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2022-09-10

课程学习是培养硕士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 是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目前, 我国多数高校在硕士生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着课程数量较少, 课程内容偏窄,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培养质量和学习要求不够严格等问题, 导致在读硕士生出现了理论知识面不够宽广、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从而限制了硕士生思维创造性的发展和理论严谨性的确立, 并最终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乃至硕士生自身的素质。因此, 重视硕士生的课程学习, 合理设置硕士生课程, 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拓宽硕士生知识面, 是当前硕士生教育改革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工科院校因其特有的工科背景在一定层面上有别于普通高校, 对于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也有其一定的特殊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企业所需要的高级管理人才不仅熟知管理理论和技能, 同时也需要他们对企业相应的技术知识有所了解, 以便更好地胜任管理工作, 因此, 对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培养的研究会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根据对广西两所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调查问卷, 分析了当前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1 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相对较短, 在确立研究生教育之初, 其课程设置主要是模仿和借鉴国外课程设置的体系和模式。但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研究生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实行的是学分制。课程体系一般由四大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现以某工科学校的经管类硕士研究生课程表 (见表1) 为例:

从课程总量上看, 硕士研究生要修16门、3 0多个学分的课程。从课程结构上看,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从课程内容上看, 包括公共必修课程、计算机类课程、专业课程 (包括基础课及本研究方向课程) 。从各类教学内容在教学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来看, 公共基础课程计1 1学分, 约占课内总学分的3 5%;专业课程计1 2学分, 约占总学分的3 9%;选修课程计8学分, 约占总学分的2 6%。

虽然我国硕士研究生在学科、专业科目上已经做出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但从表1可以看出, 其整体的课程设置仍是板块组合式的体系框架;重视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和外语课的学习;在专业性课程设置的体系上, 明显地突出课程体系的专业化和专门化。

2 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过于狭窄

一直以来, 在我国高校是以二级学科设置学位点, 并以此设置课程, 导致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单一, 知识面狭窄, 对基础理论和相关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专业课程过于狭窄, 导致他们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差。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 除了4~5门学位课程以及专业理论课、必修课外, 基础理论课程授课时数约占总课程时数的2 5%, 但经管类硕士研究生有很大一部分毕业后并不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而是在企业中从事管理工作, 这就导致所学课程很多时候无用武之地。同时由于课程范围局限性, 研究生进行科研选题时, 往往视野不够宽厚, 科研能力受到限制。

在我们对广西两所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研究生调查中发现, 课程设置范围过于狭窄。在对选修课选择范围满意度调查中, 仅有2%感到非常满意, 有2 3%感到比较满意, 有4 2%感到基本满意, 有2 5%感到比较不满意, 有8%感到非常不满意。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选课的自由度小, 可选课的数量少。这说明选修课选择范围的设置还存在一定问题, 有待改善。

在对所学课程中跨学科课程门数调查中, 有2 7%的人没有选修跨学科课程, 有4 6%的人选修了1~2门跨学科课程, 有2 4%的人选修了3~4门跨学科课程, 仅有3%的人选修了5门以上课程。工科院校以应用性著称, 但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却未能充分发挥工科学校工科优势, 扩展研究生的知识面。

2.2 研究生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缺乏层级性

目前, 工科院校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设置在体系上缺乏层级性, 研究生的课程与本科生的课程拉不开档次。研究生的公共基础课程、部分专业基础课程, 甚至一些专业课程, 存在着与本科课程在内容上的重复, 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 因而无法体现出研究生教育应有的高深层级性。

在对课程结构设置合理程度调查中, 有1 7%感到比较合理, 有4 8%感到基本合理, 有3 0%感到比较不合理, 有5%感到非常不合理。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 课程结构还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合理性, 有待进一步改善。

2.3 部分研究生课程内容较为陈旧, 研究性、前沿性不够

在对课程设置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调查中, 仅有2%感到非常适应, 有1 7%感到比较适应, 有3 9%感到基本适应, 有3 3%感到比较不适应, 有9%感到非常不适应。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 经管类课程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有一定脱节, 有待进一步改善。

在对课程内容前沿性调查中, 有1 2%感到比较满意, 有3 7%感到基本满意, 有3 3%感到比较不满意, 有1 8%感到非常不满意。通过调查发现, 在经管类研究生课程体系中, 部分专业课程内容较为陈旧, 反映不出学科领域内的一些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 尤其是一些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和尚存争议性的问题, 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等, 都很少及时地反映到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中。

在对课程内容应用性调查中, 有1 4%感到比较满意, 有3 5%感到基本满意, 有3 6%感到比较不满意, 有1 5%感到非常不满意。通过调查发现, 在经管类研究生课程体系中, 部分专业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 不符合经管类研究生应用性强的要求, 造成与实际应用脱节。

2.4 研究生教学管理环节相比本科生而言, 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

一般而言, 各高校在研究生教学管理上, 相比本科生而言往往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其主要原因是给研究生授课的教师大多有着较为繁重的事务, 或是因为课题、或是因为学术会议、或是因为社会兼职工作等, 导致研究生的教学时间安排有较大的随意性。这样势必导致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松懈, 严重影响研究生对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 束缚研究生的知识水平。

3 完善工科院校经管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对策

3.1 工科院校经管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原则

第一, 确定核心课程, 打好理论基础。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宽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只有把原理吃透了, 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管理等, 这些课程可以用来指导企业管理、投资、理财等活动, 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管理的各个方面。在选择核心理论课程时一定要精, 在学习中强调深入理解, 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第二, 突出针对性, 培养应用型研究生。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在设置课程时尤其要注意针对性, 体现自身优势。工科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就业方向除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高等院校等机构外, 还可以面向企业, 为其培养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工科院校具有较明显的行业特色, 因此可以利用行业针对性强的优势, 通过开设选修课或在一些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让学生熟悉相关行业的行业特色、行业背景、发展现状、运行情况及宏微观经济形势等。这不仅为研究生以后解决相关行业的金融问题打下基础, 而且在毕业找工作时会受到特定行业的欢迎。

第三, 与本校其他院系合作, 开拓新的教学和研究方向。工科院校里有相当的工程类院系具有与经济管理专业相结合的可能, 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要善于应用经济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帮助解决这些院系中一些工程问题。另外, 经济管理专业还可以和计算机、数学、法学专业分别开展信息管理、数理金融、经济法等研究方向, 联合起来培养研究生并合作解决一些多学科交叉问题。

工科院校的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培养如果有合理的课程体系, 办出自己的特色, 突出优势, 这一专业将会成为工科院校的特色之一, 其培养的研究生也会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欢迎, 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2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一个好的课程体系不仅在于它所包含的内容的多少、质量的高低, 更在于能否提供一种强有力的指导。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济管理类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经验, 并结合工科院校的工科背景情况, 构建出较为合理的课程模块体系, 帮助研究生适应学科交叉、拓宽知识面的需要。鉴于此, 经济管理类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应由“五大模块”组成: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基础理论课的设置要多强调其应用背景, 使拓宽、加深的涵义不仅仅在于知识的进一步广博与专深, 还在于能用不同学科、不同思维方式加深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于加强对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

选修课的设置应由两方面组成:一是研究方向课程, 必须掌握研究方向上的最新成果, 跟踪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努力占领学科领域和专业方向的前沿阵地;二是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 拓宽知识面的课程, 可使研究生不局限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内, 这是当今科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 以及各门学科相互渗透的客观要求。经济管理类研究生一旦具备交叉学科的知识, 掌握更多的新技术、新进展, 就能够充分借鉴相近领域的新成果和新方法, 也能在能力结构、学术思想、科学思维上形成交叉复合效应。

摘要:通过对工科院校经管类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的调研, 分析了目前工科院校中经管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 并基于工科院校的工科背景, 提出了将工科课程与管理学科课程有机结合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 吕思为.我国研究生课程与教学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 2004 (10) :83~84.

[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位与研究工作文件汇编[Z].广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部, 2006.

[3] 曹永菊.浅谈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高教, 2001 (2) :103~105.

上一篇:小议现行多参数监护仪检定规程下一篇:密闭装车技术在汽油火车装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