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举措

2022-09-12

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由于各行各业都必不可少的要应用计算机技术, 这也促使教育界越来越重视计算机应用的教学。然而, 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必然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 如果缺乏创新能力就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 高校应当注重教学改革, 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有利于融入社会的人才。

一、高校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现状

(一) 培养模式单一, 缺乏教学特色

虽然我国的高校已经开始注重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 采用了统一的教学大纲来实施教学, 但是教学内容基本都按照常规的课本来实施, 没有高校自身的特色。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按照统一的模板来实施教学, 学生只负责掌握课堂中学习过的内容, 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更加没有让学生提出一些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来, 培养出的学生往往计算机应用能力都千篇一律, 遇到课堂中没有讲解过的内容便不知所措。

(二) 单纯学习理论, 缺少课外实践

在高校学习的计算机应用知识, 大多数都是停留在课堂中的理论讲解, 教师仍然是采用的课堂讲解和学生听讲的模式, 学生即便是可以操作电脑, 也仅仅是教师安排的上机任务, 这些任务没有和社会中真正的计算机应用实践关联起来, 许多教师的教学任务更是已经脱离了时代的发展。不合理的课堂设置让学生远远缺乏接触新信息的能力, 更不用提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 转变角色定位,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就必须转变教师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 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一味的进行知识的灌输, 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只靠着听和记是无法运用大脑去思考问题的, 久而久之这样的教学模式就教育了千篇一律的学生, 难以产生更多的发散思维, 更不用提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转变角色后, 教师在宽松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下“配合”学生的求知欲望, 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后让学生自主的提出问题, 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 并分析哪些问题是最适合的, 哪些问题是可以改进的, 在这样自主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利用起日常的计算机应用技巧来融入到课堂中去, 激发出更多的火花, 树立起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最终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当然, 教师转变角色定位并不是完全放任不管, 基本的教学任务还是必须要完成的, 只是在完成教学任务时可以让学生更多的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去思考, 而不是强行去灌输。

(二) 优化教学方法, 建立创新型教学目标

缺乏好的教学方法, 教师就无法让学生真正的受益课堂, 只是让计算机应用的教学流于表面, 失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课堂中, 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将理论知识最终应用到实践中去, 就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目前, 适合计算机应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是通过案例任务驱动为主要线索, 教师和学生共同围绕案例——任务进行分析、然后找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最佳策略。整个过程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主要为学服务。因此, 作为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方法中要采取有效措施抓住学生的心理, 了解其认知规律,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并与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为他们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 激活学生的灵感, 实现知识的迁移。在不断的融入案例的过程中, 实际上也是学生将理论作用于实践的过程, 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学生学起来才不会觉得枯燥, 也能够顺利的将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实践中去加以结合并利用, 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以来, 计算机应用的教学就真正达到了应用的目的, 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又迈进了一步。

(三) 完善考核机制, 注重学习评价

学生学习情况如何, 需要依靠科学的考核机制来进行全面考核, 教师只有在考核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让考核和评价结合起来, 突出对学生创造力的鼓励, 让学生能够在正确的掌握计算机应用的理论之后还能凸显出自己的创新能力, 保证有着求知的欲望, 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鞭策学生更加的注重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形成知识的连贯性。计算机应用是一门注重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学科, 教师应当将理论和实践分别划分为40%和60%的考核比例, 并在其中将创造性思维纳入进去, 分别要占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各50%, 其余的比例依次为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是否能够举一反三、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等, 可以根据每个班级学生学习的情况来进行综合考量。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相对于适用型人才的培养而言是更加具有难度的, 这极大的考验了高校在教学计划中的严谨性, 也考验了作为计算机应用教师的教学能力。真正的培养出适合当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一方面需要教师自身不断的更新知识体系, 掌握一些新的方法和应用形式, 争取在教学中不断的融入时代的特点, 只有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升上去, 才能教书育人, 帮助学生获得进步。另一方面, 教师还需要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充分的做主, 教师辅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出一些创造性的见解, 并加以适时的引导, 满足当今时代对信息化人才的需要, 才能让高校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孕育摇篮。

摘要:在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 科学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中来, 各大高校也已经开设计算机课程来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的人才。人才是促使科技发展的动力, 而创新型人才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探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要素, 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变革, 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优势。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崔如春, 陈俊健, 吴臣, 丁伟雄.地方高校计算机应用类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J].现代计算机 (专业版) , 2016 (36) :46.

[2] 汤颖.探析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 2016 (19) :228-229.

[3] 李国祥.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探索[J].现代计算机 (专业版) , 2016 (28) :22-24.

[4] 魏南强, 张玮.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和改革策略[J].化工管理, 2015 (36) :77.

[5] 何丽, 华斌, 刘军.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14 (02) :5-9.

上一篇:武汉市旧工业建筑活化研究下一篇:8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