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微生物论文范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畜牧微生物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不同类型的畜牧业生物资产具有不同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物转化功能,受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双重制约及养殖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通常畜牧业生物资产价值的评估较为困难。文章在对畜牧业生物资产进行综合分类的基础上,结合畜牧业生物资产的特点剖析其价值变化的规律以及评估方法的选择,对评估参数的选取和量化进行研究,旨在为畜牧业生物资产的价值评估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第一篇:畜牧微生物论文范文

推进畜牧业产业化 创建畜牧大市

咸宁市地处鄂南,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是传统的农业大市。畜牧业是农业的支柱产业。2007年,咸宁市生猪、牛、羊分别出栏177.17万头、1.55万头和11.27万只,家禽出笼1762.29万只。肉类总产166953t,禽蛋产量30979t,牛奶产量7710t,畜牧业产值28.3亿元。

2008年是“十一五”计划关键的一年。咸宁市畜牧业的发展,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充分发挥畜禽生产优势,强化草地保护、建设与利用,加快发展草食畜禽,突破性地发展奶类生产,强化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确保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着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创建畜牧大市。

2008年咸宁市畜牧业发展目标:出栏生猪200万头,出栏肉羊14万只,出栏肉牛2.5万头,家禽出笼2000万只。肉类总产达到21万t。牛奶产量增加到10000t,禽蛋产量增加到3,5万t;蜂蜜产量达到480t;畜牧业产值达到35亿元。为实现上述目标,其主要工作措施如下。

1 大力建设养殖小区,推动规模生产的发展

近年来,咸宁市养殖业规模化虽然有所发展,但还是以散养为主,规模化程度较低,不足20%。我们要抓住当前机遇。大力发展养殖小区,促进规模生产的发展,把规模化养殖比例提高到30%。第一,在养猪发达的乡镇,政府要采取措施鼓励农民建设大型标准化养殖场,建立养殖小区,降低养殖成本,改善防疫条件,降低疫病风险,提高生产能力。第二,推进“万千十”工程建设。建成一批生猪出栏万头村、千头组、50头户,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第三,大力推广标准化养猪“150”模式。“150”养猪模式非常适合咸宁市养猪业的实际情况:一是投资不是很大,一些中、小规模养猪户可以拿得出这笔钱。二是见效快。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建好猪舍并投产,在当年就可收益。三是2008年猪市行情较好。目前,咸宁市标准化养猪“150”模式示范户有100户,争取到2008年年底达到500户。

2 抓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仔畜自供能力

针对咸宁市仔猪自供不足的情况,要狠抓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第一,建设两个原种猪场。一是以通城县种猪场为核心,建好中华两头乌原种猪场,做好通城猪(中华两头乌)的纯繁培育工作及向社会提供“长通”、“大通”内二元优质杂交母猪。二是建好神童牧业原种猪场。该场现有厂区面积66.7万m2、现代化猪舍24栋、生产母猪1800头。全部引进新美系大白、长白、杜洛克。主要负责向社会提供优质外二元种母猪。第二,各县市区要建设好县级良种猪场(扩繁场)。主要任务是喂养优质二元杂交母猪,负责向社会提供优质杂交三元仔猪。第三,抓好品改体系。有的地方品改站是名存实亡,有的地方没有品改站,全市上下要下决心抓好品改体系。首先,淘汰社会上的劣质种公猪,其次,在养猪发达的乡镇要设立品改站,引进优质种公猪,开展人工授精工作。

3 抓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两高一优”畜牧业

调整和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是咸宁市畜牧经济发展的總体趋势和客观要求。总的来说是要实现六个转变,即:由粗放式经营转向精细化经营;由数量型转向效益型:由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经营转向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益经营;由低品质生产转向高品质生产:由不合理结构转向合理的产业结构;由千家万户散养转向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生产。针对当前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我们要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促进畜牧业资源合理配置与生产专业化分工,实现畜牧业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从四个层次上加大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力度,着力提高“四个比重”:

(1)调整优化畜(禽)种结构,提高牛、羊和水禽在畜牧业中的比重。各地要充分发挥优势,加强草地、秸秆、饼粕等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抓好“两稳定,两突破”,即稳定发展生猪和家禽生产,把生猪和家禽调优;突破性发展牛羊和水禽生产,把牛羊和水禽调多。

(2)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畜禽优良品种比重。通过实用科技推广和高新技术应用,加快畜禽良种工程建设,健全和完善繁育改良体系,提高良种畜禽生产水平和供种能力,加速品种改良和更新换代。尽快以优良品种取代低劣品种,努力使猪、牛、羊、禽的良种率分别达到90%、40%、75%和60%以上。

(3)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优质畜产品比重。大力组织实施优质三元猪、山羊的杂交改良、肉牛养殖、土鸡及土鸡蛋工程,发展优质三元杂交猪。改善生猪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使全市优质三元猪出栏比重达到60%以上。同时要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营造发展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的良好市场氛围,积极培植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精品名牌产品,努力提高咸宁优质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4)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畜产品加工转化比重。针对咸宁市畜产品加工落后的薄弱环节,加快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步伐,以开发生产金通火腿、广式香肠、无铅皮蛋、冻乳猪、涮羊肉、桂花蜜等名、优、特、稀畜产品为核心,从初、精加工起步,逐步做到大部分畜产品经过精加工、深加工后进人市场,积极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4 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咸宁市畜牧业中出现一些好企业,如温氏集团咸宁分公司、神童牧业有限公司、金通火腿厂、向阳湖乳制品场、强人乳业等,这些企业很好地带动了咸宁市畜牧业的发展。仅此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的龙头企业数量还不多,规模还不够大、力量还不够强。2008年,各级畜牧部门要确定一批生产、加工企业,作为重点服务、支持对象,帮助他们上规模、上档次,做大做强,成为省级或国家级的畜牧龙头企业,形成围绕龙头建基地、依靠龙头带基地、特色产品兴基地的格局,确保咸宁的畜产品能够占领省内外市场,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此同时,各级畜牧部门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各种资本进入畜牧业各个环节,创建养殖小区、兴办畜禽深加工企业,带动生产发展,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5 抓科技培训,提高畜牧产业的科技含量

第一,市、县(市、区)两级要大力举办多层次的科技培训班,提高基层兽医、防疫人员的理论知识,掌握新技术。第二,要多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多发放畜牧科技资料,要大力推广普及畜禽饲养科学管理技术、畜禽常见疾病防控技术、生猪三优等实用新科技。第三,要大力推广预混料、浓缩料、全价配合饲料在生产中的应用。

6 抓草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

咸宁市草山草坡广袤,共有可利用的天然草场27.1万

hm2,其中千亩以上的成片草场191处,载畜量29万多个黄牛单位;另有农作物秸秆150万t,如果这些秸秆有50%经过处理利用。每年就可养牛18.75万头,发展牛生产的潜力很大。

具体布局:奶牛:以咸安区向阳湖奶牛良种场和通城县强人乳业集团为龙头,辐射周围农户,建立优质奶牛产业带,建设5000头良种奶牛基地。肉羊:以幕阜山区域、106国道沿线的通山、崇阳县为重点,建立肉羊优势产业带,建设30万只的肉羊生产基地。肉鹅:以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沿线、长江沿线及湖区的赤壁、嘉鱼和咸安为基地,建立优质肉鹅产业带,建设100万只的肉鹅基地。肉牛:以嘉鱼县为龙头,以沿江草滩为基础,建立肉牛产业带,建设10万头肉牛生产基地。(部分基地建设在“十一五规划”内完成)

7 外设窗口,内建市场,建立合理的銷售网络

对外,要在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畜禽批发市场设立窗口,展示我们的产品,开拓销售渠道。在内,要在每个县(市、区),或交通要道,或畜牧发达的乡镇,建立专业化的畜禽交易市场,实行分散饲养,集中销售。这样,内外建立营销网络及物流配送渠道。解决农民卖猪难的问题。

8 搞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二是在强制免疫过程中,对已免的动物实行免疫标识制度,免疫标识率达到100%;三是加强检疫,强化监督,对出栏的家畜实施产地检疫,产地检疫率达到100%:四是对上市、运输、屠宰的家畜严把检疫关,防止疫情传人,检疫率达到100%;五是发现病畜禽100%进行无害化处理;六是对检疫合格的家畜100%出具检疫合格证明;七是严格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建立和完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机制;八是完善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建立稳定的动物防疫经费投入机制。九是切实抓好春、秋两季防疫,落实月月补针的政策。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

9 加大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力度,为畜牧业保驾护航

目前,肉食品安全领域中,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疫病污染问题;二是药物残留问题。市、县两级要成立专业的执法队伍,依据《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动物检疫申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法。第一,要加强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屠宰检疫,把疫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防止病害肉进市场、上餐桌。第二,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兽药、饲料,严禁坑农、害农恶劣事件发生。第三,要严厉查处非法生物制品、“瘦肉精”等违禁药物。从而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咸宁市生猪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杨志勇 汪大德

第二篇:我国畜牧业生物资产价值及其评估问题研究

【摘 要】 不同类型的畜牧业生物资产具有不同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物转化功能,受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双重制约及养殖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通常畜牧业生物资产价值的评估较为困难。文章在对畜牧业生物资产进行综合分类的基础上,结合畜牧业生物资产的特点剖析其价值变化的规律以及评估方法的选择,对评估参数的选取和量化进行研究,旨在为畜牧业生物资产的价值评估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 畜牧业生物资产; 生物资产; 资产评估; 评估方法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处于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过渡的转型期。畜牧业生物资产是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既直接为人类提供农畜产品,同时还是一项重要的生产资料。提供可靠的价值信息对促进畜牧业生物资产的有效管理,保证其交易和流转的顺畅,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与会计、审计相关的部门及农业金融、保险活动也对畜牧业生物资产可靠的价值信息表现出强烈的需求。畜牧业生物资产种类较多,其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物转化功能各不相同,资产价值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恰当估值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财会理论研究者和专业评估人员对于其价值评估的认知与实践远落后于其他类别的资产。

国内外学者对于畜牧业生物资产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会计领域中的确认与计量,对畜牧业生物资产估值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国外学者中,Delali B.K. Dovie,Charlie M.Shackletonb和Witkowskia(2006)提出牲畜的价值依赖于产权归属、畜产品(肉和奶)的质量、牲畜养殖的规模。M.Siegmund-Schultze,B. Rischkowsky,J.B.da Veiga和J.M.King(2007)认为现金流是决定牲畜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确定折现率时应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Ratnayake和Ajith(2010)提出生物资产的价值在不能可靠确认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公允价值,其中关键问题就是要合理地确定折现率。Elad Charles和Herbohn Kathleen(2011)提出生物资产估值的核心问题是确定与风险相称的未来净现金流量和贴现率。在国内学者中,王伟、许守澄(2008)对奶牛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成母牛和后备母牛的价值评估方法。笔者(2008)根据IAS41的标准对畜牧业生物资产的计量模式给出了具体的选择方案。范文娟(2010)研究了多种生物资产价值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其中探讨了畜牧业生物资产价值评估的方法,并对其精确性进行了检验。上述研究都不同程度地涉及畜牧业生物资产的价值评估,但普遍缺乏系统而完整的评估思路。

二、畜牧业生物资产的综合分类

不同类型和对象的畜牧业生物资产,其价值差异较大。明确评估对象的类别是进行评估的前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规定,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按照生物资源是否成熟,生物资产分为成熟生物资产和未成熟生物资产。根据我国目前畜牧业经营对象,畜牧业生物资产主要包括大牲畜(如牛、马、驴、骡、骆驼)、小牲畜(如猪、山羊、绵羊、兔)、家禽(如鸡、鸭、鹅)等。综合企业会计准则及生物学特征,对畜牧业生物资产类型可以做进一步划分,如表1所示。

评估对象利用方向和所属畜群不同,其类别也是有区别的,同一畜种还可以根据利用方向和畜群进行进一步的分类。例如牛可以分为乳用牛和肉用牛,乳用牛根据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可以分为犊牛、育成牛或青年牛、基本畜群等。

三、畜牧业生物资产的价值及其变动规律

畜牧业生物资产具有生长、发育、繁殖、衰退的自然特征,价值是不断变化的,充分把握评估对象的价值变动规律是开展资产评估工作的重要前提。

就畜牧业生物资产个体而言,一定期间内经历若干实物形态的变化,随着实物形态的变化,价值发生相应的变化。资产的价值是资产的数量与资产的单位价值的乘积。畜牧业生物资产价值是其数量与单位价值的乘积。用公式表达如下:

资产价值(Vb)=资产数量(Qb)×资产单位价值(Pb)

畜牧业生物资产的数量(Qb)(包括个体形态变化与实物数量个数)与畜牧业生物资产的单位价值(Pb)任何一项发生变动,都将引起资产价值(Vb)发生变动。非生物资产通常数量不会改变,价值的变动主要是由资产单位价值的变动而引起。畜牧业生物资产价值变动过程中,不仅会由于单位价值的变动而引起变动,同时,资产的数量、形态和产出也会发生改变,一是在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形下,形态和产出量增加,如肉牛随着生长发育过程,其个体在增大,产肉能力在增加。二是生物资产通过繁殖产生新的生物资产,导致数量增加。

畜牧业生物资产价值的增加,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资产单位市场价格(Pb)(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的变动导致的增值,这种增值是其他资产也会遇到的情形,如房地产由于地价增加导致增值;另一种情形是具有再生能力的生物资产通过本身的生物生命运动而发生的增值即生物资产数量(Qb)变动导致的增值,如生长、发育和繁殖等,包括生物资产个体形态发生变化,如犊牛、小鸡的长大与成熟,以及生物资产实物数量个数的增加,如新生牛犊、仔猪等导致的价值增加。这种增值是其他资产不可能发生的情形,而且,适宜的条件、人类劳动的合理投入、农业活动的有效性将促使其生物转化的有效性,使得这种增值更为明显。

畜牧业生物资产价值的减少也有两种情况,一是资产单位市场价格(Pb)发生变动,导致资产减值,另一种情形是资产发生死亡个体减少、生产机能衰退等生物资产数量(Qb)减少导致资产价值的减少。

从以上分析得出,畜牧业生物资产价值的变动是双向的,正向的增加(+)与逆向的减少(-),引起价值变动的因素主要为两个,即畜牧业生物资产自然因素(形态变化与个体数量)和市场经济因素(畜牧业生物资产单位市场价格),或者“双因素”,概括而言,畜牧业生物资产价值变动规律是“双向”“双因素”变化规律,图1描述了该变化规律。非生物资产价值变动只是单一因素变动而引起,通常不存在自然因素。

正是由于存在自然因素(个体形态变化与实物数量个数)(Qb)导致的变动使得畜牧业生物资产价值发生变动,畜牧业生物资产在生长发育和存续期间或者为人类提供服务期间价值波动呈现倒U型规律,即初始价值较低,随着生长发育的进程,价值逐步增加,到达生长发育以及生产能力高峰值时,价值达到最大,此后,生物资产的价值又逐渐减少,直至价值为零。一般资产的价值在存续期间基本是递减状态(也有增加的情形如房地产,但总体是递减的)。

由于畜牧业生物资产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周期性,每一阶段的生物性状和生理机能不同,并且每一阶段的生长发育都以前一阶段的生长发育为基础,因此价值形成机理也不完全相同。按照畜牧业饲养管理要求,家畜出生之后一般可以划分为哺乳期、幼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等几个阶段;家禽等可分为孵化期、育成期、成年期和淘汰期。图2列示了奶牛、绵羊、蛋鸡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畜牧业生物资产的生长发育过程及相应的资产类型,这三类资产都属于典型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但是这三类畜牧业生物资产并非始终都具有生产能力,而只有在性成熟之后才有生产能力,即成熟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奶牛和蛋鸡在性成熟之前不具备产出能力,因此属于未成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另外,绵羊在性成熟前已经可以进行羊毛的采剪,因此在羊毛可以采剪的时点,绵羊已经是生产性生物资产。当畜禽完全丧失生产能力,但尚未发生产权转移时,畜牧业生物资产应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

四、畜牧业生物资产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是得到国际权威认可的三种评估方法,应用较为广泛。另外,国内外学者还提出了一些新的评估方法,如条件价值法、德尔菲法和实物期权法等。目前,国内外关于畜牧业生物资产价值评估的研究成果较少,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不足,特殊方法的研究与开发时机还不够成熟,因此本文主要介绍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这三种方法在畜牧业生物资产价值评估中的运用。

从图2可以看出,畜牧业生物资产的存续过程可分为多个阶段,不同阶段的价值形成和价值变动规律都有显著差异,因此应分阶段来确定畜牧业生物资产评估方法。在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阶段,即“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阶段,通常这一阶段只有投入而无产出或产出很少,牲畜和家禽更符合“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特点,其价值的确定适宜采用成本法;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阶段,即“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阶段,该阶段的牲畜或家禽已具备稳定产出能力,适宜采用收益法;生长发育的第三个阶段,即“淘汰”阶段,该阶段的牲畜或家禽也符合“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特点,无产出或产出能力很低,处于淘汰期的牲畜家禽多数会直接进入肉类产品市场,适宜采用市场法。

(一)成本法的运用

在评估未成熟畜牧业生物资产价值时,适宜采用成本法,选用的评估指标为复原重置成本,即采用与被评估资产相同品种的仔畜或雏禽、饲养标准和技术等,以现时(评估基准日)价格水平重新饲养评估对象并达到预期状态所发生的费用。在评估过程中,充分借助资产所有者所持有的历史成本资料,可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运用成本法进行评估应当把握三个要点:第一,合理分类。可依据未成熟畜牧业生物资产的品种、养殖时间、外表形态和特征等标准对评估对象进行分类。第二,成本分析。具体包括畜牧业生物资产的取得成本、饲草和饲料费用、医药费、养殖人员薪酬、房屋和饲养设备的折旧、燃料动力费用、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和修理费用等。第三,成本费用的分配。将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按照牲畜和家禽的类别及所占比例进行合理分配,由此得到不同种类未成熟畜牧业生物资产的复原重置成本,即评估对象的价值。

(二)收益法的运用

畜牧业生物资产成熟并具备生产能力时,适宜采用收益法进行评估。收益法的基本思路是将预期收益进行折现并汇总,以此作为评估对象的价值。评估流程的设计和评估参数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牲畜和家禽的价值变动规律。所采用的价值评估模型为:

式中,V是畜牧业生物资产的价值,Ri是畜牧业生物资产在第i期的预期收益额或现金流量值,n为预期收益的期数,k为折现率,其中Ri、n和k是收益法能否成功运用的前提。资产的特殊性使得上述3个参数的量化较为困难,因此,根据评估对象的生长发育规律选取相关的指标和参数并对其进行合理量化是整个评估过程的关键。

1.畜牧业生物资产的收益值

成熟的生产性畜牧业生物资产,每年的收益值是由牲畜或家禽带来的收入扣除相关成本费用后得到的。例如单位数量的奶牛在第i期带来的收入包括产出犊牛的价值、原奶的销售收入及牛粪的处置收入,若处于资产持有末期,还应包括淘汰奶牛的处置收入;成本费用包括饲草和饲料费用、医药费、养殖人员的薪酬、燃料动力费等。固定数量的蛋鸡一年带来的收入包括鸡蛋的销售收入以及鸡粪的处置收入,在资产持有末期还应该包括淘汰鸡的处置收入,成本费用的构成与奶牛类似。单位数量的绵羊一年带来的收入包括出售羊毛的收入以及产出羔羊的价值,在资产持有末期还包括淘汰羊的处置收入,同时也应考虑相关费用和成本。

在估算各年收益时,禽畜的饲养成本相对固定,同时还能参考往年的会计资料,因此,现金流出的估计难度较小。在估算禽畜资产带来的现金流入时,忽略生物生长发育规律和生命周期等因素会使估算结果产生偏差,因此应该重点对畜牧业生物资产的生产性能进行测评。蛋鸡应进行产蛋性能的测定,蛋鸡在具备产蛋能力后,第一个产蛋年的产量最高,第二年较第一年产量会下降15%~20%,第三年再下降15%~25%,同时还需要考虑蛋重、蛋品质和料蛋比等指标。测评奶牛的生产能力应关注其乳用性能,主要包括5个性能测定指标:产奶量、乳成分含量、泌乳的均衡性、挤奶能力和一些次级性状。在对产奶量进行测定时,应该从年产奶量、泌乳期产奶量、305d产奶量和成年当量等角度来分析,影响产奶量的主要因素有奶牛的品种、胎次、日挤奶次数和营养水平。判定乳成分含量的度量指标有乳脂率和乳质量,乳脂率与产乳量呈较强负相关关系,品种不同,乳脂率也不同,全面衡量奶牛的产奶能力,应将产奶量校正到同一乳脂率标准。泌乳的均衡性是与产奶量密切相关的,可以借助泌乳曲线来判定泌乳的均衡性,泌乳曲线的运用使未来现金流入的估算更加合理和科学。通过排乳速度和前后房指数可以衡量奶牛的挤奶能力。次级性状主要包含抗病性状、繁殖性状和使用年限等。在评定绵羊生产能力时,可以从剪毛量、净毛率、毛和皮的品质等方面判定。同时,要对评估对象的繁殖性能进行测定。另外,还应充分考虑未来农畜产品的供求情况和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历史价格信息,合理预测农畜产品的价格。

2.畜牧业生物资产的剩余寿命分析

在评估基准日需要确定预期收益期数,预期收益年限表现为禽畜的剩余寿命,剩余寿命是评定畜牧业生物资产经济价值和种用价值的重要指标。确定禽畜的剩余寿命应找到与评估对象功能寿命有直接关系的生理特征指标,通过对生理特征的鉴定,估计禽畜的剩余寿命。一般正规的畜牧业养殖部门,在牲畜出生时都进行记录,如通过活体标记编号、系谱记录、临时性记录和永久性记录等手段进行个体和群体的识别,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找来确定禽畜资产的出生日期,推算禽畜的剩余寿命。在缺乏记录的情况下,可根据畜牧业生物资产的体型外貌来判断其剩余寿命,最常用的是对牲畜进行线性评定,首先对牲畜外形的各部位进行评分,然后借助一定加权系数,求得牲畜的总体评分,从而判断牲畜品质的优劣及剩余寿命。

3.折现率的确定

采用收益法进行评估时,折现率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折现率微小的误差都会使评估值严重偏离正确的评估结果。目前,绝大多数的评估业务都是采用固定的折现率,而以固定折现率为前提的收益法只是一种较为简单和公式化的评估途径,以此来估算畜牧业生物资产的价值会存在较大的误差。畜牧业生物资产在不同的阶段会面临不同程度的风险,尤其是疫病的风险,其价值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风险进行评估,因此,应该充分考虑农业、畜牧业中的风险对折现率的影响,动态地分析评估对象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风险因素。确定折现率时应重点把握无风险报酬率、通货膨胀率和风险报酬率三个指标,前两个指标容易获取,而风险报酬率的确定会存在很大的偏差,可以借助专家打分法来降低偏差。

(三)市场法的运用

生产性畜牧业生物资产进入淘汰期之后,会经过育肥而直接进入肉类产品市场。我国存在活跃的肉用禽畜市场,可以借助其市场报价并经过称重来确定评估对象的价值。由农业部主办的政府网站“中国农业信息网”以及“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等都可以查询到多种活禽活畜的市场行情,还有一些地方网站也会提供类似的信息。

运用这三种评估方法确定畜牧业生物资产的价值时,最主要的就是要了解评估对象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特殊性,并根据评估对象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指标和参数,指标和参数的量化是整个评估过程的重点与难点。

五、结论

有效开展畜牧业生物资产的价值评估可以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农村金融和保险的进一步深化与完善,目前理论界对此问题关注不够,已有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对畜牧业生物资产进行综合分类,分析了畜牧业生物资产的价值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畜牧业生物资产价值评估的核心问题——评估方法的选择,分别探讨了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在畜牧业生物资产价值评估中的运用,根据畜牧业生物资产的特殊性,在指标和参数的选取和量化上进行了探索。指标和参数的选取量化是整个评估过程的重点与难点,是一个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Delali B K,Charlie M,Witkowskia E.Valuation of communal area livestock benefits,rural livelihoods and related policy issues[J].Land Use Policy,2006(7): 260-271.

[2] Siegmund-Schultze M,Rischkowsky M,Veiga J,et al.Cattle are cash generating assets for mixed smallholder farms in the Eastern Amazon[J].Agricultural Systems,2007(3):738-749.

[3] Ratnayake,Ajith. Valuing Biological Assets[J].Financial Management,2010(9):36-37.

[4] Elad C,Herbohn K.Implementing fair value accounting in the agricultural sector[M]. Edinburgh: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 of Scotland,2011:135-136.

[5] 王伟,许守澄.奶牛价值的评估[J].中国资产评估,2008(7):28-32.

[6] 张心灵.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235-240.

[7] 范文娟.我国生物资产价值评估方法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92-97.

[8] 玉峰,傅莉.关于折现率的选择与计算[J].中国农业会计,2005(9):22-24.

作者:张心灵

第三篇: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畜牧技术的提升

摘要: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加快畜牧科技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摆在畜牧技术支撑体系面前的首要任务。通过分析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对畜牧技术推广环节中的相关事项作出分析,找出当前存在的诸多缺失,针对这些缺失提出更加精良、有效的畜牧技术推广方法。

关键词:现代畜牧业;发展;畜牧技术;提升

1 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畜牧技术推广现状

1.1 实用技术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缺失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畜牧技术推广主要是围绕畜禽品种改良、提升畜禽生产水平的一系列单项技术开展的,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但是,30年的畜牧技术开展也存在着诸多缺失,如畜禽品种质量较差、采用简陋的畜禽舍、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未被全面利用、没有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等,这些都说明了现代畜牧发展没有将实用技术全面整合利用,导致肉、蛋产量不高,畜牧发展受到制约。另外,畜牧业发展环节中的品种选择、饲料应用、饲养管理、环境控制、实验推广等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技术没有落到实处,也导致畜牧业不能全面发展。

1.2 标准化畜牧小区与污染治理技术的缺失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当下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的县、乡两级由于资金短缺、小区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并没有将畜牧小区科学规范化的特点体现出来。畜牧业的生产范围扩大及生产方式的转变,促使其污染的量与质已经达到了工业污染的水平,在危害与治理难度方面甚至已经超过了工业污染程度,而我国对畜禽污染防御及治理的水平正处于刚刚发展的地步,技术还没完全得到开发与施展,于是,县乡中的畜牧区的畜禽粪便等污染物对周边的空气、河流的污染影响日益加剧,致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创新污染治理技术的实施。

2 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畜牧技术提升方案

2.1 推广实用技术是基础

2.1.1 重视畜禽品种质量 选择仔畜禽时,应该从正规的有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的场家引种,这样可以优化整个畜牧环境,降低畜禽死亡率,提高畜禽出栏率。

2.1.2 采用先进的畜禽舍,引进带有先进设备的畜禽舍,让畜禽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成长 尤其是在寒冬季节,更应该确保畜禽舍内的保温设施齐备,保温效果得到提升,畜禽生产性能也会随之提高,其生产周期会随之缩短。

2.1.3 使用正确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科学管理 把握创新管理技巧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认识畜禽饲养与饲料应用之间的关系,引进优质饲料,让畜禽更好的长肉、产蛋,提升饲料转化率,促进畜禽质量不断提升。

2.1.4 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 在生产中不仅要抓住重点,还要通盘考虑预防问题,将治疗与预防两个重要的内容重视起来,加大防治费用的投入,不断提升畜产品质量。

2.2 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是重点 采取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方法,从环境控制、饲养管理、卫生消毒、疫病控制等重要环节入手,促进畜禽生产在量与质上实现新的突破;在蛋鸡、肉鸡、肉羊等养殖小区实行综合性的生产技术规范,发展现有技术的创新之处,对于各省、市、县、乡进行标准化生产试验的推广,将其中存在的产品污染与药残等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及时做出调整,加大试验过程中的改善力度,使新的生产技术能够获得大家的公认;建立省、市、县、乡畜牧业信息服务网站,将新型的畜牧业技术发展试点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进行总结与交流,并在专门人才的帮助下将畜牧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实处,促进标准化生产技巧的完善。

2.3 推广标准化畜牧小区是核心 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讓畜牧生产小区化的生产方式变为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主要动力,使更加完备的小区化畜牧管理技术能够渗透到县、乡的畜牧业发展中去,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并促进畜牧业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应该对小区化的畜牧业生产建设标准与创新实施方案认识清楚,选取的小区地址应该与周边的公路干线、农村居住区的距离适中,尽量符合现代病害防疫的要求,在布局方面,要将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与污道分开,并且配备粪污无害化处理场所及相关设备,将畜牧小区中的联动式的管理技巧顺畅地运用到细节中去,确保管理者能够将卫生防疫与严格的畜牧管理技术结合起来。

2.4 推广污染治理技术是保障

地方性的污染危害主要是由于畜牧业发展导致的,尤其是畜禽粪污与有害气体,都严重影响着周边的空气、水环境,所以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刻不容缓。

2.4.1 从生产源头上来减少粪污及有害气体的生产量与排放量 必须推广先进的生产工艺,提升饲料的转化率,降低氮、磷及其他恶臭气体的排放量,对粪污等污染物进行有效分离,采用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粪尿分离的办法,将畜禽产生的粪污进行一次性处理,不给周边环境带来危害。

2.4.2 推广先进的粪污处理工艺 对液体分级沉淀的污水处理技术、强制通风防渗静态垛堆肥等固体粪便处理技术、沼气技术、干燥技术等进行应用,提高污染废物的利用率,给民众带来更多的经济实惠。

2.4.3 将畜禽粪便中的可用微量元素提炼出来,制造有机、无机复合肥 因为畜禽粪便中多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可用的微量元素,制成肥料对农作物生长有很好的帮助,所以增强提炼技术,改变现有模式,是当下的一个重点。

3 总结

通过对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中我国各地存在的整体缺失现象进行了总结,将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预防性、施治性的技术缺失点呈现出来,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将畜牧小区建设中的畜禽生产、生活促进标准重视起来,提升污染治理技术,保证畜禽养殖在最优良的环境中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我国在现代化的畜牧业发展进程中走在世界前列。

参考文献:

[1] 刘春燕,黄国桢,周培. 都市畜牧业功能定位与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以上海市为例[A]. 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T04家畜健康养殖模式专题[C]. 2012

[2] 沈启云,潘晓荣. 甘肃绒毛羊产业可持续发展之思考[A]. 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T01畜舍环境与调控技术专题[C]. 2012

[3] 沈启云,王娟妮,贾玉峰. 试探宁县肉羊产业的开拓与发展[A]. 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T01畜舍环境与调控技术专题[C]. 2012

作者:杨小燕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畜牧微生物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畜牧微生物论文提纲11-15

畜牧论文范文05-08

畜牧学论文范文05-09

畜牧师论文范文05-09

畜牧科技论文范文05-10

畜牧市场论文范文05-10

畜牧文化论文范文05-11

畜牧法规论文范文05-14

畜牧发展论文范文05-14

畜牧案例论文范文05-14

上一篇:安全生产月论文范文下一篇:内科护士议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