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的认识的评课范文

2022-06-06

第一篇:0的认识的评课范文

0的认识评课稿

《0的认识》评课稿

执教教师:何秉寿

评课教师:罗绍祥

本周,我有幸参与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听了何秉寿老师执教的《0的认识》一课,使我感受颇深,从中也学习到了许多东西,是一堂值得我学习的课。这次课堂教学达标活动给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上课的教师都能在课堂上亮出自己的风采,教学特色。

一、评教材处理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内容,包括教科书第24页的例题,做一做。教学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1——5各数,而且都是用数的方法来认识的。同时一年级的孩子对0的认识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对0表示没有也有一些直接感受,但对0表示起点的感知很少,并且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决定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给予他们充分的足够的感受、体验的时间和机会。

二、评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3、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学生对身边及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在认识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现学习的喜悦。

教学重点: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在认识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关键:初步理解0的含义

三、评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何老师注重通过多种情景来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认数过程。在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基础上,营造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总是及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含义„„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的探索,实现教学的再创造。

㈠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好学。 ㈡运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

四、评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中,何老师通过创设童话情景、生活情景、游戏情景三方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数学学习不再是单调的数字、运算,而在童话世界、游戏和生活中,学到许多数学知识。

(一)、创设童话情景,给数学插上五彩的双翼

孩童时代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时代,在童话中,学生能找到现实中没有的东西,神秘、有趣都吸引着孩子的好奇心,在这里,孩子们的眼里平凡的现象往往会变得非同寻常。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小猴吃桃子”的故事,学生们激情投入。

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课本主题图.本课教材设计是先认识0表示没有的含义,再认识0表示起点的含义,接着教学0的书写,最后巩固练习.由于考虑到学生或多或少都接触过0,因此,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把本课教学内容编成一个有关小猴子的故事,把有关0的认识蕴涵在0的认识中.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对小猴子的情景很感兴趣,并且教学情景有连贯性,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没有打破教学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热衷于学习无需教师过多的组织教学.

(二)创设生活情景,让数学走进现实的生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除了学生平常无意识的观察、感受以外,有意的生活体验的积累也很必要。在课中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感受生活的机会。

因此,在课中老师先设计让学生自己尝试找生活中的0,然后老师利用课件显示,和大家一起寻找0的足迹。有的找到电话、遥控、住房号码、计算机„„,还有同学想到100元、50元、10元上也有0。让学生身临现实情景,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就会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三)、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与持久性较差。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富有情趣、灵活多样,要富有挑战性。根据这些特点何老师将练习设计成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例如:巩固练习第2题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在游戏中尝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运用现代代技术手段,把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整合到一个连贯的、生动的故事情节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播放出来,学生边看边思考,边捕捉故事中的数学信息,巩固了新内容。

五、评教师素质

1、教师语言规范,讲解清楚,尊重学生。

2、板书工整,设计合理。

3、教态亲切自然、和蔼可亲,教师教学有耐心。

4、善于应变,课堂调控能力强。

六、评教学效果

1、教学目标全面准确,正确处理和把握教材。

2、思路清晰,讲解清楚。

3、创设情景巧妙、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自主探究、交流、互动好;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总之,整堂课感到学生学得认真,轻松,对0表示没有,又表示起点的意义掌握的不错。

第二篇:听青年教师课后的评课

一、 存在问题。

1.目标单

一、对课程目标的定位不准确。课程标准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方面进行了阐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关注“知识技能和数学思考”两个目标多一些,而忽视了“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的目标。

2.对教材编写线索不明。新教材以“问题情境(主题图)―――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反思)的模式展开,以“说一说,做一做、数一数、比一比”等形式为主线串联,以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人物为呈现方式。方便教师设计情境教学。

3.在教材的使用方面,存在“教教材”的现象,而忽视了如何用教材教的探索,甚至不用新教材,回归自然。

4.在教法设计方面,教路单一,教学效果有三个层面:教会――学会―――会学。教师停留在教会这个层面,导致教师用机械重复的训练,忽视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调控设计。重解疑,轻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5.在学法指导方面,学法单一,停留在‘自主、探索、合作、实践’的感性认识,对引导学生知其然下了很大功夫,在知所以然方面轻描淡写。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概括起来讲,存在下面四多四少:

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探索交流少;

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 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

以上这些是导致我们的数学教学耗时低效。学生基础不牢,两极分化严重的原因。

二、 小学数学课的基本环节

小学数学新课程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促使教师教学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完成一个教学任务,一般遵循以下的基本环节:

1、创设情境→

2、提出问题→

3、探究与讨论→

4、汇报交流→

5、评价激励→

6、小结过渡→进入下一个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现实的”应理解为学习素材应是学生能经历的、熟悉的、身边的事例。这就要求教师尽量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中引出知识。教师要再现学生的生活片断,从学生的生活片断中引入学习,这就是创设情境。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因此,创设情境(教学开篇)是一节课教学的关键。千万不要开门见山,一上课切入主题。创设情境有以下作用:

1、引起学生的注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使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

4、使教学有梯度,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新知。

(二)提出问题

小学数学内容除了少部分以介绍和解说出现以外,大部分内容都是以问题出现的。教师在课堂上要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可引发思维的问题,学生的探索欲望才能有效的生成。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这节课要解决的,有的是以前已经解决的,有的是以后才解决的,有的是不须解决的,这里教师要加以点拨,把学生引导到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上来。(加叶柱教师讲座内容)

(三)探究与讨论

教师点明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以后,就要放手让学生活动探究,必要时可进行讨论。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玩一玩、画一画、摸一摸、算一算等活动,去发现数学答案。这里教师要鼓励学生合作完成任务,必要时,学生离开座位甚至离开教室去操作、去完成探究活动,去讨论交流都是可以的。

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来,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学生通过活动探索,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也经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方法,也得到了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促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境界。 四)汇报交流

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活动探索之后,就应该有一个成果展示的环节,那就是汇报与交流,学生把自己的或小组的成果向大家汇报,看探究的结果是否跟大家一致,大家互相交流和补充,使答案更趋完整。如 “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教师安排学生摆出,分类之后,安排了一个汇报交流的环节,让各小组把他(她)们描的图形都贴到黑板上,进行展示和交流,学生通过汇报与交流,证实自己方法的正确性,发现自己的错误,改善学习方法,获得知识与技能。

(五)评价激励

课堂评价是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的,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这里说的评价是指课堂中学生“汇报”后的的评价。应该说评价和汇报是互相渗透的,不能是截然分开的两个环节,这里强调的是学生汇报后,教师要适时的给予评价,给学生以鼓励。评价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评价或学生互评来调节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通过点评或互评来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充满着真心的激励,是教师和学生感情的碰撞,学生健康的情感和态度得以发展。

(六)小结过渡

学生把探究的结果汇报给大家,跟大家进行交流之后,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就要完成了,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做过的探究活动进行小结。强化学生的经历、掌握新方法和新知识,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并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一般由教师完成;提出问题尽量引导学生提出,比较难的问题可由教师提出,或由教师补充完整;探究活动和汇报交流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只起到组织者和合作者的作用;评价激励我们倡导学生互评,辅以教师点评;小结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过渡主要由教师完成。 各环节教学活动要求如下:

1、创设情境→要生活化、儿童化

2、提出问题→要多样化、开放性、选择性

3、探究与讨论→要操作化、活动化、合作化

4、汇报交流→要多样化、开放性

5、评价激励→要激励化、趣味化

6、小结过渡→要简洁化

以上只为教师提供一个范例,广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巧妙设计教学环节,不可生搬硬套,机械模仿。

第三篇:教学反思——公开课后的评课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它以三件小事为框架构建出文章的大体面目,提示出”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写作意图,教学反思——公开课后的评课。这篇散文评议朴实,喻理于事,很容易被小学生理解接受。

在教学时,我先是让学生将预习的情况做汇报,要求学生做到有预习的好习惯,能在接下来的课堂能很好的理解文章,至少能很通顺地阅读文章。接着让学生快速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两个问题:作者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样克服的?通过阅读,在文中寻找答案。在此做个小结:作者之所以能成功地克服困难得益于父亲的教导: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在我稍做点拨后,学生们基本上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对文章内涵有了大致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按文章的叙事线索来品读课文,我开始对两个困难做详细地讲解,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公开课后的评课》。 让学生联系课文中父亲的教导谈认识,再结合生活中自己看到或者听到的现象发表看法。由于准备拓展活动时自己没有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社会经验,加上我们班的学生年龄差异大,基础知识薄弱,对“挫折”二字不理解,导致最后的拓展并没有顺利开展。

评课内容如下:

思路清晰,课前准备充分,熟悉教材,基础知识落实很好,朗读点拨到位,板书设计易懂明了,紧扣中心。但在最后环节拓展没有拓展开,思路开始变得模糊。建议:在讲第二个困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分组交流,自己动脑独立完成,让学生学习更有兴趣;在拓展活动时可以设计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讲,来突破重难点。

很感激几位老师的指导与建议。

其实自己早就准备了公开课的课文,但是因为学校活动,推了一周又一周,昨晚晚上将以前备的这篇课做了全盘否定,之后重新备课,因为来听课的都是高手,所以很紧张,在课堂上也一度紧张到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说什么。还好,自己反应还不差,多余的时间做练习~~~巩固巩固嘛!哈哈。总之,我的公开课就这样尘埃落定。再次感谢几位老师的点评,也很感激自己。

第四篇:小学英语课的评课大全

对一堂小学英语课的评价

有一句老话“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在本课中,陈静老师以动画的形式导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以分组合作、游戏互动、角色扮演、情景等教学过程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学习。

从教学目标定制来看,陈老师能以有序、生动的形式来展示知识点,如学习如何制作水果沙拉的过程,从wash-peel-cut-add-mix-eat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但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且更容易记住所学的东西。除此之外,老师用以学生为主导的方式授课,其中,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踊跃回答问题来给小组“奖励”,这样不仅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有效的让学生牢记所学的知识。另外,通过投影仪播放的动画“小天使”,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在教的过程轻松,同学们也学得格外有兴趣。

从目标达成来看,老师不断的用实物展示,自然、亲切的比划,整节课下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并且不失混乱,老师也很好的控制着整个场面。同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不仅有效的使学生吸收知识,并且达到以学生为主导,师生平等的新课标标准。

从处理教材上分析,老师先让同学们学习水果种类,然后层层深入,抓住教材重点,师生互动的方式传授知识,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

从教学程序上分析,老师上课环环紧扣,抓住学习重点,从认识水果,到制作水果沙拉过程,其中不但让学生学会制作沙拉,而且牢记住每个过程的单词。

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该老师语言亲切和蔼、清晰,教态自然,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师生互动多,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授课,课堂气氛格外活泼热烈,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该老师这样的授课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适合的,从学生的积极性及课堂氛围来看,教学效果是明显的。

第五篇:别具一格的评课精彩范例

出的是有特色有个性。特色与个性从哪里来?来自于自己的个性的阅读,老师先做忠实的读者。丰富的参考资料是条件也是限制,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教师没有旁骛地、心境澄明地、独立地与文本对话,完全地进入文本,你的最自然最本真的阅读状态是怎样的,你就怎样与学生交流,你只是一位阅读的先行者。

初中语文新课改以来,我们的赛课、观摩课、展示课,对外在形式的关注太多,课件精彩纷呈,形式眼花缭乱,但内心感动体悟却不多。老师们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凡是上得成功的课,必定是自己静心进入文本,浸润其中,找到感受,积蕴内力,自己情绪饱满,才有可能让学生为课文陶醉。也只有这样的课不仅生动,还能与学生一起心动,情感不是轻易可以演出来的,做出来的,它应该是内心充溢的自然外露。

这几天,我们享用了一道道精美散文的精神大餐,欣赏了20多节风格不同的各显精彩的好课。这20多位老师便是一批优良的种子,将在九江语文教学的沃土生根发芽蔓生,营造出绿意盎然的九江语文教学的春天。

纵观22节课,让我们惊喜的场景不断涌现

一、 参赛的老师们都开始有意识地运用新的课程观教学观构建自己的课堂,具体表现为:

1、 民主教学之风吹拂

张曦、刘咏絮、曾映星老师都以亲切的语调,耐心的态度与学生对话,对学生的观点,不作简单的对错判断,而是商量,鼓励;沈

海峰老师,让学生朗读自己认为精彩的段落,老师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这样,教师便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阅读活动;陈高强老师与学生合作阅读,为表述特殊的句子断句,是示范也是参与。

顺便说说,有些老师习惯说“你给我把诗念一下”,“你给我划一下”、“这不是我要的答案”、“这个答案已经讨论过”,是否可以换个说法:“你还有什么新的说法吗?”这种习惯,从小处说是语言习惯,深究起来却是教学理念。

2、 开放的元素逐渐提高

在对文本的解读中,教师们都尊重学生的多元化个体体验,认可,鼓励。有的老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你们说谁来朗读?”“照你们的意思,先解决哪个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张海燕老师授《站立的平原》让学生就文章质疑,然后学生自己解答。

冷冰老师的课堂很独特,他近乎强迫地让学生动起来,强迫若成了习惯,便是自觉的行为了。他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挤墙脚”来体会冬天让人感受的亲情友情,让学生自“得”,自去涵咏。

3善于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兴奋起来,激动起来,心动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们的老师很能煽情,湖口二中学生认真,热情,有精神,有灵气。课堂气氛热烈,高潮迭起。李喜平老师授《矶鹞带来欢乐》,整体把握时提问:海滩相遇的两人发生了什么事情?学生的回答准确风趣;彭谦老师授《母亲这样的女人》,学生对母亲一生概括的四句

话,让听课的老师大为惊异;邱晓昱老师授《爱孤独如爱自由》师生的配合默契和谐;陈高强、江波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使课堂轻松活跃;而赵世恩老师开篇那一番夸奖,既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和上进心,又于瞬间缩短了师生距离。那堂课,学生的朗读、回答都非常精彩。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什么是欢喜绿人”有些难度,但处于兴奋中的学生不要老师的提示,超常发挥。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学生潜藏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不是我们可以预料的,能让学生由外到内地真正动起来,课堂就是有效的,成功的,它甚至可以弥补教师功力不足造成的某些缺陷。赵老师是一位走上讲台还不到一年的年轻教师,虽然教学功力、机智、学识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历练,但以调动学生为基础创设氛围,是一个极好的开端,学习,说到底是学生自己的事。――若你的调动语言与下面的课有必然的联系,一石二鸟,则是更高境界了。

这里想顺便提出的是,由于外在条件的限制,我们的课堂既有了新课程观的指导,又避免了初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问题,一些近乎弱智的热闹,一些花哨的形式,一些将语言文字还原为生活图景的精致的课件,老师和学生都本真地实实在在地进行阅读。

二、 参赛的老师都表现了较高的语文文学素养

1、课堂语言与朗读

张曦老师的课堂语言堪称典范,音色甜美,普通话标准,语言美而精练,更难得

的是,不仅是预设的课堂用语,在课堂对话时,脱口而出的现场语言也规范优美,有着浓浓的书卷味和淡淡的诗意。(年青老师备课可以写翔实的教案,甚至设计好自己上课的用语)。

如果说女老师的语言有些出于己于天赋,而男老师的代表肖鲲老师则是后天努力的结果。下课后我与肖老师聊过,因为曾经受过短期专业训练,我对普通话语言比较敏感,读不准的字音或是夹杂在普通话里的一些乡音,一般逃不过我的耳朵,但我没听出肖老师的方音。他是宜春人,母语是客家话,他说自己是下了番功夫练的。而且他的课堂堂用语干净,准确,没有一句赘言,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

曾轲老师的朗读指导非常有效,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学生朗读在老师指导前后的变化。

冷冰老师范读课文,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朱自清先生文章的那种清新自然的风格,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2、充满激情。语文老师本就该具有一些诗人的气质,只有老师精神饱满,激情四溢,才能让学生与你一起激荡起来。熊池老师,曾映星老师,邱晓昱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都很强,他们以饱满的 激情,引发了学生高涨的情绪。我颇为感动的是张海燕老师,他的乡音很浓,普通话不规范,但他的朗读很有激情,情感的把握比较准确――但语言是要力求规范的,尤其是,语文老师,希望张老师能下一番苦功提高普通话水平。

3、我们的老师才华横溢。独立的阅读能基本把握文意,课堂上更是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即兴创作,有诗有文――虽然这里有一

个值得商榷的地方:旁证博引的目的是什么?你掉的书袋学生听得懂吗?你的即兴创作是不是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你是否占用了学生阅读领悟的时间?

三、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流程的设计能恰当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肖鲲老师讲《跨越百年的美丽》,以第二段为切入点,紧扣“美丽”,纲举目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美丽”的丰富内涵,直至最后升华“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赵世恩老师《寻找心灵的梦田》,是一篇序言,这种文体一般要交待书的写作缘由,赵老师抓住第七段“《拜访大自然》是在这样的心情写成的”一句,设问“‘这样的’是什么心情?”,分读前后段落,整节课的层次清晰有序。

刘界老师的课堂设计非常灵活,抓住文章第一句“魂不守舍”设问,中间开花,研读6——7段,带起全篇。

《寒风吹彻》是一篇蕴涵丰富的文章,汪家龙老师由解题入手,以“寒风”“彻”两词为抓手,突出了重点。

王泽阳老师授《伤怀之美》,确定三个教学目标:伤怀的含义是什么?伤怀之美体现了作者何种追求?你曾有过和作者一样的体验吗?

邱晓昱老师授《爱孤独如爱自由》设计了一系列有梯度的问题:为什么爱孤独?人在孤独中有什么体会发现?为什么孤独能带来自由?

计昂老师井井有条地呈现问题,引导学生将文章两方面的材料加以对照。

梅秀风老师授《祈求》,把文章的最后一句作为经线串起整节课的流程,“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灵魂”指什么?哪些内容体现“高飞”?鹰的“沉沦”又表现在哪里?三个词,文章重点难点要点一并突出。

四、课堂更多的注意了“语文味”

什么是课堂的“语文味”?咬文嚼字,品读语言,反复阅读。老师不是把自己的思考简单的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体验感悟——即便这感觉是零碎的,不清晰的,有时朦胧的感觉更令人舒心。

章梅林老师讲《湖泊》,让学生寻找描写小动物的生动的词语;彭谦老师抓住“天地缩小”一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江波老师所授《在乡下》是一片篇幅不短的小说,最好的方式当然就是复述。曾轲老师也是通过重点段的朗读了解文意理清线索的。

但是,作为一种新的尝试,自然也有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 教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

在提倡多元解读的今天,我们不能说哪一种解读是不正确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我们应该最大限度的接近文本,无论有多少角度,林黛玉总是林黛玉,不会变成薛宝钗。

选文中有一些文质兼美、含蕴深远的散文,可以让我们长久地咀嚼回味。

刘亮程的《寒风吹彻》,“寒风”一词有多少丰富的含义?自然界的寒风,寄寓着生存艰难的社会寒风,在这种社会状况中表现出的亲情的寒风,人的衰老亦如寒风——作者对种种寒风都有感触体味,却并不抱怨,特殊的环境中,人的多种存在都有其合理性,父亲自己就是在这样的劳苦中长大的,不是不心疼孩子,只是更关注的是柴火的多少,冬天缺柴,一家人怎么活?生活本身就是如此冷酷、无奈。

《秋天的钟》写到了情感,但所写却是在生命的流逝中感受的亲情、爱情;对生命寿夭无法把握的一种悲哀。旧的生命消亡了,新的生命在成长,人们就在这轮回中体验喜怒哀乐。

《母亲这样的女人》,母亲是个怎样的女人?“孝”“贤”“良”是对母亲这样的女人的绝对赞颂吗?作者借助对母亲一生的描述,要传达的是与传统的歌颂母爱文章的不同的认识,“母亲”这样一个神圣的被赋予了特定含义的名词,不该成为泯灭母亲人的本性的借口,作者要表现的是人本意识的觉醒,人的独立意识,人的自我需要,人的丰富的精神生活,人的意义在于精神的至高无上,以此唤醒我们对人、对人的本性的认识。

《矶鹞带来欢乐》,故事情节简单,但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小女孩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她那么懂事,那么可爱,却被疾病早早的夺取了生命。一个孩子病了,如果她叫痛,说难受,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她却寻找欢乐,并以自己的纯真带给别人欢乐,这种反差,加重了我们的沉痛感。小女孩把自己的生存价值演绎给人看,引发我们对美好生命的珍视。

《桥边的老人》,人物对话出现了交错并行的情形,老人和“我”各自按照自己的思路对话,老人需要的不是对话,而是倾诉。海明威描写战争的小说,从不渲染战争的惨烈,他惯用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纯粹以动作表现情绪,电文式的对话,经过锤炼的日常用语,一切丰富的含义都在这“冰山文体”之中。

选文中有不少长文难文,可以突破重点,集中解决一个问题,曾轲老师讲《三棵树》就是选择重点段落赏读,遗憾的是对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探究不够。

浅文则须深讲。《越过路牌走下去》,“路牌”喻指什么?这么浅显的文字是否不必铺开一节节讲述,而以演讲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表述对文章的感悟。

二、 一节课教法的设计要依文体而定。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必须采用认读解读的方式。写景状物的文字,可以赏读,重点揣摩语言。朱自清是写景状物的能手,他往往且选择最具特点的景物落笔,《瑞士》,就写依山而筑的铁路,冰河公园,古老的塔桥;他的语言,平实而妥帖,清新而自然,在准确的描摹中,让我们轻轻的感受景物,感受异国的文化情调,感受人文,感受自然的恩赐。

三、 教师要从兴奋的演讲者变为积极地倾听者。

老师们都注意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但你倾听学生的朗读了吗?对他们的朗读进行指导了吗?能不能指导他们把自己的感悟通过声音表达出来?再有,对朗读如何评价?只要声音大就是好吗?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语调语气,老师自己的表达准确吗?课堂中不断

听到老师们的催促“读完了吗?”“好了吗?”为什么要问?学生读书的时候你不在观察吗?在这般的催促中,学生有可能静心读书吗?

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从中捕捉闪光的思想,敏锐地察觉学生的困惑,迅速作出反应,给以适当的评价点拨。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对学生的回答只作简单的敷衍的肯定:“对”“很好”,而后顾自接着自己的思路往下讲述,为什么不顺着学生的讲述探讨一下,对在那里,好在哪里?你的教学机智往往就表现在这个时刻。

四、不少老师开始突破以往“分析式”解读文本的窠臼,尝试课堂对话。对话,自然有设问,设问应有疑而问,你的问题应该根据文章内容由浅入深有梯度地呈现,以引导学生逐步体验理解文章,而不是为制造课堂气氛的简单的是非问,不必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

五、课堂拓展不要超越文本的规定性

在初中新课程实施中,受一些观摩课展示课的影响,我们的课堂有了一些新的模式,似乎每节课都必须挤出一些时间进行拓展延伸。我以为,拓展延伸必须是真正的“豹尾”,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之外的为形式的拓展。

有的老师的拓展给人画蛇添足之感,不停地给人已经结束又添加了什么的感觉。《寻找心灵梦田》,重点是自然对人的心灵的陶冶,现代生活对自然的吞噬只是附带的一笔,老师结尾的反复强调恰恰冲淡了主旨的突出。

《海之美》一课,老师用了近8分钟时间让学生倾听海涛声,听完了,又没能警醒有效的活动。可不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作些细腻的处

理,品味语言感情?完全忽略文章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有没有计算课堂成本?

配乐朗读,是不是应有所选择?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配乐朗读吧?音乐能促进学生的感悟理解吗?有些文字,是需要心静才能感受的。

今日所谈问题不少,有挑刺之嫌,但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任何一堂课都是有缺陷的课,发现个人的不足,可以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发现九江市语文教学的不足,可以开拓九江语文教学更广阔的空间。

九江市2005年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点评

[日期:2006-05-18]

来源: 作者:张青云

[字体:大 中 小]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代表这次活动的评委对这次的优质课谈一点简单的感受。

一、总体印象良好。

作为一次市级赛课活动,参赛选手达二十二个之多,听课教师少长咸集,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能挤出时间来参赛、听课,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现象,这反映了我市语文教师迫切要求提高自身素养,扩大视野,积极探索的强烈愿望。许多参赛教师心态平和,动机纯正,不在乎荣誉得失,而在乎有所得,不少青年教师上完课后与评委探讨语文课程理念、一堂课的成败,这是令我十分敬佩的。

在新课标制订两年后的背景下对照这次活动,我们的活动促进了我们对语文的思考,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探索,都促使我们更理性地面对语文教育的现状,尤其是这次赛课是临时定课题,更

能真实地显现语文教育的本真状态,对这种原生态式的语文课进行思考,我们的探索更富有现实意义。这些应该就是这次活动的成果,聚焦于这样的成果,我们会得到更多的启示。

二、具体启示丰富 第一,基本功的喜与忧

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展现出来的基本功总体良好,比如注重学生兴趣,结构明朗,尽量用多媒体,都能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本,没有跑题的现象,教态自然。

这次讲课普通话大有进步,都比较标准。

当然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比如“茶几”的几jī读成jǐ,“比bì及三年”的比读成bǐ,“礼乐”的 乐yuè读成lè,“梅以曲qū为美”的曲读成qǔ。女教师的基本功普遍弱些,要多读书,积累知识、思想、情感、语言词汇。另外有些老师语言过于平淡,没有热情,没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还有些老师朗读技巧不够理想,自己读得很累又没有感染力,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张颂写的《朗读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

第二,教学语言问题

许多老师的教学语言富有表现力,富有启发性,比如秦昌峰老师在上《胡同文化》时,他戏剧性的语调就很有表现力,富有鼓动性。江亲华老师在讲《宽容序言》、王萍老师在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所用的教学语言都极富有启发性,他们用一种平静的、清晰的、平等对话的语气提出让孩子们思维活跃的问题。比如江老师问:“有没有跟他们不同的呢?”接下来又问:“品味哪些字眼?”学生回答:“总是。”之后又问:“是不是绝对的呢,是否有人内心深处还有一些另外的思考呢?”是环环相扣的。王萍老师讲“不吾知也”这个

倒装句时,轻轻地问:“主语在哪里呢?”这些提问具体又不难为学生,又能衔接下一个环节,是富有启发性的。

教学语言的雅俗问题。比如汪少春老师讲到《项脊轩志》中的枇杷树时,一般解说为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等,汪老师却说:“我思念的人啊如今在哪里。”变雅为俗,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现场语言与教案语言。教师上课是要运用教案预设语言的,但要自然灵活,有些老师在说一句幽默话时也要去看教案,这就消解了幽默效果。

还有一些课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一般只说“好”、“非常好”,缺少具体的赞美,还有的老师让学生找中心句,学生找不出,老师便自己说出来了,老师没有进一步的引导,不能利用现场的教学资源,急于完成教案预设,现场语言不够丰富、精炼,这启示我们还要加强平时的积累,扩大阅读量,多思考。

第三,教案预设与现场机智

老师的教案预设有很多成功的地方,比如朱喻老师《六国论》的课件选材精当,问题层次分明,教学过程师生交流合理,气氛热烈,一气呵成,是一节很成功的语文课,但也有些小地方可以更好些。比如一位女生评点老师的朗诵时说:“老师的朗读节奏没有跟上音乐的旋律。”这时老师没有接过这句话作点具体的讨论,这句话如果接得好,可能带出对下一个环节的理解,加深情感的体验。

第四,只注重对思想的解释,语言品味不够

语文的学习就是语言的学习,要训练学生实现信、达、雅的语言表达,驾驭文本时往深处开掘都离不开对语言的品味。比如我们在教《项脊轩志》时都要对项脊轩的特点进行疏理,如果让学生一一找出,

既费时,又得不到思维训练,流于简单化。九江市教研员吴丰强老师提出为什么“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呢?这么一问学生就明白项脊轩的特点了。

玩味文本的语言就是玩味作者的感情、思想内涵、审美趣味、价值取向。比如《我有一个梦想》《项脊轩志》就遍布诗化语言,生动、形象、诗兴勃发是《我有一个梦想》语言的特色,《项脊轩志》如意境优美的诗作,如果我们从语言入手去触摸作者的情感,可能学生会有更美的感受。

披文入情,缘文显义,情也好,义也好,都是通过文来承载的。而文则是语言文字不同排列组合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多注重语言的品味问题。

第五,深度问题

一堂课如果仅从字面上去概括、归纳、讨论,不从多维角度深思,容易流于表面,不能深化对文章的理解。要把文章的深层意蕴显现出来,是要费一番功夫的。我曾经发过一篇课外阅读材料给学生,是上海作家周佩红的《母亲这样的女人》,学生要求讨论,读了以后学生讨论热烈,有的学生认为母亲崇高、伟大,有的学生认为母亲很可悲。文章的内容是写母亲一人照顾婆婆、孩子,几十年如一日,她离不开家,家也离不开她,这不是崇高、伟大吗?这不也是可悲吗?我说歌颂母爱伟大的文章多矣,这一篇一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母亲的抽屉里不是有一支口红吗?母亲不是有过路过芭蕾舞学校时步态轻盈的青春岁月吗?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挚爱和伤痛,还有一份痛定思痛之后的理性思考。我给学生讲解题目,为什么题目不是《母亲》呢?为什么不是《母亲这样的人》呢?作者先想到母亲应拥有的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人的广大生活空间,而女人缩小了这一空间,作为母

亲的女人又进一步缩小了这一空间,作者是在为母亲扳着指头数母亲的奉献牺牲了多少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应该拥有的东西。

这次活动不少老师的深度处理上是很好的,比如蔡红卫老师在《胡同文化》结尾讨论时,就对胡同文化的价值作了理性的引导,他让孩子们的讨论出现了三种结论,一种是胡同文化是危房,无价值;一种认为胡同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应保留;第三种认为可保留一部分。老师对这三种都给予了具体有力的肯定。

相反有一些课可能就没注意到这些深化的问题,如《六国论》的结尾有的老师只让学生作了一些趣味性的讨论,缺少深入思考,有的老师上《胡同文化》结尾时,不能引导学生作多元的有力的思考,反方的证据始终不力时,没有引导学生从更深广的层面去思考问题。

深度问题还表现在问题的设计上。许多老师对学生的提问总是让学生说后半句,如让那些人怎么样啊。还有前后问题重复,前边说到了梅是托物言志,有象征意义,后面又让学生概括主旨,而不是把问题引向深处。问题设计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步骤,它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关系到我们把教学过程引向何方,怎样启迪学生思维,能否把学生引向文本深层的隐含的层面,它应该精炼,概括力强,或环环相扣或多元并峙,它应该起到激疑的作用。

第六,教材取舍

我们的一篇课文,就如一枚闪光的宝石,从哪个角度看都可能有价值,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含义,我们应有所取舍,否则一堂课下来什么都想教给学生,结果学生什么也没得到。

怎样取舍?取你最想教给学生的那一点,取你认为最闪光的那一点,大胆舍去其余的东西。比如文言文的教学,每一篇都涉及文言文知识,但有的文章以情韵胜,有的启迪人心,如《项脊轩志》《劝学》这样的文章,学生结合注释都能懂,那么我们就可以大胆地去和学生

体味文中最闪光的东西,而不是纠缠人云亦云的翻译,否则了无生气。《我有一个梦想》不必着眼于句段的解释,一节课时间有限,我们可以抓住闪光的后半部分,后半部分直到结尾全是排比、诗化的语言,是形象而有气势的演讲,激奋人心。可让学生先学习如何将抽象的民主自由观念化为形象的诗化的演讲词后,展开演讲训练。我是这样讲的:我先演讲一遍,然后用英语演讲一遍,然后让学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作一次即兴演讲。

第七,何为尊重主体意识

我们上课大多安排了拓展、讨论、交流等活动,但这是不是就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呢?如果这些活动不能很好的服务于教学的需要,不能叫做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我们不能满足于表面的热闹,应引起学生深层的内部活动,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不能形成话语霸权。新课标提倡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不能独尊接受性学习。我们有时好像是在讨论、提问,但学生心中已经装满了老师引入的既定结论,所以这个时候的讨论也往往是一边倒的,即使是引导,也还是抑制了学生的自由思考,话语霸权已经形成了。

语文课的教法因文而异。情感的体验、性灵的启迪、理性的分析都要建立在学生的心理图式上,调动学生的已有感知,让学生产生共鸣,与作者的情怀对应起来。重体验、重性灵的启迪,少概念化的先入为主结论,理性分析要恰到好处,可喜的是,我们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上一篇:高职高专2教案范文下一篇:观察物体1教案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