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研究课范文

2022-06-07

第一篇:倍的认识研究课范文

倍的认识--优质课教学设计 - 副本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圈一圈、画一画、数一数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推理、迁移及表达能力,发展基本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小棒,展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师:秋天到了,小兔子在忙着收获秋天的果实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说说胡萝卜和红萝卜之间存在着什么数量关系吗? 生:自由说

师:是的,刚才同学们说的红萝卜和胡萝卜有多与少的关系,这里还有一种倍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如果我们把2根胡萝卜圈起来,看作一份的话,(师边说边圈)那么,红萝卜有这样的几份?(组织学生在练习纸上圈)

1 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呢?红萝卜有这样的几份呢?

小结: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3个2根,我们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

2. 在比较中充实对倍的认识,掌握倍的内涵。 活动一:课件出示胡萝卜是红萝卜的3倍。

师:小白兔和小灰兔说的对吗?组织学生在练习纸上圈一圈,说一说。

师小结:胡萝卜有2根是一份,红萝卜正好有这样的2份,所以红萝卜的根数正好是胡萝卜的2倍。小猪说胡萝卜有四根是一份,红萝卜正好有这样的2份,所以红萝卜的根数也是胡萝卜的2倍。

设疑:小兔子他们的萝卜同样多吗?可为什么红萝卜的根数都是胡萝卜的3倍呢?

生:因为他们的1份数都是不一样的,胡萝卜数量都是一份,红萝卜数量都是3份,所以红萝卜数量是胡萝卜数量的3倍。

活动二:

提问:老兔说对了吗?

追问:胡萝卜是一份,红萝卜有三份,那红萝卜的数量不就是胡萝卜的3倍吗?

学生汇报

师小结:看来,在圈的时候,能不能随意的去圈?得根据什么来圈? 活动三:

课件出示:12根白萝卜,没有胡萝卜。

2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呢? 引导:大家觉得有困难吗?

小结:看来1份胡萝卜有几根太关键了!

提问:那你来说说胡萝卜可能是几根,你是怎么圈的? (出示学生所圈的画的根数,让学生说一说。)

提问:如果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呢?谁来说说是怎么圈的?得出什么结论了?

追问:如果当胡萝卜是3根、4根、6根的时候,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又会是怎样呢?

完成练习纸的第3题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交流:你是怎么圈的?得出什么结论。

提问:如果胡萝卜只有1根,白萝卜还是1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呢?我们在自己的脑海里默默地圈一圈,再告诉我答案。

交流:你能说说脑海中是怎么圈的吗?

设疑:如果胡萝卜是12根,白萝卜也是12根,现在它们的倍数关系又怎样呢?

交流:孩子们,白萝卜一直是12根,那为什么两种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出示上述胡萝卜2根、3根、4根、6根、1根、12根的6幅图)

小结:1份数的胡萝卜根数不停地在变,所以它们的倍数关系也在不断地变化;假如胡萝卜的根数在扩大,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反而缩小了。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魏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对倍的知识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明白了胡萝卜,红萝卜和白萝卜的数量之间存在倍数关系。

那同学们你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圈一圈,填一填。课件出示。(书本50页做一做第一题。)

3 师:还可以怎么说?( 思考:是的2倍,

是是

的2倍。)

的2倍,都是2倍,为什么

的数量不一样呢?(一份的数量不一样。)

2.动手摆一摆,体会“倍”的关系。(课件出示)

(1)教师在黑板第一行摆5根小棒,出示小精灵的要求,请学生在第二行中摆出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4倍。(指名上黑板摆,其他同学在课桌上操作。) (2)评价。用笔圈一圈是不是4个5,说一说这是以什么为标准量。 (3)变式练习。

提问:如果要使第二行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3倍,应该摆几个几?5倍呢?„„

(4)检验。示范演示,用笔圈出3个5,或5个5,让学生指出以什么为标准量。(体会标准量的唯一性:“第一行的5根小棒”。)

3.想一想,填一填。

师:图形没了,你还会解答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6是3的(

)倍。(因为6里面有2个3。)

15是3的(

)倍。 (

)是5的2倍。

4.游戏,想一想。

师:现在老师有个小游戏想和大家一起来玩,你们想玩吗?我们每个人的桌上都有个小牌子,上面写着我们的号码,待会老师会给出一个数,请是这个数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找对,好吗?(出示4,是4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你能说说你是4的几倍吗?出示6,是6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你能说说你是6的几倍吗?)现在老师想要全班都站起来,我要出示什么数才可以呢?

生:1。

4 师:是的,那好请是1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

四、回顾反思,梳理全课

师:看来同学们对“倍”这个新朋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

结束语:同学们,短短的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一节课里大家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明白了倍的知识,魏老师发现同学们都表现的很优秀,现在请同学们把掌声送给优秀的自己,但老师有个小小要求,你们在鼓掌的时候能不能拍出3的2倍。

五、作布置业,形成技能

教材第53页

1、2题。

附: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胡萝卜有2根,的数量是的2倍。 的根数是的3倍。

第二篇:《倍的认识》评课

《倍的认识》评课 咸水沽第三小学

郭冠宇

第一次听吴老师的课,用六个字总结,那就是沉稳、扎实、高效。下面我就对这节课亮点与不足,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到之处,还请见谅!

亮点:

1、习惯养成有成效。

也许是出于一个班主任的敏感,从孩子们一进到阶梯教室,我就开始观察他们,虽然刚刚深入三年级,但孩子们安静、有序。坐到座位上后,整理好自己的学具。然后开始进行成语接龙,经了解,这是双港小学的特色,让我耳目一新,孩子们在积累成语的同时,也为语文学习添砖加瓦。

在学生单独完成小卷的时候,老师不忘提醒一句写字姿势,全班的姿势很标准,我想这应该是平时训练的结果,靠一时的装是装不来的。孩子们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充满自信,可见,吴老师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是很用心的。

2、学生有一定的数学素养

上课伊始,老师针对粉花和黄花提问:你们观察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数量关系吗?学生的回答有:粉花比黄花少2朵;黄花比粉花多两朵;粉花和黄花一共有6朵;黄花的朵数是粉花的2倍。学生能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能用完成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路,可见老师在平时一定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这也是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的。

3、在设计上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对于谁是谁的几倍,不是一个难理解的知识,但是学生在实际运动的时候就会找不准一倍数和几倍数,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采取“引导”的方式,指名回答,帮忙指正,学生一个比一个说的好,再通过同桌互练,直到大家都能掌握。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当学生都能准确地说出两个量的倍数关系时,老师再带领学生总结方法,吸取精髓。

4、练习层层递进有层次。

这堂课中的练习很多,充分体现出了精讲多练,并且从基础到提高,顾忌到了每个层次的学生。 不足:

老师的教态得体大方,但是我感觉这堂课缺乏激情,虽然我们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不像语文那样富有感情,不像英语那样富有激情,但是对于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课堂气氛的活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增加一些爬山式或闯关式再或者竞赛式的方式到练习环节中,对于学生的评价的方式再多样一些,那么这堂课就更加完美了。

第三篇: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具学具:多媒体情境图。

教学设计:

一、课前做拍手游戏

1、师:上课之前,咱们一起来玩拍手游戏,谁愿意到前面来和老师一起玩? 师:我先拍,听,我拍了几下? 生:2下。

师:请你拍3个2下,其他同学判断对不对。(生拍6下) 师:你是怎么拍的? 生:我连续拍6下

师:谁有好办法让我们一听就知道是3个2下? 生:2下2下地拍,拍出3个2下。

师:就用他教我们的好方法试试看。 预备:开始!

2、师: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

师:请大家一起拍出2个3下。预备,心里数,开始!

3、师:小游戏好玩吗?你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生思考)

二、情境引入“倍”

导入:小兔子们数萝卜,怎么数也数不清,请你们来帮帮忙吧!(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师:原来这里有不同各类的萝卜,你们认识它们吗?

生:胡萝卜(2 根)、红皮水萝卜(6根)和白萝卜(10根)。 师:请你比较胡萝卜和红皮水萝卜的数量,发现了什么?

生:

1、胡萝卜比水萝卜少4根。

生:水萝卜比胡萝卜多4根。

师:怎么摆就能让我们一眼看出水萝卜比胡萝卜多4根呢?学生到黑板上摆。

师提示:摆时要注意什么呢?(一一对应)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水萝卜的数量多,胡萝卜的数量小,在比较中,我们除了知道多和少以外,还能知道什么呢?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三、自主探究

1、初步认识“倍”。

胡萝卜和水萝卜相比,胡萝卜有2根,水萝卜有几个2根呢?

师:怎么摆就能明显地看出有3个2根?

反馈:谁愿意到黑板上摆一摆。为什么中间要空开?大家一起数数是3个2吗?

学生数,师板书。

师:胡萝卜和水萝卜相比 ,我们就以数量少的胡萝卜为标准,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水萝卜有3个2根,也就是有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水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3倍。

1、进一步理解“倍”。

师:找一找图中,还有谁和谁之间有这样的倍数关系呢? 要求:独立圈一圈、画一画,再小组交流。

生:2根胡萝卜为一份,白萝卜有这样的5个2根,所以说白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5倍。(板书:白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5倍)

小结:倍的认识,是两个量通过比较得来的,我们要分清谁是谁的几倍,就要看清谁和谁在比,比的标准不同了,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四、巩固运用

1、教材 “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订正答案。

2、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五、课堂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吧?(生说)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倍数关系,请你认真地去找一找,利用这节课学习的“倍”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倍的意义

水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3倍

白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5倍

第四篇:《倍的认识》说课稿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倍的认识》说课稿

主备人:王娟丽 时间:10.16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50页——55页。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

2、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模型思想。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倍”的概念,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理论依据】

“倍数“是日常生活和后续学习中经常使用的数学概念,也是继续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认知基础。”倍的认识“又为学生提供了表达两数关系的另一种视角(一种是作差比较)。探索”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从数学概念方面进行思考,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

一、 例1的教学:可以通过操作活动,体验“倍“的概念 、”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比如教材呈现的胡萝卜2根,红皮水萝卜6根,白萝卜8根,让学生分类计数,圈图比较,把“倍”与以前学过的“几个几”建立联系,初步认识倍的概念。再借助圆片、小棒的一些活动,比较两个物品数量的倍数关系,建立倍的直观模型。

二、 例2的教学:在教学时指导学生画线段图(示意图)表示数量关系,并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的能力。

三、 例3的教学:仍然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帮助学生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仔细看图,收集信息。

(1)课件出示教材50页情境图:大家仔细观察这幅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后汇报:有2根,有6根,有10根……) (2)提出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红萝卜比胡萝卜多多少根?胡萝卜比白萝卜少多少根?三种萝卜一共多少根……) 2.设疑引入。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这些问题都是用加法或者减法来解决的,其实,根据图中的信息还可以提出其他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学习新知。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圈一圈,初步认识“倍”。 (1)引导学生动手圈一圈。

(2)引导学生观察红萝卜的根数里有几个胡萝卜的根数。

(3)揭示课题:红萝卜有6根,胡萝卜有2根,通过看图我们发现6里面有3个2,我们就说的根数是的3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2.说一说,建立“倍”的概念。

(1)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学具代替萝卜,摆一摆,圈一圈。 (2)组内讨论,然后说一说白萝卜和胡萝卜的倍比关系。 3.摆一摆,感知“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课件出示题目: 第一行:○○○ 第二行: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 (2)学生在课桌上摆,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智慧来源于活动,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本环节在充分感知“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倍”的概念,让学生动手、动脑巩固新知,这样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得到了升华,便于形成对“倍”的概念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50-“做一做”第1题。 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教材P53-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数一数、填一填,指名学生回答并集体订正。 教 学 过 程 雁宁路小学教案

四、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 书 设 计

倍的认识

胡萝卜:2根

红萝卜:6根 3个2根 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白萝卜:10根 5个2根 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第五篇:倍的认识教学评析

落实理念 发展学生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评析

滦平县第四小学 孔英利

王立娜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一课是二年的一节概念课,在学习“倍”之前,学生头脑中建构的是加法结构,是数量的求和与比多比少,“倍”的概念虽然与学生学过的“几个几”相类似,但它涉及到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十分抽象、不易理解,因而这部分知识是本册学习的难点。理解两个量或多个量之间的比率关系,需要在学生的头脑中建构起乘法结构,认知结构的转变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困难。

这节课,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四学三查两反思”教学模式为引领,给学生独学、组学、展示学习和巩固学习的时机与平台,让学生以多种方式参与学习,收获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下面我结合教学环节谈谈设计意图和并对学习效果进行分析。

一、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进学生探究新知的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王老师创设听歌曲说信息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量之间的数学信息,从数量间比多少、求总和,过渡到倍数关系。首先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说说6只大象和2只小象的数量关系,我们发现有的孩子是能说出倍数关系,说明他们在生活中对倍有接触,有自己的理解,他们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但这种理解可能有对有错,不是十分准确和完善。本节课第一次自主学习:请同学圈一圈、填一填,独立探究大象与小象的倍数关系,借助操作使数量关系更加直观,更易体现,本次探究可以说是尝试,是试做。第二次自主学习:是学生经历了独学、组学、班级展示学习,明白了“是几倍”要看有“几个几”,或看“有这样的几份”的基础上进行的。自主学习内容难度加大,小象这一“标准量”或“一份数量”变化了,而大象数量不变,这次探究是带着思考,带着方法来进行,获取新的发现。学生要动脑思考:都是12只大象,为什么大象和小象的倍数关系不一样,进而使学生感受到“标准量”的重要性。对于独学,我们一直有这样一个误区:必须要有前置性小研究,仿佛学生课前不完成小篇子就不是自主学习,甚至有的课牵强附会,为了有小研究而去设计。实践告诉我们,独学要以问题为主线,以启迪智慧、拓展思维为目标,既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上完成。《倍的认识》一课是一节全新的概念课,不适宜课前安排,就放在课堂中。我校生本学案中增加了“自主学习内容”一项,也就是说每一节课都离不开学生的自主探究,因为独学是组学、展学的基础,这项内容有的在课前完成,有的则需要在课堂中完成。

二、带着体验带着问题开展组内学习,实现兵教兵共提升的目的。

小组内的互助学习,既可结对帮扶,也可分别交流,达到深入探究、形成共识的目标,这个环节既是解决自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及团队精神。

本课中共有三次组学,两次在4人大组中交流,均体现在探究新知环节,要求通过组内交流,每个学生都提出自己的观点,交流思想、碰撞智慧。我们要求凡是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提出明确要求,使学生知道要做什么、总结什么、注意什么,防止假合作。第一次组学要求:说说你的答案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第二次组学要求:交流答案和想法,想一想说一说都是12只大象为什么倍数关系不一样呢?具体的要求使学生可操作,有的说、有的想,人人有事做就是有效。另外一次组学是在巩固测评环节,在2人小组、即同桌中交流答案与想法,同时相互检查,订正改错,实践证明这种做法能有效调动学生兴趣,实现高效的学习效果。

三、展示学习促进生生交流互动,提升认知。

“展示学”环节分为组内小展示学和班内大展示学。本节课有三次小展示,三次大展示,小展示在组内完成,大展示由教师指导、小组组长主持与全班交流互动。展示学习时,组员分工十分重要,按照弱者先说的原则,使得人人有展示机会,切忌组长一人包办代替。展示环节最能体现生生互动,课堂的精彩生成往往在这里体现。第一次大展示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对“3倍”的理解,既有看几个几,也有看几份,看几组,看几圈的方法,促进孩子从不同角度建立“倍”的表象。第二次大展示,孩子们总结出确定倍数时要找好一份数或看好标准,这是确定倍数关系的关键。我们要求展示学习时,学案上要体现教师点拨提升的要点,比如提出引发思考的问题、呈现关键性知识点、学法优化等。

四、巩固学习、及时检测,大面积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都知道,数学课在习题设计上下功夫最具实效。以往我们通常是题目一道道分别呈现,弊端是教师扶着学生走,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以“课堂检测”的形式组织学生巩固学习,加之及时评价反馈,使学生更感兴趣更投入,也更能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便于查漏补缺。王老师共设计了4道题目,

一、二题属于基础题目,三题属于变式题目,四题是综合题目。习题设计层层深入,如1题直接分好份数的,2题没有分份数,3题引发学生思考正确辨析,进一步巩固知识要点,4题培养学生灵活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一道自主创作题目,体现了主体性、开放性、创新性,促进学生全方位理解倍这一概念。

五、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能力很重要。

我们教师上课后要反思自己的教学,优点有哪些,不足有哪些,有什么经验,有什么遗憾等等,这样我们的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同理,学生们也需要反思自己的学习,有哪些收获、进步,有什么不足,有什么感受,课堂检测中做错题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改正过来等等。思则进,不思则退。所以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要在每一节课中培养。

六、教师点拨调控是关键。

生本课堂中,教师说的少了,但是要点到关键处,说到点子上,适时激励评价、适时作为参与者质疑提问,适时总结提升或者讲解,生本课堂充满开放性和生成性,在不同班级上课会出现不同情况,所以我们有一个共同感受,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才能驾驭生成的课堂。而学情调查是教师调控课堂的关键,三次关键性学情调查是随机的、灵活的,根据学情调整教学节奏。我们要求教师在个案补充中必须记录三次关键学情调查情况,以便于更好的以学定教。

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点拨作用的发挥,生成资源的利用,有效关注学生,激励性评价等。

建议:

1. 深入领会模式实质,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由关注教转变关注学,由关注知识传授转变为关注思维发展,活化模式,不僵化。课的好与坏看学生。

2.扎实深入备课是基础。无论按照什么模式上课,把握教材永远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心中有数,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也是枉然。教师要由教知识点转变为教知识的要点,进而教学学生学习与思考。

只有专业地读教材——深入备课,用心地读学生---了解学情,才能智慧地读课堂----在课堂中应用自如,有效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

2015年12月25日

上一篇:部队班长决心书范文下一篇:表达爱意的句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