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文言文知识

2022-08-22

第一篇:七年级上文言文知识

七年级上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咏雪》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陈太丘与友期》

1.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翻译:陈丘和朋友约定同行,约定在正午时分,正午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舍弃友人独自离开了。 2.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开了。

3.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译: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定同行,却舍弃人家而离去。” 4.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就是没有礼貌。”

5.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习了,然后时常复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就会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瓜瓢水,住在 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 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短处就要改正。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0.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1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虽有嘉肴》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文: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译文: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4.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河中石兽》

1.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翻译:经历了十多年,和尚募集到了一笔钱,(决定)重修(庙门),便到河中寻找那两只石兽,居然没找到。

2.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e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了走呢?

3.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译文:到下游去寻找它,固然荒唐;在石兽掉下去的当地寻找,不是更荒唐吗?”

《智子疑邻》

1.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天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2.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塞翁失马》

1.此何遽不为福乎?

译文: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

2.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译文: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带领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战死沙场,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第二篇:2015七上文言文

(一)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刘义庆编著的《世说新语》一文。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子侄辈) 讲论文义(诗文) ......俄而(不久,一会儿) 雪骤(急剧) 公欣然曰(高兴地) 白雪纷纷何所似(像什么) 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柳絮因(凭借)风起 ......即(是)公大兄无奕女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白雪/纷纷/何所似 C.撒盐空中/差可拟 D.即公/大兄/无奕女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5.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 欢快、轻松、融洽 的家庭气氛。

6.主讲人对谢道韫、谢朗的答案优劣未作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你认为他笑什么? 答:(1)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2)“笑”前喻,“乐”后喻。(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7.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 答: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8.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1)“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重在形似。 (2)“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且两者都是轻飘飘的,呈团状,这一点极相似。重在神似。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与友期行(约定) 太丘舍去(离开) 去后乃至(才)门外戏(玩耍)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在不(通“否”) 待君久不至(您) 相委而去(丢下) 君与家君期日中(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则是无信(诚信,信用) 则是无礼(礼貌) 友人惭(感到惭愧)下车引(拉)之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

1 2.下列各项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D ) A.去后乃至 始悟为山市 ..B.下车引之 丁壮者引弦而战 ..C.元方入门不顾 相顾惊疑 ..D.相委而去 而疑邻人之父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正午已过,朋友还没到,太丘就离开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真不是人(东西)啊!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丢下我走了。

③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④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拉他,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4. “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 不守信用 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言辞粗鲁,只会怪罪别人儿不会反省自己的人。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理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元方入门不顾”。

5.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陈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说说你的看法。

答:不失礼。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众骂子的人,语言粗鲁的人,其品行恶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可能想得太多,只是表示他强烈的义愤,这是小孩天真的表现,符合一个七岁儿童的心理、性格,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求全责备。

失礼。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不失为有识之士,就应该给人改错的机会,不能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不应用同样不礼貌的方法待人。

6. 读了这篇短文,在为人处事上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条。

答:做人要言而有信;做人要有礼貌;自己有过失,应该自我反省,不能去埋怨别人。

第三篇: 九年级上文言文课文说明

22《扁鹊见蔡桓公》

本文通过叙述扁鹊和蔡桓公的故事,刻画了这两个人物,表现了病须及早医治、切勿讳疾忌医的中心意思。

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居五日„„桓侯遂死。时间线索清清楚楚。

课文分为三层:

第一层:(扁鹊见蔡桓公„„桓侯又不应„„又不悦)首先写扁鹊和蔡桓公的前三次见面,这是故事的发生。一见桓公,“立有间”写扁鹊细心观察桓公,“君有疾在腠理”写他准确诊断桓公病情,“不治将恐深”是和缓的规劝语气。一句“寡人无疾”,桓公讳疾忌医,固执、自信的形象跃然纸上。二见桓公,扁鹊用“在肌肤”指出桓公病情加重,“不治将益深”语气肯定,规劝中含着警告。桓公“不应”“ 不悦”,冷冰冰的据医生于千里之外。三见桓公,扁鹊用“在肠胃”指出桓公病情加重了,“不治将益深”的话语重复,加强了肯定的语气,进一步在善意的规劝中给予警告。桓公“又不应”“又不悦”,突现了桓公讳疾忌医的神态。

文章一开始就展示了矛盾:扁鹊三见桓公,三次建议;桓公不予理睬,还错怪扁鹊,矛盾逐渐加深。

第二层:(居十日„„臣是以无请也)写两个人的第四次见面以及扁鹊说明“还走”的原因,这是故事的发展。四见桓公,扁鹊转身就跑,这“望桓侯而还走”的动作,间接写出了桓公病情严重的程度。桓公使人问扁鹊并非觉醒,只是对“还走”不了解。扁鹊答使者,则指出桓公病情由轻而重而至不可救药的发展过程。

第四次见桓公,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横生枝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1 这样文章就又有了一个波折,进而引出“还走”的原因,说明桓公的病已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第三层:(居五日„„桓侯遂死)交代事情的结果——桓公病死,这是故事的结局。“居五日”(而非“居十日”)“桓侯体痛”,可见病情发展之快,病情之严重。临死才“索”扁鹊,却无济于事了。“已逃秦矣”既表现扁鹊对桓公病情诊断的准确,又写出他的机警。等到桓公体痛急索扁鹊想就医时,双方在“有病当医”的认识上已经统一了,扁鹊却已逃掉了。

桓公因讳疾忌医的故事具有明显的劝喻色彩,它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文中刻画人物是为了增强说理的生动性,扁鹊的善意规劝与桓公的讳疾忌医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比的目的在于揭示讳疾忌医的可悲、可鄙。很明显,运用对比所阐释的道理,更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波澜起伏也是文章的一个显著特点。

23《捕蛇者说》

本文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期间写的。这时,他在政治上处于困境,实际上是个被管的 “ 罪人”,心情十分抑郁。尽管如此,他仍然关心社会问题,经常询问民间疾苦,并以著文的形式来表达他改革政治的愿望。这篇文章通过蒋氏三代人宁肯冒死捕蛇不愿受苛政之害的事情,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本文风格委婉曲折,波澜横生,阅读时要注意行文的曲折和卒章显志的写法。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交代捕蛇缘由。可分两层,前一层(开头至“杀三虫”)说明异蛇毒性之及其特殊医疗功能,为下文做铺垫。这一部分说蛇,用的是说明笔法。后一层(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永之人争奔走焉)叙述捕蛇 2 来由,太医聚蛇承特殊医疗功用,永人争相捕蛇与蛇之剧毒形成反差,要害则是“当其租入”一语,暗示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这一部分说捕蛇,用的是叙事笔法。

第二部分(2-4)为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记叙了蒋氏三代人宁肯冒死捕蛇不愿受苛政之害的事情。第2段概述蒋氏三代人的悲惨遭遇。先说蒋氏三代专其利,使人以为可羡;再有蒋氏说出三代人的遭遇,却又使人感到可悲。这样由羡入悲,把事情的本质揭露得格外深刻——原来这所谓的“利”是以生命换来的。本段是下面将要说到的社会悲剧的序幕,这样写凸显文章虽短而波澜横生的特点。第3段叙述作者向蒋氏提出“更役复赋”的建议。这是作者的劝慰之辞。既然作者要将蒋氏在“役”和“赋”之间进行选择,那么蒋氏就不得不道出其难言之隐。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具有过渡作用。第4段蒋氏自陈心曲。“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是全篇答话的纲。以下全用对比和反衬的写法,可分两层:前一层回顾过去,以乡邻们在重赋逼迫下非死即徙一直十室九空的情形,跟自己“以捕蛇独存”的情形作对比;后一层叙述现在,以悍吏来乡逼索租赋闹得鸡犬不宁的情形,跟自己“弛然而卧”“甘食其土之有”和“熙熙而乐”的情形作对比。这些答话集中到一点,就是说“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但蒋氏却说得很委婉,仅用来说明“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又出人意外地以“安敢毒耶”作结,使一篇血泪斑斑的控诉带上“哀而不伤”的色调,意蕴更加深刻,也就更加动人肺腑。

这部分写蒋氏答作者问,先以“吾祖死于是”三句入题,是泰山妇答孔子问的话脱化而出,不仅能振起全篇,而且有发人深省的作用;接着写蒋氏的自陈心曲,反复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使“赋敛之毒”和异蛇之毒形成强烈反差,含有无限悲伤凄婉之意。

第三部分(5)点明全篇主旨。本文议论仅此一段,却是全文的核心。先用“余闻而愈悲”结住叙事,由此转入议论。接着引孔子的话作为立论根据, 3 并用跌宕笔法,先表“疑”而后表“信”,为主旨句的出现蓄势。最后,卒章显志,用“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点明全篇主旨。

文章最后引孔子话,更使人产生“千古如是”的感慨,真是下笔如行云流水,读来觉得余味无穷。

本文是一篇“说”。说,是古代一种文体,跟现在的杂文相似。前面四段都是为表现“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个主旨服务的。

文章的语言也颇有特色,全文以散句为主,但在描绘乡民在重赋逼迫下的流亡图景时却大量使用骈句,读之如在眼前,使人惨不忍睹。

25《论语》十则

《论语》中的这十则是儒家的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论语》是语录体议论文,是孔子与其弟子讲学,从容答对的记录。

第一则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的话,说他每天要从三个方面来反省检查自己。分别是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诚心诚意,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

第二则是孔子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见贤思齐”是做人应有的品格。看见德行优秀的就要想着向他看齐是一种受激励求上进的心态,是对照着“不贤”而反省自己,这样才会免于犯错误,改正缺点。

第三则是回答子贡发问的。子贡问,有没有一个字可以拿来作为终身遵守的准则。孔子回答他,这就是“恕”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回答子贡的话,就是儒家所提倡的恕道。孔子认为,对人要宽容,要推己及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施加于别人。当然,这句话不能一概而论,现代社会还应该有法治。

第四则讲做人应该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人担负着重大责任,他要走的艰苦的路还很长。

第五则,孔子是赞成人们追求“富与贵”的,但是要“以其道得之”。这 4 个“道”就是“仁道”,就是“爱人”,也就是说,人们追求富贵,不能妨害人民的利益,如果妨害了,你就不能具有。孔子也不反对人们厌恶“贫与贱”,但是行了“仁道”却得到的是贫贱,君子也不能因此而抛弃仁道。以此可见,“仁道”是孔子追求、宣传的最高准则。

第六则,表述了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先行而后言。

第七则,孔子主张“成人之美”。帮助别人成就美好的德行,这样,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而小人正和君子相反。由此可知,孔子不仅要求人要正己,还要帮助别人成就美德,反对那些袒护放纵行为不端者的人,说他们是成人之恶,是小人。

第八则,孔子认为富裕如果能够追求得到,即使是低微的小官,也应当尽职尽责去做好;如果不能追求得到,就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

第九则,表述孔子听了美好音乐的感受。“三月不知肉味”;“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是赞叹音乐欣赏的高妙。可看到孔子对音乐有很高的鉴赏能力,也要求人应该有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

第十则,是通过孔子对点的赞许,来提倡人的自然常态,人要和大自然亲近。

十则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则),讲做人的道德修养,要多“自省”,讲恕道。第二部分(4-8则),讲人要有追求,有抱负,对富贵要取之有道,要重实践,能成人之美。第三部分是(9-10则),讲人要有艺术修养,要亲近自然光,锻炼身体。

26 《鱼我所欲也》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形式虽然也是语录体、问答对话,但已经从《论语》论点简明、无论证过程发展到篇幅较长、论证严密的雄辩说理。《孟子》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在《论语》的基础上有所 5 发展。

本文的主旨是舍生取义。

第一段是用分析推理的论证方法证明:在“生”和“义”之间,要“舍生而取义”,在“死”和“不义”之间,要痛恨“不义”而不“避患”(应该去死)。此段可以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故患有所不避也”。此层用了比喻和分析推理从正面立论,确立了论点: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死。第二层从“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到“所恶有甚于死者”。此层用假设论证,进一步从反面强调为了“义”,可以“不用”“生”;为了“义”也可以“不”“避患”。第三层是最后一句,强调了“义”的思想境界是人人都有的,只是道德高尚贤明的人没有丧失罢了。

第二段是举例论证,在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时,也不能忍受羞辱。这也是“义”的范畴。“一箪食,一豆羹”是少之又少,但它关系性命,因而也是珍贵的。然而,“蹴尔而与之”就是乞丐也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这推理是多么有力,强调了要讲“义”、不能忍受羞辱。

第三段也是举例论证,接受那些优厚的俸禄也要讲“礼义”。从文中看,这里的讲“礼义”,是指为了什么而接受俸禄。文章用了一个反问句否定了三种不“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接着又用排比,把“向”和“今”进行对比,斥责了那些“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的人。指出做法如果不停止、制止,那就是失去了本心。此段和第二段从结构上看是并列的,是互为对照的,无论关乎自己生存的东西,还是用来享受和求得名利的东西,都要取之有“义”。

此文是《孟子》中的精粹,其说理透辟,论证雄辩,气势恢宏,语言流畅的特点极为显著。

27、《订鬼》

本文选自王充的《论衡.订鬼篇》。文章批评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人死为 6 鬼”的思想,指出人们所谓的“鬼”,“非人死精神为之”,而是“人思念存想之所致”。这表明了王充以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否定了“鬼”的客观存在,是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唯物论对唯心论的一次重要的交锋,也显示出中国古代的唯物论者的大无畏精神。

第一段提出并阐释论点。第1句正面提出论点,指出:人们说“有鬼”,并不是“人死精神为之”,而是“人思念存想之所致”。次并列复句突出了论点。接着第

2、3句用设问提出阐释。以下几句说出了道理:人生病了就会产生忧郁、恐惧心理,就会看见“鬼”出现。为什么呢?因为忧郁恐惧就会有许多思念想象,也就会产生许多虚幻的影像,于是“鬼”就出现了。这应该是言之成理的。它否定了“鬼”是人死后的精神(灵魂、魂魄)所致,而认为是人生病感到痛苦、精神恍惚产生的幻觉。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鬼”的存在,展示了唯物主义对世界的看法。立论开门见山,阐释追根溯源,层层递进,干净利落。

第二段举例论证。用伯乐相马无非马、庖丁解牛不见生牛的知名事例来证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的道理,进而证明“人病见鬼”,举此二例是用“二者用精至矣”和“思念存想,自见异物”构成相似点,以达到举起同类证明其正确的目的,也就是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证明世上并非有鬼,而是人生病时的“思念存想”所致。诚然,伯乐所见的并不全是马,庖丁所解的并不全是牛的部件,而之所以“无非马”“不见(活)牛”,是“用精致矣”。由此可知,与二者相类似的“人病见鬼”,当然也是“思念存想”所致。论证是有说服力的。

第三段可分两层,一层(至“妄见之也”)照应第一段“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分析病人的心理,指出所谓“鬼”是“病痛恐惧,妄见之也”。二层分析病的不同程度不同感受,所见“鬼”状态各异,从而也证明了“鬼”乃“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文章的推理合乎逻辑。“病痛”则“恐惧”, “恐 7 惧”则“妄见”生;生病就会“存想”,“存想”就会“虚致”。这就证明了“鬼”是不存在的,照应了第一段“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第四段从“精念存想”表现于目、耳、口的现象来证明“鬼”是人的主观思想,并非实有。这里再一次强调了“念”和“想”,人生病了,久卧病床,不免胡思乱相,有时产生虚幻,这些虚幻从目、耳、口中表露出来,就是所谓的“鬼”的形、声、言。还强调了“畏惧”,病人独卧一室,不免产生“畏惧”,这就会梦见人在按压自己。以上,再一次证明了所谓鬼是病人痛苦时的精神所致。

四段文章紧紧围绕“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这个中心,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证,有力的否定有鬼论,否定了“人死为鬼”的流俗思想,是古代朴素唯物论者对唯心论者的有力一击。文章论点鲜明,有理有据,分析透彻,有较强的说服力。

28、《马说》

《马说》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杂文。文章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痛感“伯乐不常有”和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

文章从三个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千里马”的遭遇。

第1段,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指出正因为“伯乐不常有”,千里马才终被埋没、摧残。第1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有了能识千里马的伯乐,千里马才会被发现,因而才会有别于其他马的千里马。第2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全文表达的主旨,“千里马常有”,是客观现实,世上怎么会缺少千里马呢?“伯乐不常有”,这也是客观现实,无可否认。这就造成了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作者慨叹的“伯乐不常有”,是世上众多千里马被 8 埋没、摧残的根本原因。

第2段,揭示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第1句指出千里马有特殊的食量,“一食或尽粟一石”。揭示这一点很重要,千里马有千里马的需要,有千里马的饲养方法,不认识这一点,岂能得到千里马?第2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不识千里马的关键,不按照千里马的规格来喂养千里马,能够要求它至千里吗?第3句,惨剧出现了:“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这“食不饱”是根本,吃不饱导致“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因而,“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个反问句问得有理,有力,谴责了那些昏庸的“食马者”由于无知而埋没了千里马的罪过。此句充满委屈之情和愤激不平之气,是作者当时心态的表露,把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的愤懑表达得极为强烈。

第3段,抨击了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却大呼“天下无马”的人。“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谁“不以”“不能”?当然是那些不识马的昏庸者,他们是那样的愚昧无知!千里马就在你面前,却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来驱使它,不按照千里马的规格来喂养它,不懂得千里马的习性,反而拿着鞭子对千里马说:“天下无马!”这就活脱脱的勾画出了那些不识马却自以为是的可笑丑态。当然,也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愚昧可笑的辛辣讽刺。最后两句,作者感情达到高潮:“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大声慨叹,语气凌厉,斩钉截铁,斥责了那些不识马的人。这里,暗合了第1段“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论断。

三段文章围绕一个中心:千里马的被埋没、被摧残,是“伯乐不常有”造成的,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所造成的,是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的人造成的。“千里马常有”,作者在

1、

2、3段都强调了,然而“执策”的庸人却曰:“天下无马!”这一反差,是一个极大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无视人才的不满。

9 这篇杂文以马喻人,托物寓意,构思极为得体。全文短小,却生动洗练地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论点,并进行多角度的反复论证,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语言以短句为主,行文流畅,逻辑严密,气势恢宏。且多用反问,使文章跌宕有力。

虽说文章发泄的是韩愈个人落寞不遇的怨愤,但由于压抑人才、埋没人才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因此,文章起到了为所有怀才不遇之士鸣不平的作用,对封建社会“伯乐不常有”的黑暗现实是一次深刻的揭露。《马说》正是以次深刻、普遍的思想意义而被历代人所赞颂和推崇。

第四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

知识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是文人骚客抒发豪情壮志的资本;是国家兴旺发达,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人们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基石。因为知识就是力量。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1

《世说新语》两则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

2.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

(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咏雪》

1.内集:家庭聚会

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聚:急速

5.欣然:高兴地样子

6.差:大致、差不多

7.拟:相比

8.未若:不如比作

9. 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

《陈太丘与友期》

1.期:约定

2.期行:相约同行

3. 戏:玩耍

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

5.乃:才

6.时:当时

7. 惭:感到惭愧

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 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 非:不,不是

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

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

三、翻译课文。

《咏雪》

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已过,(友人)仍然没有到达,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太丘的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那人(听了)便发起脾气来,骂道:“不是人哪!跟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离开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四、元方与友人各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

元方:聪明伶俐,明白事理,能言善辨,落落大方,但有些傲慢。

友人:不讲诚信,没有礼貌,但知错能改。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2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2. 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

15.人不堪其忧(忍受)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

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9. 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

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21.于我如浮云(对于)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

25. 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

26. 不舍昼夜(舍弃)

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三、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 通 悦 ,意思是 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 通 又 ,意思是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四、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五、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

4. 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六、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八、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3

《诫子书》知识点梳理

一、【课题解析】

诫:告诫、劝勉。子,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本文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无限期望。

二、【走近作者】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

三、字词理解:

1、一词多义 “以” “成”

2、古今异义“险” “穷” “去”

3、词类活用

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明确。

非宁静无以致远 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非志无以成学 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4、句子: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四、朗读停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五、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君子的行为操守,(应该)用宁静专一来修善自身,用俭朴来培养自身的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不内心恬淡,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专一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学习必须宁静专一,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增长才干,不立志不能取得学业的成就。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也随岁月而消失,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六、文意理解:

1、本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从这两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无论是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按照议论文的结构理解文章,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

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

C.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D.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主题思想:诸葛亮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学成才。

3、填空:

文中常被人们当做志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全文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八、积累成语、名句:

淡泊明志 俭以养德 宁静致远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

第五篇: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文言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基础训练

一、用“/”划分句子朗读停顿的节奏(每句断一处) 1.恐 前 后 受 其 敌 2.其 一 犬 坐 于 前

3.意 将 隧 入 以 攻 其 后 也 4.禽 兽 之 变 诈 几 何 哉 5.盖 以 诱 敌 6.则 以 钳 搏 之 7.旬 日 子 方 皆 尽 8.岁 以 大 穰

9.其 虫 旧 曾 有 之 10.土 人 谓 之 傍 不 肯 11.乃 以 瓦 布 之

12.密 使 其 妻 见 喻 皓 之 妻 13.但 逐 层 布 板 讫 14.盖 钉 板 上 下 弥 束 15.人 皆 伏 其 精 练 16.自 非 亭 午 夜 分 17.至 于 夏 水 襄 陵 18.或 王 命 急 宣 19.其 间 千 二 百 里 20.巴 东 三 峡 巫 峡 长 21.猿 鸣 三 声 泪 沾 裳 22.故 时 有 物 外 之 趣 23.私 拟 作 群 鹤 舞 空 24.又 留 蚊 于 素 帐 中 25.拔 山 倒 树 而 来 26.何 不 试 之 以 足 27.遂 不 得 履

28.其 剑 自 舟 中 坠 于 水 29.是 吾 剑 之 所 从 坠

30.从 其 所 契 者 入 水 求 之

二、一词多义

1.方 ①方为秋田之害 ②方两三级 2.如 ①如土中狗蝎 ②匠师如其言

3.以 ①则以钳搏之 ②岁以大穰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④可以为师矣 ⑤是以谓之“文”也 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⑧徐喷以烟 ⑨以虫草为林

4.之 ①又数刀毙之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久之,目似暝

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⑤其虫旧曾有之 ⑥问塔动之因

⑦是吾剑之所从坠 ⑧至之市 ⑨心之所向

⑩故时有物外之趣

5.意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目似暝,意暇甚 6.前 ①狼不敢前 ②其一犬坐于前 7.敌 ①恐前后受其敌 ②盖以诱敌

8.盖 ①盖以诱敌 ②盖钉板上下弥束 ③盖一癞蛤蟆也9.止 ①止有剩骨 ②一狼得骨止 10.乃 ①屠乃奔倚其下 ②乃悟前狼假寐

11.其 ①先自度其足 ②常蹲其身 ③神游其中

④其间千二百里 ⑤其一犬坐于前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 12.度 ①先自度其足 ②吾忘持度

13.而 ①而置之其坐 ②而动如初 ③拔山倒树而来 14.自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 ②自非亭午夜分 ③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④屠自后断其股

15.绝 ①沿溯阻绝 ②绝谳多生怪柏 ③哀转久绝

16.为 ①项为之强 ②以虫蚁为兽 ③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④方为秋田之害 ⑤可以为师矣 ⑥知之为知之

17.时 ①春冬之时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 ③学而时习之 ④有时朝发白帝 18.于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②于土墙凹凸处 ③何有于我哉

19.故 ①温故而知新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0.三 ①巴东三峡巫峡长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1.从 ①一狼仍从 ②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 22.向 ①心之所向 ②眈眈相向

23.驱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鞭数十,驱之别院 24.持 ①弛担持刀 ②六幕相持 25.遂 ①遂不得履 ②塔遂定

二、词类活用 1.鞭.数十 2.虽乘奔.御风 3.空谷传响. 4. 则素湍.绿潭 5.人履.其板 6.便实钉.之 7.便实.钉之 8.人履.其板 9.其一犬.坐于前 10.一狼洞.其中1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2.止增笑.耳 13.不耻.下问

三、古今异义 1.宁信度,无自信..也 2.是.吾剑之所从坠 3.良.多趣味 4.岁.以大穰 5.人皆伏其精练.. 6.可以..为师矣 7.屠自后断其股. 8.禽兽之变诈几何..

四、通假字

1.止有剩骨 2.不亦说乎 3.诲女知之乎 4.人皆伏其精练 5.略无阙处 6.项为之强

7.而置之其坐 8.反归取之 9.以土砾凸者为邱

五、常用实词 1.缀.行甚远 2.担中肉尽.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屠大窘. 5.恐.前后受其敌 6.顾.野有麦场 7.苫蔽..成丘 8.屠乃奔倚.其下 9.弛.担持刀 10.一狼径.去. 11.目似暝. 12.意暇.甚 13.屠暴.起 14.乃悟前狼假寐. 15.狼亦黠.矣 1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7.人不知而不愠. 18.学而不思则罔. 19.思而不学则殆. 20.默而知.之 21.学而不厌. 22.择其善者..而从之 23.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

也 24.乃以瓦布.之 25.贻.以金钗 26.但逐层布板讫. 27.但.逐层布板讫 28.六幕相联. 29.略无..

阙处 第 1 页 共 2 页

30.重岩叠嶂 31.不见曦月 32.至于夏水襄陵 ...33.沿溯阻绝 34.或王命急宣 35.不以疾也 ....36.飞漱其间 37.每至晴初霜旦 38.林寒涧肃 ...39.属引凄异 40.千里共婵娟 41.私拟作群鹤舞空 .....42.徐喷以烟 43.鹤唳云端 44.而置之其坐 ...45.而忘操之 46.市罢 47.楚人有涉江者 ...48.遽契其舟 49.是吾剑之所从坠 50.不亦惑乎 ....

八、文本研读

1.请写出《古代寓言二则》的寓意。

2.《幼时记趣》中记录了沈复幼师的哪几件趣事?为什么沈复会有那么多的乐趣?

六、补充解释 1.缀行甚.远 2.后狼止而前狼又至.4.而顷刻..两毙 5.止增笑耳. 67.虽.乘奔御风 8.及.反,市罢 910.怡然.自得 11.素湍绿潭

七、句子翻译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4.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7.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2.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13.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14.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1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6.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1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8.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9.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0.故时有物外之趣。

2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2.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23.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4.宁信度,无自信也。 25.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乃.悟前狼假寐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宁.信度,无自信也

3.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三峡》中写三峡的四季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4.《以虫治虫》中生物防治有哪些优势?你还能想到生物防治方面的其它例子吗?

5.你如何理解《梵天寺木塔》中喻皓的“笑”?

6.你知道出自《论语八则》中的成语吗?

7.请概括出蒲松龄《狼》中“狼”和“屠夫”搏斗的情节。你如何理解“狼”和“屠夫”的形象?从本文中你能获得怎样的启示?

第 2 页 共 2 页

3

上一篇:七年级期末复习英语下一篇: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