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与日本文化之我见

2022-11-27

周作人可被称之为中国研究日本文化第一人。 周作人研究日本文化历史比较漫长, 研究的范围也比较广。 周作人在研究日本文化时以其独特的视角对日本文化进行了不同的阐述, 从而加深了国人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本文将从日本文化价格、日本文化价值以及周作人的日本文化评价思想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介绍。

1日本文化性格

周作人在研究日本文化时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个方面就是研究日本的文化史, 另一方面就是研究日本的民俗学。 通过对这两方面内容的研究, 周作人提出了自己对日本文化性格以及国民性的看法。

周作人在评价西方人研究日本文化的成果时认为西方人多热衷于研究日本文化的广度, 即研究的范围比较广, 涉及到内容比较多, 比较浅显易懂, 从而也收获了大批的读者, 但在研究深度上却有所欠缺, 从而使得西方人的研究成果比较浅薄。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和西方人研究日本文化的出发点有关。 很多西方人研究日本文化是出于对东方文化的好奇心, 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对日本的宗教文化比较感兴趣, 正是因为带有这样的研究目的, 西方人在研究日本文化时总是会存在脱离实际的问题, 在理论上的研究也有生搬硬套的嫌疑, 从而使得其研究结果不能反映出日本文化的本质。 不同文化形成背景不同, 发展过程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研究文化时应有独特的研究视角, 采用合理的研究方法, 这样才能把握文化的本质。 日本文化是大和民族独有的文化, 其形成过程与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所经历的历史变迁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 如果只从研究日本文化的表面现象入手, 是难以真正挖掘日本文化的本质内涵的。 周作人认为如果想要研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 尤其是外国文化。 , 单从表面上进行研究是没有意义的, 必须要从其情感生活入手, 了解人们对自然和人生的态度, 才能有所收获。 因为, 人的情感生活是最能体现其文化精髓的。 所以, 周作人在研究日本文化时是从民俗学开始的, 而且比较注重宗教文化的研究。 通过研究周作人的著作我们也不难发现, 周作人也是以研究民俗学和宗教文化为基础对日本文化性格进行的研究。

首先, 是研究日本的日常生活以及民俗习惯。 周作人将日本国民的国民性概括为两点, 分别为 “现世思想”和 “美之爱好”。 通过对日本民俗习惯的研究, 周作人还将“美之爱好”的特点概括为下述几点。 第一, 崇尚自然美。 周作人认为日本人都比较喜爱花草, 崇尚简朴素洁, 这体现在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 日本传统服饰是比较简洁舒适的, 而日本人的饮食也是比较清淡的, 日式装修风格也偏重于简单、低调。 周作人肯定了日本文化的这种特点, 认为这是人的天性, 不存在伪善, 还充分肯定了日本人不避讳裸体的态度, 认为这也是日本文化追求自然美的一种体现;第二, 追求生活情趣。 周作人认为日本人非常讲究生活情趣。 生活中所用的物品虽然极为简单, 但却十分精致。 吃的食物点心虽然口味清淡, 但做工却很讲究。 日本人在追求自然之美的同时, 也非常注意享乐;第三, 天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周作人认为日本人对艺术具有很强的感受能力, 能领会到艺术之美。 这种对艺术独有的审美能力不仅体现在文学艺术中, 也体现在日本的建筑之中。 周作人说日本的诗歌即使描绘的是市井之风, 但在其中也会蕴藏着怅然之感。 在日本, 即使是普通家庭中的一草一木, 一花一石也能体现出日本人独特的审美, 这些普通的家庭装饰物中带有浓浓的艺术气息;第四, 讲究人情美。 周作人认为日本人富有人情味, 在日常交往中比较讲究人情, 从而使得自己对日本文化感到比较亲切。

其次, 是研究日本的宗教信仰以及国民思想。 周作人认为日本和其他民族最大的不同的之处就是日本的“万世一系”, 即日本从开国以来一直是由一个氏族统治, 没有其他异性氏族的侵入。 周作人特别强调了日本的这一特点, 并将其和中国进行了对比, 认为这是导致日本和中国思想不同的原因。 周作人认为这种 “万世一系”的传承方式加深了日本人对国家的感情, 日本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没有被他国占领过, 从而使得国民加深了自己对国家的热爱, 同时还影响了国民的性情, 使其变得更加刚健, 认为本民族具有很强的优越性, 这是凝聚一个民族的很好方式。 但是, 日本国民的这种思想有其好的一面, 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即这种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变态的优越感很容易演变成军国主义思想, 成为兽性的爱国思想。 此外, 这种爱国思想还有可能转变成为对于统治者的信仰, 即只效忠于统治者而非国家。 此外, 周作人在研究日本文化时还发现了宗教信仰对日本文化形成的影响。 周作人在研究日本文化之初是从文学美术角度出发, 后来发现这种研究视角无法对日本文化进行深层次地剖析, 经反思后才开始转为研究日本人的感情, 并发现研究宗教信仰是研究日本人感情的基础。 日本人信仰“神道教”, 这种宗教思想是从南洋传入日本的。 周作人认为中国传统的汉文化、佛教思想以及西洋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有限的, 更多地构成了日本文化的表层, 而日本文化的核心部分是由神道思想演变而来的。 日本人所信仰的神道思想一直在影响着日本人的感情, 如果想要研究日本文化, 则应从研究日本人的信仰入手, 这样才能发现日本文化的实质。 周作人在研究日本文化时没有受前人研究思想的限制, 而是将民俗学和宗教信仰作为研究的突破口, 对日本文化性格进行了比较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把握住了日本文化的本质。

2日本文化价值

判断一个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地位关键在于判断这个民族文化是否具有独创性。 周作人通过对日本文化的剖析, 形成了独特的日本文化价值观。

在我们的意识中, 日本文化是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同时也蕴含了大量的西方文化, 日本文化本身是没有独创性。周作人在其著作中也曾经说过很多人都认为日本文化是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模仿, 古代是模仿中国文化, 现代是模仿西方文化, 没有研究的价值。 但周作人却非常反对这种观点。 他认为日本的文化虽然包含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 但经过日本多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日本自己独有的文化。 就好像罗马文明出自希腊。 但是日本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结合在一起, 即不是简单的模仿了中国和西方文化形式, 而是将中西方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日本文化之中, 混合好了之后再倾倒出来, 从而形成自己独创的文化。 故此, 周作人认为日本文化是创造性的模拟, 但在模拟的过程中并没有丢掉其原有的特性。 例如, 日本人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 其创作过程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 但也有其自己独特之处。

周作人对日本文化价值的研究主要是从文学艺术和日常生活两个方面入手的。因为, 周作人认为文学艺术和日常生活是最能体现日本文化价值的。首选, 周作人认为虽然日本的文学创作受到了中国文学的影响, 但其中还是存在独特的精神的。周作人充分肯定了日本文学艺术的价值, 甚至认为日本的《万叶集》可以媲美中国的《诗经》, 而日本的《古事集》则相当于中国的《史记》。 周作人还提出日本的《源氏物语》作为长篇小说的代表, 其出现的时间要早于中国500年, 是唐朝的《红楼梦》。 除以以外, 周作人还喜欢读《浮世床》和《浮世风吕》, 说这种“滑稽本”是中国没有的, 可以视为日本原创的。上面所介绍的主要是日本的神话、小说、戏曲, 周作人还高度评价了日本的诗歌, 认为日本的诗歌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这和日本人的艺术审美能力以及日本语言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周作人认为日本诗歌具有两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日本的诗歌诗体比较简易, 第二个特点就是日本诗歌的思想比较深远。 周作人认为日本文化的价值也体现日本艺术上。他以日本绘画艺术为例对此进行了分析, 他说日本绘画艺术是从中国引进的, 但经过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和中国同类作品有很大的区别。此外, 周作人还认为日本文化价值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他认为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同, 有其自己特殊的生活习惯。这些生活习惯的养成和其所接受的文化熏陶有很大的关系。

周作人通过对日本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的研究, 总结出日本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创造性的模仿上, 即模仿其他民族文化, 通过自己内部的吸收、调剂, 形成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 从而使得本民族的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因此, 周作人认为研究日本文化对于中国人而言是必需的, 无论是研究以前的文化还是发展未来的文化都不能忽视了日本文化。

但是, 中国人普遍存在一种民族文化优越感, 认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日本文化是源于中华文明, 相比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而言, 日本文化不值一提, 很难真正研究日本文化。周作人也曾说过, 中国人比较自大, 这种心态不适合去研究外国文化, 或者说是难以客观理智地研究外国文化。 周作人认为在研究日本文化时不能只接受其优秀的方面, 而无视其暴行。即在研究日本文化时不要带有狭隘的民族观念, 而是应以一种比较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待日本文化。从这里可以看出, 周作人在研究日本文化时本是想要突破民族观念的限制, 以人类文化发展的视角去研究日本文化。但这种思想并没有完全实现, 主要是因为周作人自身带有过于浓厚的日本文化情节, 在研究日本文化的过程中虽然没有将民族观念带入其中, 但却融合了过多的个人情感, 从而使得其研究成果有失公允, 存在一定的问题。

3周作人的日本文化思想评价

日本实施明治维新改革以后, 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而当时的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政策, 从而使得国力日益下降。在日本对中国作战过程中, 清政府一直处于下风。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日本一度成为中国效仿的“楷模”。 尤其是在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 中国派出大量的学者、官员到日本学习, 寻找变法维新的方法。从而使得留学日本和到日考察成为当时的一种潮流。被派遣出国的官员、学者也写出大量的考察报告, 这其中有一部分可以视为游记, 但大部分的内容还是具有参考价值的。这些官员通过对日本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考察, 总结日本发展的规律, 考察报告中的很多内容对研究日本文化还是具有很大的帮助的, 但在改变中国命运上却无济于事。虽然, 他们想要效仿日本在中国进行维新变法, 但由于中国国情和日本国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 难以照搬日本改革的经验, 从而使得中国的维新变法以失败告终。虽然, 这些留学日本或者到日考察的人员带回了有关日本文化的介绍, 但大多数的内容都是停留在研究日本文化的表面, 没有形成一定的理论。相比于他们的研究, 周作人对日本文化的研究更为深刻。 周作人花了近60年的时间研究日本文化, 早年还曾长时间在日本留学, 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研究了日本文化, 弥补了中国对日文化研究上的空白。 周作人虽然在研究日本文化的过程中没有留下系统性的著作, 但在其研究日本文化的过程中写有200多篇有关日本文化的文章, 其中的内容涉及到日本文化的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方面, 向中国人展示了日本文化的本质。通过周作人留下的这些文章, 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日本文化的研究之深。 周作人在研究日本文化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相比于传统的研究来说, 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周作人对于日本文化的研究是比较深入和独特的, 这种研究方法打破中国人研究日本文化时妄自尊大的心态, 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日本文化, 这对于人们正确认识日本文化具有一定的帮助。而且, 在研究日本文化时周作人从民俗学和宗教信仰入手, 可谓是另辟蹊径。这种独特的研究方法对于后人研究日本文化而言仍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虽然, 周作人关于日本文化的研究对我国研究日本文化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在肯定周作人对日文化研究成果的同时, 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周作人在研究日本文化时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弱点。 正如前文所说, 周作人具有浓厚的日本文化情节, 他一生致力于研究日本文化, 这和他自身深爱日本文化有很大的关系, 他对日本文化投入了太多的情感。这虽然成为周作人研究日本文化的动力, 但同时也成为其研究日本文化的阻力, 至少是影响了其研究成果的公正客观性。 早期周作人在研究日本文化时的确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 但随着其研究经历的增加, 他对日本文化赋予了太多的情感, 从而使得他的研究成果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偏差。一方面在研究日本文化的过程中掺杂了过多的个人情感因素。 周作人曾说过中国人在研究日本文化时存在狭隘的民族观念, 不愿意承认日本文化的优秀之处。 但他在研究日本文化时则过多的是研究日本文化的优秀、美好之处, 不愿意甚至是看不到日本文化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周作人知道日本文化之中存在不好的地方, 他也曾抨击过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和武士道恶行。但最终却是感性战胜理性, 在研究日本文化时无法摆脱个人情感的影响, 对日本文化不加区分的偏爱, 使得有些人认为周作人是文化汉奸, 在文化上崇洋媚外。 另一方面, 周作人在研究日本文化时刻意逃避了政治因素的影响, 他无法解释自己“深爱”的“优秀” 文化和日本侵华暴行之间的矛盾, 从而使他的研究成果不具有现实意义。

4结语

总之, 周作人在日本文化研究领域可谓是中国第一人, 其研究的视角也比较独特, 为中国人认识日本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但同时也必须清晰地意识到周作人在研究日本文化方面存在的局限性。

摘要:周作人和日本文化之间具有着密切的联系, 他早年留学日本, 接触到了日本文化, 这也影响了他的一生。周作人具有很强的日本文化情节, 一生从事日本文化研究工作。但对于周作人的评价, 却存在很多的争议, 支持他的人认为他在研究日本文化的过程中超越了民族意识的限制, 充分肯定了日本文化的价值。而反对他的人则认为他是文化汉奸, 在研究日本文化的过程中丧失了中国人应有的民族气节。在这种情况下, 进行周作人与日本文化的研究十分必要。

关键词:周作人,日本文化,思想评价

参考文献

[1] 胡令远.周作人日本文化研究方法刍议[J].日本学刊, 2012, 01:132-142+160.

[2] 潘健.跨越时空的文化视野——周作人对日本文化的独特体悟[J].宜宾学院学报, 2011, 08:41-43.

[3] 许宪国.关于周作人对日本文化及日本国民性研究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3:449-452.

上一篇:老年心力衰竭63例临床分析下一篇:“液力偶合器”的安全培训教学结构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