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与唯物主义观论文

2022-04-27

【摘要】百年党史是一部不断学习、反思、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构建与党史一脉相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三个代表与唯物主义观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个代表与唯物主义观论文 篇1: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课题成果展示

摘要:

关键词:家国同构;身家国同构;当代转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OI:10.15938/j.cnki.iper.2016.05.030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是山东大学周向军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07BKS012)的最终研究成果。课题组主要成员有:陈桂香、张士海、李惠芬、高奇、赵蕾、胡和勤、陈家付、张俊国、刘文杰、郭鹏、王清涛、杨燕等。该成果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2012年结项,鉴定等级为优秀。

一、本成果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通过该项目研究,准确地阐述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创新的历史进程以及这一进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有机统一,科学地揭示马克思主义观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视域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并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地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提出切实可行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2.研究意义

第一,有助于推动并深化马克思主义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两者关系的研究。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联系中研究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和从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联系中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是学界的薄弱环节,开展并加强本课题的研究,将会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第二,有助于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善于总结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大特点和优势。如何更好地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曲折,与马克思主义观的科学与否密切相关。这样一条经验,以往我们总结的不够。开展并加强本课题的研究,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总结方面有所贡献。

第三,有助于帮助人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本课题的研究,将包括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内涵、特征、基本内容及其在现当代中国实践中运用、丰富和发展的经验或教训等内容。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帮助人们理解和把握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提高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自觉性,进一步明确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努力方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四,有助于深刻地理解把握并更好地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与发展,都与坚持和运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开展并加强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角度深刻理解这些成果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在新的实践中正确地坚持、运用、丰富和发展这些成果。

第五,有助于澄清或纠正海内外特别是海外在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等重要问题上存在的的种种片面的、错误的甚至歪曲的认识或观点。

二、本成果的框架结构和重点内容

1.框架结构

本成果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系统阐述了本项目的研究对象和意义、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本项目的创新之处和重要观点。“正文”是研究的主体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之前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发展与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化拓展;中篇,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化拓展;下篇,探讨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化拓展。“结语”部分,集中阐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化与拓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在新的实践中更好地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等等问题,实际上是对全书的一个概括总结和理论提升。

2.重点内容

本成果的重点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内涵和内容结构的基本认识。

这是本研究的三个前提性的问题。对此,在导论中作了集中的阐述。

关于“马克思主义”。 综合以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界定(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到学术论坛上学者发表的看法;从词典上的解释到教科书的界定)加上我们的理解,我们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方法论的启示: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界定,可以而且应该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和说明。比如,发生学意义上的考察和说明,主体性的考察和说明,结构性的考察和说明,特征性的考察和说明,主题性的考察和说明,体系性的考察和说明,功能性的考察和说明,形态性的考察和说明,等等。每一角度、方位的考察和说明,在其特定的意义上,都是合理的、有道理的。二是应特别注意马克思主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指的是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即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中义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指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即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和继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运动形态和理想形态,也包括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即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继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再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不同含义的马克思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是任何角度、方位的定义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不可能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一切方面,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采取综合性的定义方法,尽可能避免片面性,做到全面性。尽管“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

作为本项目研究对象中的“马克思主义”概念,主要是在广义上使用的。关于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试作出如下的界定: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并为其后继者丰富和发展着的、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最根本的理论特征,以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以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理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广泛领域知识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里需要特别地指出,从广义上说,由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所以,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上,它的表现形态、具体内容表现出不完全相同的特征,比如,恩格斯所讲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指的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列宁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是包括恩格斯的科学思想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是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党的十七大之后讲的马克思主义,是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关于“马克思主义观”。完整的马克思主义观应该包括三个基本内容:首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体系、性质、功能等方面的认识,它要回答的是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的问题。这方面的看法属于认识论范畴。其次,如何看待和评价马克思主义。这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与作用的价值评价。它包括: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精神文化发展史上的价值定位;关于马克思主义在推动和指导人类社会实践、尤其是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方面的意义与作用的看法。这方面的认识应属于价值论。最后,如何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指对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不断用这种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问题的看法。这是马克思主义观的实践论内容。马克思主义观就是由“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紧密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其中,“认识论”内容是马克思主义观的基础,它直接决定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评价,而“价值论”方面的选择也直接决定着“实践论”问题。同样,来自“实践论”方面的认识也给予“价值论”以重要影响,并不断地丰富、深化着“认识论”内容。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人们有不同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我们认为,以上的概括,比较全面准确地揭示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本项目的研究就是在这样的理解上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

第二,关于新中国成立前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与马克思主义观深化拓展的基本认识。

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也不断地深化和拓展。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都程度不同地阐述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俄国并在俄国得以成功地运用和发展的时候,相应地,也就产生了普列汉诺夫、列宁和斯大林等人的马克思主义观。从马克思恩格斯到以列宁为主要代表的俄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得以形成和发展。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初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特色独具,内容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观。当历史确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并坚持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新中国,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切,为当代中国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化和拓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三,关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史轨迹的基本认识。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差不多30年的时间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从辉煌走向曲折,并在曲折中发展。在这期间,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深化和拓展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创立了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并在实践中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成功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积极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缺乏经验以及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左”的倾向等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开始出现曲折,直至出现“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挫折。在这一时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辉煌走向曲折、并在曲折中发展的情况相联系,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观。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完全相同的内容和特点。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至今,在又一个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创立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新局面。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这三十多年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这一时期的最重要的成果,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这一时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相联系,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也得以深化和拓展,在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也表现出不完全相同的内容和特点。

第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重要经验总结的基本认识。

重视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在总结经验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发扬和光大了这一传统。可以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历史,是在总结经验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总结,表现在政坛和论坛两个方面。所谓政坛上的总结,主要指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在其著作中的探讨与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的总结。这两个方面,有特别紧密的联系,其区别只具有相对的意义,而且时间越近,这种联系就越紧密,其区别的相对性就越明显。就前者来说,是从毛泽东开始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总结历史经验的杰出代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总结经验,使用人才》《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等文章和讲话,都是他总结经验的代表作。邓小平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考和他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都与其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鲜经验是分不开的。就后者,即就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的探讨来说,党的八大政治报告是最早的代表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继续发扬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并随时进行理论升华,再用成功的理论与经验指导新的实践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特别注意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的科学总结。这一总结,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表的一些重要文献中。考察这些文献,可以发现,就总体性的总结而言,影响较大的的总结有以下几次。

论坛上的总结,主要指学术界的学者在各种论著中、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做出来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的学理性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举行了不少相关的会议,出版发表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上作了直接或间接的概括与总结。有的是总体性、宏观性的探讨;有的是专题性或单方面的探讨;有的结合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基本经验探讨;有的联系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探讨;有的通过重点人物的研究,比如对毛泽东功过是非的评价或对邓小平历史贡献的分析等,进行探讨;有的通过对重大事件,如人民公社化的运动、“文化大革命”等的研究进行探讨。

考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可以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择其要者而言,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启示之一,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中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启示之二,总结历史经验的关键在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对于发展是重要的。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不是科学。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才是最重要的。启示之三,在所有的经验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启示之四,不同时期的经验总结,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启示之五,历史经验的总结,遵循着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实践永无止境,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无止境。认真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科学总结的历史及其启示,将帮助我们在今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更好地总结经验,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第五,关于确立并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意义和实现路径的基本认识 。

总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可以获得许多条经验,就像人们已经总结的那样。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要顺利发展并获得成功,必须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在今天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应当好好地领会、理解、消化和运用这条重要经验,切实做到更好地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首先,要进一步认识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极端重要,提高在这一问题上的理性自觉。从历史的视域看。在国际上,二十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无论是理论的创新与停滞、运动的成功与失败,还是制度的建立与破坏,都与是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国内,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证明,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是不行的。只有马克思主义也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从一定的意义上,如果说没有马克思主义不行,那么,没有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更不行。什么时候确立并坚持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什么时候社会主义事业就顺利、就发展、就成功;什么时候我们偏离、放弃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什么时候社会主义事业就受挫折、走弯路、就失败。由此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从现实和未来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在新的发展阶段,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机遇和挑战来自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能否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特别是化挑战为机遇,是能否更好更快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更好更快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所在。而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特别是化挑战为机遇,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重要条件之一。

其次,要进一步解决怎样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个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的解决,需要开展多方面的工作,作出多方面的努力。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着重指出以下几点,恐怕是十分必要的。一是向“老祖宗”请教。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创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除了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观点增添了新内容外,还留给我们一笔具有特殊意义的精神财富,这就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这笔精神财富,对于我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研究。二是向实践学习。从特定的意义说,我们的一切实践,归根到底都是坚持、运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实践的成功,我们获得了确立并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宝贵经验;伴随着实践中的某些失误,我们又汲取了不能很好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刻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是十分有益的;汲取失误的教训,也是特别重要的,甚至是更重要的,不断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就会使我们更好地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三是在破中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是自发地、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是在与各种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对立、斗争中发展的。我们要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必须同一切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作斗争,在批判中建设、在破中立,充分发挥反面教员的作用。四是力求持续优化。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确立是一个过程;坚持也是一个过程。历史上有过这样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在确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之后,结果又往往走到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上去。因此,我们要认真汲取这方面的教训,注意不断地学习、提高,始终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五是进行学理上的探讨。应当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平台,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观的科学研究,这样可以为人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三、本成果的重要观点

第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内涵的界定,首先要解决方法论的问题。我们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方法论的启示: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界定,可以而且应该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和说明。比如,发生学意义上的考察和说明,主体性的考察和说明,结构性的考察和说明,特征性的考察和说明,主题性的考察和说明,体系性的考察和说明,功能性的考察和说明,形态性的考察和说明,等等。每一角度、方位的考察和说明,在其特定的意义上,都是合理的、有道理的。二是应特别注意马克思主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指的是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即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中义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指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即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和继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运动形态和理想形态,也包括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即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继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再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不同含义的马克思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是任何角度、方位的定义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不可能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一切方面,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采取综合性的定义方法,尽可能避免片面性,做到全面性。尽管“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

第二,对于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我们试作出如下新的界定。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并为其后继者丰富和发展着的、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最根本的理论特征,以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以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理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广泛领域知识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三,马克思主义观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内容: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关于如何评价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关于如何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一步概括,马克思主义观主要包括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问题。

第四,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条件和基本经验。

第五,改革开放以来,分别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都形成了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观。

第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重大创新与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创新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条基本而又特别重要的经验。

第七,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创新过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有机统一过程。

第八,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必须坚持和发展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四、本成果的重要价值、社会影响和效益

1.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从学术价值来讲,从总体上研究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形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总体框架和内容体系,为学术界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拓展学术思路。从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看来,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都在日益走向深入与广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但是,把两者联系起来,考察两者的关系,特别是研究和探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则相对薄弱。在这个意义上说,本成果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从实践价值来讲,为当前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理论支持。本成果通过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研究,全面、深刻地揭示其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本成果阐明了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意义、基本要素、实现路径,有利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以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同时,本成果也有助于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的种种问题,有助于澄清或纠正海内外特别是海外在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重要问题上存在的的种种片面的、错误的甚至歪曲的认识或观点。

2.社会影响和效益

马克思主义观问题是课题负责人近年来重点关注的学术视域。课题立项后,课题负责人带领课题组集中研究、联合攻关。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9篇;成功申报教育部建党90周年专项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发展研究》1项;撰写的课题研究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发展研究》一文成为教育部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

本课题最终研究成果正式出版后,将送有关党委宣传部门、政府文化部门等,供决策、指导工作参考;作为相关学科(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别是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研究生(含硕士、博生)培养、教学用参考教材;作为各级各类党校、高校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参考用书。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四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91.

[2][3]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4,5.

[责任编辑:张学玲]

作者:周向军

三个代表与唯物主义观论文 篇2: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摘要】百年党史是一部不断学习、反思、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构建与党史一脉相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从梳理党史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沿革中,挖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党史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深度探讨党史学习教育对深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启示与践行经验,从而达到启迪Z世代青年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振奋中华民族精神的目的。

【关键词】党史;党媒;党史教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在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于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要高度重视党史学习,从加强组织领导、树立正确党史观、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四个方面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四史”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立足实际,守正创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1]此次讲话受到了全国舆论的高度关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在全党展开、全国展开。“知史才能明道,明道方能定其行”。在新时期我们不仅要认真研究和学习党史,更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学习和反思的历史;是一部“守初心、担使命”守正创新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峥嵘岁月中乘风破浪、奋勇前行,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发展,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建设和发展史,既让人们深刻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历程,又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重要史实和理论支撑。

一、党媒在党的发展历程中的作用

(一)党性是根基和灵魂

党性是一个政党的政治本质和特性,工人阶级政党的党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也是“党媒姓党”的理论根基与灵魂。党媒不仅通过新闻活动,做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为人民服务,影响世界舆论导向,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纲领和行为准则在新闻事业中的体现与要求,是党性原则的保障,其中包括三个层面的意涵。

在思想上,党媒一直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党的重要理论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抨击与批判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2]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全面阐释了党报的党性内涵。中国共产党自开始办报的那日起,党报就一直按照党性原则办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的价值取向。

在政治上,党媒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的头脑,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方针政策和人民政府的重大决策。毛泽东提出“政治家办报”的口号,邓小平强调新闻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反复强调:“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必须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3]。由此可见,作为党的重要思想文化宣传阵地,新闻工作不仅是体现党的意志、传播党的声音、维护党的尊严的舆论工具,也是坚守党性原则的实际行动。

在行动上,党媒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的权威,引导正确的舆论。数字化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更需要抢占舆论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抵制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广泛地传播正面的、科学的舆论观点。充分发挥党媒舆论引导功能,既是党委交给党媒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党媒发展壮大必须直面和解决的现实问题。[4]

(二)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的作用

党的根基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在相信人民、依靠群众的前提下,在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党媒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1842年马克思就提出了“人民报刊”的概念[5],并指出,“报刊是历史人民精神的毫无顾忌的表达方式和公开的形态”,“民众的承认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无可挽救地陷入绝境”。[6]马克思在著作中多次强调报纸与人民的密切关系,回应了党报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如马克思在1848年称《新莱茵报》“以坚忍不拔的精神维护全体人民的民主利益,是警觉地捍卫着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无所不在的喉舌”。[7]

在党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人民的重要性及新闻工作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的作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原则。邓小平曾指出:“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最根本的一条。”[8]江泽民延续邓小平“密切联系群众”的观点,提出了“要以人民群众为本”,相信群众的理性和判断力。他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做细和做实,使人民群众感到党是真心实意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9]“以人为本”是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原则和要求。“以人为本”新闻理念与马克思的“人民报刊”思想一脉相承。习近平在强调“党媒姓党”的同时,强调“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10]。新闻工作关乎“民心所向”,是连接党与人民的重要“桥梁”。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人民性”这个概念早在1947年1月就出现在党的报刊上。在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创刊九周年之际的编辑部文章中写道:“新华日报的立场,就是全民族全人民的立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机关党报一直以“人民日报”命名已表明党始终要办反映人民群眾呼声的报纸。倾听广大人民的真实诉求,及时解决人民遇到的难题是党媒重要的工作职责之一。

(三)发挥党的舆论引导功能

新闻媒体既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又有影响舆论的巨大功能。坚持正确舆论引导一直是党史理论的使命,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功能,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心环节。邓小平在1980年1月就强调,我们的新闻媒体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江泽民于1994年1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一理论命题,强调“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的“舆论导向”观[11]。胡锦涛则认为新闻工作是党的执政资源,党执政能力也包括了党的舆论的引导力和传播力,肯定新闻工作在信息化时代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在变幻莫测的形势下,始终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处理好“喉舌功能”和“传播功能”的辩证关系,不断创新提升党媒的舆论引导力。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引发的新一轮媒介技术革命,传播方式、媒体格局、舆论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推动全球传媒格局全面重构。“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对媒体格局重构问题的本质把握和理论创新,以创新强守正,担当媒体责任。[12]从《人民日报》率先开展媒体融合实践打造“四全”融媒体中心、新华社构建全球视频智媒体平台,到上海报业集团实施“平台”战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探索“三圈环流”战略、成都传媒集团实施“4311”战略等,均是党的新闻工作守正创新的具体实践。

二、党史学习教育对深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启示

(一)以党史为镜,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知史才能激志,激志方能尽其责”。党史教育并非一般的历史教育,而是以历史经验为基础,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思致相因,是对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的教育。[13]党史学习教育为深入认识和正确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历史借鉴,为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供开拓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其积极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加强党史教育有助于新闻舆论工作者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脉络,尊重党史实际,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论和行动。新闻工作者对于抵御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历史虚无主义及“社会公器”“第四权力”等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谬论责无旁贷,因其本质上是“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4]其二,加强党史教育有助于新闻舆论工作者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舆论环境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守舆论主阵地,确保“党媒姓党”[15]。其三,加强党史教育有助于新闻媒体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原则,讲好中国故事,为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历史自信。

(二)党史赋能,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话语体系

任何伟大的思想都不是空穴来风、横空出世,而是思想理论逻辑与历史发展进程的辩证统一,是因应时代变化、实践需求而对传统思想的“创造性的转化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构建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还渗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意义,并有力地指导着国家建设和新闻实践工作。党史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加强党史教育,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不断深化,从历史的经验升华到新的理论高度,完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话语体系,为全党新闻舆论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动力。诸如习近平所提出的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就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实践经验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思想的最新概括,充分体现了对党史的继承、弘扬、发展和创新的统一。

(三)聚力育人,融合党史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党史学习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铸魂育人的启迪和指导作用。新时代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需融合党史,用正确的党史观来树立学生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作为一种抽象教条、政治套话、凸显“政治正确”的方式生搬硬套地凌驾于党史理论之上。[16]正如习近平在2016年2月19日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所强调的,新闻工作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17]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正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舆论引导、形成社会共识、提升新闻教学与科研的现实需求,[18]為国家发展、中华民族复兴培养更多优秀的后备人才。

三、结语

随着世界格局的变迁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持续蔓延,西方媒体不断升级负面议题,全球治理体系加速演变,中国有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之忧,导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践行与话语体系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唯有将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与坚持从实际出发相结合,才能开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广阔的学术空间和现实追求,建构与完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提高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新闻纪律的自觉性,深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内,发挥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作用;对外,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的侵蚀和西方不良舆论的侵袭。现阶段,全国上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新时代的党史教育,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舆论工作者和Z世代青年的指导,从而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政治观和人生观,客观地感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创新性和优越性,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作用。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话语的历史建构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ZD323)]

参考文献:

[1]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N].光明日报,2021-02-21.

[2]尹韵公,丰纯高.关于新闻理论中的“人民性”问题[J].红旗文稿,2006(9):14.

[3]沈正赋.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研究进路初探[J].当代传播,2018(5):9.

[4]任庆.新媒体时代如何发挥好党报的舆论引领作用[J].攀登,2020(6):52-56.

[5]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5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38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599.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0.

[9]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3.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1]陈建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当代传播,2014(2):34.

[12]童兵,费雯俪.打造新时代的“四全媒体”:努力践行习近平关于媒体融合发展重要论述[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0(7):5.

[13]虞志坚.“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重逻辑[J].江淮论坛,2020(12):17-19.

[1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反对历史虚无主义[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64.

[15]邓绍根.“党媒姓党”的理论根基、历史渊源和现实逻辑[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8):12-13.

[16]费雯俪,童兵.新中国新闻学建设70年:从“新闻无学”到“显学”初现[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9).

[17]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手法,提高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02-20.

[18]张涛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百问百答[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6.

(作者为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

编校:张红玲

作者:费雯俪

三个代表与唯物主义观论文 篇3: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中国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研究

摘  要:群众史观以其丰富而独特的内涵,成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与中国实际情况的深度融合中,形成了中国化的群众史观,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之一。学习与领会群众史观,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群众史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主要内容

群众在历史的整体向前发展中具有与众不同的地位与作用,马克思第一次对此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这是其创立唯物史观之后的又一大发现,也成了唯物史观的重要支柱之一。

第一,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活动实践共同参与了历史创造,共同对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造成了决定影响。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指出,“一切的社会历史活动与思想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思想与活动的总和。”[1]他的历史唯物主义提出来之后,人们对于推动社会变化发展的背后根源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于什么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什么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生产力的变化从根源上对整个社会关系进行重新塑造和改变,劳动者这一群体在生产力的变化中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社会的人口构成中,劳动者的比重占据绝对地位,他们直接参与生产或提供服务。由此可以发现,社会历史整体上是由人民群众参与并主导创造的,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不需要被质疑的。

第二,物质与精神财富由人民群众创造。人类的基本物质需求基于人类参与物质生产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基础,并以此支撑人类开展其他活动。人类也创造了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整体上反映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所凝聚的伟大智慧,承载伟大而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方面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第三,英雄来自人民。英雄人物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基于一定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基础就是人民创造的,这些影响归根结底来自人民,都会经历从普通人再成长为英雄的过程,所以说英雄来自人民。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道路,既是对其自身理论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样也是将其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群众史观的中国化大体也是经历如此的过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群众史观成了支撑我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指引理念,中国共产党人不单是对群众史观进行了较好地传承,也不乏创新之处,形成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一)毛泽东的群众史观理论

立足于过去中国在革命与建设中的经验总结,毛泽东创造性地指出群众史观中国化的可能性,充分肯定了群众在社会历史领域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群众史观。

一是论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者。毛泽东对此观点的总结来自于他对辛亥革命以及五四运动等历史经验的深入观察与科学系统的总结。他坚定地指出所有的社会财富归根到底都是人民创造的,即由人民群众创造社会物质与精神财富,并由他们决定社会变革方向。这个观点在他的著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即“社会主义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2]等到毛泽东开始领导中国革命时,他更是深刻意识到来自人民的雄伟力量,指出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根本力量。

二是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前者指出伟大的人民可以运用自己的力量团结起来争取解放,至于党的工作则是围绕人民展开,积极努力为人民服务,主动学习来自群众的智慧。群众观点也是党的根本观点与路线,也是党进行一切活动的根本依据,需要在日常的工作实际中自发运用和体会群众观点。可以说,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多伟大的成就,重要的法宝就是因为拥有了群众路线,同样也是由于对群众观点的深入贯彻,使得我党拥有了用不同于其他党派的特征。总体来说,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群众史观的中国化表现,为我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发挥了引导性的作用。

三是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为人民服务。这要求党开展的所有工作归根到底都是站在人民利益的角度考虑,努力给人民提供物质福利,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和基本精神文化需求。

(二)邓小平的群众史观理论

一是提出 “三个有利于”标准。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放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背景下加以阐发,综合考量历史与现实,根据国情和党情的变化,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新的内容与意义,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为群众史观开拓了新的境界。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创新性地指出判断改革的成功与否之关键,判断党的工作有效與否之关键,主要是看党的工作能不能提高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3]。这三个标准的确立本质上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更清晰明确的阐述,本质上是对群众史观的更深入理解,真正把人民放在第一位,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邓小平创造性地对生产力标准、人民利益与实践三者关系联合考虑形成了“三个有利于”的理论,创新与发展了新时代的群众观点与路线,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是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工作从解放转变为求发展,邓小平强调要重视群众的物质利益,建立“共同富裕”的目标。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富裕程度也可以是有差别的,涵盖的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物质上,更要强调精神上的富裕。

(三)江泽民的群众史观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于人民的力量和地位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以江泽民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国情的转变,形成了“三个代表”的理论,再一次发展了群众史观。该理论对我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一直代表我国的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及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三个代表”思想中,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与现实利益得到了切实的关切,对帮助人民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加以关注。

(四)胡锦涛的群众史观

在全面建设小康时期,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妥善处理了来自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因素影响并承担起了改革发展的重任,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中国化进行了又一次的有益诠释。

科学发展观指出,党所有工作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工作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其本质就是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发展中普惠人民,通过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求,让人民的经济、文化乃至政治权益得到满足,一同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基于此可以发现,“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群众史观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全新运用和发展,再一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

(五)习近平的群众史观

习近平总书记长期以来注意深入人民群众,关切人民群众的生活与思想,对我国的发展与群众情况得以深入了解,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形成了更具先进性与现实性的群众史观,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在二十一世纪又有了全新的生命力。

这一发展理念基于结构严谨而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群众史观的新认识。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正是他们的社会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财富。人类社会的主题永远离不开发展,而一切发展活动又都基于人民,其根本的发展目的也是为了人民的权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所作所为,初心都是为了人民谋权益。这一发展理念,要求我党在发展的过程中平衡好人民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所有工作的最高标准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服务[4]。既然发展是为了人民,那么就需要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基于事实寻找相应的方法论,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的问题,抓好教育、医疗、就业等重大社会问题,让老百姓能够切身体会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发展为了人民,归根结底就是要把党的奋斗目标与之连接,帮助人民实现美好生活,这就是对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最好的诠释。

发展依靠人民。这是群众史观对人民之于社会历史重要性的最精要阐述。社会发展需要依赖人民的力量,这就要求我党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不能忽略人民的主体地位,要学会倾听人民的意见,鼓励人民大胆创新,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发展依靠人民。

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财富,有资格参与享受社会财富。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国家建设是广大中国人民共同参与创造的伟大事业,全体人民也理所应当参与到分享这一伟大事业的成果[5]。共享这一概念要求党做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做好公平正义的维护工作。近些年来,我國经济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但是在一些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养老等领域,不公问题仍较为突出。为应对这些问题,需要做好公平正义的维护工作,从而解决好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矛盾。

从前往后看,从群众路线到以人民为中心,本质上都是一脉相承,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不断融合并不断清晰以人为本的主线,从而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是其理论在中国的一种新阐释。群众史观的不断创新,让其能够应用到更高的高度和更加广泛的实践范围,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历久弥新的理论特性与生命力,证明其是符合时代要求和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好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马克思群众史观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群众史观对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更有力的依据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把利益看得尤其重要,社会出现了各种腐败现象,许多官员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人民群众,损害群众的利益。

有些官员有了官本位思想,认为自己的地位高于群众,不能为群众着急的事情而去忧心,也不能帮助群众解决心中的困扰,产生了远离群众的危险,不符合群众史观的基本原则。

执政党必须深刻认识与理解群众史观,明白在历史与社会的进程中,人民群众所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始终对人民保持敬畏心态,加强同人民的联系,重视人民的权益,如此才能得到人民来自内心的拥护与爱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得益于马克思群众史观的中国化并因此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群众史观引导和帮助中国共产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群众史观在在中国传播后,基于中国的实际而有了全新的创新与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群众史观,包括群众观点;评判人民核心利益的标准;服务人民的宗旨;确立了党的价值追求与导向。这既是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继续创新,也为我党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价值引导。

(三)群众史观为当代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正确的指引

历史的主体是人民,马克思的群众史观肯定了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对当代大学生有重要指导意义。当代大学生属于群众的一员,要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历史的向前推进贡献自己的力量,要关心周围的世界,当好主人翁。大学生也要与人民群众积极接触,要从他人那里学习优秀的技能和文化,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群众史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7册[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01.

[3]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习近平.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3-12-27.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44.

(荐稿人:李玉印,四川文理学院校地合作处副处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作者:李沈航

上一篇:班级管理文化建设分析论文下一篇:有效性教学下初中物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