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意味着什么范文

2022-06-09

第一篇:大学意味着什么范文

入团意味着什么

入团意味着不断提高思想觉悟,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把自己锻炼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事业和接班人,入团意味着学习,工作,生活等诸方面当好学生的表率,即先锋模范作用,入团意味着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团旗的内容和象征意义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旗面为红色象征着革命胜利,旗面左上角的黄色五角星以及黄色 圆形圈,象征着中国青年一代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团徽内容

团徽的内容为团旗,齿轮,麦穗,初升的太阳及其光芒,写有“中国共青团”五字的绶带。它象征着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照耀下,团结各族青年,朝着党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作为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一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党政中心,充分发挥团组织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发挥团员、团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保持共青团的先进性,做到有理想,有抱负,遵纪守法,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做到能帮助别人,团结别人,从而能影响别人,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了解共青团的基本性质,明确共青团奋斗目标和基本任务,正确对待团员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制度。最重要的还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完善自我,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不断奋斗 共青团的优良传统

1.坚持马列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2.永远跟着党走,在党领导下奋勇前进 3.站在革命的建设的前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团员义务

(一)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团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完成团组织交给的任务,在学习、劳动、工作及其他社会活动中起模范作用。

(三)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团的纪律,执行团的决议,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风尚,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挺身而出,英勇斗争。

(四)接受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积极履行保卫祖国的职责。

(五)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热心帮助青年进步,及时反映青年的意见和要求。

(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改正缺点和错误,自觉维护团结。 共青团性质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传播知识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

第二篇:成年意味着什么美文

成年意味着什么?------成熟?稳重?我们是树,在岁月里一圈一圈积攒年轮。成年,更多地意味着内心的成长,痛并快乐过,且歌且笑过,跌倒了,爬起了 ……一点点蜕变,一点点长大,一点点成熟。

成年的生活多了分沧桑,少了分随意;多了分责任,少了分放纵;多了分小心,少了分执著;多了分现实,少了分真实。时间催化着我们不得不长大。我们只能学着成熟。别无选择。

18岁的生日正好是去大学报到的日子。成年的那一天没有蛋糕,没有礼物,没有祝福,只有看着爸爸妈妈的身影一点点远去,一点点消失,留我一人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心里有一丝隐痛、一丝苍凉。那天终于明白,成年就是要一个人走一个人自己的路。

泰然任之,是为成年。而明如镜台的赤子之心,只要我们珍念它的明净,时时擦拭,便不畏世间有尘。 成年意味着成熟,就像一只香甜的苹果,遭同类的排斥、嫉妒,但获得的掌声也更热烈。而在成熟的外表下,纯真的内心更显珍贵。成年人的纯真不是幼稚,它包含着成年人的稳重、清澄,让人心动。我期待着成年后的自己,仍能肆无忌惮地绽放美丽!------青年文摘

人生的每个阶段所要做的事情不同,自然会随之产生一些特定的烦恼。所以成年并不意味着烦恼的增多,我们应抱着一种轻松的心态面对成长。 其实成长很简单:在努力中顺其自然,在顺其自然中努力。

成年,少年们想加入这个行列,青年们想退出这个行列,中年们笑看这个行列。成年意味着成熟,意味着成功,意味着责任,但成年不意味着失去纯真。只是责任心把纯真珍藏,成功的光芒把纯真掩盖,其实成年不曾失去纯真。

第三篇: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无论多娇美的玫瑰,多甜蜜的巧克力,多奢侈的礼物,都无法给你一个真正的爱――这些不过是传递爱的手段和形式,而不是爱本身。

就如同那句话:你问我月亮在哪?我可以指给你看,但要弄清楚,你真正想要看的是那月亮,而不要迷恋我的手指。如果月亮代表爱,那么,玫瑰和礼物不过是指向月亮的手指罢了。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形,我们迷恋被人爱以及爱上一个人的那种感觉,却不肯去看看爱是什么。如同我们迷恋指向月亮的手指,而不肯去看真正的月亮,虽然我们误以为指向月亮的手指就是真正的月亮。

我们往往以为,爱,就是被人爱。因为被人爱了,所以我才会去爱这个人。假如我爱一个人,而这个人却不爱我或爱过之后又不爱我了,那么,我还会爱吗?

你可以像茨威格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那样说:“我爱你,与你无关”吗?

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呢?

描述爱一个人的过程,有一句话我很欣赏:相遇是缘起,相知是缘续,相惜是缘定。

【相遇】,是爱一个人的开始,也是最容易的。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自爱和自信,在生活中邂逅一个让你怦然心动的异性并不困难。就像球星贝克汉姆描述他是怎样遇到辣妹时,他说:“最对的那个人不用去寻找,到了时机,她会自动现身在你眼前。”

一见钟情,那是几万分之一秒发生的事情,其实并不困难。之后的热恋和新婚头几年,这种爱还会一直燃烧。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理想化的过程,就像我们在心理治疗中,个案可以迅速地对治疗师产生某种类似父母的情感,我们称之为移情。一见钟情,也有个心理名称,即“自恋性移情”,就是把我们最爱的那个理想化的全能的自己投射给一个异性。当然,把这么美好的情感体验,做如此冷冰冰的描述,是有些大煞风景。

【相知】,其实是个特别困难也特别痛苦和煎熬的过程。很多婚姻就是在这个相互了解的阶段纷纷解体,有的是因为相互无法忍受,有的是因为外遇,有人是因为感到在婚姻中被深深的伤害„„相知的过程,也就是收回移情和理想化幻灭的过程,一切那么美好的伴侣变得那么面目可憎„„相知的过程,是两个真真实实的人在心理意义上猝不及防的赤裸相见,彼此毫无遮挡,毫无自保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多少人在婚姻中陷入自怜的泥潭中挣扎不已?多少人在婚姻中冷漠地封闭了自己?多少人从婚姻中仓惶地撤退?多少人在婚姻的幻想中迷失了真正的自己?

相知的过程中,是一种对我们内在亲密关系的伤口的挑战。几乎每个人在亲密关系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一些遗憾和未完成的渴望。当我们一个人度日时,这种伤口暂时处于沉睡状态。然而一旦进入婚姻,这种被压抑已久的无意识渴望会汹涌而出,一股脑寄托在伴侣身上,但结果往往是失望和遗憾。在指责、抱怨、伤心,无望之后,我们开始封闭自己真实的情感,婚姻关系只剩下空壳和形式,或者变得支离破碎。

只有当我们自己内在的亲密关系和谐了,不再把渴望寄托在伴侣身上,才能够做到真正的相知,真正的理解。这时候,我们才有能力用崭新的眼光去看到真实完整的伴侣。也才能爱他,尊重他,理解他,给予他自由和爱。同样,真正的爱也会降临到你的身上。只是,那已经不是生命的必需品,因为你已经从爱自己,爱伴侣中得到了足够的满足和快乐。

【相惜】,是一个对亲密关系接纳和整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看到了自己和伴侣的不完美,也看到了自己和伴侣维系亲密关系的力量,开始接纳自己,也接纳伴侣。在这样的情形下,如果双方还有感情,就会形成一种既不是理想化,也不是过份挑剔和要求对方改变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珍惜的亲密关系--最重要的,是相互的爱和尊重的关系。如果感情已经不再,那么,依然可以好好地说再见,感谢彼此相互的陪伴和共同走过的日子,让那份曾经美好的情感留在心底,成为永恒,这份爱并不会因为分离而消失。然后,你依然可以满怀对自己对他人的爱,你的生活依然可以继续。分手,也可以成就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相惜】。

相遇,只是为相爱的人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所以,相遇是缘起。而相知,才是爱的冒险旅程的开始,这个阶段,充满了不可预测的风险和危机,需要你用足够大勇气和智慧去体验和经历这个过程,爱才可能继续--相知是缘续。而经过了挑战和危机的阶段,懂得了珍惜生命中的缘分,爱才能最终相守,无怨无悔携手今生--缘定今生。

所有的婚姻和情感关系,毫无例外地都要经历这个过程,这其中所有的艰辛,痛苦,绝望,没有一个你可以绕得过去,你必须和伴侣携手去走完这段冒险之旅。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找到那个完美的爱人,希望能找到自己的灵魂伴侣。可是,即使你找到了,这个旅程你也还是要经历。

如果你还没有开始爱,没有开始这个旅程,你是否还敢于去开始这个冒险之旅?

如果你已经开始了这个旅程,正在前进与撤退的挣扎中,你是否还有勇气继续前行?

这就是为什么真正的爱在这个世界上如此稀缺的原因。因为,每个人本质上都想爱自己,被人爱。但实际上,大多数人都不相信爱,不相信无条件的爱。

所以,那么多人不敢去爱,因为害怕爱会带来失望,带来伤害。

所以,爱一个人意味着冒险。你将开始一个亲密关系的探险之旅:从甜蜜到失望,从失望到绝望,又从绝望中涅磐重生,开始新的希望。然后从希望到接纳,到和谐,到喜悦。从相遇到相知到相惜,这个旅程,相爱相守忠贞不渝的爱侣们都能体验到这个过程。

爱是生命的冒险,是一种亲密关系的探索和发现。亲密关系会教导我们怎么去爱自己,尊重自己;以及怎么去爱伴侣,尊重伴侣。

爱一个人,就意味着尊重他,爱他,给他做自己的自由,允许他以自己本来的面目活着。

爱一个人,也意味着尊重自己,爱自己,成为自己,并在亲密关系中找到足够的勇气和支持,以自己的真实样子活着。

爱一个人意味着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也意味着允许你所爱的人成为真实的他自己。

美国电影《返老还童》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爱的大片。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爱一个人,意味着无论形式如何:是否浓情蜜意,是否浪漫开怀,是否痛苦绝望,是否能相守在一起,是否分离,是否能得到爱的满足,是否爱人能否符合你的期待„„都会坚定不移地去爱。就如同那句关于爱的经典: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也许,这么高的境界,需要我们用一生的生命去冒险,去寻找,去盼望„„

如果爱一个人,意味着这样一种迎向他人的冒险,你还会勇敢地去爱吗?你还愿意付出这样一份对自己对他人的信任吗?

然而,无论爱多么遥远,多么艰难,都要爱„„生命就是爱,就是冒险,不是吗?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四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

苏 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教育思想是一笔宝贵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用心去继承。《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是他一生心血筑就的纪念碑。人们在这纪念碑面前,可以玲听到许多烩炙人口的有益教诲;可以汲取到许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素质教育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我选了其中一段话,来谈谈我读书的心得。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

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这是苏霍坶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许多教育管理者经常思考的问题,每个校长或负责人都希望自己的部门拥有足 够多的好教师,谁都知道只有拥有了好教师才能培养出好学生,好公民。怎样的教师是好教师?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好教师呢?我们先看苏霍坶林斯基是如何去做的。

苏霍坶林斯基认为: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 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我一直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也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要用爱去感化学生;用爱去启迪学生。然而 爱学生,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 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 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 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第二,一个好教师应精通他所教的科目建立的那门科学,热爱这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况——最新的发现,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

一 个好教师应精通他所教的科目,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教师应有渊博的知识,由于知识渊博,教师才可以在课堂上将注意的中心放在学生上,如果教师只局限于 教科书,而不打开学生的科学视野,就会让他们失去任何求知欲。这样会扼杀学生的智力素质和才能。渊博的知识从何而来?“阅读,阅读,再阅读”。 第三,一个好教师要精通心理学和教育学,懂得而且能体会到缺乏教育科学知识就无法做好孩子们的工作。

教师和其他行业的从业者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教师除了具有专业的知识以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教育工作首先是与人打交道,所谓“育人先育心”。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人并善于运用的教师,工作起来就像《庄子-养生主》中的那个十九年才换一把刀厨子一样游刃有余;而不懂得或不善于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人则像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的普通厨师一样吃力不讨好,因为它只是用力做事,而不是用心做事。

第四,一个好教师要精通某项劳动技能,并且是这项工作的能手 过去有一句流行语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这就话永远也不会过时。劳动是一种智慧和汗水的付出,但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劳动能给人精神创造的幸福,劳动的快乐也就在于此。

做最好的教师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最初愿望,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终极目标。作为教师的我要以蓝天般广阔的胸怀去容忍孩子的错误,要把师爱平等的、毫无保留的 给予我们的学生,把教育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从而获得学生的尊重与拥护。以爱作为教育的钥匙,让爱融于课堂,让课堂变成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才艺 展示的平台。

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今天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一个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一个好老师,对于孩子意味着什么

小衣很久没有去幼儿园了。今天第一天送她去,跟王老师抱着哭着跟我说的再见。我走的时候心里很难受,也很舍不得。虽然单位有事情,我还是站在栅栏外面看着她做操,跑步。。。她不高兴,我真的不忍离开。 她的情绪明显的不高。真想进去抱抱她。我经常送她进去以后站在外面看她做操。从远处静静的看自己的孩子和近处看不一样的感觉。站在幼儿园栅栏外面看着远处的小衣,是我思索最多的时候。今天早上带着活动的王老师和宋老师,韩老师应该是中午班。大概因为手足口病,班里的孩子很少,只有十个左右。做完操后,别的班都进去教室了,王老师带着小衣她们在操场上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跑着,闹着,小衣终于笑了。看着她开心的走进了教室,我也轻松的离开了。 我一直觉得自己给小衣选择了一个好的幼儿园。在这个幼儿园里,我更觉得幸运,因为小衣遇到了三个好老师。王老师,是小衣的班主任。她真的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女孩子。无论什么时候见到她,都会看到她的小虎牙,因为她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小衣很爱她,发自内心的爱她,喜欢她。因为她经常会回家给王老师做礼物,给王老师画画。。。一个能留在孩子心里的老师,我觉得这是对她最高的评价。还有今天下午,小衣她们有舞蹈课,我和她班希希妈妈在门口等她们放学的时候,希希妈妈对我说:“希希也是很久没有来幼儿园了,前几天她对希希说‘你赶紧去幼儿园吧,不然等放假以后可能就看不到王老师了,因为王老师可能不教你们了。’于是,希希就赶紧上幼儿园了。。。”我听了,心里也挺感动的,一个家长,孩子都留恋的老师,怎么能不是好老师呢?!经常看着别的班做完操走进教室,而王老师还带着小衣他们班在外面做游戏,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开心的坐到地上,甚至乐得躺到了地上,我都在想,小衣有这么个老师,真好!宋老师,是小衣的生活老师,一个让我放心把孩子交给她的人。每天下午去接小衣,她都会告诉我,小衣中午吃了什么,吃了多少。晚上吃了什么,吃了多少。小衣今天大便了没有,今天玩的高不高兴,或者她今天为什么哭了,她还告诉我小衣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我告诉宋老师小衣不吃肉,小衣有时候回来跟我她今天吃肉了,因为是宋老师喂她吃的。。。还有韩老师,也是一个女孩子,教小衣她们英语,教的很好。她相对于王老师可能比较严厉一点,小衣有点怕她,我告诉小衣,每个老师的性格都不一样,就像每个妈妈的性格都不一样,但是妈妈都是爱自己的宝宝的。每个老师也都是爱你们的。小衣很懂事,她告诉我:“调皮的,不听话的孩子就是要挨熊的,我调皮的时候妈妈还熊我呢,对不对?”“一点都没错!”。。。我每天接走小衣的时候,习惯性的对老师说“谢谢!”其实,自己回来想想,这一切,何止是一句“谢谢”可以表达出来的。

我自己觉得,我对小衣很细腻。我真的很用心的在尽我所能的给她我认为好的,对的一切的东西。吃的,用的,做人,做事。。。以前她在我身边的时候,我很努力的在做一切。她去年去幼儿园的时候,很长时间我不能适应,我不知道她不在我身边会怎么样,开不开心,适应不适应,会不会受别人欺负。。。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现在看来,其实一切都很好,甚至比跟在我身边都好。今天晚上我搂着光溜溜的小衣在床上聊天,老妈进到卧室看到了对小衣说:“你看看,你去幼儿园多好,你妈妈亲了你一晚上了还没亲够呢,做错事情,做错题也不用挨熊,对不对?明天还去不去了?”“很对!去!”呵呵。。。老妈说的没错!从幼儿园练完舞蹈,我都是抱着她下楼的,因为看得出她很累。她搂着我的脖子说:“妈妈,你真好!”她很细腻,也很懂我的心。

我们小区里今年有好几个孩子要进幼儿园,妈妈们也是跟我当年一样,顶着烈日跑遍济南的大大小小的幼儿园啊,她们跟我征求意见,我告诉她们,其实,幼儿园没有让家长百分百满意的,选个硬件差不多的幼儿园,重要的是看看老师怎么样。呵呵。。。结果,她们都托关系进了山大幼儿园,因为我觉得山大幼儿园的老师很多都不错的,小衣有时候回来告诉我“妈妈,我告诉你啊,今天我小便的时候大便了,宋老师不在,是蛋蛋他们班的闫老师给我擦的屁股.”“妈妈,我告诉你啊,今天我在操场玩的时候,胡博羽她们班的那个老师给我梳的辫子了。。。”你想想,能给别的班孩子擦屁股的老师,她肯定是一个很有爱心的老师。能给别的班孩子在操场上梳起辫子的老师,她是一个多么有心的老师。呵呵。。。希望小衣的这些小伙伴们能像小衣一样遇到好老师,像小衣一样,在这个幼儿园里快乐的成长。

一位好老师意味着什么

前几天在北京碰到一位老先生,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我曾有一对双胞胎的儿子,但现在,一个已经不在人世,另一个在北京的一家研究机构工作。两个孩子出生在80年代初期,当时我在一座城市的工厂工作,爱人在另一座城市的乡镇工作。由于生活困难,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们夫妻决定每人抚养一个。于是,两个儿子分别进了不同的学校。

进 了不同的学校无所谓,关键是两个儿子碰到了两位不同的班主任。小学六年,随着爱人长大的儿子,碰到了一位富有爱心、教学能力很 强的好老师,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学、中学、大学,一路走得很顺,现在是核能专家,我们全家为之骄傲;但是,随着我长大的儿子,碰 到了一位脾气火爆、没有耐心、教学能力很差的班主任,经常体罚孩子,如孩子犯了错误让他们之间打耳光——这些都是后来才知道的。我的儿子学会了暴力,逃 学,骗人,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最后读了一个职业高中,晚上约同学一块去偷东西,被库房的电当场电死了。

我呀,至今后悔。为什么你们当老师的,有的如此好、有的这样坏?

说着,他的泪水流了下来。我也戚然。

是啊,两个遗传、智力、家庭、背景几乎一样的孪生子,由于碰上了一位好老师或坏老师,其人生之路出现了天壤之别,真的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啊。

这 几年,我们国家天天在强调教育均衡,也使了很多很多的招数,譬如投资改造学校、免费课本、老师支教等等,试图让学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均衡起来,但是, 我们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强的还是强、弱的还是弱。我想了想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主因是我们对教育均衡的理解出了问题。 如果从官员的角度去理解教育均衡,则就是目前我们各级政府在做的无用功的均衡;如果从儿童的角度去理解教育均衡,其实为每一个班的孩子配上一位好老师,就是一种教育均衡——一个伟大的人物,可以出自京城,但也可以出自山沟,关键是碰到了好老师没有。

我的观点是:对孩子来说,教育最大的不均衡,不是教学楼、教学条件或教科书的差异,而是他们不能选择的老师之间的不均衡!

一位好老师,对孩子而言意味着幸福成长;但是,我们的制度、我们的环境、我们的政策,能解决这一最大的难题吗?

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

——读苏霍姆林斯基有感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汤汪中学

田德荣

邮:

225004

摘要:

好教师的标准:

①一个好的教师是个热爱孩子的人②一个好的教师应

该是精通他所教科目所属那门科学的人③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懂得心理学和教

育学的人,

懂得而且体会到缺乏教育科学知识,

就无法做好孩子们的工作④一个

好的教师应精通某项劳动技能,并且是这项工作的能手

关键词:热爱

精通

教育科学

劳动技能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

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扎根于基层教育教

学工作,

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一笔

宝贵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用心去继承。

在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过程中,

我对他的

“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

感受最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一个好的教师是个热爱孩子的人。

热爱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热爱可以创造人间奇迹。

匈牙利诗人裴多斐曾

作过一道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他热爱自

由,把自由看得比爱情和生命还要重要;孔子热爱道,他说: “朝闻道,夕死可

矣。

”早上学习了道,晚上死了也不遗憾。孔子为了恢复周礼,传播他的道

( 政治

主张和思想文化等

)

,周游列国,四处踫壁,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终成为我

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热爱孩子。

苏联卫国战争中,

苏霍

姆林斯受过重伤,

伤愈后不能重上战场,

被委认为一所中学的校长,

后任区教育

局局长,

但他主动在

1947

年放弃局长位置,

回到学校工作,

一直到 1970

年他去

世,仍是中学校长。这就是爱的力量。他爱教育事业,爱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发

自内心的喜爱,

感到跟孩子们交往中有一种无穷的乐趣。

儿童是天真烂漫的,

童的世界是一泓清澈的湖水,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伪饰,不矫情。苏霍

姆林斯基善于和孩子们交朋友,

关心他们的快乐和悲伤,

了解孩子们的心灵,

刻也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他说:

“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

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爱孩子’

作为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

苏霍姆林斯基一心扑在教育上,

他不仅是一位优

秀的学校领导,教师的楷模,更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他把每一个学生视为“我的 2

孩子”

。上课之前他常常把孩子们迎进校门;放学后,总要一一送走孩子们,然

后才干自己的事。他把学校称为“我的家”

,他付出了极大的精力,使帕夫雷什

这所极为普通的农村学校,

在办学上达到了苏联当时最优秀的水平,

成为先进教

育的实验地。

可以说正是源于对学生的爱,

才使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孜孜不倦地

从事繁琐而细致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取得的巨大的成就。

苏霍姆林斯基晚年常常因病住院,

即使在病房里也依然坚持工作。

病友问他:

“你这个有名人物,社会主义劳动英雄,为什么在病休时还要不停地工作呢?”

他回答说:

“人的使命,就是为了人民而生活。

”我觉得他说这话是发自内心的,

不是喊口号,

说空话。 我国哲学界有位著名的哲学家叫冯友兰,

他有一篇文章

《人

生的境界》

,文中把人生分为四种境界:

(一)自然境界,

(二)功利境界,

(三)

道德境界,

(四)天地境界。所谓天地境界,就是一个人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

事,

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

自觉地做所做的事。

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就达到

了这样的境界。

没有谁逼着他那样忘我地投入工作,

也不是为了名和利,

他这样

做,完全是因为他想这样做并从中得到很多的乐趣。

老子说:

“故欲无常,以观其妙。 ”只有无外欲,才能进入客观存在的道的境

界,

体会宇宙的奥妙。

苏霍姆林斯醉心于教育事业,

进入了教育教学的自由王国,

教育事业支撑了他的整个的生命,使他短暂的

52

年的岁月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

光辉。我在他身上读到了人格的崇高与伟大,他值得全世界的老师们景仰。

热爱学生,就是要对他们一视同仁,持之以恒,要理解、尊重和信任他们,

严格要求他们。

反观在现实学校生活中,

有一些老师对学生不是很有热情,

尤其

对于各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甚至有厌烦的心理,

对工作不是满腔热枕而是敷衍了

事,得过且过,上完课,改完作业即万事大吉。这些老师只是把教书看作谋生的

手段而不是当成一项事业来完成,

相比苏霍姆林斯基,

应该感到惭愧。

教育工作 就是“用心灵塑造心灵”工作,不喜欢孩子的老师,最好是另谋高就,否则,不

但自己不快乐,而且会误人子弟。

其次,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精通他所教科目所属那门科学的人。

他热爱那门科学,

并了解它和发展——最新的发现,

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

近取得的成果。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应该是一个有智慧,有学识,善思考,酷爱

知识的人。苏霍姆林斯说:

“教师的知识越多,他的学生掌握知识就越容易,他在学生和家长是的威信和信誉就越高,孩子们就越把他当作知识之源而被他吸

引。

苏霍姆林斯基学识渊博,

著作等身,

尤其对教育学、

心理学等学科有独到的

建树。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校长,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列,严格要

求自己,成为终身学习的榜样。他要求教师努力提高教育素养,包括:精通自己

所教学科的内容; 懂得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法等教育科学知识有较高的培养和工作激情。三者不可偏废。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因此,被人尊称为“教师的教师”是当之无愧的。名师出高徒,各方面素质较高的老师,才可能在教学实践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真正教好学生。

就我所在的学校老师而言,

有多少人能精通他所教的学科的呢?有的老师仅

靠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几十年也都教下来了。

有的人几乎从不阅读相关的教育教

学书籍和杂志,

对于所教学科的最新动态最新研究成果几乎一无所知。

语文老师

没有读过几本名著,

却不断号召学生读名著;

自己多少年没写过几篇文章,

却整

天指导学生如何写作文。因为从根本上讲,老师读书做学问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老师关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只要学生成绩好了,老师的一切也都好了。

一些语文老师分析课文时照本宣科,

从不敢自由发挥,

因为他们没有多少自由发

挥的资本,

一节课几乎是教参内容的翻版, 所教的学生缺乏惜玉悟性和灵气,

谈不上想像力和创造力。

有的老师虽然也认识到精通业务的重要性,

但苦于繁重

的教学任务和繁琐的日常事务,只好割爱了。

苏霍姆林斯认为,

要办好一所学校,

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不行的。

为学校领导,应该关心爱护教师,尽量减轻教师的负担。他说:

教师要精力充

沛地工作,

就需要休息;

要提高教学质量,

就需要有自由时间,

以供读书和研究。

自由支配时间是根,

它滋润着教育艺术的枝和叶。 ”

因此教师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对于长远的教育教学工作而言是远视的,是事半功倍的。

第三,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懂得而且体会到缺

乏教育科学知识,就无法做好孩子们的工作。

教师和其他行业的从业者相比,

有一个很大的不同,

那就是教师除了具有专

业知识之外,

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

教育工作首先是和

人打交道,其次才是和知识打交道,所谓“育人先育心”

苏霍姆林斯从多年的

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各种各样的育人方法,

使教育教学工作做到事

半功倍。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并善于运用的老师,工作起来就像《庄子·养

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 -----樊元辉

回忆如昨,眨眼间,我已在三尺之地站了整整十六年了。然而,这十六年里,作为班主任的我,总也忘不了那个背影,那双大大的眼睛!

那是2004年,我在广州一所实验学校任教。每当我走进教室,目光落在刘小华的身上时,我的心里就有一阵揪心的痛!

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小男孩,不知是性格的内向,还是天生的自卑,总之,自从我任班主任后,总看见他是默默地来,又默默地去。每当我看到他形单影只,孤身一人,他那单薄的背影就深深的刺痛了我的眼睛,让我的内心充满了一种无法言诉的怜悯与心痛!我,决定走近他!

从孩子们的口中得知,他是新转来的,除此以外,一无所知。可是当我通过对他家人的了解时,我不禁惊呆了:自从父母离异后,他就一直跟着现在的叔叔,并且患 有白血病!自从孩子知道这些事情后,性格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昂贵的医疗费用,却不得不让几乎一贫如洗的他们进行着保守治疗。

在回校的路上,“刘小华”、“白血病”这两个字眼不断地交替出现在我的面前。“我能为孩子做些什么?”我叹息着,不禁问自己„„

“小华,到老师办公室来一下。”第二天放学时,我叫住了孩子。 “老师,您找我?”一双大大的眼睛胆怯地看着我。

我让刘小华坐在我的身边,对他说:“老师这几天很不开心,你能陪我聊聊天吗?”

他愣住了,转而不好意思的又兴奋地点了点头。

他听我聊了很多,包括我的家庭、我的工作以及我的经历,他也不时地看着我,有时插嘴还询问我几句,也许是我的坦诚感动了他,亦或是我的经历影响了他,总 之,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与我越来越投缘,跟我走得越来越近,有时,我也主动地去触及白血病这个话题,让他学会面对,学会坚强,学会抗争。渐渐地,小华的性 格慢慢有所改变,开始和同学交往了,同时,也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乐观了。上课时,有他回答问题的声音;作业时,有他奋笔疾书的身影;上体育课时,也有 他和同学们嬉戏玩耍的笑声„„看到这一切,我的心里不禁涌出一股暖流:孩子,你的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然而,渐渐地,刘小华精神状态越来越糟糕了,并且隔三茬五的请假,我知道,孩子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再后来,我去他家时,已是人去楼空„„

十一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见到过刘小华,再也没有听到过有关他的任何音讯,但我一直都在为孩子祈祷,我愿孩子平安、快乐、幸福、健康!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 过: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 己也曾是个孩子。我想,我会成为这样的老师!这是2004年,那个寂寞的背影告诉我的!!

第五篇:海洋:对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

近几个月,中国家门口各海域时而惊涛骇浪,时而暗流潜涌。这使我们不能不深入思考一些长久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海洋与陆地是一个什么关系?海洋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西班牙舰队的失败送进英国人耳朵里一个什么秘密?

英国与西班牙海上争霸的故事可以很好说明海洋与陆地的关系。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以后,英国的战略家富勒就说,西班牙舰队的失败就好像一个耳语一样,把帝国的秘密送进了英国人的耳朵。这是一个什么秘密呢?就是在一个商业的时代,赢得海洋要比赢得陆地更为有利。英国就是从这个地方看到它在陆地上是没有什么作为的。英国的陆地面积不大,当时的人口只有几百万人,要以这样的条件在当时的欧洲大陆称雄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它采取了一个战略,就是立足陆地,争衡海洋。它的策略就是不跟其他欧洲列强争夺土地,只要保证自己的国土不丢即可。同时它把主要的国力集中在海上,依靠海外建立一个帝国,以海外帝国的输血维持本土母体的强大。英国是一个既有陆、又有海的国家。它很好地解决了一个陆洋与海地的关系。今天世界仍然是商业时代。富勒的这番话没有过时。

还有一个发人深省的例子就是苏联。苏联一直重视陆地和陆军,但强大一时的苏联在1991年就崩溃了。有人说,俄罗斯陆军300年来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帝国全部丢失掉了。基辛格说,俄罗斯民族丢掉了它300年来从陆地上得到的一切。后来俄罗斯在总结苏联解体的教训时说道:“没有海权,任何国家都不能长期成为强国。”这实际上就是对陆地与海洋关系的一个总结。

海洋与陆地之争的意义在于,它首先决定了国家向哪个方向走,在平时这是战略发展方向,在战时这就是战略进攻方向。

历史上,中国海军曾是世界第一,甚至比今天美国海军在世界上的地位还高

有人说,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大陆型的国家,中国今后也应该坚持以陆地为重,海洋为辅。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本质上是清朝时争论的海防还是塞防的翻版。而且这个前提本身就错了。中国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1万多个岛屿、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绝不应该被认为是一个大陆型的国家。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个历史学家写过一本书,名叫《房龙地理》。这本书第37章的标题就是“中国:东亚大半岛”。那个时候美国就认为中国是半岛型国家。这样的国家应该是陆海并重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可以各有侧重,但两者必须兼顾。

然而,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却大多以陆地为主,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民族主要是农耕民族。中国历代只重视陆地,结果吃了很多苦头。而这种重陆轻海的意识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历史上中国海军曾经非常强大过,但却没有什么作为。在地理大发现的时候,中国的海军是世界第一,比今天美国海军在世界上的地位还高。美国着名历史学家《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如果当时的中国也像欧洲一样对外开拓的话,今天中国人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就不是1/6,而是1/2。”

陆上发展就好比种地,海上发展就好比经商,一边种地,一边经商,有什么矛盾的?

中国大陆的基本形态,西边是高山,西北是大戈壁,再向南、向东都是大海,一迈脚就掉进海里了。中国的地理天然就是这样。与陆地相比,海上有公海,但陆地上却没有“公地”。所以说,中国陆上发展之路天然就是走不通的。虽然在陆上走不通,我们还有两边向海,可以以陆地为支撑,走向海洋。因为,世界上陆地是分割开的,只有海洋是相连的。只有通过走向海洋,才能走向世界。中国未来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所以应该重视海洋。

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并不是因为中国没有陆权或是陆权意识不够而导致的,而恰恰是因为中国没有海洋意识导致的。我们没有海洋意识,但威胁却多是来自海上,结果把我们的陆上的利益丢光了。海上冲不出去,陆上也守不住。万里长城起到作用了吗?历史上是这样,今天是这样,未来还是这样。所以,中国要想发展自己,必须走向海洋。

而且陆地和海洋两者并不矛盾。打个比方,陆上发展就好比种地,海上发展就好比经商,一边种地,一边经商,有什么矛盾的?我们经常说,无农不稳,无商不富。两者兼顾,又稳又富,不好吗?中国走向海洋是顺理成章的。

一头大象不管是走向森林还是走向原野,它都是大象,不会变成狮子和老虎

把发展海外力量等同于海外大规模进攻,那是历史上帝国主义国家大国崛起的故事。中国今天发展所抱定的宗旨是和平崛起,同历史上列强的侵略扩张完全是两回事。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对海洋的依存度比过去大大增强,出口商品,进口能源,一进一出主要都是海。今天,海洋无形中成了中国的命脉。国家利益的疆界也相应地因为海的出现而大大拓展。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扞卫海上权益的能力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发展包括海军在内的国防力量是自然而然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国发展海上力量决不是要扩张,决不是同其他国家搞军备竞赛。

实际上,中国要扞卫自己的利益疆界,其本质还是一种防卫战略。目前我们本身的力量还很弱小,我们的国力还不十分强大,军队的装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还面临着反对分裂的重任。所以说,中国走向海洋的道路非常曲折和艰难。中国的海上力量根本构不成对别国的威胁。

而且从中国的发展来说,中国秉持着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在这样的一个理念下,中国的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很有限的。这个目标就是维护海上合法的利益和自身的安全,其战略防御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回顾历史,近200年来的战争不是发生在中国的本土就是发生在中国的门前。中国理所当然要防止这种历史悲剧重演。这和历史上那些帝国主义大国在崛起中掠夺别人领土和财富的行为不可同日而语,也与今天某些意图称霸世界的国家所追求的战略目标完全不同。中国的发展目标不仅不会以战争来实现,就是崛起以后也不会以战争手段谋取霸权。这是中国的传统。在这样一种和平的和克制的国家战略目标理念下,中国军队不管向哪个方向走,都必然是世界和平的维护力量。这就像一头大象,不管是走向森林还是走向原野,它都是大象,不会变成狮子和老虎。

一支现代海军在国家中的作用是什么?

为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是军队的使命。国家的海外权益要靠海上的军事力量来维护,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这样做的。

而在现代条件下,一支没有空中攻防能力的海军几乎没有生存能力,不能叫作现代海军。因为在没有空军掩护的情况下,水面力量战斗力受到很大制约,这已经被60多年前的二战所证明。而在现代乃至未来的战略点穴式的远程空中打击中,这样的海军会被对手直接超越,从而成为一条新版“马其诺防线”。谁能为海上力量提供空中掩护呢?这就是航母。

如果是在近岸,岸基飞机可以为海上舰队提供护航。但如果在远洋,长时间的空中掩护就只有靠航母。另外航母编队是现代海军作战的核心。没有航母的海军,那海上作战任务是非常有限的。有人可能会说,海上力量还有潜艇呢?一般来讲,常规潜艇是一种小威力的偷袭武器,没有办法完成类似为大规模商船护航的任务。而且二战也证明在空中力量的威胁下,潜艇的生命力是很脆弱的。在今天的侦察卫星和各种监视设备的作用下,潜艇的作用就更受局限。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航母在现代海军中的核心地位不会被取代。

远程飞机和精确制导导弹无法取代现代海军

有人说未来大航程陆基飞机和精确制导导弹可以取代航母的地位,这实际上是对航母性能不了解。航母的主要武器是飞机,但航母从来都不是以单舰来作战的,而是编队行动。这个编队有空中预警、空中攻击、对空防御、对岸打击、对舰攻击、水下攻击等多种作战形式。而且由于航母是一个全方位的浮动机场,加上舰载飞机的作战半径,一般一个航母一昼夜的作战空间可以达到百万平方公里。什么样的陆基飞机和导弹能有这样的战略能力呢?

至于说陆基飞机和精确制导武器对航母的威胁那更多地是理论上的推演。一个航母编队有着严密的水上、水下、空中、立体的,远、中、近多层次的防御能力,武器种类众多。以美国现在的舰母编队为例,最外围的“宙斯盾”战舰具有反导能力,能够打下弹道导弹,当然对飞机和巡航导弹就更不成问题。所以说,一般常规性的武器很难轻易对航母构成可信的威胁,再加上卫星和电磁的防护,就更难了。美国两次打伊拉克。伊拉克飞机导弹都有,包括弹道导弹,但没对美国航母构成什么威胁。目前认为,对航母真正有威胁的除了航母本身外,主要是核潜艇。但拥有这种武器的国家寥寥无几。

还有人说,伊朗的无人机也曾近距离对美国航母进行侦察,然后又安然返回。因此,有人得出结论,未来无人机能对航母构成重大威胁。笔者认为,虽然伊朗的无人机能够接近美国的航母,并给美国的航母拍照,但并不代表它能把航母击沉,或给航母造成多大伤害。航母自身的抗打击能力非常强,舰体非常厚。一般来讲,一艘航母能够承受十几枚到几十枚巡航导弹的攻击。

西方“中国航母威胁论”是一个精心策划的战略阴谋

西方一些媒体和机构散布的“中国航母威胁论”是一个十分可笑的命题:当今世界,有9个国家拥有26艘航空母舰,没听说谁喊“威胁”,中国一直没有航母,却构成了“威胁”!这里我们可以看一看,抛出“中国航母威胁论”或有意散布这一论点的都是哪些人。

这些人不是属于美国的一些媒体和所谓的军事学术研究机构,就是属于日本和欧洲的一些媒体和机构。他们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其国家都是传统海洋大国,享受海洋赐予的恩惠多则500多年,少则100多年,都有着传统的海洋势力范围。深入思考可以发现,这种荒谬论调的背后其实是一个精心策划的战略阴谋。

美国前太平洋战区司令布莱尔说:“我们尊重解放军在大陆上的权威,但我们必须让他们明白,海洋和天空是我们的。”这里面透露出来的潜台词就是,西方这些传统的海洋强国不希望看到一个新海洋大国的出现。

然而,由于中国奉行和平、和谐的理念和外交政策,因此谁也不愿意或没有理由硬性围堵中国的海上之路。于是,他们采取这种心理战术,贼喊捉贼、危言耸听,在中国周边乃至更大范围内制造恐慌,企图诱使中国继续采取固守本土的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同时掐灭中国人海洋意识的萌芽,延迟中国走向海洋的步伐,将中国继续屏蔽、隔绝在海洋等广阔的人类公共空间之外。这是当前某些西方智囊认为成本最低的战略首选。

冷战中,美国就曾采取过这种策略:操纵北约,造成从陆地上对苏联的军事进攻态势,同时进行核、太空军备竞赛,诱使苏联把主要的国防资源,投向陆军和战略火箭军,从而釜底抽薪,使苏联不能在海洋上与其争衡。今天,西方一些人此举与当年的动机异曲同工,区别只在于前者是以战略佯动为迷惑,后者是以战略心理战为迷惑。

上一篇:大学心理学感悟范文下一篇:大阅读经验介绍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