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物理如何克服障碍

2023-04-12

第一篇:学习物理如何克服障碍

如何克服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

小学生随着数学内容的逐渐加深,学习中各种障碍逐渐地表现出来。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基础没有打牢,学习感到吃力;有的学生自认为不是学习的“胚子”难以学好数学而产生自卑心理,导致学习数学的热情不高,兴趣不浓;还有的由于对已学知识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课堂容量和密度的增加,在学习数学新知识时处于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状态,从而对数学产生厌恶心理、丧失了学习信心。 鉴于学生存在上述学习障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学生排除各种心理障碍:

一是要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一方面要制造事实,让学生相信:我们有能力学好数学,只要努力,就有进步。比如:每次章节检测,教师在不降低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让绝大多数学生及格。另一方面是要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利用科学家艰苦奋斗、知难而进的事迹和本班后进生转化的点点闪光事例来教育学生,以克服学生自卑、厌恶等不良心理。

二是注意与学生联络感情,激发其兴趣。教师要深钻教材、精心设问。对后进生提问时,即使他们回答不上来,也要引导和鼓励,切忌讽刺、挖苦和指责,使他们逐步由怕老师提问到敢向老师提问。平时要在感情上亲近学生。

三是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告诉学生怎么听课,怎么作业,怎么总结学习规律,怎么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

第二篇:如何克服中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心理障碍

内容摘要:古诗文学习过程中,中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有几种类型:抗拒心理 、依赖心理、应付心理、投机心理;产生这些心理的主要问题是:不良的学习习惯、不好的学习方法、不当的教学方法。要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有效地进行古诗文学习,就必须 让他们改变原有的不良心理,变抗拒为合作、变依赖为主动、变应付为积极、变投机为规矩,同时,改进教学方法。

关键词:古诗 文学习

心理障碍

成因

克服

一、什么是心理障碍?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心理障碍”解释为:心里有解不开的疙瘩;思维不够正常。现代医学认为,“心理障碍”是心理活动中出现的轻度创伤,是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段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例如,当人们遭遇重大挫折或面临重大抉择时会表现出情绪焦虑,恐惧或者抑郁,有的表现沮丧、退缩、自暴自弃或者表现愤怒甚至冲动报复,往往是过度应用防卫机制来自我保护,且表现出一系列适应不良的行为。综合二者观点,“心理障碍”是一种心里、思维现象,它是暂时的局部的心理异常状态,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

二、中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心理障碍表现及成因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心理活动梗塞、心理调节和适应机制不良,从而导致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和行为倾向。古诗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抗拒心理

表现为对学习要求怀有对立和排斥情绪,以抵抗外界压力来满足自尊,导致抗拒的行为倾向。中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就常常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因此“古诗文无用论”在中学生中产生着很大影响。许多中学生认为古诗知识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更有甚者认为古诗文是个老“古董,学习、掌握与运用它会让别人看不起自己,不能与时代同步,从而产生学习的抗拒心理。

2.依赖心理

表现为依赖感强,习惯于求助于他人,不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一旦离开教师的辅助或别人的帮助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消极情绪和行为。要学习古诗文,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部分学生学习古诗文时常常抱有走捷径的想法,要么靠辅导资料,要么等着老师讲解,根本不自己动脑筋思考。总想着从别人那里获得帮助,自己可以省时省力,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依赖心理。

3.应付心理

现在的中高考,古诗文占分比重越来越大,迫于压力,学生对古诗文不敢不学,不敢不背,但是古诗文只会背诵不会写等于不会。部分学生于是就怀有侥幸心态,应付的心理去读去背,结果可想而知。花时间去读去背是出于无奈,不是自己主动想要的东西。对学校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不能愉快地接受,认为自己能在学校呆着就很给老师、家长面子了。这部分学生的一切行为只是流于应付。

4.投机心理

很多学生不知道,在古诗文学习上,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积累较厚的底子,才能举一反三,运用自如。常有学生这样说:“我会的他不考,专考我不会的。”有的学生还说:“反正文言文就这么几篇肯定会考到的。”于是总想着让老师押题,或者只盯着课本上那几篇课文死记硬背,没有积极的学习心态。在学习古诗文上,没有花太多时间和精力,而是采取投机心理,总想通过不付出努力或者较小的努力去获得良好的成绩。

产生以上学习上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三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学习习惯的问题。只要是古诗文学习,就感到头痛,对古诗文有一种排斥心理。因为从一开始,没有把基础打好,日积月累,对古诗文的学习就越来越不适应。该记的没有记好,该好好做的练习不好好做,长此以往,问题由少变多,由小变大,越积越多,学习就会越来越困难,学习过程中就会产生出抵触心理。这就是长期所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后果。

其二,学习方法的问题。有些学生认为:“古诗文好学,不像理化那么难学,只要上课听听,做做练习,背背要求背诵的课文就可以了。”学习的时候就只是关注某个常考的字、句、段、篇,记记课下注释,翻译段落,死记硬背机械记忆,不懂得联系、比较、鉴别,不能够灵活迁移运用,一旦遇到课外的内容,又不知所措。

其三,教学方法的问题。文言文教学是难点教学,单纯以讲、记、背、默、译为主,一旦转到运用练习,就会使学生对学习古诗文产生畏惧心理,导致古寺文教学的难度加大,尽管教师在课上费尽心力地讲解,但学生不买帐,厌烦情绪很大。结果是教师受累不讨好,收效甚微。其实,细究起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老师讲得多,包办代替的多。老师从字、词的解释到句子的翻译,再到思想内容的概括,都面面俱到。不能调动学生去主动学习,带着问题,有兴趣地学习。学生的学习一旦没有了自主性,哪里还会产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对知识的强烈渴求呢?学生厌学,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学缺少艺术性,没有根据学生兴趣这个心理基础去组织教学。

三、克服心理障碍,有效地进行古诗文学习

我们知道中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抗拒、依赖、应付、投机这四个类型上,并分析了产生这种心理问题的原因。要想使中学生能有效地进行古诗文的学习,就必须克服这四个方面的心理障碍,从形成原因的根本上着手,让他们变抗拒为合作;变依赖为主动;变应付为积极;变投机为规矩。

1.变抗拒为合作

在古诗文学习中,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不是都十分喜欢,迫于考试才学,再加上老师教学中,多以灌输为主,致使学生好听就接受,不好听就抗拒。要改变学生的抗拒心理,使之变为合作,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

心理学指出:“由客观刺激外部特点引起的吸引力,会使中学生产生直接兴趣有强大的力量,表现出很大的活力,但是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由客观刺激物内部特点引起的吸引力,会使中学生产生间接兴趣,这样的吸引力带有持久、稳定的性质。”要让学生变抗拒为合作,可以通过以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活动方式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小集体的学习环境里,通过互助、互帮、竞赛等形式,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这些学习小组先以自愿为原则,老师适当调配,搭配要合理,既要考虑学生的层次,学习上能互补,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脾性等。学生先通过小组内部的相应学习活动,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互相切磋过程。再进行小组间的竞赛活动,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效,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古诗文的学习比较适合采用这种学习方式,把诵读、记背、理解、练习、巩固等环节放在活动中展开。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之后,就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抗拒的心理,从而在合作中得到学习的渝快,得到认可,得到提高。

2.变依赖为主动

当代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学习中依赖心理的产生,从原因上追究,一方面来自于家庭,他们从小就在父母的照顾下成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我锻炼的机会。这种状况延续至学习上,也常常会产生同样问题。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当,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有些老师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依据课本和教学大纲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只满足我讲完了,不懂的可以来问我;而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用教材,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的热情。久而久之就会使有些同学养成了对教师的依赖心理。

要改变学生的依赖心理,变依赖为主动,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将课堂还给学生,由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转向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发挥学习的天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教学设计不能完全拘泥于课本和教学大纲,要勇敢地跳出课本,活化教材和课本知识,一切从所教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实施教学。

再次,教学中要从问题入手,问题的设置要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有梯度,在学生经过思考和小组讨论后能够或基本能够回答出来,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认同感,有成就感。

第四,依据学情和教学实际布置课后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有成功的喜悦感。

第五,借助古诗文的自身特点,多让学生通过诵读、记背、运用、小组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加提高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

第六,对于依赖心理障碍过重的学生,教师要多与他们交流谈心,让他们能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在课堂上或其他活动场合给他们创造机会,恢复自信心,让他们在获得成功中克服依赖心理。

3.变应付为积极

应付心理主要是学习的内驱力不足所造成。要让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中变应付为积极,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

有关资料研究表明,造成中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学习没有目标,没有计划;学习无成就感,无理想抱负,无上进心理;兴趣的中心不在学习上。因此要解决好中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的问题,就得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打开心锁,帮助学生确立相应的学习目标,并制订好学习上的计划。古诗文的学习先从短期目标开始,如,课文学习从掌握重点字词开始。一篇课文不宜多,但一定得有重点。日积月累,字词的掌握就会越来越多,文意的理解就会越来越容易。

其次,唤醒责任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从而变得有抱负,有上进心。这需要从点滴开始。有些老师喜欢给学生下马威,以树立自己的权威。其实,最好的权威,是学生喜欢自己的学科,喜欢自己的老师。只要学生喜欢了,老师的指导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老师的权威自然就会在学生心中形成。让学生懂得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不能唯我独尊,我行我素,学习是自己的事,不应该由教师、父母替自己负责,通过体验,唤醒学生心中的“责任感”。古诗文的学习,需要记背的东西相应会多些,但一旦唤醒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学,就会变应付为积极。

4.变投机为规矩

主体责任意识一旦唤醒,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发生重大转变。就会知道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考试只是阶段性一种检测手段,是为了发现学习上的缺陷与不足,及时加以弥补,是为了帮助更好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教师要善于趁热打铁,帮助学生克服投机心理,及时在学生的学习上给予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对各知识点进行学习,养成良好的古诗文学习习惯,形成符合自己学习习惯的良好规矩。

古诗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诵读、记背、理解、翻译、运用是学习古诗文的良好方法。学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打磨,并形成一定的规矩,才能在学习上有一个质飞跃。

第三篇:如何克服沟通中的障碍

一个有效的沟通必须包含诸多的要素和步骤。在每一个要素和每一个步骤中都可能存在着各种障碍,它们直接影响沟通效能的发挥。 为了有效地克服沟通障碍,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1.沟通要有认真的准备和明确的目的性

沟通者自己首先要对沟通的内容有正确、清晰的理解。沟通之前应对问题的背景,解决问题的方案及其依据和资料,决策的理由和对组织成员的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数。 2.沟通的内容要确切

沟通内容要言之有物,有针对性,语意确切,尽量通俗化、具体化和数量化;要避免含糊的语言,更不要讲空话、套话和废话 3.诚心诚意的倾听

有人对经理人员的沟通做过分析,缺乏诚意大多发生在自下而上的沟通中。所以,要提高沟通效率,必须诚心诚意地去倾听对方的意见,这样对方也才能把真实想法说出来。 4.提倡平行沟通

所谓平行沟通是指车间与车间、科室与科室、科室与车间等在组织系统中同一个层次之间的相互沟通。有些领导者整天忙于当仲裁者的角色而且乐于此事,想以此说明自己的重要性,这是不明智的。 5.提倡直接沟通、双向沟通、口头沟通

美国一项调查是部门经理们在传达重要政策时认为哪种沟通最有效,共51人(可多项选则),选择召开会议做口头说明的有44人,亲自接见重要工作人员的有27人,在管理公报上宣布政策的有16人,在内部备忘录上说明政策的有14人,通过电话系统说明政策的仅有<>

第四篇:如何克服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作者:王华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8

我最近在看有关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和心理保健的书籍,了解了好多相关知识,针对我校有关社会适应性的专题,特对我的学习内容作一下归纳总结,与大家共勉。

一,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一般有以下几种:

1.自负

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目中无人。与同伴相聚,不高兴时会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高兴时则海阔天空、手舞足蹈讲个痛快,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别人的态度。另外,在对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上,过高地估计了彼此的亲密度,讲一些不该讲的话。这种过于亲昵的行为,反而会使人出于心理防范而与之疏远。

2.忌妒

忌妒者总是用望远镜观察一切,在望远镜中,小物体变大,矮个子变成巨人,疑点变成事实。忌妒是对与自己有联系的、而强过自己的人的一种不服、不悦、失落、仇视、甚至带有某种破坏性的危险情感,是通过把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态。当看到与自己有某种联系的人取得了比自己优越的地位或成绩,便产生一种忌恨心理;当对方面临或陷入灾难时,就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甚至借助造谣、中伤、刁难、穿小鞋等手段贬低他人,安慰自己。正如黑格尔所说:“有忌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事业,便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低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

3.多疑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不好的心理品质,可以说是友谊之树的蚀虫。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具有多疑心理的人,往往先在主观上设定他人对自己不满,然后在生活中寻找证据。带着以邻为壑的心理,必然把无中生有的事实强加于人,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这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一种盲目想象。

4.自卑

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如果各项活动取得成绩而得到老师、家长及同伴的认可、支持和赞许,便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求知欲,内心获得一种快乐和满足,就会养成一种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相反,他们会产生一种受挫感和自卑感。个体自卑感的形成主要是社会环境长期影响的结果。

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理解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即缺乏自信。

5.干涉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人需要一个不受侵犯的生活空间;同样,人人也需要有一个自我的心理空间。再亲密的朋友,也有个人的内心隐秘,有一个不愿向他人坦露的内心世界。有的人在相处中,偏偏喜欢询问、打听,传播他人的私事,这种人热衷于探听别人的情况,并不一定有什么实际目的,仅仅是以刺探别人隐私而沾沾自喜的低层次的心理满足而已。

6.羞怯

羞怯心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一种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在交际场所或大庭广众之下,羞于启齿或害怕见人。由于过分的焦虑和不必要的担心,使得人们在言语上吱吱唔唔,行动上手足失措。长此下来,会不利于同他人正常交往。

7.敌视

这是交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心理障碍。这种人总是以仇视的目光对待别人。这种心理或许来自童年时期被家庭环境使人受到的虐待从而使他产生别人仇视我,我仇视一切人的心理。对不如自己的人以不宽容表示敌视;对比自己厉害的人用敢怒不敢言的方式表示敌视;对处境与己类似的人则用攻击、中伤的方式表示敌视。使周围的人随时有遭受其伤害的危险,而不愿与之往来。

二,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扬长避短

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扬长避短”。“扬长避短”是自然法则,是顺应自然。某些生物仅依靠某一种“长处”能在亿万年的自然残酷竞争中得以生存,就在于它不断进化和完善自己的“长处”。比如蚯蚓割断身体、海参抛弃内脏,都能够再生,这就是它们赖以生存的“长处”。如果它们在进化中不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自然的力量早就将它们淘汰了。人类的“长处”是大脑和思维,靠发达的大脑成为万物之王。如果我们的祖先天天只为了打不过狮子、跑不过猎豹、游不过鱼类等“缺陷”,而天天苦恼,现在还有我们人类吗?

急切想克服人际交往恐惧的人,往往只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他们羡慕那些口齿伶俐、在社交场合口若悬河、风度翩翩的人,并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笨手笨脚笨嘴”的毛病上,而往往忽视了自己的笔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如果一位人际交往恐怖症患者,经常逼着自己去“谈笑风生”,结果可能是越来越结结巴巴、面红耳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只有发现和利用这些优点去与别人竞争,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实效。如果你只是致力于克服短处而不注意发挥优势,不仅毫无胜机,最后连长处也可能因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变成短处。缺陷的形成非一日之寒,融化它就非一日之功,一定要有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就拿人际交往恐怖症来说,它往往有性格内向和自卑的内在心理基础,或有容貌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外在缺陷。要想克服由此而形成的心理障碍切莫忘记“扬长避短”的方法,在战略上要打持久战。

三,心理保健

想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心理保健:

1,悦纳自我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能否正确认识、评价和接受自己,是保持自身心理健康的前提。但当局者迷。并非人人都能真正做到自知,自我认知失调是导致心理失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应全面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了解长处和短处,并对自己作出客观的,恰如其分的评价,防止因评价过高而变得自负,或因评价过低而陷入自卑。要努力让自己树立“ 我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这一观念,悦纳自我,能以积极的状态面对学习与生活。

2,主动交往

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自己能否为他人所接受,也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是个休适应环境与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形成丰富人格的基本途径,具有沟通信息、相互激励、产生合力、形成互补、调节情感、保障身心健康等多种功能。所以,要鼓励自己主动与他人交往,不逃避、不孤守,积极把自我融入群体,在生活中学会处理人际冲突,学会宽容、体谅、尊重、以诚待人。如果能在广泛交往的基础上拥有几位良知益友,无疑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是胸有成竹有裨益的。

3,挫折历练

适量的挫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即使遭受较大的挫折(如痛失亲人、高考失利等),也能避免自身行为失常经受得住打击并更好的适应环境。而耐挫能力差的人一遇到刺激和打击,就很容易形成心理困扰,觉得无法接受和摆脱,出现逃避(逃学)、抗拒等行为。所以,现代人应有意识的去经历风雨、见世面,主动向自我挑战,有意给自已出些难题(如内向的人应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脾气急躁的人去参加美术班的学习等),在设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维护心理健康。 4,理智控制

生活不能万事如意,挫折在所难免。一旦遇到挫折,很多人都会产手愤怒、焦虑、苦恼、悲伤、痛苦等消极的情绪,影响其正常工作、学习与生活。这时,应善于用理智控制强烈的感情,不要冲动,一方面要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不钻牛角尖;另一方面要进行心理换位,想想:我是对方会怎么办?或某某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在思考的过程中令自己冷静下来,并按理智的判断去采取行动,避免一时冲动后又产生后悔、自责等消极情绪。 5,注意转移

这是一种常见的且有效的方法。即通过注意力的转移,暂时忘却烦恼,淡化不良情绪,,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事去做。具体的做法有:听轻松的音乐;散步以领略大自然的风光;阅读报刊杂志,发现奇闻轶事;看电影、电视并投入其中;回忆最愉快、最成功的时刻等。 6,合理宣泄

情绪是需要发泄的,否则情郁于中,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所以当人有了不愉快的情绪时,不要将积压在心里,而应通过合理、恰当的方式发泄出来。如向朋友、老师、家长或日记本倾诉得以安慰与指导;在无人处大叫大喊,高声唱歌;摔布娃娃,砸枕头;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听震天的摇滚乐;参加 剧烈的体育运动令自己疲惫不堪等。

7,自我升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会遇到失意、挫折,在这种情况下,宜采用自我激励法,调节自己的情绪,激起的能量调节 、引导到对人、对已、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上去。 8,灵活幽默

许多看来令人烦恼、厌恶的事物,如果用幽默的办法对付,往往使人的不快情绪荡然无存,立即变得轻松起来,正所谓“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良医”。平常不妨多开开玩笑,说说俏皮话,多看漫画、小品。培养自己的幽默感,这样既能消除不良情绪,又能增进与他人的友谊,可谓一举两得。

9,活动充实

紧张、有序、充实的生活能帮助人克服空虚、寂寞和孤独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能锻炼人的意志,使人拥有积极、乐观的心境。所以,应多参加群体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增进与他人的了解,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10,巧妙安慰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受挫时,为了消除心理的痛苦与不安,降价心理的不平衡,可以巧妙的寻找理由或借口来为自己辩解,进行心理调适。如“酸葡萄心理”,就像狐狸为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可以对自己说“胜败及兵家常事”!又如“甜柠檬心理”,即把本来是酸的柠檬硬说成是甜的,把自己拥有的都看成是最好的。当与好朋友发生争执后,在激动之余可以这样想:“幸亏今天把话说清楚了,要不然他不知要骗我到什么时候呢!”但是自我安慰法不可滥用,否则会助长惰性带来消极作用。

上面只是我的片面总结,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第五篇:如何使幼儿园新生克服午睡障碍

如何使新入园幼儿克服午睡障碍

幼儿从家庭走进幼儿园,他们依恋的父母及亲人、熟悉的家庭环境和以自我以中心的生活习惯一下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幼儿园和陌生的集体生活。这种巨大的变化使他们有一种被抛弃的恐惧感,心理失去平衡,从而感到焦急、不安、不愉快,产生分离焦虑。

为了使幼儿克服午睡障碍,除了家园结合,消除幼儿生理疾病外,针对儿童的心理,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办法。

一、开展快乐的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幼儿熟悉老师、小朋友、班集体和幼儿园

(一)"我坐上了小火车"活动。活动目标是激发幼儿喜爱幼儿园的情感,减轻其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具体做法是:教师亲切接待幼儿的家长,欢迎小朋友来乘坐班里的一列小火车。当幼儿选择一节喜欢的空车厢并插上车票后(车票是幼儿自选的,贴有小动物的卡片),表示幼儿已经上车了。司机(老师扮演)可以带他去玩,发给他一个有趣的玩具,送他到喜欢的活动区玩。离园时教师告诉幼儿,欢迎他明天再来乘坐小火车。

(二)"我的一块小天地"活动。活动目标是使幼儿感到他是幼儿园的小主人,减轻不安感。具体做法是:教师亲切地告诉幼儿,幼儿园和家里一样,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水杯,毛巾和座位。然后,教师发给幼儿一套和车票上图案一样的卡片,贴在幼儿选中的水杯格、毛巾架和桌子旁,贴好后把幼儿的日常用品放在那里。最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他的小天地,提醒幼儿记住自己的标记,不要拿错东西或放错地方。

(三)"认识老师"活动。活动目标是消除幼儿对老师的陌生感和戒备心,使幼儿喜欢、亲近教师。具体做法是:请幼儿看三位老师表演的木偶戏,然后,玩游戏"猜猜我是谁",猜戴××面具和是×老师。猜对后,老师和小朋友握握手,摸摸头或拍拍肩。

(四)"生日快乐"活动。活动目标是促使幼儿相互认识,培养幼儿共同游戏、友好相处的情感。具体做法是:请幼儿欣赏布置好的生日快乐的墙面,介绍代表×月份的花和图片,然后做"过生日"游戏。老师出示代表某月份的花,那个月出生的小朋友便扮演寿星吹蜡烛,其他小朋友为他唱《祝你生日快乐》歌。最后,寿星向每个小朋友道谢,小朋友们依次说:"祝××生日快乐。"

二、为幼儿创设和谐、愉快的午睡环境,克服幼儿睡前的焦虑心理

(一)为幼儿解决睡前准备工作的困难。两岁半左右的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有限,我便及时地给予帮助,提醒或帮助幼儿睡前小便,解决脱衣、铺被等困难。

(二)用愉快的情感来感染幼儿。放优美、平和的音乐,用音乐舒缓和旋律来感染幼儿,潜移默化地稳定幼儿的情绪。

(三)满足幼儿有的需要。幼儿渴望大人搂抱,即使长大了,也喜欢靠着成人。幼儿午睡时我常常扮演幼儿家长的角色,轻轻拍着爱哭的幼儿入睡,使他们深深地感到,老师喜欢我,老师和妈妈一样好,从而信任、喜欢和亲近老师,产生愉快和情感,哭闹也就随即停止。

(四)用移情的方法来消除幼儿午睡的焦虑。幼儿的情感纯洁而真挚,对可爱的小狗、小猫和小兔等动物很喜爱而且乐于模仿。根据幼儿这一特点,我在幼儿的床上贴上他们喜爱的小动物图片,告诉他们这是××小动物的家,请他们扮演小动物在家中睡觉。孩子们觉得有趣、好玩,便学着乖巧的小动物睡着了。

上一篇:小学生作文快乐的暑假下一篇:学校图书室管理员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