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员工物业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专业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教学改革既要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强化校内实训深化校企合作,也要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并鼓励学生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面对新的形势和问题,只有积极改革和完善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物业管理人才。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青年员工物业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青年员工物业管理论文 篇1:

试论通过提升服务职能构建和谐文明矿区

构建“和谐文明矿区”是煤矿企业在党中央关于创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谐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如何把握和谐文明矿区的内涵,如何提高构建和谐系统的本领,如何提升服务职能、提升青年员工的服务职能,拓展服务职能进而构建和谐文明矿区已经刻不容缓,迫在眉捷。从最基层的单位构建和谐子系统,从而在全社会构建和谐的母系统几乎是唯一的途径。

一、把握和谐文明矿区的内涵实质是构建的基础。

文明矿区前冠以“和谐”两字,顿时外延缩小了许多,丰富的内涵也随之熠熠生辉。“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反映的是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协调、完整和合乎规律的存在状态。“和谐文明矿区”就是矿区结构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根据现阶段矿区的客观实际,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明矿区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矿区。

二、提升服务职能,构建和谐文明矿区的探索。

1、站好大局,提升服务职能。服务就是为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某种事业而工作。提升服务职能,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大局观念,不能用狭隘的服务观做为指导,不能只为矿区的个别人或个别层次、部分的人而是为全矿区的员工服务,对待任何人都要用公平、平等、民主、友爱,不能以偏盖全,一叶障目。青年是企业中最有激情、最有闯劲的中坚队伍,要用民主的眼光看待任何人,要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观点,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才能真正起到提升服务职能的作用,才能真正做到人与人的平等与和谐相处。

构建和谐的文明矿区的前提是领导干部应树立服务第一的意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矿区的领导班子若不能树立服务第一的意识,是如何也不可能带出高质量高素质的服务队伍,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服务职能,只能是“口头上喊一喊,文件上发一发,会议上讲一讲”的形式主义。不可能有质的变化,只能是离我这里要说的提升服务职能,构建和谐文明矿区相距甚远了,这里所说的服务大了,就是为人民服务,讲的小一点就是马克思哲学观点下全面的服务观,并将这一观点深刻拓展至全矿区的管理人员以至任何一个员工,使之形成主流意识。

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服务职能。正确的舆论引导工作,对于构建和谐文明矿区是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动员群众的强有力工具,在促进和谐矿区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构建和谐矿区,提升服务职能、特别是提升青年的服务职能,对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激发矿区的创造活力,维护矿区稳定,促进矿区健康发展,驾驭复杂局面,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及预警机制建立等。做好新形势下的舆论导向工作,要按照和谐矿区的实际,突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不断提升矿区的核心竞争力和舆论引导力,适应矿区事业的新发展,员工群众的新要求,进一步改进新闻宣传,增强正面宣传的吸引力,实施正确导向,营造矿区员工人人都是矿区的宣传窗口,个个都代表矿区的形象,青年更应如此。

3、用硬制度直击服务软肋,克服服务的瓶颈。制度建设是构建和谐文明矿区,提升服务职能的重要条件之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等名言古训,都从不同角度讲明了制度的重要性。没有健全的制度,就难以将矿区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没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必将导致矿区意识形态的混乱,没有“刚”性的制度约束,必将导致混乱的行为。因此,不仅要引导青年唱响主旋律,在意识形态领域大力弘扬符合时代特征、体现社会进步要求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同时在实践工作中矿区还要用严格的制度将提升服务职能、构建和谐文明矿区固定下来,使员工的行为规范有制度依据,有行动的准则,让和谐矿区在制度约束下文明、健康的发展。

三、稳定工作仍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之一。

首先我们要摆脱以往经济管理方式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善于处理与员工经济利益相关的问题,对于任何与群众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都不可忽视,见微知著,善于发现潜伏着的矿区问题,提高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还要建立员工热点、难点问题预警机制,认真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切身生活,关心员工生活,帮助解决难题,正确处理员工内部矛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矛盾初期,不能让矛盾扩大化,成为矿区发展的障碍。再次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目前我国正处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最有利的时机,我们也要在国家大政策的指引下,合理定编定员,加强工资管理,提高员工积极性,严格执行薪酬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薪酬分配体系,保证矿区中每一个员工都能够被公平合理地对待,都有机会发挥个人的自身潜能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从各个方面特别是经济上给予关怀和扶助,加大对矿区的整体投入,改善员工的物质生活条件,丰富员工精神生活的内容。

四、抓住本质,提升服务职能,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文明矿区。

构建和谐矿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形成社会和谐的子系统,要形成矿区员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矿区。构建和谐矿区,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人本管理”密切结合起来,将全矿区的劳动创造过程纳入发展的轨道中来考虑,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矿区员工群众。去年以来,大佛寺矿业公司在员工活动中心阅览室、乒乓台球室、健身房的基础上,建设了室内羽毛球场,在办公和生活区中间修建了矿区小路,扩建改造了女浴室与洗衣房,运行了矿区广播站,以及三号餐厅的投入使用和井下人车的试运行,让员工无论从日常工作还是业余生活方面都得到了实质方面的改善。矿业公司也加大了对矿区内治安保卫和后勤物业管理方面的力度,不断完善各项后勤服务设施,并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及考核管理,“两堂一舍”的管理有了明显进步,为广大员工创造了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五、诚信合作也是提升服务职能、构建和谐文明矿区的重要内容。

信任、诚信作为和谐矿区的精神支柱,既有待于个体道德水平的提高,更有待于整个矿区对信任制度的关注。2010年大佛寺矿业公司在9个区队中对员工推行“手指口述”岗位操作法,这是对现场管理和员工操作程序的进一步规范,为安全生产打好基础。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结合了安全、生产、经营、任务、劳动纪律、班前礼仪规范等十个方面进行考核,在机关管理中进行包保区队制度,并同工资挂钩,形成激励机制,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高度重视班组安全建设,创出了班组安全建设“六个一”的经验,推行了班组安全工作任务细化表,使班组安全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加大力度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技能培训,为其他各个矿井输送大量有经验的员工,提高员工的理论水平和自身修养,增强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为彬长的发展培养可用人才,为彬长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对组织机构或个人建立信任档案,让诚实信用的通则落实到员工的言行举止之中,信任与合作使我们更容易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体里,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各个不同群体的利益都应该受到尊重,否则,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矿区的全面发展进步,就会受到不可预见的伤害或损害。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中,大自然是承载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石,是人类社会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必须实现自然观念、价值观念、伦理观念、生产观念的转变。着力优化自然生态,寻找消费行为与理性需要的平衡点等。结合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解决构建和谐文明矿区中提升服务职能的问题。假如一个矿区分为三个层次,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决策层决策是为了矿区发展,不是为个人私心,不是为某个局部利益,就是服务群众,管理层依据规定、制度管理落实,人们认为管理层对决策层意途的执行就是服务。实际上服务有他的双面性,管理层执行任务是服务,对基层管理也是服务,执行层对管理层也是服务。所以不管那个层面对上对下都应树立服务意识,扩展服务的外延和丰富服务的内涵,服务职能得以提升,要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工作热情及辐射矿区的所有人,在服务过程中还应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促进矿业公司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整个矿区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从而构建和谐文明矿区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赵媛媛

青年员工物业管理论文 篇2:

浅谈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专业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教学改革既要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强化校内实训深化校企合作,也要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并鼓励学生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面对新的形势和问题,只有积极改革和完善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物业管理人才。

关键词:教学改革;物业管理;高职院校

一、问题的提出

虽然物业管理在我国从出现到现在不过30年的历史,但是随着房地产的迅猛发展,物业管理快速进入社会经济生活,并发展迅速,各类物业服务公司不断向规模化、集团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社会对专业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同时,随着建筑物科技含量的提高和居住理念的变化,物业服务理念也不断更新,国外先进物业管理模式被引入,物业服务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在不断提高。这一系列的变化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相应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等职业院校对物业管理人才的现有教育模式相对滞后,已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化人才是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要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明确物业管理的培养目标。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在我国主要由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强调实用技能,教育部在“2004年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若干意见”中把就业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导向。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不能像本科院校的课程强调学科理论性和全面性,而是重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知识和技能;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又不同于职业上岗培训或工种培训,在强调就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不仅在毕业时能顺利就业,也能在以后根据需要转岗、换岗和跨岗工作。即职业教育既要以就业为导向,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培养具有终身发展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于物业管理专业来说我们的目标主要在于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顺利就业,同时也要使学生进入社会之后能够根据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不断学习,实现职业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中高级物业管理人才。

结合社会需要,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科学设置课程

首先,高职院校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就要从社会需要的人才素质出发,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首先应考虑到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在设置之前充分调研了解物业管理行业最新的具体情况,然后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

其次,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教学上,对于物业管理一些实际问题体会不如直接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深刻,因此邀请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专家和校内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研究决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取舍,有利于课程的科学优化设置;

再次,由于物业管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相应的课程设置也要根据社会和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变化及时动态地进行调整,保证课程的实用性和生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学生适应不同岗位的自我发展能力。例如,针对目前高端物业不断增加,高级物业管理人员需求旺盛,可以相应地开设针对别墅、高档公寓等物业的课程。又如随着社会的发展,物业管理不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保洁、绿化等基础服务,而是更强调物业的经营与增值,可适当增加开设物业的综合经营与管理的相关课程。再如,物业管理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在设置课程时,要及时引进最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行业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最后,在设置专业课程时,注意与相关的行业和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在一起。例如国家将物业管理人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物业管理员和物业管理师四级,在课程设置时,可以结合高职院校的培养层次和目标将中高级物业管理员的相关要求和标准纳入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好专业课程的同时又较容易取得相关的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以后的职业发展。

2.强化校内实训,深化校企合作

课堂教学主要侧重理论知识,高职院校要培养高技能人才更强调学以致用,实训与实习是课堂教学之外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由于专业建设时间短、专业认识模糊,以及资金不足、实验室建设定位不准确等原因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的物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实验设备设施缺乏,校内实训场所不足,难以满足技能教学的需要。要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必须强化校内实训,深化校企合作。

校内实训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物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改善实训条件来加强,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例如,后勤集团、基建工地、学生宿舍、教师公寓以及各种水电气设施设备等都可以成为其实践教学的场所或器材。还可以在校内建立起模拟物业服务公司,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开展物业管理,并参与学校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等工作。此外,各高校物业大多由专门的物业服务公司进行管理,校内实训也可以携手学校的物业服务公司,利用现有的设施设备安排学生适当参与前台客服、会计、房屋建筑维修、水电设备维修等项目,在真实的物业管理环境中进行实训,这样实训效果更好。

企业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具有独特的、高职院校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还停留在企业提供实习场所、参与实习指导这一层面,而且这种合作更多是学校单方面地向企业寻求合作,企业较少参与甚至不参与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就必须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校企的双向交流。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为企业的发展规划、员工培训、项目开发等方面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学校应在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让企业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例如聘请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等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负责实践教学的指导,请物业服务企业的知名专家来校为学生做讲座传授经验知识,还可以与物业服务企业一起举办各种物业管理技能大赛,例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每年都会与合作的物业服务企业举办物业管理技能大赛,邀请物业服务企业的经理担任评委,鼓励企业参与物业管理的教学活动,深化彼此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大多数高职院物业管理专业建立都只有几年时间,而且物业管理专业的培养层次大多是专科,少数是本科,研究生阶段目前还没有物业管理专业。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缺乏物业专业毕业的专职教师,现任教师绝大部分都是从建筑工程、管理学、法律等其他专业换行而来,对物业管理认识不够,也缺乏相关的物业管理实践经验和能力。而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制约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物业管理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内容。提升教师素质首先应对现有教师进行有计划的进行培训和开发,例如分批选派相关教师到物业服务公司挂职、兼职,以提高教师的物业管理实践经验。其次可以聘请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所学专业与物业管理专业相关的青年教师,或副高以上职称,有从事物业管理实践经验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提升专业教师的整体水平。再次可加强本专业教师之间以及不同院校之间教师的沟通与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实现优势互补。

4.推行双证书、多证书制度

作者:肖许国

青年员工物业管理论文 篇3:

事业单位物业管理面临的难题及解决思路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事业单位的各个方面都在稳步推进改革当中。应国务院部署与要求,全国上下的机关、事业单位都要推行物业管理全面化的后勤服务改革,但由于事业单位情况特殊,遗留性问题较多,改革推进难免陷入僵局。机关服务局负责机关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我国机关与事业单位的后勤保障工作亦有相互借鉴之处。对事业单位物业管理面临的难题与解决思路进行深入探究,既是为当前事业单位推行物业管理体制改革理清思路,也是为全国上下的机关与事业单位后勤服务体制改革提供办法。本文将深入挖掘事业单位大院与住宅区推进物业管理全面化的难点,进而探寻事业单位物业管理全面化难题的解决思路。

一、引言

事业单位因情况特殊,故而在大院与住宅区推行物业管理存在一定困难,需先攻克历史遗留性问题,逐步改变住户思想,将事业单位物业管理全面化的优势完全展现出来,抹去“物业管理=撤销福利”的老旧观念,鼓励事业单位大院与住宅区支持国家后勤服务改革工作,从而真正解决事业单位物业管理难的问题。下面将从事业单位的大院与住宅区的原始管理模式、事业单位推进物业管理全面化难点分析与事业单位物业管理工作顺利推进的解决思路三方面进行论述,全面研究事业单位物业管理工作推进的难点的产生原因和推进办法。

二、事业单位的大院与住宅区的原始管理模式

事业单位的大院与住宅区是我国设立的开展教育、文化、科学、卫生等社会服务工作组织的各级工作人员与家属居住的区域,其原始管理模式因种种原因而一直处于落后状态,且事业单位部分情况特殊,物业化管理改革推进进程缓慢,长久以来得不到有效解决方法。要想解决这一难题,首先应从事业单位的大院和住宅区的原始管理模式说起。

(一)住户群体特殊性

事业单位的大院与住宅区住户群体通常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但随着我国发展动向,经济形势逐渐大好,人才引进力度加大,事业单位员工平均年龄也逐渐趋于中青年化,这些有思想、敢作为的中青年职工群体往往不会选择大院与事业单位住宅区进行居住,故而逐渐地事业单位的住宅区和大院住户年龄趋于老年化,往往是老干部群体居住。老干部群体及其家属往往思想不比中青年一代开放,生活大都秉持节俭与朴素的理念,不执着于生活环境与品质的提升,而是更在意居住的简单舒适与周围环境的熟悉清净。这是形成事业单位的大院与住宅区原始管理模式的一大原因。

(二)事业单位大院、住宅区的原始管理模式的形成

事业单位的大院与住宅区的原始管理模式的形成过程有两大背景。第一大背景是我国事业单位一直秉持“高效简洁、严谨清正”的工作理念与优良作风,所以在国务院尚未提出事业单位推行物业管理全面化的后勤服务管理改革之前,事业单位的大院与住宅区一直推行管理从简化的原则。另一背景则是由于我国建国七十周年以来几度浮沉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科技、文化、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也曾经历几度艰辛困苦,现今国家的强盛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我国各方面事业单位组织工作的井然有序和上下一心,所以历史上由于开展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工作所需探索与实践工作的繁杂与艰辛,这些事业单位各部门各层次的工作人员的福利制度也相对比普通单位的福利制度更加完善,这一点也是事业单位大院与住宅区的产生原因。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大背景,事业单位的大院和住宅区便在历史上形成了除缴纳水、电费以及房租以外不收取其他费用的自由化管理的原始管理模式,同时也形成了较为老旧的居住环境、居住条件与居民思想。

三、事业单位推进物业管理全面化难点分析

上文深入挖掘与探索了事业单位的大院与住宅区原始管理模式的形成,为分析全面推进物业管理改革在事业单位的大院和住宅区施行的难点做了充分铺垫。事业单位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使其形成了自由化管理模式,加上大院与住宅区住户老龄化情况严重,小区设施陈旧,物业管理全面化的后勤服务改革推进面临着诸多困难。所谓物业管理全面化,即对事业单位的大院与住宅区的居住环境实行方方面面的物业化管理。小到基础卫生和交通秩序,大到绿化建设与基础设施维护、房屋修缮与治安管理,事业单位大院与住宅区居住环境的方方面面只要涉及居住条件与公共区域维护就由区域内物业负责到底。事业单位的大院与住宅区域的美观、有序与稳定将会吸引更多的新生力量,更有利于人才引进与事业单位管理的后勤工作顺利开展。尽管推行事业单位大院与住宅区物业管理全面化的好处多多,但谈到物业管理,与之相联系的第一印象便是物业管理费用,这道绕不过的门槛往往被曲解为福利政策的消失,从而引发居民对区域内物业管理的抵制情绪。下面将层层递进,深入剖析事业单位的大院与住宅区推行物业管理全面化的诸多难点。

(一)居民年龄阶层陷于老龄化,导致区域内物业管理推行困难。第一部分已对这一点进行简要分析,在此进行深层次论述。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中国已然以大国姿态屹立在世界舞台,但要想在世界舞台取得长足发展,必然要紧紧追随世界发展的脚步,保持原有优势,同时加快国内各方面改革的步伐。古有俗语“攘外必先安内”,事业单位管理的后勤工作看似不如事业单位的其他工作光鲜亮丽,实则事业单位管理工作方方面面的井然有序都依靠于后勤服务体制的稳定。我国建国七十年有余,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老一辈革命家兢兢业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也是老一輩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卓越人才发展与奋斗的血泪史。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尤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新时代的到来加速了各方面的改革步伐。老一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时难以转换思路,艰苦卓绝和努力奋斗的决心屹立不倒,“高消费”物业管理自然成了老龄化情况严重的事业单位大院和住宅区住户的“心头患”。

(二)大院与住宅区实际居住条件远不能支撑高质量的物业管理推进。虽说我国原有的事业单位大院和住宅区(包括其中的业主自由管理模式在内)是一种针对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福利与嘉奖制度成果,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事业单位大院与住宅区的实际居住条件并不如普通住宅区的居住条件优越,这也是中青年职工大都不愿选择同亲属留在事业单位或事业单位的大院与住宅区居住的主要原因。居住条件的不足不仅表现在绿化及基础设施完善度上,还体现在房屋老化程度高和入住设施老损严重等方面。重新建设所耗费的人力与物力不是一般事业单位能够支持的,故而这项奖励制度也往往空成摆设,这也是区域内老龄化严重的重要原因。事业单位大院与住宅区内部的供水、供电问题往往不足以支撑居民实际需求,电路老损和管道小、需求大的问题一直无从解决,若维修和重装则需要住户自理。道路条件与绿化条件也往往不能满足规定的物业管理标准,基础设施陈旧且不齐全,大院和住宅区内部设施的诸多问题得不到批量解决,物业管理推进也只能一拖再拖。

(三)居民物业管理意识不强,内部管理人员素质亟待提升。由于传统的自由管理模式已成为事业单位大院和住宅区入住福利的一部分,思想一时难以转变,且过去事业单位的大院与住宅区的管理与维修问题都由相应的房管部门解决,除水、电费用和租房费用之外不收取任何费用。一旦全面推进物业管理改革,物业管理费用的缴纳则成为住户心中的一道门槛,与过去福利待遇相比,物业管理带来的落差感和冲击感使住户本能抗拒。散漫化的传统自由管理模式带来的惯性思维导致事业单位大院和住宅区的内部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得不到提升,同时这部分住宅区管理人员通常并非专业的后勤管理服务人员,工作能力较低,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都亟待提升。

四、事业单位物业管理工作顺利推进的解决思路

深入剖析事业单位物业管理工作推进的难点后进行对症下药,下文将探讨事业单位物业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工作思路,针对大院与住宅区物业管理问题提出几点解决办法。

(一)增强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居民对物业管理的“重新认识”。物业管理实际是市场经济调节机制的体现,实行物业管理制度的优点落实到居民身上时,大可不必谈论宏观经济方面那些不易理解的优势,宣传工作的内容应当落实到居民福利身上,切实让居民体会到实行物业管理制度对于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的提升都有重要影响。这一点需与事业单位福利制度紧密配合,适当调动员工福利资金运用于物业管理费用的部分抵扣中,争取为居民提供优质且高性价比的有偿物业管理服务。

(二)物业管理方的人才引进与职工素养问题需物业公司严格把关。推行事业单位大院与住宅区物业管理全面化改革,则不能照搬原有区域内部的工作人员,可面向社会选聘优质物业管理公司,同时要求物业公司进行严格的人才引进与职工素养的质量把关。只有高质量的物业管理团队,才能应对事业单位大院与住宅区内部诸多原始问题,给居民交出满意答卷。

(三)物业管理补贴经费来源可调动原有内部管理人员,变通方式,积极经营。所谓变通经营即调动原有人员进行单位实业发展从而为大院与住宅区物业管理费用补贴进行筹划。例如,原有的区域内部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后,可从事社区设施维修、急需配送等有偿服务,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物业管理补贴经费。

五、结语

事业单位大院和住宅区的物业管理推行的确面临重重困境,但物业管理改革是我国后勤服务改革的必然发展方向,是事业单位房地产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体现。事业单位推行物业管理工作时切不可施以强制手段,否则物业管理方与住户方必定矛盾重重,居住条件与居住环境得不到应有改善,这与推行物业管理全面化的初衷背道而驰。只有事业单位积极筹措补贴资金,变通管理思路,同时加大社区内宣传力度,將物业管理的好处落实在住户身上,才能顺利开展物业管理工作。(作者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机关服务局基建处)

作者:宋亚天

上一篇:高职学生物流管理论文下一篇:配电网的电力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