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2022-06-29

第一篇: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新疆家庭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全区定稿)1

新疆家庭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为进一步掌握全区家庭服务业发展情况,更好的发挥家庭服务业在全区转移就业工作中的作用。自治区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协调办公室于2016年10月通过各地、州、市人社系统和自治区家庭服务业协会两条渠道对全区家庭服务业(企业)发展情况做了不完全调查统计,并形成报告如下:

一、形式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不断加大。全区越来越多的家庭要求社会提供形式多样、高质量的家庭服务。发展家庭服务业,不仅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开发就业岗位,特别是解决广大农村女性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具有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并以此来扩大就业,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必将成为日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重要方面。

从目前全区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结构调整进程来看,家庭服务业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就业领域。农业的调整带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制造业的升级换代促使一部分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转移。而目前,截止到2016年第三季度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统计数据显示我区第三产业转移就业人数只占到全部转移就业人数的30%,与发达地区第三产业转移 1 就业人数占到全部转移就业人数60%-70% 的比例尚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就是扩大就业的潜力。

二、全区家庭服务业现状

本次调查活动通过人社系统和自治区家庭服务业协会共同完成。虽不全面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区家庭服务业发展的情况。

1、此次调查统计共涉及全疆大、中、小家庭服务业企业473家。从业人员总数:14645人,其中员工制人数7717人,占到总从业人员的53%,未与企业签订正式用工合同的兼职人员6928名,占到总从业人数的47%。持证上岗的人数为8890人,占总人数的61%。男性员工2716人,占到总人数的27%,女性员工5001人,占到总人数的73%,其中男性员工从事业务范围主要为搬迁和外墙清洁。

2、以2015年全区内荣获人社部开展创建的全国家政服务企业“千户百强”情况看新疆只有16家企业获得千户企业名称,千户企业只占全疆家庭服务企业总户数的0.25%。从所占比例数可以看出全疆成规模的家庭服务业企业数非常少,与居民对优质服务的需求严重不匹配;另外全疆没有产生一家百强企业,说明新疆的家庭服务业企业发展状态相对落后,缺乏能够起到带头作用的示范性企业。

三、工作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强化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联席会议统筹协调的作用。 2 为加强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家很早就出台了《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联席会议制度》,但在全区范围内,这一制度并未发挥理想的作用。家庭服务业是一项特殊的行业,涉及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发展改革委、民政局部门、商务部门、财政部门、总工会、团委、妇联7家单位。内地发达区域根据工作需要,还增加了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地税局、市金融局、市统计局、市残联6家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全区各成员单位之间缺少沟通协调,并未全部发挥出联席会议制度的管理优势。建议强化联席会议制度,并由联席会议办公室每年定期召开全区范围内的联席会议,全面总结上年工作,研究部署全区家庭服务业重点任务,制定并下发年度工作要点,督促检查各成员单位和区县贯彻落实。

(二)共享、完善配套政策的实施。通过此次全区摸底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显示,不论是从事家庭服务业的企业还是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地、州、市下属部门,对本行业政策并不了解。更有甚者,连自己是发展家庭服务业中心城市都不知道。有些地、州、市部门对本辖区内家庭服务业发展情况一无所知,也从未开展过发展家庭服务业工作,对此项工作也没有明确的分工。为把政策落实到实处,避免跨部门过程中出现对政策的误读,建议建立政策共享机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应及时将相关文件分享给其他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应加强对政策的学习掌握,由联系会议办公室做好文件整理、汇编工作。

(三)加强行业协会领导。自治区家协成立于2012年3月,目 3 前拥有会员单位近百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协会做了很多引领工作:

1、2015年协会副会长单位新疆傻根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凭借自己公司的信誉和实力顺利通过ISO质量认证工作,在行业内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2、2014—2016年上半年,协会副会长单位石河子市立新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凭借公司十六年实战经验的积累和总结,通过了全国家政服务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制定的兵团家政行业服务标准中期验收考评,为行业朝着标准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3、在人社部门的要求下,协会强力推进维护家政机构、雇主、家政服务员三方合法权益的《家政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使行业用工制度不断走向规范化和职业化。

4、协会积极配合政府部门按照《关于加强中心城市家庭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地州相继成立地方协会组织,如:克拉玛依市、库尔勒市、奎屯市、昌吉市等。

5、举办家庭服务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技,充分让老百姓了解了家庭服务的技术含量在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让从业者充分认识了家庭服务行业的职业感,站着做人,跪着干活只是一种方式。家政服务员和雇主的人格是平等的,这大大提升了从业者的自信心。

6、评选十佳家政服务员、金牌家政服务员的活动成为家庭服务业内一块亮丽的风景,从业者有了自己奋斗的目标,将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奉献爱心成为这个行业永恒的主题。

全区协会之间沟通不畅,各自为战,并没有形成由自治区级协会带头,各地、州、市级协会共同引导、规范行业的管理体系。

(四)落实发展家庭服务业中心城市制度。为进一步促进全区家 4 庭服务业的发展,落实发展家庭服务业中心城市制度。中心城市由2016年的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奎屯市、昌吉市、库尔勒市、喀什市6家调整为2017年的乌鲁木齐市、哈密市、阿克苏市、奎屯市、昌吉市、库尔勒市、喀什市7家。每个中心城市将享受每年60万的发展扶持资金。但是,目前对这一政策缺乏针对性的考核机制,从而并不能真正发挥出此政策的激励效果。

(五)加强市场管理。根据国家商务部制定的《家庭服务业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第四条规定:“商务部承担全国家庭服务业行业管理职责,负责监督管理家庭服务业机构的服务质量,指导协调合同文本规范和服务矛盾纠纷处理工作。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家庭服务业的监督管理。”

家庭服务业由于市场广阔,进入门槛较低、因而造成市场结构混乱。家庭服务业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服务质量欠缺衡量标准,市场价格不统一。从此次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行业内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人数低于50%,雇佣关系方面多数为兼职人员,签订正式劳务合同的只占到从业人员的40%左右。家庭服务业企业多以中介形势存活于市场,少部分拥有专业且完善的运营体系。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自身安全和利益无法保障,雇主的利益也无法保障。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家政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六)市场供需存在着矛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需要家庭保洁、照料老人、管教孩子等家政服务,还有一些 5 家庭需要一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特殊的家政服务,比如中高级育婴师、养老护理员、病患陪护,为社区困难残疾、孤寡、空巢及高龄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现在的市场服务功能还都不能满足需求。就是一些一般性的家政服务,由于市场提供服务的主体存在小、乱、散、差的状态,所以鱼龙混杂就在所难免了,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广大居民面对现在的家政服务供需现状往往无从选择,不是找不到满意的服务,就是不敢接受服务,而服务公司又由于信息不对称、管理水平低下、技术质量层次不齐等原因不能及时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七)人员培训人足,素质有待提高。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有些家政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服务质量低,甚至出现事故,有的还在职业道德上出现问题等。企业对岗前、岗中及跟踪的服务始终没有跟上。一些家政公司为了单纯追求利润,缺乏对家政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市场对持证上岗要求不够严格,持证上岗和无证上岗获取相同的报酬,造成家政服务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也不高,素质难以提高。

四、工作思路及解决办法

我区家庭服务业工作要准确定位,认真落实自治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提高服务质量、扩大供给促进就业这一主要任务,加强各部门的统筹协调,持续加强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开展诚信服务建设,健全规章制度和服务标 6 准;着力推进职业化、规范化建设,增加有效供给,提升服务品质;建立健全各地、州、市间家庭服务输出输入对接机制,提升家庭服务供给能力;加强“千户百强”家庭服务企业创建工作,整合优质资源,引导和促进家政企业集团化、集约化、连锁化运营,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推动全区家庭服务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扎实推进我区家庭服务业规范化、职业化“两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家庭服务企业(单位)经营行为规范,强化市场行为监管;开展家庭服务行业诚信建设,进行家庭服务机构诚信经营教育、家庭服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家庭守信教育,引导企业、从业人员、家庭增强诚信意识,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推行家庭服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及时研究制定新的业态服务标准和规范。鼓励各地针对未出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业态制定地方标准,推动家庭服务向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推行家政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制定家政服务业相关管理规定,保障家政服务员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基本权益。依托家庭服务信息网络、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等,理顺关系、健全功能,加强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扩大信息服务覆盖面,促进信息服务向农村社区覆盖,实现家庭服务供需信息对接和共享。支持通讯、网络企业设立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网站、呼叫中心,为家庭和家庭服务企业(单位)提供供需对接服务。加强企业经营和市场行为监管,严肃查处违法经营行为。突出人才培养与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全力维护企业、从业人员和雇主三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作用,扎实推进家庭服务业“两化”

7 建设。

(二)建立家政服务业注册登记制度。加强家政、居家养老、病患陪护等行业的监管,建立健全家庭服务企业(机构)、从业人员注册登记制度和数据库,开展家庭服务评价与监督,实现家庭服务可追溯。

(三)抓好千户百强家庭服务企业创建活动。进一步巩固本区“千户百强”家庭服务企业(单位)创建成果,扎实推进家庭服务品牌建设,引导和促进家庭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做专做精,打造一批规模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家庭服务龙头企业和全区乃至全国知名品牌。加强家庭服务业职业化建设。打造行业文化,塑造行业精神,强化职业认同。落实好职业培训政策,对城乡有意愿的劳动者申请参加家政服务技能培训的,做到应训尽训;对参加家政服务技能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把各类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培训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规划,作为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的重点,联合妇联实施巾帼家政服务专项培训工程,主要依托各地巾帼家政培训示范基地,扩大妇女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培训人数和规模;依托协会实施母婴护理员、养老护理员、病患陪护员专项培训工程。大力推进家庭服务业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依托有条件的培训机构和“千户百强”企业(单位)加强师资培训。支持各地、州、市建立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示范基地,认定、推荐一批示范性强的国家级、省级家庭服务职业培示范基地。鼓励开展家庭服务业相关领域的技能竞赛活动,提升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

(四)加强基础工作。突出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对发展家庭服务业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 8 要开展专题研究。开展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工作。加强调研,做好跟踪服务和业务指导,对实现一定比例员工制的企业进行鼓励。加大对家庭服务业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发展家庭服务业相关政策措施以及家庭服务行业先进典型的宣传。加强家庭服务业统计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家庭服务业统计报表(或将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重要指标纳入自治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统计报表中)开展家庭服务业统计试调查,为相关决策提供服务。

第二篇:关于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民族宗教台侨属委员会

近期,市政协副主席杨丘远率民族宗教台侨属部分政协委员和市直有关单位及天长街道负责同志就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视察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察看了我市夕阳红等部分老年公寓,走访考察了我省养老服务工作开展较好的铜陵市、合肥市肥西县、黄山市黄山区和歙县等四个市县区,并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在实地察看、走访考察和座谈讨论的基础上,委员们就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养老服务业,全面提升我市社会化养老水平,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据统计,2011年底,我市60岁以上人口9.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9%。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医疗健康、文化娱乐等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凸显。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全市人民的迫切需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积极采取措施,着重抓好养老服务场所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得到了不断完善。

1、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全市现有敬老院17所,其中铜城、秦栏各2 所,其他镇(街道)各1所,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可容纳床位2000张,现入住农村五保老人1260人。

2、推进社会福利院建设。福利院位于我市冶山镇张巷村,为2011年民生工程,总投资546余万元,建筑面积达4138平米,可容纳床位90张,6月份已投入使用。目前,收住社会“三无”对象20余人。

3、鼓励兴办民办老年公寓。据调查,全市现有10家民办老年公寓,其中正常运营的9家,在建1家,共设置床位1200多张。正常运营的9家老年公寓,千秋和夕阳红两家规模较大,每家可容纳100人左右,其余7家均为30床位以下小规模养老院。在建的金太阳老年公寓规模最大,设置床位800余张,软硬件设施较为齐全,预计2013年全部建成。其中,一期工程3500平方米,已建成,可容纳床位89张,10月底完成装修并投入使用。

此外,作为主要养老方式之一的社区养老服务,我市暂为空白,将在今年推进社区建设工作中统筹安排。为进一步适应老龄化的要求,从2011年底,我市对满99虚岁的老人每月发放100元生活补贴,对99周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200元生活补贴。目前,该项资金尚未列入财政预算,暂从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列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养老服务体系功能不全。养老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搭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体系。但目前,我市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建设方面存在许多空白,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尚未启动。

2、养老服务场所存在供需矛盾。从农村来看,我市各镇均没有社会养老场所。除了五保户可入住敬老院外,其他老人只能在家养老,导致敬老院床位闲置,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而另一方面,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空巢”老人和社会老人需要入住但也无法入住。就市区而言,目前公办的福利院没有起到养老服务的引领作用。2011年新建的市社会福利院距市区较远,城区老人不愿入住,导致入住率较低。而民办的老年公寓虽然为数不少,但大多数规模偏小、条件差,个别

还存在安全隐患;两家相对规模较大的,又不同程度存在着建设不够规范、服务不够全面等问题,完全按市场化运作,见效慢,效益低。市政府还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来扶持民办养老机构,社会资金投资没有积极性。

3、养老服务机构缺乏规划管理。市区民办老年公寓虽发展较快,但与我市老年人口实际增长的情况不相适应,现有的养老场所缺乏合理规划布局,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在管理方面,对农村敬老院的管理有了进一步的规范,但对民办老年公寓管理远远没有到位,大部分民办老年公寓没有履行正规的审批手续,虽发放了《社区服务证》,但目前从未开展年度重审工作,更未开展安全检查。

三、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

1、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我们所考察的4个市(县、区)政府都根据省政府皖政[2011]20号文件,出台了本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其中,铜陵市从2007年起,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政府为困难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连续5年将此列入政府民生工程,先后制定出台6个政策性文件,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的落实;城市社区养老托老机构每年新增200张床位,同时建立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为70周岁以上低收入家庭老人按每天10元的标准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券”,开通2881890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上门服务。肥西县建立了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服务。

2、落实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对80-99周岁老人,上述各地都提供了每人每月30-6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10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提供200-30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黄山区对90岁以上城乡低保和

重点优抚对象、特困及省级以上劳模、有特殊贡献的困难老人,按每人每月100元标准,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服务。此项经费各地均列入财政预算。

3、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兴办养老机构。铜陵市将民办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公办养老机构一并纳入公共服务行业政策扶持范围,对民办老年公寓,也按实际床位数,市、区两级财政给予每张床位1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黄山区、歙县分别对新建、改扩建的以及床位数超过50张以上的民办养老机构,经验收合格,正常运营1年后,财政给予每张床位2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其中,歙县对床位300张以上的,给予每张床位5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对已开业的民办或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黄山区和歙县均根据养老机构实际入住人数,由财政按每人每月100元标准给予运营补助。

四、意见和建议

参照省内先进地区的做法,结合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实际情况,为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1、尽快出台加快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建议市政府要以省政府《决定》和滁州市政府即将出台的实施意见为指导,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意见要明确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即逐步建立健全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服务方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居家养老普及化、服务队伍专业化,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同时,意见要尽量细化、量化、具体化,要切实可行,便于操作。

2、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完善社区服务平台。建议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进行调研,合理确定政府购买服务的标准、范围和方式,依据不同情况为老人提供有偿、抵偿或无偿的养老服务。可借鉴铜陵市的做法,搭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政府可为少数特困老人提供部分购买服务。逐步把社区养老服务站、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建设列入市政府民生工程,加大推动力度。今年可把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列入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一项内容,先建成1-2个示范点,以点带面,逐步展开。切实落实分散供养农村五保对象、孤老优抚对象、城镇三无人员的村(社)干帮扶责任制。

3、加强养老机构建设,满足老年人集中照料需求。重点支持社会养老机构建设。鼓励单位和个人以独资、合资等形式兴办养老机构,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吸引民营资金投入养老服务业。建议在征地安排、税费征收、水电收费标准、建设和运营补助等方面,政府应给予扶持政策,明确优惠标准。民政及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和管理,规范民办养老机构的行为。继续推进公办示范性养老机构建设,积极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转型,可在城郊结合部和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完善设施设备和服务功能,打造一批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农村敬老院也要积极探索转型,将空余床位用于收住社会老人和空巢老人,满足农村社会养老的要求。

4、健全完善高龄、贫困老人生活补贴制度。建立高龄津贴制度,将80周岁以上老年人纳入高龄补贴范围,结合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高龄生活补贴。建议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等制度应向贫困老人倾斜,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低保,对贫困老人参保(合)费用和大额医

疗费用优先给予补助。对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老人,应保障其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并建立自然增长机制。

5、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及老年群众性组织的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扩大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有关政策的宣传,积极倡导市直机关、企业、热心人士到养老服务机构开展认建、认住、认养活动,让全社会关心、支持养老事业,形成浓烈的关爱老人的社会氛围。

第三篇:关于我市现代物流 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物流服务业的现状,促进我市物流服务业发展,根据《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和市委孙玉龙书记的批示,3月份,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和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我市物流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我市现代物流服务业的目的和意义

现代物流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装备,整合传统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环节,实现物流运作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运营的先进组织方式。物流业作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增值功能的新型服务业,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市物流服务业占GDP比重较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小,这与我市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以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领先地位极不协调,大力发展商贸流通,切实抓好物流园区、综合批发市场和农产品集贸市场建设,加快物流服务业、文化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将敦煌建成酒泉西部商圈的核心城市,形成辐射半径500公里的商圈,是实现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我市固定资产

1 投资增长较快,但消费增长相对缓慢,资源开发力度较大,但加工增值率不高,特别是物流等现代化服务业对主导产业的支撑能力不强,加快物流服务业发展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需要;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但消费层次和消费水平较低,加快物流服务业发展是改善民生、扩大就业、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

二、我市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据调查统计,2010年我市有物流配送企业31家,从业人员800人。有从事物流的个体工商户26家,从业人员56人。有物流运输业户681户,运输车辆700多辆,从业人员2000人,总吨位8300吨,货运总量223.33万吨。有各类市场21个,占地面积近20万平方米,年交易额9亿元。全市有各类商业网点6300多个,从业人员10000多人,年交易额7.9亿元。全是上市交易的旅游产品有12类、3000多个品种,年交易额3000多亿元。

农产品物流:2010年全市瓜果蔬菜总产量为27.8万吨,上市交易18.72万吨。瓜果蔬菜市场交易总量为36万吨,交易额为5.1亿元,其中调出17.28万吨,调进16.5万吨。全市棉花总产量6.516万吨,交易额6.56亿元。畜禽饲养量172万头(只),肉奶蛋生产总量为1.07万吨。粮食总产量为0.82万吨。

矿产品物流:2010年石棉销售量为19.769万吨,实现

2 工业总产值984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3718万元;芒硝产量2.8773万吨,生产硫化钠1.235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586万吨,销售收入2259万元;矾产量33.1559万吨,生产五氧化二钒2392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9385万元,销售收入6840万元,总库存数为3211.6吨;石材开采量为7345立方米,生产板材114463平方米,实现工业总产值1262万元,销售收入515万元,总库存数为60000平方米。

旅游产品物流:2010年全市上市交易的旅游产品有12类、3000多个品种,年销售额3000万元。

商贸物流: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0亿元,有各类商业网点6300多个,从业人员10000多人,年交易额7.9亿元。其中商贸企业总数为204户,固定资产7522.2万元,从业人员1798人,营业收入39215万元,完成增加值13556万元,占GDP比重为2.61%,占服务业比重为4.99%。

市场建设情况:2010年底,全市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及零售市场21个,占地面积近20万平方米,年交易额9亿元。

物流企业情况:2010年底,全市有物流企业31家,从业人员800人,其中货运企业13家,日用品配送中心10家,医药配送企业3家,农资配送中心5家。有从事物流服务的个体工商户26家,从业人员56人。全市共建成恒温库近200个,总库容达16000吨。

运输及货运情况:2010年全市有物流运输业户700多户,

3 运输车辆681辆,从业人员2000人,总吨位8300吨。货运总量为223.33万吨,其中公路货运197.3万吨,铁路货运26万吨,航空货运0.03万吨。运出货物129.33万吨,运进货物94万吨。

从总的情况来看,我市物流服务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物流企业普遍规模小,档次低,布局分散,人员素质差,设施设备和管理手段落后,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整体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企业还没有真正形成,不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势头良好。

三、我市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一)区位优势。我市位于甘、青、新三省交界处,兰新铁路沿线,东邻瓜州县,南毗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西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哈密、若羌相邻,国道215线、313线在境内穿过,敦煌铁路已开通了至兰州、西安、银川、乌鲁木齐的列车,即将开工的敦格铁路建成后将直通青海省第二大城市格尔木和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敦煌机场已开通了至北京、上海、西安、成都、乌鲁木齐、兰州等大中城市的航班,形成了以光缆、微波、卫星、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信息传输网络,具备了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的交通通讯基础条件。

(二)资源优势。我市资源优势明显,每年农产品产量达

4 30多万吨,是甘肃瓜果、棉花、蔬菜主要产地之一,以葡萄为主的优质林果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依托石棉、钒铁、石材等矿产资源优势建成了一批以石材加工、钒资源开发、新型建材为主的骨干企业。我市地处内陆,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全年日照时数为3246.7小时,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53.76千卡/cm,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已成为我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青海涩北油田每年输入我市的天然气达3亿立方米,已成为我市新的优势资源。我市旅游资源丰富,有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阳关、玉门关、雅丹地貌等文物景点241处,其中莫高窟为世界文化遗产,2010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1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96亿元,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市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些优势都为物流市场的形成和物流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四、我市物流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物流服务业发展规划滞后。目前,我市还没有制定出与城市建设相协调、与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相适应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物流服务业还处于自然发展阶段。 (二)物流管理体制不顺。从调研情况看,我市的物流业管理涉及工信(商务、市场)、发改、交通、旅游、工商、供销、邮政、铁路、民航等部门,各部门各管一块、各自为政,主管部门不明确,缺乏统一管理,造成行政管理体制不

2顺,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和衔接不畅,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制约和影响了我市物流服务业的发展。

(三)配套政策不完善。我市还没有制定出台鼓励扶持物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由于物流服务业是一个新型行业,目前还处于成长期,如果没有政府在规划建设、土地、税费、信贷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发展就会面临很大的困难。 (四)物流市场建设滞后。大型专业市场建设是支撑物流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我市目前围绕主导产业和主要产品建设的专业市场数量少、规模小,缺乏必要的仓储设施和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制约了物流服务业的发展。

(五)交通条件相对落后。我市铁路运力紧张,公路等级不高,航空货运尚未开通,交通基础条件需进一步改善。

五、加快我市物流服务业发展的思路、对策与建议 我市物流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为核心,依靠现代物流技术和物流组织方式的创新,积极整合物流资源,加快培育物流市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提高物流设施现代化水平,努力构造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标准化、低碳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逐步将我市建成酒泉西部商圈的核心城市和甘肃河西走廊西端连接青海、新疆、西藏三省区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和物资保

6 障基地,促进我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具体对策和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对发展我市物流服务业重要性的认识。要树立物流服务业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的新观念,坚持把物流服务业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形成服务业与工业并重发展的格局,力争通过5-10年使物流服务产业对我市GDP的贡献率达到20%左右,把敦煌建成甘肃河西走廊西端重要的省级物流节点城市。 (二)尽快制定物流服务业发展规划,推动我市物流服务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要把物流服务业发展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紧紧围绕将敦煌建成酒泉西部商圈核心城市的目标任务,按照合理布局、总量控制、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适度超前、良性循环的发展思路,科学谋划综合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和专业批发市场的规划布局,促进我市物流服务业向集约化、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1、依托敦煌铁路和西部物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火车站南线货场,并利用敦格铁路即将开工的有利时机,在七里镇工业园区建设火车站大型货场,大幅度提升我市铁路的运力运量。

2、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在七里镇工业园区南侧建设一个具有货运、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交易大厅及住宿、餐饮、停车等综合服务功能

7 的敦煌市现代物流园,并最终将其打造成甘肃西端、连接新、青、藏三省最大的物流节点。

3、整合立新、绿洲、三和等商贸企业的物流资源,在北郊漳县村建设一个以糖酒副食、日用百货为主的集市场、信息、仓储、配送、展示、交易、停车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

4、按照“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的思路和建设高标准物流园区的要求,通过资源整合和改造利用,尽快建设废旧物资回收市场、汽配综合市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装饰装潢五金建材市场、电子信息市场等五大专业市场,同其它市场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努力构建覆盖全市、布局合理、辐射周边的商贸流通网络,形成集仓储、运输、包装、装卸、搬运、配送、信息处理等为一体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物流服务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建议政府尽快出台《敦煌市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在注册登记条件、经营范围、投资领域、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方面予以放宽,进一步规范收费管理,改善经营环境,筑巢引凤,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企业。设立物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通过贴息、以奖代补、担保等形式,扶持物流服务业重点项目和物流园区建设,发展壮大一批现代物流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按照“谁投

8 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逐步形成以企业投资为主、政府投资为辅、吸引社会资金、扩大利用外资的多元化投资体制,以促进我市现代物流服务业的发展。

(四)积极培育发展物流骨干企业,充分发挥其在引领带动物流服务业发展中的示范作用。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突破口,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推动我市自发形成的物流小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物流骨干企业。积极鼓励有条件的运输、仓储、配送、货代企业通过参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形式,重组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国内知名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入驻我市,引入先进的发展理念、经营技术和管理经验,引领带动和快速提升我市物流服务业发展的水平。

(五)加大物流基础建设力度,促进我市物流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1、加大先进物流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要鼓励支持物流服务企业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等各个环节上采用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和设施装备,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要不断完善葡萄、李广杏、密瓜、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的储藏、加工、运输、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延长鲜活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期限,开辟绿色通道,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鲜活农产品的配送和分销能力。

2、加大物流服务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力度。要加快电子商务和公共物流网络信息平台建设,鼓励支持物流服务企业采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不断提升我市物流服务的水平。

3、加大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力度。要加快发展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业务,提高农村日用商品和生产资料的配送率。加快乡镇市场建设及改造升级步伐,以物流促市场,以市场带物流,为农村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物流服务网络,以建荣果蔬批发市场、七里镇盛大果蔬批发市场和即将建成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为支撑,加强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标准化管理,加强各类果蔬恒温保鲜库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力扶持和鼓励各类涉农组织和个人,通过引进、联合市外物流企业和个人等方式,促进我市葡萄、瓜菜、皮棉等大宗农产品快速流通,进入全国各地市场。

4、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要立足我市及周边县市的旅游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加强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增加客流量的同时延长游客在敦停留时间,以人流带动物流、信息流的发展。

5、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切实搞好城乡道路建设,提高桥涵承载能力,构建高标准的公路网络,为加快

10 货物流通奠定基础。积极促进敦格铁路开工建设,不断改善铁路运输条件。加强与铁路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运输计划,为批量运输工业品和农副产品提供保障。

6、加大物流专业人才和营销队伍建设力度。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的物流管理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全面提升物流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篇:关于开展“走进基层、走进农村,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活动的情况报告

区司法局开展“走进基层、走进农村,服务

群众、服务发展”活动的情况报告

按照区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走进基层、走进农村,服务群众、服务发展”集中调研服务周活动的通知,2009年4月17日青白江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廖平凡带领六名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成员到大弯街道化工路社区开展调研活动,走进社区、向群众学习,问策于民、为民解忧。

一、收集的意见建议

此次调研活动以座谈的形式展开,广泛收集和听取了社区干部和群众对我局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建议,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认真听取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社区群众对司法局走进社区、服务群众的工作作风做出了高度赞扬,并踊跃发言,为司法行政机关更好地开展工作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见建议:

(一)加大司法行政工作职能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知晓度。大多数社区居民对司法行政工作的了解不够全面,司法局可以在宣传工作方面加大广度与深度,让百姓体会到司法行政工作与其生活密切相关,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维权。

(二)创新宣传方式,注重多样性,提高群众对法制宣传等

1内容的接受度。在宣传方面能够广泛、深度地向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一是在群众中培养法律服务积极分子和志愿者,特别是“五五”普法中群众法律水平大有提高,可因势利导培养群众“以法助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是丰富普法宣传的形式,如讲座、演出等;三是内容要以以案说法的形式为主;四是司法所工作人员应常进社区摸排纠纷;五是利用社区开展的活动作为司法局深入基层宣传的平台。

(三)司法局应该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法律服务,深入社区、院落,为群众排忧解难。可以利用社区教室,请一些专家、法律服务志愿者到社区进行法律知识的讲课,对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对于群众主要求助咨询的妇女儿童维权、婚姻家庭和财产纠纷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应该加强宣传,提供法律援助。

(四)建议司法所和社区加强沟通,相互协调,将司法所的具体职能进行宣称,方便群众办事、求助、咨询,解决群众告状无门、办事无路的困境。某些区级部门将自身的社区居民身份证明、现实表现鉴定、婚姻证明等职能下沉至社区,但社区因无执行某些调查的权力,在情况未明、无法承担后果的条件下不能为办事群众出具证明,使社区的工作很难开展。

二、调研工作体会和下一步工作措施

对于群众提出的宝贵意见,廖局长明确表示了要坚定地带好队伍,亲民、为民、爱民,服务群众的决心。对于群众求助事宜采取首问首办制,职责之内不推不拖,职责之外引导办理。同

时,也对以后的工作做出了以下几点安排:

(一)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志愿者进社区,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社区群众的实际需求,深入基层、院落,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现场答疑,对疑难问题也可采取约谈的方式,达到群众得实惠、党和政府形象提升的双赢目的。

(二)我们的工作还需要更加扎实、深入。目前司法行政机关对自身职能的宣传还很不够,老百姓对司法局的职能了解很少,宣传科、各司法所要加强对司法行政工作自身职能的宣传,让老百姓知晓我们的工作。

(三)着重宣传出我们的亮点和特色。结合司法行政工作的实际,立足职能,加强自身宣传,扩大知晓面,更周到地服务群众。

(四)寻求有效载体,加强宣传。提供走村串户的口头宣传、流动宣传,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将法制宣传教育与司法行政职能的宣传相结合。

(五)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工作行为规范化的宣传。透过补贴的杠杆,规范工作,加强宣传,司法行政工作任重道远。

(六)按照首问责任制的要求,受理群众的来访之后,立足职能,协调分流,方便群众办事。干部之间要学会换位思考,加强老百姓对职能部门的了解。尽快地做好“司法行政部门办事指南”的展板,相关负责人留电话,配合社区衔接,调动辖区内热心

公益、公平正义、具有一定法律政策水平的积极分子,服务社区居民,解决群众办事难的困境。

(七)应化工路社区艺术节的邀请,司法局可以以司法行政工作宣传为主要内容,利用2009年4月28日的社区艺术节深入化工路住宅小区、院落开展法律援助活动,深入到最基础的院落向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对疑难问题可采取约谈予以解答,做好“司法行政职责指南”上墙、统筹安排深入基层培养法律服务志愿者等工作。

此次调研活动拉近了区司法局与社区群众的距离,让群众感觉司法行政工作并非高高在上,而是跟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了“聚人心、暖人心、稳人心”,将群众的心思、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我区城乡统筹发展上来,问计于民、问策于民、服务于民、发展于民。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社区群众面临的困难,在今后的工作中才能更好的立足职能,具体地向上级反映群众的难处,真正做到关心群众、贴近群众、体谅群众。区司法局的全体干警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本着“亲民、爱民、为民”的意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方便快捷的、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推进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成都市青白江区司法局局长 廖平凡

二○○九年四月二十三日

第五篇:关于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发展思路

胶南市民政局

关于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发展思路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以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乡镇中心敬老院、市老年公寓和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积极探索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基本保障了农村“五保”老人和部分高龄、独居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现将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发展思路汇报如下:

一、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加强养老机构建设,不断提高机构养老保障面 目前,我市有公办养老机构1个、床位380张;民办养老机构5个、床位594张,其中韫山爱老院有床位210张,今康福老年公寓有床位214张,颐养乐龄中心有床位60张,荣发老年公寓有床位60张,亿家老年公寓有床位50张。市老年公寓和五家民办养老机构面向社会所有老年人,实行高、中、低档不同的收费标准,提供高、中、低档不同的服务。由于老年人思想认识问题,除市老年公寓外,其他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很低,不能维持正常运营。

(二)、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为了切实维护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适合我市实际的“城乡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根据青岛市《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青政办发[2009]24号)和《关于深入贯彻全国养老会议精神的通知》(青民福[2010]36号)文件精神,

1在滨海办事处六合社区和琅琊镇丁石洼社区、朱家村、夏家村等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实行政府购买服务,为辖区内具有常住居民户口,年龄在70周岁(含70周岁)以上的独居孤寡老人和享受低保待遇家庭中,年龄在70周岁(含70周岁)以上,且生活半自理、不能自理的独居孤寡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生活自理的老年人每天享受半小时居家养老服务;生活半自理的老年人每天享受1小时的居家养老服务;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每天享受1个半小时的居家养老服务。目前,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有36人。

二、 “十二五”期间,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统筹规划,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投资养老服务事业,基本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一)、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镇级建立养老服务中心,村(居)建立社区养老服务站,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优先解决好需求最迫切的孤老优抚对象、“三无”老人、“五保”及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独居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问题。

(二)、加强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结合社区服务设施建设,通过引入民间资本,鼓励社会力量建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或托老所,增强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打造居家

2养老服务平台。结合新农村建设,以镇敬老院为基础,建设日间照料和短期托养的养老床位,逐步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变。

(三)、加强养老机构建设,进一步提高机构养老保障面。进一步加大对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的支持力度,到2015年,力争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基本解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问题。

2011

年10月15日 3

上一篇: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下一篇:仿写词语仿写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