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培训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科技培训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我国全面加快社会主义小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关键。而如何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除了需要依赖科技进步,更需要将农业科技培训的推广到田间地头,切实转化成农业生产力。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作为农民与先进的科学技术间的桥梁和纽带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篇:科技培训论文范文

农业科技培训的方法和技巧

摘要:阐述了农业科技培训前的调研、培训内容甄选、培训材料准备、会场准备、授课方式方法等,帮助农业科技人员提高农业科技培训效果,更好地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关键词:农业科技;培训;方法;流程;授课

收稿日期:2014-09-04

作者简介:杨建春(1966—,男,江苏扬州人,助理研究员,从事农业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服务工作。E-mail:183947880@qqcom。

科学技术对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有重要作用。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离不开农业科技培训。农业科技培训将农作物栽培技术、植物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新技术、新方法转化为第一生产力[1]。本文总结了农业科技培训的主要方法、流程、技巧,以期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提高科技培训效率。

1提前调查培训对象的情况

要想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必须做好课前调研工作。有些培训工作,时间安排紧,专家一到目的地直接走上讲台;有些培训工作,老师懒于去田间棚舍,对当地情况不甚了解,讲课内容凭想象,注重形式,忽略效果。有条件的情况下,培训人员最好提前到达培训地,同农户沟通,到田头、农场调研情况,了解培训对象现有技术水平和技术需求、年龄构成、文化层次。现场采集实物标本,拍摄图片影像。预先发现问题,并与农户交流,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等。

2确定培训主题、内容

通过提前调研,了解当地技术问题和技术需求,决定培训内容。有的培训内容是按照项目要求,如新品种推广,培训人员主要讲解新品种生产性状、栽培技术、适应区域等;有的培训内容只是大概范围,如在讲解水稻病虫害防治时,培训专家应根据当地病虫害流行情况,侧重讲解典型病害,有针对性和时间性。2014年秋季长江下游地区多雨寡照,在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中应注重讲解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治。

3培训准备

31材料收集

确定培训主题后,围绕主题收集相关素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选择题材要丰富,从多视角说明讲授内容,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有试验,也有对照,等。尽量利用提前调研收集的当地资料题材,更有针对性、真实性、亲和性。

32相关知识整理

培训是授课老师对相关知识的一次梳理,也是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授课老师要认真整理相关知识,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气候、病原、土质、地域等,知识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必须切合实情,立足实际。农业科技源自田间地头,也发展于田间地头,最终服务于田间地头。每次科技培训,都是对授课老师农业技术的检验,也是接触实践的机会。授课老师要重视每次培训,围绕培训内容,充分准备须要传授的相关技术,多查资料,多验证,未成熟的技术不推广,有争议的方法不宣传。对农户负责,对职业负责。

33演示文稿制作

演示文稿制作是授课培训的核心部分,所有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信息通过Powerpoint软件展现出来,好的演示文稿对培训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Powerpoint课件制作原则:层次清楚、文字简练、图文并茂,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重点注意幻灯片文字大小适宜,确保教室后排人员能看清楚。单张幻灯片文字不宜太多,以提纲、概念性内容为主。

34培训会场布置

农业科技培训地点多数在村级会议室,培训前一定要检查会场准备情况,满足培训基本条件。前台要有投影用白墙或白幕,电源插座满足投影仪和电脑使用,桌椅要干净整洁,高温季节备有茶水等。

4授课

41对授课人的要求

[JP2]农业科技培训面对的学员是农民,培训老师穿着应简单朴素。授课老师随时准备被农户邀请到田头、鸡舍看苗情、病情。授课老师应当站立授课,一是把自己饱满的激情传递给听课者,二是能够随时观览全局,把握学员的反应。授课老师主动将手机关闭或设置为“无声”,讲课过程中尽量不接电话。

42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虽然靠自觉,但授课老师的把控很重要。开课前,授课老师应当要求学员关闭手机或设置为“无声”,培训时学员不得私自讲话、议论。如果有人讲话,培训老师可以提醒不要议论,有不明白的即时提问解答。如果因为授课内容不适用导致课堂讲话多,则是授课老师的责任,前期工作没做好。

43授课技巧

431忌照本宣读

培训以讲解为主,而不是宣读讲义。除重点概念内容讲读外,忌讳一字不落、从头到底读幻灯片内容,以读代讲。建议重点讲解概念含义,解释图片内容,补充实例等。

432语言通俗易懂

根据培训对象年龄、文化层次,决定培训内容难易程度,对农户尽量用通俗语言,少用专业术语,少讲原理、病理。用农民常用的计量单位,如面积用亩、质量用斤表示等。

433内容紧跟形势

授课内容要不断更新,吸收新技术、新方法。事例、病例也要及时刷新,列举当地有说服力的典型案例。授课老师讲课时可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时事评述,尤其是农业方面,增加一些幽默语言描述,这样更能增加听者的兴趣。

434培训形式多样性

培训方式灵活多样,偏重理论学习、方法总结的可用多媒体教室培训;偏重实践操作的可走出教室,去田间地头观摩学习;也可带实物样品到教室一起认识和鉴别。如小麦后期难以除去的杂草看麦娘、菵草,采集实物样本,再讲解控制方法,农户容易看明白,印象深,记得牢。

435互动交流

培训过程中,随时欢迎农户提出问题和异议。授课老师通过分析某个农户的方法或现况,以此为案例分析其优缺点、改进措施。授课结束前预留一定时间给学员提问交流,代表性的问题在课堂回答,个别问题在课后解答。互动交流有助于老师了解农户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也加深农户对培训技术的理解。

5培训的变化和发展

农业科技服务工作越来越重要,培训对象不仅是小农户,而且扩大到家庭农场主、种田专业户。培训内容也不仅是生产中的农业实用技术,还须向产前良种、良畜,产后贮藏、加工等技术延伸,还要了解新农机、新农资、金融保险、市场营销等综合技术[7-8]。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农业科技培训发展的需要。

[HS2][HT85H]参考文献:[HT8SS]

[1][(#]董子梅 浅谈农民科技培训的讲课技巧[J] 现代农业,2008(12:112

[2]孙国梁,赵邦宏,唐婷婷 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2:217-220

[3]徐胜,周建涛 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服务的特点与形式[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0:12207-12208,12236

[4]李海舰 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思路及需要解决的问题[J] 河南农业科学,2013,42(8:201-204

[5]徐文华,周汝琴 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创新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6:413-415

[6]孔有利加强科技服务宣传拓宽科技服务途径[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4:17-18

[7]丁彦,周清明 国外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探析[J] 世界农业,2013(1:28-31

[8]邵明灿,周建涛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服务的成功实践与问题——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6:1-3

作者:杨建春白和盛张杰

第二篇:加强农业科技培训的措施

摘 要: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我国全面加快社会主义小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关键。而如何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除了需要依赖科技进步,更需要将农业科技培训的推广到田间地头,切实转化成农业生产力。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作为农民与先进的科学技术间的桥梁和纽带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新时期三农问题的特点及对农业科技培训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培训的措施。

关键词:农业科技培训;增收;措施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关键要靠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科技运用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又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民富裕,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根本。新时期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断深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科技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农民也迫切需求农业科技的新技术、新知识来实现自身增收。

一、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服务难以到位。由于农业和农民的弱势地位,农业科技培训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农业科技培训得不到重视,经费自然也无法保障,致使科技培训推广工作只能被弱化、边缘化,而相关工作只能体现在文件上、口号上。原有的四级农业培训网络大多数处于“线断、网破、人散”的瘫痪、半瘫痪状态,使农业科技培训成了纸上谈兵、空头口号。而乡镇组织的农业专业合作、龙头企业带头示范的有效技术指导也应各种原因而推广缓慢,农民大部分只能靠自身意识提高来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

(二)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主要在基层,农技培训人员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导致农技推广人才流失严重、人员年龄偏大、专业知识匮乏,队伍不能得到及时更新、补充。农技人才断层现象普遍,无法满足对农业科技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提出的要求。

(三)农业科技供给不足且供需脱节。农业科技培训更新速度较慢一方面难以满足农民的需要,另一面农技培训的课题往往偏离实际,无法跟进农民现实管理土地的需要。农业科技很难及时解决农民眼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相关农民接受了培训也往往不能及时消化利用,农业科技供给与需要严重脱钩。

(四)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应用科技难以普及。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具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年,而处于小学文化程度的高达40.3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培训的更是不足5%,农民整体素质与现代农业的发展极不适应。 由于农民自身文化素质有限,仅靠农技理论培训,农民很难理解消化,甚至有些农民对这些纯粹理论的培训毫不感兴趣,农业科技推广更是难以普及。

(五)经费投入不足,难以适应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实际。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农业科技培训的最关键的因素。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大部分经济实力不足,再加上有限经费被截留和挪用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关于农技培训推广工作的经费也往往无法落实到位。经费的短缺,农技人员纵使有想法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对策

(一)完善政策体系,规范培训行为。搞好农业科技培训首先要搞好顶层设计,从完善政策体系、规范培训行为入手。注重实效、加强监督、规范程序、加强制约,坚持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宗旨,以需求为导向,分类培训,针对不同培训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和内容。规范农业科技培训的体系,就是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实施的齐抓共管局面,积极构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组织保障体系,确保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强化组织建设,健全乡镇农技推广培训服务平台,有实力的乡镇考虑配置专业和兼职的农技推广培训人员,切实强化农村科技培训的组织保障。建立健全村级农技培训队伍,开展种养殖专业户、村长等的农业培训信息采集、带头示范、培训工作记录等基层组织工作。

(二)整合培训资源,健全培训机制。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关系到千千万万农民生活的社会性大问题,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带动、城乡互动”的原则,千方百计的让农业科技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坚持齐抓共管、人才引领、信息引导、示范推广、服务促进,多种措施积极构建农业产业培训的新模式。采取集体培训和个性化订制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由于种植养殖大户、农村科技带头人往往在农户中有较高的威望,往往能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因此尤其要加强对种植养殖大户、农村带头人的科技培训。只有加强对这些人的培训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技术、新品种示范与推广时培训内容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突出实效。开展特色种养、农产品深加工、病虫害综合防治、信息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村镇建设和管理、农业质量标准、市场营销、劳动力转移、第三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创新、民族区域特色等方面的宣传工作,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1-2]。

(三)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国家的培训就业政策。支持农业科技下乡、报刊、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农村科技培训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开展农业高等院校专家走村入户,面对面交流推广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技培训的知晓度,切实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让农业科技培训在“阳光下”运行,是农民切实成为农业科技培训的真正受益者,而不仅仅只是走形式、走过场。

(四)导向分明,培训目的主题明确。新时期农业农村问题,面临着大量年轻劳动人外出务工而劳动力急剧下降的局面。有些农民虽然在农忙时回家种田,但在农闲时往往外出务工,而无法参加农技培训。因此农技培训应主题明确,针对那些有困难的农户开展订单式培训。切实从农民自身考虑,让农民切实感受到培训的必要性,让农民看到培训的希望和好处,将“被动培训”为“我要培训”的主动培训模式转变。注重从数量和质量上的转变,避免以接受培训人数为衡量和考核农技培训的指标努力实现“培养一个,带动一片”的培训模式。开展培训更要面对市场、加大企业技能提升培训力度,提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比重,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农民收入。

(五)加强服务平台建设,解决劳动力供需矛盾。建立健全各级农业科技培训服务机构,探索开展以市场经济下私人化农技培训的模式。做好摸底调查工作,一是要搞清楚农民最需要什么,二是要如何根据现实情况开展好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建立农业科技培训的信息化对接平台,切实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科技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开展网络问答式信息服务。如农民可以将问题通过网络相有关科技技术服务平台的工作人员提问,相关的科技服务人员进行解答。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培训和现实脱钩的问题,快速高效的解决农民当前面临的难题。?

三、结束语

农业、农村、农民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农村科技投入,农民科技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农民种田水平,既是解决目前面临的粮食短缺问题,也是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新形势下,全方位、多渠道扩展农业科技培训措施,加快农业科技传播,切实提高农业、农村发展,农业科技培训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高翔,胡俊鹏,张俊杰. 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发展思路与对策[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2(06)

[2] 王惠生. 农业科技培训模式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18)

作者:胡博文

第三篇:湖南醴陵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现状分析

湖南省醴陵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有耕地面积约3.7万公顷,总人口103.23万,农业人口88.07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48.96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5.6%。近年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一大批国家、省部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相继在醴陵开展实施,大幅提高了农业科技的入户率和贡献率,为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撑。

一、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现状

1.培训机构设置

全市共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22所,其中包括省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市职教中心、市渌江职业技术学校和市农业机械化学校公办培训机构4所;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基地12个;全市30 个乡镇(办事处)均有专门的农科教中心、农民夜校;398个村(居委会)都有固定的科技活动中心,少数村设有农民科技书屋和农民远程教育平台。

2.科技人员结构

全市涉农部门共有科技人员 952 人,其中推广研究员1人,副高职称 19 人,中级职称103 人,初级职称 154 人。

3.主要培训方式

采取开设培训班、播放农业科技录像、田间地头现场培训、举办电视讲座、开通12316农技服务热线和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开展多元化的培训活动。

4.培训成果体现

自项目实施以来,醴陵市举办了各类种养殖、技能培训班1200多期,培训人数148000多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30%左右。一是提升了农民的综合素质。据调查,80%以上的受训学员能够把学到的新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科技贡献率提高了3.2个百分点。同时通过参加职业技能、法律法规与务工常识等引导性培训,使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率和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明显增强。二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民将培训所学的新技术和新理念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单位面积节本增收15%~25%以上;同时部分农民经过培训转岗为种养殖能手或技术骨干,月平均工资比未培训农民高200~500元。

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存在的问题

1.参训意识淡薄

由于地处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交通、信息闭塞,加之受小农经济意识的束缚,农民“等、靠、要”思想严重,科技致富意识薄弱,且留守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年龄结构老化,经验主义盛行,不愿接受新生事物,对培训抱无所谓态度,常以各种理由抵制培训,即便是参加了培训,也常会出现培训集中难、教学难、管理难的现象。甚至一些农民还把散漫的坏习惯带到培训现场,易出现台上教师讲、台下学员讲、学员精力难以集中的现象。

2.科技力量薄弱

全市农、林、水、农机、畜牧等部门科技推广人员结构呈“倒金字塔”形分布,即60%以上的科技推广人员和85%以上的高职称技术人员安排在机关,其余少部分科技人员在基层工

作。这样,不仅不便对农民开展贴身服务,而且由于基层科技推广人员缺乏进修机会,知识严重老化,专业理论知识得不到及时提升,使农民科技培训在基层出现了断层和死角现象。

3.培训资源未整合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单位有农业、劳动、科技、教育等10多个部门,由于缺乏统筹安排,势必会出现政出多门、资金分散、各自为营的局面,甚至出现相互扯皮现象,无法从全局上统一安排部署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导致培训的主观性、随意性大。同时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管理,使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陷入无序和盲目状态,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4.资金投入不足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资金目前主要来源于国家的项目经费,地方财政由于受经济发展制约,未能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配套经费纳入到各级财政预算。据统计,近5年来,国家共投入醴陵市农业系统农民科技培训经费约为597万元,培训1个新型农民的平均费用仅为40.3元。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且农民自身又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经济状况和综合素质差,本身对培训又缺乏热情,让他们交纳培训费也不乐观,使得基层农民科技培训所需的设施设备得不到更新。有的培训基地虽然开设了计算机等专业,但使用的电脑却是386、486等落后机型;村一级虽然有固定的活动中心,但大部分村开展多媒体培训存在很大困难,更谈不上网络远程教育,致使农民科技培训教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培训形式受到严重的局限,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三、提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对策措施

1.尊重农民意愿,提高参训积极性

农民教育要按照农民的意愿、产业发展要求、就业需求以及农民的文化层次、接受能力等实际出发,采取因人施教、分类指导的科学教育培训方法开展农民素质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农民的参训积极性。(1)抓好“兴奋点”。针对农民关心、关注的行业类别组织培训班。(2)选对“切入点”。将培训宣传融入招聘会,通过在镇举办招聘会,农民可在培训项目类别现场咨询报名。(3)找准“结合点”,结合农民劳作时间,利用晚上、农闲和节日的时间集中进行培训。(4)把握“着力点”,重视开展“培训进村”和“讲课入户”活动。

2.挖掘潜在人才,增强培训合力

一要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培训方式,与一些职业院校、兄弟单位密切联系,把经验丰富的专家请过来指导培训。同时,各部门要组织科技人员和优秀农民到工作开展好的单位或职业院校培训学习,开拓视野,提高带动能力。二要加强内部交流,宣传、推介典型经验。以此联合县和乡的农业、林业、水利、教育、畜牧等方面的一线科技推广者,形成一支集多学科、多领域、多行业、多层次的师资队伍,增强农民教育培训的合力。

3.健全管理机制,提高培训质量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实施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各级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建议政府将农民科技培训纳入到当地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把培训工作当作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按照“政府统筹、农业主管、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建立由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组成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各区域农民科技培训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工作机制;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签定责任状,强化目标管理,按照“换班子、移位子、动帽子、扣票子、摘牌子”的方式,工作实行一票否决,把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从职业培训机构培训为主,转到部门、职业培训机构、专业合作组织联动上来,促使科技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4.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工作开展

通过行政手段,把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同时,运用市场手段进一步拓宽新型农民培训资金的筹措渠道,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和吸引更多的部门、企业、学校、科研单位和农民合作组织等投入更多的资金。这样,通过财政拨一点、部门拿一点、向上争一点、培训机构让一点、社会企业筹一点、农民出一点等途径,建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专项资金,解决培训中教师、教材和设备等费用开支。

5.强化政策支持,拓宽就业渠道

一要设立创业基金。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人才兴办经济实体,扶持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从创业用地、立项、贷款、税费、水电和农机补贴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帮助解决创业中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实际困难问题,要以创业为平台,带动就业。二要建立人才优先录用制度。对取得相关部门颁发的人才资格证书或技术职称的农民,在乡、村录用干部时优先考虑,在相关项目上优先安排。三要建立奖励制度。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农村建设贡献较大的农民给予宣传、表彰奖励。四要完善社会保障。从社保、户籍、农民工子女教育、计划生育、医疗卫生、权益维护等方面促进城乡一体化,形成城乡居民身份统一、权利一致、地位平等的管理制度体系,解决农民进城务工的后顾之忧。

上一篇:原材料论文范文下一篇:博弈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