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环境会计信息论文

2022-04-16

摘要:物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社会责任的有效履行,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是社会责任问题的有效治理工具之一。文章阐述了物流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分析了物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流行业环境会计信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流行业环境会计信息论文 篇1:

区块链与供应链互融视角下物流会计创新研究

摘  要:区块链技术具有信息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去中心化和信任机制,为物流行业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新的环境。区块链技术和供应链技术互融下的物流业改善了传统物流模式下“信息孤岛”现象和数据信息流动性差等问题,也推动了物流会计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的可能性,创新的建立起多方参与的物流联盟链,并探析了物流联盟链建立后物流会计体系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税务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区块链;供应链;会计应用;物流行业

 

Key words: block chain; supply chain; accounting application; logistics industry

0  引  言

 近年来,高质量、高效率的物流不断推行着经济和企业的发展。特别是疫情期间,物流保障着企业的复工复产和个人的日常消费。由于传统物流行业的“信息孤岛”现象使得供应链上的物流企业无法获得相关信息从而减慢了物流配送效率。物流行业的竞价成本和合同签订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这不仅降低了物流企业的利润,也增加了物流行业客户的物流成本。如何实现更高效率的核算和更低的物流成本成为了学术界和物流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会计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就是把企业的信息真实高效地传递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手中,而区块链技术在会计上的运用正好加强了会计的信息传递作用。把区块链技术运用到物流会计体系中会加速物流企业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流程,也会减少成本费用使物流企业获得持续性的发展。因此需要把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纳入到物流企业会计体系中以实现物流会计更快的核算和信息传递。

1  文献综述

 物流会计的工作是进行物流行业的会计核算和根据物流行业的会计工作内容来为物流企业和相关责任人提供会计信息。在传统的物流模式下较多关注的是物流成本费用核算体系的问题,邵瑞庆[1]提出根据物流企业经营业务的特殊性把企业分为管理职能部门和业务职能部门,两个部门单独进行成本费用的归集与核算。黄英等[2]提出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加强会计核算中的风险防范,建立有效的结算流程管理。2013年后物流行业进入自动化、信息化的阶段,会计开始关注信息化下会计体系的建立和供应链会计的应用。向宏志[3]在分析了会计信息化的人机智能、信息公开等特点后,提出在会计信息化后企業应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傅奇蕾[4]提出在供应链环境下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有局限性,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数据技术建立更加开放和可扩展的会计信息系统。因此供应链环境下物流会计的发展方向是利用更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

 近几年来,区块链在会计和审计方面的应用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姚祎[5]探讨了在财务云计算服务中心下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3.0的财务共享模式以实现会计工作的信息公开透明和会计信息传递的高效。同时,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宣布将区块链运用到审计的研究项目,周坚等[6]提出利用数学审计模型和计算机语言建立基于区块链的云审计方案。在物流企业供应链会计已经成熟的情况下,本文基于学术界对于区块链会计的研究,提出区块链与供应链互融视角下的物流会计体系创新研究。

2  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

2.1  区块链特性

区块链是一个可以由不同节点共同参与的分布式账本系统,也是一个开放式的数据库系统。区块链有四个特性:去中心化与信息开放、信息安全性与不可篡改性、信息可追溯性与透明度、信息共识与信任机制。基于这四个特性区块链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信息并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2.1.1  去中心化与信息开放

区块链上没有中心管理机构,通过计算机数学模型使每个节点实现网状分布来建立节点(供应链上的企业)间的信任,从而保证每个节点有均等的权利和义务。区块链上的信息是开放的,每个节点都有完整的数据库备份,节点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限查看已经上链的交易信息。去中心化和信息开放意味着区块链上的节点可以获得更多的其他节点数据,使得企业的会计工作可以获得更多的企业外部信息。

2.1.2  信息安全性与不可篡改性

区块链中的数据加密原理来源于非对称密码学,节点在上链的过程中使用非对称密码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满足了信息安全性的要求。在区块信息上链后,区块链上分布式存储的特性使得链上的数据是很难篡改的。信息安全性与不可篡改性保证了区块链上节点间的交易信息是真实可靠的,任何一个节点都不可能虚假构造信息,让会计工作获得了更加真实可靠的信息。

2.1.3  信息可追溯性与透明度

 信息的可追溯性是指供应链上所有的交易信息都会被区块链所记录,节点可以追溯每一笔交易信息,而且这些交易信息都是公开透明、唯一确定的。基于信息可追溯性与透明度,客户可以追溯物流供应链上的一级供应商到多级供应商,保证自己的货源质量好并且数量充足。同时,税务可以追溯物流企业的每一张发票的来源,监管企业的偷税漏税现象。

2.1.4  信息共识与信任机制

 区块链是开放式存储数据库,需要所有节点就交易规则达成一致,此时区块链上的所有交易都是可以信任的。假设有物流企业A打破区块链共识,便在区块链上产生了不良记录,此时需要服务的客户也不会找物流企业A进行物流运输,因此信息共识与信任机制约束着区块链上每一个企业遵守交易规则。

2.2  供应链特性

 供应链是指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从供应商、运输商、制造商一直到客户连成整体网链结构,其功能是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企业管理会计通过供应链上的信息节约了交易成本并提高了物流配送效率。

2.2.1  交易企业复杂

 在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跨度不同,一条供应链往往由多个类型的、不同的供应商、物流企业、加工企业等组成。供应链上的多个企业通过物流、信息流的共享来实现资源的共享,每个企业之间都有相等的权利和义务。供应链上的多个企业给建立物流区块链提供了交易节点数量的可能性。

2.2.2  协调性和整合性

 供应链是一个整体协调的系统,链上的多个企业为了同一个目标协调合作,紧密配合。供应链上的协调实现了企业之间稳定的资金回收,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供应链整合了各个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企业间交易的快速反应,减少了物流的交易成本,缩短了交易时间。

2.2.3  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结合

 供应链实现了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的结合,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技术不仅提供物流的运输信息,还提供供应链上货品的数据信息,使得供应链下游企业和消费者可以看到更多货物的信息。同时,物流信息还伴随着资金流信息,使得企业可以根据实时的物流信息确认收入和支出。

2.3  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分析

 区块链和供应链在主体、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相似给双方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在主体上,区块链和供应链上的企业都包括供應商、物流企业、加工企业、客户等,在区块链上还可以加入金融机构、政府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在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的环境下交易主体的多样性促进了企业资金、监管、信息等多方面的融通。在信息上,供应链已经实现了链上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结合,区块链加入后不仅可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还把供应链上单链的信息传递变为了网状的信息传递,拓宽了信息传播途径。在技术上,供应链已经在物流信息技术中加入了数学模型和物联网等技术,区块链的上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为供应链提供了会计核算的可能性,技术上可以突破供应链“信息孤岛”和记账问题,扩宽了供应链的技术使用。

3  区块链与供应链互融视角下物流行业会计体系应用

3.1  物流行业会计体系建立

基于上述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的可能性,物流行业会计体系需要建立起多方参与的联盟链。物流联盟链是指由所有物流企业及其客户、金融机构、政府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参与建立的一种网状区块链(如图1所示)。

供应链上所有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的参与使得区块链上的交易规则和交易信息都是可以被信任的,因此物流联盟链上的信息可以基于双方信任的情况下给予权限查看信息。例如,客户根据权限可以查看区块链上物流企业的物流配送效率和费用的信息来决定选择哪家物流企业配送。税务、海关等政府机构可以查看企业的税务、海关等信息来保证监管。银行可以查看企业的现金流、库存商品等信息来提供贷款。同样的,物流企业也能根据物流联盟链上的信息实现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和税务等会计实务的创新应用。

3.2  财务会计应用

3.2.1  收入核算

新收入准则要求企业按照其向客户转让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模式,在特定的时间段或者时间点确认收入。物流企业因为票据错配、管理繁琐、信息传递效率低下等问题较难准确地确认收入。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环境下,物流企业可以先在区块链上与客户签订智能合约,然后根据供应链上真实、透明的信息实时确认货品的状态,并在完成运输时确认收入。区块链环境下物流企业可以及时根据企业服务的进度进行收入核算。

3.2.2  运费保理

 近几年,随着物流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物流费用赊销成为物流企业与同行业竞争的优势,这样物流企业对于物流费用就需要先行垫付,如果遇到物流客户不支付运费的情况就会发生大量的坏账损失。在区块链环境下,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在区块链上的物流交易合约向银行提出物流费用保理的申请。银行根据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和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进行物流费用的确认,在确认后将物流费用扣除融资利息和保理费用后支付给物流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坏账损失,也实现了物流企业资金的快速回流。

3.2.3  物流保险

 物流企业因为其业务的特殊性需要买货物保险,而在现实情况下物流保险发生的事件较多,但是保险机构对于保险的处理速度慢,这使得物流企业往往需要垫付大量的货物赔偿。在区块链与供应链结合的情况下,保险机构可以观测到供应链上和区块链上货物的信息,由于区块链的信任机制可以使其信任货物发生的损失,保险机构可以快速进行保险理赔判断并通过区块链把保险理赔金付给物流企业。

3.3  管理会计应用

 物流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标志着物流行业的发展程度。虽然最近几年我国物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速率,但行业整体运行效率仍然较低,与部分发达国家还有差距。我国物流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1年的23.79%下降到2019年的16.9%,但是美国、日本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稳定在8%左右,由此看来我国物流行业在物流成本管理方面还需要继续进步,要利用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来改进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实现物流行业对于成本的管控。

 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环境下可以实现物流企业成本信息的收集、分析与管理控制。以作业成本法为例,每一条与企业的合同投标成本、签订成本、运输成本等全都放到企业的区块中,同时区块还可以收集同行业相似交易的成本信息,根据交易时间的前后形成物流企业成本信息链式结构。企业的管理会计可以将区块链中收集的信息利用敏感性分析工具来对比企业不同业务成本变化的原因和对比行业成本变化的原因,最后对于影响企业成本的敏感性因素进行管理与控制。

3.4  审计应用

 在供应链的环境下,物流企业的审计依靠供应链数据库上的信息,对被审计物流企业的财务收支、物流作业流程、物流成本、物流资源等进行评估和分析。这种审计模式利用了供应链数据库中的信息数据,分析比较客观全面,但是还存在部分不足。首先,物流企业的审计往往是事后审计,无法针对特定的违规事项和风险事项进行报警;其次,对于物流企业的审计只能用到物流企业的核心数据,物流企业客户的数据无法得知,银行等机构信息获取需要花费大量成本;最后,物流企业的审计报告无法及时有效的与其他单位共享。

 在区块链的环境下,区块链和供应链技术的互融能弥补供应链审计的不足。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视角下物流企业审计分为四步:数据收集、数据转换、实施审计程序和出具审计报告(如图2所示)。

(1)数据收集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收集供应链数据库中以物流企业为核心的物流信息及物流流程数据,也可以收集在区块链节点中税务、银行、物流企业客户的数据。由于区块链的数据不可篡改性和信任机制,保障了数据收集阶段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这降低了审计的检查风险。此外,数据收集阶段会计师事务所还节约了纸质成本和人工成本,同时也节约了物流企业的审计费用。

(2)数据转换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利用密码学的方法很容易将区块链中各节点的数据转化为需要的审计数据,解决了传统物流企业中心化模式下繁琐的转化过程,提高了数据转换效率。

(3)实施审计阶段,会计师事务所由传统模式下的审计分析扩展为数据分析、审计模型分析和多维分析等多种方式实施审计程序。数据分析指的是利用数据转换得到的审计数据进行实质性分析,这是传统物流企业的审计模式。审计模型分析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直接对区块链和供应商的数据进行审计,这实现了审计流程的自动化。多维分析是指在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点下,审计公司可以利用权限从区块链节点上获取供应链中客户、银行、税务、海关等多方面的数据进行多维分析,这使得审计报告更加全面和真实。

(4)出具审计报告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利用审计程序和审计预警机制两方面的信息出具审计报告。前三步的审计程序大大降低了审计风险,审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出具更加客观的审计报告。另外在审计报告阶段还增加了审计预警机制,此机制可以实时监测区块链发生交易时和上链过程中的虚假和无效事件,在每笔交易的发生过程中进行审计,实现了现有审计达不到的审计预警及时性。最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可以上传到区块链節点上,审计报告可以快速传播,有利于客户、税务、银行、证监会等利用审计报告开展他们的工作。

3.5  税务应用

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的环境下,物流企业收入和成本的数据区块可以直接被税务机关提取,解决了在传统会计模式下物流企业计税困难、虚开发票等问题。在传统会计模式下,开票方需要把开票后的信息上传到税务局,持票方需要拿着发票到税务局核实抵扣,在此过程中双方为了发票的验证都需要人力成本,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同样的,税务局需要多次核算票据信息,也增加了工作量。同时我国物流企业还存在成本和进项的真实性无法判断和虚开发票等问题,给税务的工作带来了不便。

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将供应链上所有的物流企业和供应商的发票、对账单、合同和银行流水等票据信息都上传到区块链节点上,由于在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票据互联互通,税务和所有企业都可以实现自动结算、自动对账和自动开发票,提高了税务局的核算效率并且减少了大量的纸质成本和人工成本。

以图3中物流企业和客户的交易为例,首先物流企业和客户把物流信息、收发货明细、交易价格等都上传到区块链上,系统基于税务局制定的规则进行自动对账。对账后完成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并且根据智能合约的结果开具发票。发票开具之后税务局就可以根据双方的交易自动计税,在多方互信的基础上保证了每笔交易真实计税。

4  结束语

目前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物流上还处于前期的研究和开发阶段,未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发展完善,但是区块链和供应链互融的视角对物流会计的发展进行了探索性的创新。供应链环境下物流会计的各种局限性在区块链的环境下得到了解决,区块链技术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和税务方面都显著提高了信息的真实性和传播的效率,给物流会计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今互联网技术给物流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而会计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将互联网技术用到解决会计问题上,用会计的发展推动物流企业进一步控制成本费用和提高配送效率。

参考文献:

[1] 邵瑞庆. 试析物流企业相关费用的会计处理[J]. 财会月刊,2006(21):43-44.

[2] 黄英,黄明. 第三方物流企业会计结算管理中的风险防范[J]. 中国流通经济,2008(10):44-46.

[3] 向宏志. 会计信息化对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J]. 物流技术,2013,32(5):130-132.

[4] 傅奇蕾. 企业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J]. 企业经济,2016(4):94-97.

[5] 姚祎. 利用区块链技术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再优化——基于业财融合视角[J]. 财会通讯,2020(7):134-137.

[6] 周坚,金瑜,何亨,等. 基于区块链的云数据审计方案[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0,37(6):1799-1803.

作者:单景毅 吴国庆

物流行业环境会计信息论文 篇2:

物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摘 要:物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社会责任的有效履行,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是社会责任问题的有效治理工具之一。文章阐述了物流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分析了物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物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

Key words: logistics enterpris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早在2009年,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国务院就将物流行业列入国家十大振兴产业规划项目。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社会各方对物流的需求不断增大,物流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迅速的发展速度,产业链不断增长,涉及的领域不断增加。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人才流失严重、客户满意度不高、收件人和发件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运输工具陈旧落后造成环境污染等社会责任问题。

1 物流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从1924年“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被美国学者谢尔顿提出后,理论界对其的探究与争论从未停止。虽然众说纷纭,难以统一,但学者们一致认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下,不同类型的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不尽相同。目前,我国物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具体如下:

1.1 对股东承担的社会责任。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股东是企业的投资者,股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企业最重要的关系。物流企业对股东的责任主要有对股东出资安全的责任、支付股利的责任、向出资者及时、完整提供反应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可靠的信息的责任。

1.2 物流企业对员工的责任。物流企业的业务性质决定了其会雇佣许多员工。物流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是建立在劳动合同基础上的雇佣经济关系,以及由此衍生的道德关系。因此,物流企业对员工首先负有如期支付合约规定的劳动报酬的责任。其次,物流企业对员工在工作期间的工作安全负有责任。再次,物流企业负有一定的员工个人职业发展的责任。为此,物流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场所,提供平等的接受职业教育、晋升机会等社会责任。

1.3 物流企业对顾客的责任。物流企业获得利润的方式是向顾客提供有效的运输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因此,物流企业对客户负有提供安全运输服务的责任,保证将客户的货品及时、完好地送达目的地的社会责任。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货物破损现象,应采取积极措施对给顾客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或者将损失降到最低。

1.4 物流企业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物流企业在实现自身利润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带来危害。例如,物流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资源消耗、运输设备在运输过剩中排放的尾气、运输过程中的能源耗费、废弃的包装物等。因此,物流企业对环境负有保护责任。

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公共设施,如公路、通讯设施、电力设施等。因此,物流企业要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负有责任。具体包括从事社会慈善事业、发展所在地区的公共事业、减少贫富差距等。

2 物流企业完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完善物流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是解决物流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保障其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因此,完善物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显得尤为必要。

2.1 社会环境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中,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和我国十大振兴产业规划项目,如果企业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质量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其社会责任履行不力,不仅在国际市场上会受到强烈的抵制,而且也会给我国各个市场竞争主体带来危机,给国家形象带来损害。

2.2 物流企业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健康发展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目标。物流企业只有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或服务的同时,减少对资源的占用,减少环境的破坏,承担对职工发展和社会就业等的责任,才能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2.3 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够使社会民众以更方便的方式去了解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就物流行业而言,社会民众的支持尤为重要。全面系统地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不仅有利于物流企业提高其信誉度,使得社会公众更信任企业的产品,而且也有利于社会公众切实维护自身利益。

因此,物流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完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有利于其在社会环境中综合竞争力的提高,逐步树立企业品牌形象。从而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3 物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本文随机选择了23家物流上市公司2015年度会计报告,经过统计分析发现,物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以下问题:

3.1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具有被动性。会计信息披露分为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目前,我国大多物流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意识较为淡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虽然我国要求披露尽可能的详细,但是对于没有硬性要求的部分,大多企业不能做到主动披露。只有2家企业披露有自愿性披露的信息内容。

3.2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不全面。根据分析23家物流企业(其中:国企11家,民企11家,外企1家)在2015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看出,社会责任报告篇幅较小,信息披露内容难以全面。其报告的具体篇幅分布如图1所示:

3.3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式单一。大多物流企业(18家)采用的披露方式为描述性社会责任报告方式,其中非货币形式的披露占主要比例,以货币形式表露的内容仅占很小的比例。而且,非货币披露形式需要编制单独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才能更为完整的反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状况,但是大多物流企业只在传统的会计报表中反映社会责任信息,并不能全面具体地反映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4 完善物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4.1 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意识。物流企业是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所以物流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的意识直接影响到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因此,物流企业完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而企业的管理者作为企业的主要人物,必须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这种意识应该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切实履行自身社会责任。

4.2 制定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工作的行为指南。目前,财政部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并未制定具体准则,这就导致我国物流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具有选择权,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具有不全面、不可比的特征,这种信息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大大降低社会责任报告的有用性。因此,财政部应制定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准则,使得物流企业所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更加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4.3 增强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政府监管。实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不仅需要依靠企業本身,还要依靠政府实施的具有强制性的监管措施。会计的政府主管部门主要是财政部、证监会、审计部门等,这些部门要进行严格监管。同时,对于物流企业管理与监督还应成立专门行业协会,从而有效地监督与管理其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具体可以运用以下方式监督与管理:首先,制定相关法规规定物流企业披露社会责任的要求,促使各个企业依照要求定期进行披露。其次,建立统一的公共平台,定期公布其社会责任报告,让公众进行监督。再次,行业协会进行评级,定期根据评级给企业排名,然后将排名发布到公众平台。

4.4 加强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社会监管。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公允性,需要由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进行鉴证,即进行社会监管。目前,美国等国家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内容中也包括了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审验。但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却鲜有涉及,经过独立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社会责任报告也并不多见。因此,为了保证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公允性,有必要加强实施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

参考文献:

[1] 唐鹏程,杨树旺. 企业社会责任的投资模式研究:基于价值判断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2016(7):109-126.

[2] 孙红梅,蒋娜,岑磊.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J]. 会计之友,2011(3):16-20.

[3] 冯丽丽,林芳,许家林.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在当代中国的研究综述[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6):91-100.

[4] 龙丽霞. 物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3):13-16.

[5] 田昆儒. 社会责任会计渊源及构造初探[J]. 财会通讯,1997(7):3-5.

作者:马瑛

物流行业环境会计信息论文 篇3:

三重绩效理论下我国石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

【摘 要】 石油企业作为我国能源产业中较有代表性的支柱产业,其整体发展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进程,也是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经济发展的核心部分。石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对石化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起着重要作用。文章结合三重绩效理论,在参照环保部提出的建立行业环境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中石油以及中海油两家公司的环境绩效进行量化分析和整体评价,以期为我国整个石油行业环境绩效考核提供经验数据和成功方案。

【关键词】 三重绩效; 石油企业; 环境绩效; 评价

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石油类国有企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在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石油的不断开采以及石化行业的快速发展,生产石油及其衍生品所产生的污染日益加重。经营中所体现的社会绩效和财务绩效是不可忽略的,研究发现,当前企业过于重视财务绩效,对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重视度不足。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确立,在注重效益目标的同时也要重视品质。构建石油石化行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是目前我国石化行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首先,国内外专家学者已开始关注石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问题,且普遍认为石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水平的高低是我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其次,就环境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来看,目前众多专家不断在钢铁、煤电、电力等行业进行探索与实践,石油石化行业理论研究较为充足,但在实践运用层面还有所欠缺。选择石油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在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间的平衡关系时,石油行业是所有行业中具有一定研究意义的。石油行业作为国有企业中的特殊行业,过去的研究发现已经满足了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效益,但是环境绩效却远远不够,本文希望通过构建石油行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为其他企业带来良好的三重绩效样本效应。

二、文献综述

Perotto[ 1 ]提出环境管理体系的目标是改善組织的整体环境表现,并通过指标进行性能管理,能否正确评估环境绩效取决于选择数据和数据标准,同时强调测量不确定度对有效的数据比较和正确的环境绩效评价至关重要。在实际运用层面,Ueno等[ 2 ]分别采用美国及英国房屋环境绩效评估方法对日本的独立式住宅进行评估,并对各国环境绩效评估方法进行比较分析。Aghajani[ 3 ]基于模糊逻辑建立环境绩效评价体系作为一种独立而有力的管理工具。Kim等[ 4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绩效评价特征的新型科研人员评价模型,借用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比较研究人员,以此对研究人员进行排名,并推荐特定研究领域的优秀合作者。Trumpp等[ 5 ]通过总结IS014031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的两个方向EMP和EOP。Klassen和Mclaughlin[ 6 ]研究分析了制造业以及石油企业共162个样本企业的相关环境绩效以及环境绩效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指出企业环境绩效将会极大程度影响企业的发展潜力。Qian和Schaltegger[ 7 ]提出,环境绩效的水平能够推进企业财务指标优化完善,增加企业效益。张正勇和李玉[ 8 ]以重污染行业中近百家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企业环境绩效评价建设披露透明度低,高级管理层以此为借口逃避责任。

我国学者基于三重底线理论从理论和实践对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索。Zhang等[ 9 ]根据电力企业的特点和环境污染现状,建立相匹配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本指标和参考指标两大类。也有学者结合绿色循环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钢铁工业企业绩效分析体系。与上述两者不同的是,杨茎和尤华[ 10 ]在评估环境绩效的基础上,以各石化行业指标的权重进行评估。而林享[ 11 ]则依据供应链的组成部分构建评价体系,通过定量计算不同石油企业的实际经营数据来进行评价。何平林等[ 12 ]以环保合规性、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以及环境治理成效作为评价指标,这也是现在我国环境评估系统的标准指标。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的运用,针对人员选拔及管理方面,同时也提出了评价体系数据研究的重要性,尤其是数据的繁杂和标准的确定,这也是本文选择案例公司相同指标数据的原因。相比于国外研究,我国专家学者对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更加全面。首先,研究发现环境会计信息失真、环境会计准则不健全、缺少第三方专业审计等问题有待解决,这也说明完善石化行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其次,石油石化行业经济敏感性强,受宏观经济市场的影响,规模经济明显,经营数据繁杂,研究难度增加,在研究方法上选择层次分析法和一致性检验等措施,可以减轻工作量,增加研究结果的可信性。最后,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选取相应的指标,形成模型基础,更加贴合企业经营情况。但是多样化的指标计算方法,也造成了研究数据结果的不一致,研究时参照标准及其选值的方向不一致,会导致计算成果对比的偏差,从而无法系统地评价。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一)三重绩效内涵

三重绩效,也称三重底线理论,即企业必须履行最基本的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1997年由英国学者John Elkington最早提出。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既要关注经济的提升,也要关注社会以及环境的改变,以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的共同发展作为起点,同时保障三个方面共同进步。经济绩效是指对经济与资源分配以及资源利用有关的效率评价,经济绩效主要是依据企业经营过程中财务指标计算分析,对石油石化行业主要从年度利润总额、净利润收益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对企业进行考核,且考核结果分为5个等级。环境绩效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由于环境保护和治理环境污染取得的成绩和效果。环境绩效指标是由挪威及荷兰环保部委托非营利机构发展的,针对铝冶炼业、油与汽探勘及制造业、石油精炼、石化等行业,发展出能源指标、原料用量指标、空气排放指标、废水排放指标、土壤污染指标、废弃物指标以及意外事故指标。社会绩效包含传统的社会责任和对社会回应的新关怀。现代社会责任观由鲍文提出,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和员工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社会责任相关文件的出台为组织开展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提供规范化的指引,也为组织进一步开发适合自身需要的社会责任绩效指标提供依据。

在三重绩效理论的环境层面,企业完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后,应当时刻关注对环境的有效保护。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推动经济的发展,而且要治理污染和节约能源,通过评价企业环境绩效发现环境问题,寻求企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财务方面,三重绩效理论在企业资本延伸、供应链发展、企业战略和社会企业价值方面不断被引用提及。该理论不仅是微观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宏观体系建设的有力促进者。

(二)石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1.石油企业及其特征

石油企业作为资源密集型产业、支柱型产业,通常是国家控股,其经济发展以及金融活动都会影响整个行业发展。石油企业往往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企业整体门槛较高,上中下游产业呈现出较高的一体化现象(上游指的是相关资源的开采与开发,中游则指的是存储物流,下游指精加工以及销售等)。第二,经济敏感性强,石油企业为国家提供能源,容易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第三,规模经济明显,石油企业正是因为拥有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特征,生产规模极为庞大,规模经济较为突出,容易形成成本优势。第四,技术依赖性强,石油企业在进行上中下游运转的过程中往往对高新科技以及设备装备需求极为突出,较为优秀的装备能够很好地降低成本、提升安全性。第五,生态效益溢出,石油企业由于本身的独特性,科技水平领先其他行业,自身研究成果突出,但同时也造成生态破坏,在产品带来收益的同时还要负担环境保护的责任。

2.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评价指标可以说是评价相关内容的直观载体,是评价方式的根本表述,在本文分析中,建立石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最重要的是区分性原则。原因一是石油及其衍生品众多,选取的原料及催化剂不尽相同,无法明确分离,区分难度较大;二是我国石油企业生产过程比较复杂,环境绩效考核标准各异,无法系统地进行单一流程的对比;三是公司经营范围较广,所采取的企业经营环境信息披露不一致,重点关注的环境指标也不一样,无法进行对比区分。

本文选取层次分析法,结合三重绩效理论在煤电行业及林业的实践,使得环境指标标准化,实现案例横向比较,针对石油企业环境相关绩效进行合理评价。同时本文选取的权重计算方式旨在量化环境绩效指标,便于两家案例企业环境绩效结果的对比,使获得的相关评价指标可信度更高。

3.指标选取

在综合考虑三重绩效理论后,就环境绩效来看,石油企业作为国民支柱产业,不仅会带来厚实的经济财富,而且需要履行社会责任,包括满足人民的就业需求、福利产业的扶持等,最重要的是减少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在满足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后,企业的社会责任更应得到关注。通过评价企业环境绩效,可以发现环境问题,寻求企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进行环境绩效评价时,最重要的是如何构建恰当的指标。本文主要结合两家案例公司报告整合出一系列环境指标,以网络问卷调查形式开展第一步筛选。问卷的调查对象是石油石化行业从业者和相关化工专业大四及研究生,通过网上填写并及时汇总反馈进行。石化行业从业者数目较少,大多以化工专业学生为主,共发出350份,收回290份,回收率达82.9%;主要调查石油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污染、治理成效一系列环境指标,通过调查对象选择指标的占比进行筛选,筛选的原则为比例值>60%,最终筛选出15项作为第二步专家咨询的初选指标,如表1所示。

本文第二步主要采用德尔菲法,根据以上初选的环境指标,通过问卷的形式单独发送给专家征集专家的反馈情况,将结合专家意见修改后的问卷及咨询情况进行分析并再次咨询,通过两次咨询来优化指标体系。

为了能够有效地保障相关专家的权威度以及调查研究结果的精准性,选取在石油企业环境绩效评估层面拥有工作经验,同时工作年限超过五年的十位专家完成有效评估以及打分,构建指标体系。此十位专家涵盖了石油相关企业员工以及高校相关专业教师。

4.指标体系确定

在完成两轮德尔菲法针对专家相关咨询意见结果选取后,最终获得了九项石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信度效度检验发现,所选指标符合研究要求,具体见表2所示。

5.变量解读

废水排放达标占比:污水排放达到合格标准的量在我国工业污水总排放量的占比。

废气排放达标占比:大气污染达标量在大气污染整体中的占比。

综合能耗:在事件期中公司能源消耗值在我国工业消耗总量的占比,是能够有效反映相关石油企业能耗高低的综合评价指标。

SO2排放量:SO2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石油含有大量S这种化学元素,因此在进行燃烧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定的SO2,当其溶于水时,会产生亚硫酸,亚硫酸极易在PM2.5环境中氧化形成硫酸,进而形成酸雨,造成严重的污染。

COD排放量:化学需氧量COD主要是依托化学的形式测算水样之中所拥有的被氧化还原性物质量。废水、工业废水以及受污染水源之中经常能够检测出被强化剂氧化的物质氧当量,是污水处理相关工厂运转过程中的有机物污染参数。

SO2下降量:SO2排放量较上年所减少的比率。

COD减少量:COD排放量较上年所减少的比率。

公司环境管理披露程度:主要指的是石油企业公布的相关环境报告确定的信息量多寡,该项指标依托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报告之中官方评价的相关等级确认。其中,5星为满分,采用数字1表示;4星为较好,采用数字0.8表示;1星最差,采用0.2表示。依据这一规律进行类推。

公眾满意度:社会大众对石油企业环保成果的肯定程度,描述了石油企业环保水平的高低。该项指标依托专家进行有效评价,凭借加权打分的形式计算出相应结果。

四、石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一)样本公司简介

本文主要选取中石油和中海油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就两家具有代表性的石油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价分析,两家公司基本情况如下。

中石油是国家扶持的石化国有企业,国家能源行业,也是国内能源巨头。中石油在2016年中国企业五百强之中名列第二位,2018年创造营收2.77万亿元,利润总额达1 105.6亿元,平均约每天营收75.9亿元,净利润3亿元,位居国内油气企业行业利润第一。同时2019年原油价格中高位震荡,叠加天然气需求强劲,公司业绩将继续向好。

中海油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自1982年完成组建之后,中海油依托多次成功的改组完成了跨越发展,整体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保持了较为突出的综合竞争能力,由原本单纯进行油气开发的上游公司,逐渐转型成为各产业链条较为完善的国际化能源公司,构筑了六大类经营范围。2016年8月,中海油在我国五百强企业中排名第22位。两家石油企业在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二)样本公司环境绩效计算及评价

1.数据来源及指标处理

(1)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2011—2018年中石油及中海油两家企业的年度报表、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及凤凰财经网及其他相关的互联网信息,选择最大—最小原则对原始数据进行有效标准化计算,指标计算方法为:

(2)指标权重处理。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为突变级数法与熵值法结合。突变级数法所进行的计算需要保障相关指标体系之中对指标进行系统排列,按照指标的重要程度梳理。

采用熵值法对指标重新排序,获得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应当注意的是所计算的标准化指标数值之中出现了部分0.00的情况,而熵值法要求相关指标必须大于零,否则lnYij不存在意义,无法进行计算。为了使相关计算能够完成,针对0.00的数值赋予微小值(1.00E-11),完成计算。

同时为保障两家公司评价指标的一致性,将相关指标依照年份进行叠加,完成熵值计算,见表3。

同时,经过计算排序,环境绩效指标体系见表4。

2.两家石油公司环境绩效计算

(1)中石油公司环境绩效计算

其余年份环境绩效计算结果见表5。

(2)中海油环境绩效计算

中海油环境绩效计算的过程同中石油相一致,整体计算结果见表6。

(3)两家公司环境绩效评价

对比两家石油企业所计算得出的环境绩效,得到表7和图1。

如表7所示,两家石油公司所得出的环境绩效均值在0.5上下浮动,归属于中等水准,整体来说依旧需要进一步提升。这是因为虽然近年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石油行业也做出了巨大的改变,但是石油产业作为国有企业,规模基数大,且具有特殊性,为国民经济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当然在社会责任中也做出榜样,但面临巨大的环境污染问题时需要更多的技术以及成本。石油化工带来的原料污染相比其他产业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可以看到,两家石油公司的环境绩效都在显著增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尤其是2014年以后,“一带一路”的推行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深入,环境绩效越来越显著。相比而言,中石油的环境绩效更好一点。根据图1,在2011—2018年,中石油企业环境绩效的波动较为明显,前五年整体趋向于“W”形态,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指标波动;2012年SO2排放量及2014年COD排放量数据权重为0,同时这两项指标实际数值偏高,超过标准值,造成严重污染;2014年环境治理成效指标较高,但企业硫和氮元素排放下降量不足行业中等水平。以上说明中石油在满足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迎合国家政策节能减排,初步满足三重绩效的要求。中海油在2013—2015年环境绩效上升较平缓,2016年因为资源消耗较多、产品利用率不高出现了下降,2017年之后得益于废气、废水排放达标占比相对较高呈现稳定上升趋向,这些都说明该公司整体环境治理层面压力较大,虽然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有所反弹,原因可能是公司在2016年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效益。中石油环境绩效水平在近两年都优于中海油,取决于其绿色金融业务的开展,环境污染治理成果显著,同时行业环境信息披露透明度高。2017—2018年,两家公司环境绩效均接近于0.7,这也说明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环境绩效较2011—2015年有了显著的提升。

总体来看,2014年以后,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确立,两家企业在注重效益目标的同时,也通过更新设备、优化节能技术和HSE管理体系建设等方式,降低产品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并在2017年环境绩效较往年有较大进步,成为近五年最高值,凸显了石油公司对环保理念的重视和投入所获得的成效。作为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及石油行业龙头,这两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环境绩效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也反映出近年来我国石油企业环境绩效的发展还未达到理想的状态。

五、结论与对策

(一)研究结论

2011—2018年中石油和中海油两家具有代表性石油企业环境绩效都值初期都在0.5上下浮动,表明这期间我国石油企业环境绩效处于中等水平;后两年,随着科技战略的实施,石油企业环境绩效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两家石油企业环境绩效均值已经趋于0.7,表明了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必要性。通过财务指标创收的同时,履行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提高行业污染排放达标率,推动企业生产后期污染治理。我国石油行业环境绩效评价结果也同时说明了行业环境绩效研究是推进企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

(二)对策与建议

环境绩效水平提高,但石化行業需求不足、利润增幅下滑,经济绩效无法同步增长,反之亦然。分析两家案例公司近年来各自环境绩效变动情况,同时对比同年两家公司绩效变动,结合公司环境战略考量变动因素,针对本文研究的中石油及中海油案例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1.科技转型,优化企业结构布局

新领域及市场环境优化的趋势下,应转型升级适应环境保护时代要求,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强化自身企业责任践行力量。石油行业、智能电子化学品市场从一个陌生的新型市场概念逐渐发展为当前行业发展转型的新目标,就像本文中的石油作为市场嗅觉敏锐的科技型企业代表,从2015—2018年开始科技转型调整,以智慧型环境监管不断提升环境绩效。

2.强化生产过程能源消耗管理

根据本文的指标权重计算结果,中海油综合能耗值高于中石化,并且两家公司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都属于行业较高值,生产过程中新鲜水、原油、原煤、電力消耗值也相应较高,在生产时应积极寻找工艺消耗的最佳数据值,提高半成品的利用率,降低废气、废水、废催化剂及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的推进,提升生产经营全生命周期清洁化水平。

3.环境治理

应增强污染源排查力度,重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石油石化行业所造成的污染进行针对性的治理。例如,利用土壤修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石油及其衍生品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中海油溢油事故对海洋造成的污染更为严重,应进行分解处理,净化吸附。

【参考文献】

[1] PEROTTO E, CANZIANI R, MARCHESI R,et al.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in EMS context: a case study[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8,16(4):517-530.

[2] UENO E, YOKOO N, OKA T.A study on the environmental load reduction by spreading houses rpplying the local resources:part 2 a evaluation o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methods of houses[C]. Technical Papers of Annual Meeting the Society of Heating, Air-conditioning and Sanitary Engineers of Japan,2009.

[3] AGHAJANI H, ALIABADI A N, NAZOKTABAR H.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based on fuzzy logic[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y-Section1,2011(5):432-436.

[4] KIM D J, HWANG M, GIM J, et al. Intelligent research performance appraisal model based on internal/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features[R].2013.

[5] TRUMPP C, ENDRIKAT J, ZOPF C,et al. Definition,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a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5,126(2):185-204.

[6] KLASSEN R D,MCLAUGHLIN C P. TQM and environmental excellence in manufacturing[J].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2016,93(6):14-22.

[7] QIAN W, SCHALTEGGER S. Revisiting carbon disclosure and performance:legitimacy and management views[J].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2017,49(4):365-379.

[8] 张正勇,李玉.企业环境绩效与高管薪酬激励有效性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8,32(4):126-133.

[9] ZHANG C, XIE P, CAO M. Research on r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rvaluation index dystem of power generation enterprise[C].International Forum on Strategic Technology.IEEE,2011.

[10] 杨茎,尤华.石油石化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分析[J].金融经济,2014(16):82-84.

[11] 林享.基于EVA指标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以中石油为例[J].财经界(学术版),2015(8):38-39.

[12] 何平林,石亚东,李涛.环境绩效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一项基于我国火力发电厂的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12(2):11-17.

作者:袁静静 袁广达 张悦斌

上一篇: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经济论文下一篇: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