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片天空范文

2022-05-27

第一篇:孩子一片天空范文

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天空

中小学德育 工作总

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天空

姓 名: 张 慧 萍 学 校: 育 才 小 学 时 间: 2007 .6

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天空

作为小学教师,从教已有十八年,接触了很多家长,而最近几年听家长说得最多的就是:我孩子不学习,真没办法呀。

在学校,学习中,玩耍时,我时时观察学生,研究学生,我感到现在的孩子,出生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优越的生活条件,有充足的营养,有全家六七个长辈的关心与爱护,他们聪明健康、活泼可爱,是极其幸福的一代。

可在学习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他们需要老师的督促,家长的逼迫。是孩子不爱学习么?还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只盯着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孩子们的成长。

也许是物质生活的影响,也许是父辈未实现的夙愿,也许是独生子女寄托了父母全部的希望,总之,百般呵护的孩童一进入小学的大门,衡量孩子的好与坏便只有了唯一的标准——学习成绩。

学生成绩考差了,老师会找家长谈话,责其督促孩子学习,提高成绩;学生成绩考好了,老师在班中表扬,加红花。孩子回到家,今天考试100分,父母喜笑颜开;今天考试考差了,父母倍加责难。久而久之,我们的眼中只有孩子的成绩。孩子的理想、孩子的责任心、孩子的快乐与健康、孩子的内心是否幸福„„这一切都变得无足轻重。

试想,一个没有梦想的孩子,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孩子,一个没有快乐心态的孩子,他会喜欢枯燥的学习吗?他有学习的动力吗?即便有了成绩,他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吗?

1 人生的道路短暂而又漫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因为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育人先育心。德育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知识的灌输,它蕴含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多年来,我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的契机,希望能在我的影响下,孩子们都能成长为一个个堂堂正正的人。

成长需要梦想

梦想是鸟儿飞翔的翅膀,不展开翅膀,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究竟能飞多远。一个人心中拥有了梦想,就会在希望中生活,并不断地创造生命的辉煌。

学习之余,我给孩子们讲莱特兄弟幼时飞的梦想,促使飞机的诞生;周恩来总理上学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梦想,成就的是新中国的诞生;伟大的毛泽东主席1956年畅游长江后写下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如今雄伟的三峡工程巍然屹立,见证梦想的实现。

生活中,平凡人亦有自己的梦想,一个有关“梦想”的故事中,有个穷孩子自从有了一个“去埃及旅行”的梦想后,不再淘气,不再散漫,不再浪费自己的光阴,有了学习上的成绩,有了事业上的成功。这一切都是因为梦想成为心灵的动力,使生活有了向往,激发人的潜能,从而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习作中,我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梦想。我为那些富于幻想的“畅游宇宙、飞越星空、研究火星„„”而心驰神往;又为充满童趣的“幼儿园阿姨、神气的警察、白衣天使„„”而怦然心动;

2 但令人可悲的却是“上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中奖五百万,什么也不用干”、“当个大官”等这些受父母急功近利生活态度影响的愿望。

喜欢读书,更喜欢给孩子们推荐好书;喜欢写作,更喜欢看到孩子们的习作。一个班的孩子,从他们六岁入学,我陪伴着他们,走过春夏秋冬,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篇篇优美的文章,灯下,桌旁,修改,发送,《小作家选刊》、《小学生拼音报》(中高年级版)、《西部晨风》报校园栏目上学生习作的发表,让孩子们有了当作家的梦想。

临近毕业,班中的刘艺璇同学在给我的信中写道:“要毕业了,我决定送您我亲手写的文章,在您的影响下,我成长为一位热爱写作的女孩子,何不用这一角诉说我的心声呢?” “相信今后,在茶饭后,在闲聊时,甚至默默中,我一定会回忆起您同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光。往昔的一切那么美好,也那么短暂。时光带走了太多的东西,而永远带不走的是永恒的记忆。”

多彩的梦想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是心灵世界的阳光,是人生路上的动力。

成长需要尊严

人人都需要尊严。尊严是人生的丰碑,尊严的丰碑树立起来,人生就会创造辉煌;尊严的丰碑一旦倒塌,心灵就会被践踏。贫困、残疾家庭出生的孩子需要尊严,那些学习差的孩子更需要尊严。

三年级时班中转来一位叫郭开元的男同学,父母离异,跟爷爷生

3 活,吐字有些不清,学习成绩不好,受同学欺负,便想到转校。

郭开元同学见人便低着头,羞涩地一笑,他最大的优点是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责任心。有一次,他们组值日,其余的七个男孩子草草一扫,便走光了,而郭开元同学自己一人把整个教室打扫干净才走。

四年级暑假开学,郭开元同学所居住的居民区有位老爷爷送来一封表扬信,表扬郭开元同学在暴雨来临之前,帮着老爷爷把几百块晾晒的煤球搬回了屋。

我经常在课堂上表扬郭开元同学,以期望使他树立起自信心。我还相信在我的影响下,同学们会和他相处得很友好,可没想到他还是受到了同学们的欺负。

受欺负一事是郭开元同学的爷爷来告诉我的,坐在郭开元同学周围的三个学生在其他课上,用脚踢郭开元,往郭开元同学衣服上划道道,甚至还扔了他的书包。听了以后我很震惊,不敢相信这是这三位同学做的事,一位班长,一位组长,其中两位是女同学。而郭开元同学不敢告诉我,也不让爷爷来学校说。

我首先郑重地告诉郭开元同学:“遇到事,不要怕事,要勇敢地抬起头,站起来,捍卫自己的尊严,记住:没有人能打倒你,除非你自己。”

对于欺负人的三位同学,我与他们进行了一场严肃的谈话,告诫他们:“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生活优裕,成绩优良的同学没有任何权力去凌辱一位不如自己的同学。”同时,要求他们当面向郭开元同

4 学道歉。

毕业之际,有几位同学在写作文《难忘的同学》时,写的是郭开元同学。

成长需要责任

责任感对国家、对家庭、对孩子本人都极为重要。作为老师,我们要教育学生从小对家庭有责任感,对集体有责任感,对社会有责任感,对国家有责任感。

如今十

一、二的少年,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很常见的,父母在孩子幼小时,怕脏了厨房,乱了屋子,不让孩子干家务;孩子上了小学,怕耽误了读书,影响了写作业,不允许孩子干家务。结果是孩子长大后,眼中没活,心中没爱。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重在使学生从体验中找到责任感。 在班中组织体验活动,其中一项就是让父母配合,给孩子一天做父母的体验,也就是让孩子与父母角色对换,让孩子在做家务、照顾孩子、做饭等一天的劳动中体会做父母的艰辛与劳累,从而从内心体验父母平时为自己的付出,对自己的爱。有一位母亲,感动地说:“孩子在家中做了一天的家长后,变化可大了,不再让父母再三督促下做事了,也知道心疼父母了。”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班的小记者张埕烽与李子琦两位同学走上街头,采访了正在执勤的交警叔叔,并和交警叔叔并肩站在街头,体验交警叔叔的工作的繁重与辛苦。在活动中,同学们不仅认真学习了有关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站在交警的位置上,认识到

5 了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更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同时在市教育局与公安交通部门共同举办的安全教育征文中,我们班张艺丹同学写的《遵守交通规则,牢记安全》文章获一等奖。

07年3月份,学校少先大队部在我们六年级举行一次福利院慰问活动。在选派代表前,我在班中作了一个小调查:你对幸福的感觉是

1、很幸福。

2、一般。

3、不幸福。班中有20%的同学选择自己不幸福,这部分孩子中有父母忙于挣钱,对孩子关心、爱护少的;有父母与孩子沟通少,孩子没有学习目标的;还有的就是特殊家庭中的孩子。我便在这部分孩子中选了十名学生作代表。

福利院一行,使这些孩子深受触动,在面对身有残疾、生活无法自理的孩子时,在面对被生身父母抛弃,在福利院中长大的同龄人时,他们心灵受到了震撼,对比自己,怎能感受不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呢?

生活处处是学问,生活处处是教育。我愿意和父母们一起给孩子们一片成长的天空,让孩子们成长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意志力的新一代少年。

第二篇: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周爱民

读罢前面几位家长的心得,感受颇深,孩子长大了,青春期的脚步一天天临近,不论生理还是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的问题也一天天多了起来,第一次面临升学,成绩如何?考哪所学校是老师关心的问题、家长揪心的难题、也是孩子们谈论的话题,压力悄然而至,该拿什么样的尺度衡量孩子?该怎样规划孩子的人生?自打孩子上小学,作为家长的我就在不断思考这样的问题,并且随着孩子的成长,答案在不断地变换着,可是近两年,我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那就是: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考上某某中学、某某大学也不是孩子成材的唯一出路。

低年级的时候,我被孩子的成绩搞的紧张兮兮,有时也为此伤心、流泪,幸好郑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指导,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郑老师说过的话,大意是:这么小的孩子,能看出什么呀?未来的变数很大,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就是这一席话一直鼓舞着我和孩子,让我一边耐心地培养孩子的习惯,一边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承认孩子是有差异的,标准不能太高,心也不能太急,尽力而为,顺其自然。心态好了,反而能看到孩子的很多优点。每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都不忘大大表扬她一翻,并及时分析进步的原因,巩固行之有效的做法,同时不忘在试卷上写下感谢老师的鼓励及严格要求的话,每当孩子遇到挫折,比如哪次没考好,或和同学闹矛盾,我就赶紧先安慰她,然后再帮她出注意、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慢慢地,孩子变得自信了,自觉性强了,对自己的要求也严格了,作业得优的次数多了,得良的次数少了,本学期初,有一次她作业得了个良,自己就说:“我没有认真写,老师给我敲响了警钟。”我跟她开玩笑说:“是老师拿着小钟在你耳朵边上敲了一下吗?”她会意地推我一下,我俩都乐了。

有的时候,她嚷嚷作业多,因为怕写不完而气急败坏,我就教她分段完成,晚上先写一部分,实在困了、累了,就先睡觉,留一部分第二天早点起床再写,还可以把需要背诵的内容留在上学路上完成,有了具体的方法,她就更有信心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了。不过有时我也仅仅是从心理上对她援助一把,有一次她实在觉得作业多,我说:“我用左手帮你写吧”,并趁她不注意在她的作业本上写了几行,等她发现了,说“不象!不象!”最后又把我写得全部擦掉了,自己又接着写,可是她虽然费了事儿,心情却好了起来,所以后来我觉得她其实就是一个心理问题。又一次,她说作业太多,不想写,我说:“作业多,你就别太认真,瞎写上得了”,她说:“那可不行,我要是出错太多,要挨批,中午还得改错,不能出去玩,我还是好好写吧。”听完这话,我一边觉得安慰,知道她其实知道该怎么做,只不过是抱怨几句。一边从心底感谢老师,五年来,郑老师、杨老师从不迁就孩子,有错必改,一天又一天地纠错,不仅让孩子有了良好的习惯,而且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同行,我真能体会老师这琐碎中的辛苦,这平凡中的伟大。

现在,因为工作忙,我每天基本上都不主动关心她的作业,除非需要家长帮助听写呀,朗读签字呀什么的,有时,她完成作业后,我问:“怎么还不睡觉呀?”她说:“我在做自己的事呢”我就走过去看看,她有时在看课外书,有时做手工,有一次在自己写一篇很长的文章,还说:“不许看,我只能让你看题目”题目是: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我看到题目也放心了。前些日子,她一写完作业,就用木板做一个小房子,又是涂又是画的,说是要参赛,有一天,她不小心把小房子掉在地上摔裂了,很着急,又买了502胶水使劲粘,我就帮她按了半天才算粘上,还找了个鞋盒的盖子做院子,又用彩纸剪好篱芭粘上,我不同意她把院子和篱笆粘好带到学校,因为这样体积太大了,她每天自己做公交车上学,中间还要倒车,我担心她要么把作品挤坏,要么为了保护作品,再把自己摔着。所以就让她把院子、篱芭都拆了,用袋子装到学校再组装,可她怕袋子把作品压坏,非要组装好,用手托着到学校去,就是不听我的忠告,无奈,我只好随她。心想:路上,你再慢慢吃苦头儿去吧。没想到,第二天,她为了把作品安全运到学校,五点半就起床了,六点外面一片漆黑,就自己走出了家门------晚上回家,我第一件事就问她:“房子挤坏了吧?”没想到她说:“我走得早,一路都有座,一点儿没坏”。我也暗想:看来只要有兴趣,她就不怕吃苦受累,也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些事我们大人也不必管太多,应该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个性,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自己的人生自己规划,也许这才是幸福的人生。

最后我想把北大附中保护学生发展的“三条戒律”送给大家:即学生的“生命与健康不能超越,权利与人格不能超越,个性与差异性不能超越”,我们要看孩子的分数,但不能把分数看得过重。我们应该把过程看得比结果更重,把孩子的人格看得比分数更重,把孩子的成长看得比排名更重。学生时代打下的知识和人格基础将最终决定孩子能走多远,能飞多高。

第三篇:给孩子一片清爽明朗的天空

-------浅谈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特点及疏导方法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不断的深化,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并有成为热点的趋势。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各种媒体看到了青少年因各种心理障碍而产生的种种不健康行为,有些甚至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据有关研究报道:“我国青少年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个别学生还相当严重,这种问题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好还有上升的趋势”,于是,各种心理老师培训班如雨后春笋的出现,各种心理辅导、心理讲座如火如荼开展起来……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更应该正视并且重视,认清学生心理现状,分析其成因及特点,运用正确的方法疏导学生,帮助问题学生克服障碍,走出阴霾,给学生一片清爽明朗的天空。

一、心理健康的原则与标准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首先要明确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界定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3)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躯体无疾病,心理无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内外公认的“全面健康”三要素。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宪章中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没有衰弱的表现,还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一种完好的状态。宪章提出了健康的十条标准: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良好;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能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和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自如。”

二、何谓心理障碍?

它是指心理活动失调或心理失去平衡。通俗地讲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正常的智力水平,不能够了解自己,不能够接受自己,不能够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不善于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够适应环境,不能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统一,这时就可以表明他(她)一定有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三、现代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

1.狭隘。一般的狭隘只是性格弱点,但严重的狭隘则是一种心理障碍。心胸狭隘表现在对人对事斤斤计较,常为细小得失耗费大量精力,并为之烦恼苦闷,甚至耿耿于怀,不能自解。不能承受任何刺激,稍不顺心就闷闷不乐,陷于苦恼之中。遇事喜欢猜疑,整天疑神疑鬼,并且无根据地牵强附会,喜欢钻牛角尖。

2.抑郁。表现为郁郁寡欢、沉默、孤独。这在一般情况下属性格弱点,但严重的属心理障碍。患者时常忧心忡忡、愁眉苦脸、动作迟缓、思想呆板,对人冷漠无情,常悲观失望,对生活缺乏热情,甚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几乎没有一点信心。

3.虚狂。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一触即发,性情暴躁,常常头脑发热,忘乎所以。同时,蛮横任性,目空一切,好冒险逞强,追求刺激,常与人争吵好斗,极好表现自己,行动不计后果。

4.恐惧。由于多次的失败或挫折,心灵上受到刺激较深,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如有的青少年学生受到不及格分数的困扰,以致一看到分数就恐惧,并且害怕教师、家长,不想见到他们,一听到责备的目光就呆若木鸡。有时被恐惧心理压抑得不能进行正常思维,连责备别人时,也会引起惴惴不安。5.神经过敏。表现为异常敏感而又失去自我控制。常喜怒无常,一些小刺激也会引起大吵大闹。注意力不易集中,不但不能专注于学习,而且过分关心人事关系。心理脆弱而无主见,易被引诱,行为轻率,对人不信任,并容易产生对立情绪和报复心理。

6.过度激动。这是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后,在极度苦闷中产生的一种反常心理。表现为极易激动,举止冲撞,待人态度生硬,好发脾气,有时则歇斯底里地大吵大闹,不听劝告。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厉

害,但又想不出恰当的发泄手段,处于一种谁碰到他让谁倒霉的心理状态。

7.无动于衷。表现为对一切都满不在乎。这往往是受到不公正待遇后出现的一种反常心态,也是一种特殊的反抗形式。他感到自己在别人眼里注定不行,看不到自己的出路,就索性一切都不在乎,对来自任何方面的批评指责均若无其事。有时则故作怪态,使你对他无能为力。但满不在乎仅是外表,其内心却充满着自尊心受到伤害的痛楚。

8.报复情绪。有的犯了错误后,认为周围的人都以轻蔑的态度看待他,在内心激起种种仇恨与对立的情绪,并且十分敏感,任何一点动向都会触动他的神经,连别人看他一眼也觉得是在嘲弄他,甚至把无关的行为也视为挑衅,在内心时时升起一种报复情绪,用破坏、捣乱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怒气,并引为开心。

9.怯懦。表现为非常害怕在人前行动做事,特别在公开场合更是畏首畏尾,心情紧张,手足无措,唯恐别人笑自己,伤害自己。甚至在课堂上做作业也要遮盖起来,生怕别人见到了耻笑。怯懦与自卑心理相联,几乎完全没有自信心,精神萎靡不振,软弱、犹豫,对前途有一种渺茫失望感。

10.不良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是得自后天的下意识动作。不良行为习惯表现为恶意的模仿、说谎、捣鬼、偷盗、抽烟、酗酒等等。有时明知不对,就是不改,一种囿于习惯的适意感受使其缺乏自制能力。上述所列,是在青少年学生中出现频率最高、又是较为典型的心理障碍表现。

四、中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

青少年学生处于发育第二高峰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心变化急剧,内心的冲突和矛盾频繁叠出,因此,是心理障碍的多发时期。概括地说,造成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多发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即主观上生理、心理原因和客观上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的原因。

(1)从生理、心理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现代青少年学生生理发育提前而心理发育不足,造成兴奋与抑制失调及身心功能失调。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不适应。同时,青少年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活动的沟渠网络)会由于生理上不够成熟(主要是大脑)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而不够健全牢固。而心理活动的波动起伏与认知结构不健全容易引起心理障碍。

第二,青少年学生社会阅历不足而又常爱幻想,他们的愿望与现实就会产生矛盾,容易造成主、客观脱节。同时,青少年学生的神经系统大多为不均衡型与弱型。不均衡型神经活动表现为两极化,忽强忽弱。而弱型则表现为抑郁和内向。这两种类型神经系统都较脆弱,对外部环境的刺激和变化不能应激适应,造成心理障碍。

第三,青少年学生个性倾向还未完全定型,人生观、世界观与社会观、道德观还不稳定,有很大的可塑性。思想幼稚,容易把一切都理想化,对人生道路的挫折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心理承受能力差,辩证思维相对薄弱,一遇挫折,就易产生心理障碍,看问题易于片面化,绝对化。

(2)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家庭、学校教育不当。家长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家长的个人修养,家长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家长错误的教育态度和方法,抑或对子女过分溺爱,抑或毒打辱骂,家庭不幸福,父母婚姻出现问题,这些都易造成青少年学生不良的性格倾向。学校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或偏爱,或歧视,或处事不公,或谴责过多过重,不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自尊心,都易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

第二,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如果学习负担过重,加之家长、老师等要求过高过急,致使劳逸不当,引起大脑因负担过重而功能失调,造成情绪紧张、心神不安,产生心理障碍。

第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低级庸俗生活方式的耳濡目染、流氓团伙的吸引,以及各种有害思潮的影响,还有各种不正确的社会舆论的压力,如班级排名、学校排名、各种名目的竞赛、“考试落第”等,对青少年学生也有很大压力,处理不当,会引发心理障碍。

五、如何正确有效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基于我国目前中学生心理问题现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本职工作不仅仅限于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否正确有效地引导问题学生,也是衡量工作尽职与否的重要标准。下面,我将自己在工作中多方收集

借鉴的一些疏导方法归纳如下:

对策一 ——心理疏导

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他们心身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对策予以解决。解决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积极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心理疏导。所谓心理疏导,就是根据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患者的需要,提供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知识服务的一种活动,是推行心理卫生科学和心理疾病防治的实际工作形式,是解答青少年学生提出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其作用是通过对疏导对象的帮助、劝告、启发、教育等心理转化方法,改变其心理活动,解决其心理矛盾,清除心理障碍,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并帮助他们用心理卫生科学知识正确对待心理矛盾和社会矛盾,提高心理调节能力。1.心理疏导的原则

(1)接受原则。教师要热情接待,态度要温和,能接纳学生的情绪,并认真倾听他们的诉说,要让他们把话讲完。在这一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始终要以关心、亲切态度相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可信可亲。如果教师不认真倾听,面部表情冷漠或武断地打断学生谈话,简单否定,常常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影响疏导效果。

(2)支持原则。对能大胆倾诉自己想法的学生要加以肯定,语词要热忱、慎重,使学生感受到强大的心理支持。在对话中给予不断鼓励,要反复强调诉说学生的真诚行动。这对胆怯、忧郁的学生尤为重要。 (3)保证原则。为了消除诉说学生各种心理顾虑,必须做好保证工作,即疏导教师要做到:一是保密,二是不歧视。这是很重要的两条,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最怕教师、同学议论他的弱点,最怕被人看不起。这也是参加咨询学生共同的希望。因此,教师对待诉说学生更需要同情和关心,使他们感到跟老师谈心事有安全感。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大胆地倾吐内心的矛盾和苦恼,使教师更好地疏导学生。2.心理疏导的一般方法

实施心理疏导有一个细节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选择一个恰当的时间,营造一个轻松、温馨、和谐的氛围。你决不可以在房间的门上挂有心理辅导或咨询的牌子,那样会给他带来很大的压力。房间布置的比家还要温馨舒适,灯光要适度,在这种轻松、温馨、和谐的环境学生才有可能向你敞开心扉。

(1)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障碍分析要恰如其分,不应夸大。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充满矛盾、复杂多变的,反映客观现实的心理现象自然也是复杂的、矛盾的、多变的。因此,当青少年学生中出现某种心理障碍时,不要把问题看得过分严重,否则,反而会使学生心神不安。对青少年学生反映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分析问题的同时要教育他们客观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这也是进行心理疏导的一个重要方面。

(2)针对不同的心理障碍,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解决。如以情动情,用关心、安慰去减轻青少年学生的心理苦闷和心理负担;转移注意,让青少年学生暂时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改变情景,避免“触景生情”,以改变其心境、态度和认识。

(3)心理疏导要深入到青少年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他们的所思所虑,所喜所忧,以“心药”医治“心病”。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不能简单粗暴,责备没完没了。要用真诚代替厌弃(特别是对待差生),唤起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和家长都不要轻易使用对青少年学生不适当的激情,如愤怒、谩骂、殴打等去压服,而应用说理、循循善诱的方法进行开导、教育,使之心服口服。

(4)沟通思想、相互理解。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最需要人们给予温暖和理解。理解在心理疏导中是十分重要的。在家长和子女、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多层次的沟通,体验对方的社会角色,互换心理位置,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会使他们感到信任和鼓舞。多渠道的沟通交流,如同中医诊脉一样,是了解病理的重要手段。

(5)丰富活动,优化环境,造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使它们与心理疏导工作相配合。集体意识,集体舆论,对消除某些心理障碍具有重大作用。青少年学生的从众心理在这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优化环境包括优化班集体的环境气氛。一人有困难,大家来关心,使心理障碍在良好的环境气氛中得到迅速的缓解和排除。

对策二——情绪释放

通过情绪释放,即创造一种环境,使之自由地、尽情地表达其矛盾心理和压抑的感情。情绪释放有助于恢复理智,使情绪趋于正常。情绪释放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设置“情绪发泄室”通过击打、呐喊、痛哭等尽情释放其心中的郁结,使其轻松的回到现实生活中去。设置“悄悄话”热线,有心理指导老师耐心倾听其诉说并加以正确引导,让其尽情诉说也是情绪释放的一种办法。

对策三——指导学生积极应对压力

压力是现代社会人们最普遍的心理和情绪上的体验。所谓“人生不满意十之八九”,面对种种不如意,人们常常会焦虑不安,内心体验到巨大的压力。承受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但是过度的压力总是与紧张、焦虑、挫折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会破坏人的身心平衡,造成情绪困扰,损害身心健康,造成心理障碍。所以,指导学生怎样应对压力显得极为重要。影响压力的因素归结为个人经验、准备状态、认知水平、性格、环境等。了解了这些知识对我们应对压力有很大的帮助。

通常教给学生下列做法:

(1)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2)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3)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4)建立和扩展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5)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6)积极改变不合理的观念,通过有意自己的内部语言来改变不适应状况。

例如:对考试压力的认知调整

易产生压力的认知调整后的认知

1.考试成功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1.考试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2.考试失败说明自己无能2.失败是成功之母

3.考不好丢面子3.不及格并不是绝路

4.觉得对不起父母的期望4.读书是自己的事,只要尽力就可以

5.别人成绩好,我受不了5.同学成绩比我好,我为他高兴

对策四——指导学生积极应对挫折

挫折是指个体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挫折感受是一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包括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交织在一起。挫折也像压力一样,关键要看人们是否承受得住。导致挫折的因素很多,一般概括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

如何应对挫折,提高挫折承受力,可以有以下建议 :

(1)正确认识挫折。挫折并不都是坏事,处理的好的话,它可以成为争取成功的动力和精神催化剂,也是一种机会。

(2)改变不合理观念。挫折发生后不要总是后悔,认为“此事不该发生”;不要“以偏概全”一个别事件来断言全部生活,一叶障目;不要无限夸大后果。

(3)加强修养,勇于实践。应该主动、自觉的将自己置身于充满矛盾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去磨炼,向生活学习而不是逃避社会。同时,必须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道德修养、知识素养、培养“慎独”精神,养成冷静思考的习惯,经常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自我激励。促进心理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4)优化自身的人格品质。挫折承受力与人格特征有关,性情急躁的人、心胸狭窄的人、意志薄弱的人、自我偏颇的人常常容易引起挫折感,为了提高挫折承受力,每个人都应主动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改变那些不适应发展的不良的人格品质。重点应培养自信乐观、自强不息、宽容豁达、开拓创新等品质对策五——指导学生积极应对焦虑

焦虑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有些生活事件有理由让我们相信,自己正处在危险之中,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反应,让我们的身体有所防备,提醒我们小心保护自己,但不切实际获不正确的评估让我们过度焦虑,就会给情绪造成困扰,严重时则导致焦虑障碍。焦虑障碍会给我们的身体、思维、心理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得我们心跳加速、呼吸短促、郁闷、食欲差、恶心、失眠、尿频流汗等,焦虑使我们的记忆力减退、易分心、思维难以集中、反复想同一件事情等,焦虑使我们易怒、不耐烦、紧张、害怕、坐立

不安、恐惧、沮丧等。

克服焦虑的原则①不回避。②正面迎战。想一想我们第一次登台在众人面前发表演讲,不就是要紧牙关、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上吗?然后,你会发现事情并不是象我们想象的那样难。正面迎战可以让我们习惯于使我们生活不好过的人、事、物,正面迎战会改变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当看到自己主动迎战而不是一味回避时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克服焦虑的方法①要学会放松自己,如果能够放松自己就会比较容易接受焦虑的存在。日常的有效的方法有深呼吸,或者在引起焦虑的情况发生前做好准备。②运用想象减轻焦虑。想象可能出现的焦虑情景,放任自己体验焦虑,同时随时提醒自己,焦虑虽让人不舒服,却不会致命,慢慢地就可以与焦虑共存了。③进行理性思考。看看自己面对焦虑情景有没有使用错误的思维模式,比如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夸大事态、不知变通、不合理预期等。

总之,我们要正确认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对青少年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障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提高他们心理品质,促进他们个性健康发展,使青少年学生达到个体化与社会化平衡协调发展,完成由“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化,扫走其心灵阴霾,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留下一片清爽明朗的天空。

参考书目:

【1】 新华社:《大中学生心理障碍应该引起社会重视》,载《人民日报》,1989年8月15日,第2版。

【2】骆伯巍、陈家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载《教育研究》(北京),1985年第6期;杜玉庆等:《中学生心理适应情况的调查报告》,载《社会心理研究》(北京),1992年第2期。

【3】张厚粲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心理学》2002年2月第一版

【4】张厚粲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心理学》2002年2月第一版

【5】杨传民,《浅谈如何加强中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第四篇:为孩子创造一片晴朗的天空

校园血案,令人震惊,凶手行为更加令人发指!加强学校的安全防范显然是保障师生安全的重中之中!

郧县大柳中学紧急贯彻上级部署,周密安排,迅速行动。确保学生在校的人身安全,防止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每天早上和中午保安人员和学校值班领导就站在校门口,微笑的迎接每一位走读学生的到来。5月26日上午第二节下课后全校师生进行了防范暴力安全演练,并由安全主任对全校师生做了自我防护知识的安全讲座。为了使得教育成果更加明显,学校还为每位家长发放了致家长的一封安全信。

每周放双休时,由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和保安人员一同用微笑送走每位走读学生,班主任和保安人员每天晚上不定时巡逻,以保障住宿生安全。

家长们对学校的快速反应,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表示十分满意,说把孩子放在这样的一所学校念书十分放心。

王校长要求:学校每天必须有保安严格把关,绝不允许陌生人进入校园内,尽百分之一百的努力为孩子创造一片晴朗的天空。 (马吉利)

第五篇:放手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放手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

——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欲望

【主要内容】

现今,我们适逢美术教学新的课程改革时期,应该更加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走出过去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展示全新的自我。放手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开阔视野,点燃创作的火花。多种表现形式,激发孩子创作灵感, 给他们创作的空间。

【关键词】

儿童绘画兴趣自由创作

【参考文献】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陈卫和

《爱和自由》——蒙特梭利教育专家孙瑞雪

【正文】

大家都听过大象画画,猴子画画,这些可爱的动物们都画起画来了,看到它们用起画笔悠然自得地画得有模有样,我们莞尔一笑,夸赞它们的可爱。当我们的孩子牙牙学语之时,手持画笔,在画纸上随意涂抹,弄得满身油彩的时候,我们也会惊叫地竖起大拇指:我的宝宝真棒。如此简单质朴的作品,都迎来了我们的赞美,那么绘画是多么奇妙的艺术。不需要我们的引领与指教,他们自乐于其中。他们爱画,他们想画,他们画出他们的世界,画里创造着他们的世界。让我们维持着他们的童真,点燃他们创造的火花燃烧起创作的欲望。

一、不要抹杀了他们的创作兴趣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他们可以“异想天开”: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孩子可以幻想在月亮上挂秋千摇荡;蝴蝶纷飞扑向自己身上,说明我比花儿更美;不同国家的儿童可以用纸筒互相“打电话”……在成人看来似乎“荒诞不经”,对孩子说来,正是奥妙所在。如果我们以成人的眼光与想象去要求孩子怎么绘画,那么他们就会慢慢地失去画画的兴趣。因此,要指导孩子绘画创作,就要去发掘他们这种孩子审美的奥妙。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喜欢画画,那么我们就要好好保护好他们这份兴趣。而绘画创作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理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利用绘画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对绘画创作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绘画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画的境界。及时肯定和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整个绘画过程气氛轻松,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激发创作热情。

例如孩子在画小孩的时候,他们总是先画一个圆圈,这是一个头,再画上嘴巴,嘴巴很重要,它能吃糖、唱歌、讲故事,作用可大呢。又点上两小点是眼睛,它不像嘴巴那样重要。再刷刷几根头发,这就是他脑子里有的印象。至于耳朵、鼻子他们往往疏忽了的。如一竖是身体,二横是手臂,手掌不清楚,但五个手指头是不会弄错的,两腿和脚就只有两竖和两个小圈儿了。

看到这里,我们首先要夸奖:“画得好!”鼓励他这样画下去。千万不能说:画得一点也不像,这样会扼杀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幼小心灵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支持。而儿童认识形象,不会超出自己的理解能力。孩子不能理解的东西,大人不能操之过急,强迫接受,这样就会引起孩子的厌烦,减退画画的兴趣。

二、开阔视野,点燃创作的火花。

创作是建立在一定的经验基础上的,孩子的经验是很少的,这就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引导他们,开阔他们的视野。

为了开拓孩子们的眼界,教师可以要求家长在休息天、假期里多带孩子出外写生,到公园儿童游乐场、动物园、马路、风景优美的地方写生,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丰富孩子的创作。孩子们触景生情,有现实的画面才有了想象的空间,才能激发创作的欲望。

除此以外还可以创造一些题材,例如:

1.让学生在老师事先准备的范画上添画。

2.让学生根据小故事进行想象绘画,创作插图。

3.让学生在绘画前进行现场观察、想象,再进行创作。

4.让学生听一段音乐,想象情景,再进行创作。

这些做法可以使学生的大脑活动起来,开发右半脑,发展智力。学生在创作中洋溢着创新的灵气,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三、多种表现形式,激发孩子创作灵感。

在创作中的表现形式方面,孩子临摹画册也是一种学画的手段,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画活的东西,多观察,多写生,自己选材自己造型。同时要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不能单画一种画,要让孩子广泛涉猎,包括中国画、水彩画、水粉画、油画、蜡笔画等等。经过多种实践,可以丰富孩子在造型、创作、色彩等多方面的表现能力。 对于儿童画画的兴趣,要注意“留有余地”,爱护他们的积极性,不能让他们画厌了。儿童时期要以学文化为主,每天可有一定时间画画,保持他们精力旺盛,画兴不衰, 熟悉儿童的美感情趣。

四、为学生提供创作的机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要求教师围绕学生这一基本需要,为学生多提供创新的机会。在美术教学中,我常常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活动。如“用画笔美化我们的校园”活动,号召学生在操场的水泥地上绘出美妙的图画,美化我们的环境。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都高兴的一蹦三尺高,大家有了施展才能的天地了!一到课间,操场上就呈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手挥画笔,尽情的用画笔创造着美、展现着美,无拘无束地发挥着自己的豪情,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施展了他们的美术才能,而且乐此不疲。我们还经常搞一些画展:“我能行”、“我画的最棒”、“露一手”、“看我的”等美术活动。这些活动给学生更多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的机会。

现今,我们适逢美术教学新的课程改革时期,应该更加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走出过去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展示全新的自我。让每一堂美术课都有精彩的体现,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放手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使每一个学生都散发出灿烂的光芒!

上一篇:经典表白短信范文下一篇:举报奖励规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