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活动计划方案

2023-01-04

方案是对一项活动具体部署的安排和计划,那么方案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才能写好一份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家校合作活动计划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家校合作活动计划方案

家校合作方案

开展“家校合作”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据上级部门《陇西县碧岩学区班主任工作管理办法》的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我校家庭与学校二位一体的教育水平,提升我校班主任队伍的工作能力,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不断提升我校德育教育的品质,促进我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进一步为我校工作提供有效保障,而制定本项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3、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4、形成家庭教育合力,优化学校教育环境。

三、活动时间:2016.11——2017.7

四、活动内容:

1、建立家长委员会

建立科学规范,有效参与、成效显著的家长委员会运行机制和工作格局,专门聘请家长担任家长委员会成员,并发以聘书,聘期一年,定期召开讲座活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使家长成为学校工作的参与者,使部分家长成为家庭教育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1)家长委员会成员:学前班 张远家长 张继红

二年级

盈家长

张录代

三年级

梁馨月家长

梁启明

四年级

刘录和家长

刘吉堂

(2)班主任科任教师要建立家长QQ群或微信群,宣传教育政策,主动沟通,家校形成合力。

学前班

张丽萍老师 微信号13919683932 陇西县科羊小学2016级学前班QQ群574811982 二年级

伍文娟老师 微信号15193293092 陇西县科羊小学2014级二年级QQ群600757037 三年级

王振文老师 微信号15379111952 陇西县科羊小学2013级三年级QQ群601251440 四年级

郭云霞老师 微信号18393429856 陇西县科羊小学2012级四年级QQ群600758584 六年级

杨泽文老师 微信号15294256525 陇西县科羊小学2010级六年级QQ群144357690

2、培训讲座

开主题班会,要求部分家长参加,为家长和孩子之间寻找一座心理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通过家长与学校的配合进一步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教会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3、家长会

每学期不得少于两次全体家长的家长会,通过召开家长会,使学校与家长有效沟通,共同商讨解决问题,尊重家长

2 的宝贵意见,为家长排忧解难,促进我校工作更好的为家长学生服务。也同时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关注孩子的成长。

4、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

结合不同年级,不同时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增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密切联,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共同感受孩子成功的喜悦,帮学生建立自信心,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五、具体活动安排

1、11月份邀请家长参加我校“规范书写大比拼”养成教育系列比赛活动。大力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2、12月初召开一次“如何做一个好家长”家长培训会。

3、2017年1月份,借放寒假组织各班班主任老师进行集中班会。特别六年级毕业生的备考工作,寒假不能的放松,各年级学生在放假过年期间,玩鞭炮的安全问题,务必做到逐家逐户都普及。

4、3月份,在学校开学初期召开一次全校性家长会,结合月考学生成绩与平时的表现对“三好学生”“进步之星”“卫生之星”“书写之星”进行表彰奖励,让家长学会看护督促学生学习。

5、5月份借助期中考试的表现,尤其是六年级毕业班全体家长召开家长。

5、6月份,邀请家长委员会的家长们,邀请家长参加我校“作业书写整洁大评比活动”养成教育系列比赛活动。大力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与养成爱护书本的好习惯。

5、7月份做好本项工作的总结上报工作。

六、保障措施

1、全校各部门对此项工作应该高度重视,积极配合。

2、德育部门要发挥主渠道作用,积极牵头开展好此项工作。

3、积极发挥班主任老师的作用,形成完善的与家长沟通的网络,保持家长与学校间的紧密联系。

4、全体教师也要发挥主动性,在此项工作中积极利用自身优势,作好家长的工作。

5、重视每一次活动,认真听取家长意见,热情招待每一位家长,让家长理解我校办学一切为了学生的良苦用心。

碧岩学区科羊小学

2016年11月

第二篇:家校合作计划

家长学校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发挥家庭教育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大力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形成家庭、学校、社区的良性互动。我校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家长综合素质和加强家庭道德教育为重点,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广开社会育人渠道,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真正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氛围。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和开展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不断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二、工作要点

1、定时间、定内容,对家长进行家长学校讲座,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宣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

2、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宣传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明确为国教子的责任和义务。

4、传授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指导家长科学教子的方法。

5、帮助家长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加强法制教育,规范家长自身的教育行为,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1

6、形式多样性、开放式,提倡家长共同参与,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帮助家长克服“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的倾向。

7、创造条件让指导者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家长教育的方法。

8、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指导者队伍。

9、充分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培养家长的先进典型。

三、工作措施

1、家长委员会管理扎实有效。

2、落实"家长学校"的上课时间。

3、精心挑选"家长学校"的上课教师。

4、保证"家长学校"的学员的参与率。每次上课前一周以内,发出书面通知,并及时信息反馈,家长可提前请假或调休,保证出勤率,并加强签到和点名制度。为进一步推进家校联系,开家长会时,下发调查问卷,来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评价与建议。

5、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家长学校"的活动。

①、本学期初,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及工作的连续性,周密制定好教学计划,做到有序实施。

②、按计划认真实施。能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座谈,问卷等方式来加强调查研究,进行客观分析,并将改进措施落实到以后的工作中去。

2 ③、开展咨询服务,对家长提出的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给予较好的解决或号召大家共同研讨,提高研究水平。

④、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在家长中广泛征集家庭育儿经验论文,并评奖择优刊登在学校网站《家长学校》上,并积极向各专刊推荐。

6、抓好理论学习,切实提高全体教师及家长的家教理论水平。

①、每一位家长学校的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理论,了解新信息,掌握新知识,形成新观念,使我们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具有时代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②、本学期,我们将组织家长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校事故处理意见》等,向家长宣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使家长了解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当今的孩子有哪些迫切的需要,从而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从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7、抓常规管理,切实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

①、继续抓各项制度的落实。在切实做到“四有”、“四定”、“两张表”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家长学校的常规工作,健全家长学校档案、奖励、考核、教学等各项制度。

②、丰富授课内容及活动形式,加强授课内容的针对性。为使家长学校的授课增强吸引力和实效性,本学期,从学生的需要、家长的需要出发丰富授课内容和活动形式。

3 ③、加强家校联系,注重信息反馈。信息的反馈将直接影响到授课的效果。家长学校的教师要密切和家长的联系,通过家访、校访、分析回执等了解授课的情况,为以后的授课改进提供依据。

8、抓课题研究,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

四、活动安排 9月份:

1、制定家长学校活动计划;

2、与家长委员会成员取得联系,确定本学期活动安排。

3、家教课展示活动。 10月份

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孩子生活在一片希望中(和家长谈谈成功教育) 11月份:

1、家长优秀论文比赛。

2、家长知识讲座:安全教育系列 12月份:

1、家庭问题问卷、咨询;

2、家长育儿经验论文比赛;

3、开家长会。 1月份:

1、优秀家教论文评选暨表彰。

2、总结本学期家长学校工作。

3、期末家教课展示活动。

牡丹江市东村中学政教处

2015年9月6日

第三篇:家校合作工作计划

海南乡汉族中心校家校合作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发挥家庭教育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大力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形成家庭、学校、社区的良性互动。我校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家长综合素质和加强家庭道德教育为重点,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广开社会育人渠道,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真正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氛围。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和开展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不断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二、组织领导

成立海南汉中心校家校合作工作指导小组

组长:张桂杰

主要负责人:李蕙

成员:程绍芹、马晓宁、史立红、于晶、蒲丽丽、聂佳玲、冯爱芹、赵慧秋、杨秋霞

三、工作任务

1、大力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加强家庭教育的宣传普及工作,改变家庭教育的宣传普及与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使包括特殊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学生家庭、新居

民家庭等)在内的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

2、注重家长和孩子行为方式的改变。教育和引导家长拓展家庭教育空间,帮助家长克服“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的倾向,帮助家长形成理性的、关爱的、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实现由“自然父母”到“合格父母”的教育角色转变和教育方式的转变

3、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加强家庭与学校、社区与学校、家庭与社区之间的双向沟通,进一步调动学生家长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家长和社区居民能认真配合学校教育,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5、发挥社区资源优势,根据各社区现有的条件,要为学校的发展和本社区学生的教育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四、具体要求与措施

(一)抓好组织落实,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家教队伍。

1、健全家长委员会的工作职能,定期举行会议。

2、建立家长委员会委员督察制度,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全程督查,并向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

3、建设一支以校领导、年级组长、家长委员会成员为核心的家庭教育讲课教师队伍,不断稳固壮大家庭教育专家队伍、更好地发挥

他们在传播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中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二)建立表彰制度,促进评选优秀家校学员工作。

1、每学期评选一次好家长,对积极参加家长学校活动,在家教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好家长进行评优奖励。由学校或社区发给荣誉证书,并举行大会进行表彰。

2、充分利用好宣传媒体,如板报、校刊、学校网站等,为家长、教师、学生创设共同受教育平台。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和关心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及幼儿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

(三)强化家校联系,共商教育下一代对策

1、学校将继续做好家访工作,重视做好普访工作和特访工作。教师应主动走向学生,走向家庭,走向家长,以教师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赢得家长的信任,进一步提高家访的质量和效母”的教育角色转变和教育方式的转变。

五:联系方式

家校联系的方式可以灵活采用以下几种: 家长会、家访、家长来访、家校联系卡、电访信访。

六:具体安排

家 长 会:三月中旬进行,分三天完成

第一天:

一、

二、三年级

第二天:

四、

五、六年级

第三天:

七、

八、九年级

家庭普访:四月上旬进行,分三周完成

家长来访、家校联系卡、电访信访等根据各班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七:家访要求

1、提前通知,统一行动。

2、做足准备,扎实开展。

3、及时记载,上交总结。

2013年3月1日

第四篇:浅谈综合实践活动的家校合作策略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小学

方坚荣

[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打破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隔离屏障,倡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及参观访问等活动,借以了解现实,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缺乏独立性、活动组织能力较弱的儿童,他们的活动必须有成人陪同和监督,学校和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推动家校合作,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本文结合相关案例,浅谈综合实践活动的家校合作策略。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家校合作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打破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隔离屏障,倡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及参观访问等活动,借以了解现实,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一群从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儿童,他们天真活泼,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因为年龄小,他们缺乏独立性,活动组织能力较弱,他们的活动必须有成人陪同和监督。由于学校教师数量有限,活动只能寻求家长的支持与帮助,而且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也是素质教育的一贯追求。因此学校和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推动家校合作,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本文结合相关案例,浅谈综合实践活动的家校合作策略。

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前的家校合作策略

1、学校以书面形式向家长提出活动建议。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前,学校可通过书面形式,向家长阐发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对家长主要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适当关心孩子的活动开展情况,既不要包办代替,也不要不闻不问,更不要压制了孩子刚萌芽的思维火花、创新火花。

(2)家长通过即时评语记下孩子的活动足迹以及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意见或建议,并直接和学校老师联系。

2、学校分年级召开家长会进行活动动员。

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始后,学校可分年级召开家长会,并为家长做专题讲座,使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有进一步的了解。

3、学校及时向家长反馈活动开展的情况。

在综合实践开展的各个阶段中,学校可在校报上逐次刊登有关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使家长了解到活动的进展,激发家长对活动的兴趣,从而给予孩子更多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家校合作策略

1、综合实践活动的家校合作,需要教师创设条件让孩子与家长交流,反馈活动成果。

一次,某班开展了主题为“探究洛溪新城食街饮食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积极响应,分小组探究各地风味饮食,对食街的店铺进行实地采访、调查,制作食谱,烹调菜肴„„一些平日不声不响的学生在这次活动中也表现得兴致勃勃。考虑到这种类型的活动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指导教师设立了活动记录本,让学生记录下每次开展活动的过程,再让家长在本子上写上评语,家长们是这样写的:

“在这次活动中,张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提高,那天我带他们小组去食街的红灯笼湘菜馆采访,没想到平时内向文静的她,为了完成采访食客的工作,居然敢在大庭广众面前滔滔不绝,真让我高兴!”

“我原本对孩子的综合实践活动不感兴趣,认为这是不务正业。可看到平时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孩子,为了制作出美味的菜肴,居然要求我带他去市场买菜、教他炒菜,并迅速学会了我教的一道菜,我开始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对孩子的非凡意义,对综合实践活动产生了兴趣,尽我所能去配合孩子完成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我发现孩子学会了观察生活中的许多小事,学会了关心周围的人或事物,那种独生子女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也逐渐淡化了。”

“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学会思考,让孩子更热爱生活 。”

“孩子的摄影技术、绘画能力、写作能力,都在活动中得以提高,让我欣慰!”

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同,是促进家校合作,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前提,有了家长的支持和监督,活动才得以顺利进行。

2、综合实践活动的家校合作,要让家长在参与中体验孩子的成长,促进亲子关系。

针对需要外出活动的小组,教师应该联系学生家长,让有空的家长在双休日能抽时间陪同自己的孩子一起去活动,借此更深入地了解综合实践活动和孩子们在活动中所发生的变化。

五年级某班一个小组正在进行“请到我的家乡来——名称广州”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小杨负责的是查找广州的西汉南越王墓、六榕寺、镇海楼、陈家祠几大古迹的资料,他打算周末去这几大古迹实地考察,拍摄一些照片给同学看。考虑到小杨的出行安全问题,指导教师给小杨的妈妈打电话,希望她如果有空就陪小杨一起去,家长应允了。后来杨妈妈告诉老师,小杨在去之前还上网查看地图,根据各景点距离的远近设计了一番路线,他设计好早上先在地铁三号线夏滘站乘车到客村站换二号线,到达越秀公园站后,先参观镇海楼后再去对面的西汉南越王墓餐馆,参观完毕后在中国大酒店附近的麦当劳用过午餐,打车或步行至中山六路附近的六榕寺参观,再前往公园前地铁站乘车到陈家祠参观。整个参观路线安排得有条不紊,顺利完成了考察活动。杨妈妈在在小杨的活动记录本中的评语是这样写的:“我感受到了他的独立能力,他开始对许多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真棒!这次活动也是一次独特的亲子活动,使我与儿子的感情更加融洽。”

3、综合实践活动的家校合作,要让家长在亲身实践中与孩子一起成长,增长知识。

在活动中,教师们意识到家长们已逐步重视家庭教育的功能,但对家庭生活本身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却认识不深。于是,很多教师启发学生让家长帮助自己从家庭生活中寻找问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此促进家长与学生共同思考家庭生活中的探究题材。

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课题,如某校四年级一个班开展了“营养早餐知多少”的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一个班开展了“吸烟的危害”的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一个班开展了“小手牵大手,文明大家守”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主题都是学生这家长共同思考发掘出来的探究题材。

在对孩子的指导中家长也增长了知识,并开始慢慢注意了解孩子的思想,努力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生活氛围。如一个家长参与“吸烟的危害”主题活动后这样写评语:“没想到孩子们对大人吸烟这么反感,吸烟的害处真多,为了给孩子创造健康舒适的家庭生活环境,我以后要把烟戒掉!”

综而概之,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家长的理解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将举步维艰。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能力,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家校合作,使家长在参与并亲身实践中由学校教育的旁观者转变为一个合作者,转变为教师的教学伙伴。这种转变起始于教师与家长的共同目标和相互理解,教师只有以平等的姿态与家长展开丰富、持续的对话,才能寻找到二者彼此理解与合作的关键点,开辟综合实践活动家校合作一片广阔的教育天地。

第五篇:家校合作合作共赢

家校合作

和谐共赢

————永康市舟山初中

王伯军

20

13、0

8、26

一、家校合作的概念

“家校合作”目前尚未有一个涵义固定的概念,仍未形成确切的、被广泛接纳的定义。英语中表达“家校合作”的词最常见的是“home-school cooperation”(家校合作),与之相关的词还有“education intervention”(教育介入)、“parent-teacher collaboration”(家长—教师配合)、“parent involvement”(家长参与)等。

我国教育研究者马忠虎在研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问题时认为,家校合作,实质上是联合了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家庭和学校相互支持共同努力。这样一来,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家长在养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这一观点,慢调了家庭和学校在教育中的平等地位和作用,改变了我国教育界以往一直认为家庭教育从属于学校教育的看法,平衡了家校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调动家庭对其子女教育的积极性,发挥家庭教育的巨大作用。

二、家校合作的基本目标

家校合作的最终目标,首先在于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形成合力,促进青少年儿童在品德和学业及其他各方面的良好发展,身心健康成长;其次是通过家校之间的合作,提高教师、家长的教育素质和能力,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强化教育机构的自我管理,推进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进程。

在我国现阶段,家校合作还处于探索和初级阶段。从有关调查可见,我国的家长与教师在教育观念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家长与教师之间还存在相互推诿教育责任、共育意识不强的现象;家庭与学校之间存在缺乏信息沟通和交流的现状。此外,我国在教育管理体制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育管理权力集权化,家长的权利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等。再有我国的师范教育体系及师资培训等的课程中,缺乏对教师进行家校合作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使得教师缺乏相应的能力和技巧主动开展家校合作活动。

针对我国这种家校关系的现状,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家校合作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合作重要性的认识,消除学校与家庭在教育思想和观念上的分歧;加强家校共育意识;同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尊重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力,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家校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落实有关家校合作的制度,并加强督促和检查。

三、家校合作的意义

“总是听人说什么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听着这句熟悉而又陌生的话,我感觉到肩上责任的重大,同时也引发了我的深思: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好每一个孩子是我的心愿也是我的职责,可是孩子的教育,真的只是教师的单一责任吗?

随着对教育的逐步深入研究,当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教育部门也把加强家校合作放在教育改革的重要位臵。因而,在家校合作中,学校和家庭各自处在什么地位,发挥怎样的作用,对家庭德育有何影响等问题应首先明确。

(一)完善的家校合作关系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以及使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欢乐。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所以家庭教育必须在学校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成才,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二)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数年如一日地努力。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模式适合与否,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关系极大。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和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 学校家庭两方面教育是否密切配合,重要的一条是要及时交流信息。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待父母的态度等,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家长也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并且还想知道学校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建立家校联系后,能使这一渠道更畅通,学校与家庭教育更有时效性、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

(四)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能够优化学校教育的环境

学校教育虽然严格按照国家的教育要求办学,但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不断优化的一种动力,因此,家长在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下,不断的提出改善学校教育的要求,传授社会上的经验,调动家长及社会成员改善社会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有力的教育资源去优化、促进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接受的教育更完整。

四、家校合作的基础

总的来说家校之间坦率而真诚的交流是良好的家校合作的基础,学校和家庭之间都想把自己所想和所做的事情告诉对方,因此交流势在必行。教师可以把学校的教育计划、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日常活动告诉家长,让家长对学校教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家庭背景、经济、生活情况告诉老师,以便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学校鼓励家长对学校提出要求,把家长所了解的情况、关心的问题和心中的想法告诉学校,学校也不断地通过交流渠道对家庭教育的模式和过程不断地指导,双方在互动中获益,交流中发展。所以没有家长参与的学校教育是没有针对性,没有个性的教育;没有学校指导下的家庭教育更是盲目自发的教育,只有家校合作的教育才是完备健康的教育。

在当今时代,许多国家采取种种形式沟通社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家庭参与对中小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影响。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1992年美国城市人寿保险公司所进行的年度调查,大部分教师认为,缺乏家长参与对学校教育是个“严重的威胁”,家校合作势在必行,也理所当然。

(一)从家长的角度来看

1.家长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学校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有权利和义务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他们希望知道学校是怎样教育他们的子女,希望了解学校的政策和计划,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是否受到侵犯,是否被体罚了等等。例如:苏州昆山市某学校的附属幼儿园,家长们为了更好的使子女健康成长,要求学校每星期让家长到学校与自己的孩子一起活动,家长还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时定期到学校办公,参与教育过程,督查校方的教育教学工作,了解孩子的三餐营养,活动和上课的时间搭配,孩子上学和放学的接车问题,安全问题,生活问题等等。

2.家长有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参与学校教育。

从理论上说,家庭教育是个体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的最关键时期的教育。因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婴、幼儿童和青少年,他们正处在大脑迅速生长发育时期,也是潜意识学习的最佳时期和人格陶冶的最重要时期。把握家庭社会化方向的人自然是家长。所以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关键。家长和儿童的特殊血缘关系决定了家长在儿童的身心发展中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子女和家长的亲情关系、经济关系以及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率作用,树立起家长在家庭中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因此,家长有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参与学校教育。

(二)从学校的角度来看

学校教育需要得到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学校总是有教育宗旨的,最根本的便是德智体美劳。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到学校就是读书,升重点高中考重点大学,其他的概不参与。其实,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孩子读好书,更要让孩子做好人。做好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形成合力,学生缺一节课可以补回来,但思想上有一个盲区,恐怕要纠正过来不容易。因此,学校的课程和活动都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如果做家长的不合作,限制孩子参加学校的活动,或没有重要事情也让孩子缺席的化,这就影响到学校对课程的实施,从而影响了孩子学习的机会。例如:昆山市某中学要举行歌咏比赛。初三年级的一位女生,各方面条件都符合主持人要求。为此,学校专门聘请了一位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为她辅导、包装,到临近比赛时她父亲知道了,极力反对,到比赛时还是缺席了。家长的这种不合作的态度和不负责任的行为,给这位学生造成很大的伤害,让她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更失去诚信。事实上许多学校活动都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这种支持可能是精神上的,也有可能是物质上的,也有可能是责任上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学校和家庭的相互支持、交流和需要,才有家校合作的基础。

五、家校合作关系中重要人物的角色定位 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首先要摆正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各自的位臵,因为他们在不同的事务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凡事绝不能以谁为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各自的角色后才能更好地去履行相应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一)家校合作中学校领导的角色定位

学校领导首先是鼓励士气的组织者,他要对家校合作进行大力宣传,指导,支持和鼓励,使学校教职员工对家校合作充满信心和热情,并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家庭的合作,营造出学校与家庭通力合作的育人氛围。其次是家校合作的策划人,他要带头参与家校合作的学校整体计划的制订,主持一些大型的合作活动。最后是家校活动的实施者,合作中有和谐的,也有矛盾的方面,学校领导通过自身人格魅力和个人能力能够机智地处理家校间的矛盾。总之,学校领导有责任激励教师加强与家长的参与活动,同时也可以通过协调、管理、资金支持以及对家长参与活动表示赞赏等方式来帮助学校[3]。

(二)家校合作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活动的具体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他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知心人;他是活动资源的开发人。教师进行一次家访,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开一个家长会,要布臵会场,请家长发言,请学生代表发言,让一部分学生作好服务工作,教师准备汇报材料等,所以无论是教师走出去,还是家长请进来都需要教师去组织实施。

在家校合作中,教师与家长必须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应该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和尊严,去影响孩子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或家长在孩子心里的地位,教师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告诉家长,让家长感到荣幸,教师也要帮助孩子在心中树立起父母的伟大和无私,教师是家长和孩子联系的纽带,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知心人。

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家校合作的渠道随时随地因人而宜,许多活动在活动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例如:一个学生数学竞赛得了奖,如何告知家长,是打电话?发短信?带口信?如果把喜报寄给社区或单位领导再转交给家长,或许效果会更好。教师用真诚去对待家校合作,一定会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活动来。

(三)家校合作中家长的角色定位。

美国学者兰根布伦纳和素恩伯格把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角色分为三类[4]:

1、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有关研究发现,当家长的这种角色参与学校教育时,他们能成为其孩子有效的家庭教育者,家长的自信心以及家长对其孩子和自身的教育期望都能随着参与有所提高。

2、作为学校活动自愿参与者,自愿为学校提供无偿服务。家长可作为班主任的辅助人员帮助教育学生,可就某门学科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可就自身经历给学生做非正式报告等。

3、作为学校教育决策的参与者。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决策的全过程,即决策形成、决策执行和决策监督。

兰根布伦纳和素恩伯格只是把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分成上述三种角色的。我认为我国现阶段家长应该承担的角色是:

1、学校教育的合作者而不是指责者。学校教育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一旦出现问题,家长要密切配合,多合作少指责,为教育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2、学校教育的智慧者而不是观察者。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参与,要用智慧,用真诚来支持教育,很多家长只是形式上的而不是实质上的参与者,成了一名观察员。

3、学校教育的鼓励者而不是批评家。学校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家长的鼓励和宣传,特别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家长的积极参与,友情配合。

六、家校合作关系建立的关键

在学校管理者、家长、教师这三者中,他们之间的角色转换,换位思考,是建立良好家校合作的关键之一,大家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可以彼此谅解,达成共识。关键之二是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营造合作气氛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积极的态度,学校教职员工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为合作伙伴。教职员工度量要大,要能接纳家长,有时教师会受到家长的批评,责怪,威胁。和家长的合作不是很愉快,我们还是要把家长看作是我们的上帝,彼此信任,消除隔阂,要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成为合作伙伴,那么一定会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实际的行动,能够让家长真正介入学校事务的合作中来。关键之三是与家长合作离不开语言的交流,老师要有诚心和富有爱心,讲话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下列几种方式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

1、认真听对方讲话,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2、全神贯注于对方,与对方进行视力接触,通过相应的身体语言(如身体前倾,面露微笑,点头,握手)表明你的注意力和兴趣,都集中在对方所讲的内容上。

3、用开放式的陈述句对对方所表达的意见和情感作反应。

4、尊重对方,承认对方的意见对解决问题的至关重要。

七、家校合作的途径

家校合作的有效建立,必须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同样家长要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改革中来,实现真正的沟通与互动,下面介绍几种家校合作的常用途径和方法。

(一)家访。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重要渠道,初中三年内教师对每位学生要家访一次,班主任每年对学生要家访一次,家访过程中要作好家访记录,要求家长签字,面对面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不埋怨、不指责、不批评,切实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家访要了解家庭背景,人员结构,家访过程中要有礼有节,不能告状式家访,家访时,一定要让孩子在场,教师要有诚心和爱心要多表扬孩子的进步,真正起到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二)家长会。家长会是争取家长配合的有效途径,形式可以由家长进校举行家长会,家长会每学期举行两次,期初一次,期中一次,各年级组长主持,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汇报学生成绩,指出学生问题,介绍班级现状,沟通家长意见。学期结束时也可以利用社区由教导处、德育处、年级组长、班主任走出校门到社区召开家长会,主要是汇报成绩,向家长宣传假期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家长起一个监督作用,同时把行为规范极差的学生交给社区,形成一个三结合教育合力。

(三)家长参与教育。请家长进校参与学校教育活动,以了解学校,认识学校与学校保持一致。每个年级都要建立家长理事会,作为家长代表参与学校方针、政策的制定,参与学校后勤的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随时让家长进教室听课,家长与子女相互交流,使教育教学更透明。

(四)密切亲子关系,为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安排学生做“三个一”即:帮家长洗一次脚、做一次饭、说一句悄悄话。家长安排子女为教师也做“三个一”即:帮教师做一张贺卡、打扫一次办公室、提一条意见,通过学生这个纽带把家长和学校联系起来。

(五)通过家校联系卡、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及时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体育健康、获奖处分、重大活动、调整作息时间、临时加班或放假等信息反映给家长,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六)设立学校开放日活动家长们久违了学校的生活,他们对学校的一切变得陌生了。孩子在学校干些什么?吃的怎么样?学习怎么样?这些都是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设立开放日活动,可以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体验久违的学校生活。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安排家长参加升国旗仪式,进食堂参观,进课堂听课,参加学生的课外活动,与教师、学校领导交流,填写意见建议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个深刻、全面和真实的教育,必须是教师要了解家庭,作好与家长合作的心理准备,并且要积极鼓励家长成为学校的密切伙伴;家长要承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本着对教育的负责,用积极的态度成为学校的智囊,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八、家庭和学校合作的作用

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家庭和学校合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学校和家庭相互协调,将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当学生感到老师和家长在为发展而协同努力时,他们会因此而受到极大的鼓舞,产生向上的动力,激发成就感,并最终转化为进取的实际行动,很大程度上满足孩子们心理上受关注的需要。

(二)家庭和学校合作可以优化教育环境,因为家长的职业、兴趣、知识、阅历、技能和方法都各不相同,可以有效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三)家庭和学校合作有利于强化社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有别于家校联系,它是指家庭和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理育人,使学生受到来自两方面系统一致、各显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力,形成多种终身受益的必要素质,更好地实现社会化。

(四)家长和学校的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学习,使学生在学校内外获得更大的成功。

九、家庭和学校合作的问题

目前家庭和学校的合作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家庭和学校对合作的理解还较为模糊。虽然不少家庭和学校在观念上已经有了家庭和学校合作的意识,但是什么是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如何实施?各自的责任是什么?双方在理解上还是很模糊的。就家长而言,很多家长把合作看成是到场、是参与,是义务而非权利。就学校而言,把合作看成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相对比较次要的工作。这样,双方对家庭和学校合作本身缺乏正确一致的理解,在实践中必然导致家庭和学校合作活动的低效,甚至无效。

(二)家庭和学校双方缺乏充分的沟通。作为教育消费对象的家长,经常被一些学校教师认为是“外行”,在合作中只能处在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这种缺乏沟通的合作必然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解,致使家庭和学校合作步履艰难。家庭和学校在合作中应是平等互信的。作为活动中相互作用的主体,他们在教育思想、知识背景、教养方式和态度等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正是因为有这些差异,为了实现共同的合作目的——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他们不仅要相互承认其主体性,而且必须进行充分的沟通,才能缩短彼此的距离。也只有当家庭和学校互相沟通、互相尊重、彼此交流以及地位平等时,才有可能实现家庭和学校合作的真正目标。

十、对家庭和学校合作的理念研究与合作行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我国理论研究人员和实践工作者对家庭和学校合作的界定以及特点的研究已达到了较高水平。

我国一位学者指出,“家庭和学校合作是指以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家庭和学校互相配合和支持而采取的协调一致的互动活动”另一位学者也指出,“家庭和学校合作有别于家校联系,是指家庭和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使孩子受到来自两方面系统一致、各显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力,形成多种终身受益的必要素质,更好地实现社会化。” 我国又有学者概括了家庭和学校合作的五大特点,即目的同一性、地位平等性、形式互动性、理解沟通性和教育系统性。(内容来自刘晓的硕士论文《基础教育“家校合作”的探析》(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11月)(1)目的同一性是指家庭和学校是不同的社会组织,在社会中分别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但在家校合作中他们具有明确、共同的目的性。青少年儿童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服务对象,家庭和学校合作必须以青少年儿童为出发点,才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2)地位平等性。学校和家庭理都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具有平等性的特征,学校和家庭应该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3)形式互动性。家庭和学校合作的本质具有互动性。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就是在学校和家庭之间不断地相互影响,并在互动过程中动态地发展。(4)理解沟通性。学校和家庭在教育思想、知识背景、教养方式和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为了实现共同的合作目的,他们必须进行充分的沟通,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家庭和学校合作的真正目标。(5)教育系统性。家校合作是一个受多方面影响的包含多种因素在内的综合系统工程,而绝不仅仅是学校与家庭双方交往互动过程中的延伸。家校合作必须有相应的机构设臵作保证,由设计严密的计划来体现,由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展开。

从上面的研究可以看出,无论是对家庭和学校合作定义的研究,还是对家庭和学校合作特点的研究,都呈现出合作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家庭和学校有着共同的育人目标,即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必须以青少年儿童为出发点,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且二者共同的目标是开放的,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不断会有新的目标生成。

(二)家庭和学校是地位平等的两种不同的育人力量,他们享有平等的权利,并承担着不同的育人责任;二者的角色都由活动的管理者变为了活动的领导者。

(三)家庭和学校不断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在合作中相互支持和帮助。

但在实践中,大多数来自实践的案例停留在第

一、二个阶段,这就形成了理念超前,而行为臵后的现象。

家校合作案例 家教建议

案例一:孩子厌学怎么办? 赵某,高一学生,性格一向开朗外向,能说会道,好动,人缘好。为了儿子有出息,妈妈一直以孩子的表哥考上大学为例对儿子进行鼓励和说服教育,时常拿两人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进行对比,一看到孩子不够认真就责怪儿子不争气,比不上表哥。以前儿子很听话,现在对妈妈的话产生了逆反心理。最近只要一提到学习,脸上就显露出烦躁的表情;一拿到书本,就哈欠不断。做作业也磨磨蹭蹭,拿块橡皮也能玩半天。他时常感叹:“学习真没意思,真累!”看着赵某成绩直线下降,妈妈很是焦虑。 李思齐老师回答:

赵某对学习的反应,实际上是厌学的一个典型案例。学习没兴趣,就开始消极应付,导致成绩下降。在孩子不够认真努力时,如果父母不进行合理引导,而是简单粗暴地责怪他不争气,孩子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表哥考上了大学,有了榜样,本来对赵某是一种促进,但父母不对他进行适度合理的激励教育,反而拿来衬托自己儿子的“不争气”,本意是督促儿子更加努力学习,结果起到了负面作用。对表哥的过度赞扬使赵某感到自己在父母眼中显得很无能,一无是处,处处不如表哥,于是逐渐变得自卑和厌学。他越厌学,越学不好,成绩越差,成绩越差就越厌学,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使他完全失去了自信心,最后索性破罐子破摔,逃避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期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自己的努力不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就会产生挫败感,就不可能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也不例外。一个学生如果在学习中老是受到批评、指责而很少受到表扬、夸奖,那么他对学习就会产生厌烦和畏惧情绪。因此,如果孩子厌学,家长要了解其原因:是学习困难造成的,还是家长期望值过高造成的?如果是学习困难而使学生没有成就感,家长可为孩子进行学业辅导,或者请家教辅导,以提高孩子成绩。如果是家长的过高期望造成的,就应该立即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让孩子经常有成功的体验。一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厌学的情绪就会消失。

另外,到了高中,学生的成绩开始拉开档次,并且差距越来越大。有的孩子自尊心强,极要面子,就会因为成绩不理想而苦恼,甚至伤心流泪,认为学习不能给自己带来喜悦,只有失败后的烦恼和自卑。尤其是初中成绩优异,到了高中逐渐跟不上的孩子,受挫感就更严重了。

建议赵某的妈妈好好跟孩子谈谈,加强感情上的交流,与孩子交朋友,分解过去因为与表哥对比而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和伤害。在对待学习的问题上要以鼓励为主,多一些赞许和肯定,少一些批评和责备。提到孩子表哥时,不要把表哥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相比,可以让表哥适时适度地介绍一些学习的经验体会,供孩子参考。

案例二:怎样辅导孩子克服学习中的自卑感?

在高一时,小A的学习还比较优秀,一般在年级里排前五名,高二时学习就有点退步,有一次月考排到了年级二十几名。小A为人腼腆,爱脸红,自己意识到了就努力克制,但越想控制就越容易脸红,她心里就着急起来,学习也无法专心。小A的妈妈咨询了许多朋友,小A自己也要求去看心理医生,看过之后,也没见多大成效。小A每天总是闷闷不乐,烦躁不安,小A的妈妈试着问她担心什么,她就说自己是个有问题的人,与人家不一样等等。有一天,小A对妈妈说:“妈妈,我很自卑,看他们学得很带劲的样,我自愧不如,我是不行了,我的问题多……”看到小A这么消极,小A的妈妈一筹莫展。

赵玉新老师回答: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越来越关心自我,越来越密切地注视自己,常常很自然地拿自己与周围人比较,很想肯定自己,处处能赶超别人,使别人能对自己刮目相看。这虽然有催人奋进的积极一面,但由于青少年容易情绪化,看事物常常以偏概全,一旦在比较中感到自己与别人有距离,或是比较后通过自己努力还是达不到自己愿望,这时就会产生挫折感,变得心灰意冷,产生自卑心理。 小A的妈妈应该更多地走近孩子,走进孩子的生活,多说肯定的话语。对于自认为不如人的孩子,要给他们更多的肯定。有时候,虽然明知如“你一定能考出好名次”,“你绝对不会输”等话语是自欺欺人,但是这些肯定的话语能够在孩子心目中形成一股自信力,他们会把这些肯定的话当作既成的事实来要求自己,从而抛开一切顾虑和犹豫,沉着应战,发挥出他们应有的水平。这就是语言暗示的作用。

一位罗马诗人曾经说过:如果有位女子因她的肤色太黑而烦恼,你不妨赞美她的肌肤如胡桃般的美丽。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缺点往往就是他的优点所在,而一个人的优点往往即是他的缺点。对于自卑的孩子,父母一方面要发现他的优点,另一方面是要换个角度从积极的方面去评价他的缺点。例如,如果孩子胆小,可以对他说:“胆子小就不太会闯祸。”如果孩子为脸红烦恼,可以对她说:“脸红说明你有自尊心。”如果能够引导孩子从积极的方面看待自己的某些缺陷,自然而然就可减轻孩子的自卑感。

案例三: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差,怎么办?

小松同学进入高中以后,早操迟到,上课瞌睡,不交作业,有空就去玩耍……成绩直线下滑。老师找他谈了很多次话,他要么说自己会改正,要么就沉默不语。父母与他谈话,他干脆就与家长顶嘴:“我已经很努力了,还能要怎么样!”

进入高二以后,情况依然没有改观,家长痛苦不堪…… 张振兵老师回答:

通过了解,知道小松同学上高中之前一直住在家里,父母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进入高中以后,小松没有做好适应新环境的心理准备,离家寄宿以后,缺乏自理生活的能力和合理安排生活的习惯,感觉比较累,比较紧张。在初中时,由于知识容量小、难度低,再加上老师盯得紧,所以小松成绩还过得去,但高中知识容量大、难度高,小松就感觉学得累。

针对这样的情况,家长首先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应该让孩子认识到“态度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成就人生”,下大力气帮他培养一些学习、生活的好习惯,例如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归纳整理学习资料等等。

当然,改变坏习惯,培养好习惯不是那么容易的。心理学曾有一项研究,认为一个习惯的形成,至少必须重复二十一次。所以,好习惯的养成还需要家长不断反复的督促与适度的奖罚措施。

案例四:孩子嫌家长烦,怎么办?

小军平时是一个个性极强的孩子,在小学初中的时候,他是家长眼中、老师心目中的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在班级里一直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可是到了高中之后,他有几次考试没考好,妈妈就总是在耳边唠叨,弄得他根本没有心情去学习,甚至有几次和妈妈大吵起来。

可是妈妈还是一如既往地不停拿他的成绩来说事。久而久之,小军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最差的一次竟然滑到了班级下游,他自己也很苦恼。可是在他看来,妈妈不但没有来安慰他,还在以往的唠叨中,又多了一种叫做责备的东西。这令他十分失望,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渐渐地不愿意与父母说话,“她一说话我就觉得她很烦。”“我虽然也知道她为了我很辛苦,可是一听到她一张嘴就是我的成绩怎样怎样,我就烦得不想再和她说任何一句话了。” 刘俊老师回答:

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什么都无所谓,只要孩子成绩一下降,孩子就什么都不好了。殊不知,这样就会造成孩子与家长的对立。 其实,除了学习成绩以外,孩子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关注,比如说生活、心理等等。平时多关注一下孩子的心理状况,多了解一下他们在想什么,这样才能把握孩子的“心灵脉搏”,让孩子乐意与家长交流,从而找到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最根本原因。

此外,家长不能只看到孩子学业上的短处,还要善于欣赏孩子其他方面的长处。不要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退步就否定了他在其他方面的努力与成果。何不让孩子活在一种“光环”之下呢?让孩子产生“我也很优秀”的心理状态,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使孩子以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挫折。一个心理状态积极的孩子是不会拒绝与他人包括家长进行交流的。

案例五:寄宿生家长怎样关注孩子的学习?

我家距离你们学校比较远,孩子只好住在学校里。我们工作也比较忙,没有多少时间看他,不能再像初中那样关注他每一天的学习情况。我想问一下寄宿生家长平常该做哪些事情来促进孩子的学习?

王诗锋老师回答:

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后,学习方式与课程难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许多学生就是住在家里,家长也很少有能力再去辅导他们的作业。所以,在学习上,家长除了进行督促外,基本起不到太大作用。

我认为家长主要应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当孩子与家里通电话或者放假回家时,家长一定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话语,看看他最近主要关注什么。如果他(她)主要谈正面的东西,例如谁谁的成绩比自己好,谁谁的学习方法比较适中,自己所在班级学风等等,就说明孩子精力主要是放在学习上。如果主要谈论谁谁家里多富有,谁谁家里有几辆汽车,班级里谁又买了一件名牌衣服,谁谁在玩游戏机、MP3等,就说明孩子心思在转移了,这时就要加强其学习状态的教育了。

由于孩子回到家或者给家长通电话时,往往只汇报“自己好”的一面,所以要想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还必须多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因为他们最了解你的孩子在学校的状况。洛社高中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基本上每天晚上都在学校夜办公,所以与孩子的谈话交流会比较多,对孩子的看法一般也比较客观、公正、全面。家长多与老师联系,能尽量多地掌握孩子在学校里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对孩子的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参考作用。

案例六:孩子封闭自己,只知道学习,该怎么办?

小悦的妈妈发现自己的女儿自高一分班之后就逐渐寡言少语,情绪不稳定,与班里的其他同学经常发生小摩擦,甚至连同一个宿舍的舍友也从不搭理。据小悦妈妈反映,初中的小悦活泼开朗,和同学关系也不错,但学习不是很认真。然而现在她简直像“脱胎换骨”了一样,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就是学习,只要跟她谈学习以外的事她就很生气,有时她还很在乎别人对她的看法,很痛苦又很矛盾。父母对小悦的现状很担心,多次开导她,但她就是“一根筋”,依然维持现状。最近,她向父母提出要退宿,理由是与宿舍同学没什么共同语言,关系紧张,觉得她们都在刻意排挤她。对此,小悦父母很苦恼。

虞黎燕老师回答:

初中的小悦活泼开朗,和同学关系也不错,但学习不是很认真,为什么在高中就封闭自己,并一反常态地只知道学习了呢?

要对症下药,就必须先找到原因。经了解,小悦进入高中后交了一个“死党”,无话不谈,关系好得不分彼此。那个同学成绩比较优秀,但是后来两个人的关系不知怎么回事搞僵了。从此,小悦就开始封闭自己,认为周围的所有人都不可信,都不值得交往,因此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在学习上,她认为只要学习好了,没有朋友也没关系。

小悦曾经开朗活泼,但高中时交的好朋友离开了她,导致她走人了一个极端,认为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友情,别人都是不可信任的,这是典型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因为怕再次受伤,她就开始封闭自己,排斥他人。但她内心深处又放不下这段友情,因为她很在乎别人对她的评价。从这一点可见,她还是渴望别人能接纳她,和她做朋友。

针对小悦的这种心理,家长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孩子认识到交友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与人的相知有时候需要“缘分”,人的一生不一定能交上几个知己。同时还要引导孩子在与别人相处时,要多找别人身上的优点,宽以待人才能赢得友谊。另外,家长可以与孩子的同学、舍友作些交流,了解自己的孩子是怎样与他们相处的,创造机会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与同龄人交往,久而久之,孩子的状态会有所改观。

案例七:

我校杨晔老师的孩子从小不要父母多费心,他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学习能力较强,能冷静面对自己的优势学科,也清楚自己的薄弱环节。但他后天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学习定力不足。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改善,学习成绩显著进步。去年他上高三,二模考试结束后,因距离自己理想中的大学比较遥远,他一时有点泄气了。

杨晔老师的对策:

针对儿子自尊心比较强,原来自信满满,现在底气不足的情况,我采用了写信的方式,激发他的自信心:

18年来,我们风风雨雨一路走来,你带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快乐,谢谢你!特别是近年来你的执着、坚韧、顽强让我们钦佩,你的冷静、睿智、豁达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些足以让我们为你骄傲!

其实我从电话里你热情的话语里听出了你战斗的激情,从你朗朗的笑声里听出了你的自信,从你冷静又略带谦虚的分析里看到了你的潜能,你有一个良好的复习状态,相信自己,你能行!

作为家长,总有一些话要对孩子说,但是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比较难以接受,因此我与孩子交流时多次采用“相信”这个词汇:

现在,你即将面临人生的一个机会,也许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相信你的实力,相信你会作顽强的拼搏,相信你会谨慎地对待考试,这里我们只是以曾经的高考参加者身份和你探讨一些问题。

孩子们在求学阶段,对理想中的大学总有一个美好的憧憬,但有时候理想与现实会有一定的距离甚至感觉遥不可及,孩子便有些无所适从,这时需要提升孩子的情绪:

孩子,现在是一个机会,但并不是唯一的机会,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还会有许许多多的机会。目标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但当我们回首历史的时候发现对有些目标并不需要那么执着,哥伦布如果不是坚持他到的是印度而能发现是一块未经开发的新大陆,也许美洲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了,目标有的时候是可以分段实现的。对于我们来说,比结果更重要的是享受过程。

就是在这样的交流中,我的孩子慢慢成长。去年参加高考,他以理想的成绩考取了南开大学。同为父母,希望我的做法能给家长们带来一些启发。

上一篇:教学视导评估学校报告下一篇:继续教育考试部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