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论文范文

2022-05-11

第一篇:家校合作论文范文

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分类号】G636

社会变革对学生道德品质提出新的要求。当前,我国政治及经济体制正处于极度转型时期,政治体制上从高度集权的政治取向逐渐向民主型转变,经济上从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快速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文化上从传统文化向开放的现代文化转变……全球化的浪潮迅猛的推进着科学技术的更新与发展,便捷的通讯设备、快捷的互联网设施,使人们在思想、道德和文化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冲击和转变,而新世纪以来的学生家长正是这一代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的传递者、感受者及践行者。家长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学生“三观”的形成,社会变革在对家长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引起学生思想的动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都以获取自身的最大利益为重,公德意识淡薄,人情意识淡漠,“彭宇事件”、“小悦悦事件”的接连发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荡然无存,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这就要求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氛围,帮助学生养成爱祖国、爱集体、爱自己、爱他人的仁爱品质。其次,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假冒欺诈行为泛滥,这些不良的社会思想及丑恶的社会现象正在潜移默化中扭曲着儿童的心灵,磨灭着儿童原本单纯的心地。而学生又缺乏抵御不良行为的能力,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便成为学校、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责任。第三,媒体等不良信息引发小学生的思想冲击。随着信息媒体技术的广泛传播,学生接触社会的渠道进一步拓宽,这些新兴技术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带了了不少弊端。例如,电视、网络、图书、音像当中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严重阻碍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同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错误思想也是阻碍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一大障碍。市场经济强调利益最大化,这种以經济建设为中心的片面思想滋生了大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部分家长过分夸大金钱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错误的观念严重影响了孩子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促使学生攀比成风,嫉妒之心泛滥,狭隘意识渐长,自私心理严重……均严重阻碍了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迫切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为学生铺开一张保护之网,共同抵制不良思想在学生思想之中的蔓延。

1988年,中国政府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德育的概念在中小学开始合法化。同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出台的《中小学德育纲要(试行)》在实施途径中明确提出:“实施德育,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学校应起主导作用。学校要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长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爱好特长和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1993年3月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颁布实施《中小学德育纲要》,其实施途径中又再一次重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在小学生德育中的重要性。1994年,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全面确立了学校德育的重要地位。2004年,党和政府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文件的发出,标志着中国学校德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以上历程表明,以学校教育带动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并促进三者的相互配合已成为推动我国中小学德育实施的有力途径。

家校合作作为一种能够促进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有其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许多学者在其著作中都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如:赵玉英和张典兵两位学者在其所著的《教育原理》一书中认为途径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和工作。而“德育途径是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儿童施加影响,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根据两位学者对德育途径的定义看以看出:第一,“各个”一词表明了学校德育途径的多样性、多层次性和多方面性。例如,根据狭义德育的界定,学校德育的途径可以分为“教学、共青团、少先队、课内外活动、校会、班主任工作等。根据广义的德育界定,则德育途径又可以划分为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三个层面。总之,德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德育途径为基础,依据德育目标,凡是能够实现德育目标的方式、方法都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学校德育途径。第二,“不同方面”一词强调了对多种德育途径的综合性应用。德育途径具有多样性,不同的途径所发挥的德育功能个不相同、各具特色。德育途径间所具有的这种差异性与独特性利弊兼有。“利”在于每种德育途径差异性和独特性,所有每种德育途径都担负一定的德育任务,从而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弊”在于正是因为每种德育途径的差异性和的特性,因此,每种德育途径的单独使用所发挥的德育功能具有单一性和不完整性。因此,为了克服德育途径的这种弊端,在充分发挥各种德育途径功能的同时,还有注意各种德育途径的彼此联合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这种教育合力对于德育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例如“从一个人能够参与学习活动和社会开始”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条渠道都“同时在影响他的思想与行为”,家庭、学校、社会这三方面能够彼此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则对一个人的德育发展效果显著。综合诸多学者对德育途径的解读,笔者认为,对于学校而言,通过家庭、学校相互配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德育途径,且家校合作对促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又有诸多实践性的基础。

学校开展的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可以说,学校教育重在为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打下基础,教育内容相对稳定,内容编排具有科学性,符合学生的心理接受特点。而家庭教育内容主要贯穿且隐藏在家长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下,受家长的兴趣爱好及品质特点所决定,教育内容极不稳定。很多父母对孩子急于求成,盼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迫切,一味追求孩子的分数,往往忽略其道德教育。因此,家校合作可以帮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德育内容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互补。

参考文献

[1]顾越华.浅谈德育过程中家校合作方式的意义[J].教育探索,2002,(03);12-13.

[2]吴敏.家长要学会与学校和教师沟通[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06):34-35.

[3]李莉.浅析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机制构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11):45-47.

[4]王敏婕.社会分层在家校合作中的表现及其影响——美国家校合作的最新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

[5]朱红.新时期家校合作教育刍议[J].教育探索,2005.

作者:孔佳丽

第二篇: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

新教育实验始终把家校合作共育放在重要位置。早在2004年,就明确把“优化家校合作”作为新教育实验的重要项目,成立了新父母学校,用“6+1”(“6”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双语口才训练、建设数码社区和构筑理想课堂六大行动,“1”指优化家校合作行动)特别行动方式予以推进。

今天,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党和政府为此进行了多方部署,推出了诸多举措。注重家庭与家庭教育,当然离不开家校合作共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再次聚焦家校合作共育问题,深入研究相关理论,全面总结已有的思考与实践。可以说,这是我们十三年来的一次系统总结,也是我们的一次再出发。我们希望,通过更为丰富和深入的家校合作共育,在教育中建立良好的、多方合作、共生共赢的关系,为全社会的文化生态奠基,助力中华文明的复兴。

一、家校合作共育的历史考察与概念界定

(一)家校合作共育的历史考察

从教育史来看,家庭、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等教育的多方,由合至分,由分至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不同的方式,共同推进了教育的发展。

在人类远古文明的漫长岁月里,教育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既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和专门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主要内容也只是渔猎和农耕等劳动技术与生活经验的传授。家庭出现后,原来由社会承担的教育任务,开始由家庭与社会共同承担。

最早的学校萌芽,与家庭一样,也出现在原始社会的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原本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教育逐渐分化了出来——学校诞生了。最初的学校只是少数人享有的特权,大部分人的教育仍然主要在家庭和社会的生活和生产劳动中,通过耳提面命的方式进行,直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而出现。

现代学校制度出现以后,家庭和社会仍然承担着教育的任务,但是由于越来越多的父母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去,他们有自己专门的职业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他们开始“走出”家庭,逐步“淡出”教育的舞台。学校成为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最重要的教育使命,也就顺理成章了。

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前,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与合作都是比较少见的,只有在出现各种事件或变故时,如孩子在学校出现了严重的行为问题,或在家中显露出受到极度的课业压力时,彼此之间才会相互联系。

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掀起了以教育机会平等为基本内容的平权运动,强调关注处境不利的儿童和家庭的教育机会。1966年,《科尔曼报告》提出了一个令学校教育感到尴尬的研究结论,即学校在孩子学业成功方面没有多少实际用处,而家庭及其同伴的影响才是决定孩子学业成就的关键因素。同时,塞维尔(Sewell)、哈瑟(Hauser)等教育社会学家的研究也发现,父母参与和期望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中介变量。这些研究让人们重新思考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关系问题,重新考量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家校合作问题也开始提到议事日程,许多国家先后出台了推进家校合作的政策,鼓励父母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吴重涵等,2013)。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各国都开始广泛关注和重视家校合作共育问题,从财政支持、法律体系建设到理论研究,都加大了力度。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教育界出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有效学校运动。该运动的主旨是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和提高学校质量,提出的重要策略是父母参与学校教育,改变过去学校与家庭相互隔离的方式(W.H.Jeynes,2007)。197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初等和中等教育法的修正案,第一条款就提出成立父母咨询委员会(Parent Advisory Council),以协助学校设计、发展和实施那些促进低收入家庭儿童发展的计划,父母参与教育的权利被正式纳入联邦教育法规。1983年,冷战背景下的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名为《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促进家校合作是该报告的重要内容。在1988年的哈金-史达佛改善中小学修正案(Hawkins-Stafford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mprovement Amendments)中,再次强调为改善中小学教育,需要增进父母参与。在这个背景下,父母参与已经成为学校的常态,部分父母成为学校决策层的重要成员,对于所在学校的教师聘任、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乃至学校的资金预算等都有一定的发言权。父母还可以通过竞选学区教育委员会、学校校务委员会、父母咨询委员会或学校咨询委员会的成员来参与学校决策。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家校合作组织,如NNPS(美国合作伙伴关系联盟)研究中心。如2006年苏格兰政府颁布了《父母参与学校教育法》,2007年在伦敦国王学院建立了“国立育儿辅导学院”。

在这场席卷全球的家校合作探索中,我国也在不断研究和实践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更是不断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法律、规章制度,为深化家校合作共育提供了政策依據与规范操作方法。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06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其相关条文,为家校合作共育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也都把家校合作共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涵。如《纲要》在“现代学校制度”部分,就明确提出了“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要求。这些文件,都把家校合作共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深化家校合作共育提供了政策依据。

全国妇联、教育部等部委也出台了若干关于家庭教育的专门文件。1998年,全国妇联和教育部联合颁发了《全国家长学校工作指导意见(试行)》。2010年2月,全国妇联与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卫生部、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关工委联合颁布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以下简称“《大纲》”)。2011年,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2012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2015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6年11月,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等八个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其中,关于家校合作共育的领导体制明确提出: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负责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文明办协调各部门力量,共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教育部门加强幼儿园、中小学校家长学校的指导与管理;卫生、人口计生部门大力发展新婚夫妇学校、孕妇学校、人口学校等公共服务阵地,对父母进行科学养育的指导和服务;人口计生部门负责0~3岁儿童早期发展的推进工作,并逐步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妇联、民政、教育、人口计生、关工委等部门共同承担做好城乡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与管理工作,推进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由于《大纲》等文件对家校合作共育中的各部门职能的交叉,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了相对灵活的多样化格局。最典型的有三种模式的家庭教育领导体制:一是以关工委为牵头部门,以江苏淮安为代表;二是以妇联为牵头部门,以广东中山为代表;三是以教育行政部门为牵头部门,以山东潍坊为代表。三者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谁牵头,只要能够有意识、下力气推动家校合作共育,就一定能做出成绩。

(二)家校合作共育的概念界定

要对家校合作共育下一个准确的定义,首先需要厘清相关的重要概念,对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各方在教育过程中应有的角色与作用进行分析。

首先,关于家庭与家庭教育。家庭是以一定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是“社会最微小的细胞”。尽管现代社会出现了同性婚姻等许多新的家庭形态,但主流家庭的基本性质没有变化。家庭是一个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也自始至终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这就是家庭的教育属性。家庭教育,从广义上而言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从狭义上而言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1985)。家庭教育最明显的特征是非正规性,它不可能像学校教育那样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教育内容、作息时间和考试评价。但家庭教育同时又有其独特优势:一是时间上的优势,孩子日常只有6~8个小时在学校,而其余更多时间在家里或课外;二是情感上的优势,家庭教育具有用血缘和亲缘关系对子女产生影响的优势,可以利用亲情和父母言行的示范作用,对子女进行教育;三是资源上的优势,家庭教育可以超越学校的时空限制,利用所有的资源,从社会交往到旅行考察,从各种媒体到网络资源等多种途径进行教育。

其次,关于学校与学校教育。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实施影响,使其身心等素质朝着教育者期待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的正规形态和主导形态,是制度化教育。尽管未来学校形态也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但学校的基本属性不会有很大变化:(1)社会性,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社会属性,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2)专业性,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目的明确,工作专业,方法科学;(3)强制性,学校教育必须遵循国家的培养目标、学习时间与课程标准,代表国家和社会利益及要求;(4)阶段性,根据学制安排,学校教育一般将学生的学习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有一定的学习内容和考核标准。正因为学校教育的上述特点,学校才能得到国家和家庭——这两个关键主体的共同支持而得以发展,并成为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既要代表国家意志,也要代表家庭意愿;既要保证为国家培养建设者,也要保证为家庭培养人才。只有两者充分、有机结合,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再次,关于合作共育。家校合作共育,是指家庭、学校、社区等不同教育主体之间在教育方面的合作。合作是相对于分工而言的。长期以来,不同教育主体各自分工,以履行自己对儿童的教育职能。但是,在教育研究和实践中越来越发现,在分工基础上的合作,对儿童发展最为有利。

关于家校合作共育的主体,虽然用的是家校这个概念,但其中也包含着社区。因为,学校和家庭都是处于一定的社区之中,社区是家校合作的重要空间环境和文化环境,也是重要合作伙伴。根据美国学者爱普斯坦的“交叠影响域理论”,家校合作共育是学校、家庭、社区合作,三者共同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产生叠加影响的过程。家校社三者是合作伙伴关系(Epstein,1977;吴重涵等,2012)。我们认为,学校、家庭和社区虽然各有职能,但彼此间又密切相关。学校不仅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还是社区的文化中心和文明引擎;家庭不仅仅是亲缘关系的社会单元,还是孩子的课余学校与亲子乐园;社区不仅仅是区域生活的共同空间,还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和实践基地。当然,根据约定俗成的称谓,也为了行文简便,通常情况下我们还是用“家校”来指代所有参与共育的不同教育主体。

在教育中,学校是专业机构,家庭和社区是非专业单位。专业和非专业两者之间,一旦发生合作,一旦围绕教育问题进行精神交流,就形成了教育磁场。就像南极和北极看似距离遥远,其实彼此呼应,形成磁力,影响着磁场中的一切。家校合作共育中产生的这种“磁场效应”,会让所有参与者产生精神共振,就当下而言,会有着潜移默化的“不教之教”的良好效果;就长期来说,有着辐射社会并提升全民教育素养的重要功效。这将是一种理想的立体化、大教育状态。

我们在家校共育的工作中所要做的,就是把精神交流发展为精神共振,从而加强教育磁场的正向磁力,让这磁力作用于学生、教师、父母等所有相关人员身上,并通过磁力的持续向外扩散,将教育的影响力继续向全社会辐射和传播。

基于上述理解,我們认为,家校合作共育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家庭、学校和社区多方教育主体之间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拓展教育教学资源和条件,影响并改善家庭、家教和家风,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促进社区和谐共生,实现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协调发展,父母、孩子、教师等相关人员的共同成长。

(三)家校合作共育的内涵分析

爱普斯坦曾经总结了6种家校合作活动的实践模式:(1)当好家长;(2)相互交流;(3)志愿服务;(4)在家学习;(5)决策;(6)与社区协作。(吴重涵等,2013)考虑到中国家庭教育的实际,经过新教育共同体的讨论研究,我们进行了新的思考与归纳,从以下四个方面重新梳理了新教育实验关于家校合作共育的内涵:

1.家庭教育指导。

即学校指导和社区参谋家庭教育,包括:具体指导父母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如何认识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如何科学地教育孩子;教会当好父母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帮助父母了解学校生活的特点与规律,了解孩子学习的现状与特点,获取社区的教育资源等。家庭教育指导的内涵,比爱普斯坦提出的“当好家长”和“在家学习”要更加广泛和丰富。

家校合作共育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素养。所以,指导家庭提高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应该是家校合作共育的应有之义和基础工作。在这方面,学校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和作为接受过比较系统的教育科学训练的教师来说,对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儿童的学习方式,对学校生活的情况更加熟悉,所以,应该自觉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帮助父母成长的责任。

2.学校生活参与。

即学生及其父母及社区代表对学校教育实践活动的参与,主要包括决策参与、课程参与和管理参与。决策参与,是指通过校务委员会、家校合作委员会等机构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反映学生与父母的各种诉求,为学校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课程参与,是指参与到学校课程的规划、设置、研发、实施和评价各环节之中,常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进行——学生及其父母和社区代表通过家委会以及各个活动小组的形式,参与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的相关活动,如结合自己的专业、职业,为学生开设课程或讲座。管理参与,是指学生及其父母和社区代表参与到学校具体事务的管理过程之中,一般也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进行,如在图书馆、食堂担任管理者,在学校上学、放学期间协助学校导护教师维持秩序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家校合作共育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忽视学生(儿童)的权利。所以,通过制度化的安排,如让学生代表旁听决策讨论会,向学生征集预设立课程的主题等,让儿童参与以上三个环节,是工作中需要特别留意之处。

3.家校互动沟通。

即家庭、学校、社区之间通过各种媒介,建立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及时交流和分享相关信息,如学生在学校或者家庭的相关情况,家庭或学校、社区的重大活动等,以增进互信,促进合作。互动沟通的诸多内容也体现在指导家庭教育(及社区参谋)、家庭和父母(及社区)参与学校教育两方面。此外,互动和沟通还有其特有的目的作用,如增进互信等。家校合作共育的效果如何,直接取决于家校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是否对称,是否充分,是否有效。

4.社区融合协作。

即家庭和学校真正地融入社区,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与社区的各种机构和人员通力协作;社区也主动开放各种资源,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家庭和学校的相关活动。社区融合协作的主要形式包括学校辅助社区服务家庭,推动家庭和组织指导孩子参与社区相关活动,社区帮助学校服务家庭,为学校和家庭参与社区活动提供便利等。

在家校合作共育中,社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资源,与家庭、学校是非常重要的新型伙伴关系。家庭、学校本身位于社区之中,父母、教师和孩子本身也是社区的重要成员,社区的各种机构,如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甚至银行、企业,包括各种社会组织等等,都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所以,社区融合协作是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内容。

二、家校合作共育的意义与价值

家校合作共育是教育现代化、民主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和社会发展到当今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

父母作为儿童的监护人,原本就拥有教育权,这种源自“教育原始的委托者”身份的教育权,在工业时代才开始更多委托给学校行使。到了信息时代,随着对教育要求的改变,随着学校自身的改变,无论家庭是自愿还是被迫,都将越来越多地进行教育上的选择、参与。因此,如果说工业时代的家校共育,学校和家庭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主观选择的话,那么到了信息时代的家校共育,就是学校与家庭都不得不正视的、无论自身是否情愿,都将必须进行的必然选择。同时,只有做好家校共育工作,才能够正常促进信息时代教育的发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家校合作共育有着更为重大的价值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家庭的教育功能,促进新型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

首先,教育目标的一致有利于家庭和谐氛围的营造。在中国的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问题历来是家庭关注的焦点。因为孩子的教育一旦出现问题,或者围绕教育产生分歧,很容易导致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家校合作共育过程中,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向家庭传递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帮助家庭成员在教育问题上形成一致的教育目标,可以有效避免家庭成员之间因为教育问题而产生的矛盾。

其次,共同成长能够为家庭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父母在教育上的不作为和乱作为,都会导致孩子的成长障碍。家校合作共育不断推动父母的学习和自我成长,不仅会有效避免由于自身错误的教育行为对孩子的伤害,也会形成尊重、理性、文明、友善的家风,以利于学习型家庭的建设,从而能避免因极端行为给家庭带来的伤害,带动家庭建设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再次,对孩子的抚育过程,促进父母的再次成长。教育孩子,是父母对自身成长历程的一种折射和反思。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伤痛,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不知不觉中积累成为健康成长的障碍。如果父母能够用心梳理自己孩童时的经历,不仅有助于发现自己孩子的教育問题,还能借回顾和反思化解自己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实现精神生命的第二次发育,再次成长。

所以,我们强调家校合作共育,对家庭而言,是希望借此引领带动家庭,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形成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和家庭风气,构建有利于孩子成长、全家幸福的家庭。

(二)有利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拓展教育教学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现代学校制度是一种协调校内和校外关系的制度安排,重视协调和整合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力量。现代学校制度把学校视为一个开放的组织,它不仅关注学校内部的运作过程,而且也重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互动过程,特别强调学校利益攸关方在制度构建和发展中的作用。家校合作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学校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校合作共育对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拓展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家校合作共育凸显了办学的多元主体。学生父母和社区干部群众的知识、经验和专长,可以从不同侧面有效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社区的各种公共文化机构和名胜古迹等资源,更是可以直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家校合作共育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去优化、完善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接受的教育更完整。当然,社区和父母对学校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不断优化的一种动力。

家校合作共育还可以强化学校的自我管理,提高学校管理科学化的水平。科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以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沟通为基础。从目前家校合作共育的情况来看,仍然有一些学校抱持“闭门办学”的态度,以学校围墙为界,将学校与外界社会隔离开来,成为“教育孤岛”。因此,消除传统学校教育弊端,唤醒学校的教育活力,改进教育生态,推进教育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教育共识。《纲要》中提出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其基本内容就是“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就是要吸引家庭和社会力量对学校管理和运行的有效参与。

从许多新教育学校家校合作共育的范例中可以看到,父母和社区参与学校管理事务带来的巨大力量,让父母从学校的阻力变成动力,从与学校对立变成友好,让社区与学校的互不相干到共同携手孩子成长,由此改变了学校的生态,提高了父母和社区对学校与教育的满意度,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教育正能量。

(三)有利于师生、亲子和相关参与者共同成长

新教育实验认为,成长本来就应该是父母、教师与孩子共同的事情,是父母、教师与孩子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因此,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都不是简单地针对孩子,同时也是父母、教师和社区人员的自我教育。父母与孩子,教师与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完全是互动的关系。父母和教师的成长会带动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成长也会促进父母和教师的成长。优秀的父母和教师更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反过来,学习如何科学培养孩子的过程,也会推动父母、教师自身不断走向优秀。

社会化不仅是儿童的任务。成年人其实也面临着一个再社会化或者继续社会化的问题。家校合作共育给父母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和成长平台。由于父母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在分享教育子女的意义和经验的同时,也可交流其他诸如职业和生活方面的信息,在广交朋友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长处,为自己今后的生活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对于教师来说,家校合作共育使自己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学生,学习与别人交际的能力,推动合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另外,家校合作共育也是社区各种相关人员学习与成长的过程。家校合作共育中可聘请一些校外的、非父母的志愿工作者,由他们来担任联络人、指导员或校外辅导员等角色。学校可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培训,然后由他们对父母提供儿童教育指导。他们从父母处得到的信息又可反馈给学校,为学校的进一步决策提供依据。家校合作还会涉及政府机关、专业社会组织、社区服务机构(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少年宫、电影院、医院、商场等)等的支持与协调,这也是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受益的过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孩子共同成长,是家校合作共育的特点,也是最理想的境界。

(四)有利于社會和谐稳定,生活幸福完整

美国社会学家W.古德(William Goode)说过,在所有已知的人类社会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卷入了家庭的权利和义务的网络之中。如果把整个社会关系比成一张网,那么,家庭关系就是这网上的重要纽结。人类社会最基础的关系是家庭关系。家庭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家庭中的夫妇关系、亲子关系、同胞关系往往是社会上各种人际关系的折射。如果儿童能够比较顺利地习得处理家庭关系的艺术,未来他就能够比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与领导、同事、朋友和睦相处。

对于中国的许多家庭来说,教育意味着未来,因为对孩子的教育成功,意味着父母掌握了自己的未来,意味着整个家庭的成功和希望。当然,很多教育的难题其实是社会问题的折射,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有赖于社会发展;而很多社会的难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但是,只要家庭和学校彼此之间充分理解,把希望寄托在共同教育的孩子身上,把未来寄托在孩子的创造上,并双方共同为之努力,就能打牢社会的稳定基石,促进社会的和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家校合作共育不仅是为了抚育好孩子,同时也是为了给家庭这一社会细胞提供足够的希望。从另一个方面看,父母参与子女的学校教育本是他们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因此,参与过程也是父母树立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过程。家校合作共育过程中,通过沟通、协商、相互妥协来解决冲突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民主的过程。民主与法制意识的启蒙与觉醒,有助于父母积极地投入社会政治生活,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三、新教育实验中家校合作共育的原则

以新父母研究所和新家庭教育研究院的建立为标志,我们着力推广家校合作共育的新家教理念。以“家校合作共育”为基本特点的新家庭教育,是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教育实验在家校合作共育方面的思考与探索

2004年3月28日,“莫愁新父母学校”在苏州工业园区娄葑第二中心小学正式挂牌成立。

2004年4月24日,在昆山玉峰实验学校举行的新教育研究中心会议上,决定把“优化家校合作”作为“6+1”项目正式纳入新教育的行动计划,家校合作开始成为新教育的重要行动。2005年3月,昆山玉峰实验学校的《玉峰新父母校报》正式印发。同时,由福建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与理想同行——“新教育实验”指导手册》(2005年第一版)和2006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教育理论的实践及推广研究”结题报告中,都详细介绍了新教育实验“优化家校合作”的行动。

2007年7月,新教育运城年会正式提出“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理念。一些新教育的榜样教师在年会上讲述了自己在家校合作共育方面的故事。

可以说,家校合作共育作为一种打开校门、融合力量、共同推进教育发展的举措,是新教育实验的底色之一,贯穿于新教育历年的年会主报告中,也是十大行动中促使其他行动开展更为有效的一种工具。新教育的营造书香校园,其实就包括了亲子共读、书香家庭与书香社区等内容。师生共写随笔,则包含了师生、亲子、师亲等互相的交流。父母进课堂,本身也是聆听窗外声音的重要内容。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等,也都与家校合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我们在“习惯养成第二天性”的主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家庭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最重要的场所,早期的行为习惯养成训练,对人一生具有重要的作用。明确提出“教师、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共同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同频共振的氛围,是习惯养成的重要原则”。

2011年11月,新教育成立了“亲子共读研究中心”,把父母与孩子的共同阅读作为新父母成长的重要内容,每天早晨的“新父母晨诵”等项目已经有上亿点击阅读量。2012年,该中心更名为“新父母研究所”,全面开展新父母晨诵、新父母学校、父母书目研制、亲子共读等项目。新父母研究所成立以来,秉承“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的萤火虫公益精神,现有义工496人,在全國30多个省市建有萤火虫工作站56个,汇聚4万多位父母开展萤火虫亲子共读。

2012年,在新教育宁波国际高峰论坛上,“家校合作共育”正式成为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之一。新教育实验开始了家校合作共育探索的新时期。

2015年,新教育研究院与全通公司联合成立了新家庭教育研究院。研究院成立以来,先后组织力量编写了《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新父母读本》(从胎儿时期到大学阶段,每年一本,共20册),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合作评选了2016年度中国好父母,协助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了2015、2016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和2016、2017年全国家校合作经验交流会,组织了近百场新父母大讲堂等学术与公益活动。

2016年开始,以海门新教育实验区为代表的有关实验区和实验学校,举行了多个以家校合作共育为主题的新教育开放周,开始书写深化家校合作共育的新篇章。

在家校合作共育的理论研究方面,新教育也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继2000年《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提出了理想父母的标准以后,我先后发表了《教育从家庭开始》《与孩子一起成长》《家校合作的三种模式探讨》《家校携手教育不愁》等一系列文章,并且主持研制了《中国父母基础阅读书目》,为中国父母的成长提供了第一个系统的书目。现任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先后出版了《做最好的家长》《陪你走过0~6岁》等关于家庭教育的著作。新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孙云晓先后出版了《亲子关系: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密码》《五元家教法:好父母的必修课》《向孩子学习:一种睿智的教育视角》《好好做父亲:男人最有价值的投资》等著作,并且发表了《新家庭教育宣言》和《新家庭教育十大愿景》等理论文章。新家庭教育研究院理事长童喜喜女士出版了《喜阅读出好孩子》和《新教育的一年级》,前者对亲子共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后者则全面讲述了新教育实验学校在幼小衔接阶段的故事。新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蓝玫先后出版了《家校之间有个娃》(低年级版和中年级版),洪明研究员出版了《合育论》。新教育榜样教师顾舟群的《改变,从习惯开始》、郭明晓的《各就各位准备飞》和常丽华的《教室,在书信中飞翔》等著作,则以师生家校通信的方式,记录了家校合作共育的故事。

(二)新教育实验家校合作共育的基本原则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实验的宗旨。幸福和完整是家校合作共育的根本朝向。幸福,不仅仅是教育的目标,更是人类的终极目标。发展经济也好,生态建设也好,最重要的是为了让人获得幸福感。幸福教育是幸福人生的基础。新教育实验的理想,就是能够让每个人真正地快乐、自主地学习,让每一个人能够真正地享受学习生活、享受教育生活,让每个人能够发现自己的潜能与天赋,让每个人在和伟大事物遭遇的过程中发现自我、成就自我,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本来就是增进幸福的重要途径。挑战未知,合作学习,本来应该就是非常幸福的。所以,家庭和学校、社区,都应该努力创造让孩子幸福成长、快乐学习的环境,让教师和父母能够体验职业尊严和责任使命的环境。

教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帮助人成为他自己。现在教育很大的问题,就是用统一的考试、统一的大纲、统一的评价,把所有的短板补齐了,所有的人变成一样了,而不是扬每个人的长。其实,真正的教育应该扬长避短。人什么时候最幸福?发现自己才华,找到自己值得为之付出一生努力,能够痴迷一件事情,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些时候,才是最幸福和快乐的。这就是新教育说的完整的幸福。所以,新教育实验提出应该让我们的家庭和学校,让我们的社区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让所有的人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找到自己、发现自己、成为自己。当然,新教育所说的完整,内涵是丰富的,从培养的目标来看,包括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整,即身心灵的完整;从教育的主体来看,应该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完整,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形成合力。

在坚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根本朝向的前提下,家校合作共育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目标一致原则。

家庭、学校、社区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尽管三者是不同的社会单元,在社会生活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但在家校合作共育中,他们具有明确而共同的目标,这就是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全面、个性化的发展,实现教师、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让家庭、学校、社区的所有人能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目标一致性原则,是家校合作共育最坚实的基础,也是最大的共识,为扫除行动中的一切阻碍铺平了道路。坚持这个原则,才可能让家庭和学校、社区保持一致,并肩前行,而不是互相掣肘。

2.地位平等原则。

家庭、学校、社区在合作共育的过程中具有平等的主体地位。家校合作共育必须建立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之上。家庭、学校、社区是伙伴关系,共同承担儿童成长的责任。青少年儿童在家庭是父母的孩子,在学校是老师的学生,在社区是未成年人,家庭、学校、社区三方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地位也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谁依附于谁的问题。任何一方都不能够凌驾于其他各方之上,也不能够成为其他方面的附庸。学校不能压制家庭,漠视社区;家庭和社区也不能挟持学校。必须在保障各方独立性的前提下,在互相平等的过程之中,家校合作共育才能走上良性循环,同频共振。在操作的过程中,如何能够彼此平等尊重,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呢?最好的办法是三方共同制订游戏规则,确保边界,保障理念的统一性、决策的公开性,最后实现共同的治理。

3.尊重儿童原则。

家校合作共育所制定的各项制度、拟订的各种计划中,参与的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区,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必须保证各自的权力,由此才可能达成真正理想的结果。在这一点上,必须特别强调儿童一方的权力保障。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第25号决议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中国于1990年8月29日成为第105个签约国。确保儿童權利是家校合作共育中的应有之义。只有在决策中权力均衡,让儿童代表能够为自身代言,才能在实践中保障权利,让所有儿童在平等参与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收获更大的成长。

4.机构开放原则。

家庭、学校和社区彼此敞开大门,尤其是作为合作主导方的学校,要向家庭和社区开放,这是家校合作共育的最重要的条件。家校合作共育的开放性,同时也意味着在参与家校合作共育的过程之中,一个家庭也向其他的家庭敞开家门。这种家庭之间的互相交往,让好的家庭变成更多家庭的典范,其价值和意义不亚于学校和家庭之间产生的交往互动。这样的交往,意味着传统之中关着门的家庭教育,因为家校合作共育而投进了一抹阳光。家校合作共育的开放性,还意味着家校共同体面向社会的开放,吸纳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因为无论是各类公益机构的支持,还是各种教育项目的合作,都是促进教育的有生力量。

5.方式多样原则。

家校合作共育的方式多种多样,没有固定模式。只需要多动一点脑筋,就可以让家校共育和学校平时的日常教育教学完全融为一体。它可以无声无息地融入绝大多数的日常教学环节之中,并不需要额外占用过多时间、投入过多精力。只有这样科学、简便、高效的家校合作共育方式,才能保障日常工作之中坚持家校合作共育的可能,也只有这样的家校合作共育方式,才能在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让家庭和学校都增进互相合作的信心。

6.长期坚持原则。

家庭毕竟不是学校,社区也不是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因此,无论是时间和精力上,还是人员的素养和能力上,家庭和社区对学校教育的参与都很难得到真正的保障。父母和社区人员也不是学生,在对父母的管理和社区角色作用的发挥上,也不可能做到像对学生一样,能够有章有法,能够强制执行。正因如此,我们特别需要强调坚持常态化、制度化地构建和运作家校合作共育的长期性机制。为此,必须制订长期有效、可操作的工作计划,明确具体的负责人员。通过工作计划,科学梳理和合理规划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内容,确保计划周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和有效督查,避免在家校合作共育机制运作过程中失去整体的完整,错过了对关键内容的推动。

7.多方共赢原则。

在家校合作共育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还包括父母、教师、学校和社区的其他相关人员。家校合作共育收获的是一个共生多赢的硕果。对父母来说,家校共育应该促进多方的共同成长,尤其是让亲子之间因共同成长而愉悦,让家庭生活因此幸福完整。对教师来说,家校共育赢得父母的支持,能让日常教学工作之中减少阻力、增添动力,从而让教师的本职教育生活幸福完整。对社区等相关人员来说,家校共育能融洽社群关系,在对教育的投入中获得更为丰富的职业认同感,更为积极的人生意义感。如若只考虑家庭或学校、社区之某一方面的利益,合作显然无法长久维系,家校合作就会变成互相拆台,互相挑剔,结果适得其反。

8.跨界协调原则。

家庭、学校和社区,有着各自的功能定位。所以,从传统的观点来看,家校合作共育是典型的“跨界”行动。教师“走出”学校,父母和社区“迈进”学校,都是去做“分外的事”。因此,家校合作共育有着特殊的困难,尤其是持续性的难度,要远远大于体制内的组织行动。工作中必须特别注意明晰家校合作共育的边界。遵守边界的跨界,到位而不越位,是做好家校合作共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遵循跨界协调原则有三个注意点:一是参与成员尽可能多边;二是决策过程尽可能公开;三是共育内容尽可能均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明晰家校合作共育的边界,关键还是进一步认识家庭、学校、社区在教育问题上的任务、使命和特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要充分认识到家校合作共育不是纯技术层面的简单模仿,也不是独立于学校整体工作之外的附加题,更不是减轻教师工作量的手段。特别是要尊重家庭教育的规律与特点,尊重父母的主体地位与责任,尊重儿童的权利,尊重家庭的传统与个性(孙云晓,2017)。不要把家庭变成学校,也不要把家庭变成学校的附庸,而是要让家庭更像家庭。

四、新教育家校合作共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是做好一件事情的重要保障。在家校合作共育推进上,制度建设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习掌握国家的相关政策、法律、规章制度,另一类是制定和完善本机构的相关规章制度。

新教育实验区应该认真学习各种法律法规文件,根据各地实际,积极主动争取妇联、关工委以及教育、文化、卫生、文明办等各个部门的支持,争取最大的政策空间。同时,也要在政策法规的框架下,完善自己的家校合作共育制度,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二)积极搭建平台

家校合作共育需要一定的平台和载体。我们日常中最常见的平台与载体就是“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这些年以来,无论从机构的名称还是实际发挥的作用,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来看,新教育都在进一步拓展家校合作共育的平台。

从具体概念来说,在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我们比较主张尽可能用“父母”代替“家长”,用“家校合作委员会”代替“家长委员会”,用“新父母学校”代替“家长学校”。

为什么要变“家长”为“父母”呢?首先,对外而言,在国际交流中,“家长”一词缺乏相应的概念。在英文中,“家长”的概念勉强可以翻译为:the head of a family,patriarch, the parent or guardian of a child,genearch,householder。但是我们一般使用的“家长”概念,其实说的就是父母。其次,对内而言,“家长”是一个封建传统的概念,这个称谓已经不适应现代民主社会的需要。如今我们身处后喻文化时代,许多父母的知识已经落后于孩子,如果仍然采用“家长制”的管理方式,不仅对孩子的成长起不到正面的作用,也不利于父母自身的学习与成长,更不利于建设和谐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家庭关系的要求。

所以,我们建议在新教育人的话语体系中,尽可能不用“家长”这个概念。

从搭建平台的具体方法上,新教育人已经做过许多探索。

1.家校合作委员会。

家校合作委员会,在我国的最初形态是家长委员会。1988年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首次明确提出家长委员会建设问题,并将其与家访等其他形式并列,作为家校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国际上,家校合作的组织很多,如父母教师协会(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简称PTA),合作伙伴行动小组(Action Team for Partnerships,简称ATP)、校务委员会(School Council,简称SC)、学校发展小组(School Improvement Team,简称SIT)、父母教师组织(Parent-Teacher Organization,简称PTO)、家庭学校协会(Home-School Association,简称HSA)等,也有类似我国的家長委员会的、属于父母自己的组织,如父母委员会等。

新教育的“家校合作委员会”有几个重要的特点:

第一,从名称来看,新教育用“家校合作委员会”代替“家长委员会”,同样可以简称为“家委会”,但是内涵不完全一样。

第二,从参与主体来看,新教育的家委会要体现合作与共育,必须有家庭、学校、社区的代表参与,而不是单一的父母参与的“父母(家长)委员会”。这样才能真正全面反映各方的利益诉求,全面改进各方工作,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共育生态环境。

第三,从领导构架来看,学校领导和教师不得担任新教育的家委会主要负责人,家委会领导需要由三方推选的代表协商选举产生。建议由父母或者社区中热心教育、有号召力、乐于奉献的人士担任。

第四,新教育学校的家委会,分班级、年级、学校三个层次。班级、年级的家委会主任,原则上为上一级家委会成员。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学校家委会主任参与区域家委会或者全国家委会机构,形成从班级、年级、学校到乡镇、县、市、省和全国的家校合作共育体系。

2.新父母学校。

新教育的新父母学校,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从名称来看,虽然目前在国家有关文件中仍然称为家长学校,但我们建议新教育学校尽可能用“新父母学校”代替“家长学校”,可以简称为“父母学校”。

第二,新父母学校的办学宗旨,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组织学生父母接受系统、专业的家庭教育培训学习,从而提高其教育素养,使之成为家校合作共育的有力支点,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师生及学生父母都能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第三,新父母学校接受所在学校及其家校合作委员会的监督管理,接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妇女联合会共同指导的非正式社会组织。由本校教师和教育界及社会各界专家担任讲师,培训本校学生父母。

第四,新父母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由举办学校校长兼任或者由举办学校推荐,负责主持全面工作,副校长原则上由举办校分管副校长和其家校合作委员会主任担任,协助校长分管课程设置、实施、检查、反馈、评价、宣传等具体工作。

第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建立新父母学校的总校,指导学校的新父母学校工作。比如,江苏海安县教育局就建立了具有20个编制的家长学校总校。

3.新父母俱乐部。

与新父母学校通常由学校为主导成立,职能上侧重学习成长不同,新父母俱乐部通常由父母为主导成立,职能上侧重寓教于乐的活动。

4.萤火虫工作站。

这是一个立足阅读、推动教育,立足教室、影响社区、辐射社会的公益项目。一般情况下,由热心教育公益、具备较高阅读素养的教师担任站长,负责阅读指导等教育内容的把关和引领,以及工作站整体工作调度。由具有爱心和活动能力的父母担任副站长,在站长的指导下,承担组织事务等各项日常工作。

新教育萤火虫项目为学生父母提供亲子阅读指导,研讨各类家校教育问题,从个体、从小事做起,以亲子阅读为突破口,以融洽家校关系为切入点,以教育反哺社会,以个体汇聚群体,以每天早晨的“新父母晨诵”、每天晚上的“天天喜阅”、每个周三晚上的“萤火虫亲子共读全国讲座”、每月一次的“萤火共读”、各分站自行不定期举办的网络共读及线下活动等等为平台,诸多栏目齐头并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自2011年11月23日项目启动以来,新教育萤火虫工作站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

(三)共读共写共赏

新教育实验“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理念,本身体现了家校合作共育的理想。我们认为,只有共同阅读,才能拥有共读的理想与愿景,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共同的价值和追求。推动亲子师生共读共写共赏,也是新教育实验的一个重要特色。

1.共读。

新教育的共读,指的是家校共同阅读一本书,通过父母、学生、教师等多方研讨交流,建起一座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

阅读是成长之基。关于家校合作共育的共读,有以下几条经验:一是专业引领。无论教师还是父母,有一定经验的阅读推广人才能起到引领作用,才能保证阅读的品质。二是日常坚持。根据不同时间确定阅读主题,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三是作品经典。共读作品无论是传统经典还是全新创作,都应该具有相当品质,好读又耐读。四是平等真诚。无论活动组织筹备,还是阅读研讨交流,能坦诚相待、认真交流。五是榜样激励。注意发现身边的优秀读者,成为接地气的“共读代言人”,为阅读鼓与呼。六是知行合一。围绕阅读图书,积极拓展相关活动,把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再从生活中提炼问题,开始新的阅读之旅。

2.共写。

新教育的共写,是优秀的新教育实验教师开展家校合作共育的“绝招”。它需要投入的精力较多,取得的效果也很好,对教师来说还会有额外的奖赏。许多新教育榜样教师都因为坚持共写而出版了自己的著作,如郭明晓出版了《各就各位,准备飞》,总结了家校通信的必要性:第一,大部分父母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的引领,才能少走弯路;第二,父母们需要在一个共同体之中成长。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会形成一种相互激励的力量,让父母坚持不懈地深度卷入到教育中来。

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共写式叙事,是以多种方式邀请、吸引所有父母、老师、学生参与到共同书写中来。一般来说,共写分为三种:

(1)家校信。通常每周一封。由教师总结日常教育生活,把全班集中表现的、需要得到关注的问题,在周末向全班父母进行介绍,父母们回复后,双方及时沟通。

(2)家校便签。不定期写作,基本上每天一次。教师把每天班上突发的事情用便签的方式和父母进行交流。内容一定要自然真诚,富有意义。

(3)随笔(日记)接龙。可以自行约定时间。由学生记录,父母和老师跟随其后分别写下对话或评点。

以上共写,可以与学生的作业结合,利用作业本进行,也可以利用网络社群进行。

3.共賞。

新教育的共赏,指的是父母、孩子与教师共同欣赏一部影视作品,以优秀的影片为主。尤其在家庭或社区中,共赏特别简便易行,值得推荐。影片时间长短合适,主题相对集中,共赏的各方能够在有效的时间之内,得到效果最好的家校共育效果。

在新教育电影课项目研究中我们发现,电影是人生思考的浓缩,人们特别容易被电影震撼,从而打开自己的心扉,特别适合向忙碌的父母们推荐以电影为纽带开展家校共育工作,让学校延伸到家庭,让家庭连接着学校,在家校的双向连接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四)畅通交流渠道

家校之间坦率而又真诚的交流,充分而又对称的信息分享,经常性的联系,是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的基础。家校沟通的渠道主要有:

1.家校读物。

沟通交流需要媒介和载体,精心策划、用心编写、精致印刷的各种读物,如《家校合作指导手册》《家校通讯》以及校刊校报、年鉴年报等,既是家教指导的重要方法,是家校沟通的重要阵地。其中,《家校合作指导手册》作为新生父母走进学校的第一本入门书。《家校通讯》作为由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报纸或者刊物,具体名称可以由各个学校确定,也可以与校报、校刊合二为一。有的学校在每年寒暑假会编写包括亲子共读、亲子观影、亲子运动、亲子厨房、亲子旅游、亲子种植、亲子公益等内容的假期作业,让学生与父母等共同完成,是一种家校合作共育的“作业套餐”。

2.微信群、QQ群。

无论是手机短信、飞信、QQ群、微信,还是APP、家校通等,其及时性、互动性和便利性等特点,为家校沟通提供了技术支撑。许多新教育实验的教师也能够利用这些“利器”做好与学生父母的交流。现在,许多新教育实验学校都建立了基于网络平台的家校合作共育新机制。学校、家庭、社会,教师、父母、学生,都能够通过网络、短信、QQ群、微信等多种平台,便捷、及时地实现信息资源的交互与数据共享,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立体的“爱的朋友圈”。

3.家校互访。

家校互访,就是家校双方深入彼此的教育现场。包括家访与校访两种形式。

一是家访。这曾经是家校交流最行之有效的做法。信息时代到来之后,我们一度用电话、网络代替了家访,或者以把父母请进学校交流,代替教师走进家门交流。如今许多有识之士已经发现了取消家访的弊端。人们发现,许多用语言难以说明白的事情,一旦到了孩子家中,看一看孩子日常的生活环境,观察一下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方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是无声无息,就能够捕捉到问题的根源。所以,家访,就是让教师深入家庭教育现场,是一项无可替代的重要工作。为了使家访更有成效,应该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家庭访问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沟通与学生父母的感情,建立信任关系。第二,每次家访最好事先与学生父母约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父母因教师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或者父母不在家而“扑空”。第三,家访一定要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进行,并且进行必要的准备,无目的、无准备的家访往往难以取得真正的成效。第四,不要把家访搞成“告状”。第五,对于学生家庭和父母的相关情况要注意保密,在家访一开始就申明保密的原则。对于一些由于不愿意透露家庭情况的父母,也不要勉强进行家访,可以约在学校或者住所附近见面交流,或者通过电话、邮件等进行交流。

二是校访。主要通过学校开放日进行。在开放日或者父母约定的时间,让学生父母走进校园,深入学校教育现场。开放日中,父母可以随时随地推开任何一间教室的大门,到每一间教室里去观察学校生活的细节,到食堂、图书馆等场所直观地了解教师与孩子教学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家校互访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为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具体操作中,还可以与其他家校共育活动相结合,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4.家校叙事。

家校叙事是指家庭和學校通过教育叙事的书写,让家校共育中的各方共同回顾、总结自己的教育生活,从自身的经验教训之中,提炼出进一步成长的心得,不断挑战自我,提出新的目标,攀上新的高度。

具体做法有两种:一种是特殊日子进行的庆典式叙事。比如在读书节、期末典礼等活动中,对家校共育中的优秀人物与事迹进行叙事性的展示和表彰。这样的叙事能够集中呈现一个阶段的思考,并能借助仪式的特性,给人留下鲜明鲜活的记忆。另一种是前面提到的日常生活中的共写式叙事。

(五)共享多方资源

家校合作共育的优势,就是能够实现家庭、学校、社区资源的共享互补,把有关各方资源进行多种组合,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加宽广的空间与可能。

在资源共享上,家庭、父母向学校开放,成为教育中的人力资源、社会资源乃至补充部分的财力资源。

学校作为社区的文化中心和社会的文明引擎,也需要进一步加大学校资源对社区开放的力度。如学校的图书馆,应该不仅仅是为教师和学生准备,同样应该向社区居民和父母开放。学校图书馆建设应该同时考虑配置家庭和社区可以阅读的书目。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也可以向社区居民和学生父母开放。学校的教室在假期和节日可以向社区居民和父母开放,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提供便利。这样,学校就可以成为真正的学习中心,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

社区教育资源也应该向家庭和学校开放,如社区图书馆、文化馆、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如何配合学校与家庭的教育需要开展活动,社区的有关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主动为学校和家庭做好服务,也是家校合作共育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社区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人员走进学校,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

家校合作的共享资源主要包括:

1.资源室。

家校合作共育资源室是为家庭、学校和社区开展家校合作共有建设的资源中心。

资源中心应该包括关于教育、心理、青少年儿童发展、家庭教育、父母成长、家校合作、学科教学等方面的书刊。可以考虑配置新教育研究院研制的中国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基础阅读书目和父母书目、教师书目等家校合作共育的图书,以及《中国教育报》《父母课堂》等报刊资料和相应的影视资料。

资源中心一般建在学校,与家委会的办公机构或者父母活动中心合二为一,也可以建在社区或者企业中。

资源中心可以由学校主导建立,也可以由家委会主导建立。无论是建在哪里和谁来建设,家校合作共育资源中心的关键,都是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实现新教育家校合作共育的共享、共生、共赢的目标。

2.学校社团。

每一位父母都是一个课程的资源。在新教育学校,父母资源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宝贵来源。如贵阳云岩实验区贵阳市第十中学的父母,为学生免费开设了篆刻、扎染、合唱、电脑美术、橡皮章、书法,绘画等社团,还帮助学校成立了“学生长笛乐团”,由家委会管理。

3.新父母课堂。

新父母课堂,是共享家庭教育资源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新父母课堂可以与学科融合,不同学科兴趣特长的父母,可以成为老师的助教;可以与阅读结合,成为“故事爸爸”“故事妈妈”开展阅读活动的载体;可以让有特长的学生父母走上讲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学和相关的技能传授。这样的新父母课堂为父母展现自己的才华搭建了一个舞台,也为学校丰富特色课程资源提供了多样化途径。

新父母课堂可以成为班级举办“聆听窗外声音”行动时最简便、最经济的做法。父母资源就是专家资源。在新父母课堂中举办讲座,请优秀的父母现身说法讲给其他父母或者孩子听。

在新父母课堂的工作开展中,必须注意: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名人父母、精英父母,才有必要进课堂。有一所乡村的新教育实验学校,把当农民的爸爸请进了学校,请入了课堂。农民爸爸在课堂上讲述自己如何种地,不仅帮助孩子们了解种地的知识,而且让孩子们更加理解作为农民父母的不易。这位爸爸有了这次经历之后,也增进了对教师、对教学的理解,从那以后更加关注家庭教育,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家校合作共育之中。

4.父母志愿者。

父母志愿者也是共享家庭教育资源的重要形式。在新教育学校,各种形式的志愿者、义工非常多,如安全护卫队、新父母监督员、新父母授课志愿团等。每逢学校举行重大活动,父母义工都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更是最美丽的教育风景。

5.社区大讲堂。

社区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人员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社区大讲堂可以根据学校教育的需求,邀请周边诸如交通警察、消防员等不同职业的人员,以讲座等方式推进,灵活简便。

6.社会实践基地。

社区中不同单位、不同机构的硬件,也可以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学校应该探索统筹协调各类社会资源单位,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加强社会教育资源开发,校内校外统筹,发挥各方力量,合力打造一批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这样的社会实践基地可以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可以成为教师的第二讲台,可以成为父母的第二客厅,也可以成为本单位职工的第二舞台,从而让社会资源更充分、更稳定地发挥效用。

(六)榜样示范引领

按照新教育实验的生命叙事理论,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故事的主人翁,也是自己生命故事的作者。能否把自己的生命写成一部伟大的传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为自己寻找人生的榜样。

在家校合作共育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区都要主动为孩子和成年人自己寻找人生的榜样。

当然,父母、教师也应该自我反思并不断地自我提升,努力为孩子和学生做好人生的榜样。孩子是最伟大的观察家,他们一直在观察着成人的行为,考量着父母和教师的言行。说一套做一套的任何教育,都是效果甚微,甚至是无效的。

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其实就是要求家校合作共育的多方一起成长,在为孩子做榜样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成就自己。

最后要特别强调,虽然我们十分强调家校合作共育,但是所有新教育实验区、实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们,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都要做好准备,懂得如何在缺乏一方支持的情况下整合各种资源,坚守教育理想。譬如,遇到难以开展家庭教育的各种情况,无论是孤儿还是父母外出甚至被遗弃的孩子,还是遇到学校周边环境恶劣、社区缺少力量参与的时候,每一个校长和教师要有一份舍我其谁的担当:在孩子已经绝望的时候,让教育帮助孩子看到希望,让学校成为孩子的精神家园,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这才是我们新教育人的使命,才是家校合作共育的方向。

(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哲学、 教师教育研究。)

作者:朱永新

第三篇:初中家校合作改善策略研究

摘要:家校合作泛指家长在子女教育过程中,与学校一切可能的互动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参与到学校教育中。要想搞好家校合作,就必须改善家校互动关系,提升家校合作水平。鉴于此,淄博市张店区第八中学开展了旨在改善初中家校合作策略的研究。本文通过制定合作计划、成立专门小组、建立合作渠道和丰富合作形式等四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家校共育水平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家校合作领域产生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家校合作;改善策略;丰富合作

家校合作指的是家庭与学校以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为目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相互配合、互相支持的双向活动[1]。美国学者爱普斯坦认为家校合作包括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参与决策和与社区合作等六种实践类型。吴重涵、张俊、王梅雾在《家长参与的力量——家庭资本、家园校合作与儿童成长家校合作的六种类型》一文中指出,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在家学习对儿童成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家庭、学校之间高质量的交流互动,必然会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美国学者拉鲁指出放任孩子玩耍和自由成长一般只发生在美国低社会阶层的家庭中。中产阶层的家长认为与学校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他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参与”,而是“协作”培养,是“伙伴”关系,甚至起领导作用,力图控制和主导孩子教育的主动权[3]。在我国也是如此,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预期与规划,他们不想当教育的旁观者,渴望参与并干预学校教育。

一、实践中问题与原因分析

根据笔者调查,目前家校冲突相对较多,良性家校互动关系尚未形成,家校合作水平较低。其原因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群体对家校合作不够重视。教师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过多关注学生成绩、学校考核等业务指标,对家长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对家校合作非常排斥。二是当前家校合作的方式和内容比较单一,家校沟通渠道不畅。大多数的家校合作依靠QQ、微信、电话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面对面的交流较少。另外,交流内容多围绕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品德纪律来展开的。交流方式、交流内容的不够多样,家校信息沟通渠道的不畅通,导致许多家长对学校工作、教师群体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家校冲突较多。三是部分家长因工作压力过大,二胎年龄较小牵扯精力过多等其他因素,导致部分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的缺乏,也没有精力与学校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二、改善策略分析

1.制定合作计划,培养合作意识

学校要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要树立正确的家长资源观。张店区第八中学在年度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伙人,实现家校共育,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合作初期,学校以“意见征集”的形式增强家长合作意识,并向家长征集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信息。

(1)学校楼内墙面文化、门厅文化、走廊文化和室外墙面文化、道路两侧文化、园区文化提示语;

(2)学校校训/校歌;

(3)家长教育(包括合格家长自测、优秀家长品质、失能家长表现、我们赞成的和反对的家长表现、给家长的建议等)。

通过征集意见,学校创造让每个家庭参与的学校文化的机会,增强了家长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学校管理人员决策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2.成立专门小组,规范合作行为

健全学校家校合作工作机制,从制度上规范家校共育工作。张店区第八中学由教师发展部和课程处组建了以骨干班主任为主体的家校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定期邀请专业人士走进学校,进行法律、沟通技巧、家庭教育等专题讲座,增强了全体教师的家校合作意识;定期举办家校合作经验交流会,骨干教师分享工作经验,提高了教师开展家校合作的能力。针对我校年轻班主任众多,家校合作经验不够丰富的现状,家校合作工作小组组织班主任结对活动,为每一位青年班主任配备一位经验丰富的骨干班主任作为师傅,指导青年班主任家校合作工作的开展。工作小组发放班主任手册,要求按班主任对日常工作中家校合作方面的典型事例以及解决思路进行记录,增强班主任经验积累意识和反思意识。

3.建立合作渠道,营造合作氛围

在Web2.0环境下,家校合作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家校关系上升到学校品牌建设的新高度,新媒体沟通方式成为家校互动的新常态,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成为家校合作新常态,网络家长舆论成为触发家校危机事件的导火索,教师逐步成为直接面向家长的信息传播“把关人”[4]。

面对这种现状,张店区第八中学首先增强开放与合作意识,将校长办公室电话和校长邮箱进行公布,家长对学校工作有不认可或对教师工作不满意,可以直接与学校管理层进行沟通交流。学校成立专门的调查与回复小组,对家长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答复,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除此以外,张店八中建立互联网思维、增强新媒体意识,成立校园电视台,设立微信公众号,重新启动校园广播,掌握媒介话语权,在家长因不了解而对学校产生误解的情况下,主动发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对家长。最后,张店八中提升教师的新媒体素养,对班主任进行统一培训,主张教师利用班級工作群与家长分享教育文章和视频,团结家长,引领家长,构建教育共同体。

4.丰富合作形式,增强合作效能

张店区第八中学调研学校家庭教育情况,找准家校合作工作的切入点,以家校合作带动家校共育,探索家校共育活动体系,形成了初步系统化的共育活动。

(1)创办家长学校。选择学校骨干教师以及对家庭教育感兴趣的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开发课程。另外选取在心理、法律、家庭教育等领域具有专长的的家长代表作为成员代表,对有需要的家长进行培训。就家长们非常关注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亲子沟通方法指导”“提高成绩的有效方法”“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进行课程开发,由家长们就自己关注的专题进行自主选择。

(2)组建家委会。组建班级、年级家校合作育人委员会,并明确家委会的职责:以家校合作育人为目标,团结带领全体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伙人;学习推广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带动作用,协助做好问题学生和家长的影响、疏导、教育工作。经过层层举荐,学校选拔出一批有服务精神、有责任意识、有专业特长的家长,成立了张店区第八中学家委会,家委会分为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委会。家委会实行内部自治,定期召开家委会会议,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增加学校管理人员决策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3)开展志愿服务。组建家长志愿者队伍,在学校安全管理、文化建设、德育建设等方面开展家长志愿服务活动。例如,张店区第八中学将家长志愿活动与少先队活动结合起来,在家长志愿队伍的组织下,进行了“小手拉大手”系列实践活动:(1)家长志愿者带领少年队员们走到田间去、体验农活、与农民交流,引领他们感悟粮食来之不易。(2)家长志愿者带领少先队员们寻访战斗英雄、优秀退役军人等身边的榜样,引领他们树立榜样意识,践行榜样精神。(3)在家长志愿者的组织下,少先队员走进淄博市档案馆,了解家乡的城市历史,对家乡变化有直观、更深入地认识,从淄博这座城市的变化感受到新中国70年以来的伟大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在家长志愿者的协助下下,学校的育人空间得到了拓展。

(4)开设家长讲坛。家长讲坛具有促进家校合作、丰富课堂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与热情、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等功能,并在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方面有重大意义与价值[5]。张店八中开设家长讲坛,以家长讲坛为依托开展了“72行进校园”系列活动。各行各业的家长们走进校园开展了“急救知识”“职业梦想如何选择”“如何在暑假做好高中的准备工作”“装修选材的小妙招”“选购电动车和汽车的注意事项”等讲座。家长讲坛,充分利用家长的优势,协助学校教育工作,有利于学生职业梦想的规划,有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宽,为学生未来生活领航。除此之外,张店八中落实家访任务,扎实推进家访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家长需要,以家长需要和学生成长的需求为依托进行家长会设计;开展评价活动,评选年度优秀家长、优秀家委会、优秀家长志愿者,表彰为家校共育做出贡献的优秀家长……这一系列措施提升了家校共育共识,改善了家校互动关系。

张店区第八中学强化家校协作,落实家校共育目标,通过系列家校共育活动的开展,实现了家校共育水平的“三提高”:家长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意识得到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得到提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配合水平得到提高,家校合力共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的收效明显。

接下來,张店区第八中学将继续在家校合作方面继续努力,以初一为起点,探索各年级家庭教育系列课程,着力形成学校特色的家长学校课程体系。同时,学校还将组织“城际救援”等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教育,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吴重涵,王梅雾,张俊.家长参与的力量——家庭资本、家校合作与儿童成长[J],教育学术月刊,2014(03).

[3]吴重涵.家校合作的家庭视角——《家庭优势:社会阶层与家长参与》[J],教育学术月刊,2015(04).

[4]郁琴芳.Web2.0环境下家校合作的新趋势与新策略[J].家庭教育,2019.

[5]王艳虹,李玉兰.家长讲坛:探索家校合作的新形式[J].教研园地,2019.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八中学,山东 淄博255000)

作者:李学敏 陈静 李萌萌

上一篇:设计本科论文范文下一篇:工程咨询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