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桶油市场保护机制需打破

2022-09-11

日前, 一年一度的世界石油装备大会——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 (CIPPE2017) 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新馆) 盛大开幕。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石化集团原董事长傅成玉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演讲, 在演讲中, 他就石油工业的现状、油价走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及中国三桶油的市场垄断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傅成玉表示, 油价处于50美元/桶-60美元/桶, 这将是一个新常态。如果油价保持在60美元/桶这个水平, 石油工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如果油价高于这一水平, 石油工业的发展则会受到新能源的冲击而萎缩。

傅成玉称, 中国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占比62%, 这个比重还需大幅降低。包括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清洁能源在解决能源增量需求中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次能源的存量需求调整更多要靠石油、天然气来解决。

傅成玉指出, 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或数字时代, 石油这个行业落在了后面。智能化不是一个机器的智能化, 而一个信息、大数据的智能化, 是一个生产流程的智能化, 是一个生产业态的智能化, 是一个企业体系、系统的智能化。

如果我们仅仅考虑是一个产品智能化, 它只能在那个产品提高效率, 但是我们整个体系不能产生效率, 甚至还制约它。

傅成玉认为, 中国能源发展第一大战略是提高能效, 节能, 第二大战略是化石能源的清洁化, 在此基础上, 我们发展新能源、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

傅成玉直言, 我们三家石油公司仍像是市场内部保护的机制, 这不符合中国政府提倡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 也不符合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石油公司的发展目标。

没有竞争, 哪来的能力。如果我们再有更大的视野的话, 我们是国家石油公司, 站在国家的角度考虑问题, 国家战略是我们的责任, 国家是要国家经济整体发展, 不是三家石油公司的发展。

石油工业并未“入冬”

从2013年末开始, 石油价格持续低迷, 最终跌到30美元/桶。然后, 现在不到1年时间, 逐渐恢复到了40美元/桶, 现在大致徘徊于47美元/桶-48美元/桶, 到52美元/桶-53美元/桶之间。按照这个价格区间来说, 现在世界石油行业都在说石油工业进入了冬天。我认为, 如果拿2003年-2007年这一段的油价相比, 石油行业看似进入了冬天。而按照石油行业的平均成本, 这算不上冬天。2003年-2007年, 石油价格由23美元/桶涨到147美元/桶, 这一阶段也不是石油工业的春天。理由是这一阶段油价高企并不是因为供给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导致的油价高企。当时的油价, 我们如果按全球经济在那个时期的发展水平来看, 应该说处于正常的发展阶段。一般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在3%左右, 发展中国家, 特别是金砖五国都在5%以上, 中国会更高一些。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对能源供给的需求并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 能源的供给方面, 在最少的时候, 产能还能达到超过需求100万桶/日的水平。

油价这么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全球性的对美元丧失信心;二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过于乐观。因为石油与美元走势挂钩, 前一因素最为重要。由于美元持续走低, 更多的人认为美元会大贬值, 石油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强, 这并不代表石油工业的真实面貌和供给需求的真实关系。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使石油工业回到了新常态。当然, 石油价格跌到30美元/桶的时候, 则是一场过分对油价高涨的快速深度回探, 或是一次报复性回调。现在应该说油价处于50美元/桶, 石油工业是真正进入了新常态。我们再看我们石油工业的成本, 从所有石油公司能公开业绩的、透明的数据来看, 成本一般都在40美元/桶-50美元/桶, 如果按照这个来说, 50美元/桶的油价相对合理。

由于低价, 促使我们技术进步更快, 今天这次展会更多反映当今石油工业的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使页岩油不是资源, 成为石油工业的一个重大资源, 一个产量的主要增加成员。由于低油价, 由于现在的油价基本上与全球的平均成本差不多, 它给我们在技术进步上的要求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所以说, 这个油价促使技术更快的进步, 促使石油工业成本进一步降低, 促使石油工业进一步可持续性发展。这让我们不仅看到了页岩油、页岩气给整个世界、给地缘政治、供求需求带来变化, 我们更能看到未来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信心。

4年前, 美国页岩气的成本大概在40-50美元/桶。我们看到OPEC, 以沙特为领导的OPEC当时为什么不减产, 主要就是想通过低油价使美国的页岩油、页岩气停产, 或大幅度减产。但经过3年多的时间, 没见效果。

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技术进步, 美国有一部分页岩油成本在30美元/桶左右, 平均成本也就40美元/桶多一点, 4年多一点时间成本大幅降低, 这些都是技术进步给我们带来的。我们常规油气生产成本仍可能大幅降低, 这才给我们带来更清洁、更节能、更可持续的发展。

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关系

还有一个例子, 我们来看近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 到2015年, 世界石油消费结构占比当中, 只有石油和天然气是上升的。2015年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占比中, 石油消费比例达到33%, 它较2014年以前是往上走的。天然气的消费增长可能快一些。在中国, 这种现象更加明显。中国2015年进口增速是前5年以来, 或是2010年以来最快的, 达到了13.6%。中国的石油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不降反升, 这是什么原因呢?不是说我们的新能源、可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不好, 相反中国在这些方面发展最快, 但石油消费增长仍然是最快的。是因为我们经济发展快吗?如果跟我们自己比, 我们去年6.7%在全球还是高的, 如果跟我们自己比, 我们是从10%、9%、8%一直降到6.7%。经济我们自己比是下降的, 为什么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占比中还会上升呢?这是因为我们所有的新能源、可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它解决的是增量问题, 而我们的石油工业替代的是存量问题。

存量是什么?就是煤炭在全球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都在降低, 在中国更在大幅的降低。那这一部分降低是由哪一部分来补的呢?就是石油。所以, 中国进口的石油多了, 并不是经济发展速度变快了, 而是能源结构调整中比重加大了。

2016年中国的石油进口达到3638万桶, 每一天进口都达到了9.96万桶。这种结构性调整表明石油工业还会持续发展, 还要继续发展。全球是这样, 中国更不会例外。

中国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占比62%, 这个比重还需要大幅降低煤炭。包括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清洁能源在解决能源增量需求中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次能源的存量需求调整需要更多要靠石油、天然气来解决。

石油仍是朝阳产业

另外, 全球经济的发展, 主要不是靠发达国家来推动增长, 欧盟经济恢复的速度还非常低, 日本也停滞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美国恢复的比较好, 即使都恢复到正常, 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力还是在新兴国家、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 也就是穷人。穷人改善的多, 全球经济发展就快。

从这个角度来说, 目前, 全球还有近10亿人没有用上现代能源, 我们就仅仅解决这部分人, 来通过他们的消费来带动世界经济发展, 需要的能源, 也很难从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来实现的。

如果我们再看一个领域, 我们这一轮工业化, 全球有近40亿人在进行着工业化。上一轮工业化形成了OECD国家, 也就是10亿人口左右, 他们花了100-200年时间, 消耗了世界能源的60%。那么这一轮40亿人搞工业化, 时间不可能用100年、200年, 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们要更少的资源产生更高的效率, 再开发新能源, 我们也没法离开石油、天然气。

石油业进入新常态

再到2050年, 全球人口还要增加20亿, 所以就能源本身来说, 石油、天然气非但不是夕阳产业, 而是朝阳产业。但是, 今天的朝阳产业与过去印象中的朝阳产业有着根本的不同。这个不同在哪里呢?就是我们要在低油价下, 或者说常规油价下, 大概50-60美元/桶之间, 这将是未来一个常规油价, 在这个油价下, 石油工业才能更加可持续发展。

随着新能源、替代能源的快速发展, 它们之间是一个互为补充的关系。在未来30年能源消费结构中, 仍然是化石能源为主的时代, 这个时代有几个特点。第一, 油价不会大幅上升, 80美元/桶、100美元/桶, 很多人预测合理油价将达到80美元/桶。合理油价在80美元/桶, 我相信石油工业会萎缩, 因为新能源会发展更快。为什么说我们石油工业不能期望高于50美元/桶-60美元/桶, 那就是高于这个水平, 第一石油产量会大幅增加, 特别是页岩油, 我刚才讲美国的页岩油也就40美元/桶, 只要到50美元/桶, 它就有的丰厚的利润, 资本市场就敢大规模投资。

这种情况下, 油的产量越来越多, 油价很难往上涨。第二个因素是美元至少在近两年还会坚挺的、还会走高的, 美元走高油价很难上去。还有一个因素, 就是我们石油生产国, 包括今天的沙特, 油价越低产量越高。

我们过去都常规的认为, 这些石油生产国的生产成本很低, 这个是事实, 他们的生产成本、开发成本是相对比较低的, 可能10块钱左右, 但它们的社会成本很高, 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主要石油生产国, 它的国民经济、社会福利和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石油出口, 它们的预算没有那么多美元进来, 他们的国家预算是实现不了的。在低油价下, 为了保持美元或财政足够支撑预算, 它们不会冒然减产。所以, 我们看这些年, 特别是去年, OPEC达成了减产协议, 这个协议其实不是减产协议, 是维持现有产量协议。可是, 你看有些国家, 在减产问题多是貌合神离。如果回到社会问题来看, 各家生产国政府的压力也很大。

石油行业大数据发展落后

所以, 这才是未来石油公司、石油服务公司、石油设备装备公司要准备进入的一个新常态, 这个新常态不意味着我们这个行业不行了, 我们的企业都要关门了。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 可以把技术水平升级换代, 发展得更快, 把生产效率提高。

我们有一个领域, 石油工业走在其他制造业后面, 这就是我们的生产方式、技术和管理方式, 没有真正融入今天最大的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如果哪家企业走在前面, 谁就会引领这个行业。首先, 我们这个行业能耗过高, 效率过低, 我们的生产是分段的, 每一个段前后的连接效率非常低。那么, 如何用大数据, 云计算和智能生产, 引入到我们的生产过程中来, 这是我们石油工业要认真考虑和着手做的。

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或数字时代, 石油这个行业落在了后面。智能化不是一个机器的智能化, 首先是一个信息、大数据的智能化, 是一个生产流程的智能化, 是一个生产业态的智能化, 是一个企业体系、系统的智能化。如果我们仅仅考虑是一个产品智能化, 它只能在那个产品提高效率, 但是我们整个体系不能产生效率, 甚至还制约它。这就是我们石油工业面临的未来。在这种大的未来环境下, 我们应对的是什么呢?第一, 是气候变化, 首先是效能的提高, 减少能源的消耗, 能源消耗少, 排放自然少。

所以, 我们把重点放到源头, 不要放在事后, 释放了二氧化碳之后再去收集、再去处理。源头管控是石油工业应该走在前面的, 特别是在中国, 中国的能耗强度, 也就是单位GDP能耗我们平均是世界平均的1.7倍。虽然在经济结构中, 我们的第三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少一点儿, 我们也过了51%, 但是没有理由我们的能耗要比欧洲/美国要高出2-3倍。

石油业面临两大问题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中国的石油工业技术标准低、质量标准低、环境标准低, 所以中国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 首先是要把我们的技术标准提上来。

石油工业的技术标准还是由石油部时建的, 80、90年代的标准, 今天还在用。所以, 国家只从环境标准来严求, 但技术标准、质量标准不管, 它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 中国第一资源是提高能效, 是节能, 如果我们把能效提高30-50%, 这个应该不是费劲的事儿。

我们的GDP可以翻番, 能耗还可以不增加。因此, 解决环境、气候变化问题, 中国第一位要做的是节能, 提高能效, 不要把精力放在后端治理。第二个是要应对的是环境问题, 今天可能全世界最担心的是环境, 中国人、外国人都在说中国环境。我感觉到这既是坏事, 也是好事。坏事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子孙要受害, 好事是每个人都把环保当大事儿了。每个公民都在抱怨, 我们每届政府都在强调, 现在开始真重视。在80、90年代, 外国人就对我们讲, 说你们不能走我们的老路, 先发展后治理。我们都说对, 不能重走老路。

可是我们今天做的比那个还过。我们通过切身体会, 才认识到这一点。在10年前, 我们的企业环保做到非常好的, 没有受到任何表彰和鼓励, 不守法的, 基本不受惩罚。直到今天, 我们从严了, 我们也没有看到真严。

今年, 我们在讨论两会报告时候, 包括高院、高检、高法都提到了加大治理力度。然后, 我们看了400多家违规企业, 总共罚款2个亿, 这在今天能解决问题吗?

我看到一篇报道, 北京11400万多起违反环境法律事件, 最后只是罚了4000多万人民币, 这不是真正的从严管理。没有真正的从严管理、从严治国, 我们的再好的东西也实现不起来。这是一个石油工业发展制约因素, 环境因素, 另一个是气候变化问题, 还有一个是新能源。我们指望80美元/桶的油价, 石油工业大概没法发展。60美元/桶以下, 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但是怎么做到60美元/桶以下, 这就是我们石油工业的责任了。

降低能耗是关键

在中国降低能耗, 不是大事儿。我曾经在公司搞了一个“能效倍增计划”, 提出到2025年能效要翻一番, 结果我们前三年做什么工作呢?把我们的锅炉、马达、泵换成现在的最好的泵, 能耗节省了20%。难吗?不难。花成本吗?花, 但效率更大。为什么效率更大?我们提高能效是真正提高效益。我们自己企业内部的能耗一年要花1000个亿, 如果能耗降低20%, 多少钱呢?改造这些设备, 我根本花不了那么多钱。

而且这个钱带动的效益是可持续的, 不是一次性的, 我的投入是一次性的。

再说我们二氧化碳减排, 我们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巴黎协定》签字后做出承诺, 是我们国家的许诺。我们看到国家行动, 但是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动, 现在中国的企业知道自己排放多少二氧化碳的可能凤毛麟角。

企业到今天还没有把碳排放当作未来发展的大事, 这是我们未来的竞争力, 就要通技术的升级换代来解决二氧化碳减排。我们每年都在减排, 我们确实投入了钱, 我们也带来了效益。过去几年, 我们在七个省市做碳交易试点, 中石化二级企业, 每年至少有4、5千万的投入。减排不是成本, 减排带来的是效益。

上一篇:国家图书馆竞争情报服务发展历程概述下一篇:试论英美文学中的戏剧独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