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

2022-08-09

第一篇: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

2.1导游服务的产生和发展

姓名____________年级专业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 公元56年,东汉光武帝______从洛阳出发,到泰山举行祭祀天地的封禅仪式。

2. 英国人______于______年成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家专门从事旅游活动的组织和经营的旅行社。

3. 1999年颁发的《中国职业分类大典》将导游作为一种职业列在“______”之中。

4. 活劳动是指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______和______的消耗过程。

5. 我国管理部门除了对导游实行资格考试制度和等级考核制度外,还实行______制度和______制度,从而将我国导游人员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6. ______年8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______首次在该行成立了旅游部。

7. 对翻译导游提出的“五大员”工作任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 我国于()年建立了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制度,()年起又建立了导游等级考核制度。

A 19881989B 19891999C 19901992D 19891995

2. 在人类历史上,旅行活动早在()时期便已开始。

A 奴隶社会B 原始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

3. 1987年,我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了()。

A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B 《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

C 《导游人员管理暂行规定》D 《导游人员服务规范》

4. 导游服务的基本属性是()。

A 政治性B 服务性C 经济性D 文化性

三、多项选择题

1. 导游服务具有()属性。

A 政治性B 服务性

C 文化性D 灵活性

2. 我国导游服务经历的三个时期分别是()。

A 民国以前

B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C 新中国成立以前

D 改革开放以后

3. 对翻译导游提出的“三过硬”要求是指()过硬。

A 思想B 技术C 外语D 业务

4. 现代导游服务的主要特点有()。

A 职业化

B 商品化

C 规范化

D 法制化

5. 我国导游服务发展的第二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A 导游服务队伍扩展迅速

B 服从政治需要

C 导游服务程序和服务质量实现了标准化

D 不讲究经济利益

第二篇: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1、教师职业的产生

具有专门特性的教师职业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的。

五帝时代的“成均”和虞舜时代的“庠”标志着我国学校的萌芽。

我国古代教师职业的特点表现为:

第一、官师合一。

第二、各类“学科”教师承担教育任务。

第三、教师地位悬殊。

第四、形成了“尊师重教”,“师道尊严”的传统。

古代西方,总体来说,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在古希腊文中,教师由“教仆”演化而来。他们通常是奴隶中一部分专门侍侯和陪伴贵族、奴隶主子女上学的人,后来才把从事教育的人称为教师。教师之间的地位悬殊也很大,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学识水平。

2、教师职业的发展

自教师职业产生后,其发展是缓慢的。这是因为学校自身发展缓慢的缘故。

17世纪义务教育在西欧各国的普遍推行,意味着教师量的增加和教师职业专门化的发展需要,加之学校教育制度的日趋完善,开始了教师职业的大发展。

“废科举,兴学校”拉开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序幕。政治和教育制度的变化使教师职业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教师职业中不再存在政府官职的教师,有官职者若在大学任教也只是兼职教师。其次,普及教育的提倡,中小学的大量开设,师范教育的兴办,使教师群体的数量激增。第三,近代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的重大更新和分科教学的加强,使教师传授学科知识的意识得到强化。

进入20世纪后,各国普遍加强了对教师的培养。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第一,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第二,扩展师范教育中教育学科的门类,加强教育实习。第三,开辟多种渠道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脱产进修。

20世纪80年代后,许多迹象表明,教师职业正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尽管目前教师职业还不能与一些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性职业,但它已具备了作为专业职业的基本特征和条件。作为从教者的教师已是一种其他职业劳动者所不可替代的社会角色。

教师职业的发展经过了独立化——专门化——专业化的发展过程。纵观教师职业的产生和演进特点,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教师职业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历史现象将伴随着学校教育发展的始终。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始终是制约教师职业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3)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受社会政治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影响和制约。

(4)科学技术的发展制约着教师职业的发展状况。

(5)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也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促进着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观念的不断改变。

第三篇:1 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

1.1 新媒体的产生

新媒体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长戈尔德马克于1967年率先提出。他在其发表的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EVR)的报告中,他把电子录像称为“新媒体”。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罗斯托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多次使用“新媒体”一词,由此,“新媒体”一词开始在美国社会流行并逐渐扩展到全世界。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新媒体具有以下特性:迎合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满足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人们使用新媒体的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媒体使用与内容选择更具个性化,导致市场细分更加充分。

1.2 新媒体的发展

2013年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了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该书概括了当前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六大态势,盘点了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客、大数据与云计算、社交媒体、三网融合、宽带中国、智慧城市与物联网、移动应用App、OTT TV等十大热点,全面解析了中国新媒体的传播社会影响。提出,2012年以来,移动化和融合化成为中国新媒体发展与变革的主旋律。在移动互联网和网络融合大势的促推下,中国新媒体用户持续增长、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新媒体应用不断推陈出新、产业日趋活跃,新媒体的社会化水平日益提升、频频引发热点。

可见新媒体的发展将是未来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2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现状、影响及原因分析

2.1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现状

通过调查显示,大学生日常接触的新媒体的类型丰富多样,涉及学习网站、视频网站、社交网站、网络论坛、QQ、微博、微信等。当代大学生有各自的兴趣爱好,使用各种新媒体的目的也有所不同。大学生经常使用新媒体的目的主要还是获取信息、人际交往和娱乐休闲,较少学生以课外学习为目的。

2.2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技术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对于喜欢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是使用新媒体最多和最直接的群体,新媒体以它特有的方式对人类社会尤其是对大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必须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它。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与普及,尤其是手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方式,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内容,优化了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整体上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与此同时,新媒体技术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总之,翻天覆地变化的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2.2.1 积极影响:

(1)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大多数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课堂学习,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就显得有些封闭了,大学生利用手机,电脑等新媒体获取大量教育资源,进行交互式学习。

(2)开拓了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新媒体的传播的时效性和开放性,还有信

息的海量性,使得大学生获取信息不受时空限制,拓宽的他们学习的知识面和丰富性。新媒体可以使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学习方法,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通过各种课外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知识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有利于拓宽视野,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3)提供了新的交往方式。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使大学生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更加便捷和轻松,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和匿名性,一方面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和言论自由,另一方面又减少了来自其他人和社会等因素的干扰,因此,网络就成了众多交流方式中大学生最喜欢和最理想的选择,网络成了大学生释放学习和生活压力的有效出口。

2.2.2消极影响:

(1)对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过度依赖于新媒体环境所提供的海量信息,大学生容易产生较强的依赖感。调查显示,有许多大学生曾经有过从网上复制或者抄袭部分信息的行为,这样不仅容易产生学习的惰性,也容易引发一些严重的作弊行为,势必影响到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中充斥着一些不良信息,一些不健康的垃圾信息必然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甚至使有些人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许多学生睡眠不够,精神不振。

(3)对大学生媒介鉴别和批判能力的影响。大学生对媒介有一定的信任度,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媒介有依赖性,但是大多数学生不具备批判和鉴别的能力。一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弱,辨别是非能力较差,他们最容易受外界信息的影响,人云亦云。因此,大学生的媒介鉴别和批判能力有待提高。

2.3 新媒体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2.3.1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性不利于思维的发展。

很多大学生只是停留在信息的浅阅读层次,很少去深度的思考问题,有些大学生过度依赖新媒体,引发一些抄袭行为的发生,一部分大学生对于新媒体提供的信息缺少鉴别和批判能力,逻辑概括和抽象能力也有所降低,尤其缺乏深度阅

读的能力和深入思考的习惯,不利于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

2.3.2 网络监管力度不够,不良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的生存环境

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有效地执法和监管措施,而政府监管又时松时紧,从而使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

2.3.3 高校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不够重视

由于缺少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总体上对媒介就没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也没有掌握使用媒介的基本理论知识,面对大量的信息时,不能正确而有效的利用,面对复杂的环境时,不能很好地应对,容易迷失自我。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

2.3.4 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有待提高

大学生逐渐习惯接受不耗费脑力的信息,对信息的思考能力减弱,只满足于强烈的感官刺激,很多大学生的媒介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不强,筛选信息的能力较弱,归根结底说明大学生整体媒体素养水平不高,所以,只有提高大学生媒体素养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2.3.5 大学生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较弱

由于网络虚拟的生存环境,人们容易在交流和使用的过程中过于个性化和自由化,放松对自我行为活动的自我约束和严格要求,这种自我管理能力的松懈,就会引起一些道德和法律问题。

3 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对策研究

3.1 高校要担负起教育的主阵地责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充分利用手机,互联网等大学生接触频繁的新媒体,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比如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论坛,红色网站,课堂讲解,社会实践,主题活动等形式向大学生介绍如何正确使用新媒

体的基本知识,发挥各抒己见的作用,集百家之长,针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开展一些活动,主动解决学生使用新媒体时可能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惑,通过这些平台及时了解大学生个人以及班级的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思想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2 利用新媒体,搭建学习交流新平台

高校要充分利用好自身所拥有的宝贵资源,鼓励专家教授开放自己的博客,通过博客将教学体会,教学日志,教学经验,生活常识,科研论文,新媒体知识等发布在自己的博客上。也可建立QQ群,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增强交流。

3.3 政府要为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提供有力的政策环境

当前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发展的政策规范还不能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要,政策规范还得不到有效保证,政府必须在新媒体健康发展中承担起指导者和规范着的角色,从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根据实际情况,为大学生正确使用新新媒体提供政策支持。

3.4 加强新媒体知识的宣传、教育

高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校报,有关新媒体的科教视频,科教宣传片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新媒体应用知识,开设网上新媒体竞赛知识问答有奖活动,将德育内容和新媒体知识做成短片或者微电影进行宣传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不能盲目依赖新媒体,从而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3.5 加强网络道德和法律规范教育

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和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和宣传,从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上,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4 结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高度发展,新媒体的使用在大学生中已经很普遍,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成为社会,学校,家庭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新媒体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也使我们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前所未有的潜能产生着对人的影响,因此,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史春红.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 年 12 月. [3]工信部,2012 年 8 月,通讯业运行状况[R].2012.1.

[4]印富贵,熊炎生.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0 年 10 月第 28 卷第 5 期.

[5]蒋洪甫,刘永智,马博林.新媒介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 电力教育,2009.10. [6]张利蕊,兰国帅.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其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2013.03

第四篇: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有时每题 2 分,共 40 分;大部分年份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C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2.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并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 B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或: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B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需要起源说

3.勒图尔诺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 于动物界。这是教育的( A )的观点。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4.“政教合一,以吏为师”的局面是( B )时期的典型状况。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与封建社会教育特征不符的是( A )。

A.师生关系民主化,出现了双轨制 B.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 C.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容 D.官学与私学、书院和社学并存

6.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 C )时期。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7.现代教育的( C )是指: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 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经验的束缚。

A.公共性 B.生产性 C.科学性 D.终身性

8.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 A )。

A.学校的产生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有了国家 D. 创 造 了 文 字

9.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C )。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0.为全体人民服务,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体现了现代教育( A )的特征。

A.公共性 B.生产性 C.科学性 D.未来性

11.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 A )。A.教育

B.教学 C.德育 D.智育

12.“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 1

的生产, 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 ;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 C )的特征。

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

13.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这是______的观点。( D )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是______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 (A B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5.在我国“教育”最早见于( C )

A. 《论语》 B. 《大学》 C. 《孟子》 D. 《学记》

16._______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学范式现代转换的一 个语言学标志。( B )

A.教授 B.教育 C.教育学 D.教学

17.原始教育不存在( D )

A.社会性 B.生产性 C.独立性 D.阶级性

18.认为动物的本能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 展,这一观点是教育的________的认识。( B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心理起源说

19. 我 国 唐 朝 的 官 学 体 系 中 的 “ 六 学 二 馆 ” 在 招 生 上 具 有 严 格 的 ________ 特 点 。 ( C )

A.宗教性 B.阶级性 C.等级性 D.民主性

20.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B )

A.德育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会教育

21.教育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 )

A.孟禄 B.恩格斯 C.勒图尔诺 D.沛西·能

22.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______主要表现在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目的的制定上。( C )

A.公平性 B.民主性 C.阶级性 D.社会性

二、 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或2 分,共10 分;如单项选择每题 2 分则无多项选择)

1.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ACDE )。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

2.现代教育的科学性指的是( DE )。

A.实施精英教育 B.强调价值取向的社会和个体发展要求 C.注重手段的更新 D.进行科学教育 E.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遵循教育规律

3.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有( BDE )。

A.教育场地 B.教育者 C.教育管理 D.受教育者 E.教育影响

4.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 ABC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教育经费 E.教育活动

5.现代教育的公共性指的是( ABC )。

A.为全体人民服务 B.公平性 C.大众性 D.公益性 E.免费服务

6.教育的科学性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具体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加以把握。(ABCD)

A.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发展 B.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C.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D.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E.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7.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有以下几种经典的观点( BCD)。

A.神话起源说 B.教育生物起源说 C.教育心理起源说 D.教育劳动起源说 E.以上几种都是

8.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阶级性主要体现在(AD )。

A.教育领导权为人民所有 B.社会主义教育与宗权分离 C.教育内容共享 D.教育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公民和建设人才 E.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9.教育的阶级性始于奴隶社会,在那个阶段的具体体现在( ABCE ) 。

A.目的上培养统治人才 B.对象上是奴隶主贵族子弟 C.内容上以军事和道德教育为主 D.教育的领导权归属人民 E.方法上体罚和机 械练习

10.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特征( ACE )

A.教育目的的双重性 B.教育的等级性 C.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D.教育的宗教性 E.师生关系民主化

11.教育具有阶级性的社会形态是( ABCD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2.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社会形态有 ( CD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3.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建立的现代学校制度比古代社会学校体系更完备和更先进的地方体 现在以下方面:( ABCDE )

A.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B.创办幼儿园并纳入到学制中 C.创办实科中学、工科大学和职业技术学校 D.产生了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 E.创办了一批现代大学,形成了从学前到高等教育的完备的学制系统

14.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有( ABD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目的 D.教育影响 E.教育规律

15.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有( ABCDE )

A.终身性 B.生产性 C.公共性 D.科学性 E.国际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教育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影响

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 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 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 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3.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教育学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 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 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其主要观点为:第一,人类教育起源于其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第二,以制造和 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的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前者是社会性, 因而教育是人类特有 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第四,教育从 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第五, 教育范畴是 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而不是如一些资产阶级教育学者所说的是永恒不变的范畴。

4.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即各级各类的学生,也即教育的对象。 5.教育的神话起源说(09.4) P41 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它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 的神 (上帝或天) 所创造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 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四、简答(每题 6 分,共 30 分)

1. 教育劳动起源说的主要观点。

教育学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 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 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其主要观点为:第一,人类教育起源于其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第二,以制造和 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的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前者是社会性, 因而教育是人类特有 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第四,教育从 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第五, 教育范畴是 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而不是如一些资产阶级教育学者所说的是永恒不变的范畴。

2. 古代社会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1)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2)鲜明的阶级性与严格的等级性(3)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育职能(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学校轻视体力劳动,形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对立(5)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6)官学与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7)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

2.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第一、 现代教育的公共性 P62-65 现代教育公共性是指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而不是面向一小部分人的, 是为全体人民服务,而不是仅为一小部分人服务的。与之相关的就是现代教育的公平性,即,现代教育要 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努力做到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实际 上的公平。 现代教育的公共性也就是现代教育的大中型。

二、现代教育的生产性 现代教育的生产性是指:现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结合起来,越来越与生产领域发生密切的、多 元化的关系;生产的发展也越来越对教育系统提出新的要求。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职业教育得到很大的发展。 第

三、现代教育的科学性 现代教育的科学性指的是: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与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 育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 第

四、现代教育的未来性 现代教育的未来型是指:一方面,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等会对未来社会与个体的发展产生非常 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指现代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要求,从当前社会和个体发 展需要出发,而且要考虑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未雨绸缪。 第

五、现代教育的国际性 现代教育的国际性指的是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 化的时代做准备,也就是面向世界。教育应当成为促进国际理解与合作的工具,培养世界人。 第

六、现代教育终身性 现代教育的终身性指的是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现代教育的改革应当着眼于 创造一个适合于终身学习的社会,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

3. 学校教育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

(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教育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传递成为可能(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4. 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 近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等。

第五篇: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解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对于加深对社会工作发展规律的认识、发展我国的社会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下将介绍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并对我国的社会工作进行简要分析。

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1)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不仅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而且也是它的矛盾明显暴露的时期。这个时期始于英国(18世纪60年代)、相继于法国、德国等西欧主要国家(19世纪30年代)的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日益加速的工业化、城市化也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并对这些国家的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冲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但同时,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也对这些国家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破坏性的影响。这表现在:第一,整个社会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阶级的两极分化也是财富和贫困、特权和无权向两极的积累,这使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日益尖锐地对立起来。第二,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他们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大规模的社会流动破坏了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追求个人利益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第四,社会问题大量出现,在资本主义发展中,自由竞争使得竞争中的失败者沦为贫困、无助的一群。贫穷、饥饿、失业、堕落等充斥着社会。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2)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抬高神而贬低人,狂热的宗教意识使人的尊严受到损害,使人的发展受到压抑。以文艺复兴为先导的资产阶级思想革命,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黑暗统治,主张恢复古代世俗的思想文化,主张以人为中心。由此引发的欧洲宗教改革也恢复了人的尊严与价值。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张扬了人道主义,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与新的宗教伦理一起为后来兴起的慈善活动和广泛的助人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3)长期助人实践经验的积累。作为一种助人的活动,特别是针对社会弱势人群的帮扶,其实在世界各国自古有之。应该说,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产生诸多社会问题,人们总是采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特定条件下适用的方法去应对这些问题,然后人们不断探究更加有效、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可以说,现代社会工作是长期以来助人经验积累的结果。无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还是社会工作的方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总之,专业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工作就是在迫切的社会现实需求、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和长期助人活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西方社会工作的实践

从欧美社会工作的发展来看,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德国汉堡制(1788)与爱尔伯福制(1852)、慈善组织会社(1869)、睦邻组织运动(1884)等都是早期为社会工作的产生提供了直接前提的重要实践。之后,西方各国又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并产

生了福利国家思潮。

(1)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年)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先行国,也是遭遇近现代社会问题最早的国家。1601年英女皇伊丽莎白一世颁布《济贫法》(Poor Law,史称旧济贫法)。其内容有如下几个要点:①规定每一教区每周应向地方征收济贫税。②规定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举办,每一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人,中央政府设立监督人员。③规定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劳动,不得行乞游荡,以工作换取救济(这可看做以工代赈的发端)。教区设贫民习艺所,配给原料及工具,强迫有劳动能力者从事生产。④对不能工作的贫民,如患病者、老人、残疾人,实行救济。对有家庭者给予家庭补助,使其回家从事生产(outdoor relief“院外救济”);对无家可归者设救济所收容救济,强迫他们在所内工作(indoor relief“院内救济”)。⑤规定人们对贫穷亲属负有救济的义务。教区即公共救济机构仅在贫民无法从其家人或亲属处获得帮助时,才给予救济。(李迎生,2010:37)

就与现代社会工作的关系而言,济贫法成为现代救济工作的开端,对专业社会工作影响很大。但也有不少严重缺陷:第一,可能养成贫民的依赖心理;第二,对贫民的自尊心注意不足;第三,干涉了贫民谋生的自由。

(2)德国的汉堡制(1788年)与爱尔伯福制(1852年)

德国也是工业革命开始较早的国家之一。为解决日益严重的贫民问题,1788年在汉堡市实施了由布希(Busch)教授起草的比较有特色的救济制度,史称“汉堡制”。它规定在该市设立中央办事处,综理全市救济业务。全市按救济需要设立若干区,每区设监察员一人,赈济员若干人。实施救济的原则是助人自助。其工作的内容或方式包括:①为失业者介绍工作;②将贫苦儿童送往职业学校习艺;③将患病者送往医院诊治;④对沿街乞讨者不予施舍,以取缔无业游民,使贫民不致依赖成习。(李迎生,2010:38)汉堡制使救济工作更趋组织化和科学化。虽然后来因城市人口增加太快,救济人员不足,趋于衰微,但在其施行的13年中,很有成效。

1852年德国的另一个小城市爱尔伯福市,也仿效汉堡制并加以改良,实施救济制度,史称“爱尔伯福制”。其具体内容为:①将全市划分为564段,每段约有居民300人,其间贫民不得超过4人。②每段设赈济员一人,由政府委派地方热心人士担任,为荣誉职。其工作有二:其一是发放赈济款。求助者必须与赈济员接洽。接案后,赈济员应首先赴求助者家庭做家境调查,经调查确实需要救济者方能给予帮助。救济实施后,每两星期再前往调查一次。发放赈济款依据法律所规定的最低标准,不许贫民养成依赖心理。其二是从事段内贫穷的预防工作,如介绍职业、训练与管理游民等。③全市每14段设一个赈济区,每区设监察员1人,领导区内各段赈济员,并由区内14段联合组成一个赈济委员会,由区监察员任主席,每两星期开会一次,讨论有关全区赈济工作。④全市设立由各区联合组成的中央委员会,由委员9人组成,作为全市最高救济机关,统一管理和支配全市济贫所、医院及院外救济事宜,每两星期开会一次。

总之,德国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的精神与做法,为以后各国探索公共扶助和社会工作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3)慈善组织会社(1869年)

针对英国当时济贫法实际效果的不尽如人意和不同目标的慈善组织的混乱与浪费,牧师索里(Reverend Henry Solly)参考汉堡制及爱尔伯福制的做法,于1869年在伦敦成立了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致力于协调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各种慈善活动。慈善组织会社认为,个人应对其贫穷负责;接受公共救济将损害贫民的自尊心、进取心与道德观念,致使他们依赖救济为生。因此,会社主张贫民应尽其所能以维持其本人的生活,外来力量只在必要时才介入救济。其具体实施方法为:①成立一个中央管理与联系

机构,并将伦敦全市划分为若干区,每区成立一个分支机构,主持救济分配工作。②各区办理区内所有救济机构受理申请救济案件的总登记,另特设咨询部,供济贫法执行人员、各慈善组织及个别慈善家搜集有关申请救济者的材料,使不少同时向多个救济机构“求助”的职业乞丐暴露其真面目。③各区派员对所有申请案件进行个别详细调查,其涉及的项目包括申请人的各种社会环境,如住房、健康、教育及工资等。④提高救济款物配额,使之能够满足申请人的生活需要。

“慈善组织会社”在英国及美国影响很大,其实践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有重要的贡献:第一,首创派友好访问员(friendly visitors)访问申请救济者,以了解其社会背景并确定应采取的措施。它强调依据调,按“个别化”处理。这种做法,促进了个案社会工作这一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产生。第二,促进各救济机构、慈善组织为解决社区问题,采取协调合作的步骤,也为社区组织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睦邻组织运动(1884年)

“睦邻组织运动”(the Social Settlement Movement,Settlements and Neiborhood Centers)也被称为“社区改造运动”,是1884年英国牧师巴湿特(Samuel A. Barnett)为纪念亡友汤因比(Arnold Toynbee)而发起的。汤因比是牛津大学经济学讲师,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为宣扬基督的博爱精神,消除人间不平,与贫民共同生活,并为他们服务。但汤氏不幸患肺病于1883年去世,年仅30岁。同为牛津大学毕业生的巴湿特,是东伦敦教区的牧师,在汤因比精神的感召下,发动当时就读牛津、剑桥大学的学生前往该区为贫民服务,与贫民同处,以便实际了解贫民生活情形,研拟对策。并于1884年在其教区建立了一个大学社区睦邻服务中心,取名“汤因比馆”(Toynbee Hall)。这实际上是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①设于贫民区,备有宿舍,所有工作人员与贫民共同生活。他们的口号是“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相亲相爱”。②没有既定的工作计划,视居民实际需要而工作。③尽量发动当地人才,培养其自觉的互助合作精神,为社区服务。④社区睦邻中心不仅是服务中心,而且也是文化中心,向居民介绍本国及国外文化。

“睦邻组织运动”不仅成为英国社会改良运动的一种新潮流,而且引发了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的社区改造运动。其对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在于:第一,社会工作的目的在于谋求个人与社会生活的改善,工作方式应从个人与社会双方入手。第二,社会工作应随时依社区实际需要而开展,应发动、组织或配合社会力量开展工作。第三,社会工作应以整个社区为对象,以促进社区福利的全面改善为目的。第四,社会工作进行的方法,不仅可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方法,而且应运用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组织工作等方法。

(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端于英国,形成于德国,齐全于美国。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第一,国家通过制定法案或政策,执行对社会福利的管理,使作为间接社会工作方法之一的社会工作行政开始登场。第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也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比较规范的活动空间,并在这一过程中验证、提炼和发展具体的专业方法。

特别是后来“福利国家”的出现,社会工作作为其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受到空前的重视,其提供服务的专业方法得到认可和发展。此时的社会工作也由主要面向弱势群体的专业开始向面向全体国民的专业转变。

3、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对于专业的理解,社会工作界比较认同格林伍德(E. Greenwood)的看法。1957年格林伍德在其《专业的属性》中指出,作为一门专业,其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是:①一套理论体系(a body of theory),即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或专业知识、技术。②专业的权威(professional authority),专业人员对服务对象拥有判断的专利权,服务对象也可由这种

专业的权威获得安全感。③共同信守的伦理守则(code of ethics),即有一套共同信守的专业工作守则或信条,如客观、保密等。④社会或社区的认可(sanction of the community),社会人士或社区居民承认该专业在一定范围内的权利与特权。⑤专业的文化(professional culture),包括专业的价值观、象征符号、行为规范等。(李迎生,2010:48)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是在长期的社会服务实践、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不断借用其他学科的新的研究成果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这个形成过程就是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在专业化过程中,专业方法的发展、目标模式的变化、工作对象的拓展、理论派别的形成是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特点。

(1)专业方法的发展

社会工作是以助人的价值观为指导,运用科学方法帮助人、服务人的活动和职业,专业方法是其成熟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许多慈善活动开始是出于怜悯,其助人方法并不讲究。当这种助人活动需要大规模、有组织地开展时,助人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就成为必要。在社会工作领域,十分注重科学方法的运用。在一段时间内也曾出现过将工作领域细分、强调某种专业方法的现象。后来,随着对社会问题复杂性的认识,社会工作者逐渐认识到,面对复杂问题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这样,社会工作者开始探讨将几种社会工作方法综合运用的可能性,这就是整合社会工作(综合社会工作)的出现。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以问题为本、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已经成为新的趋势。

(2)目标模式的变化

社会工作针对社会中的问题而出现,并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最初的社会工作任务是解决已出现的问题,通过诊治解决受助者的问题,在这里社会工作扮演的是补救的功能。比如,救助社会上的贫困、失业、老人、流浪儿童等困难群体。

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涌现和复杂化,社会工作者愈发感到单纯的治疗型社会工作十分被动,而且治疗型社会工作把服务对象看得过于被动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于是,如何激发和发展服务对象的能力,使其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去解决问题就成为社会工作者考虑的重要问题。此外,社会工作者也希望通过工作和服务对象的发展去预防问题的再度出现,于是,预防也成为社会工作者的一个工作取向。这样,社会工作就走出了单纯的治疗、救助的旧框框,治疗-预防、救助-发展就成了社会工作的基本思路。社会工作不但关注现有问题的解决,而且特别注重从预防和发展的角度开展工作,这就将社会工作的目标追求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社会工作的最初目标是救助穷人和弱者,后来变成不但“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强调发展、增能取向都反映了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

(3)工作对象的拓展

随着社会问题的变化和人们对人类生存问题认识的变化及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也在不断拓展。起初,英美国家的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只把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失依儿童和老人及残疾人、失业者和贫困家庭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这些人基本上是不能适应工业化、城市化的剧烈社会变迁,基本生活(特别是物质生活)陷入极度困境的人群。或者说,社会工作的早期对象是由于生理、心理原因,或者由于个人无法抵御的社会和自然原因而陷于生活极度困难的群体。后来,社会工作除了依然关注这些最困难群体之外,也关心在非物质生活领域遇到困难的人。比如,在人际关系方面遇到重要障碍的人,在职业生活中遭受沉重压力而心理上、精神上处于亚健康的人士等。这样,社会工作的对象就扩展为所有“有需要”的人士。

(4)理论派别的形成

现代社会工作不是只靠个人经验而开展的专业活动。它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知识在社会工作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初,社会工作只是实干家的领地,缺乏对理论的关注。社会工作关心的主要是细致的、帮助人的方法,而对指导这些方法的理论缺乏重视和认识。

这一方面是因为对社会工作的务实品格的误解,另一方面是对实际工作缺乏理论化的总结。社会工作对理论的关注来自于系统的教育培训和对自己的专业性的证明。最初,社会工作的理论只是被动地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特别是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后来,社会工作也特别注意发展自己的理论,包括实践理论和一般理论。这样,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就包括社会哲学层次的宏观理论、针对某一类问题的中观理论和实践层次的微观理论。这些理论吸收了社会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结合社会工作的实践,形成了多样化的理论,也形成了多种理论派别和工作模式,并对社会工作实践给予解释和指导。这表明社会工作对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表明社会工作在不断走向成熟。

4、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在中国,自古以来,有关社会福利的思想和实践都很丰富的。但现代意义上的专业社会工作则开始于中华民国时期。

(1)中国历史上缺乏专业社会工作

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产物,我国传统社会缺乏产生社会工作的条件。传统的中国一直是个农业国家,其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其社会结构特征是以生活和生产相重合的家庭为单位,以家族、亲友、邻居为生活共同体,而形成的家族集团式结构。在文化价值方面,我国传统上崇尚儒家思想,同时又受道家、佛教思想的影响,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儒、释、道相融合的生活文化。一个世纪之前,中国仍然是典型的、成熟的农业社会。虽然这种农村社会也不乏贫困和社会问题,但是人们主要是靠家庭、家族、亲朋来解决问题。社会的低度分化和低流动性不可能育化出现代社会工作。这样,虽然我国历史上有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但是却没有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

(2)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中国的萌生

19世纪中期以来,受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及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我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19世纪末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政治局势动荡、社会危机长期持续,严重威胁着人民生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不时处于危急状态。同时,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军事和文化侵入以及中国人自觉向西方寻求民族自救的道路,西方文化也以各种方式进入我国。20世纪初至20~30年代,一些传教士在我国开办社会服务,并在我国的大学讲授社会服务课程(这与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有一定联系的),一些大学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教学并从事服务实践活动,这样,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开始出现。1925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可视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社会服务方面,一些上层人士开展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孤儿救助、贫民救济等活动。另外,一些在西方受过正规教育同时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为了救国救民也从事乡村建设运动,其中以晏阳初倡导并极力推行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最为典型。这是我国知识界施行的、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社会工作实践活动。虽然因战争等原因,这些实践活动的效果都是有限的,但它对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40年代,当时政府将社会工作引入我国,对我国社会事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

(3)1949年以后的中国社会工作

①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社会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出于对社会学、社会工作的错误认识和理解,1952年的“院系调整”取消了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科和相关教育,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断。

为了加速发展工业化和加强对社会的组织动员,国家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为了加强社会管理,我国逐渐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在城市,普遍实行“单位制”,政府不但成为全部社会资源的占有者,也成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责任人。在农村,除了对“五保户”的救助和救灾,政府没有其他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农民基本上靠家庭和村集体来解决困难。这

样,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就没有专业社会工作生存的基础。如果说我国城市中的某些福利服务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工作性质的话,那么这种社会工作可称为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它与国际上通行的社会工作有明显差别。

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开始重新步入现代化进程。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学科建设,社会工作课程作为应用社会学也逐步在一些大学恢复起来。随着“政企分离”改革政策的推行和政府及群众团体的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加之民政部门对干部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的提出,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的要求被提上议事日程。1988年,国家教委决定在部分高校试办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在制度上开启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进程。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推进了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进程。在此后进程中,民政部门在社会工作职业化方面做了不懈努力,高等学校则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方面矢志不渝,并探索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道路。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我国的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这种背景下,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提出,政府部门在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方面有了新举措。2004年6月1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并首先在上海试点;2006年7月20日,民政部和人事部联合发布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2007年2月15日,民政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2008年6月

28、29日,我国举行了首次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另外,2007年下半年开始,国务院学位办组织专家就MSW(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设置问题进行论证,2008年年底通过,2009年通过答辩正式实施,中国人民大学等33所高校获得首批试点资格,于2010年正式招生。所有这些直接推动了我国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

上一篇:服务型政府自查报告下一篇:服务营销管理选择题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