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糖尿病重症脑卒中患者压疮防治中的临床探讨

2022-11-11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皮肤感染的风险较大,合并重症脑卒中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因而其发生压疮及感染的几率远高于非糖尿病脑卒中患者。 糖尿病重症脑卒中临床护理工作较为复杂,防治压疮的难度较大,为此,我国医务工作者开始积极探索其适合的护理模式。 循证护理是一种基于临床科学依据的护理模式,具有实用性好,护理资源利用度高、临床干预效果好、预后可靠等优势,可作为糖尿病重症脑卒中的首先护理模式。 为此,该研究选择该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循证护理的方法为患者制定了一套系统的压疮防治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护理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护理监测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80例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入院时,Braden评分均在12分以下,表示压疮风险较高[1]。 观察组,男32例,女8例,年龄57~76岁,平均年龄(65.25±3.21)岁,其中24例为出血性卒中, 16例为缺血性卒中。 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6~76岁,平均年龄(66.13±3.74)岁,其中22例为出血性卒中, 18例为缺血性卒中。 两组患者压疮危险、年龄、脑卒中情况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 护理人员定时为患者翻身,注意转换左、右侧卧位,加强日常护理,观察患者营养状况等,不作详述。

1.2.2 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方法如下 。

1提出问题。 糖尿病重症脑卒中患者:压疮发生率;区别与非糖尿病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要求;预防压疮的护理方法;治疗压疮的方法等。

2查阅实证。 基于上述,查阅相关文献,由护士长组织统一学习糖尿病重症脑卒中压疮的相关知识,并讨论制定系统性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四大要点:局部减压;更换柔软性较好的床上用品;适当使用亚低温治疗仪; 发生褥疮后的治疗措施[2]。

1.3 循证护理措施

1.3.1局部减压减少局部皮肤受压时间和力度是防止压疮形成的做好方法。 因此,患者入院后,要做好局部减压护理。 重症脑卒中患者往往依靠护理人员协助其翻身,建议间隔1~2 h就翻身1次,以30°侧卧为宜,可左右两侧交替进行。 注意偏瘫患者,需要减少患肢侧卧次数。 同时,针对较容易受压部位,采用软垫支撑方法。两名护理人员站在患者身旁,两人合力,依次抬起患者肩部、胸部、髋部,使受压迫部位暴露出来,然后再下方放置柔软的枕垫。 同时,再依据同样原理,抬高患者的胸腰部、骶尾部,选择较大的方垫。 放置好方垫后,注意检查方垫位置是否合理,进行调整。 此外,要将患者一侧下肢抬向对侧,在患者两个踝关节、受力的外侧膝关节处,各垫一个小方垫,调整患者卧位与床成30°。

1.3.2更换柔软性好床褥和加强按摩护理要为患者选择尽量柔软的床垫,建议使用交替式减压气垫床,可各区域可轮流放气、充气,不仅可以直接为患者受压皮肤减压,还可以利用充放气的作用力按摩患者受压皮肤。无法使用充气床垫患者, 由护理人员为患者按摩受压部位和肢体,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3]。1.3.3适当使用亚低温治疗仪伴有神经性高热患者 ,要在翻身基础上,使用亚低温治疗仪。 翻身后,在背部侧卧面与床面之间流下一定空隙,使背部充分接触控温毯,然后利用治疗仪将热量带走,以达到良好的控温效果。 低温、干燥有利于压疮防治,因而要在清洁患者皮肤后,为其更换干燥衣物,保持皮肤局部的干爽。

1.4 压疮后治疗干预

出现Ⅰ度压疮的患者,在清理消毒压疮面后,覆盖透明贴膜。 同时,护理人员要定时检查透明贴面是否干燥,防止体液、分泌物等浸湿压疮面,促进创面愈合。Ⅱ、Ⅲ度压疮患者,需要解除创面受压,并涂抹银锌霜(磺胺嘧啶银+磺胺嘧啶锌 ),利用银离子的消炎 、 杀菌作用,促进创面愈合。 治疗期间,强化患者的日常护理、翻身、按摩等护理措施,保证患者皮肤表明干爽,经常更换衣物。

1.5 评价标准

1.5.1压疮危险评价采用Braden量表作为压疮评价标准,压疮发生危险性评价内容包括感觉、潮湿、活动、营养、摩擦力剪切力等几个部分,危险度评分:18分以上,基本无压疮风险;15 ~18分,轻度危险;13~14分,中度危险;10~12,重度危险,9分以下,极度危险。

1.5.2 压 疮程度评价 Ⅰ度 : 受 压部位出现红斑和局部瘀血,解除压力后红斑可消失。 Ⅱ度:受压部位出现水疱,大小不均匀,解除压力后不能自行消退;Ⅲ度:受压部位出现浅溃疡,苍白色、红肿、组织液渗出较多,尚未损伤全皮层;Ⅳ度:受压部位溃疡深达筋膜和肌肉,出现骨侵犯和组织坏死,溃疡超过全皮层。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压疮危险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观察组评分(9.61±2.13)分,对照组为(9.68±2.41)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评 分 (15.52±2.41)分 ,对照组为 (12.34±4.2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压疮发生率与压疮程度 比较

观察组出现压疮2例,发生率为5.0%(2/40),其中Ⅰ度1例(2.5%,1/40),Ⅱ度1例(2.5%,1/40) ; 对照组出现压疮7例,发生率17.5%(7/40),其中Ⅰ度2例(5.0%,2/40),Ⅱ度3例(7.5%,2/40),Ⅲ度2例 (5.0% ,2/40)。 两组患者在压疮发生率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压疮程度Ⅱ度、Ⅲ度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压疮治疗情况比较

观察组压疮治疗时间为(8.26±1.23)d,对照组压疮治疗时间为(12.21±3.64)d,观察组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受人口老龄化影响, 我国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群体较为庞大,受两种疾病发展影响,其中糖尿病合并重症脑卒中患者较多,约占总数的50.0%左右。 该院护理人员结合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压疮防治需求,编制了循证护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在压疮危险评分方面,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可知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危险降低,可知循证护理发挥了减少压疮风险的作用;在压疮发生率与压疮程度方面,观察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可知循证护理发挥了降低压疮发生率和程度的实效,防治压疮效果较好。

重症脑卒中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必然存在部分肢体受压,加之自身翻身、活动受限,受压局部皮肤较容易出现压疮,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治疗起来更为困难。为此,在糖尿病重症脑卒中的临床护理中,压疮预防胜于治疗。 脑卒中发病后,患者生理机能改变较为明显,多表现为下降和丧失,尤其是偏瘫、意识障碍等并发症,使得患者皮肤对冷、热、硬、潮湿等感觉不明显,因而更容易发生压疮。 循证护理从糖尿病脑卒中患者的压疮发病因素入手,制定了预防性措施,可有效防止患者出现压疮,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 李衡所作相关研究也发现,循证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而且还发现, 实施循证护理患者的压疮治疗效果也优于接受常规护理者,与该次研究结果相符[4]。

该院总结实施循证护理的经验发现, 使用软垫支撑、物理按摩、定时翻身是较为有效的压疮预防方法,可有效促进压力分散和血液流动。 同时,要配合适当的体位,建议抬高床头45°,使患者处于半卧体位[5]。 压疮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做好防感染处理,避免压疮面积和程度进一步增加。

综上所述,糖尿病重症脑卒中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模式,对于压疮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显著减少了压疮发生率和痊愈时间,真正提升了临床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应推广使用循证护理模式。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重症脑卒中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防治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护理监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护理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压疮防治情况。结果 压疮危险评分比较:护理干预前,两组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压疮发生率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疮程度Ⅱ度、Ⅲ度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疮治疗情况比较:观察组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重症脑卒中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模式,对于压疮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显著减少了压疮发生率和痊愈时间,真正提升了临床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循证护理,脑卒中,糖尿病

上一篇:大数据下的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下一篇:原生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