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2022-04-15

摘要: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为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主要从分阶段选题、加强选题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实施综合指导、巩固完善专业知识体系、把握毕业设计过程、完善评审和答辩过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加强了学生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篇1:

地方高校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课题组根据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3个特点、学校与设计院在资源条件方面的互补性,剖析了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阶段的4对矛盾,提出了既适合地方高校特点又满足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带头人+团队”校企联合培养的毕业设计新模式,并给出了新模式的实施途径。实践表明,新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学生从事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提升了毕业设计成果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实践能力

按行政隶属,我国高校分为中央部委直属高校(简称部属高校)和地方所属高校(简称地方高校)两大类。相对部属高校,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以下3个特点 [1][2][3] :1.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2.学校自身长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尚需学校所在地的工程单位协助;3.学校所在地能胜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工程单位有限,接纳学生的资源有限。同时,土木工程专业又是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地方高校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不能一味仿效部属高校的模式[2],应基于自身的3个特点,探索出符合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既是对学生大学阶段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检验,更是對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因此,针对毕业设计的改革实践较多 [4][5][6] [7][8][9][10],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定位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所以该专业的毕业设计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近10年,该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毕业设计时间为14周,一般1组6个学生,1人1题,这样安排既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要求学生完成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及其相应的计算书。在近10年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探索过程中,主要存在“在校内进行毕业设计理论指导到位”与“在设计院进行毕业设计实践指导到位”、“毕业设计指导资料铺天盖地”与“好的指导资料匮乏”、“毕业设计时间的确定性”与“实际工程设计时间的不确定性”、“应用型人才需要良好的工程素养”与“学生工程意识淡薄”4对矛盾。本文主要阐述我们在破解这4对矛盾的实践过程中,探索出既适合地方高校特点又能满足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带头人+团队”校企联合培养的毕业设计新模式。

一、 “在校内进行毕业设计理论指导到位”与“在设计院进行毕业设计实践指导到位”的矛盾

近10年的实践表明,在校内进行毕业设计的优势是:学校教室充足,除标准、标准图集和构造手册外的资料齐全,理论指导到位,管理方便;缺点是:校园环境的工程氛围不浓,仅有教育版的设计软件且大多过时,指导教师大多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特别是博士毕业直接来校工作的青年教师更是如此,实践指导难以到位。因此,完全在学校进行毕业设计难以满足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近10年的实践同时也表明,在设计院进行毕业设计的优势是:设计院工程氛围浓,标准、标准图集和构造手册齐全,有最新版的商用工程设计软件,实践指导到位,学生能受到良好的实践熏陶;缺点是:能胜任培养学生的设计院有限,设计院接纳学生的资源有限,仅能安排少数学生,理论指导难以到位,管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完全在设计院进行毕业设计难以满足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对基础理论的培养要求。

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学校与设计院各自资源条件的互补性,探索出既符合学校与设计院各自资源条件的,又能同时满足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要求的“带头人+团队”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新模式的实施途径如下:

第一步,首先选择苏州地区实力最强的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企业,并请设计经验丰富且认真负责的工程师作为学生在企业的指导教师。

第二步,考虑到设计院仅能安排少数学生,每组选拔一位学生作为带头人主要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第7学期末学生毕业设计分组完成后,首先给学生介绍毕业设计阶段“带头人+团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管理过程和操作办法,然后让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带头人的竞选,竞选主要请学生介绍“如何做好带头人工作、如何管理好毕业设计阶段的时间和如何做好合作与协调工作”3个方面的内容,由于带头人能去有实力的设计院学习与锻炼,所以报名学生较多,最后综合学业成绩和竞选情况,由指导教师确定带头人。由于带头人是在自愿基础上遴选出来的,这有利于整个毕业设计阶段的管理。

第三步,在第7学期结束即寒假开始,带头人就带着设计任务去设计院报到,这一步是关键,带头人不仅先行先做,而且在设计院学到与实际工程完全相同的做法。

第四步,第8学期整个毕业设计阶段(第1周至第14周),带头人每周一回学校,上午根据指导教师的布置给同组学生讲解本周毕业设计涉及的概念与要点,与同组学生交流与讨论,学生们唱主角,指导教师在旁加以引导、点评并讲解理论要点;下午在学校与同组学生一起做毕业设计;周二至周五在设计院做毕业设计。

整个环节中“第三步、第四步”是最为重要的两环,也是最能提升学生兴趣的环节。尤其是第四步的每周一更为重要,带头人回校可得到指导教师的理论指导,其他学生可得到带头人从设计院带回来的成果的熏陶。“带头人+团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实施,不仅使学生从事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提高、出勤率得到改善,而且学生所完成的毕业设计符合实际工程设计的要求,毕业设计质量提升,达到了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对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二、“毕业设计指导资料铺天盖地”与“好的指导资料匮乏” 的矛盾

现在已出版的毕业设计指导资料较多,尤其是网上有关毕业设计的资料可以说是铺天盖地,学生针对自己的设计题目,一般都能在网上检索到相应的例题。但是已有的毕业设计指导资料尚存在两个不足:第一是大多指导资料理论与实践两张皮,要么讲理论,缺乏一个从头至尾与理论融合在一起的毕业设计范例,要么讲例题,缺乏相应的基础理论。第二是不少指导资料所依据的理论和标准已过时,特别是使用废止标准的情况更为常见。可见,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好的指导资料缺乏,学生是第一次做设计,是不清楚该情况的。由于找到了指导资料与设计例题,部分学生不再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自己也不愿花时间去系统归纳总结以前所学知识,拿了例题就照葫芦画瓢,这样做毕业设计的弊端有二:一是到毕业答辩时经不起考问,虽然完成了毕业设计,但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實是没有掌握相关知识,后患无穷;二是若例题有错,由于没有相关理论指导,学生也跟着错,特别是结构内力计算阶段,往往是前面一个错误,导致后面连续的错误,学生不断地重复修改,反而浪费大量的时间,致使最后的毕业设计质量不高、错误多。

针对上述实情,在“带头人+团队”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起草好《毕业设计指导与范例》的框架并撰写理论指导部分,带头人结合毕业设计题目完成范例的设计计算与施工图绘制,最后指导教师与带头人合作完成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毕业设计指导与范例》的编写。《毕业设计指导与范例》循着毕业设计的进程,分成“绪论、建筑设计、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楼盖结构设计、框架结构设计、地基基础设计和电算分析”7章。在每一个设计环节,先阐述该设计环节的基础知识与设计要点(或基本概念),再结合范例进行该环节的设计,最后出示该环节历届学生的常见错误。比如《毕业设计指导与范例》“第2章 建筑设计”按表1所示章节目录编写。

受到编写《毕业设计指导与范例》成就感的驱动,带头人不仅做好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提高,工作认真负责,而且对毕业设计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再学习,所完成的毕业设计不仅正确,而且系统性与逻辑性较好。由于有了上述系统性好、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毕业设计指导与范例》,其他学生不仅节约了需要自己将知识点串联起来的时间(主要是多数学生不愿意这样去做),满足了毕业设计阶段时间较为紧张的限制条件,而且学生在每一个设计环节上既有理论指导和实例示范,又能避免常见错误,所完成的毕业设计不仅符合实际工程设计的要求,而且系统性与逻辑性得到改善,错误明显减少,毕业设计质量得以提升。毕业答辩时,学生也从容了许多,因为他们已对自己完成的设计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了。

三、“毕业设计时间的确定性”与“实际工程设计时间的不确定性” 的矛盾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安排在第8学期的第1周至第14周。同时,毕业设计阶段,一方面多数学生需联系工作,少数学生需复习考研,还有部分学生需结欠考试,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需占用一定的毕业设计时间做其他安排,这已是常规;另一方面现阶段毕业设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电算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而且出于掌握基本概念和培养实践能力的需要,仍要求学生手算完成一榀框架、一层楼盖、一部楼梯和基础的设计,可见与没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前相比,现阶段毕业设计的工作量实则没有减少。因此,毕业设计时间不仅是固定和有限的,而且是比较紧张的。

然而,实际工程设计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是由工程需要确定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难与毕业设计确定性的时间节点吻合。即使偶然碰到时间上吻合的工程,还存在该工程是否适合作为毕业设计选题的问题,因为出于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毕业设计有自身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

基于上述实际情况,我们在对“真题真做、假题真做、参与科研”等多种模式进行实践、利弊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认为对于培养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地方高校,“带头人+团队”校企联合培养时采用“假题真做”模式最符合现阶段毕业设计的时间节点、客观资源条件、人才培养要求和人才成长规律。因此,除对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的少数学生采用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毕业设计模式外,其他多数学生的毕业设计宜采用“假题真做”模式,该模式有利于控制毕业设计进度和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有利于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四、“应用型人才需要良好的工程素养”与“学生工程意识淡薄” 的矛盾

经过10余年的在校学习,学生已养成了依赖教科书的习惯,工程概念不强,工程意识淡薄。因此,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多数学生自然而然地仅以相关教科书为依据来开展毕业设计工作,所画图中许多仅是教科书上原理示意图的翻版,这不符合工程要求,也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为此,在毕业设计开始时,我们首先给学生讲解毕业设计应依据什么来做,最后怎么来评价所完成的毕业设计是否已达到工程所需要的深度要求,以期毕业设计开始时就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工程概念培养,将学生引上正确轨道。

除毕业设计任务书之外,对于毕业设计依据分设计标准、制图标准和标准图集3个方面给学生做介绍。以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百货商店设计为例,介绍的设计依据如表2所示。

在介绍标准时,同时介绍标准的时效、现行标准与废止标准的关系,以体现设计的先进性;介绍标准与教科书的关系,以促使学生在毕业设计时正确的利用标准与教科书。最后,结合一套实际施工图介绍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和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发布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试行),以使学生开始设计时就清楚最后完成的设计文件应达到的标准。

通过如前所述的“带头人+团队”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的实施,再通过有针对性地参观实际工程、剖析实际工程施工图和提升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等措施,使得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的工程概念与工程意识得到有效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

五、结语

在阐述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3个特点和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苏州科技大学(原苏州科技学院)近10年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破解4对矛盾的过程中,提出了“带头人+团队”校企联合培养的毕业设计新模式,并编写了《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与范例》。新模式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学生设计成果的系统性、逻辑性、正确性和先进性,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钟新谷,聂忆华,谢献忠,贺建清.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6(2):1-4.

[2] 林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述论[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0-117.

[3] 朱高峰.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展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1):13-20.

[4] 陈洁.地方性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4(3):104-106.

[5] 孙毅,黄林青,朱浪涛.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调查与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5(1):136-140.

[6] 焦楚杰,张俊平,吴珊瑚,刘坚.地方高校土木工程特色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0(5):112-116.

[7] 杨光,张兆强,李文涛.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改善措施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114-117.

[8] 孙明.基于BIM的应用型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全过程改革[J].大学教育,2017(9):48-50.

[9] 佘艳华,王德玲,黄文雄,张继承.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6(9):152-153.

[10] 罗臻,邓敏,叶雁冰.提高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0(3):123-126.

[责任编辑 钟 岚]

作者:邵永健 康建飞 赵宏康 劳裕华 夏敏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篇2: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为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主要从分阶段选题、加强选题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实施综合指导、巩固完善专业知识体系、把握毕业设计过程、完善评审和答辩过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加强了学生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刘金梅(1969-),女,天津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讲师;杨德建(1962-),男,天津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天津 300384)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级高等学校专业改革试点项目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性质不同来分类,可以划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大类。学术型人才致力于认识世界、发现客观规律、建立科学原理,应用型人才主要致力于利用科学原理改造世界,通过社会实践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为人类社会提供物质和非物质财富。[1]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职业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创新能力为目标。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正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工程训练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培养过程。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以培养土木工程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培养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地下工程等的设计、施工、管理、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尤其是在毕业设计环节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加强了学生的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

一、分阶段选题,加强选题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毕业设计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开始,为了使学生能够明确毕业设计的意义和毕业设计方向,按照自己的意愿更好地完成选题,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1.选择毕业设计类型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包括多个专业方向,其中以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为主。专业方向不同,毕业设计选题也有不同的类型。建筑工程方向毕业设计选题可分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与管理两种类型。工程设计型毕业设计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高层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结构或者大跨度空间结构等,也可以选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设计内容包括:结构布置;结构内力、变形、强度计算;施工图的绘制等,并熟练掌握工程设计软件的应用。施工技术与管理型的毕业设计可用以下实际工程作为选题:高层民用建筑如商店、旅馆、办公楼等,单层或多层工业厂房,大型深基坑施工等。设计内容包括:施工方案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单位或分部工程概预算、与施工方案有关的图纸等。有条件的也可安排专题研究,如项目的质量、投资控制、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和比较等。道路桥梁方向毕业设计选题可分为公路与桥梁工程设计两种类型。因此,在此阶段,给出了不同专业方向的选题类型(见表1),让学生进行选择,然后按照学生的选题类型安排指导教师。

2.与指导教师见面,初步商定毕业设计选题

按照上一阶段学生选题的意愿,让学生与指导教师见面,初步商定毕业设计题目,并布置学生阅读文献、查找资料、调研,学习与设计内容有关的知识,初步完成毕业设计的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同时指导教师应向教研室上交所指导的学生的设计题目,详细汇报课题的背景、功能、实现步骤和预期结果等,并集体讨论,进行修正。

3.深入了解选题,最终确定毕业设计选题

学生通过查阅工程设计资料、走访和调研实际工程,对所选设计题目做初步了解后,认为不感兴趣、完成起来比较困难的,可以重新与指导教师商定毕业设计选题。此外学生联系的实习单位或就业签约单位的实际工作与毕业设计题目不一致的,也可以对毕业设计选题进行更改。

此阶段完成以后,选题与学生的毕业实习、就业单位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加强了选题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二、实施综合指导,巩固完善专业知识体系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设计,为了弥补指导教师专业方向上的偏差,由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和施工工程設计方向的专家组成综合指导小组,对学生进行全程毕业设计综合指导。综合指导既可以按照毕业设计的内容分阶段进行集体讲授,也可以采取每周在固定时间深入毕业设计教室、网上互动的方式,实现学生与教师间的咨询和指导。采取综合指导的方式,既可以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专业优势、有利于保证毕业设计进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又能巩固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高质量实现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总体目标。

三、把握毕业设计过程,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1.细化毕业设计任务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内容几乎涵盖了大学4年所学的全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需要将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既具综合性,又有深度、难度。因此在设计进度安排上,逐项细化,制定出详细的任务进度计划,以保证学生能在设计过程中循序渐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体系的有效融合,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施工技术管理类毕业设计为例(见表2),包括毕业实习在内,设计基本完成需要16周,具体细化为12个阶段进行,每一阶段任务完成后必须经指导教师检查审核,通过后方能进入下一阶段。

2.组织中期答辩

中期答辩主要由学生对已完成的毕业设计进行汇报,并进行分析与总结。毕业设计指导小组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并使学生明确如何进行下一步设计。中期答辩及时解决了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使指导教师更加清楚地掌握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按时按质完成毕业设计起到了助力的作用。

3.严格考勤制度

学院安排了专门的毕业设计教室,对在校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严格考勤制度,并由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进行考勤。一方面确保了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另一方面由指导教师现场考勤可以确保指导教师的指导时间,也是对设计指导教师的一个考核。学院还规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每周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次数,要求把每周到毕业设计教室指导的时间安排上报给学院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并做完整记录。指导中,对所发现的学生设计上的错误和改正时间进行详细记录,作为考核学生的依据。

四、完善评审和答辩过程,真实体现毕业设计水平

1.组织毕业设计检测

毕业设计检测工作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心,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教学的重视,减少抄袭的现象。检测系统的结果并不代表抄袭的认定结果,只作为给出最终认定的一个参考技术手段,因毕业设计出现重合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最终的结果仍要由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来进行人工认定。毕业设计的抄袭检测采取“学生个人自查、文责自负为主,指导教师检查为辅,校院系抽测为手段”的管理模式。抽查比例为每个专业学生随机抽查15%,随机学生由教务处确定。推荐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的必须进行检测,合格后给予认定成绩及推荐评审。凡未通过认定的学生,取消答辩资格,修改合格后,可以进入补答辩环节。对文字重合率超过70%(含70%)的,按抄袭作弊处理,不能进入补答辩环节。为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心,规定教师指导的学生在检测中出现未通过的,不能参与校级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选,并需对学生的抄袭情况提出书面说明,随学生的毕业设计资料一同归档。通过检测反映出了学生设计说明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了学生和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端正了学术风气,提高了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

2.规范自评与互评

自评中,指导教师要综合评定学生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全部设计内容的完成情况,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运用参考资料和外文资料、借鑒国内外的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并根据学生在设计中的态度等给出指导成绩。

互评在答辩小组之间进行,土木工程专业的各答辩小组成员评阅其他答辩小组参加答辩学生的毕业设计。评阅教师按设计完成情况和设计质量给出评阅分数,并写出书面评阅意见;同时根据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和要求,就有关理论、基本概念和设计中的内容,准备出难度不同的答辩问题。评语、分数、问题于答辩前交答辩小组。对于自评成绩和互评成绩相差两个等级以上的学生,评审委员会对其进行检查,确定最终评审成绩。

3.严格答辩过程与成绩评定

成立专业答辩委员会,安排答辩小组,指定答辩小组组长、秘书。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于答辩前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答辩的有关事项,统一答辩要求,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毕业答辩包括小组答辩和公开答辩。评审成绩较差的学生参加公开答辩,其他学生分配到各小组参加小组答辩。在整个答辩过程中为确保公正、公平,采取指导教师回避制度。答辩委员会成员在评阅设计的基础上,参考评阅教师拟定的问题。答辩时,要对每个学生提出质询,听取学生回答,然后按标准无记名投票评分。

答辩成绩按学生自述、回答问题的正确程度由每位答辩委员(或成员)打分的平均值确定。指导教师成绩、评阅人成绩、答辩成绩之和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总成绩。成绩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从严要求。每个答辩组的优秀率一般不超过15%,优良率一般不超过50%。

五、 结语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立足天津及周边地区,以培养城市建设一线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受到了基层单位的普遍欢迎。在强化毕业设计的技能训练中,通过分阶段选题、实施综合指导、把握毕业设计过程、完善评审和答辩过程等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质量。在此基础上,还应该不断探索基于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毕业设计的新模式、新方法,并给予支持和鼓励。例如: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利用企业的经费、场所和技术力量,完成企业的技术课题,提高毕业设计的实践性;[2]结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竞赛进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建立毕业设计信息化体系,包括查阅毕业设计资料平台、师生网上交流平台等。总之,在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的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进一步完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不断改进毕业设计实施的措施,创造更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华小洋,蒋胜永.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关问题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101.

[2]康海燕,崔巍.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毕业设计的有效实施模式研究[J].Computer Education,2009,(15):12.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刘金梅?杨德建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篇3: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查阅使用相关文献资料的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设计能力,理论计算和计算软件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写作(绘制)能力,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能力培养

一、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大学期间所学的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获得的基本技能,完成未来工程师基本素质的训练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锻炼学生的文献获取、资料阅读、行业规范应用、课题调研等方面的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独立设计及团队协作能力,行业内计算机软件应用、编制文本的能力等。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检验,同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和独立工作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一次真实的演练。对学校来说,它是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过程和环节[1];对学生来说,它是取得毕业资格和获得学士学位的必修课程。

毕业设计既是本科生大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更是全面检验大学生在本科阶段的知识积累、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是“产品”出厂前的检验。通过毕业设计这一环节的训练,可以进一步培养及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二、毕业设计中的能力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主要包括选题、资料收集、计算、撰写(绘制)、定稿和答辩等环节。在这一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学习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多门课程,其中每一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作业或练习都是针对本门课程进行的,较少联系其他课程。而毕业设计却需要将各门课程的知识综合应用于设计中,对所学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和贯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遇到难题,就会不断回顾已学的课本知识,不断从不同的课程知识中寻找答案,这样的实践需求使得学生能主动将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不断加深理解,提高综合运用能力。[2] [3]比如土木工程学科本科生开设了混凝土基本理论课程,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掌握混凝土基本构件的构造与配筋设计。在本门课程教学时,配筋设计是在已知内力的情况下进行的,该课程中并不涉及复杂的内力计算和组合。而另外一门课程结构设计,则主要涉及结构构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与组合,其教学的重点不是配筋计算。当进行毕业设计时,学生需要将涉及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结构设计、混凝土基本理论等诸多课程的基本知识综合运用在一起,这样才能完成从方案比选、建筑设计到结构设计等一条龙的设计流程。

(二)查阅使用相关文献资料的能力

众所周知,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只有知道前人都做过了什么工作,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采用了什么方法等,才能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另外,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信息量大且杂乱,想要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快速获得有用的信息,需要采取一些手段和方法。传统的纸质图书的使用,比如去图书馆查找阅读是可行的,也可以利用便利的网络及媒体技术,快速获得电子版本的图书、文章、图集规范等。现代大学生一般两种方法都使用,但更加偏好通过互联网技术来获得资料。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特殊性,文献资料的查找和使用尤其重要。土木工程学科不能离开相关的行业规范和图集等,本科生毕业设计就要训练学生按照行业规范来进行,合理正确选用标准图集等。比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设计,就要使用相关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此外还要涉及建筑细部构造的图集、建筑做法的图集、平法图集、制图标准等。毕业设计的训练,能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三)外语应用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阶段一般都开设了大学英语和专业外语等课程,有的高校还将“通过大学英语四级”作为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这使得学生的外语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而在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中,一般较少涉及外语的应用,所以有的学生误认为外语能力在土木工程行业里是没有用处的。实际上,随着土木行业的不断国际化,引进来的和推广出去的项目都逐渐增多,外语能力正逐渐成为土木工程专业大学毕业生的一项基本技能。在过去几届毕业生中,每届都有学生选择“海外项目部”就业,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直接就被派驻海外项目基地参与国际项目了。在毕业设计环节,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学校往往要求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外文文献,并翻译成中文;另外还需要将设计计算书的摘要部分翻译成外文。

(四)设计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需要根据各项要求,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完成简单的单体建筑或者某一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或工程预算编制等)。这就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多种可行的设计方案,每种方案还可能涉及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并进行各方案的比较,择优选取。设计能力的训练贯穿整个毕业设计全过程,从方案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到细部设计、截面设计等。设计能力的培养也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的一部分。

(五)理论计算和计算软件应用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在大学四年里学习了不少理论知识,包括数学的、力学的、材料方面的、结构设计理论方面的,等等。这些基本理论都是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而打下的基础。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工程的情况,做出合理的简化和假设,运用这些基本理论来解决土木工程领域的现实问题。比如结构设计时需要进行荷载统计、模型简化、受力分析、内力组合、截面设计等,这些都需要用到数学的、力学的、材料的基础理论知识,然后结合土木工程的行业规范,进行理论的计算。对于简单的建筑物,在设计中一般采用手工理论计算,外加专业软件计算复核的模式进行;对于复杂的结构物,只能手工计算一部分内容,主要的理论分析和设计都需要借助专业软件来完成。随着科技的发展,土木工程行业的计算也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多的计算辅助软件被开发出来。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时就逐步接触了一些行业的专用软件,通过毕业设计这个环节加强,学生走出校门时可以直接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接轨。

(六)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师应该具备的首要素质。在本科毕业设计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高校教学的一项有效实践。在毕业设计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指导教师应该针对学生选题的内容和预期将要完成的任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并鼓励和指导学生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对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导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引导他们多查找文献、多写心得体会,并将其整理形成小论文,公开发表。

(七)写作(绘制)能力

任何的科研成果或设计成果,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毕业设计成果也是一样。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一般包括两部分:设计计算书和图纸。其中计算书就是设计的整个过程的书面表达,它要求结构完整、用语准确规范,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图表公式等使用恰当。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这个过程也是训练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形式。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成果一般都包括图纸绘制:方案图、施工图、细部详图,等等。这些图纸需要按照行业规范绘制,表达清晰,同时这也是计算书结果的另一种表达方法。

(八)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大学生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需要在各自的岗位上独立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但是他们在大学各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依赖家长、教师和同学,有些人甚至存在独立工作的恐惧心理。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毕业设计这个环节,指导教师应该将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作为另一项中心任务。指导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求学生针对问题独立查找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只帮助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和思路,而不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结果。这样有意识地锻炼学生自己收集和消化资料、自我思考和独立分析的能力,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素质。

三、培养机制的完善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办学目标和办学层次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同时教师对本科教学规律也有了更深的认识。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学生能力培养这一目标,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的规范化管理,紧紧围绕选题多样化、指导细致化、中期检查常态化、评阅答辩严格化、事后总结客观化等,结合土木学科特点和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更加明细毕业设计的规范和标准。

[ 参 考 文 献 ]

[1] 孙文彬.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长沙大学学报,2006(5):101-104.

[2] 余婵娟,凌平平,张苡铭.面向工程实际的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5(4):81-83.

[3] 陆红梅,王蕾,唐艳娟.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大学教育,2015(5):122-124.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王英 李文婷 朱美春

上一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下一篇:我国水利工程概算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