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的重要性

2023-01-06

一、声乐教学中缺少什么?

经过了将近9年的声乐教学工作,在琴房一对一的声乐教学和舞台上的声乐表演剧的排练中,我发现了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尤其是本科学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只重视声音技巧的训练和音乐素质的提高,却忽略了文学修养的沉淀和音乐表演能力的训练。

另一方面,琴房式的声乐老师多,而舞台性的声乐老师少。经过了十几年磨炼的声乐老师,在教学中,潜意识会更加关注声乐演唱者,声音位置和共鸣等等,其他技巧方面的问题和训练,而忽略声乐表演的重要性,一旦把学生往舞台上一放,会发现他们的歌唱表现力,会因为表演能力的不足,而显得力不从心。有的学生甚至还处于原始的自然状态,肢体紧张僵硬,眼睛不自然的到处乱看,手也摆放不自如,舞台上的走动显得那么的生硬。

二、什么是声乐表演:

声乐表演艺术包含了声乐演唱、舞台表演的形体及造型等各个方面,要求表演者需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表演能力,是综合艺术范畴。我们都知道,唱歌需有美好的声音,因而用很多方法把自己的声音训练得优美,技巧纯熟是我们所追求的。但加上声乐表演的演唱,就可以通过他的声音和艺术技巧,把内容深刻地体现出来,以感动听众。

《乐论》中说:“凡人之性,心和欲得则乐,乐斯动。动斯蹈,蹈斯歌,歌斯舞,舞则禽兽跳矣”。《檀弓下》“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开弓于声,声成谓之音……歌之为享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尔知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牵于心然后乐器从之”《乐记》。“乐者无地之和也,溢于心而歌声之,充乎体而以舞容之,咏歌之不足则不知手之舞之,则歌变乐之端,舞为乐之成”《乐书》。

从《乐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歌声最初不仅为情而发,而且为舞而伴,观众通过舞台上歌者的演唱,能够看到的是一个主题情节的再现。成功的声乐作品演唱,不是在于其演唱者声音有多优美,而是其对这首作品把饱含激情的演唱和表演的夸张完美结合,从而感染到观众。

例如,迪里拜尔演唱的那首耳熟能详的声乐曲《一杯美酒》,从她的演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新疆人的热情和奔放,迪里拜尔用歌声和表演把新疆特有的节奏表现出来,让观众感受其热闹的场面。如果迪里拜尔只重视声乐的技巧,漂亮的高音,在舞台上,缺乏表演,把《一杯美酒》所蕴藏的艺术表现力,通过她的肢体,她的眼神,她的情绪,充分的展现出来,那么这首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才是最为成功的。

三、如何训练学生的声乐表演能力

其一:表演训练的融入。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声乐中将声与情,技与艺完美的结合,这是声乐教学在戏剧表演领域内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当今声乐艺术不再单纯的欣赏艺术技巧,好的声乐艺术作品不仅要表演技巧到位,不仅在听觉上得到满足,还要在情感上得到很好的释放.因此,应充分发挥表演给声乐带来的影响和作用,从而加强和提高声乐舞台表演效果.

表演训练包括:语言艺术、形体、眼神、想象力、情感表现等多方面的训练,只有表演功夫扎根了,在舞台上,真正演唱声乐作品时,可以游刃有余的表达歌曲的艺术境界,从而使观众得到视觉和听觉的最大享受。

1、想象力培养

声乐舞台表演实践,是演唱者对作品进行二度艺术创造的过程,作曲家是把词曲作家写在纸上,把主题思想用旋律和音符表现出来,让演唱者根据想象力,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创造力的训练,同一首作品,会有一百种演唱版本,我们要让歌唱者追求自己的演唱个性,避免机械、简单的模仿。

2、歌唱语言的训练

歌唱的真正境界是,用说话的感觉,加上气息的演唱。尤其在中国作品中,如何做到说的时候字正腔圆,唱的时候,加上气息共鸣即可。这样的演唱才是最自然和真切的。

3、音乐情感的熏陶

音乐无疑是情感的艺术,黑格尔明确地指出:“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声乐演唱的灵魂,就是演唱者通过想象力的运用,对歌曲中词曲作家情感的再次创造,把这种特有的情感用声音和表演传达给听众,以情动请,从而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那么,在声乐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去不断强化他们对歌曲的情感训练,使学生具有以情带声的演唱能力和声情并茂的演唱。

4、形体表演训练

其中包括眼神、台步、手势、气质,等各个艺术要素。教学中,如何教学生,在情绪激昂的时候,一抬手、眼神一定望、台步一迈,使歌唱表现力更加丰满。

此外,在声乐教学中,声乐老师还需要注意学生们对待舞台演出,如何进行临场心理的调节与控制。因为舞台上任何一次表演,都是一次性的过程,创造性表演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表演时不仅要精力高度集中,脑子里要积极的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全身肢体,加上满腔热情,融入正在进行的音乐表演中去,心无杂念的演唱,只想到所唱的歌词和表演中所要求的每一样东西。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深感自己需要继续挖掘声乐表演这门课程,这样我才能在艺术道路上有更大的发展。如何解决声乐学生上不了台的局面,让声乐学生们从琴房走出来,如何拉进学生和真正演员之间的距离。只有只有自己会唱会演,才能使学生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演员,让他们尽快适应舞台、适应社会。现在有好多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的培养,学校之间也经常进行一些学术方面的交流,演出的机会大大增加,因为,琴房里是真正培养不出歌唱家和艺术家的,每一个声乐老师都必须加强学生的舞台实践。只有在舞台上摸爬滚打多磨多练,多唱多演出,多上台,才不会成为“琴房歌唱家”。所以,作为声乐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得加强自身的表演修养,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其次,在琴房的教学中,适当的减少技巧性的教学方法,多加入表演成分在里面的声乐训练,让学生多演出,多上台,多比赛,只有一次次的总结,一次次的学习和磨炼,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现象。而这,也是我们每一个声乐老师今后教学的重点目标。

摘要:经过了几年的声乐教学工作,我发现声乐表演专业学生在琴房里可以很好的演唱,但是一旦到了舞台上,由于其文学素质和表演存在一定的不足,无法游刃有余的完整的表现声乐作品。并且在琴房的教学中,大部分专业老师,都侧重于学生的声音技巧和共鸣腔体的训练,忽略了进入歌曲演唱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声乐表演能力的培养,有的学生甚至还处于原始的自然状态,肢体紧张僵硬,眼睛不自然的到处乱看,手也摆放不自如,舞台上的走动显得那么的生硬。如何在声乐教学工作中,多加入声乐表演的训练,是每一个学生和老师都应该努力的方向。每一个声乐演唱者,全情的投入,富有感染力的演唱,做到既能唱又能演,才是我们每一位声乐工作者和声乐学生应该达到的目的,才能达到培养和造就他们成为全面的声乐表演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表演训练,肢体,感染力,舞台

上一篇:节能降耗技术在机械采油中的应用研究下一篇: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