具有建立在科学分析基础上的坚定信心,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强化奉献意识。青年是推动社会发展最为积极的力量,也是思维最为活跃的社会群体,在青年社会化过程中,树立奉献意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青年的奉献意识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青年抵制各种消极腐朽的思想意识,而且能帮助青年摆脱个人的狭隘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行为。

3、强化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青年社会化的目的就是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离不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类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和有所突破,关键在于创新。这就需要我们在青年社会化中不断地培养青年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创新属性集中体现在实事求是精神、怀疑批判精神和自由创新精神上。要帮助青年树立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4、强化文化阵地意识。用先进的文化武装青年。思想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青年文化的发展是影响青年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西方国家利用其文化上的强势地位,竭力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和生活方式,利用经济技术交流和高科技推进意识形态的渗透。面对挑战,我们必须防范于未然,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为青年社会化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注重新时期青年社会化的四个结合

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增强政治意识相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通过学习,使青年进一步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明确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直是先进的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进入21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党立足现实又放眼世界和人类前途,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包括重新提出人自身发展这样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指向,从全局的和长远的观点来看,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

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相结合。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没有远大的民族理想,就不可能凝聚力量,不可能成就伟业,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图谋的需要。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在青年社会化中培育民族精神,增强精神力量,丰富精神世界,使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动力。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创新文化环境相结合。中国加入WTO给我国思想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表现在:(1)随着世贸组织的不断扩大,各国越来越重视经济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这样,为中国文化在更大范围、更广阔的领域开展对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可以更好地借鉴世界特别是西方的先进管理经验和优秀的科技、文化成果,促进我国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3)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加大文化产业的经营开发力度,优化文化产业的结构,提高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当然,我们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表现在:(1)利用其文化上的强势地位,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和生活方式,试图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2)企图用经济技术的交流推进意识形态的渗透;(3)利用高科技的传播手段对我国的思想文化阵地进行渗透。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进行文化创新,为青年社会化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三、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青年社会化的四个提高

1、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青年的理论思维能力。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着快速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这就要求青年必须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做到这一点,需要青年在理论思维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思考重大现实问题。理论思维能力是人的素质的制高点,培养理论思维能力涉及众多方面,最紧要的是,在系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把理论学习同认真研究分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相结合,同认真研究分析我们面临的新形势以及为开创改革和建设新局面所采取的重大战略部署相结合。只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才能提升理论思维能力。理论思维能力的提升,又为深化理论学习打下深厚的基础。这样,青年对党和国家以及人民就会有信心。这种信心来自于对现实问题所进行的战略思考,来自于理论武装。

2、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青年的大视角中国观。当今世界正处在迅猛发展时期,新事物、新情况、新特点层出不穷,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各种学说纷至沓来,需要我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鉴别良莠。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从马克思主义150多年的发展历史来看,这一科学的思想体系始终是在同时代、科学和实践发展的紧密联系中不断发展的。因此,在理论学习上,必须培养青年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用世界眼光来看问题,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放到经济全球化这个历史大背景中去考察,把中国放到整个世界的大背景中去考察。这样,青年就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意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3、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青年的文化素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是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将文化提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这也说明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要看其经济水平的高低和军事实力的强弱,而且要看其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历史上优秀文化发展的结果,是现代革命实践、科学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结晶,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当代青年应当而且必须成为先进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实践者和发展者。因此,必须认真实践“三个代表”,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强化民族精神为己任,积极推进文化创新。

4、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青年的宪法理念。从1997年9月,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提出,到1999年宪法修正案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来,人们特别是青年的法治观念逐步增强,法治理念也渐渐深入人心,法制宣传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然而,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即我们对宪法的宣传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公民的宪法意识比较薄弱,公民对宪法的信仰程度还比较低,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宪法是保护自己权利的一种最有力的武器。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我们要在青年社会化过程中强化宪法权威的理念,形成对宪法的信仰,把遵守宪法转变成内在信念,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

作者:刘广东

三个代表入宪研究论文 篇2:

高等教育“三字经”与规范独立学院的建议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许多问题,本质上可以归结为高等教育三个经:钱、人、权。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条道路,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

中国高等教育的“三字经”:钱、人、权问题

一是关于“钱”的问题。我们是否缺“钱”?国家曾承诺,2000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占到GDP的4%,但至今也没有达到(2002、2003、2004年的国家对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33%、3.31%和2.79%)。我们政府承诺的两个比例:教育投入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收入增长比例等也没有达到。所以我们教育是缺钱的。

在缺钱的情况下,教育是怎样用钱的?每年投入大量的短缺的资金搞实验室,搞211,搞名师工程。这些实验室到底出了多少有影响的实验成果?还有多少实验室资源在闲置?

在缺钱的情况下,我们公立大学人浮于事日益严重、公立大学行政化、衙门化、官僚化,太多的钱去养公立大学的官员。我们是不是真的缺钱?回想20年前,我国经济也是缺钱。改革开放后,搞市场经济,我国经济逐步强大。近日,世界银行公布了其计算的2005年全球GDP排名情况,中国以2.229万亿美元的GDP总量,超过意大利和法国,并略微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14万亿元,5000多亿美圆的外汇存款。为什么,一句话:搞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等教育为什么没钱?主要还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阴影中。为什么民间有大量闲钱我们不能用,或者不敢用?主要是权的问题没有解决。

二是关于“人”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自己的大师。表面是一个学术问题或者是一个人才培养的问题。本质是一个权利多元化问题。春秋战国为什么人才辈出?为什么“五四”时期人才辈出。原因很简单:学在民间。我们研究的结论是:自从中国有现代意义的大学,政府与民间都办学,人才辈出;政府一股独大,大学就办得死气沉沉。北洋政府是政府与民间并举,国民政府是逐步限制民间办学。解放后计划经济时期民间办学全面取缔。改革开放后民间办学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便有蜻蜓落上头”。所以,公立大学出不了大师的本质还是学在官府,而不是学在民间。大学为什么人满为患、人浮于事、窝里斗等,恐怕还是由于政府垄断办学而导致的。为什么我们培养的学生很多找不到工作?社会上一方面是大量失业、一方面又是大量的工作岗位没有人做?专业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课程由教育主管部门决定,教师和学校都没有专业调整的积极性。教师从理论到理论,从教材到教材,投入不够,知识的创造、传播与应用和自主创新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三是关于“权”的问题。中国高等教育的所有问题可以归结为政府的“两权合一”——行政权与所有权的合一;公立大学,或者说整个中国高等教育“一股独大”。从表现形式上看,我国高等学校已经是一个独立法人,实际上国家是以所有者缺位的虚置法人,公立大学的独立法人资格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运用。与“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相一致的主要标志是,大学校长、副校长的任命权集中于政府各部门,校长主要对上负责。在这种体制下,校长不是通过竞争机制产生的;往往最适于担任校长的人未必能得到上级认可,而上级任命的校长却往往并非最佳校长人选。而校长及其属下的校内干部的地位高低,则与大学的行政级别直接相关。由于产权的“一股独大”公立大学不仅像一个小社会,而且是一个小"政府",其机构设置基本上类似于党委、政府内的机构。

民间办学的权利还没有得到保证。这次修改宪法最重要的是“私产入宪”、“人权入宪”、“三个代表”入宪。私有财产受到保护的实质,不仅是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而且是产权的四大权利:所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政府有办教育的义务,民间也有办教育的权利。民间与个人办教育的权利与政府办教育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人权入宪的本质是人不仅有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而且还有办高等教育的权利。

公立大學与民办大学依然是“妻妾关系”。现在民办大学在许多方面不能与公立大学享受同等的权利。从理论上说、从法律上说,公立、私立是平等的,但现实不是。民办大学在资源占有、社会地位等方面还受到歧视。

办好独立学院的建议

中国的独立学院是世界高等教育的一种创举,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条道路。回顾10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就知道确实是百年难遇。如果从千年历史看独立学院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农业文明,孔子办私学,3000弟子72贤人。工业文明,夸美纽斯借助工业文明的规模化、标准化的思想创办“年级制+班级制”的工业文明的大规模制造教育;那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需要知识经济的武训。中国高等教育的体制变革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我们不能仅仅从独立学院几年的短短历史来看,更要从百年历史看。为此,特提出十条建议,供决策者参考。

1.国家对高等教育要维护行政权、退出所有权;政府从所有权的身份退出,淡化所有权身份,强化管理者身份。减少所有权、强化行政监控权。

2.公立大学要走股份化道路,民间资本要进入高等教育,要搞高等教育领域的“公私合营”。

3.修改民办教育促进法,确定独立学院是民间办学的一种形式,是股份制的一种形式。

4.独立学院的准确定性。独立学院既不是公立大学的二级学院,更不是个体老板的私人公司或者家族企业。独立学院是大学而不是公司。是大学就必须以公益性为独立学院的基本价值定位。一方面独立学院要在公益性与逐利性、事业与产业之间找到“纳什均衡”;另一方面在提倡办学公益性的前提下,认识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间资本家数量少、规模不大、品位不高,加上资本天然带有它的逐利性,只能提倡但不能要求企业家全部搞捐资办学或者不谋取利益;我们是否能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共识,投资办学寻求合理回报是合理的。我们要认识到多一所大学会少一所监狱。大学多了,受教育的人数就多了。民间投资办学不管是否以赢利为目的,办学就给社会带来好处,就具有公益性。

5.提高创办独立学院的门槛。不要让那些“空手套白狼”的家伙混进高等教育体系中来“抢钱”。举办方与投资方签定的协议要经过专业中介机构的审定,保护相关者利益,特别是学生与教师的利益,重点要对投资方投入资金的审定,防止没钱的家伙跑进来“圈钱”。要引进那些真有钱、真心办教育、真心投入的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家办教育。

6.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现在的公立大学。对现有的公立学院或大学进行股份制改造,这样即可发展新的独立学院、盘活公立教育资源、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同时也避免民间资本盲目办新的独立学院,导致新的重复投资和新的土地过度开发和引发金融风险。

7.拓宽独立学院发展思路。办独立学院不仅是公立大学与民间资本合办,还可以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资产重组;或者把部分公立大学转制成独立学院。现在无校园、无资金、无师资的独立学院太多。所以要积极鼓励公立大学转制。在大学转制的过程中,要鼓励现在的民办大学与原来的公办大学合并,即用民间资金收购属于国有资产的公办大学,成立改制的独立学院,这样可以避免独立学院的“一无所有”或“一步登天”现象。

8.要把独立学院办成股份制大学。在中国形成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和股份制大学三种大学鼎立的格局。真正与其他的公立大学、民办大学完全平等。教育行政部门用大学设置标准进行重新评估,对于真正合格(教师、财务、校园完全独立)的给予招生,其余的一律停办。我相信,大学转制以后,不仅可以解决中小学的教育经费,解决目前招生过程的不平等问题,还可以解决目前许多大学的人浮于事等体制上的问题。这样,世界一流大学才有可能产生。

(作者:江汉大学文理学院院长、教授)

作者:甘德安

三个代表入宪研究论文 篇3:

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决策大事

思想要更加解放一些,改革开放的步伐要走得更快一些。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

——邓小平

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在思想路线上进行了拨乱反正;同时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从而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重要成果。三中全会还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推进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提出要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实行改革开放。

2、1980年将沿海试办的“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正式将“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

3、1983年明确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肯定农业生产中诞生的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要在全国推行这种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4、1984年决定改革计划体制,推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认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5、1986年决定启动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

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各地均可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

6、1987年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7、1988年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随后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科技的结合以及由此而推动的中国多领域跨越式的发展。

8、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1992年10月12日~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十多年来党进行理论探索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也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9、1993年决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11月11日~14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0、1993年国务院作出进行分税制改革的决定

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1994年进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从1995年开始又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改革,逐步建立了较为规范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加之2002年的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我国基本上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体制框架。

11、1993年国务院作出金融体制改革决定

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从1994年起实行汇率并轨。

12、1994年开始实施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1994年1月11日,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统一政策、开放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随后的1996年4月1日,我国对4000多种商品进口关税进行大幅度削减,关税总水平降至23%。

13、从1992年起逐步实施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

1992年9月,卫生部根据国务院意见,提出医院要“以工助医”、“以副补主”。 2000年,改革逐渐向纵深发展,触及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问题。2004年底全国有近百亿元国内外资金介入中国的近百家医院的改制工作。

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等。2007年8月7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将调控方向由调市场转向调保障,首次明确廉租房取代经济适用房,作为住房保障体系的中心。

14、1995年提出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

1995年9月25日~2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5、1996年开始施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1996年12月1日,中国开始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提前达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的要求,标志着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6、1997年“十五大”明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997年9月12日~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完整地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个纲领,对于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重大意义。

17、1999年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9年3月5日~15日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8、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1999年3月22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持久的推动力量;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

19、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法律文件,它标志着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终于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世贸组织成员在乌拉圭回合作出的所有承诺都是中方的权利,中国将享受多边贸易体系多年来促进贸易自由化的成果,享受多边的、稳定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中国享受的权利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

20、2002年“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即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一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1、2003年作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

2003年9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政策措施。

22、2004年颁布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九条举措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对我国实现本世纪头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3、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于2004年8月26日和9月21日成立。两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24、2004年保护私有财产入宪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等内容写入宪法。它适应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客观需要,扩大了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进一步完善了私有财产保护制度。

25、2005年废止农业税条例

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新中国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条例被依法废止,一个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税种宣告终结。九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使解决“三农”问题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26、2005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以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27、2006年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定

2006年10月8日~11日举行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一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28、2007年《物权法》出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于2007年3月16日由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基本法律,对于坚持和完善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9、2007年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2007年10月15日~21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把科学发展观写入总纳。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0、中国改革攻坚阶段的四大改革试验区布局已定

在改革开放“三十而立”前夕,四个新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相继设立和在中国东、中、西部完成布局,表明新一轮区域改革试验已开始发力。这一轮改革试验区的创建,其模式、宗旨和目标,与二十多年前建立经济特区有很大不同,它们将起到的作用和发挥的功能,也有别于传统经济特区。现在新的四大改革试验区的试点主题各不相同:上海浦东新区重在为政府职能转变探路,天津滨海新区侧重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成渝改革试验区则期望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而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则围绕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探索内生型经济发展道路。它们的不同设立宗旨,对应中国目前面临的不同难解性问题。这种不同的改革分工,不仅有利于发挥中国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使各地区获得不同发展,又使不同的改革成果,可以分别产生示范效应,彼此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作者:边 济

上一篇:女性个体主义探讨论文下一篇:新闻记者道德修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