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轮滑校本课程

2024-05-08

论文轮滑校本课程(共9篇)

篇1:论文轮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轮滑》学科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课程名称:轮滑 课程类型:体育类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课时

授课对象:1—6各年级全体学生

一、课程开发背景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了每个教师和学生新的体验,体育课程中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作为新课程要实现的重要任务。

作为体育课的延伸与辅助的轮滑校本课程,是根据我校的教学实际,通过教编、整合、补充、拓展,对原有的教材的消化与加工、较之更能培养个体差异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充分挖掘我校学生在运动竞技与特长方面的潜力,为以后的体育锻炼与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校学生活动场地大,大约一半已经硬化,已具备轮滑训练条件,轮滑是一项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的休闲娱乐活动,它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作用。新操场的焕然一新使师生们兴奋无比,无论水平高低,课余时间也要在新操场上大显身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轮滑、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我校根据地处郊区,学生均是工人子弟,决定以轮滑学习为载体开展专题教育教学活动。轮滑的根本课程主要特点如下:

1、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目的是进行锻炼,形成健康身体,促进身体的发育,体验运动的乐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基础。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校本课程作为体育课程的延伸,本身就是发挥张扬学生个性,满足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促进与学生自主学习性,终身坚持锻炼有力手段。

3、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是一种技能学习为主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体能、技能和运动行为的改变方面,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不仅仅是后天训练的结果,与其遗传有极大误导,从健康角度出发,每个运动需求和运动表现不尽相同。因此校本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挖掘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差异有针对性确定教学目标及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学习乐趣以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求。

4、竞技化训练的补充,为以后的特长发掘做准备:作为体育训练补充的重要内容,校本课程担负挖掘学生运动特长,发挥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为有运动特长的学生打下竞技运动基础为以后的发展作铺垫。

二、课程目标

轮滑校本课程是体育课的延伸与补充,其目标包括7个方面:

1、增强学生的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轮滑技术、战术;

2、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健身习惯;

3、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轮滑游戏与对阵竞技方法,丰富以后的体育锻炼内容;

4、提高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形成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良好生活作风;

6、发扬体育拼搏精神,形成积极、乐观、吃苦耐劳的生活态度;

7、培养具有轮滑特长的小选手。

三、课程内容

1、轮滑运动的起源,历史及轮滑运动特点;

2、轮滑运动的技术介绍,轮滑比赛的规则,轮滑比赛方法;

3、轮滑基本技术学习:预备技术、基础技术、速度轮滑基础技术、花样轮滑技术、休闲技巧;

4、技术辅助的体能训练及速度轮滑比赛战术;

5、技术、战术配合的训练、战术意识的练习。

四、课程阶段

第一阶段:

1、轮滑理论介绍。

2、轮滑基本技术训练:预备练习、站立、非滑行技术、被动滑行、基础滑行、转弯、制动;

第二阶段:

1、轮滑基本技术训练:滑跑姿势、直道滑行、弯道滑行、起跑、冲刺;

2、体能训练;

3、辅助性力量训练。

第三阶段:

1、轮滑小游戏。

2、体能训练。

3、轮滑模拟对抗赛。

4、基本战术配合。

五、课程评价

(一)学生评价:

1、根据学生体能技能实际提高程度,随堂评价;

2、根据课堂任务完成情况,总结性评价;

3、分层次的阶段性测试评价;

4、情意表现;

5、学习态度评定;

6、年终性的技能评价,全年知识技能,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的综合评价。

(二)教学评价

轮滑校本课程的评价以教学过程中的表现(50%)、教学比赛的结果(20%)和个人技战术水平(30%)为主。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完整的考勤制度。

2、加强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记载,保证课程的修习时限。

3、积极探索学生互评、自评的功能与策略,实现评价的科学化、民主化。

篇2:论文轮滑校本课程

本学期即将结束,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合理利用校内现有师资场地设施,开展特色轮滑课程

我校的操场使用面积丰富,并且是塑胶场地,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初次接触轮滑可以在这些摩擦力较大的地面站的更稳当,另一方面比较安全,即使是摔倒,受到的伤害也是很小的。

二、坚持安全第一,孩子第一,课堂第一,确保轮滑教学顺利进行

为保障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锻炼,我精心准备每节课的教案,没有缺过一节课,每次上课都亲自把道具摆上,关注每个学生的训练过程。

三、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精心设计课堂组织形式

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我主要安排以滑带练,以游戏代活动。

偶尔会用计时器激励同学们把速度提升,鼓励学生奋发进取。

四、我吸收新成员的同时,让老队员带领新队员练习,结成对子,督促新成员的练习,调动老队员的积极性。

本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我们轮滑课程的同学也有很大成绩。

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继续完善我的工作。

篇3:论文轮滑校本课程

轮滑在是一项十分时尚的体育活动, 受到多数青少年的青睐。尤其是在高校, 多数学生愿意从事轮滑学习, 并且多数高校已经开展轮滑课程, 开展效果较好, 学生身体得到了锻炼, 心情得到愉悦, 陶冶了学生情操。但是在轮滑开展过程中也受到一些条件限制。

二、影响轮滑开展的条件

1、场地、器材的现状分析

轮滑开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场地和器材。这是保证轮滑课程教学的必备条件, 但是到目前为止, 拥有轮滑场地的学校还非常少。多数学校在室外水泥场地或者在篮球场地进行轮滑教学, 这阻碍了轮滑课程开展。并且一些学校缺乏充足的速度轮滑运动护具和器材。在速度轮滑课的教学需要上, 不能达到标准。

2、经费支持

体育教学相对专业课, 领导重视程度相对不足, 导致体育教学经费相对偏少。轮滑教学是一项相对投资较大的课程。开设这门课需要购置轮滑鞋、护具、教材, 后期还涉及到鞋的维修费用。这对学校来讲是很大的一笔开销。如果把这笔开销放在学生身上, 学生也无力承担, 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学生选修体育课时有意避开轮滑课。所以充足的经费支持是开展轮滑教学的物质保障。

3、师资条件

教师是知识的教授者, 轮滑课程能否开展, 开展的好坏与师资力量有直接关系。轮滑课程开展的前提需要有专业的轮滑教师。教师不仅需要有娴熟的技术、技能, 还要有科学研究能力。但是到目前为止, 我国体育系统院校开设轮滑专业的较少, 导致我国专业的轮滑教师相对不足, 科研水平不高, 影响了高校轮滑开展。

4、安全措施

轮滑运动的安全性问题是各高校领导最为关心的一个方面之一。轮滑是一种风险运动, 在滑行的过程中做各种动作, 存在不安全因素, 可能会给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难题。据有关调查资料结果显示:参加轮滑运动的学生由于经常发生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损伤, 让一些轮滑爱好者望而生畏, 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轮滑的热情。并且学校一些领导也对学校开展轮滑课程安全问题担忧, 限制了轮滑课程的开展。

三、解决措施

1、学校与社会俱乐部联合

学校体育课开展轮滑运动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 有一块平整的沥青场地或者水泥场地就可以开展轮滑课, 虽然和正规的轮滑场地比较, 对轮滑技术的掌握有一定的限制, 但是对于学校学生 (非专业训练) 来讲足以。但是轮滑装备就成了开展轮滑课的一大难题, 多数学生不愿意买轮滑装备, 主要是由于装备比较贵, 学生经济条件不允许所致。学校承担轮滑装备, 也是一笔较大开销, 一些部门领导也不愿意学校开销这笔经费, 这就严重限制了轮滑的开展。建议学校和轮滑俱乐部合作共同开展轮滑教学。轮滑俱乐部提供教学用具和场地, 学校和学生共同承担场地和教学用具使用费用。学校方面节省了教学经费, 轮滑俱乐也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 发展了课余的租赁市场, 实现了双赢。

2、加强师资的培训与交流

开展一项体育运动, 师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是教学组织的核心, 轮滑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理论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者, 学生是学习者, 只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教师, 才能培养出更好的学生, 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 变革教师陈旧的思想观念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水平, 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所以部门相关领导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学校领导部门应该为教师提供轮滑学校和深造的机会, 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与交流的机会, 让教师能够更早的接触到最新的信息, 加强自身业务水平, 提高业务能力。

3、加强课堂安全教育

运动损伤在体育教学中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一定要把运动损伤降到最小, 甚至不发生运动损伤。轮滑课是一项比较危险的课程, 学生多数没有轮滑经验, 及时有过轮滑经历, 也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 经常会滑到、摔倒, 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尤其是重大的运动损伤, 比如骨折等, 这对轮滑开展十分不利。所以在轮滑教学过程中, 要加强学生课堂安全教育, 提高学生发生损伤的警惕性, 让安全教育和预防措施贯彻课堂教学的始终。课前认真检查学生护具穿戴情况, 做好准备活动, 降低教学难度, 让学生多掌握一些基本技术动作, 降低出现损伤的几率。

4、积极营造轮滑活动的氛围

许多教育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有课外活动的支持, 方能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换言之,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 并在某种程度上还能使有些课程的课时不足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基于此, 校、院、系应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广泛开展各类形式的轮滑活动, 以实现课内外轮滑教学的有机结合。如成立轮滑俱乐部、轮滑协会等, 鼓励或是为学生创造条件参加比赛, 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参与轮滑活动的实践机会, 使他们能学以致用, 并且还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对轮滑的兴趣, 加深对轮滑的认识。因此, 营造浓郁的轮滑氛围, 是进一步深化高校轮滑教学的重要途径。

5、加强学校之间轮滑爱好者交流

学校成立轮滑俱乐部, 经常纳入新的队员, 组织轮滑比赛活动, 有利于学校轮滑的开展。经研究发现, 学校与学校之间经常交流, 对提高学生轮滑水平有显著效果。不同学校之间有不同的氛围, 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 经常组织比赛, 可以刺激学生学习轮滑的热情, 并且也是学生学习轮滑技术的一个平台, 这对推动轮滑运动在高校的进一步开展, 具有重要意义。

6、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轮滑运动的开展需要经费的支持。学校要想开展轮滑运动, 体育经费的使用就要有针对性、有倾向性, 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练习场地和轮滑装备。一些轮滑爱好者应该成立轮滑俱乐部或轮滑联盟, 利用比赛机会, 到社会拉一些广告赞助, 利用广告资金为俱乐部添加一些轮滑鞋和护具, 俱乐部也可以在新生入学后纳新, 收取合理的经费, 正确使用经费为俱乐部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原颜东, 张建国.河南省普通高等院校轮滑课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冰雪运动, 2007 (04) .

[2]袁旭.试谈轮滑教学在高校的开展[J].琼州大学学报, 2005 (02) .

[3]彭艳芳.轮滑运动进入普通高校体育课的可行性探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5 (04) .

[4]齐丽敏.对黑龙江省大众轮滑运动发展的可行性研究[J].冰雪运动, 2005 (04) .

[5]马启忠.轮滑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J].冰雪运动, 2006 (10) .

[6]张成林.轮滑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1 (02) .

篇4:浅谈轮滑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关键词:轮滑课程 做法 收获 困惑

哪吒脚踩风火轮的场景,是我们这些70后教师童年的梦想。然而当今社会,这早已成为学生热衷的游戏。轮滑的风行表现了学生对这项活动莫大的兴趣。由此,我们想到把这项活动开发成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标准的场地,让他们接受细致的指导。目前这项活动,我们已经开展了三年时间,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在此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轮滑课程开展的过程与方法

轮滑课程的开发是非常系统的工程。在落实这项工作时,我们首先保证了“五有”,即滑运动有教师、有时间、有内容、有器材、有场地,这为轮滑教学提供活动的基础;同时,在评价考核上予以创新,以此来调动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一)课程设置

把轮滑运动开发成校本课程,是轮滑运动开展的基本保障。轮滑只是我校众多校本课程中的一部分。在很多项目上,大家都会提到“童子功”。事实证明,的确如此,轮滑学习应该从娃娃抓起,因为小学生在这个年龄时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在开展轮滑活动之初,我们的教师也是门外汉。我们就找来视频,师生一起跟着学。有趣的现象是,学生普遍学得比教师快。我们分析认为:这应该跟学生的重心低,接受能力强,身体比较敏捷有关。基于这样的因素,我们从一年级就开始安排轮滑课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形成低、中、高三个学段的不同技术标准和要求。这样,在我校读书的学生都能够系统地接受轮滑课程的学习,都能成长为像哪吒那样脚踩风火轮,自由驰骋的“小神童”。

在时间安排上,我们把轮滑作为大课间的活动项目之一。这样不仅丰富了大课间的活动内容,也为学生开展轮滑游戏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

(二)课堂教学

轮滑虽然是一项特别有趣的活动,但初学时很多学生还是存在恐惧的心理,尤其是一些被摔过的学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在防护装备上予以保护,如安全头盔、护膝等;另外在动作要领上,我们也注意从学习防护开始,如教给学生“画葫芦”,注意身体前倾,首先着地等。有了这些安全防护措施,学生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放松心情玩了起来。

初学轮滑,学生兴趣盎然。但是任何一项运动,如果在技术层面不能及时更新,学生玩久了都会失去兴趣。当单一的轮滑动作无法满足学生活动需求的时候,我们就适时地增加轮滑运动的技巧和花式。此外我们还考虑到小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注意将轮滑运动与游戏活动相结合,注意创设情境开展游戏活动,如小朋友排队钻隧道,扮成司机过“红绿灯”等。丰富的游戏形式给轮滑运动增添了更多的乐趣,学生参与的热情也显得更高了。

(三)表演展示

小学生天生就有一种表现的欲望。作为学校,就要注意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这样既是对教学活动的检阅,又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此学校定期组织轮滑运动比赛,让学生有机会秀出自我。此外,我们还利用校际交流和节日活动等机会经常让学生一展身手。

二、轮滑课程带来的成果与收获

我们开设轮滑课程的初衷,不只是想让学生仅仅学会一项本领。因为每一项运动都可以多方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轮滑为手段,采用游戏的方式,开展体育活动,让我们收获了很多。

(一)增强了体质

轮滑游戏是一项有氧运动。由于长期坚持锻炼,学生身体机能的各项指标普遍得到了提升,他们的耐力和免疫力也得到了增强,身体变得更加敏捷。在形体上也得到了塑造。在每年上级部门组织的学生体能测试中,我校的水平逐年攀升。

(二)培育了心智

轮滑不仅是一项锻炼体能的运动,也可以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在开展轮滑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变得勇敢了,自信了,显得更加有气质了。在学习方面,学生也表现得更为活泼、灵动。

(三)促进了交流

现代社会强调团队合作精神。以往的课间,很多学生不会玩或一个人玩。自从开展了轮滑活动,学生被凝聚在了一起。通过轮滑运动,学生之间的语言沟通和人际交往更加密切,彼此的关系更加和谐。轮滑课程,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学会了怎样过集体的生活,没想到一项普普通通的活动课程竟带来如此丰厚的成果。

三、轮滑课程面临的困惑与不足

轮滑课程的开设和研究,我们已经进行了三年的时间。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我们收获了经验和成果,也面临着一些困惑与不足。

(一)理解支持

由于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许多学生来自留守家庭,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对轮滑课程还不能够理解和认同。特别是在购买轮滑器械的时候,一些家长还需要教师反复地动员和做思想工作,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另外,任何一项运动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虽然我们在防护装备和动作要领上都做了很好的准备,但是还是很难避免一些小的擦伤和扭伤。这个时候,我们就特别需要家长的理解和体谅。因为很多时候,一部分家长的过激行为和不合理的要求会损伤我们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

(二)技术瓶颈

轮滑课程实施过程中,所有指导教师都是兼职的。教师也都是门外汉,以前也都没有学习过轮滑。没有专业的指导教师,教师都是跟着视频自学成才,这样在轮滑教学中,一些动作就很难学习和突破。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轮滑练习的水平,还有一定的困难。这就成了我们轮滑教学进步的瓶颈。

轮滑是一项非常流行的运动项目,把轮滑运动引入校园也是顺应学生兴趣发展的需求。但是把轮滑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我们还有许多内容需要研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克服解决。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取得的收获,我们坚信轮滑课程是受学生欢迎的,是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既然对学生成长有帮助的事情,我们就应该持之以恒地把它做好。所以我们下定决心,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一定要坚持下去,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而又快乐的童年。

篇5:轮滑课课程总结范文

轮滑是一项既古老又新式的体育运动,极受年轻人的追捧和喜爱。最近这些年,在世界各国范围内迅速蓬勃发展,而且在许多大型体育比赛中,也被列为比赛项目之一,它的魅力就在于穿上轮滑鞋滑行的那种刺激和骄傲,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本学期的轮滑课程令我印象深刻,不仅学习到轮滑的基本能力,也学会了一些技巧,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感受。

轮滑技巧方面,不得不承认自己掌握的不是很好,也不知道自己的一些看法是不是正确的,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恳请老师批评指正。首先,对倒滑来说,要注意身体的平衡,以及重心在左右脚的转换,两腿要稍微弯曲,练习时,可以先从一只脚练起,再练另一只脚,等到两脚都熟练了,就可以一起滑行了。然后是葫芦滑,要注意两脚轮滑鞋的轮子要垂直压在地面上,初学者可以适当借助压内刃来滑行,熟练便可用轮滑鞋轮子正压地面来滑行,其次,滑行过程中,腿要微曲,两脚发力要均匀,重心要控制好。最后是惯性转弯,它的技巧在于向前滑行要有一定速度,双脚平行靠近,向左转弯时,左脚在前用外刃,右脚在后用内刃,重心在两腿之间的三分之一处,而后重心逐渐向左倾斜,膝,踝成一直线左倾,在转弯的同时头,肩,腰,胯随之左倾,就会自然左转。向右转弯时,动作方向相反,两者的其重点都在于重心的控制。

不得不承认学习轮滑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还有身体良好的协调性,自己的问题就在于身体的协调性不是太好,许多简单的动作别人一学就会,可自己就会出现问题,或者说要学习很久才能学会,自己有时候都很郁闷,感觉很不适合学习轮滑,不过以后的生活中,我会慢慢体会和领悟的,即使自己现在没学好,或者没能取得满意的成绩,我也相信自己以后可以练得很好,毕竟有志者事竟成。学习轮滑的重点在于技巧的掌握,还有就是自己的平衡感,这两个缺一不可,其中身体的平衡是掌握技巧的必要条件,每个学轮滑的人都要注意到这一点。轮滑课也快结束了,自己也有点不舍,毕竟自己还有这么多没有学会,以后的生活中,自己再慢慢学习吧!最后谢谢老师的教诲,祝愿老师身体早日康复,愿您一生平安。

顾文龙(1003101213)

篇6:论中学开展轮滑课程的作用与意义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5-000-01

摘 要 轮滑(Roller skating),又称滚轴溜冰、滑旱冰,是穿着带滚轮的特制鞋在坚硬的场地上滑行的运动。轮滑运动以其特殊的艺术魅力吸引着青春热情的学生们,目前轮滑运动在社会上开展的相当不错,有轮滑社团,能够定期为会员开展轮滑活动,相互间交流经验,增加友谊。本研究主要从轮滑运动价值的作用与意义等实际情况着手,为我校能否开设轮滑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学 轮滑课程 作用

一、轮滑运动的作用与意义

健身功能。据美国最近的研究报告显示在轮滑运动中对下肢各关节的冲击力量比跑步低约50%,说明轮滑运动对关节具有安全性,轮滑运动还可以改善心脑血管系统及呼吸的机能,达到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娱乐功能。轮滑运动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和普及是轮滑运动本身具有很高的运动价值及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轮滑运动本身具有丰富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无论是学龄前儿童还是年龄大些的老者都可以参加运动和娱乐[1]。

(一)开设轮滑课顺应当代的教育理念和改革的方向

几十年来,我国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绝大多数是传统的竞技项目(如田径、武术、球类、体操等)和受前苏联教育体系的影响,体育课程内容较局限。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体现课程的时代性[2]。开设轮滑课顺应了当代的教育理念和改革的方向,随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及教育人道化、个性化逐步深入到我国的教育改革,中学体育教学改变“一跑到底”、“一投到底”、“一跳到底”的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积极自主性、能动性,使学生快乐的参加体育教学,加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3]。

(二)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和办学特色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都特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促进个性发展,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得实行体育锻炼、以全面发展和提高所学运动技能水平,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轮滑课程进入高校体育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同时这项运动着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可以融入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因而有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创新与发展。

(三)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的作用

身体素质是指机体在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基本运动能力。不断的提高身体素质,一方面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另一方面使身体不断适应和承受更大的负荷强度和负荷量,从而促使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增强体质。轮滑是一项全面的体育运动,对下肢的锻炼起到主要作用,长时间的支撑身体的重心、站立、滑行尤其使下肢力量和心肺功能,短时间内得到很大提高。该运动在改善学生身体机能方面,表现在能改变机体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心理活动方式,促使机能系统进入积极状态,循环加快,各器官处于高度兴奋和活跃状态,把安静时处于长期关闭的毛细血管、肺泡、肌纤维和神经细胞尽可能地激活起来,各器官的血液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增加心肌的血供给量,增加心肌收缩力,促进内脏器官构造的改善和呼吸循环、消化系统代谢的加强,增强体质。

(四)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情操是以人的社会需要为中介,以某种思想和社会价值观念为中心的高级情感。它是由情绪、情感和思想观念等复杂心理成分综合形成的。而轮滑运动以其特有的时代性、时尚性、娱乐性和健身性,深受学生的喜爱,轮滑运动在开放的音乐中滑行,动作在于连贯和富有节奏感,身体活动从开始到结束以自然站立的姿态为准则,反复变换身体,使人的情感体验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丰富多彩,使人体会到一种动作美、行动美和形式美。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在轮滑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坚定、顽强、勇敢、果断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自尊、进取向上、战胜自我、克服畏惧的心理,有利于交流思想、抒发情感、消除隔阂促进人际交往,提高个人修养。

二、结论

(一)在中学开设轮滑课是大势所趋,符合当代发展主流,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益处大大多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它融健身性、竞技性、技巧性、娱乐性、惊险性于一体,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时尚和成就感的需求,还可以缓解长时间学习带来的精神紧张和神经系统的疲劳。

(三)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的反应能力、增进人体的平衡能力、改善协调能力;开设轮滑课能,够提升我校的青春魅力,体现我校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不怕吃苦的意志、奋发向上、的良好人格,对提高人际往的能力、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很好的帮助。

三、建议

(一)轮滑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项目,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可以拓宽体育课程的内容和空间,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是学生实现健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

(二)作为一种新兴而有潜力的体育运动,要想在中学得以顺利的发展,就要加强宣传力度,争取主管部门领导和广大同学的大力支持,努力做好轮滑运动的推广与普及工作,重视轮滑教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建设规范的教学场地和购买装备。

(三)开展轮滑教学应特别注意安全,尽量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课上课下都要配戴好护具,尤其是头部、手、肘、膝关节等部位的保护。

参考文献:

篇7:论文轮滑校本课程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课程方案

1、主讲教师:

2、教学材料: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拓展)

3、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授课时间:一学期

5、授课对象:初二

具体内容

(一)需求评估随着学生的长大,他们越来越需要运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其中,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异常重要的,但对于中学生而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但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内容容易被教师忽视,因此不便于教师和学生进行量化考核;二是教师和学生的着重点都在“重、难点”的基础知识上,而忽视了计算能力的提高,这反映了总体要求和具体实施上的矛盾。说明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课程目标

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地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使学生学会自主分配时间,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及整体素质。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和解决新困惑的勇气和本领。

4、努力寻求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有效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形成教研组特色。

(三)课程内容

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我将研究内容分为三大块:

1、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在概念的深化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习题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四)课程实施建议

1、实施方法:

(1)模拟训练

(2)传授法

2、实施形式

(1)课堂集体训练。就是本班成员共同参与课堂训练。

(2)分组训练。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参加训练。这种方法在训练中比较实用,便于学生化整为零进行训练。

(3)教师设计、组织、主持。基于对课程的认识、设想、开发等原因,校本课程的设计应以教师为主。当然设计应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延伸、拓展。

(4)学生设计、组织、主持。校本课程是为学生发展开发的,学生对设计教学内容、步骤有较浓的兴趣,教师提供一定的目录、内容,让学生挑选擅长或感兴趣的项目设计活动、情景,给予学生充分参与课程设计的权利,调动学生积极性。

采取哪一种形式或哪几种形式,没有固定的程式,应根据具体环境、场合、学生实际而定,不可拘泥于形式,形式应服从于内容、任务,服务于学生发展。

(五)课程要求

1、依照新课程理论对课例进行剖析。

2、开展教学研究反思活动,在自己日常教学中不断研究,不断反思。

3、开展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4、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从细节做起。

5、加强计算教学,上好新授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透彻理解算理掌握法则。

6、平常练习严要求,养成好的计算习惯。

7、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认真审题、分析的良好习惯。

8、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9、加强练习,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10、收集错题类型,做到对症下药。每堂新授课可以加入前一天作业中的易错处,让学生改错。几节新授课后,在练习课中安排一节专门以改错类型的课,以巩固、运用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目的是及时针对学生作业中输出的错误信息,集中分析订正,使学生准确掌握新知识,并在改错中化知识为能力。

(六)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

(1)学生参与课堂训练的态度。

(2)学生思维能力有无变化。

(3)学生思维能力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2、评价形式

(1)学生自评:学生自我对照参加本课程以来思维能力的变化,自己对自己评价。内容包括:思维能力的灵活性、准确度等。

(2)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训练思维能力的态度(投入程度),运用技巧的能力,给学生适当的评价。教师可以用档案袋、成绩册、记分等方式对每位学生的表现简单记录,作为评价依据。

(3)学校评价:可以是学校了解本课程情况的方式,也可以是学生在学校某写活动中特长发挥,得到学校的认可、肯定。

(4)学生评价:学生根据被评价者思维能力的灵活性的变化,给予认为合适的评价。

篇8:论文轮滑校本课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文以肇庆学院轮滑公共体育课程与轮滑社团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该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对数据处理分析。

2肇庆学院轮滑课程与轮滑社团开展情况

2.1轮滑公共课程开展情况

培养兴趣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 掌握技能是课程教学的基础, 发展特长是课程教学的根本, 终身锻炼是课程教学的目的, 这4个层面是当今时代背景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2]。高校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学生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 要想达到全民健身, 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就占有主要位置。当前高校学生由于体育技能、运动水平的参差不齐, 导致教学内容无法统一, 即使有分层次的选项班, 老师仍需重复讲授基本技术, 这就导致部分悟性高、技能强的同学不喜欢体育课[3]。轮滑项目在南方不受季节的影响, 其一年四季都能够开展, 掌握扎实的轮滑专项技术, 从而利用轮滑项目进行身体锻炼是轮滑课程的最终目标。肇庆学院的公共体育课程无论从项目的设置、教学大纲和内容的制定, 还是基础体育设施和教师的引进上都在不断地向前推进, 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育人方式。

2.1.1轮滑课程实数配比情况

轮滑课程自2003年开始授课以来, 至今已有13年, 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比较成熟, 有良好的基础。自2014—2015学期以来该校共有三名轮滑教师, 其中两名教师担任公共体育教学任务, 一名教师授课于体育专业学生, 师资人数和学历配备较合理。担任公共体育教学的教师平均每人授课10个班级约900人, 占全校公共必修课学生人数的4%, 轮滑项目受到学生的关注, 使学生付诸行动去学习。学校公共体育必修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以选项制为主, 项目和教师是由学生自主选择, 学生选择项目的动机主要为对项目感兴趣, 有探索学习的精神。学校对大二学生选课的要求为修过得课程不可再第二年重复选择, 对于课程的选择上体现出多样性,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参与锻炼的兴趣。

高校体育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每周2学时, 而每周一次体育课程不能满足学生参与锻炼身体的需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近年来肇庆学院的大学体育学大纲和执行计划做出了相应改变, 教育部对学生体质测试做出进一步要求, 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掌握练习方法和测试要求, 使测试成绩真实有效, 身体素质练习在不同学期在教学内容上占有不同的比例。现行的教学任务主要包含三部分, 由于身体素质练习占有上课课时的比例, 所以在专项理论和专项实践上会相应减少课时, 学生的专项学习就被削减。轮滑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 在大学校园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除了学生的参与性较高, 还有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能够使学生很快接受, 从而促进项目的发展, 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但任何体育项目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练习技术才能够有所提高, 所以现行的体育课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1.2轮滑公共课程授课内容和授课对象层次

轮滑课程现执行的公共体育授课时间为18周, 轮滑教学的第一学期为基础速度轮滑, 第二学期为轮滑球或自由式轮滑 (根据教师制定) 。选择学习轮滑课的学生98%以上为零基础, 授课内容是从陆地模仿到穿上轮滑鞋开始行走学习, 所以学生的初始平台基本相同。由于学校师范专业和文科专业较多, 在上课中女生人数多于男生, 女生学习轮滑惧怕的心理使学生的技术发挥受到限制, 在学习一学期后男女生的技术差距也比较突出, 男生接受新技术能力好于女生, 且男生技术好于女生。轮滑的基础学习是从直道滑行和弯道滑行开始, 学生通过掌握基本的专项技术, 为以后选择轮滑的其他项目打下基础。在学习轮滑课程以后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 多数选择自由式轮滑和速度轮滑, 从而为实现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专项根基。

2.2肇庆学院轮滑社团发展现状

体育社团是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形式, 是培养学生实现终身体育的基石, 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轮滑社团是学生学习轮滑技术与交流的平台, 能够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每周两次以上的社团集中练习, 使学生的体育逐渐步入生活化, 让学生在课上没有熟练的技术或未能学到的技术在社团通过与相对技术较高的学生进行沟通能够促进学生的技术发展。

轮滑社团主要练习的内容为自由式轮滑, 包括花式绕桩和花式刹停。加入轮滑社团的学生95%以上的学生接受过轮滑课程的学习, 然而社团与课程的共同发展也是未来促进高校体育课程的趋势。在2014届肇庆学院轮滑入会的人数为137人, 2015届的会员人数为147人, 每年入会人员都呈现上升趋势。每次训练时间为2~4小时, 主要的传授方式为高年级带动低年级, 技术好的学生传授技术等级较低的学生。社团在每年10月进行招新, 并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进行轮滑表演, 彰显学生的轮滑技术, 纳入更多的学生进入社团, 其社团内部每年也会组织新会员之间和高手间的自由式轮滑比赛 (包括花式过桩、速度过桩和花式刹停) 。

3制约轮滑课程与轮滑社团发展的因素

3.1上课时间与社团训练时间冲突, 场地受限

在肇庆学院三名轮滑教师上课, 教学任务较重, 课程多, 场地空闲时间少, 每天7~8节课同时有两个班级上课, 在周长为120 m的场地出现了人满为患的场面。而很多学生在7~8节没有课, 这个时间学生参与锻炼较集中, 想主动来练习包括轮滑社团的学生每天也聚集在这个时间, 使场地人员较密集也存在安全隐患, 场地上对轮滑技术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所以对技术较弱的学生产生心理畏惧, 影响学生的技术学习和发挥。

3.2教学课时数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大学体育必修课程每周一次2学时, 学时的制定不能体现全民健身纲要的要求, 也不能满足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任何一项体育项目都需要反复练习技术动作来提高运动技能, 然而轮滑作为一项持器械运动的项目, 其入门和提高都需要经历反复练习与专业指导, 才能提高运动技术。在教学内容配比中, 每学期身体素质练习占有一定的比例, 这使原本课时就不能满足学生专项技能的课程, 间接地制约了学生专项发展。

3.3轮滑社团制度不清晰, 没有规范性

体育课程因为是学校开设的, 所以自然有其强大的执行力和规范性。至于体育社团, 学生积极性纵然是有了, 没有强有力的执行规则, 也就造成了学生懒散、可去可不去的态度[3]。学校社团由于是学生自发组织, 人员流动性较大, 学生在加入社团后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督促去进行练习和参与, 使部分学生处于最开始的三分钟热度, 最终自动退团, 这是在社团中常见的现象。体育社团管理滞后, 缺少监控, 内部管理松散, 社团缺乏发展规划[4], 是其制约轮滑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4轮滑课程与轮滑社团相互整合, 实现课内外一体化

轮滑课程主要讲授速度轮滑, 多数学生从轮滑课程起步学习基础, 从而对项目产生兴趣, 然而由于学时限制, 学生轮滑技术不熟练, 对技术掌握不到位, 从而影响锻炼效果, 为提高专项技能学生不得不寻求另一种延续学习的方法, 社团是体育课程的延展, 是促进课程完善另一种途径, 要使课程与社团的联系建立起来, 加强沟通, 教师参与指导, 让轮滑社团更规范化、发挥各自的作用, 促进两个群体间良性发展。

4.1教师参与指导, 课程时间安排与社团相互协调

在社团当中很多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处于带领位置, 由于学生的活动范围只局限在学校里, 教师可以参与进来, 进行对外沟通, 带领学生参与比赛, 能够在比赛中提高专项技术。教师可对技术动作熟练掌握较好的学生进行培训, 对于初学和技术较弱的学生, 进行一对一或一对五小课堂教学, 让学生快速及时掌握技术, 并改正错误动作。上课与社团练习时间发生的冲突, 可以在时间安排上, 课程时间的设置可每周空余出一个下午, 供学生社团进行练习, 如每周三下午为学生的体育社团活动日, 教师无课可进行指导, 为学生制定专项训练计划, 使训练达到一定强度。

4.2学生参与轮滑社团活动与体育课程分数挂钩

大学体育教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调查轮滑社团中每年参与的人数虽不断增加, 但与上课人数相比还差很多, 要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除提高学习兴趣外还要与体育成绩挂钩。为了使学生更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可在体育课程总评中参与社团锻炼占总评10%, 这样能够使学生不仅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 通过练习也能够提高专项技术。

4.3建立完善的社团制度, 规范社团活动开展

社团管理建立制约激励制度, 对学生的参与次数进行考勤, 每次锻炼时间和强度应有一定的运动负荷量。缺少教师指导的体育社团, 组织管理和社团活动处于松散状态, 体育专项教师和直属监管学生社团的校团委部门, 可以给予制度建立的意见, 并为体育课程占有的总评比例提出指导性意见, 并进行监督。

5结语

轮滑教学课程是轮滑学习的基础, 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地, 社团是学生除课内以外的学习和练习组织, 从课堂体育向课外延伸, 是实现高校体育机制的完整呈现, 两机构相互补充和促进。体育课程的设置与高水平学生的需求存在差距, 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主要以基础学习为主, 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存在差异, 学生接受能力不同, 学习效果不同, 通过社团与课程相互结合、相互影响, 为不同的学生提高轮滑专项技术制定练习方案。因人而异让更多的学生感受体育课程与社团结合的魅力,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 是实现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邓瑞.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D].郑州大学, 2011.

[2]谢燕歌, 洪浩.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探索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4, 37 (1) :94-99.

[3]许兰, 刘苏.高校体育课程与体育社团的融入发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 4 (24) :10-11.

篇9:论文轮滑校本课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轮滑运动课程;教学设计;实验研究

为了研究我国高职体育院校对轮滑运动课程教学的设计,本文以实验形式,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形式对某省市高职院校轮滑运动课程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轮滑是新课改之后,顺应素质教育理念发展起来的一种的新兴体育运动,将它与体育教育相结合,适当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不仅符合了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发展要求,还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有着重要作用。而轮滑作为一项新兴体育运动,它的挑战性与趣味性比传统体育运动要强,所以很容易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极速轮滑,技巧性较高的体育运动会让大学生觉得更有挑战性,他们会在一瞬间就爱上这项运动。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轮滑引入教学中的时间并不长,相關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都尚不成熟,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难免会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棘手的难题,使得轮滑教学质量下降,发挥不出轮滑教学的真正作用。为此,笔者以国内某省市内多所高职院校为例,对高职院校轮滑运动课程教学设计进行研究,详细内容如下。

二、实验研究

1、研究对象

本实验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国内某省市内A、B、C、D、E、F、G、H等8所开设了轮滑运动课程的高职院校二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

本实验研究时主要采用五种方法,分别为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实验法。研究重点放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两种方法上。下面对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的操作步骤作简要论述。

(1)问卷调查法

该实验中,实验人员针对教师和学生立场的不同,提前设计了三份问卷调查,其中一份是教师问卷,另外两份是学生问卷。设计教师问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某省市内轮滑运动课程的开设原因和开展状况,并对8所院校的师资力量、设备器材等情况进行统计;设计学生问卷的目的则是为了了解学生学习轮滑的原因,了解学生对轮滑运动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并统计学生对轮滑学习成果。本次实验中,8所院校内发放的教师问卷共150份,学生问卷(II)共320份,学生问卷(III)共75份。其中教师问卷回收了144份,问卷有效率达到了96%;而由于学生问卷分为两种:学生问卷(II)和学生问卷(III),所以发放与回收时应将两者分开统计。实验收回的学生问卷(II)有304份,问卷有效率保持在95%,左右,学生问卷(III)共回收了75份,有效率达到了100%。

(2)实验法

应用实验法对高职院校轮滑运动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实验对象选择8所高职院校中其中1所XX年级XX专业的学生。该专业人数共39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12人。与之相对的对照专业人数共36人,男生25人,女生11人。实验法在应用时要做好严格的变量控制和条件控制,并明确好实验内容,准备好实验工具,如轮滑运动学习兴趣调查问卷、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表等。

3、调查现状分析

经过调查分析之后,发现某省市内8所高职院校轮滑运动课程教学设计均出现一定问题,总体归纳为:院校轮滑运动课程开设率低、专业教师缺乏、教学器材配置不全、轮滑场地不符要求等。详细情况如下:

(1)课程开设情况

实验调查了某省市内8所高职院校的轮滑运动课程开设情况,统计得出了以下结果(见表1):

由表1即可看出,接受调查的8所院校,只有其中6所开设了速度轮滑课程,占了总比例的75%,开设休闲轮滑课程的院校有4所,占据总比例的50%;两种课程都开设的学校有2所,占总比例的25%;除了速度轮滑和休闲轮滑两项运动之外,8所学校均没有花样轮滑、极限轮滑和轮滑球三门课程。

(2)教学考核情况

根据调查问卷的回收有效率对某省市8所高职院校教学情况进行考核,统计分析出了学生的轮滑运动成绩如下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某省市高职院校轮滑运动成绩共分为四种,包括实践成绩、平时成绩、身体素质测试成绩以及理论成绩,其中,实践成绩所占比例较大(占总成绩的50%--60%),主要是以实践课为主,平时成绩和身体素质测试也占一定的比重(占总成绩的10%一30%),而进行理论课测试的只有两个学校(占总成绩的10%)。

(3)学生体育运动学习兴趣的特点

根据“某省高职院校轮滑运动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验研究”学生问卷对所有调查的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内参与程度、课外参与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

三、结束语

通过本次实验研究,归纳总结得出,在某省市8所研究院校中,轮滑运动课程的开设及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很多院校并没有对该项体育运动项目引起重视,在教学设施及教师配置上、教学场地设置上都存在大量问题,急需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加以改善。

参考文献

[1]沈勇.轮滑课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克服对策[J].冰雪运动,2007(06).

[2]王玫,孙喜贵,齐慧.吉林省普通高校轮滑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J].冰雪运动,2007(05).

[3]雷慧,欧阳新辉,周雅丽.普通高校轮滑运动开展的实践与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03).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论文轮滑校本课程】相关文章:

轮滑运动课程教学设计论文04-25

关于速度轮滑的论文05-16

轮滑市场营销策略论文04-20

轮滑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论文04-16

轮滑教学总结05-24

轮滑社范文05-15

轮滑社团章程07-31

轮滑班计划04-25

练轮滑作文04-29

幼儿轮滑启蒙04-30

上一篇:河南中考历史知识点下一篇:简单个人租房合同范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