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常规管理制度

2023-03-19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的功能。制定这个制度有很多预防措施,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校本课程常规管理制度》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校本课程常规管理制度

校本培训教案如何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如何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从而提升学校质量品牌的含金量呢?经过近几年的积极思考和探索,我校基本构建起了符合本校实情和教师自我发展教学常规管理模式,即:管理更有效,教学更创新的学校总体目标,落实“抓好开头,精细过程,关注结果”管理思路,围绕强化一个“实”,讲究一个“严”,控制一个“量”,坚持一个“恒”,追求一个“新”,体现一个“齐”上做文章,努力实现管理过程精细科学化,突出教学常规管理有序性,实效性。

开学初,我校进一步明确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强化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阶段测查过程管理要求,形成科学严谨的教学习惯,把学科作业训练纳入集体备课的要求,作业要立足基础,分层要求,做到当堂解决问题,点点清、段段清。

一、加强备课管理,强化一个“实”字

我校自实施“一二三”乐学课堂改革起,就要求教师严格按照乐学模式的四个环节——“自主预习”、“合作探究”、 “巩固提高”、“反思升华”来设计教案,目的是先让老师们理解并熟悉该模式,然后才能灵活运用。以课堂改革为契机,促进教师备课相互学习,同伴相助,教学相长。在教案的编写当中,注重预设与生成关系,注重三维目标达到,注重作业设计,要有梯度,关注学生的发展。在实施中,我校发现一小部分教师没有按照备课模式的要求进行备课,善于投机取巧,学会了“拿来主义”。再设计、教学反思,存在空、虚、假现象,作业批改数量差,批改有时也不及时。本学期我校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学校出台教学常规考核办法,学校不定期进行检查指导,确保教学目标落实,并做到有检查、有记载、有反馈,并把检查的情况与教师的月考核考评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教学管理流程落到实处。

二、抓紧课堂监控,讲究一个“严”字

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校运转的主轴,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增长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提高课堂效率上,我校要求教师处理好“创新”与“双基”“手段与目标”二个关系,力求 “当堂任务当堂清”,与此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以老带新,以新促新相互听课,领导推门听课等活动,学校领导不定时查堂和采取学生座谈等形式,进一步规范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注重作业布置与批改管理,控制一个“量”字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重要依据,因此我校要求教师作业布置与批改做到“三精、三必、三杜绝”。精心布置学生作业内容。作业内容设置必须要有针对性、选择性。坚决杜绝“重复抄写”与“罚作业”现象,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精心批改作业方面,教师批改要做到及时准确,多用鼓励性语言,或用星级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同时,批改的形式灵活多样,通过这一措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会欣赏和正确评价他人交往能力。把批改作业作为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载体。任课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

四、抓好课后辅导与阶段测查,坚持一个“恒”字

1、抓好辅导工作

辅导工作是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校始终持之以恒抓牢培优补差这一工作。开学初,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必须高质量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做好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学校制定出培优补差计划和措施,每位教师依据学校的计划和措施,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班培优补差计划和措施,并认真做好培优补差记载,做到培优要定时,补差要随时,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辅导要耐心而细致,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

2、抓好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是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便于及时发现教学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学校通过举行月考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质量检测,检测结果在会上进行反馈。在反馈中对于教师工作中的成功之处予以肯定,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提出整改意见。

五、突出教改教研先导地位,追求一个“新”字

根据校情,学校围绕“科研兴校”开展工作,以此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1、创设氛围,转变观念打造教育科研工作参与的全员化。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我校认识到,如何将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切实有效的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解决课堂中不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我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我校认为:教学科研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推进学校发展的动力。为此,学校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把兴校之策定在教育科研上。

2、以微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堂为阵地

人们常说:最有价值的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课题研究应着力课堂,使研究走向课堂。因此我校把课题研究融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也作为评价教师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我校从教师教学需求出发,坚持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其次,我校还围绕所立课题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研讨中,教师通过自身与合作伙伴教学资源的对照、比较、分析和归纳,在反思中有效解决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课题研究为课堂教学服务。

六、规范学习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惯

学生学习常规的管理,有利于指导和推动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校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在环境中得到熏陶,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养成。

七、团队协作形成合力,体现一个“齐”字

人常说:“人心齐、泰山移”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是我校一贯良好的做法,在工作中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形成合力,实现工作目标。

1、领导意识强。“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没有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把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落到实处,学校领导常常深入到薄弱班级与老师和学生进行座谈,倾听意见,制定方略,把教学质量落实到平时的工作中,针对各年级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具体有效的指导意见,有了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教师们信心倍增,质量意识更加增强。

2、团队意识增强。在教学中,教师们一起合作、交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抓教学质量的流程上,学校上下齐抓共管,全校教师团结协作。教师在工作上很快就拧成了一股绳,经常交流,互通信息,对相关内容进行疏理归类,探寻解决问题的种种方法,教师在教学工作上各尽其职,各显其能,从而促使学校教学质量整体提高。

总之,通过抓教学常规促使我校已经形成:①有一套 “科学合理、井井有条、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②有一种 “锲而不舍、只争朝夕、干净利索”的敬业习惯。③有一叠“卷面整洁、数量齐全、训练量合理”的学生作业本。④有一本“格式规范、字迹美观、重点突出富有创意”的备课本。⑤有一方“秩序井然、节奏明快、活沷生动”的课堂环境。⑥有一个“人心齐、泰山移”的团队群体,我深信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会出现一个质的飞跃。

第二篇: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新安学校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以及创新能力,发挥教师特长,办出学校特色。为了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促进我校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刚要》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创新教育,优化学校整体课程结构,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课程资源,进一步调动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积极性,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管理原则

1、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学校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学生的健康发展出发,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目标;

2、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作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3、校本课程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可能的采用合作、参与、探究和体验等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亲身体验,以激发学生创新愿望。

三、课程开发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要确立“针对校本,面向课程,凸显个性,动态发展”的目标。

“针对校本”,就是要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针对缺陷,发挥优势,挖掘资源,组织人员,在学校中开发课程。 “面向课程”,就要认真做好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试验和课程评价五个部分工作,加强三个环节的研究,即确定开设的科目;形成校本课程的指向;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计划。

“凸显个性”,就要在课程开发时,把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现老师个性和强化课程个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动态发展”,就是说校本课程是动态发展的,好的课程不断完善,新的课程不断加入,一些不受学生欢迎或准备不足、教学效果不好的课程将被淘汰。

四、课程实施

1、经学校审核同意开设的校本课程,由学校在每学年开学第二周将拟开设课程目录会同年级组向全体学生公布。

2、教研组长负责安排校本课程教学任务。拟开设的校本课程原则上由申请该课程的教师本人承担,特殊情况也可由教研组统筹安排。

3、教师在接到校本课程开设任务通知后,应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待学生选课结束后,由学校正式下发开课通知。原则上每门课程应有10人以上学生选课才准予开课,特殊情况由学校与开课教师商定。

五、教师管理

1、接到学校开课通知的教师应按要求到指定教室上课,做好学生出勤登记。

2、教师按照课程教学进度计划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应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作出适当修改。

3、教师做好所开设课程的学生成绩考核工作,在校本课程结束后把学生考核登记册、学生成绩册交到学校归档。

4、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应自编讲义,写出教案(课件)。

5、教师开设学校课程情况应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中,并作为教学工作内容之一。

六、教务管理

1、学校应会同教研组根据学校的安排提前做好校本课程开设目录。一般在第二周确定开课课程,第三周确定开课课程、选课名单,第四周正式上课。

2、做好选课指导。对首先选课未成功的学生应通知学生重新选课,并将选课情况下发到班级,及时向学生公布。

3、学校认真排出校本课程表,在可能情况下满足教师对设备和资料的要求,编制学生名单和考勤登记册,交到上课教师手中。

4、做好日常教学检查,负责处理调课、代课,师生请假等事宜,并收集校本课程的问卷调查情况。

5、做好校本课程资料收集、归档等工作。

七、课程评价

1、每学期校本课程结束后,学校将评选出优秀校本课程,并编入《校本课程优秀集》,进行交流与推广。

2、学校鼓励优秀校本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教案,在专家指导下形成校本教材。

八、本管理制度即日起开始执行。

第三篇: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审议制度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参与决策的全过程,肩负着审议开发过程中重大决策的任务。

1.鉴于审议委员会成员的特殊构成,因此,要求所有成员,特别是教师代表、家长、社区人士,必须认真自学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如《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的相关论述等,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技术。

2.校本课程开发起始阶段,审议委员会成员应该进行自我技术培训,如审议《课程纲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培训等。

3.分析评估学生、学校、社区的不同需要,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一手资料,便于指导工作,解决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审议委员会必须本着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基本原则,客观、公正、科学、民主地参与校本课程的审议活动,确保校本课程开足课时,开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5.认真负责地审议教师撰写的《课程纲要》,一要审《纲要》内的项目是否齐全;二要审授课时间是否确定;三要看课程目标的确立是否恰当、合理,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是否与学校校本课程总体目标紧密联系;四要看课程内容是否适合授课对象;五要看课程实施建议的可行性;六要看课程评价是否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对审议内容要作好详细记载,经过大家讨论、分析、归纳后,确立所开课程,并公告审议结果。

6.审议委员会两月召开一次全体人员例会。每次会议,每个成员必须先汇报自学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的情况,提出疑难问题,大家研讨解决;必须对学校课程实施现状进行分析,评价与反馈,提出促改意见,还应及时向社会、家长报告相关信息。

7.制定开发校本课程的相关制度,如《校本课程开发激励制度》、《校本课程评价制度》,并监督制度的执行与落实。

8.检查与督促《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对工作完成好的人员给予奖励。

9.及时地将各学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报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校本课程培训制度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基地,以学校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而在学校中开发的课程。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首要任务就是对教师进行培训,从而使教师们以新的思想投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过程中。

为了较好地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校中层领导为成员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教导主任为工作小组组长,负责带领教师根据国家或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期解决学校自身的教育问题。为此,我校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制定了校本课程的培训制度。

一、组织教师培训,帮助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有赖于教师真诚参与的意愿、教师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能力以及他们所能够获得的课程资源。因此学校将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和校内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对教师进行陪训。使老师们在生动具体的实例中感到:校本课程就在我们手中、校本课程资源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消除了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神秘感和恐惧感。

二、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我校有自己独特的课程资源,要充分挖掘本校、本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与信息、资源,把各种课程资源在时空上合理地统等安排。

三、学校领导要深入课堂听课,指导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制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把握校本开发的质量。每位参与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一学期至少听六节校本课程课,并作好听课、评课记录。

四、责任到人,将课程开发的实施情况与学校的奖评制度相结合,将校本的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落到实处,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与数量。

五、校本课程年级组长要组织好小组成员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有关校本课程的各项任务。

六、学校每学年组织开展一次有一定规模的校本课程公开活动,每位老师在一学年中至少上一节校本课程观摩研讨课。

七、每月请专家对授课教师进行讲座。

八、学校对校本课程教师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价,每学期期末进行“校本课程优秀工作者评比”。

九、每学年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已有校本课程进行绩效评估,对校本课程教案进行修订完善。从学生、家长、社会效益和学校规划及培养目标等多角度出发,对每门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开展提出改进方案。

十、以校本课程门类为单位形成研究共同体,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小组活动每月一次,大组活动每学期两次。

十一、教研内容主要有两方面:小组活动以专业知识进修和教学活动设计,预案编写讨论等为主;大组活动以校本课程理论培训、课程纲要撰写方法介绍等为主。

十二、每位教师每学年要撰写一篇有质量的校本课程研究论文或两篇校本课程故事。

十三、每学期期初和期末各召开一次学校校本课程研讨会,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反馈课程实施中的一些问题,逐一剖析、反思,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共同商讨下一步对策、措施。

校本课程教研组活动制度

教师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主体,校本课程教研组成员的研究情况直接关系到我校校本课程的质量,故制定本制度

一、教研室活动制度

1.教研室每月组织教师进行一次学习活动,学习《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校本课程管理与开发》等书籍,收集精彩文章,使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基本理论。

2.教研室加强教研组建设,每学期组织两次专题研讨活动,并请区市教研员及专家听课指导。

3.教研室认真研究、制定《校本课程评价表》。组织教师依据《校本课程评价表》进行说课、做课、听课、评课,始终用《校本课程评价表》来指导和监控学习过程。

4.教研室负责人通过与教师、学生、家长座谈,通过听课、发调查问卷等形式,随时了解校本课程的效果,收集各方面的资料,总结分析各种实验结果,不断调整课程。

二、教研组活动制度:

1.搜集资源:教师围绕自己的课程主题,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各种途径搜集相关的、大量的资料,并筛选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

2.编写教材:按时认真完成校本教材的编写。

3.进行课题研究:教师每学期写一篇教学案例或课例。设计学生调查问卷,并对所搜集的相关实验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4.定期总结:每学年第一学期末教师撰写一篇论文或校本课工作总结,第二学期末围绕自己的课题撰写研究报告。

第四篇:校本课程开发激励制度

校本课程实施激励制度

沙河市尚贤学校

为调动广大教师主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确保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特制定如下激励制度:

1.倡导主动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技术。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开发指南》、《课程纲要》等文件撰稿人,作为学校科研成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对优秀的《课程纲要》,学校将向区以上教育研究部门推荐发表,学校视级别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2.鼓励求索与创新。对教师选用、改编、新编又能形成序列的校本课程教材,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给予适当奖励。对获得好评,并在市级以上教育教学杂志上发表的,视级别给予物质奖励,并作为教师科研成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考核、晋级、评优的重要条件。

3.要求教师努力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掌握开发技术,对积极参加集体研讨、集体学习以及校本培训的教师,学校将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4.为执教校本课程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和参与培训的机会,不断提高校本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给予教师特许时间,专用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学习和钻研。

5.鼓励教师开放校本课程课堂教学,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对学生、家长反响好,确实有助于学生学习知识,发展特长,形成能力的优秀课执教者给予奖励。

6.菅造团结合作的氛围。鼓励非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实验,集思广益,共同研究。对主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实验,为校本课程开发出谋划策,为校本课程教师排忧解难的非校本课程执教教师给予奖励。

第五篇:苏头学区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1、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认真钻研,开发校本课程。

2、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先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填写好校本课程开发申请表,报好开发项目的相关方案。

3、学校就教师提出申请的开发课题,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超过25人同意开设该课程,并同意由该教师开发。低于25人不同意开发。

4、教师接到同意书之后,先编写好该课程的教学纲要,报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委员会讨论评议。

5、学校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接到教师的课程纲要后,认真研究,审核。如确认可行,发放同意书,通知教师编写课程。如有疑义,听取该教师解释或提请该教师修改完善。

6、教师接到同意书后,编写课程及教学计划。编写完毕,报学校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审核评议。

7、接到教师编写的教材后,评议小组按程序考核评议,确认可行同意教师设立课程,进行教学。

8、需根据学情编制教材的课程,学校同意相关教师参考有关资料,边实践、边研究、边积累,至学期结束后将成果汇编成册交课程审议委员会审核修改。

9、对开发成功的校本课程,学校按规定对编写者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

2010.9

上一篇:新安全生产法宣传总结下一篇:文字与秘书工作的认识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