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行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2022-09-11

一、医药行业内部控制现状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而自我调整经营活动运行的手段, 是企业开展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一般医药行业的主要业务可以分为三部分, 即药品研发、药品生产以及药品销售, 所以接下来就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医药行业目前内部控制的应用情况:

(一) 研发环节现状

对医药企业来说, 经营中的核心竞争力在药品的研发上, 这也是医药企业主要的资金投资方向。我国新药研发分为创新药研发和仿制药研发两类, 虽然创新药的研究可以为医药企业带来高收益, 但创新药的研发风险较高, 所以, 我们大部分医药企业都进行研发仿制药。但仿制药研发存在原研专利挑战、原料药成本居高不下、研发雷同等不同程度上问题, 因此对研发环节德内控制度管控尤为关键。

(二) 生产环节现状

生产环节主要负责药品的生产, 在这个环节中, 影响医药企业经营收益的主要是生产成本的管控, 成本控制的越到位, 医药企业的总成本就越低。在成本管控中, 全面、完整的财务数据是前提, 而企业内部是否能构建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是影响财务内控管理效果发挥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目前激烈的竞争市场环境下, 大部分医药企业主要关注药品研发和销售, 尤其医药行业自动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 使大部分医药企业忽视在生产环节的内控管理。一方面导致生产环节的各项制度执行难以得到有效监管, 企业难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也导致员工行为缺少规范制度, 企业信息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1]。

(三) 销售环节现状

在医药行业中, 销售环节主要分为自销和代销。一般规模较大、资金雄厚的医药企业多设有自销部门, 也有一部分会借助一些经销商。但专业的销售部门需要企业配备专门的销售人员、拓展销售渠道等, 将给规模较小、资金薄弱的医药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负担, 所以这类企业基本采用销售外包的形式, 激发了CSO (合同销售组织) 公司的发展。CSO公司是医药行业最典型的代理商模式, 帮助医药企业销售产品, 促进医药企业的发展。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CSO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加严重, 从医药行业到医院要经过层层外包、层层盘剥, 导致药品价格不断上涨, 进而导致“看病贵”等问题的出现。而且为了自身的利益, 一些经销商不愿意销售利润较少的“廉价药”, 迫使医药企业提高药品包装, 药品价格居高不下。而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一部分也是由于医药企业在销售环节内控管理不善, 在寻找代理商的过程中存在徇私舞弊、谋取私利等现象, 从而使企业对代理商资质考察不足, 进而导致企业经营利益受损。

二、优化措施研究

通过对上面问题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 目前医药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以及缺乏全面的监管机制三个方面。而影响医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主要因素有内控思想建设、内控体系等, 所以医药企业在制定相关优化措施时可以从这几点入手:

(一) 加强内部控制思想建设

企业在内部控制上思想认识的加强是影响其实际行动的重要因素, 所以医药企业在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中, 首要加强内部人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知。第一, 重点侧重管理层的思想建设。管理层意识的加强有利于战略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 同时也以身作则, 为普通员工树立榜样;第二, 加强财务人员以及其他普通员工的内控思想认知。财务人员的内控认知加强有利于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提高财务管理的有效性。而其他员工内控意识的加强也促使员工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减少由人工误差导致风险发生的概率, 并提高财务部门所使用数据的准确性, 便于企业管理层获取真实的经营情况, 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以及其他决策计划。

(二) 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建设的主要目标在于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 即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医药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 风险的存在具有必然性。而在某种程度上内部控制也是通过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当内部控制不完善时, 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变大, 所以医药企业可以借助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机制[2]。在构建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时, 医药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加强内控制度制定的科学性

内控制度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医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效果的发挥, 医药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需要参考医药行业国家政策、优秀案例以及聘请相关人士等方式进行。同时, 由于不同医药企业之间经营特点不同, 所以还需要企业结合自身实际不断调整内部控制制度。

2、加强风险预警机制在内部控制监管制度建设中的应用

在内部控制的完善中, 医药企业还需要健全监管机制, 一方面对企业管理、运营等各环节实施监管, 为企业建设的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的落地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一方面也对内部控制的具体运行流程进行监管, 及时发现阻碍内控制度运行的因素。在健全监管机制方面, 企业可以借助风险预警机制对企业的内控建设进行监督评价, 即通过风险识别、评估以及评价三个环节判断制度运行中是否存在风险以及衡量风险的危险性, 及时发现内控管理制度的薄弱环节, 并督促改进。

(三) 加强对医改新政策的认知

针对“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国家在最近几年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从药品生产制造到使用环节分析, 降低医药费用要从医药行业、经销商以及医院整个产业链进行。而医药行业在其中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第一, 合理降低药品研发、制作成本。借助内部控制实现总成本的降低, 从而降低药品出厂价格;第二, 加强对销售的管理, 提高对代理商或经销商的资质考量。一方面医药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在销售环节的应用, 另一方面企业还要加强对相关政策的认知和利用。比如在新医改下, 医保控费是医院控制成本、抑制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的重要手段, 而在医院实施过程中, 医院更加倾向于选择药品更低的厂商, 所以选择一个正规、有实力的经销商是保证销售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尤其目前正在开展两票制的改革, 以后医院的药品采购将逐渐从原本的七、八票转变为只有二票, 从药品出厂到医药采购只经历2次开发票的过程, 中间只涉及一级经销商, -。这一举措直接简化了药品流通环节, 同时也有利于政府的监管[3]。医药企业可以利用这一政策“重拾廉价药”, 在药品研发中不用多加考虑销售的问题, 转而以药品的实用性为主, 药品不再需要“伪装”,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研发费用以及生产费用, 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逐渐攀升, 解决居民看病问题成为当下较为核心的民生问题, 为此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制度。而在降药费这个过程中, 医药行业也承担着较重的责任。针对目前医药行业发展面临的市场环境,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保障医药企业稳健发展的必然选择。

摘要:医疗行业的发展使大部分疾病被治愈的概率不断上升, 但居民看病的费用也在不断攀升, “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目前主要的问题, 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因是从医药行业到医院的这条“路”并不平坦。随着我国相关医改政策的发布, 医疗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逐渐严峻, 在新的形势下, 如何稳固自身的发展以适应市场的发展是目前医药行业所关注的重点, 其中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内部控制是医药企业首选的措施。基于此, 本文主要针对医药行业内部控制的优化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医药行业,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 黄鹏涛.医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改进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17 (27) :38-39.

[2] 胡锦桥.论医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8 (08) :138.

[3] 闫一玉.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J].中国市场, 2018 (11) :88-89.

上一篇:所得税会计实务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下一篇:论闪电探测技术在雷电防护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