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书匠有感范文

2022-05-25

第一篇:读教书匠有感范文

读《教书匠》有感

杜家崖完小 吕俊杰

在学校给书以前我就在网上看了这本书的几个章节,本来以为这又是如何教育学生、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等理论读物,但看了第一篇我就被主人公幽默的自我解嘲所吸引,书中的迈考特先生是一位非常另类的教书匠,他曾有过如此般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走上讲台的第一天,童年受尽饥饿折磨的迈考特,将学生掷落在地的三明治捡起,并在众目睽睽之下吃下,结果令路过的校长大为光火。他也曾有过如此般令人捧腹大笑的“豪言壮语”:如果校长说,这个班是你的,老师,做你想做的事,我会对我的学生说,把椅子推到一边,躺在地上,睡觉。

但他也是一位非常睿智的教书匠。他从不向学生灌输什么,而是在春风化雨间教会了他们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讲自己的故事。就像他说的,每个班都有些天生就来考验你的害人精,这些害人精就是要看着老师的头发由黑变白。任凭他们如何搞怪,麦考特先生每次都有出奇的做法,他奇怪的想法和做法正是他懂得换位思考,了解学生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他做的事情都是和学生有同感的事,学生便会接纳他,从而使他赢得了学生的信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处理“害人精——安德鲁”把椅子斜靠在墙上这件事时,迈考特老师把它变成了一节观察课,实际上他的心里想的是“听着,你这个小笨蛋,把椅子放下来,要不然我就把你扔出该死的窗户,让你成为鸽子的美餐。”可如果他真这样说了就会有可能被家长起诉或者被上报当局,而且也解决不了问题。可他并没有这样粗暴地对待安德鲁,而是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报社记者,你走进教室,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故事?这样的几个简单的问题就把矛盾的处理权转交给了学生,在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中把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化于无形,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还让老师扮演着通情达理而又客观的角色,也让安德鲁自己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有了一定的认识,确实很让人叹服迈考特老师的匠心独具。他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研究假条、唱菜谱、玩“晚餐讯问”游戏,利用各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听他的课喜欢他的课。读着读着,我常常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我真的感叹弗兰克•迈考特这不动声色、辛辣诙谐的语言,一个伟大的教书匠从教30年的苦涩与甘甜娓娓道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讲述着令人过目难忘的精彩人生。

读《教书匠》一书让我获益匪浅,尤其从他与一头红发令老师生厌的凯文交往过程到凯文在越战中失踪的过程,让我感受到教师应该认真对待每个学生,或许他们有一颗孤独的心,而你的一句话或一个眼神都有可能是他最大的安慰,激起他沉睡的求知欲,帮助他们走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读此书更觉作为一名教书匠责任之重大,你用你的知识在教育着学生,同时你的言行也在影响着学生,甚至影响着他们的一生。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让我们一起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做个问心无愧的教书匠。

2011.5

第二篇:读《不做教书匠》有感

有人说:读历史可以使自己聪慧,读诗歌可以使自己灵秀,读数学可以使自己精细,读自然可以使自己深沉,读伦理可以使自己庄重,读逻辑和修辞可以使自己善辩。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说过:“一不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象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如果一位教师能把“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思想理念植于心田,活到老,学到老,养成良好的、持久的读书习惯,那么他会“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智慧迸发,情怀豁达。他的精神生活会天天充满阳光,并让其学生受益终生。

寒假期间,读了《不做教书匠》这本书,书中的好些故事并不陌生,回顾自己从教二十多年的经历——认真备课、上课,对学生负责,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适当培养学生的人格。我以为做了一名不错的教师。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才恍然大悟,我充其量只是一个“教书匠”。什么是真正的教师。心灵的力量、情意的关怀、人格的熏染、文化的气质、智慧的实践。我到底具有了哪几条来完成这趟人生美好的精神之旅呢?

书中有八章给我们指明了成功教师的目标,特别是第七章《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让我感受很多,在这一章里有一部分内容,题目是《教育在欣赏中微笑》,我读了很多遍了,每读完一遍我都有着不同的感受。在我的教学实际中我对这部分内容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班很多孩子学习习惯不好,经常不完成作业,催很次都交不齐,面对这种情况,我能做的就是对他们大发脾气,结果是效果甚微。这个班的优秀生很多,但他们中的一部分却很粗心,对他们教育,我不是引导,也不是和风细雨,有的只是狠狠的训斥一顿,结果是这些成绩好的学生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还有一部学生做事总是漫不经心,拖拖拉拉,我对他们也没有好脸色,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学生在课堂上就开始怕老师了,课堂气氛也显得沉闷了,课后也不敢接近老师了。我反思自己,真是不该这样,学生本来就是来学习本领的,什么都能干好,还要老师干什么?所以我开始寻找学生的优点,发现学生的美好,表扬学生的进步,对于那些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委婉提醒,耐心对孩子们讲道理,学生听话了,可爱了,我也不像以前那样生气了。当学生在桌子底下做小动作时,我上课提醒一下,或一个眼神,或让他同桌回答问题,或到他身旁摸摸他的头,这样也能让孩子们静下心来听讲,又不会打乱课堂秩序。学生有什么心里话也敢和我说了。所以做名亲和感的老师,学生喜欢,我也开心。

成尚荣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一种保护。”学生只有有了安全感,学习才可能很快进入状态,学生才感到学习是快乐的。如果我们能微笑着对学生说话,微笑着倾听学生们讲述,微笑着赞许,微笑着抚摸孩子的头,孩子们是何等的快乐?“爱就是教育”,微笑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真挚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老师的点滴关爱,犹如窗外冬日的暖阳,让学生感觉沐浴在金色的光线之中,这就是教师的爱的“魅力”。孩子可能会挥霍父母的爱,却一定会珍惜老师的爱。老师的一句平常的关心话、一件可能是不经意中的不起眼的小事,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而被学生珍藏一生。

管老师在《不做教书匠》里的说过“我们要使教育人生充满快乐,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乐起来;而要使自己的工作快乐起来,你就一定要投入与付出。笑吧,老师们!我们要以行动教育学生,要微笑着面对学习,微笑着面对生活,学生会喜欢我们的,教育的阳光也会变得灿烂起来。

第三篇:读《不做教书匠》有感修改版

读《不做教书匠》有感---高晓玲

来到金凤路小学,不到一周我就拿到《不做教书匠》这本书,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注意,首先书的名字给了我一种新鲜感,这个名字真奇怪,为什么叫不做教书匠呢?我们现在不就在教书育人吗?好奇的我,就开始认真阅读起来了,我就被封面上这两行醒目的小字吸引住了,“全国第一本青年教师量身定做的励志书”、“ 全国第一本为学校管理而作的入岗培训书”。霎时,里面的语言和句子深深的吸引了我。捧起来细细品味,就如同与一个高尚的人在谈话,真是字字入目,字字入心。管建刚老师文风质朴,言辞恳切,引人深思,只知道心中有的是敬佩,有的是惭愧,有的是自责。我决定一定要好好拜读下去。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我感受颇深。

《不做教书匠》共分了八章,分别从方向感、约束感、责任感、上进感、奋斗感、专业感、亲和感及智慧感八个方面指出了想做一名出色老师的要求。每一章又分了许多节,或讲述、或引用、或故事,还有唯美的插图组成了这本值得一读、再读、细细品味的书。管建刚老师用一种让读者欣然接受的语言语气来书写此书。与我们站在统一的“地平线”上,很真诚地向我们娓娓道来。不是命令式的语气,不是高一级的指导,就是自己的实践经验之谈,向同行敞开心扉,让我们在他的经验中增长见识,在他的乐园中采摘果实,在他的真诚告诫中少走弯路。在这种娓娓的诉说中让我们明确做一个人首先要选定一种职业,围绕这种职业应具有一些人性的美好品德:自我约束、责任心、亲和感、上进与努力等,同时要有相关知识与能力,并且不断学习,使自己专业化的东西越来越多。在此基础上各方面的阅历要加强,知识面要广一些,知识能够增长智慧。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责任感这一章节,我的人生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无怨无悔。从我踏上三尺讲台那一刻起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孩子,尤其看到他们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是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特别是今年暑假后,来到新的环境,我每一天都在提醒着自己一定要尽职尽责做好学校要求的每一件事。把压力变为动力,学习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有全部的心思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这个新的团队少说废话,多做实事。不能愧对进入新校园的第一届新生,让他们一定比以前的学校有所改变,不能让家长感到把孩子送到金凤路小学,有一丝的悔感。总之,看到家长满意的笑脸,才是我最大的乐趣!

还有让我特别欣赏的是管老师在《不做教书匠》一书中精选了许多的小故事,在这些故事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帕瓦罗蒂的选择”展现了选择与放弃的艰难争夺、“生命永不贬值”用一张20元面值的钱币很艺术的告诉人们生命的意义、“平等帮助下的教育”一个宽容智慧的年轻妈妈激励一个乞丐成为成功的企业家、妙龄的洗厕女工通过努力成为国家的邮政大臣、„„合上书、闭上眼这些小故事便在脑海中跳跃。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许多经典的小故事,而作者不知道读过多少书才精选出这些励志小故事。丛书中看出管建刚老师广泛的阅读面:天文地理、名著名作、小的故事、名人名言、等等累积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由此激励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及时充电,积极掌握各方面知识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备战。

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却可以使自己高尚,生命可以没有灿烂,但不能失去执着。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时间在自己手中,路在自己脚下,成功就在明天。

最后,我想用管老师在《不做教书匠》里的一段话结束自己的读后感。 “我们要使教育人生充满快乐,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乐起来;而要使自己的工作快乐起来,你就一定要投入与付出。”所谓“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向着我们心中理想的目标进军吧!

第四篇:追寻的快乐---读《不做教书匠》有感

追 寻 的 快 乐

------读《不做教书匠》有感之一

捧着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怀着崇敬的心情翻开目录,“做一个有方向感的教师”首先映入眼帘,“有方向感的教师?”听起来有点新鲜,教师需要有方向感?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章,从头读起:教育,从选定一把椅子开始。

回想当年,自己也曾像帕瓦罗蒂一样,走在教育的十字路口,如同帕瓦罗蒂一样,我也迅速做出了决定,只不过,他选择了歌唱,放弃了教育;而我却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教师----这个我儿时就梦寐以求的职业!虽然走上教师这一工作岗位,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和凝重,为此我付出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但我依然觉得自己是快乐的,因为我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从事的是自己喜欢的职业,享受到的自然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快乐!

虽然,现在的教师职业已经让众多的教育工作者诚恐诚惶,甚至有点无所适从的感觉,然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意味着我们只能选择精神立身,正如管老师所说:教育,保持精神的丰盈;教育,追寻“人”的境界。也许你会觉得我们永远也不会成为富翁,那么还起早贪黑忙活个啥,差不多就行了,其实管老师说得好:当一个人富到只有金钱的时候,是一种悲哀;当一个人穷到只有精神的时候,我们只能仰视。

想想也是,财富的满足其实是相对的。不论你现在是否拥有金钱,只要你想快乐,你都会拥有真正的快乐,就看你自己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换句话说,就看你自己如何寻求心灵的平衡。贫穷但有信仰、有寄托、有精神,你依然可以快乐;富有但没有信仰、没有寄托、没有精神,你永远不会快乐!而且我个人认为,一定程度上,金钱拥有的多倒不如拥有的少获得的快乐会多些,为什么呢?

美国著名作家谢尔.希尔费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圆缺了一个角,这个圆很苦恼,于是出发去找缺了的一角,“他”一边走一边哼着歌,因为要寻找,“他”走得很慢,却正好能与小虫说说话,闻闻花草香,运气好的时候,蝴蝶会落在“他”身上。一路上“他”很快乐,后来“他”找到了一个可以匹配的角,合在一起,成了一个完整的圆,滚动得很快,快得不能停下来和小虫说说话,也不能够闻闻花香,也没有蝴蝶会停在“他”身上了。圆想了想,就把那个角放下,继续走自己的追寻之路。

是啊,追寻的过程其实就是最大的快乐!物质的富有也许会令你放弃追寻的脚步,而人生的幸福来源于对未来梦想的追求,一旦梦想实现,生活无所企求,成了一个“圆”,心灵便随之空虚。人最可怕的是精神的麻木和心灵的空虚。教师如果精神麻木、心灵空虚,那么怎样去引领祖国的花朵去寻找生活的幸福和快乐呢?

当前,许多青年教师埋怨学生太难教,职称太难进,教育工作太辛苦,工资待遇提高得太慢,房子、车子购置得太艰难,……其实仔细想想,人生最大的幸福就在于对梦想不断追求的过程,一伸手就能得到的幸福不见得是真正的幸福,正如一首歌所唱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

教师朋友们,学生难教,我们可以从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入手,从改变自己做起,最终感染学生,有效改善我们的教学环境;工作辛苦,我们可以从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入手,从改变工作方式做起,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切实改善我们的生活状态;职称难进,我们可以从改变思维方式入手,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当我们拥有了健康的体魄、快乐的心情、幸福的生活,难道你真的还那么在乎什么职称吗?至于待遇、车子、房子,……也许阿Q会帮助你,你要相信,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只要我们不懈的追求!

我们坚信,过程才是天空中最美的那朵彩云!

当我们在教育事业和生活理想追寻的过程中历经磨难、经受风雨,最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时,快乐才会简单而透彻,幸福才会持久而浓重!

追寻事业,追寻理想,追寻幸福,追寻快乐,永不止步! (此文发表在莱州《教学研究》2009年第5期上)

第五篇:读《不跪着教书》有感

蒋玉兰

读《不跪着教书》前是书名的独特吸引了我,读《不跪着教书》后是作者对中小学教育问题的真知灼见启迪了我。该书是着名教育家吴非对一个个教育问题的随笔杂感,他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没有空洞的说理,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深入透彻,读完耐人寻味。何谓“不跪着教书”?不跪着教书又该怎么教书?带着期待与好奇,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它,一边读一边深深地被它吸引了。书中篇篇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正如吴非老师的“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段话发人深省,由此引出一个话题:不跪着教书,教师怎么样做呢?在书中给了我明示:

“不跪着教书”,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师德情操。师德是为师之本,是教师的灵魂。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所做的一切,都应当包含深刻的道德意义。”因此,高尚的师德情操应当成为教师追求的首要目标,而热爱教育,献身教育,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则是高尚师德情操的基石。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保持高尚的情操,这才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头顶天,脚踏实地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给与学生快乐与幸福的人,一个能够感染学生,给与学生良好品德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想起来就会含笑于心的人……

“不跪着教书”,教师应该具备精湛的教研能力。当一名教师容易,当一名具有精湛的教学能力的教师难,时代在呼唤师德的同时也在呼唤着师能。娴熟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学效果的基础,这个教学能力有些是可以用语言来向别人表述的,有些只能意会。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逐步形成,这无疑要求我们要像对待绿叶上的露珠一样认真精细地善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平素的工作一板一眼,要精致每个环节,细雕每个问题,准确地传承文明,科学地启迪智慧,让受教育者真挚地感悟人生。教师在课堂上的人文意识、专业技能,包括他对学生的态度,和蔼可亲的面容、亲和的语言、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信念。我们的教学任务不是单纯教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使他们终生受益,这才是我们每位老师的根本所在。更新知识,学会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力求创新,会用现代化手段教学,身心健康,这是师能的呼唤,这更是“站直”的教师的追求所在。

“不跪着教书”,教师还应与时俱进,永具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需要创造教育。未来教育的挑战,不仅是针对学生,更重要的是针对教师。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将是21世纪教育的宝贵财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创新的天地,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引导和启发学生发展、创新的同时,自身也要不断创造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价值,做到在继承的同时有所超越。经验诚可贵,创新价更高。有专家说,以前的知识是50年更新一次,而今天每三年就要更新,甚至更短时间。可见多读书,不断学习是何等的重要啊!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常教常新,永远流淌着时代的春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开拓创新便是教学的源头活水。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不跪着教书”,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的教育放在首位,人文为本,育人为先,重视道德教育,重视人文教育,重要的是关注人的健康成长。

上一篇:大客户的拜访范文下一篇:对联平仄规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