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项目管理流程图

2022-08-12

第一篇:国土项目管理流程图

办理国土规划等手续流程

新疆华源通盛2万吨电锌办证流程

发改或经济计划部门立项:

根据项目规模大小,确定是在县级还是地区级部门立项。有自治区经贸委批复. 规划局选址:

划拨土地的要选址意见书,出让土地若在规划区外是需要设计单位盖章的选址论证报告的。此过程中,土地勘界、岩土勘察、设计院等中介公司均要介入。有划拨性土地有选址意见书,费用是零.土地勘界和岩土勘查完成. 选址过程:

向园区管委会或者规划局出公司关于用地的申请报告,规划局会给出符合条件的若干块用地。公司再根据相关条件和数据选择合适地块作为项目用地。规划局出用地设计条件及附图。

环保局环评:有

选址过程中,就应该办理此项,中介公司要介入。对于我们的企业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要一直关注国家在环境方面的相关政策,环境政策关乎企业的发展前景。所以,我们企业一定要发展和维持好与新疆各级环保部门的关系。

用电手续:若要建立变电站,可在这个时候开始申请。有 国土局办理国土证:

土地预审阶段:县分局建设用地科--县政府分管领导--县分局建设用地科--地区局建设用地科--地区政府分管领导--地区局建设用地科--县分局建设用地科--县政府分管领导--县分局建设用地科转土地储备科。

招拍挂:土地储备科根据地区、县政府批复在媒体上发出招标、拍卖、挂牌公告,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向该科提交申请,并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等招拍挂结束。此过程土地评估公司介入。

成交确认、建设用地批准书和签订合同:时间到,企业缴纳相关土地出让金和相关费用(据各地情况,土地出让金可不缴)。国土局与企业签订成交确认书和合同,并出具建设用地批准书。

国土证:在地籍科办理。此过程要到用地所属乡镇的国土所办理一些手续。资料最好不要交给乡镇国土所工作人员代办,否则可能一两个月办不下来。渣库土地手续需办理,厂区办理受续. 审图:

消防审查、施工图审查(包括抗震审查)。商品房的审查会要求更多的事项。设计合同要在这个过程中备案。施工图审查需要规划局的两证,但可以先审后补两证。

规划局办理两证: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整个工程只有一个证,若在地区立项,此证要到地区备案。县规划局受地区局审查和监督。

工程规划许可证:根据工程建筑物栋数出证,相邻几栋建筑物可合并一个证。测绘实际情况有出入,注意风险. 建设局: 招标:确定建筑公司。资金企业自筹,规模在法定多少亩以下的,可以不招标。按规定,我们的公司是需要招标的。

在质监站办理质量安全监督:建设局全程跟踪工程建设,硬件的和软件的。实验室介入。资料员介入。

在建管科办理施工许可证:缴纳相关费用,提交相关资料。施工和监理合同备案等。

到建设局办理手续,除需要缴纳各种费用外,所提交的资料涉及本公司、设计院、岩土勘察、建筑公司、监理公司等单位。一般是先办出许可证,资料再后补。建设局工作人员非常清楚资料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准备齐全,如果在这方面压着不办,该工作人员就有问题,需要交流。

竣工验收:

(1)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通知单 ;

(2) 勘察单位工程质量检查报告合格证明书 ; (3) 设计单位工程质量检查报告合格证明书 (4) 建设工程质量施工单位竣工报告和验收备案表 (5) 竣工验收建立评估报告 (6)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验收备案表 (7) 工程质量事故签定及处理报告 (8)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9)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批意见书 (10) 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11) 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和消防验收合格证 (12) 规划验收合格证

(13) 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申请登记卡

(14) 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及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15) 公建工程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报告 (16) 档案合格证明文件

(17) 文明施工措施费票据或施工单位出具的证明 (18) 工程结算备案

(19) 工程变更图纸或变更文件

第二篇:国土资源局手续办理流程

注:

1. 土地局出具材料和办理证件由局长签字并签土地局公章,土地证须上土地局局长会; 2. 所有土地均需要省级单位的土地规划批文;

3. 公司出具证件须有原件对照,提交各单位审批材料须原件对照; 4. 所有公司材料和各单位审批材料复印件须加盖公司公章; 5. 非法人办理须提交法人委托书。

第三篇:国土资源管理

【概 况】 盐城是江苏省土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全市土地总面积1.70万平方公里,其中沿海滩涂面积45.53万公顷,占全省沿海滩涂面积的75%。现有农用地111.8万公顷,其中耕地82.74万公顷;建设用地23.25万公顷;未利用地34.62万公顷。设有150个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总面积77.26万公顷。

年内,全市国土资源系统主动适应宏观调控新形势,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解难题、保发展、促集约”要求,一手抓保护资源,一手抓保障发展,保证了全市重大项目用地及重要民生设施用地,有效满足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市国土资源局被表彰为全国市县测绘管理先进单位,并作为地级市测绘管理机构唯一代表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建成盐城市文明行业,市国土资源局连续六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三个文明建设综合先进集体。

【用地计划】 在国家严格控制用地计划指标而地方用地需求量很大的严峻形势下,既注重向上争取,又注重内部挖潜,想方设法通过点供、城乡增减挂钩、独立选址等途径多渠道争取用地指标。全市共获得用地计划1800公顷,其中,国家农用地转用计划420公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445公顷,点供指标436公顷,独立选址计划指标451公顷,有效满足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

【节约集约用地】 严格项目预审制度,坚持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全市供应土地2133公顷,其中,普通商品房923公顷,工矿用地1204公顷,商服用地155公顷。全年出让土地756宗,实现土地出让金67.9亿元。

【耕地保护】 落实政府保护耕地责任制。加大对基本农田的投入力度,土地开发整理资金、项目向基本农田保护区倾斜达85%以上。全年共实施复垦整理项目库项目255个,总面积0.98万公顷,新增耕地0.4万公顷,居全省第一。全市争取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

9.38亿元,其中易地补偿资金3.58亿元;省以上投资项目22个,总面积2.7万公顷,争取项目资金5.8亿元。积极开展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工作。

【矿产资源管理】 不断规范矿产市场秩序,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为全市35家采矿企业及时办理采矿权变更、延续手续,全市共挂牌出让采矿权257宗,公开出让率达100%。矿产资源管理费用全部征收到位。

【土地执法】 全年共组织对各县(市、区)巡查4次,检查在建项目382宗,制止、查处违法用地13宗。进一步强化大市区的分片包干巡查,制止处于萌芽状态的土地违法案件30件。顺利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百日执法行动成效显著单位考核评审,荣获全省唯一的一等奖。

【土地规划】 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专题研究成果通过省级专家评审论证,成果质量居全省前列。积极编制全市沿海土地利用规划。完成了土地变更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数据汇总工作。高度重视《盐城市第二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在全省13个大市中第一家通过评审。

【征地补偿】 严格执行“两公告一登记”和“补偿款预存”制度,依法确定农用地征转用补偿标准,全市发放征地补偿款9.7亿元。年内全市涉土群众来信431件,比上年下降31%。(张中俊 程德宝)

第四篇:国土资源部概况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情况

国土资源部于1998年机构改革时由原地质矿产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四个单位共同组建而成。 目前,总体架构是“一部三局一机构”,即国土资源部,部管的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及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具体负责土地管理、矿政管理、地质找矿、海洋、测绘、土地督察等六方面工作。

一、国土资源基本情况

(一)我国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少、禀赋差,利用粗放。从土地资源看,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3%,人均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43%、14%、33%和25%。土地资源难利用地多、宜农地少,宜居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20%,优质耕地仅占33%,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性差。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已达133平方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工业用地开发强度和产出率明显偏低,容积率一般只有 0.3至0.6。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高达229平方米,空闲住宅多、空心村多。

我国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矿种比较齐全;人均资源量少,部分资源供需失衡;大宗支柱性矿产中,大型矿床和容易选冶的矿产地少,中小型矿和共生伴生矿多;在查明资源中,可直接开发利用的少,需要进一步提高勘查程度和经济技术评价的多。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发现矿产171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159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和20多种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已查明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居世界第2位;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其中,煤炭查明资源储量居世界第3位,铁矿居第4位,铜矿居第3位,铝土矿居第5位,铅锌、钨、锡、锑、稀土、菱镁矿、石膏、石墨、重晶石等居第1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分别是煤67%、石油6%、铁矿石50%、铜25%。石油储量占世界1.2%,产量占5.2%,需求量占10.0%;铁矿石储量占世界9.5%,产量占21.5%,需求量占 50.0%;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占世界13.5%,产量占39.7%,需求量占41.3%。从资源整体质量看,传统化石能源中,优质清洁能源少;矿产资源品位低、贫矿多,难选冶矿多。

我国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近300万平方千米,其中领海和内水面积38万平方千米、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我国海域位于中纬度地带,海洋环境条件优越,海洋资源丰富,适宜于开发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使海洋成为战略性食物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以及潜在金属矿产资源基地。

(二)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保障难度加大。 近十年间,我国矿产资源供应总量增速比前十年平均值提高 0.5~1倍,高出同期世界平均增速的0.5~1倍。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石油、铁矿石、铝土矿、铜、钾盐等大宗矿产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预计未来10~15年,我国主要矿产资源需求将陆续达到峰值,资源短缺更为突出。土地需求增长与供给约束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剧。“十一五”以来,全国每年建设用地需求在1200万亩以上,每年土地利用计划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只有600万亩左右,供需矛盾突出。“十二五”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以及国家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实施、加快社会民生建设等,建设用地供求矛盾还将进一步加大。

二、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及人员队伍

国土资源部于1998年机构改革时由原地质矿产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四个单位共同组建而成,2004年组建了副部级的中国地质调查局,2006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国家土地督察机构,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时进一步强化了国土资源宏观管理职能。 目前,总体架构是“一部三局一机构”,即国土资源部,部管的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及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具体负责土地管理、矿政管理、地质找矿、海洋工作、测绘工作、土地督察等六方面工作。部机关内设司局17个,编制376人。国家海洋局行政编制133名。 国家测绘局行政编制 89名。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事业编制140名。

2006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6350号),明确由国务院授权国土资源部代表国务院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设立国家土地总督察及其办公室,向地方派驻9个国家土地督察局(北京局、沈阳局、上海局、南京局、济南局、广州局、武汉局、成都局、西安局)。 国家土地督察行政编制360人。

2004年4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做好省级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4)12号),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调整省以下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于部管理体制的通知》 ((2004)22号)。至2004年12月底,省级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干部管理体制调整基本到位。据此,地(市)、县(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领导干部实行双重管理体制,以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党组(党委)管理为主,地方党委协助管理。任免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党政正、副职时,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党组(党委)要事先征求地方党委的意见。

我部经中央编办批准的事业单位共有48个,总编制数11622名,实有7615名。国土资源系统人员编制总数为349471人。其中国土资源行政机关人员编制64204人,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为 173500人,国土所人员编制为111767人。 国土资源系统人力资源总量为377340人。其中省、市(地)、县(市)行政机关74593人,事业单位(不含国土所)180566人,国土所122181人。

三、国土资源部门主要职责

国土资源部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部门,成立12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相关部门、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履行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重要职能,有力支撑和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承担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责任。组织拟订国土资源发展战略,开展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研究提出国土资源供需总量平衡的政策建议,参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的研究并拟订涉及国土资源的调控政策和措施。制定并组织实施国土资源领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

(二)承担规范国土资源管理秩序的责任。起草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并监督实施,制定地质环境保护的政策、规章,制定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程,拟订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标准。指导地方国土资源行政执法工作,调查处理国土资源重大违法案件。 (三)承担规划和优化配置国土资源的责任。编制和组织实施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计划。指导和审核地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组织编制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地质勘查和地质环境等规划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矿山环境保护等其他有关的专项规划并监督检查规划执行情况。参与报国务院审批的涉及土地、矿产的相关规划的审核。

(四)负责规范国土资源权属管理。依法保护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组织承办和调处重大权属纠纷,指导土地确权,承担各类土地登记资料的收集、整理、共享和汇交管理,提供社会查询服务。

(五)承担全国耕地保护的责任,确保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牵头拟订并实施耕地保护政策,组织实施基本农田保护,监督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执行情况。指导未利用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耕地开发的监督工作。组织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征用,承担报国务院审批的各类用地的审核、报批工作。

(六)承担及时准确提供全国土地利用各种数据的责任。制定地籍管理办法,组织土地资源调查、地藉调查、土地统计和动态监测,组织国家重大土地调查专项,指导地方地籍调查、登记和土地分等定级工作。

(七)承担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责任。拟订并实施土地开发利用标准,管理和监督城乡建设用地供应、政府土地储备、土地开发和节约集约利用。拟订并按规定组织实施土地使用权出让、租赁、作价出资、转让等管理办法,建立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等政府公示地价制度,会同农业部门监督管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定禁止和限制供地目录、划拨用地目录等,承担报国务院审批的改制企业的国有土地资产的处置。

(八)承担规范国土资源市场秩序的责任。监测土地市场和建设用地利用情况,监管地价,规范和监管矿业权市场,组织对矿业权人勘查、开采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规范和监管国土资源相关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为,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九)负责矿产资源开发的管理,依法管理矿业权的审批登记发证和转让审批登记,负责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的管理,承担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优势矿产的开采总量控制及相关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实施矿业权设置方案。

(十)负责管理地质勘查行业和矿产资源储量,组织实施全国地质调查评价、矿产资源勘查,管理中央级地质勘查项目,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地质勘查专项,管理地质勘查资质、地质资料、地质勘查成果,统一管理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

(十一)承担地质环境保护的责任。组织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矿业遗迹等重要保护区、保护地,依法管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和评价工作,监测、监督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和污染,承担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的勘查、评价工作。

(十二)承担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的责任。指导应急处置,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订并组织实施重大地质灾害等国土资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十三)依法征收资源收益,规范、监督资金使用,拟订土地、矿产资源参与经济调控的政策措施。依法组织土地、矿产资源专项收入的征管,配合有关部门拟订收益分配制度,配合有关部门指导、监督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资金的收取和使用。参与管理土地、矿产等资源性资产,参与管理国家出资形成的矿业权权益,负责有关资金;基金的预算和财务、资产管理与监督。

(十四)推进国土资源科技进步,组织制定、实施国土资源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和计划,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和信息资料的公共服务。 (十五)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拟订对外合作勘查、开采矿产资源政策并组织实施,组织协调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参与开发工作,依法审批矿产资源对外合作区块,监督对外合作勘查开采行为。 (十六)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谋划总体工作布局。从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再到创先争优活动,我部一直把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作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一条主线,着力建设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机制、资源保护共同责任机制、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机制、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机制等四个机制为主体的动态开放系统。

同时,配套开展了两项重要工作:一是顶层设计,通过国土资源战略、规划、改革和制度等四方面的研究以及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和国土规划研究编制,来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定位、定向、定思路。二是打牢基础,摸清家底。推进修订《土地管理法》和《矿产资源法》,实施四个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地质勘查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开展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矿业三项调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储量利用调查和矿业权实地核查),建立完善遥感监测全国“一张图”和“批、供、用、补、查”综合信息监管平台。顶层设计和基础工作交汇于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这条主线,形成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总体布局。

根据形势发展变化需要,设计具体抓手:从2009年的“保增长保红线行动”、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和作风建设,到2010年进一步深化完善为“保发展保红线工程一2010年行动”、巩固扩大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成果、作风建设常态化。通过"2X保工程”和“大讨论活动”来推动业务工作开展,通过加强党建工作特别是加强作风建设,来巩固扩大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成果。

(二)扎实推进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双保工程”,全力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2009年,我部按照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部署和要求,及时开展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双保行动”,保障了经济回升向好,维护了正常的土地管理秩序,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增加土地供应,加快审批速度。2009年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610万亩,比前一年增加30万亩。简化手续,优化程序,建立快速审批通道,加快用地预审,允许先行用地,保证了扩内需重点建设项目及时落地。严格审核把关,促进结构调整。抑制“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项目,严把用地审批和供地关口,2009年共核减不合规用地达20余万亩。修订限制禁止用地目录,开展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清理处置闲置用地,积极盘活批而未用土地,推动低效利用土地二次开发,促进存量土地及时开发利用。建设性保护耕地,把基本农田保护放在首位。划定基本农田并实行永久保护,完成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评定,对耕地实行数量和质量双重管理。大力推进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工程,以整治促建设、以建设促保护,2009年全国新增耕地400多万亩。加强土地监管和督察,查处违规违法用地。加强对扩内需重点项目用地的实地核查和督察,预防借机圈地、搭车用地等苗头性问题,防止征地拆迁和安置补偿中侵害农民权益等突出问题。开展卫片执法检查,通报和约谈土地违规违法严重城市主要负责人,公开曝光、挂牌督办重点案件。

2010年,为落实中央“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变”的决策部署,我部在“双保行动”的基础上,部署实施了侏发展保红线“双保工程”,继续坚持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更加注重用地结构调整,有保有压安排用地计划。加大对民生领域、国家重点项目、生态环保、自主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的支持。确保保障性住房、棚户改造和自住型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不低于住房用地供应量的70%。主动服务,有力保障经济发展需求。2010年上半年,全国批准建设用地268.2万亩,同比增长65.1%,其中,二季度供应166.5万亩,同比增长63.6%。大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三旧”(旧厂房、旧村居、旧城镇)改造,促进土地由粗放向集约利用转变。开展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示范县建设。加大建设性保护耕地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与财政部共同确定lo省(区)为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省份,建设总规模2600万亩,预计新增耕地170多万亩,提高粮食产能57亿斤,总投资520亿元。

(三)全面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切实提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按照中央要求,我部着眼于统一思想、适应需要和长远发展,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地质找矿工作,推动地勘单位发展,增强地质找矿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2009年,在全行业部署开展了“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规范标准三个层面进行了系统梳理,通过上下广泛地讨论,谋改革、求发展的共识程度进一步提高,形成了集中了全行业智慧的思想、实践和制度成果。2010年,在总结大讨论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和扩大大讨论成果,加快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的落地,全面提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大讨论活动推动了整个地质和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矿产勘查取得新突破。全面部署了陆域和海域的地质找矿工作,2009年,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377处。在青海发现天然气水合物,新疆发现大型油气田,河北和辽宁发现超大型铁矿,山东发现特大型金矿,西藏、青海、新疆、滇东南、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中北部等资源战略勘查取得重要进展。矿产资源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清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探索建立国家急缺矿种矿业权审批快速通道。加强优势矿种开采总量控制,着力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改善矿山布局,矿产资源开采规范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升,2010年上半年整合矿区近1600个,减少矿业权近4000个。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以地震灾区、三峡库区和“汛期”为重点,扎实开展特色群测群防活动,坚持全面调查和动态巡查制度。2009年,全国1035个县(市)开展了地质灾害预报,投入36亿元资金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2010年上半年开展了1640个山区县的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了22万个灾害隐患点,正在对30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详细调查。发动了10万人的群测群防队伍,建成了有效的防灾减灾体系。 (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明确提出把业务工作的薄弱环节作为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把权力监管最薄弱的环节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区位,将党建工作贯穿于国土资源管理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与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2008年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从“安于现状不想改、畏首畏尾不敢改、视野狭窄不会改”向“勇于革思想的命、勇于削手中的权、勇于去部门的利”转变,出台了《关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改进作风增强执行力的决定》,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推进党建工作。2009年开展的作风建设年活动,重点抓部党组和司局两级班子,围绕“主动谋划不够、工作办法不多、协调联动不足、贯彻落实不力”四个方面问题,全面查找作风方面的问题和差距,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增强执行力。

2010年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重推进机关作风常态化建设,强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着力提高行政执行力。开展“两抓两促进”党建试点工作,即抓学习,促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抓结合,促中心工作与队伍建设,着重从日常建设、破解难题、提高效能和促进工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和提升能力,使机关作风建设常抓常新、不断深化。强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针对近年来国土资源领域腐败案件易发高发的严峻形势,部党组加大工作力度,相继召开了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纪检工作座谈会、机关和事业单位项目和资金管理工作会议和国土资源部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举办了《廉政准则》、行政执法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系列辅导讲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完善制度加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决定》,扎实开展国土资源系统“两整治、一改革”(整治干部队伍廉洁从政突出问题、整治土地和矿业权交易市场突出问题、改进国土资源管理制度)专项行动,从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纠风和改革等六个层面,强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部党组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契机,牢牢把握部门实际,紧紧围绕国土资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这个中心工作,带头创先争优,带头公开承诺,以“建强队伍、勇破两难”为活动主题,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中创先进、争优秀。

五、近期重点工作安排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各地区、相关部门建设用地需求旺盛。我部坚持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建设用地基本得到保障,土地管理秩序总体规范有序,但也存在一些需要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理的突出问题。一是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用地形势比较严峻;二是违法用地反弹压力明显增大,可能出现基层地方政府大量被问责的局面令人忧虑;三是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项目征地补偿标准偏低,一定程度上造成征地纠纷和上访高发;四是部分地方受耕地后备资源所限,耕地占补平衡落实困难;五是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深入推进的难度越来越大。 针对当前土地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我部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土地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决策部署,加快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土地管理新机制,不断增强土地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全力推进“双保工程”,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抓紧做好二次调查情况向国务院汇报和向社会公布工作。加快推进市县乡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加快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的开发建设,推动耕地建设性保护。深化土地利用和管理制度改革,抓紧形成制度性成果。大力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开展省级共享服务平台和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对全国80个地级市的例行督察,加大建设用地审批事项的审核督察,对地方政府违反土地调控政策、违规批地供地等违法用地案件,加大执法监察和督察力度,保证土地调控政策的全面、准确、规范执行。

(二)巩固和扩大大讨论成果,不断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立足国内资源,实施海洋地质保障工程、地质矿产保障工程,推进国家油气资源战略调查。构建找矿新机制,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先行,引导和拉动商业性投资,实施整装勘查,加快实现找矿突破。研究扶持矿产勘查开发政策,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促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资源替代技术。 (三)加强房地产用地调控力度,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继续强化房地产用地全过程管理,抓紧落实供地计划,增加有效供给。全面推动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强化依法严格查处声势。坚持和完善土地出让制度,推进房地产用地出让申请制度,探索招标出让土地综合评标办法。推进土地有偿制度改革,坚持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加大对房地产项目违规违法用地突出问题的整改,重点督办违规改变保障性住房用地性质、土地闲置等问题。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工作动态,正确引导舆论和市场。积极商请国办指导推进小产权房清理工作。

(四)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毫不松懈地抓好汶川玉树震区、三峡库区、黄土崩塌区以及交通干线、重要流域、重点建设工程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抓紧修改完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编写全国地质灾害防治

“十二五”规划,建立完善全国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危险区域监测预警体系,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

(五)严格执法监管,切实维护国土资源管理秩序。充分发挥土地督察机构作用,加大违法用地的事前主动防范能力,促进中央调控政策落实。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推进全国遥感数据“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实现“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加大对未报即用、未批先用等违法违规突出问题的查处力度。对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公开处理结果。开展卫片执法检查,对土地违法违规严重的地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实施约谈和问责。

(六)狠抓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国土资源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把狠抓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进一步完善于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教育培养、管理监督和激励约束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改革,加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交流调整力度。全面推进“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严密防范土地出让、矿业权出让、土地整治等环节出席腐败问题,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建立健全以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权力制约为重点,决策、执行、监督三分离的内部制约机制,积极营造国土资源系统风清气正的氛围,保障国土资源管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篇:国土资源管理报告

一、2006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情况

2006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的领导下,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政策,全面落实省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下达的国土资源工作目标,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结合新农村建设,全市耕地得到进一步保护

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为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耕地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严格耕地保护责任制,市国土资源局草拟《贵阳市区、县、市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经市政府批准实施。一是加大基本农田的建设力度,在每个区、县、市(除云岩区、南明区外)均建成了一个500亩以上高标准基本农田,全市共建成3500亩。二是积极组织开展土地整理,争取国家和省的投资在乌当区新场乡及息烽县九庄镇、青山乡进行3个土地整理项目计8516.55亩,加上贵阳市投资进行的11个项目17300亩,全市全年共完成土地整理25816.55亩。三是对违法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行为进行了查处。通过以上措施,不但耕地保护得以加强,而且有力地支持了新农村建设,耕地保有量达到省确定的指标,基本农田面积也未减少。

(二)努力为全市经济建设提供用地保障和服务

《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展顺利。在总体规划修编专题研究成果通过省修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的基础上,4月16日省修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省、市有关领导和专家对《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进行了审核。按照审核提出的意见,市国土资源局对《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进行修改,并在省国土资源厅支持下争取国土资源部于10月16日对规划大纲进行评审并获得通过。国土资源部于12月14日正式下发书面评审批复,对贵阳市土地总规修编大纲给予较好评价。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各区、县、市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也同步开展,从而使全市土地总规修编总体上得到同步推进。

按照有保有压,确保重点项目用地原则,较为科学地加强了土地利用计划管理。2005年底,市国土资源局主要负责人带领有关处室负责人,到各区、市、县对2006年建设用地需求等方面情况进行调研。省下达用地计划后,市国土资源局结合调研掌握的情况及各区、县、市经济发展实际,科学合理地对全市土地利用计划进行安排,并严格督促执行,从而使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2006年初,省下达贵阳市农用地转用计划686公顷,其中占用耕地551公顷。由于贵阳市2006年经济建设发展较快,用地计划存在较大的缺口,市国土资源局积极向省国土资源厅汇报,多次申请追加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同时积极组织用地报件。在省国土资源厅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共获国务院、省政府批准用地1830.3398公顷,其中农用地转用1406.3373公顷,占用耕地1134.7556公顷,比年初省下达的农用地计划多776.3373公顷,占用耕地多583.7551公顷,基本满足了经济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特别是保证了兖矿贵州能化有限公司开阳磷化工基地年产50万吨合成氨、开阳西洋磷业有限公司50万吨磷铵、贵州民族学院人文学院、贵阳至罗甸二级公路改扩建、老干妈食品基地、花溪大地之舞综合开发项目、息烽县红色旅游项目等一大批省、市重点项目的用地。完成了国家重点工程扎南公路用地(共计252.54公顷)和贵阳绕城公路西南段用地(共计519.56公顷)的报批,及时将土地移交给用地单位使用。完成了贵阳机场扩建工程征用土地的前期工作。受理建设用地预审41宗,办结41宗。

深入落实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全市(不含小河区、金阳新区和白云开发区)共出让土地

814宗,收取土地出让金8.433亿元。其中市国土资源局共出让土地771宗,收取土地出让金7.435亿元,为市政府下达目标(3.5亿元)的212%。收取土地收益金310万元,为市政府下达目标(300万元)的103%。同时,加大了土地储备力度,充分利用存量土地调查成果,制定了盘活存量土地的措施,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共储备土地11宗,面积100余公顷。

大力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工作。在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工作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土地资产进行处置,积极为企业做好服务,维护企业职工权益。为贵州省石油总公司贵阳分公司、贵阳仪器仪表工业公司永恒精密电表厂、贵阳市机械化施工处等23家改制企业完善了用地手续,促进了国有企业改制工作。

(三)大力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和确保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

全市将征地补偿安置和解决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工作作为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向当地党委、政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各级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结合本地实际的多途径安置被征地农民的政策措施,推动了全市多途径安置被征地农民工作的开展。针对贵阳市过去征地多采用货币化单一方式安置被征地农民,不能保障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产生“三无”农民(无土地、无一技之长、无生活保障)情况,积极探索货币化安置方式、留地安置方式、建立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多渠道提供就业岗位等多渠道安置方式安置被征地农民,取得较好效果。贵阳市的经验还在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在市财政大力支持下,落实了市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地质灾害任务较重的区、县、市也建立了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在汛期认真落实《贵阳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加强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排查和监测预报。全年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在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另一个工作重点是落实《贵阳市自然因素造成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搬迁方案》。此方案确定全市共有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016处,危及7839户37886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有142处为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需实施治理搬迁。为做好该项工作,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市财政局向各区、县、市下发了《关于组织申报2006地质灾害治理搬迁项目的通知》(筑国土资环通288号),要求各地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白云区、清镇市、息烽县、开阳县共申报了25个项目,正在实施之中。开阳县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基础工作扎实、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宣传深入、治理资金落实,全县各方共出资2863.70万元,搬迁受威胁群众747户2614人,效果显著。

按照市政府的部署,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全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层层签订“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和“包保责任书”,落实矿山巡查责任制,不但组织矿山安全生产检查,而且还抽调干部参加各级政府和安委会组织的矿山安全生产检查、事故调查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取缔无采矿许可证采矿,杜绝了无证矿山伤亡事故发生。

(四)矿业秩序整顿规范工作继续深入

为认真做好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市国土资源局按照国家和省、市的统一部署,拟定了《贵阳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方案》,并报经市政府批转执行。按照《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时限要求,全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进行了清理检查,对查出的越层越界开采、非法转让矿权、以探代采、未按勘查设计方案进行勘查等103宗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并认真开展了小煤窑炸封等专项工作,从而全面完成了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清理检查、整顿和查处阶段工作,通过了省整规办的检查验收。

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共设置采矿权38宗,全部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开阳县成功拍卖龙水乡水库淹没区磷矿采矿权,成交额达1330万元。完成了2006年采矿权年检工作。全市应检矿山941个,通过年检并合格的有844个,注销75个。对22家逾期未按要求年检的矿山进行了处罚,追缴矿产资源补偿费38万元。通过采取煤矿关井压产、资源整合、扩大生产能力、对矿山生产规模小的砂石矿山采矿许可证到期不再延续等措施,使全市矿山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五)坚持依法行政,加强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积极组织听证。组织实施了贵阳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区片综合地价方案、贵阳市云岩南明两城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方案和贵阳绕城公路用地选址方案、补充耕地方

案、基本农田规划调整及补划方案的听证。贯彻《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以电子政务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网上政务公开,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工作的规范化、透明化。

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将基本农田保护和非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作为巡查重点,及时制止了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全市共立案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465件,结案433件。通过开展闲置土地清理、矿山安全大检查、炸封取缔非法采煤窝点等专项工作,市国土资源局直接查处有影响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40多件,其中在贵阳日报和局公众网公开曝光5件,起到了查处一件、警示一方的效果。

(六)国土资源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

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继续深入。制定了《贵阳市国土资源系统2006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意见》,将开展学习宣传《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耕地保护制度、征地制度改革、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作为重要宣传内容。开展了全市国土资源系统法律法规宣传月暨“6·25”土地日宣传活动。各地都拟定了宣传方案,采取上街设点、宣传车、报刊、电视、广播等多种宣传形式,开展了大规模宣传。通过这些活动,使国土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更加深入人心,收到较好效果。

制定专项工作规划。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编制了《贵阳市“十一五”国土资源利用和保护专项规划》。该规划已通过市长办公会审查,并提交贵阳市“十一五”规划办公室统一发布。同时,各县、市开展了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开阳县、清镇市、息烽县已发布实施。贵阳市“十一五”测绘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和贵阳市“十一五”基础测绘规划已上报市政府审批和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测绘管理依法推进。贯彻落实《贵州省测绘条例》、《贵州省测绘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完成了贵阳市丙、丁级测绘项目备案工作,按时将备案材料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对全市地图市场进行综合治理,进行了专项检查。开展了清理和规范房产测绘市场秩序工作。对全市测量标志(三角点、GPS点、水准点等)进行了清理和检查,保存完好的各类国家测量标志共计122个,全部进行了摄影、记录和委托保管。对测绘市场进行了执法检查。从检查情况看,测绘单位在工作质量上执行了国家质量管理标准,测绘项目招投标活动能按章按程序进行,没有发现测绘市场存在恶性压价的情况。完成了省下达给贵阳市建立7个区、县、市的国家高等级GPS(C)级控制网的选点、埋石和布控工作。完成了贵阳市行政区域内丙、丁级测绘资质单位的注册和2005年测绘成果目录汇交工作。

农用地分等工作和农用地定级估价试点以及基准地价更新工作进展顺利。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乌当区、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的农用地分等,云岩区、南明区、开阳县的基准地价更新工作均已完成。白云区、乌当区的农用地定级估价试点工作正按要求开展。

地籍管理取得新进展。有卫星照片资料的乌当区、花溪区、修文县、清镇市列入了全省第一批更新调查工作开展名单,均制定了《更新调查方案》,与作业单位签订了《更新调查合同》并进行外业调查,其中修文县外业工作已完成。

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完善,启动了“金土工程”建设。在完善市国土资源局机关电子政务系统的基础上,各区、县、市国土资源分局(局)已实现电子政务,并与市国土资源局实现专线联接。每个区、县、市至少有一个乡镇国土资源所完成了电子政务建设,并与区、县、市国土资源分局(局)实现了数据交换。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建成了建设用地远程报批系统,从10月1日起实现了建设用地远程报批。矿权远程报批也已具备条件。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金土工程一期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8号),贵阳市是全国一期建设的32个试点城市之一。据此,市国土资源局成立了“金土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贵阳市 “金土工程”一期建设方案》报国土资源部审查通过。

(七)深入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

全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基本完成。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并积极支持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批准贵阳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更名为贵阳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贵阳市土地交易管理处更名为贵阳市土地矿产资源交易管理处,对两单位领导职务实行高配。批准贵阳市土地矿产资源交易管理处、贵阳市土地开发中心、贵阳市土地登记处共增加人员编制36名。各区、县、市国土资源局按照“三定”方案

完成了机构调整和人员充实。对2005年开展规范化建设的21个乡镇国土资源所进行了验收,新开展规范化建设23个所,到2006年底已完成全市82个乡镇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任务。组织建成了乌当区东风镇、白云区艳山红镇“文明国土资源所”示范点。

二、2007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展望

按照“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总要求,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为中心,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坚持从严管理、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国土资源管理的法规和政策,继续加强耕地保护;二是搞好服务,努力为全市经济建设提供用地保障;三是加强矿产开发和地质环境管理,切实提高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四是进一步加大基础建设,努力提高行政效率和社会服务水平;五是深化“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上一篇:岗位廉政风险登记表下一篇:公司总经理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