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基础及模式

2023-01-26

1 现代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 为系统全面理解生态水利的理念和方法, 正确把握和确立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模式, 需要以相应理念的渗透为前提和基础, 需要明确一些基本原则。

1.1 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科学观

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科学观是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根本所在, 是人们认识上的回归.人类在与洪水的斗争中经历种种挫折失败之后, 正在逐步学会与洪水共处, 与自然相协调。也就是说, 要从防止水对人类的侵害, 转变为在防止水对人类侵害的同时, 要特别注意防止人类对水的侵害, 做到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统筹综合管理。

河道在大自然的演变中慢慢形成, 是大自然的造化, 人类随后选择在此休养生息, 在经历漫长的适应自然环境之后, 人类实现了膨胀发展, 不断按自己的需要对环境进行改造、再改造。直至现在, 人们真正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协调互动关系, 主动与自然相适应, 以抑制和改善河道自然环境的恶化趋势求得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2 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协调的资源观

在工程措施方面必须认识到, 水利工程不仅在防洪、供水等方面作用巨大, 在改善水环境、修复生态系统方面同样大有可为, 水生态系统的改善对流域范围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重要保障作用。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水利工程的重要内容, 以水利工程建设带动水生态的改善可谓一举多得。

水作为一种有限的、不可或缺的资源, 兼有自然和社会的属性。不少人认为中国的水是丰富的, 那是没有从资源的角度、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问题。人类的

开发利用还没有止境, 但不少地方已经收到来自自然的警报——水源水质恶化、咸潮上溯加剧、赤潮频现, 等等。保护措施不当和措手不及就会出现“看着水没水吃”的尴尬局面。

1.3 水利服务于社会的基础地位观

从宏观上看, 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属于人口资源环境的范畴, 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水利始终是为人类社会服务的, 在农业社会,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当今社会, 水利则是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因此, 搞水利不能就水论水, 应该把水利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 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联系起来。要主动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利的更高要求, 以水利的适当超前发展来保障、支撑和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基础

传统水利是以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在我国, 水利历来被称作为“农业的命脉”,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对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保障要求更高, 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治水活动, 已为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与保障, 水利又被称作“社会的命脉”和“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建国以来, 全国上下先后修建了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无数, 讲水利工作时, 也以各类水利工程的数量和相应工程指标作为成绩和重点。因此说传统水利是“工程水利”一点不为过。传统水利工程片面追求技术经济最优, 体现了人们的直接的和迫切的要求。因此, 传统的治水, 往往有“大灾之后兴大治”的特点。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日益提高的防洪与供水安全保障需求, 人们常常希望水利建设能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 甚至希望“治水先行”。但是事实上, 人类往往是在遭遇严重的水早灾害之后, 才痛定思痛, 形成下一轮水利工程投入与建设的高潮。

单纯依靠工程手段的治水活动, 容易使人与自然之间陷入恶性循环。目前, 面对我国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日趋严重的水危机, 单纯的人与自然相对抗的治水模式, 已经受到质疑。如筑堤防洪是扩大巩固防洪保护范围的手段, 而加高堤防则是提高防洪标准的措施, 但是超过一定限度之后, 就会“水涨堤高”, 接着“堤高水涨”, 由此人与自然之间进入了恶性的循环。当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超过一定限度时, 就可能转为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或者仅满足局部地区的短期利益, 而损害其他地区以至整体的长远利益。

在近年来的研究当中, 根据不同研究重点, 又有资源水利、环境水利、景观水利、生态水利等提法和划分区别。实际上, 资源水利、环境水利、景观水利、生态水利都是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范畴, 是对其内涵的逐步扩展和提高, 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并不是互相否定和取代的关系。资源水利强调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 做好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保护。

3 生态水利方法

生态水利是建立在“健康的河流应该是一个健全的生态系统的骨干动脉”这样一个理念的基础上, 要求在满足人对水的开发利用的需求的同时, 还要兼顾水体本身存在于一个健全生态系统之中的需求, 需要权衡满足人的需求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轻重关系。

生态水利在方法上体现亲自然的特性.不但要掌握水在气候系统、水文循环中的运动转换规律, 还要研究其在特定的生态系统中, 特定的生物群落与水体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河流湖泊治理的目标既要开发河湖的资源功能性, 也要维护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既要研究水体的物理特性, 也要照顾到其系统循环特性。在开发利用河流时, 将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置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考虑, 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在对江河湖泊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 在满足防洪安全和其它兴利要求的前提下, 尽可能保留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 保留或恢复其多样性, 即保留或恢复湿地、河湾和浅滩。为当地野生的水生与陆生植物、鱼类与鸟类等动物的栖息繁衍提供方便条件, 提供相应的技术方法和工程材料。如开发新型护岸、丁坝、鱼道、人工浮岛及生态型的城市雨洪利用排水系统等技术和产品。

生态水利在工程建设中没有固定的方法, 不同地区适应不同的生态水利方法和材料工艺。其中利用植物技术护滩固堤就是平原地区切实可行的生态水利方法之一。此项水利工程技术措施主要是在防洪堤围外迎水面的滩地按一定规格方式种植水松、水杉等水生或半水生植物, 在河道纵横面形成防护带, 通过其发达的根系、树干对水力冲刷和波浪吹袭起消减、缓冲作用, 从而保护堤围安全。实践证明, 此方法不单对河道固滩护岸、防浪护堤作用效果明显, 同时, 通过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规模种植经营还有可观的经济收益, 更重要的是防护林及其系统对维护良好水生态环境、调节局部小气候和营造怡人景观等生态环境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但是, 江河堤围滩种植适生防浪树在一定程度上缩窄了原有泄洪断面, 对河道行洪的影响颇值得关注, 应视不同的水文条件和不同的河道形态进行具体分析。河床长期适应水沙变化的结果造就了不同形式的河槽断面, 不同的地质地形和水文条件形成不同的断面。对于不同的水文条件, 其洪水特征、河道形态特征不同。带有滩地的复式河槽, 洪水期形成的漫滩水流有其特殊的规律性。

4 结语

本文论证了采用生态水利模式治理河道的理论基础, 具体治理方法将在我单位其他论文中加以探讨。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河道治理的相关工作经验, 以河道治理模式为研究对象, 指出生态水利模式的优越性, 文章首先论证了现代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 而后分析了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基础, 最后给出了生态水利模式治理河道的优势及特点, 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的理论升华, 对生态水利模式治理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水利模式,水利基础,基本原则

上一篇:劳务外包在中缅管道施工中的探索与实践下一篇:浅谈中职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