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市场调研论文

2022-04-18

摘要: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是高职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包装设计”课程是高职装潢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包装设计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包装设计市场调研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包装设计市场调研论文 篇1:

交互思维理念下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包装设计课程属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之一。包装设计课程也是教学改革研究中的重点课程,其涵盖面较大,包括标志设计、版面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人体工程学、设计心理学、广告策划等众多内容。本文将“交互思维”三个理念植入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实用型学生,使学生成为市场所需的包装设计人才。

关键词:包装设计;教学研究;交互思维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of Packaging Design Course under the Concept of Interactive Thinking

LI Yi-fei(Guangzhou Huashang College, Guangzhou 511300, China; University of Sarawak, Malaysia, Sarawak 9430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大众对消费品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市面上推出的产品的包装设计不仅需要直接表达产品的内容和信息,同时还要追求对产品包装的美感设计。包装设计是一门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综合课程,高校包装设计课程是培养优秀视觉传达设计师的重要途径,如何优化包装设计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值得探讨和关注。

1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包装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通常会安排在第三学年,因其课程知识较多,所涉及到的范围较广,涵盖版式设计、字体设计、标志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构成基础等常规的设计理论范畴。此外还涉及到人体工程学、设计心理学、广告策划、市场营销等多学科内容。包装设计课程作为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迈入社会前的必修课,承担着学习设计规范理论内容和实用实践内容的双重课程要求。但现阶段大部分的包装设计课程仍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造成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吸收率下降,并且没有达到与时俱进,与社会上所需的包装设计人才要求不符。

1.1 传统教学模式专注于专业框架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老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仍停留在教师讲授理论性知识的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我国教学实践中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大部分的课堂知识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缺少对实践的思考,缺少对学生想法的理解。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单方面的教学信息输出,学生互动性较低,得到的回应也较少,因此无法作出后续的课程内容调整和修改课堂教学模式。

1.2 教学成果不适应市场需求

传统的包装设计课堂最终的课程成果基本均为设计作品,无论根据授课老师命题制作设计包装还是学生自定义设计包装作品,这些设计成果都无法适应市场需求。虽然其设计过程也严格依照标准的设计规范和准确的理论依据,但這些设计过于主观,没有合理考虑市场需求。在市场反馈部分也是缺失的,因此会造成学生没有按照市场调研的数据进行设计,也没有合理分析产品的信息,更没有考虑产品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和使用习惯等。例如针对老年人推出的产品包装,成熟的设计师会为了迎合老年人的审美和视觉舒适度来进行版面上的调整,包括一些基本的用色搭配,字体调大等。如果在包装设计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果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那么当学生踏入社会工作,从事包装设计工作时,会容易造成和市场、用户脱节,设计的作品往往得不到市场认可。

1.3 教学内容不被学生认可

传统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也同样不被学生认可,随着“大数据”时代和5G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更加广泛地渗入人类社会生活,高校学生作为年轻群体,是新媒体的拥护者。当教师的课件和教学内容有“陈旧”的趋势或者与“潮流”不符时,学生往往会敏感地察觉和表达出对教学内容的不满。这也会造成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会产生对教师、课堂和课程厌恶,造成消极影响。

1.4 教师队伍缺乏职业人才

大部分教师在取得学历学位之后便进入高校任职,缺少从事企业或者相关职位的经验,但对于包装设计这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这些学术型教师往往缺少实践的经验。因此无法站在市场的角度来指导学生进行包装设计,他们只能告知学生一些通用的设计规范和画面调整,例如字体间距、颜色搭配、画面美感等。很多学生在实习环节或毕业入职设计公司的时候,才开始设身处地与市场联系,做“市场需求”的设计。

2 交互思维理念对传统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影响

“交互思维”一词源于交互设计,交互思维是交互设计里的坚实思想基础。交互设计从人的认知角度来思考问题,让人能够快速理解人造物。交互设计简单来说,即“交流”和“互动”,这种交流和互动是双向的,如果只有一方信息输出,但另一方没有进行互动和反馈,那么就不是交互设计。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单方面信息传递”的问题,这一现象体现在基本的课堂授课形式为教师讲授理论,而学生没有进行更多地互动和对课程内容的反馈。另外在学生进行包装设计作品时也没有考虑市场情况、分析产品信息和理解用户需求等方面,即没有和将服务的产品进行良好的沟通,这也是缺乏了“交互思维”的思考方式。因此对于包装设计课程来说,教师应该思考将这种交互设计的“交互思想”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进行结合。

3 交互思维理念运用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3.1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在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环节,教师以交互思维为思想基础,植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三个环节里。在“课前”的备课环节,教师应该了解时下关于包装设计的最新资讯和当下潮流趋势,而且分析学生的群体习惯和个人典型习惯。例如学生的年龄层次、性别占比、生活习惯、前期课程学习技能等。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备课,有目标性和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方法和教学模式。在“课中”的授课环节,课堂的情况总有变化,在保证课程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教师也应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因包装设计课程的授课时长约为六至八周,在此期间,会有多种因素影响着教学,交互思维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因此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境变化,及时对课程内容做出调整。在“课后”的总结环节,教师应对课堂上学生表现情况和所设计包装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学生的产出作品与市面上的案例是否有较大差异,差别在哪等。同时这也是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自省”环节,分析教学设计缺点,促进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3.2 学生应与包装设计产品搭建良好“沟通”桥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与包装设计对象进行良好的沟通。交互思维下的交互式实践教学模式是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中的一大亮点,以市面上产品为主题进行产品的包装设计,引发教学模式新的突破。这要求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学习,模拟市面上已有的产品进行包装设计,锻炼学生除了版式设计以外的其他方面。交互思维下的新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分析产品信息,例如产品的来源、产地、生产年份、有效期、传递的产品意义和企业形象等,进行市场分析,例如市场定位、产品定价、消费品定性等。学生还要寻找市面上同类型的产品进行竞品分析,过滤同类型的产品信息点,提取产品亮点,最后根据亮点进行包装设计。学生应学会思考如何通过包装来传递产品的正确信息,如名称、类型、型号、生产日期等。另外也要根据产品的特征来进行包装的版面设计,例如进行药品的包装设计时,需要将药品名称放大并且工整地排放在包装盒的中心位置,让消费者一目了然,有针对性购买。

3.3 培养学生“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

交互思维下的交互式包装设计课堂中,交互思维中极其重要的一点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即学生在进行包装设计的过程中要以消费者为中心,充分考虑消费者感受,包括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在视觉感受上,首先要让消费者对产品有品种认知度,即让消费者直观地得出这个包装是为什么产品而做的设计,思考这个包装设计到底能否把这个产品的基本信息传递出来。其中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来做设计,例如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包装设计,那么在进行版面的字体设计上就应该把字体相对应的放大,甚至作加粗字体的效果,方便老年人阅读。在心理感受上,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产品理念和消费者心理进行创意设计,让大众看到该包装设计时可以感受到产品或者企业想传递何种情感。例如在进行某功能饮料的包装设计时,思考如何将产品的提神醒脑、振奋人心等特征与日常的生活、工作场景进行结合。

4 促进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交互思维的理念强调了信息交流互动、注重产品分析、满足用户需求这三方面,而这三方面对于包装设计课堂教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首先信息交流互动模式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让教师在备课、授课、课后能与学生和时下信息进行交流互动,随时更新最新教学内容,调整教案。然后引导学生从“物”出发,进行竞品分析,给产品作思维导图,根据产品的信息来進行包装版面设计。最后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植入包装设计课堂教学模式,从包装设计的构思到成品诞生,围绕消费者做设计。

5 结语

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使大众对产品包装给予了新的期待,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将交互思维植入包装设计课程中,让学生在掌握设计理论基础的同时与市场紧密结合,学会倾听消费者的需求,让产品的包装与消费者达成友好互动。交互思维理念下的交互式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包装设计能力,有助其未来成为优秀的设计师。

参考文献:

[1] 张越.数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风景名胜,2019(1).

[2] 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 李天露.基于设计美学视角下的产品包装设计研究[J].参花,2019(05).

[4] 刘沙城.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绿色包装,2021(05).

[5] 黄玄.国潮视域下传统文化元素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包装,2021(04).

作者:李奕霏

包装设计市场调研论文 篇2:

“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摘要: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是高职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包装设计”课程是高职装潢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包装设计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结合高职项目化教学的特点从“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实施“两个结合”的教学模式等几方面,创建了“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新模式,实现在学习过程把实践活动与研究活动紧密相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包装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韩伟(197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HGJXHB2111138)的研究成果。

项目化课程教学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项目化课程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把课程教学从以理论讲解为主,变成以能力训练为主,以项目引领工作任务为学习内容,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完成工作任务,知识、技能学习结合任务完成过程进行,把课程从以学科体系的知识、概念、定律、逻辑推导为载体,变成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将课程从以知识讲授型为主,变成以知识应用型为主。教学顺序按照项目任务完成所需的知识展开,用到什么就学什么,打破了原有知识的结构顺序。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被动听讲转变成主动参与操作,积极参与新知探索,从以教师讲解为主,变成由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习的环境条件为主;把课程评价标准从以教师讲好为准,变成以学生学好(有兴趣、能力有明显提高)为准。

装潢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是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以产品为中介,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做边学,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在“包装设计”课程中依据项目化教学特点实施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做中学”的教育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和专业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高,加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实用性,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生产的无缝对接。

一、“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包装设计”课程学习教学中,以真实的项目或仿真项目把学生带入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讨论、模拟等形式,分阶段予以点评和讲授,在“做中学、学中做”,以达到学生对职业技能逐步掌握和熟练的目的。

1.形成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课程目标

“包装设计”课程是装潢设计专业岗位技能的核心课程之一,是针对包装设计岗位开设的课程。本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在教学中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展开教学,并结合企业设计生产流程,利用校内一体化教学平台和校外实训基地,充分体现“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思想。课程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训练和培养。

知识目标:学生要了解包装的分类、包装的起源与发展及包装的功能等基础知识;了解包装设计市场调研的内容,并能够进行准确的设计定位;掌握包装造型、文字、图形、色彩、编排形式以及材料等构成要素的应用;掌握包装设计的制版技术;掌握系列包装的设计形式;了解与掌握包装的印刷流程与印刷技术。

专业能力目标:学生能运用包装纸盒结构的知识,设计包装纸盒造型;能对旧包装进行改良设计制作;能设计制作系列式包装作品;能结合印前技术知识,熟练操作电脑软件,制作包装设计作品;能辨别包装设计作品的优劣,具有时尚意识;能对设计作品进行总结、整理、归纳并进行书面表达及口头表达。

社会和方法能力目标:学生能进行市场调研并搜集相关素材;能与人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表达;能分工合作完成项目,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客观的评定事物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

2.构建“三大项目、五大任务、十大单元”课程整体框架

“包装设计”项目化课程中的关键是项目设计。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项目,是课程项目化的重中之重。首先必须进行深入地市场调研,结合岗位能力的需求设计项目,并通过具体任务完成理论与实践教学。项目设计过程中所选项目,必须轮廓清晰,且工作内容典型,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和完整的工作过程。结合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的特点,构建了“三大项目、五大任务、十大单元”。“三大项目”,即纸包装结构设计项目、商品包装改良设计项目、商品系列包装设计项目;“五大任务”,即牙膏包装纸盒结构设计任务、礼品包装纸盒结构设计任务、三颗针牙膏包装制作任务、商品包装改良设计任务、食品类/化妆品类/日用品类系列包装设计任务;“十大单元”,即牙膏包装纸盒结构设计学习单元、牙膏包装纸盒结构成品制作学习单元、礼品包装纸盒结构设计学习单元、礼品包装纸盒结构成品制作学习单元、三颗针牙膏包装展开图制作学习单元、三颗针牙膏包装效果图制作学习单元、商品包装改良设计创意简报学习单元、商品包装改良设计学习单元、商品市场调研报告学习单元、商品系列包装设计学习单元。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形式,由易到难逐渐递进把知识点融入到项目任务中,完成教学全过程。

“包装设计”课程项目设计采用两种形式:

一种是模拟项目。由教师模拟企业真实工作过程,遵循职业教育培训的每个阶段,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由浅入深设计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项目。例如:纸包装结构设计项目和商品包装改良设计项目,由教师模仿企业真实项目环节和流程设计项目类型,学生自己确定选题,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

另一种是企业真实项目。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企业真实项目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相一致,使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例如:商品系列包装设计项目,在课程教学中引进企业真实项目:“林都”食用菌压缩系列包装设计项目和小蜜蜂花粉片系列包装设计项目,通过真实或仿真的项目培养学生独立计划、学习和完成工作内容,自行组织、安排学习行为,以及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等能力。随着项目所承载的知识点的逐渐递进,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能应用所学知识提高技能,又能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的知识和培养新的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项目实施成果的最终评价由企业专家、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建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

以往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严重,实施项目化教学就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通过项目任务承载知识点,提高学生适应工作内容的能力,在教学中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完整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学生边学、边做,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环节:任务布置与分析→市场调研与资料搜集→知识点讲解与技术支持→制作与实施→展示与评价。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不分先后,理论中有实践,实践中有理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一种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必须依托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装潢设计专业搭建了多媒体教室、平面设计实训室和丝网印刷工艺实训室等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其中多媒体教室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绘制包装设计作品草图的教学场所。平面设计实训室占地面积55平方米,液晶屏电脑40台,配有多媒体教学设施,学生可以在此完成包装设计作品的电脑制图阶段。通过本实验室的实践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平面设计工作的流程,通过实验过程的项目引领,可以培养学生掌握岗位技能的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丝网印刷工艺实训室是完成包装设计作品成品制作的实践教学场所,丝网印刷实训室配备成套丝网印刷设备,包括制网机、紫外线晒网机、多功能丝网印刷机等。能够提供丝网印刷工艺拓稿、制网、涂抹感光胶、感光胶干燥、晒版、冲网、印刷、脱胶所有工艺流程所需的一切必需品和设备。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1.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引进企业真实项目

学校在“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如引进了黑龙江省伊春市林都山特产有限责任公司的“林都”食用菌压缩系列包装设计项目,学生设计了野生猴头蘑、野生榛蘑、野生黑木耳等产品的系列包装设计作品,获得了企业的好评,部分作品被企业采纳。引进了牡丹江小蜜蜂集团的小蜜蜂花粉片系列包装设计项目,企业采纳了部分学生的设计作品,并参与了教学全过程,提供了市场调研场所、设计资料并参与了课程考评,课程考评过程中,在被采纳的作品中,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由企业提供奖金和奖品,企业专家亲自颁奖,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2.校企深度融合,创建校外实训基地

“包装设计”课程的实践环节非常重要,加大实训基地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校内建立了包装设计实训室、包装材料实训室、包装印刷实训室等实训基地,并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目前,已建成哈尔滨鑫文阳印务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孜闻传视企业形象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大鳄广告有限公司、哈尔滨格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哈尔滨传承和谐品牌设计公司等1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讲解与示范,使学生深入包装设计印刷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学习,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实施“两个结合”的教学模式

1.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包装设计”课程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包装设计作品的设计;二是包装设计作品的制作。在艺术设计领域教学中一直提倡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但由于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的制约,很少有课程真正做到这一点。通过学院的大力支持和专业的自身努力,“包装设计”课程真正实现了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依托校内一体化教学平台,完成了制作,实现了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2.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包装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承接了黑龙江省伊春市林都山特产有限责任公司的“林都”食用菌压缩系列包装设计项目、牡丹江小蜜蜂集团的小蜜蜂花粉片系列包装设计项目的设计与制作任务,并被企业采纳投入生产,体现了课程的社会服务价值,做到了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主要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加强学生上岗能力的培养,高职毕业生不仅应具备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具有包装设计岗位所需要的设计制作和组织能力,并能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面向经济时代的高职教育更应以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等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包装设计”课程在课程教学模式建设上应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以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教学模式,满足社会对职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实现“做中学”,充分锻炼学生的各项职业能力,使其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

(责任编辑:李杰)

作者:韩伟

包装设计市场调研论文 篇3:

浅析绘画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绘画艺术是一种钟情于表现客观对象自然形态的艺术,它具有鲜明的图形特征,其精髓在于提炼、总结和简化对象,包括人形图形、动物形图形、植物形图形、器具形图形。包装设计是在产品流通、产品消费过程中起运输、保护、促销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涵盖包装造型、结构、材料、视觉传达设计等要素。本文将绘画艺术结合包装设计中的视觉传达要素,分析绘画艺术与包装设计的现状,结合二者的关联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绘画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绘画艺术;包装设计;品牌

所有的产品,只有在其包装设计简约精美的基础上,才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现如今,包装的使用范围也有了很大的不同,传统的包装设计是为了方便运输和保护商品,现代化的包装设计则更多考究其潜在价值。特别是针对目前的环境问题,对包装更高的要求是绿色环保、节约资源,努力保护绿色环境。当包装设计与绘画艺术相遇,迸发出强烈的火花,这对设计者和画者的审美和价值观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也为包装设计的形式内容提供了更多启示。绘画艺术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其题材多变、形式丰富,具有重大意义,不可替代。分析绘画艺术与包装设计的内在联系,在包装上运用绘画元素和形式,更有利于包装设计的长远发展。本文探究将文化底蕴深厚且具有较高审美的绘画艺术引入包装设计的方式,并以梵高博物馆的一系列产品包装为例,讨论如何通过包装设计的有机整合,提高包装设计的观赏性、文化性、艺术性及商业价值。

一、绘画艺术的现状

(一)西方绘画艺术现状

西方的绘画艺术从风格上大体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一是具象派也称写实派,二是抽象派。具象派的要求相对严谨,其建立在西方焦点透视的基础上,对物体的形体、结构、光影等要求极为苛刻,力求准确无误。具象派画风注重物体的客观再现、实事求是,以写生训练居多,始终以客观存在为准,把握自然的规律。所以,具象派画者一般单凭一双眼睛来作画,利用视觉对物体进行透视,光源和色彩原理是画面水平的衡量标准之一。

另一画派为抽象派,是不以再现客观存在为目的的表现方式。根据西方艺术的发展趋势,从印象派开始,很多西方艺术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从具象走到了抽象。抽象派与要求严格的具象派有所不同,抽象派主张让物体有适当的变形,不同于具象派对客观物体光影、造型、色彩的再现,而更多表达画面的潜在观念和不同的视觉效果,一切从形式构成出发,打破物理结构的合理性。这需要画者拥有自己的主观意识,靠自身的潜意识来完成画作,使之符合创作者的创作意图。抽象画派运用肌理、形式构成、空间分割等手段表达画面所需要的情感,这就不像具象派单靠眼睛决定一切,而是更多依赖画者的主观潜意识、内心想法、创造力以及想象力。

(二)国内绘画艺术现状

我国绘画艺术创作自古以水墨为主,西方绘画艺术的传入,影响了我国的现当代艺术。在绘画上,我国当代艺术对西方的模仿是必不可少的,但又不是照抄照搬,更多的是吸收、借鉴,进而深度改造,赋予自身文化内涵。油画是西方绘画的主要艺术表现形式,它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变革,在当下仍具活力。传统的水墨绘画与现代的油画绘画,不单是艺术形式上的不同,还有一些内在的差异。油画属于一种外来文化,由西方传入,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无数艰难坎坷。在我国几代油画家艰辛摸索后,西方油画得以真正植根于中国艺术的土壤,生长出具有本土特质的油画之树。

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在经历岁月的磨洗后,受到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形态。西方传统绘画与中国当代绘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西方传统绘画主要注重“写实”,中国绘画主要注重“写意”,在艺术的表现方面,二者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都存在不可小觑的差异,这是古往今来人们总结出的经验,也是艺术界不争的事实。自西方绘画艺术传入中国,一直有画家在不断地对其进行摸索与思考,虽说进程较慢,但他们的脚步从未停止,其作品在构图、用笔、色彩和意境方面均呈现出独树一帜的画面形式美。

二、包装设计的现状

(一)国外包装设计现状

包装是一门经久不衰的技术,其成果也是人们不断研究、探索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从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到科学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包装的变迁体现着人类社会的进化和发展。包装就是产品的衍生物,现代化包装设计的迅速发展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调查显示,约90%的商品其包装设计拥有不同的造型,70%的商品包装设计以纸制品为主,包装俨然成为商品生产和流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今,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和电磁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包装行业,包装生产也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如何安全地进行异地储运与市场接轨,引导消费?如何满足人们对产品整体质量和审美功能的需求,满足商品运输、保护、促销等功能的需要,满足包装视觉要素中的图形设计、色彩设计、文字设计、版式设计标准?这些都是目前包装设计面临的一系列挑战。

(二)国内包装设计现状

在我国,包装市场中并存的制度、经济形态和消费群体致使我国包装市场的内容和形式复杂多样。由于居住环境的差异,我国包装市场整体呈现不平衡的状态。经济文化方面的优势,使西方成为世界经济产业链中的高端市场,他们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包装,而我国暂时位于世界经济产业链的中低端市场,国内企业萎缩,文化传播受阻。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地的民营企业正在迅速发展,这些国内企业找到了我国包装设计的发展方向,给我国相关行业以信心,树立了良好的国家、民族文化品牌。

反觀国外的包装设计,他们的产品通常符合多项国际标准,又保持自身的浓郁风格,例如:德国产品、法国产品和日本产品都可以让消费者清楚地识别出他们本土包装设计特色。我国的部分设计师反倒放弃了自身的文化特性,对外国的概念和设计进行模仿,这不应该是我国现代包装设计师应有的心态。当前,我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贸易等各个领域进行了紧密合作,使我国消费者市场迅速成熟,并产生新的认知。我国包装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使行业在宝贵经验的加持下,在变化中迅速发展。虽然当前也面临着来自西方、日本、韩国等国外优秀包装设计企业的竞争压力,但是,只要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创新思考,加强设计者的设计思维,我国的包装设计业定将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三、绘画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特性

(一)文化性

绘画艺术作为一种表现形式,经过几千年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绘画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包装设计手段,也弥补了设计方法的不足。绘画文化与包装设计的融合、交流、互促和渗透,丰富着包装设计的精神内涵。包装设计可以使公众接触大部分的绘画艺术,其意义也越来越丰富,在继承绘画艺术文化精神的同时,也为新一代绘画艺术的创新和发展营造了新的氛围。

(二)商业性

包装设计除具有文化特色外,还具有重要的市场性和流通性,因此,绘画艺术作为一种视觉表现手段,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视觉体验。运用绘画艺术提高产品包装的整体质量,将大大提高消费者的艺术审美和产品的商业价值,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三)意象性

意象性是绘画艺术的一种全新形式,其在我國的出现和发展基于艺术家独有的生活体验,他们运用独特的创作技巧追求本体生命的张扬,通过艺术的多样性创作瞬息万变的画面,而不单拘泥于具体事物的外形、色彩和内容。将意象性绘画艺术与包装设计结合,需要以我国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以中华文化底蕴为基础,表现我国绘画艺术特有的个性特征,将民族文化特色运用在包装设计上。在现有的绘画技法上,意象性是具象与抽象之间的一种形式,它既是西方绘画文化与东方美学思想融合的产物,又是中国绘画艺术意象的内在思想。

四、绘画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以梵高博物馆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为例

1973年,梵高博物馆建成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博物馆馆藏梵高黄金时期最珍贵的200幅画作及几乎全部的书信,因而备受瞩目。博物馆中与梵高有关的文创产品种类数不胜数,不论是装饰配件类,还是家具器具类,都应有尽有,销量甚好,备受设计者和消费者的喜爱(图1)。馆中梵高艺术衍生品的销售收入也成为博物馆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些产品既为博物馆创造了收益,也帮助博物馆达到了宣传的目的。其实不难发现,很多博物馆想要为特色绘画艺术做出能够畅销的包装设计,很难脱离纪念品加贴牌的模式,因此,应先明确博物馆的定位,做好市场调研,确定发展的路线、产品价位以及消费客户群,再找相关的品牌合作推广进行专业化的设计,确定包装设计的方向和容器设计、外观设计、封面设计方案,最后在商品的流通中进行验证。

市场是一片沃土,梵高博物馆抓住了机遇,在商品筛选、方案设计、审核设计、元素提炼、工艺定义、色彩定义上,都重重把关,在主题页面、流量导入、线上销售、在线推广中贯穿了产品设计理念和包装设计理念。梵高博物馆的成功案例层出不穷,其线上商店的产品种类也非常丰富,用户可自行购买,其中最出名的是向日葵系列和杏仁花系列,其不论是产品本身,还是产品的包装设计,都可以看出绘画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灵活应用。

五、结语

本文以包装设计为中心,并以梵高博物馆的系列化包装为例,分析了绘画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绘画艺术能增强包装的装饰性,提高包装的曝光度,增强包装的知名度,使其有利于销售,绘画艺术的象征意义也能使产品更具有文化性和历史性,实现绘画艺术在包装中的初步应用。同时,绘画艺术与包装设计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产品包装既要满足现代审美需要和时代需要,又不能缺失包装的艺术性和商业价值。从绘画艺术的角度看,包装设计表现能更有效地提升包装设计的内涵和审美价值,使设计更具有情感性,突出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1]何洁.现代包装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2](德)康拉德·费德勒.西方艺术史论经典:论艺术的本质[M].丰卫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

[3]薛成城.绘画与平面设计关系探究[J].设计,2014(4):91-92.

[4]冯大磊.浅析绘画与平面设计的关系[J].牡丹,2020(10):75-76.

[5]米婷.绘画艺术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文献,2020(8):135-136.

作者:薛俊翔

上一篇:隐患管理煤矿安全论文下一篇:企业知识管理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