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分析论文

2022-04-28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由于小学生生性好动,且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伤害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本文主要就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分析论文 篇1:

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归责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

【摘 要】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往往防不胜防,不仅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不幸和痛苦,而且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文章通过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责任构成要件、归责准则的研究分析,对产生原因及责任认定进行了粗浅探讨,并期望为体育工作者防范伤害事故及收集归责证据提供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体育教学 伤害事故 归则分析 防范对策研究

人们面对未成年学生遭到伤害事故时,总是将学校与受伤害的学生相对应,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受到的伤害全归责于学校,这种传统而不合法的理念使得对此类事故的责任认定产生强烈的偏差。这类事故的发生,其责任由谁来承担,其损失由谁来赔偿,根据什么准则来归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人们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中国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维权方式。因此,从法律上了解责任事故及其范围,明确法律责任,正确处理和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实施课程改革,维护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是非常迫切的。

明确学校体育活动伤害事故与法律责任意义

1.学生自我原因造成伤害事故

在体育课堂教学、训练中由于学生:①违纪(教师已尽到管理职责)或疏忽大意;②特殊体质或疾病(没有告诉学校、教师);③自尊心强或心理承受能力差(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并无不妥)而造成自身的伤害。对于完全由于学生自我原因造成的伤害,这类事故不存在着学校、教师的过错行为。因此,根据责任自负原则,所有责任由学生本人承担。

2.由于意外事件、不可抗力或自助行为造成伤害事故

意外事件指非当事人的故意或过失而偶然发生的不可预见的伤害。如在足球比赛中,学生被足球踢到了头上而晕倒在地造成伤害事故。不可抗力即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力量,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风暴等自然灾害引起的伤害。自助行为指权利人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在情况紧迫而又不能及时请示有关人员救助的情况下,对学生施加的为法律或社会公德所认可的不超过必要限度的强制行为。这类伤害事故理应适用公平责任原则。对于这类事故的最好解决办法不是通过法律程序,而应通过“保险”的方式进行解决。

学校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因损害法律上的义务关系所产生的对于相关主体所应当承担的法定强制的不利后果。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有关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主体主要有学校责任、学生与监护人的责任、第三方责任。在责任方式上,主要有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三类。对于作为和不作为的导致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行为主体,都可能涉及这三类法律责任的承担,对学校,在责任关系上涉及更多的是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在责任方式上主要涉及赔偿责任。

1.职务责任

所谓职务责任就是指“行为主体以职务的身份或名义从事活动时违法所引起的法律责任,它是由该行为主体所属的组织来承担责任的”。在学校实施的体育教学或组织的校内外体育活动中,学校负有管理安全教育和管理保护职责,体育教师也同样具有这种职责,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由于过错造成学生伤害事故,个人有可能承担责任或部分责任或其他责任。因而,在整个学校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应明确职责,按科学规律办事。

2.个人责任

个人责任是指行为主体以个人的身份或名义从事活动时违法所引起的法律责任,它是由该行为主体个人来承担责任的。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有的体育教师往往在未经学校允许或学校不知道的情况下自己搞一些体育活动或比赛,或者私自进行的训练,外出交流或让学生参加无关的比赛等,违反学校规定的活动。如果一旦造成学生伤害事故,体育教师就成为主要责任人,这是体育教师应特别注意的。

3.伤害事故的赔偿

对于学生伤害事故的赔偿问题,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学校和教师应承担有限责任,以适当为原则。因为学校的经费来源有限,特别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更是清贫。二是政府或行政主管部门有义务分担一定的赔付责任。因为学校在名义上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权利主体资格,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但在我国的具体国情下,除民办或其他办学形式外,属于政府办学(公办),具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或授权,特别是义务教育纯属国家的大政方针,具有“单方”强制教育的性质,这是行政行为的表现。而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靠行政拨款。因此,在学校责任事故的赔偿中,学校没有专门的赔偿金可支配,而行政赔偿为政府财政支配。为减轻学校和体育教师的经济负担,行政管理部门应有所作为,承担起一定的赔付责任,这是合理合法的,在国家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中,也应注意到这一点。

防范伤害事故的对策研究

1.体育教学中加强树立伤害事故的防范意识

学校领导、教师及相关人员要充分认识和了解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把防范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提高到对党、对国家和对学生生命安全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心。要了解和发现可能出现伤害事故的隐患,尽可能把握体育教学中学生发生伤害事故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做到防患于未然,树立起一种具有高度预见性、高度敏感性、高度主动性和高度警惕性的综合防范意识。

2.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及对体育器材的安全管理

建立体育器材场地安全检查维修制度、学生健康检查及特殊体质登记制度,并将这些制度列入学校教育管理中。做到制度健全,落实到人,预防和控制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对体育设备设施要定期检查维修,注意发现和消除危陋设备设施的潜在危险;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一定要在指定的符合安全要求的场地进行。要常备不懈,持之以恒,使事故防范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3.加强对体育教学环节的管理

体育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充分掌握学生情况;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认真考虑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和危险环节,将安全保护作为教学要点之一写进教案。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和放松运动,合理安排教材内容搭配和先后顺序,有的放矢地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体育器械场地随时随地进行安全检查;严密教学过程的组织,有效落实纪律管理措施及运动过程中的人员保护,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4.加强对学生心理的保护

未成年学生的心理发展尚不健全,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的同时,体育教师要努力端正教育思想,提高教育艺术,不做违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规律的事,不讲有辱学生人格、刺激学生情感、伤害学生自尊的话,坚决避免因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而间接引发学生伤害事故的现象。

5.充分作好伤害事故的应急准备

学校应针对可预见的学生伤害事故,研究和制订事故的应急方案;组织教师学习防范救护知识,掌握应急本领;组织学生学习救护常识,普及避险、自救本领。“有备无患”或许不能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至少将会减少学生伤害的程度。

6.动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保险

保险是一种经济制度,同时也是一种法律关系。它是对危险发生后所导致的意外损失给予经济补偿或支付保险金的一项具有互助共济性的法律制度。因此组织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实际上是对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所作的一种防范性投入。由学校代办学生平安保险和大病保险,已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准许,各学校要深入地向学生及其家长讲清意义,说明情况,积极动员组织学生参加保险。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涉及的权利主体可能会更多;其适用的法域会更宽广;对社会的影响会更大。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具体、统一的法律法规对之进行规范。为了更好地保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我们对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研究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只作了粗浅的研究分析,权作抛砖引玉的瓦砾,要做好伤害事故的防范工作,更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合作,共同努力,共同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平.中小学生在校伤害事故纠纷处理与防范运作全书[M].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

[2]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王利明.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4]张世琦.损害赔偿犯罪赔偿交通事故赔偿国家赔偿保险赔偿[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体育系 陕西宝鸡

作者:任慧琴

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分析论文 篇2:

关于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由于小学生生性好动,且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伤害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本文主要就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体育 伤害事故 原因分析 对策

一、校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有关数据表明,在我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发生伤害事故的现象非常高。小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是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加强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控制,寻找出现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一)小学学校自身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

确保小学生的教学安全是体育教学进行的基础,但是很多小学学校都缺乏对体育教学的正确认识,校领导等有关部门也不重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性,导致,小学学校缺少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无法对学校的体育教学进行有效地规范和控制。正是因为学校领导对安全管理的意识程度较低,导致了学校对体育教育的投入偏少,很多小学校园内的体育设施都比较简陋,学生课堂的运动项目也较为单一,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因此小学生很容易在体育教学中受到伤害。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更是如此,甚至体育场已经长满了杂草,严重的影响了体育教学,很多学校甚至直接将体育课程去掉了。

(二)学校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过少

完善的体育设施是确保体育教学安全、合理有效地进行的重要保障,但是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由于资金匮乏,国家政策资金不到位以及社会基金体系的匮乏等往往会造成学校体育设施无法进一步完善,使用的教学设施陈旧、单一,损坏的体育设施无法得到及时的维修和更新,这些都是小学体育课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十分不利于学生的体育课程的进行。由于学校的体育设施单一,体育教师就无法带领学生在体育课程中进行相应的体育训练,体育课程只能采用自由活动等防水进行,导致体育课程纪律较差,综合素质水平得不到锻炼,其次,在教学中由于设施单一、陈旧,学生不但不能利用这些器材进行锻炼,还很有可能在训练过程中受到伤害,是为学生安全带来隐患的重要因素。比如学校操场存在坑洼现象严重,学生在跑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摔倒、磕绊的现象。双杠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导致学生在做运动中出现伤害事故等等。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缺乏安全的知识教育

我国教育水平不断的发展、进步,学生的安全教育也逐渐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认识,加强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已经成为了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很少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导致学生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在训练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操作不当、安全意识薄弱等因素受到伤害。随着我国大力推进素质化教育,很多学校已经开始重视起学生的安全能力培训,力求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救意识,但是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安全知识教育还不够到位,学生在面临伤害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缺少实际训练,心理防范较为薄弱,导致其无法及时的应对突发事件,保护自身安全。

(四)家长过于溺爱学生,导致其缺乏安全保护意识

受计划生育的影响,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呵护和关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学校上课的过程中无法意识到存在的安全隐患,往往会导致在课程学习中受到伤害,同时,社会还缺乏对学生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重视力度,导致课堂伤害事故得不到重视,进而威胁了学生的安全。

二、应对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发生的对策

(一)提高学校防范伤害事故的意识

安全教育不但要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中,还应该应用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教育对保护学生安全的重要性,明确伤害事故的严峻性,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加强学生对危险运动的遇见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的思维水平、生理素质都不够成熟,缺乏对危险的认知,自我防范水平较差,很容易在学习和生活中受到意外的伤害,对此,学校必须认识到防范伤害事故的重要性,加强对小学生的体育安全教育,提高教学过程中安全教育知识的宣传力度,不断地完善和健全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二)加大对小学体育经费的投入

经费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安全保护的必要因素,因此小学学校必须拓宽经济的来源,不断可以依靠政府部门进行拨款,还可以自主的组织学校内部人员及社会进行自主,不断地提高对安全防护的经费,但是在经费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到转款专用,将这些经费用在“刀刃”上,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维修、检查和更新,不断完善体育设施的质量和标准,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只有确保学校体育设施的阿暖性,才能避免小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因为设施原因等导致的伤害事故。

(三)不断地完善小学学校的体育管理制度

学校必须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体育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保护。小学学生由于年级较小的因素往往不能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体制特点,安全防范意识较弱,不知道自己能否参与所有的体育运动中,因此学校应该定期的对小学生进行体检,观察期身体素质是否适应体育锻炼,并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时刻观察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对于不适合运动的学生,应适当的安排其进行体育锻炼,避免激烈的运动,甚至好要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双方共同保护学生健康。

(四)加强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及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由于学校专职教师却是,导致教师综合素质水平不达标。教师是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主要任务,因此必须不断地强化小学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师大多数都是兼职人员,缺少相应的培训,综合素质水平有待加强,对此学校应该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基本素质,确保体育教学的规范化、专职化。小学生的生理发育和心智还不成熟,对伤害事故的防范意识还比较薄弱,对此需要教师时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传输自我保护的技能,细心的观察每一位同学的心理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减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恐惧,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结束语

学校应该将学生的安全防护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地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保证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对此,学校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避免伤害的发生,不断地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将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戴雅芳.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教学周刊.2015.5.

[2]袁泉.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成因与对策探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4.10.

[3]謝玉霞.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3.5.

作者:康宁宇

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分析论文 篇3:

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促进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但是在多种体育运动中,尤其是具有竞争特征和需要肌肉用力的运动中,可能会出现伤害事故[1]。本文借助于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伤害事故案例,深入分析了事故起因以及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体育教学;伤害事故;安全教育

引言:

体育学科具备一定特殊性,必须在室外或者运动场地教学。再加上小学生活泼好动,也就容易引发各种安全事故。所以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清楚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伤害事故类型,同时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方式加以处理,确保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提升体育授课安全性。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诱发伤害事故的因素

1.学校因素

首先某些学校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育学科方面的管理制度更是稀缺。校方对此不够重视,而且体育教学理念落后。这些因素都使小学体育课堂纪律松散,上课较为混乱。体育学科管理制度没有实际价值,也从未得到落实。还有一些农村小学教学环境差,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体育健身器材简陋,运动场地地面不平,这些都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其次,学校的财政收入多半来自于财政拨款,校方对体育设施投资力度小。学校无力负担购置体育器材、维护操场等等事项,从而导致事故频发。

2.教師因素

其一,某些体育教师本身缺乏预见性,无视伤害事故的发生先兆。其实在体育课堂中很多伤害事故都能提前预测。比如当小学生出现一些疾病征兆,或者动作不符合规范。其二,某些体育教师没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早期的体育学科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传统教学理念具备一定的局限性。一些体育教师授课时并未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设计,也没有制定完善的教案,课程安排缺乏合理性,忽略小学生生理以及心理发展的特点,甚至还会发生体育教师擅离岗位的情形。这些在无形中都促使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正是这些因素造成体育教学活动缺乏安全性,致使校园体育伤害事故频繁发生。

3.学生因素

首先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好玩,特别爱表现,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当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往往太过投入,以至于超负荷运动。这时学生可能会出现剧烈咳嗽、大口喘气、面色潮红等等现象。须知小学生年龄小,心血管尚处在发育期。如果长时间超负荷锻炼,就会对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甚至是损害。但是部分体育教师在制定课程内容时并未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了小学生运动负担。其次,小学生因为年龄、心理等等因素导致其缺乏安全意识,在上课时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比如,奔跑时出现肌肉拉伤,磕碰摔伤,等等。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预防伤害事故的相关措施

1.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必须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从而促进小学生形成安全意识,懂得在体育活动中保护自身安全。因此第一步应该在各个学科教学中融入安全教育,可以借助于讲故事以及新闻的方式,传递给小学生有关体育课堂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安全事项。这样做能够提升安全教育趣味性,便于小学生接受。第二步,进行体育安全宣传讲座时必须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因素以及年龄。这一项工作想要顺利展开有赖于学校、家长以及教师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够真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小学生安全理念,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某小学校园曾经举办过安全主题的体育课,校方特意邀请公益机构教授学生制作仿生娃娃,同时还利用瓦楞纸制作操场等设施模型,以此来展示各类体育课堂实景,借助这种生动的形式提升小学生安全理念。

2.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资力度

学校不能只依赖于政府拨款,还必须积极发掘其他资金渠道。笔者认为校方可以通过社会资助或者自主融资的形式对学校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同时还必须兼顾学校体育工作的进展来设置体育专项资金,每年都划拨固定资金用于体育设施的建设以及维护。而且还必须安排人员对体育器材进行管理维护,保障体育器材的安全性能。为了构建优质的体育运动环境,必须加大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力度,从而降低伤害事故的发生率。

3.家校双方配合

小学体育事故频发并非单方面责任,家长和学校都需要为此负责。为了避免此类事故再度发生,家长和学校必须合作,对小学生安全问题予以关注,以避免体育课堂中的安全事故。家长必须清楚小学生在校表现,和孩子积极沟通,对小学生可能发生的危险行为予以制止。比如女生普遍喜欢跳绳,家长就必须告诫孩子跳绳的安全隐患,比如绳子会打到其他同学甚至是老师,因此跳绳时必须确保四周没人经过。同时还必须告诉小学生辨别危险行为的方法,让小学生面临安全事故时能够保持冷静,提高对事故的免疫性。体育教师在授课前就必须让学生明确纪律,必须依照教师指示展开活动,不能单独行动。小学还必须注重新生见面会,这是一种适合巩固家校关系的最佳途径。因此校方可邀请附近医院或者社区店医护工作者为大家现身说法,提高家长对安全隐患的思想认识,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

4.重视特殊体质学生的健康

每个班级都会存在一些体质特殊的学生,比如患有心脏病、哮喘病等疾病。这类学生如果参加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发生危险的可能性非常高,甚至有可能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在小学生入学初期,就必须依据相关要求对学生展开体检工作。校方还必须建立学生个人信息档案,记录学生的身体情况,根据医学意见判断学生能否参加体育活动。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要,在确保其能够锻炼的同时,还能够保障人身安全。同时,体育教师还应当注意的是,不能因为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较低就疏于要求学生参加体育训练,而是应该制定相关运动方案,比如低密度且负荷量较小的体育锻炼方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家长以及老师都必须重视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明确事故类型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了进一步完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重视教学投入、家校配合、完善管理办法等方面,这样才能确保小学生身心健康,提升小学体育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利华.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青少年体育,2018(09):84-85.

[2]杨天江.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222-223.

作者:沈运道

上一篇:纳税筹划失败与原因分析论文下一篇:老年疗养员护理安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