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经济论文范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畜牧经济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四川把畜牧业现代化作为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突破口,在部分市县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试点,现代畜牧业生产总量大幅增长、生产方式明显转变、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应对市场波动能力增强,对全省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启示很大。

第一篇:畜牧经济论文范文

发展山区生态畜牧 振兴地方经济

摘 要 通过对安化山区畜牧业生产现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优势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趋势——生态畜牧,笔者提出通过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发挥地方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推行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的畜禽养殖模式;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突出标准化生产,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做好规模场户的环保工作等六方面来发挥山区农村资源优势,做强做大山区农村畜牧业,从而使山区农村畜牧业逐步走上一条农牧结合、种养结合,具有山区特色的生态畜牧道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生态畜牧 山区农村 地方经济

近年来,国家对畜牧业生产的扶持不断增加。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市场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畜牧业已从家庭副业逐步发展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已成为许多贫困山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渠道。据贫困监测调查,2010年,位于湖南中部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安化的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371.6元,占全县农民纯收入的22%,同比增长38.5%。针对山区农村如何迅速发展畜牧业,笔者结合安化县这个山区畜牧业大县的生产现状,探讨如何利用和发挥山区农村资源优势,推进农牧结合、种养结合,发展生态畜牧业这一课题。生态畜牧业是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并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农、林、草、副、渔因地制宜,合理地搭配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统一的牧业产业体系,是技术牧业的高级阶段。其主要包括生态型动物养殖业、生态型畜产品加工业和废弃物(粪、尿、加工产生的污水、污血和毛等)的无污染处理业等。全县发展生态畜牧不仅可以培育山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还可以推动山区新农村的建设。

一、贫困山区安化县畜牧业生产现状

近年来,安化县始终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紧紧围绕市场变化,大力发展猪、牛、羊、家禽四大支柱产业,全县畜牧业生产呈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稳步上升:2011年,全县畜牧业实现产值16545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9%,同比增长9.7%;全县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16万人。畜牧业已经从农村家庭副业一跃成为农业中最有活力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门径之一。

同时,在畜牧业生产上,安化县呈现出了以下特点:一是饲养量大,全县22.6万多户农民,猪、牛、羊年出存栏达171.3万头,户均7.6头,禽年出存栏量778万只,户均34.4只;二是区域性强,全县初步形成了特色不同的二大养殖区,即以标准型山区为主的五龙山牛羊养殖区域和以安化县东坪镇、大福镇、梅城镇、羊角镇等乡镇为主的猪、家禽养殖区域;三是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在养殖榜样的带动下,规模养殖发展迅速,今年一季度,全县共有规模养猪专业户532户,养牛专业户28户,养羊专业户60户,养禽专业户92戶;四是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科学饲养等技术已在畜牧生产中广泛应用,缩短了饲养周期,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对畜产品的精深加工,进一步使其转化增值,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五是对农民增收作用增强。一部分“能人”已经靠发展生猪养殖致了富,过上了小康生活。

二、当前全县牧业生产的主要问题

山区农村畜牧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因受地理条件及人文素质的影响,也出现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市场化程度低。由于山区农户的信息不灵,在养殖生产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投机性,难以完全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同时,由于中小型规模场参与饲料生产和畜禽屠宰的现象仍普遍存在,饲料生产和畜禽屠宰大规模发展进程减慢,饲料生产和畜牧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而且正是由于中小型规模场这种混合生产方式的存在,致使技术、资金分散,大规模专业化发展空间小。

2、产业化程度低。目前全县的畜牧养殖业仍是以农村散养为主,大多数养殖农户仍然采取传统的饲养方式,管理粗放,技术落后,规模化养殖比重偏低,使得养殖效益偏低。同时,全县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饲养管理体制,饲养、管理、防疫、治疗水平低,对防疫工作重视不够,疫病时有发生,挫伤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给畜牧业发展带来隐患。产业化程度和科技含量偏低,缺乏对畜禽产品的进一步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不长,多限于自产自销,抗风险能力差。

3、发展环境不够宽松。一是部分乡镇领导重视不够,多数乡镇没有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有的即使制定了一些激励措施,也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很好地落实;二是资金缺乏,政府和金融部门不能及时对困难户进行扶持,总爱“结富亲”,出现了“有钱的不愿干,想干的没有钱”的现象;三是治安条件差,牲畜被盗现象时有发生,农民缺乏安全感。

4、环保意识薄弱,污染严重。生产中发现,全县60%以上的中小型规模场及养殖小区标准化比重低,选址、规划缺乏科学性,而且对治理环境污染投资力度明显不足,缺乏沼气处理和干湿分离这一最为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

三、山区农村畜牧业发展的优势

在畜牧业发展上,山区县发展生态畜牧业,具有如下优势:

1、自然资源优越。山区县的气候及土壤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盛产大豆、玉米、红薯、花生、油菜等作物,安化县这样的山区县每年可产农作物秸秆近千万吨,可提供饲料粮几百万吨,可以说是饲料源丰富。很多畜种都能适应山区的气候。山区农村通常由于工业经济不发达,其自然环境基本没有收到现代工业的污染,生产出来的畜牧产品通常可以不受任何的环境影响,这是生产有机食品的环境保障。

2、养殖经验丰富。山区农民有传统的养殖习惯,虽然粗放的、传统分散的经营模式仍然是畜牧业的主体,这种蕴藏在农户中的养殖热情和积极性对促进畜牧业发展,创建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人力资源充足。山区的劳动力资源一般都较富余,尤其是开展畜牧业生产,可以使用大量的辅助性劳动力。

在山区农村开展生态畜牧业产业化,还有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就是山区的牧草资源十分充足,这些牧草资源和水资源极少受到过环境污染,这为培育有机性畜牧产品奠定了地理条件。

四、发展山区农村生态畜牧业的可行之道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畜牧业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生产能耗增高,抗风险能力并没有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而增强,导致发展后劲不足。生态畜牧业替代传统型畜牧业是一种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山区县如何发挥资源优势,做强做大山区县的蓄牧业,逐步走上一条农牧结合、种养结合具有山区特色的生态畜牧道路,是一个值得重点研究的课题。

1、优化产业环境。优化产业环境,是一个产业能否成长的关键,优化产业的政策不能仅停留在文件上。政府在优化生态畜牧业产业中,需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农业、畜牧、农村合作社直接为产业服务的规则,并建立有效的行政考核制度。

2、发挥地方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根据山区农村的自然条件和畜牧业发展方向,畜牧业生产应在保持生猪产业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山羊、肉牛、肉兔等食草动物,加快地方禽类产业发展,如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对乡镇基层干部和种养大户进行集中培训,畜牧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巡回到乡镇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举办牧草种子购销洽谈会,确保草种质量和售后服务;乡镇政府和村组负责协调种草的土地,帮助群众解决连片种植的问题;狠抓秸秆开发利用,围绕养牛和养羊小区、养殖场,推广秸秆青贮氨化等先进技术,提高秸秆利用率等手段,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畜产品品质。

3、推行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的畜禽养殖模式。根据山区自然资源丰富的特点,推行适度规模的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的畜禽养殖模式。如畜牧小区采用“猪—沼—茶”模式,干粪发酵用于茶园、林地,养殖业与种植业充分结合,形成生态循环系统;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差以及水、热、光等自然生态的物质和能量资源实现农牧结合,地上种植果树、农作物,养殖牛、羊、兔、蚯蚓等;地上空间养鸡、鸽、鹌鹑;动物粪便养鱼;动物粪、农作物秸秆又可进入沼气池产生沼气,用于做饭、照明;沼液又可用于养鱼种田,沼渣做农田有机肥料等。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山林与空闲地,增加了猪禽肉的品质和风味,提高了产品的收购价格;还可以减少肥料的投入,增加种植业的收入,促进林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这种农林牧一体化开发的生态型养殖模式,可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真正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4、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一是完善品种改良体系,不断增加品种改良网点,加大品種改良服务力度,进一步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提高良种覆盖率。二是完善疫病防治体系,建立健全规范的防疫服务网络,积极探索新的疫病防治服务形式和运行机制,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三是完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以县级畜牧局畜牧服务网为依托,开辟国内外信息网络的通道和窗口,建立县级畜牧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反馈市场信息,逐步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四是完善购销体系,积极组建专业养殖协会和经纪人队伍,在供种和销售上为养殖户提供便利,尤其可以考虑建立畜牧业农业合作社。五是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狠抓畜牧技术培训,采取科技下乡、专家讲座、现场指导和办班培训等形式,加强同农业科技部门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有效促进畜牧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5、突出畜牧无害化标准生产,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要把标准化生产作为提高畜牧产品质量安全、拓宽销售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畜牧业效益的重要手段常抓不懈。一是狠抓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二是积极开展无公害畜禽产品产地认证工作,对畜牧企业的生产管理不断进行规范,保证其产品达到无公害要求。在此基础上,积极帮助企业进行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三是积极开展畜产品市场准入,帮助养殖场取得市场准入资格,并对进入市场的种畜、饲料、兽药、疫苗等加强管理,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销售领域。

6、切实做好规模场户的环保工作。对新建、改建、扩建的畜禽养殖场布点、规划和设计要严格执行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从源头上加强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工作,并进一步加大对现有养殖场的生态化改造工程力度。同时,还要大力推广生物垫——堆肥——零排放;生化工程——粪便处理—达标模式;沼气(厌氧)——氧化塘(好氧)——养鱼,沼气(厌氧)——果菜林场浇肥等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循环处理模式;生态有机肥深加工处理模式,实施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模场户可对畜禽粪便采用干湿分离、堆积发酵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干粪堆积后可作为花卉苗木等的基肥,湿粪则进入沼气池发酵无害化处理后,沼渣用于生产有机肥料,沼液则通过管道引入果园、田地循环利用,以防止环境污染。

总之,山区农村发展生态畜牧业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和规律,根据不同的生态区域和畜禽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当地实情,因时、因地和因事制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推广新经验,采用新模式,才能实现当地自然资源的有续利用,实现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牧业的“优质、高产、高效益”。□

(作者:湖南省安化县乐安镇动物防疫站,职位:会计与统计员)

参考文献:

[1]陈艳珍.畜牧业的发展方向—生态畜牧.农业化研究,2006(11):30-33.

[2]杨定胜.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思路与措施.中国牧业通讯,2010(14):28-29.

[3]杨克龙.推进“畜牧进山,养殖上山”,发展生态畜牧业.温州农业科技,2009(3):12-13.

[4]黄柄荣,查振国,王伟明等.发展生态畜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以临安市乐平乡为例.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4):177-178.

[5]黄兰花,覃海耀.浅谈贫困山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前景.科技论坛,2010(23):170.

作者:刘志权

第二篇:四川现代畜牧业试点对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启示

摘 要:四川把畜牧业现代化作为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突破口,在部分市县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试点,现代畜牧业生产总量大幅增长、生产方式明显转变、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应对市场波动能力增强,对全省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启示很大。在分析四川资源优势、区域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积极推广差异化生态发展模式,深入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完善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体系,加强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舆论宣传等对策,进而步推动四川由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强省跨越。

关键词:四川省;现代畜牧业;试点;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不仅是治理污染,关键是“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再利用。畜牧业循环经济是一个动物生态系统、植物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等组成的复合系统[1]。其核心是通过对以养殖业和生产全过程的控制,最终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使畜牧业的生产过程污染最小化、效益最佳化。当前,全国各地把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的重要措施,作为提高畜产品竞争力和维护生态安全的主要手段。四川是全国畜牧业大省。近年,四川省把畜牧业现代化作为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突破口,在部分市县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试点,收到了明显成效,尤其对全省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启示很大,需要借机发力,进一步推动四川由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强省跨越。

一、四川现代畜牧业发展试点成效

2007年,省政府在遂宁、资阳、眉山三市启动现代畜牧业试点,积极探索现代畜牧业发展路子,特别是省发改委与资阳市共同构建的“委—市合作”发展现代畜牧业循环经济新模式,对推动全省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2009—2011年,省政府决定继续深化试点,大力推动提质扩面,促进现代畜牧业由局部试点转向重点推进,并成为全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2012年起,省政府决定继续在遂宁、资阳、眉山三市开展为期三年的现代畜牧业深化试点,并将内江纳入试点范围,新确定了36个现代畜牧业建设重点县和4个深化提升县,推动了现代畜牧业由局部试点向面上扩展,构建试点、总结、推广协同推进,点线面结合的梯次发展格局,加速了全省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通过几年的试点发展,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成效明显,各试点市县畜牧业呈现出生产总量大幅增长、生产方式明显转变、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应对市场波动能力不断增强等特点。一是畜牧生产持续增产增收。2012年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为670.23万吨、146.40万吨、71.69万吨,比试点前(2006年)增长7.89%、3.73%、14.67%,畜牧业产值达2 269.86亿元,比2006年增长72.30%。① 据有关统计,2011年全省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牧业现金收入达到667元、1 624元,分别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24%、44%。畜牧业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二是生产方式快速转型升级。2012年,全省已建成4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小区数增加到18 028个,部、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小区(场)增加到323个,获证无公害畜产品和产地分别达到615个、642个,各类优质种畜禽场达到1 074个。以标准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种养结合的畜牧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省畜牧生产的主要形式。三是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2012年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畜牧龙头企业达到132家,全国知名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均在川布局发展,形成了主要畜禽养殖都有大型龙头企业带动、都有专业合作社组织、都有生产性服务体系配套的现代产业格局[3]。

二、对四川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启示

1.坚持标准化养殖,是提升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基础。试点城市的实践证明,要实现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准体系。要把引导不同区域养殖农户发展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作为转变生产方式,坚持用技术标准规范农户养殖行为,推行生产管理标准化,科学布局标准化养殖基地,合理安排区域载畜量,构建种养平衡、农牧互动、生态循环、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体系,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2.坚持生态化运作,是推动畜牧业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试点市县坚持发展现代畜牧业与建设文明新村相结合,产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相结合,生态养殖与绿色种植相结合的原则,走出了一条“农户标准化养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路子。四川地理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生态优势明显,是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典型区域。要坚持好“种养循环”“绿色种植”生态化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生产方式转变和养殖环境改善,实现畜牧业全产业链的“零排放”,努力提高全省畜牧业发展水平,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坚持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畜牧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试点经验告诉我们,注重畜牧业各发展环节的资源利用,实现内外部良性循环,既可节约资源,又可实现低污染排放。要结合四川新村建设和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加快畜牧业上游资源整合,搞好技术在中游生产中的充分运用,做好下游废物的循环利用,积极推广畜—沼—果(粮、 茶、 菜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广“生态养殖业—沼气—有机肥料—高效种植业”内循环模式,推进部分重点试点市县种养殖循环(清洁)生产(发展)项目,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效益的再提升[4]。

4.坚持制度化引领,是加快推进畜牧业循环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市县试点经验证明,及时拟制结合实际的规划计划,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完善系列扶持政策等,将会为现代畜牧业稳步发展奠定重要基础。要依据全省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产业基础和循环经济发展潜力,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循环经济区域发展格局。同时,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涉及资源、人才、技术、财政等多部门、多领域,必须建立统一协调的领导组织,制定明确区域、分类指导、模式可行的实施方案,并配以一系列扶持政策,特别是加大地方财政、人才技术、金融保险、疫病防控等机制建设,为推进现代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四川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对策

1.积极推广差异化生态发展模式。要结合平原丘区、盆周山区、高原牧区等不同地域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及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探索实施适合本地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避免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同质化现象[5]。大力实施“上山进沟、种养结合、适度规模、循环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资源,合理布局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通过沼液和有机肥还田,降低种植业生产成本,促进绿色种植业发展。把发展草食牲畜作为全省调整优化畜牧产业结构的重点,加快推进“以草换肉”、“以秸秆换肉奶”工程。变被动粪污处理成本性投入为主动利用粪污生产性投入,鼓励在畜产品优势产区配套发展沼气发电、有机肥加工等新兴产业[6]。

2.深入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畜牧业产业化是畜牧业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畜牧业处于人类食物链的中间,是最宜发展循环经济并带动产业链的形成的产业。要重点引导、培育、发展一批规模效益好、市场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龙头企业群,强化产品深加工,延长畜牧产业链,并注重产业间的联动和带动,切实解决好农户发展生产中产销脱节等问题,从而提高畜牧产业化水平,促进畜牧业循环经济的稳步发展。

3.加快完善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体系。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在抓好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法律保障、组织保障、环境管理保障和绿色技术支撑等体系,配套出台有关土地、保险、信贷、补偿等扶持激励政策,完善产业链中养殖户利益分享与风险分摊机制,把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与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建设等项目统筹起来,形成推进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技术优势,大力实施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推广资源节约、延长产业链等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加大循环技术成果转化,从而促进牧业增产农民增收。

4.加强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舆论宣传。“十二五”时期是四川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省的攻坚时期和战略机遇期。发展现代畜牧业循环经济是四川实现多点多极支撑战略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同时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畜牧业循环经济的知识,迅速增强民众的绿色消费和生态环保意识,激发民众发展循环畜牧业的巨大热情,为全省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观题,李娟.用循环经济理念引领现代畜牧业发展[J].中国牧业通讯,2010,(5):14.

[2]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EB/OL]. 四川人大网,http://www.scspc.gov.cn/html/cwhgb_44/201205/2013/

0325/69377.html,2011-03-25.

[3]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2012年四川省畜牧业经济形势分析及2013年预测[J].四川畜牧兽医,2013,(2):9.

[4]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EB /OL]. http://www.sc.gov.cn/sczb/2009byk/lmfl/szfbgt/

201201/t20120116_1169709.shtml,2012-01-16.

[5] 陈杰.四川畜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J].生态经济,2013,(10):90.

[6] 张藕香,李玮.安徽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0,(3):58.[责任编辑 王晓燕]

作者:陈杰

第三篇:农业畜牧经济及事业单位财务

摘要:新形势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要符合时代发展,就要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思想意识,重视内部监督,加强资产管理,优化工作态度。要用监管制度规避财务风险,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与经营有很好的保障作用,但如今一些事业单位在发展与经营中,对财务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因此本篇文章就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来分析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列出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经济的发展使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变化,而经济的完善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发生了改变。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是财务管理,所以要重视财务管理,只有不断的重视和整合,才能使财务管理工作做的更好。与此同时,积极地调动单位人员,去配合财务管理的工作,就能找出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事业单位想要实现使长期的发展目标,就要更加重视财务管理。

一、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及目标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有新的特点,事业单位要重视。由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法治化的特点,事业单位要按照相关要求和规定展开管理工作,要重视会计核算体系,这样才可以让财务管理符合发展需要,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改革在不断的推进,财务方面的管理具有协调性,财务管理要服务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改革,还要拓展管理的领域,加强财务管理与业务方面工作的结合。新形势下信息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还要重视信息化的发展,加大投入,结合事业单位情况,抓好平台整合,强化风险管理工作、财务监督和财务分析,这样才可以让财务管理有更高的效率。

事业单位是为了实现社会公益,要让公益活动有效的开展,就要有资金支持。根据经济不断改革和发展,事业单位不能只靠政府财政补贴。当前,事业单位可以多渠道筹取资金。根据内部经济和外部因素的影响,财务管理已经不是以往的管理方式了,要意识事业单位自身的问题,关注资金的收入与支出,分析成本的问题以及成本的内容。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有问题

(一)财务管理意识弱,管理机制不完善

管理意识弱是一个问题。第一,事业单位的职工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解不清晰,认为财务管理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各部门认为做好自己部门的工作即可。第二,不重视财务管理,由于事业单位是国有单位,由国家管理,财务支出稳定,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出现,财务管理工作不复杂,因此,事业单位人员不重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执行力不高,致使财务管理水平也没有提高。

财政部门对项目拨款时,如果没有对项目详细验证和调查,就会使专项资金的项目和使用不符,导致资金分配不合理,使资金使用有影响,同时还会产生腐败现象。据分析,单位账款往来中,流动资产占比很大,坏账和呆账很多。 一般预付款处理不及时的时候,会出现坏账和呆账。由于有些单位在担保贷款时有违规现象,借贷人不能及时还款,担保单位也会承担一定的责任。

(二)財务预算管理不够到位,不重视风险管理

财务管理中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预算管理,事业单位与企业不同,事业单位的资金通常来自财政,所以要重视财务预算的管理。目前有些事业单位存在,财务预算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缺乏有效性,没有形成科学的财务预算的管理体系。有些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缺乏持续性,并缺乏重视,而且对财务预算管理没有深入研究。有些工作人员还对预算执行很随意,不重视预算执行工作,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脱节,这都要引起事业单位的重视,以便更好的完善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

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有一定的客观性,新形势下要不断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但一些事业单位不重视财务风险管理,有的单位不重视法律风险控制与防范,没有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制定完善和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致使财务管理不规范,从而面临法律风险;有的单位则是没有防范廉政风险,没有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致使有些单位在财务上出现了腐败,根本原因是财务监督方面较弱,且审计工作也不到位;有的单位不重视操作方面的风险,缺少对财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从而出现了操作风险。

(三)财务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

新形势下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系。有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运行体系不完善,存在很多不足和漏洞,比方说有些单位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系统化建设,虽然建立了相关制度,但具体执行时不到位,财务工作不受监督,就容易出问题;有的单位没有加强服务体系的建设,业务工作的服务不到位,并缺乏有效分析和调查;有的单位没有建设更有效率的运行体系,虽然都会用到会计电算化系统,同时也按照相关要求开展了工作,但财务信息缺乏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且财务报告较简单。

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中,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要各项工作相互影响,互相约束,因其工作内容大且复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就要建立内部监督机制。但多数事业单位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因工作人员职责不明确,监督机制不完善,致使工作中存在了一些问题,并致使财务工作流程不规范,从而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精细化的发展受到了影响。

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就要先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要完善和健全财务预算管理的机制,加大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建设,尤其是要按照预算法、会计准则和其它的相关法律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预算管理制度,规模大的事业单位可以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工作效率。要加强预算编制的效能性和规范化建设,按照财政部的要求,同时结合事业单位的情况,加强预算工作的协调性和拓展性,从而把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做的更有效。

(二)重视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包括资金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资金是事业单位经营必要因素,也是事业单位提高服务的基础。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应用到实践中,财务管理制度要重视执行力,能够有计划、有规定地进行。防止内部出现违规行为,损害国家资产。还要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能节约资金,固定资产从采购到报废要符合程序,财务管理人员要按规定执行。对于私自占用固定资产的行为要严打,不留情,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不要让问题积压,快速处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资产管理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按财政改革的要求,完善资产管理工作。

(三)重视资本管理的专业性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要重视资本管理,资本管理由预算管理决定,现阶段的资本管理工作缺少合理性,需要事业单位重视管理的内容,对事业单位所处的内外环境分析,有对比性和针对性地讨论,重视财务管理中资本管理重要性,不论是事业单位的员工还是管理者,都要重视资本的管理,对资本合理进行分配,依照事业单位发展的规划,合理的进行资本监督,确保资本管理的数据共享、资源共享,为使用的工作人员提供真实的数据。强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升工作态度,改变工作方式,确保科学的进行预算管理,以及核算的完整,合理有效的指导事业单位的管理工。

(四)强化监督体系的建设

要监督内部审计及相关工作,强化责任审计,并执行部门负责人的问责制度,落实各项会计准则新要求,对调任离任等人员,要强化他们的审计工作,还可以请会计事务所的人员参与审计工作,从而提高审计的质量,让审计流程规范化。外部监督体系的构建是与社会媒体合作,以提升人民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为主要目的,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建设,创建严格的外部监督的环境,单位要不断强化提高管理质量。新会计准则是要改革,现行的会计管理和核算工作,目的是提高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也是提高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履行方面的效率和质量。事业单位在执行新政府会计准则时,不但要学习新会计准则基本的精神,还要以单位本身的实际与管理要求为基础,积极发挥其创新精神和主动性,避免形式主义,进而通过对新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实现单位总体工作的质量有效提高。

(五)强化财务信息建设

在网络化、现代化的当今时代,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开展,职能履行的质量不断提高,都离不开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事业单位业务的开展,提高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履行的效率,并且对财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会计信息建设,先要强化财务管理体系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升级,通过云储存、大数据等新技术,有效拓展会计信息的数据量和数据类型,用先进的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应用,有效的提高会计核算及数据生成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确保会计核算所生成的会计信息,可以符合单位实际。加强会计信息建设,也要加大财会数据的安全管理层级,通过权限设置、秘钥设置、管理责任落实等手段,强化恶意插件、木马病毒等新型网络风险的防范意识。

(六)强化财务人员管理

强化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对财务管理有全新的认识,特别是领导管理层要发挥带头作用,带领着职工一起学习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提升财务管理,要認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另外,要加强理论学习,对于基本的理论和要求要理顺和规范化,单位领导要关注会计机构设置的合理性,还要关注负责人的任职资格,以及财务工作岗位设置的合理性等。事业单位领导要鼓励和支持相关财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七)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要抓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使财务管理稳步推进,从而实现科学发展。事业单位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比以往要更加重视财务风险管理的工作,还要强化财务风险管理的能力。要加强法律风险管理工作,应该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工作梳理,并按照相关规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要加强廉政风险管理工作,将财务风险管理与事业单位廉洁自律的建设结合起来,例如,要健全和完善财务决策机制,加强财务决策方面的有效论证和监督管理,对于可能出现风险的重大事项应当建立目标责任机制;要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财务人员教育培训机制,既要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还要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建设。

(八)完善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普遍较弱,根本的原因是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落后的管理方式,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所以,要从事业单位改革的战略高度着手,切实加强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推动财务管理模式改革。要从健全和完善组织体系中有新的突破,例如加强财务部门的力量,要提高财务部门的地位,也要配备更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为有效的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完善财务监督体系,就要发挥财务部门的监督作用,从而推动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要强化财务部门的服务职能,引导财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要为事业单位提供有效的服务,还要为内部各个部门提供精准服务,进而使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拓展和创新。

结束语

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不断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确立,事业单位也在慢慢转向市场。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在工作中体现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随着国家财政制度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就目前实际情况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只有不断加强财务管理,才可以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音.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9(14):162-163,166.

[2]张小惠.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7(11):138-139.

[3]李涛.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8(26):34-34,36.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单位名称:广西,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省市:广西南宁市,邮编:530001,姓名:章雄志,出生年月:1971.10.05,性别:男,民族:汉族,籍,广东省汕头市,学历:大学专科 职称:(现目前的职称)农业,济师,研究方向。

作者:章雄志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畜牧经济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畜牧论文范文05-08

畜牧学论文范文05-09

畜牧师论文范文05-09

畜牧科技论文范文05-10

畜牧市场论文范文05-10

畜牧文化论文范文05-11

畜牧法规论文范文05-14

畜牧发展论文范文05-14

畜牧案例论文范文05-14

畜牧业论文范文05-09

上一篇:工业会计论文范文下一篇:冶金安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