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片想象的天空

2022-11-23

第一篇:给孩子一片想象的天空

给自己一片想象的天空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这是李白的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这首诗中有关想象力的诗句数不胜数。古人在诗句中都充斥着丰富的想象力,然而今日回首我们的学生,他们的文章虽然精彩,但是无形中却逐步缺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想象力!一篇篇文章,无不透露出了一种刻板,导致了大部分文章千篇一律,以至于风格几乎一致。在中考和高考中那些零分作文,虽然他们的性为的不值得我们去学习,但是他们的想象力是值得我们去找回的。毕经我们拥有想象力可以帮助我们去完成许多事情。

如果我们能够找会永远的想象力,那么我们的文化将步入一个新的层次。愿你找回自己的想象力,让自己的心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翱翔吧!安徽合肥蜀山区五十中初一:1024595735

第二篇: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天空

中小学德育 工作总

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天空

姓 名: 张 慧 萍 学 校: 育 才 小 学 时 间: 2007 .6

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天空

作为小学教师,从教已有十八年,接触了很多家长,而最近几年听家长说得最多的就是:我孩子不学习,真没办法呀。

在学校,学习中,玩耍时,我时时观察学生,研究学生,我感到现在的孩子,出生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优越的生活条件,有充足的营养,有全家六七个长辈的关心与爱护,他们聪明健康、活泼可爱,是极其幸福的一代。

可在学习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他们需要老师的督促,家长的逼迫。是孩子不爱学习么?还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只盯着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孩子们的成长。

也许是物质生活的影响,也许是父辈未实现的夙愿,也许是独生子女寄托了父母全部的希望,总之,百般呵护的孩童一进入小学的大门,衡量孩子的好与坏便只有了唯一的标准——学习成绩。

学生成绩考差了,老师会找家长谈话,责其督促孩子学习,提高成绩;学生成绩考好了,老师在班中表扬,加红花。孩子回到家,今天考试100分,父母喜笑颜开;今天考试考差了,父母倍加责难。久而久之,我们的眼中只有孩子的成绩。孩子的理想、孩子的责任心、孩子的快乐与健康、孩子的内心是否幸福„„这一切都变得无足轻重。

试想,一个没有梦想的孩子,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孩子,一个没有快乐心态的孩子,他会喜欢枯燥的学习吗?他有学习的动力吗?即便有了成绩,他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吗?

1 人生的道路短暂而又漫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因为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育人先育心。德育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知识的灌输,它蕴含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多年来,我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的契机,希望能在我的影响下,孩子们都能成长为一个个堂堂正正的人。

成长需要梦想

梦想是鸟儿飞翔的翅膀,不展开翅膀,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究竟能飞多远。一个人心中拥有了梦想,就会在希望中生活,并不断地创造生命的辉煌。

学习之余,我给孩子们讲莱特兄弟幼时飞的梦想,促使飞机的诞生;周恩来总理上学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梦想,成就的是新中国的诞生;伟大的毛泽东主席1956年畅游长江后写下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如今雄伟的三峡工程巍然屹立,见证梦想的实现。

生活中,平凡人亦有自己的梦想,一个有关“梦想”的故事中,有个穷孩子自从有了一个“去埃及旅行”的梦想后,不再淘气,不再散漫,不再浪费自己的光阴,有了学习上的成绩,有了事业上的成功。这一切都是因为梦想成为心灵的动力,使生活有了向往,激发人的潜能,从而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习作中,我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梦想。我为那些富于幻想的“畅游宇宙、飞越星空、研究火星„„”而心驰神往;又为充满童趣的“幼儿园阿姨、神气的警察、白衣天使„„”而怦然心动;

2 但令人可悲的却是“上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中奖五百万,什么也不用干”、“当个大官”等这些受父母急功近利生活态度影响的愿望。

喜欢读书,更喜欢给孩子们推荐好书;喜欢写作,更喜欢看到孩子们的习作。一个班的孩子,从他们六岁入学,我陪伴着他们,走过春夏秋冬,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篇篇优美的文章,灯下,桌旁,修改,发送,《小作家选刊》、《小学生拼音报》(中高年级版)、《西部晨风》报校园栏目上学生习作的发表,让孩子们有了当作家的梦想。

临近毕业,班中的刘艺璇同学在给我的信中写道:“要毕业了,我决定送您我亲手写的文章,在您的影响下,我成长为一位热爱写作的女孩子,何不用这一角诉说我的心声呢?” “相信今后,在茶饭后,在闲聊时,甚至默默中,我一定会回忆起您同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光。往昔的一切那么美好,也那么短暂。时光带走了太多的东西,而永远带不走的是永恒的记忆。”

多彩的梦想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是心灵世界的阳光,是人生路上的动力。

成长需要尊严

人人都需要尊严。尊严是人生的丰碑,尊严的丰碑树立起来,人生就会创造辉煌;尊严的丰碑一旦倒塌,心灵就会被践踏。贫困、残疾家庭出生的孩子需要尊严,那些学习差的孩子更需要尊严。

三年级时班中转来一位叫郭开元的男同学,父母离异,跟爷爷生

3 活,吐字有些不清,学习成绩不好,受同学欺负,便想到转校。

郭开元同学见人便低着头,羞涩地一笑,他最大的优点是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责任心。有一次,他们组值日,其余的七个男孩子草草一扫,便走光了,而郭开元同学自己一人把整个教室打扫干净才走。

四年级暑假开学,郭开元同学所居住的居民区有位老爷爷送来一封表扬信,表扬郭开元同学在暴雨来临之前,帮着老爷爷把几百块晾晒的煤球搬回了屋。

我经常在课堂上表扬郭开元同学,以期望使他树立起自信心。我还相信在我的影响下,同学们会和他相处得很友好,可没想到他还是受到了同学们的欺负。

受欺负一事是郭开元同学的爷爷来告诉我的,坐在郭开元同学周围的三个学生在其他课上,用脚踢郭开元,往郭开元同学衣服上划道道,甚至还扔了他的书包。听了以后我很震惊,不敢相信这是这三位同学做的事,一位班长,一位组长,其中两位是女同学。而郭开元同学不敢告诉我,也不让爷爷来学校说。

我首先郑重地告诉郭开元同学:“遇到事,不要怕事,要勇敢地抬起头,站起来,捍卫自己的尊严,记住:没有人能打倒你,除非你自己。”

对于欺负人的三位同学,我与他们进行了一场严肃的谈话,告诫他们:“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生活优裕,成绩优良的同学没有任何权力去凌辱一位不如自己的同学。”同时,要求他们当面向郭开元同

4 学道歉。

毕业之际,有几位同学在写作文《难忘的同学》时,写的是郭开元同学。

成长需要责任

责任感对国家、对家庭、对孩子本人都极为重要。作为老师,我们要教育学生从小对家庭有责任感,对集体有责任感,对社会有责任感,对国家有责任感。

如今十

一、二的少年,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很常见的,父母在孩子幼小时,怕脏了厨房,乱了屋子,不让孩子干家务;孩子上了小学,怕耽误了读书,影响了写作业,不允许孩子干家务。结果是孩子长大后,眼中没活,心中没爱。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重在使学生从体验中找到责任感。 在班中组织体验活动,其中一项就是让父母配合,给孩子一天做父母的体验,也就是让孩子与父母角色对换,让孩子在做家务、照顾孩子、做饭等一天的劳动中体会做父母的艰辛与劳累,从而从内心体验父母平时为自己的付出,对自己的爱。有一位母亲,感动地说:“孩子在家中做了一天的家长后,变化可大了,不再让父母再三督促下做事了,也知道心疼父母了。”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班的小记者张埕烽与李子琦两位同学走上街头,采访了正在执勤的交警叔叔,并和交警叔叔并肩站在街头,体验交警叔叔的工作的繁重与辛苦。在活动中,同学们不仅认真学习了有关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站在交警的位置上,认识到

5 了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更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同时在市教育局与公安交通部门共同举办的安全教育征文中,我们班张艺丹同学写的《遵守交通规则,牢记安全》文章获一等奖。

07年3月份,学校少先大队部在我们六年级举行一次福利院慰问活动。在选派代表前,我在班中作了一个小调查:你对幸福的感觉是

1、很幸福。

2、一般。

3、不幸福。班中有20%的同学选择自己不幸福,这部分孩子中有父母忙于挣钱,对孩子关心、爱护少的;有父母与孩子沟通少,孩子没有学习目标的;还有的就是特殊家庭中的孩子。我便在这部分孩子中选了十名学生作代表。

福利院一行,使这些孩子深受触动,在面对身有残疾、生活无法自理的孩子时,在面对被生身父母抛弃,在福利院中长大的同龄人时,他们心灵受到了震撼,对比自己,怎能感受不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呢?

生活处处是学问,生活处处是教育。我愿意和父母们一起给孩子们一片成长的天空,让孩子们成长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意志力的新一代少年。

第三篇:给孩子一片晴朗的天空

——农村留守儿童亲情教育初探

留守,现在已是农村的普遍现象。由于退耕还林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本地的村民有的离妻别子,有的双双外出,一座小山村,身强力壮者大都出外打工,剩下的就是老弱病残了。他们大多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照料,有的父母还把孩子独自留守在家。于是,留守儿童也就成了农村的一道特有的风景线。昔日一家人围着餐桌享受佳肴、兄弟姊妹嬉戏玩耍、跟随父母劳作耕种、节假日全家欢聚团圆这一类既普遍又温馨的场面对于这群孩子来说,陌生而遥远。很多孩子也许根本体会不到什么是母爱、父爱,很大程度上只能在电话和汇款单中才感觉到父母的存在。由于隔代抚养,交流单一,亲情缺失,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心理畸形发展。

通过我们的调查,一个班的留守儿童人数大约占到全班的60%——70%,大部分学生是一年能见到一次父母,有的是几年能见一次。更有甚者,一出生,父母就出门在外没有回来过,对他们来说,父亲、母亲只不过是梦中的形象而已。

就现在的经济状况而言,农村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并不匮乏,能吃好穿好,大多什么都不缺。但他们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学习无人过问,烦恼也无处倾诉,行为习惯得不到良好的引导,习惯于单调无聊的生活。孩子和父母之间相隔太久,亲情也就淡漠了,有的还存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孩子们除了经济上的满足外,还更需要亲情的温暖。

让沟通架起理解的桥梁,让爱的情感在孩子和家长的心中激荡,让代沟和逆反心理在亲情的碰撞和感恩的和谐中消融。为此,在教 1

育中,应以“亲情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对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如何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亲情教育,让他们主动接近亲情,感受亲情,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树立人生的美好理想。针对这一课题,本课题组作了如下的尝试和探究:

一、班主任搭桥作纽带,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孩子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增近亲情。

学校的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对学生的在校信息的了解也需要老师的反馈。家校合作,才能发挥教育的强大力量。对留守儿童的亲情教育,同样也少不了家校合作。而班主任无疑是最好的纽带,班主任是学生与家长的中间人,他们的情况班主任最了解。这正好是我们对留守儿童进行亲情教育的一个“突破口”。

我们让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日常的思想教育中,有意识的把父母在外打拼的艰辛、对(外)祖父母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学会感恩等内容贯穿在其中。教育学生学会体贴理解家人,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家人的养育之恩。同时,班主任也及时的把学生的在校情况向家长反馈,为家长对自己的子女的教育出谋划策。这样也便于他们和孩子进行恰当的交流,化去因长久分离而带来的隔阂。让孩子和家长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班主任起了有效的纽带作用。

二、千里亲情一线牵,通过电话让孩子们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交流,让亲情不再遥远。

如今科学高速发展,电话在农村也不再是稀罕物,在农户家里已经得到普及,很多家长都给自己的孩子配置了手机。分隔再远,用电话进行交流却是方便又快捷的事。但是家长忙于工作,打电话的时间很少;孩子的手机一般都拿来玩游戏,和同学发短信,没有事的话,很少向在外的父母打过电话。我们提倡孩子用好这个工具,

学会主动向父母交流。

在调查的三个班中,我们制定了一份留守儿童通话记录表,让孩子们把和父母通话的内容作个记录,鼓励他们多记,内容越丰富越好,以此提高他们和父母通话的频率。电话多了,话题自然也就多了吗,喜怒哀乐、家长里短统统向父母倾诉。通过孩子们的记录,我们发现父母对孩子的叮嘱也多了, “要听话”,“要认真学习”,“要乖”之类的话语比比皆是。虽然远隔千里,父母感受到了孩子的可爱,孩子也体会到了父母的牵挂,孩子们的心与父母越来越近了。通过电话记录,加深了他们对每一次通话的记忆和回味,这样的方式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别样的父爱、母爱。

三、集体活动里找到爱,通过主题班会让孩子们回忆亲情、感受亲情和分享亲情。

由于孩子和父母之间相隔太久,孩子淡漠了亲情,过惯了孤单的生活。而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却能弥补这一缺陷,让留守儿童在热闹的,互相合作的集体活动中去集体的温暖和有趣,远离孤独。

我们通过班主任的协助,在这三个班有意识的设置了几个亲情类的主题班会。让留守儿童通过主题班会和大家一起回忆亲情、感受亲情和分享亲情。通过一起的活动,让非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有了更好的理解,也促进了他们的交流。大家一起分享亲情,交流与父母在一起的幸福与快乐,加深了对父母的理解与感恩。在主题班会课中,许多孩子说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自己对父母的思念时都眼泪汪汪, “爸爸妈妈每次回来都会给我带来好多礼物,真让我感到幸福!”。 “爸爸妈妈在外挣钱很辛苦,都是为了我们能过得好!”。 “爸爸外出打工,妈妈一个人在家里忙里忙外,我还时常发脾气,真不应该!”,“爸爸妈妈在外,都是外公外婆照顾我,他们年纪那么

大了,还为我们操劳,我十分感谢外公、外婆对我的照顾!”„„孩子们这些话语发自肺腑,几次小小的班会,让孩子们更加懂事起来,也更加成熟起来。学习也变得主动了。

只要孩子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孩子们就会回忆起爸爸妈妈对自己地好。孩子的发言既会感动自己,也能感动其他的同学,更能抚慰孩子的心灵。

四、小小作文感悟爱,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作用,通过亲情作文让孩子们感悟爱。

语文教育里贯穿着情感教育,作文是孩子们讲心里话,释放感情的最好方式。为此,我们和三个班的语文教师合作,在作文的布置上适当加几个有关亲情的作文。特别是春节、中秋合家团圆的时候,“我们一家”、“过年”、“心中的明月”、“和爸爸妈妈过‘过中秋’”等等话题的文章,让孩子们释放心中的爱,去回忆,去憧憬心中那份美好的天伦之乐。

作文次数不多,但分布均匀。通过这样的练习,能时常唤起他们对亲情的记忆。每一次作文的构思过程,就是一次亲情的小小经历。对父母的情感在心里又或多或少的梳理了一次。合家欢乐的幸福,父母的艰辛,父母对自己的关怀,爷爷奶奶的不易„„这些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把这些话题的理解感悟用稚嫩而纯真的话语写了出来。丰富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亲情作文的练习,能让远逝的亲情在孩子们的干涸的心田里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虽然是一次小小的探究,我们希望这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亲情教育有所帮助。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让农村留守孩子在亲情、关爱、感恩教育中健康地成长,这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让我们共同为留守儿童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第四篇:放手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放手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

——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欲望

【主要内容】

现今,我们适逢美术教学新的课程改革时期,应该更加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走出过去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展示全新的自我。放手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开阔视野,点燃创作的火花。多种表现形式,激发孩子创作灵感, 给他们创作的空间。

【关键词】

儿童绘画兴趣自由创作

【参考文献】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陈卫和

《爱和自由》——蒙特梭利教育专家孙瑞雪

【正文】

大家都听过大象画画,猴子画画,这些可爱的动物们都画起画来了,看到它们用起画笔悠然自得地画得有模有样,我们莞尔一笑,夸赞它们的可爱。当我们的孩子牙牙学语之时,手持画笔,在画纸上随意涂抹,弄得满身油彩的时候,我们也会惊叫地竖起大拇指:我的宝宝真棒。如此简单质朴的作品,都迎来了我们的赞美,那么绘画是多么奇妙的艺术。不需要我们的引领与指教,他们自乐于其中。他们爱画,他们想画,他们画出他们的世界,画里创造着他们的世界。让我们维持着他们的童真,点燃他们创造的火花燃烧起创作的欲望。

一、不要抹杀了他们的创作兴趣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他们可以“异想天开”: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孩子可以幻想在月亮上挂秋千摇荡;蝴蝶纷飞扑向自己身上,说明我比花儿更美;不同国家的儿童可以用纸筒互相“打电话”……在成人看来似乎“荒诞不经”,对孩子说来,正是奥妙所在。如果我们以成人的眼光与想象去要求孩子怎么绘画,那么他们就会慢慢地失去画画的兴趣。因此,要指导孩子绘画创作,就要去发掘他们这种孩子审美的奥妙。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喜欢画画,那么我们就要好好保护好他们这份兴趣。而绘画创作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理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利用绘画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对绘画创作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绘画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画的境界。及时肯定和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整个绘画过程气氛轻松,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激发创作热情。

例如孩子在画小孩的时候,他们总是先画一个圆圈,这是一个头,再画上嘴巴,嘴巴很重要,它能吃糖、唱歌、讲故事,作用可大呢。又点上两小点是眼睛,它不像嘴巴那样重要。再刷刷几根头发,这就是他脑子里有的印象。至于耳朵、鼻子他们往往疏忽了的。如一竖是身体,二横是手臂,手掌不清楚,但五个手指头是不会弄错的,两腿和脚就只有两竖和两个小圈儿了。

看到这里,我们首先要夸奖:“画得好!”鼓励他这样画下去。千万不能说:画得一点也不像,这样会扼杀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幼小心灵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支持。而儿童认识形象,不会超出自己的理解能力。孩子不能理解的东西,大人不能操之过急,强迫接受,这样就会引起孩子的厌烦,减退画画的兴趣。

二、开阔视野,点燃创作的火花。

创作是建立在一定的经验基础上的,孩子的经验是很少的,这就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引导他们,开阔他们的视野。

为了开拓孩子们的眼界,教师可以要求家长在休息天、假期里多带孩子出外写生,到公园儿童游乐场、动物园、马路、风景优美的地方写生,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丰富孩子的创作。孩子们触景生情,有现实的画面才有了想象的空间,才能激发创作的欲望。

除此以外还可以创造一些题材,例如:

1.让学生在老师事先准备的范画上添画。

2.让学生根据小故事进行想象绘画,创作插图。

3.让学生在绘画前进行现场观察、想象,再进行创作。

4.让学生听一段音乐,想象情景,再进行创作。

这些做法可以使学生的大脑活动起来,开发右半脑,发展智力。学生在创作中洋溢着创新的灵气,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三、多种表现形式,激发孩子创作灵感。

在创作中的表现形式方面,孩子临摹画册也是一种学画的手段,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画活的东西,多观察,多写生,自己选材自己造型。同时要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不能单画一种画,要让孩子广泛涉猎,包括中国画、水彩画、水粉画、油画、蜡笔画等等。经过多种实践,可以丰富孩子在造型、创作、色彩等多方面的表现能力。 对于儿童画画的兴趣,要注意“留有余地”,爱护他们的积极性,不能让他们画厌了。儿童时期要以学文化为主,每天可有一定时间画画,保持他们精力旺盛,画兴不衰, 熟悉儿童的美感情趣。

四、为学生提供创作的机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要求教师围绕学生这一基本需要,为学生多提供创新的机会。在美术教学中,我常常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活动。如“用画笔美化我们的校园”活动,号召学生在操场的水泥地上绘出美妙的图画,美化我们的环境。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都高兴的一蹦三尺高,大家有了施展才能的天地了!一到课间,操场上就呈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手挥画笔,尽情的用画笔创造着美、展现着美,无拘无束地发挥着自己的豪情,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施展了他们的美术才能,而且乐此不疲。我们还经常搞一些画展:“我能行”、“我画的最棒”、“露一手”、“看我的”等美术活动。这些活动给学生更多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的机会。

现今,我们适逢美术教学新的课程改革时期,应该更加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走出过去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展示全新的自我。让每一堂美术课都有精彩的体现,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放手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使每一个学生都散发出灿烂的光芒!

第五篇: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家长减负心得体会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众所周知,面对升学的竞争,就业的压力,在小学阶段,学校老师和家长们就不得不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情况,“望子成龙”的心态,让孩子们也不得不把时间安排得紧紧的,根本没有玩的时间啊!孩子一心想着进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哪还有以前我们儿时的那份纯真,快乐。 “减负”已是个老话题,可往往学生的负担没有减下,反而更重。

这几个学期,黄河小学为了给学生减负,延点课取消了。学生的作业也相较以前有了一定的减少,机械性的、重复性的作业少了,上网查资料,积累知识电脑作业多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了一点游戏和玩耍的时间,作为家长,我们感到很高兴。但是我认为,在“一考定终身”的体制还没有完全改变的情况下,学校要为学生“减负”,除了减少作业量以外,还是要走“轻负担,高质量”之路,希望老师们能够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一方面严格控制作业量,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能够有利于提升综合素质的学生欢迎的作业。既突出新知识重点,又注重发展智能。多安排一些口头的、观察性的、思考性的、实践操作性的作业,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良好的环境,促进孩子们全方位健康成长。

上一篇:工会主席述职报告大全下一篇:刚好遇见你主持人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