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评价论文

2022-05-14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医院经济效益是指在医院的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和医疗服务所产生的成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经济效益的评价找出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医院经济效益的评价体系对医院医疗服务的改进标准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医院必须重视对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的设计。

第一篇:经济效益评价论文

浅谈医院经济效益评价

摘要:医院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指的是将医院的医疗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活劳动以及物化劳动的消耗和所带来的医疗卫生成果,运用专业的评价方式,通过科学、专业的评价程序,对其进行对比和分析,最后分析出医院卫生服务经济效益的高低。通过对医院经济效益的评价,医院可以及时的发现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方便于医院的管理层能够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水平。医院的经济效益评价主要包括医院投资的效益评价、医院资源利用的效益评价、医院业务工作的效益评价以及医院经营管理的绩效评价等内容。文章针对医院经济效益评价,阐述了医院经济效益评价的主要内涵,并对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原则以及评价指标等做了详细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医院 经济效益评价 内涵 内容 原则

近几年来,为了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也在不断地改革深入,经济管理体系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加重。医院管理层必须要认识到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加强对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的深入研究,真正发挥出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的作用,以便于更好的为医院的经营管理服务。

通过对医院经济效益进行探究并进行合理的评价能够分析出医院在经营过程中是否实现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借助部分经济指标可以量化的认识到医院在管理上是否存在偏废;再利用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为医院管理者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总之,加强医院经济效益的评价,探寻符合实际的指标体系,既能够对医院做出客观的评价又能够实现为医院管理带来宝贵的意见,促使医院在评价中实现持续发展。

一、医院的经济效益及其评价体系的构成

医院在经营中会投入大量的物质及劳务,同时获得经济收入。医院的经济效益构成是所获取的经济收入同投入的成本的比较。作为为民众提供医疗服务的医院,其效益的好坏反映了民众是否得到了足够的医疗支持,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如果医院的管理不存在问题,则医院的经济效益良好,若经济效益偏差,则大众的医疗需求将很难满足,这又将医院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可能会进一步造成效益的低下。之所以进行医院的经济效益评价,目的不仅仅是实现医院的长久发展,更深远层次的是实现资源的配置,以最小的代价满足公众的需求。

医院的经济效益并不是简单的通过货币衡量,其社会效益需要得到医院的重视,并且社会效益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医院未来发展的明暗。社会效益应当作为医院最高最求,在生存发展中作为第一追求目标,否则,医院在经营中一味的追求低成本、高收益的话将失去医院成立的基本原则,医院成立的原则是为公众提供医疗服务,不能因为资金的不足问题就断然的决定不对患者进行医治。医院需要将救死扶伤贯彻到底,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社会效益好的前提下,医院的经济效益同样会实现增长,两者的统一决定了医院的发展。

医院经济效益评价体系是由完整的评价指标、评价目的及评价内容、原则及各指标所占权重等构成,旨在正确的反映医院的经济效益成果,并且构成元素的完整性保证了评价的可信度,医院管理者需要贯彻执行评价步骤,成功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评价体系,争取通过经济效益的评价结果发现医院在管理中的问题,为医院的长久发展扫除管理上的障碍。

二、医院经济效益评价的具体内容

(一)通过投资效益分析得到医院管理者的资金管理能力

所谓投资是指将资产投入到一定的生产中期望获得财富的积累,更大的经济回报。医院的投资参与者主要是国家和机构投资者。并且政府对医院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在医院的建设发展中,政府的投资占据着主要地位,并且公立医院在得到财政支持方面远超过民营医院,但是不能因为有了政府的支持,医院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扩展,投资效益是评价政府投资的方式之一。政府等对医院的投资必须获取一定的回报,同时对投资者的满意程度可以进行记录,通过投资效益可以分析医院在资金的支配中是否实现了合理、高效。

(二)资源的利用效率反映医院经济效益是否实现了最大化

医院资源不仅仅是财力、物力,人力的安排和利用同样是不可忽略的。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出医院效益是否存在提高的空间。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的机构,由于物力、财力的投入回报率受患者数量等影响,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是难免的,而人力资源利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医院是否能够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经济效益。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可以通过单位结构与人员数量的匹配程度及医院职工职业素质两方面来体现,医院中的员工数量与职业素养若能够同医院形成有机体,则医院的人力效率将对经济效益起到提高作用。

(三)医疗服务工作效率及经营管理效率体现医院综合管理水平

医院需要以医疗服务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医疗工作效率是指服务水平的高低,体现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将直接影响到除去人力外其他资源利用的高低,进而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服务水平既包括物质条件,如医疗机械等,又不能忽略医院职工的服务质量。同时医院服务水平的高低会形成医院的形象,给医院带来无形资产。医疗水平高,服务质量好则患者会因为声誉而前来就诊,增加医院的效益。同时,医院高层的管理水平高低将决定医疗工作的好坏。经营管理评价内容包括员工的思想水平、医务人员工作的投入程度、制度上的匹配度等。医院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需要领导层的引导、带动,所以医院的管理效率将决定医院是否会在一定的时期内持续盈利,能否实现经济效益的蒸蒸日上。

三、医院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简单的利用货币衡量医院的经济效益过于片面,社会效益同样是医院的经济效益之一。在设计医院的经济效益的评价体系时不能够简单地考虑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否则医院救死扶伤的原则将遭到摒弃,这样民众对医院的医疗工作将会失去信心,进而造成医院在发展中陷入无患可医的困局。经济效益需要借助社会效益来增加患者的信心,而社会效益的创造来源于患者对医治水平的满意,医疗水平的高低又对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在创造社会效益时,坚决以病人为中心,讲究利润来源的人情化,避免过于强硬的手段造成医患矛盾。由于医院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医疗服务收入,社会与政府的投资不能够确保医院发展的持续性,所以医院需要追求经济效益,实现医院的长久发展。在发展层次上而言,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目标是一致的,并且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在构建评价体系时两者要有机结合,避免片面性,争取为医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

(二)在执行评价指标时需要兼顾监督与激励,确保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医院进行绩效评价时,评价对象是创造经济效益的各个部门及部门的组成人员。评价指标需要合理,能够体现每个部门的特点,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实行监督与鼓励双管齐下的策略,在监督中确保评价指标能够实现真实的记载,得到公正的评价,同时通过激励方式,确保部门职员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总之,评价指标的制定需要接地气,避免过于严苛,造成员工的心理压力过大,在制定合理的目标后需要持续监督,并鼓励员工以积极的心态投身工作中,争取创造出最大经济效益。

(三)评价指标必须具有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医院在经济效益的评价中需要借助指标来体现评价的合理性;但是指标本身的确定对于医院也是一个关键点。指标的清晰化与可比性决定了经济效益在评价中的公平真实性。首先指标必须能够与前期情况产生对比,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医院在经营中出现的问题,若指标本身就具有模糊性,则在执行过程中难免与部门产生矛盾,所以医院制定的评价指标需要具有可比性。另外,在可比性的前提下,医院的指标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否则再好的指标也只是水中月,只有在实践中能够发挥实质作用的可行指标。

(四)指标体系需要具有科学性与全面性

为真实体现医院的经济效益指标的确定需要具有科学性,确保指标能够反映出各部门的真实情况,譬如数据的处理方式、评价指标的内涵等都必须在实践中得到科学的验证,避免空谈,科学的指标体系能够得到医院各部门的支持,同时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另一方面,评价指标必须具有全面性,在科学性满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增加部分指标,这样通过相互补充或相互制约的指标可以实现指标体系的完备化,确保评价的客观真实性。

四、医院经济效益评价体系中具体评价指标

(一)财务状况指标对经济效益而言是直接体现

医院的财务状况可以体现出医院在医疗服务中,资金的使用情况,能够反映出医院的经营成果,反映医院经济效益中的以货币来衡量的经济效益。财务状况指标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的比例关系得来的。资产收益率是指经营收入同平均总资产的比例,反映出医院在利用现有资金时的水平高低,同时为医院资金的使用提供引导;净资产收益率反映出医院自由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通过吸引投资等可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总之,财务指标反映出医院的财务是否安全,是否负债过多,经营不善,资金周转率不足等。经济效益的好坏可以通过财务指标得到直接体现。

(二)医院自身的信誉指标

医院的经济效益包括社会效益,所以医院需要建立信誉指标,通过信誉指标来评定医院社会效益的大小。医院需要通过贴心的服务减少并杜绝医患矛盾,实现医患一家的氛围,确保为患者的服务是周全的,将心比心的。医院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获取医患不合的事件次数及原因,获取患者的满意程度,并通过建模等获得患者对自身医院总体的满意系数,同时为维持信誉指标,医院需要时刻警醒,做到医疗纠纷案件少发生乃至不发生。

五、结束语

伴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医院面临着新的挑战,而经济效益对于医院的发展而言,如同血液。医院需要增加自身管理,实现经济效益的客观评价,并探寻合理的评价指标,同时在建立指标时需要考虑指标的科学性、全而性,既体现经济效益又能够反映社会效益,实现医院效益评价的真实性,同时借助评价体系,发现自身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为医院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实现经济效益与利会效益的统一,进而实现医患一家亲,促进医院的深远发展。

作者:钱有华

第二篇:医院经济效益评价体系探究

摘要:医院经济效益是指在医院的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和医疗服务所产生的成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经济效益的评价找出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医院经济效益的评价体系对医院医疗服务的改进标准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医院必须重视对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的设计。

关键词:医院;经济效益评价体系

引言

近几年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百姓,我国的医疗制度改革不断加深,且随着经济市场化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管理在医院管理体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必须加强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的研究,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医院的管理工作。通过经济效益成果的评价可以分析出医院每一个阶段经营状况的好坏;通过具体指标的分析可以找出医院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经济效益指标的深入分析能够为医院的管理提具体有效的建议。因此,我们要加深对医院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的研究,努力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精准有效地为医院管理进行服务。

1.明确医院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的含义

经济效益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消耗与取得成果进行分析对比的结果。医院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消耗是指医疗服务过程中投入的物质消耗和劳务消耗,取得的成果是指经济收入。医院经济效益是指医院在生产医疗服务消费品的过程中,劳动耗费、奖金占用同医疗服务成果的比较。如果医院的经济效益良好,说明医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如果经济效益较低,说明医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医院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由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原则、评价指标、评价权重以及经济效益成果分析五个要素构成,只有明确评价目标、完善评价内容、运用科学的评价原则、设立有效的评价指标等才能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医院经济效益评价体系。

2.医院经济效益评价的具体内容

2.1医院经济效益评价——投资效益

投资是指将具有某种价值的“资产”投入到生产经营中。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回报。对医院进行投资的主体包括国家、集体和个人,投资的内容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

2.2医院经济效益评价——资源利用率

医院的资源利用率是指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被利用的效率大小。医院是从事医疗服务的组织机构,属于第三产业,其主要经济收入是通过医院人员提供医疗服务而获得。因此,笔者主要针对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评价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从两个角度入手,第一横向上考察人员数量和医院规模的结构比例是否合理,是人员不足?还是超编?还是结构合理?第二,从纵向上考察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进行分析评价。

2.3医院经济效率评价——工作效率

医院的主要业务工作就是医疗服务,对医疗服务工作效率评价,实质上就是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评价,通常通过医疗服务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指标有:门诊人次、医技科室检查总人数、住院人数、手术病床工作日、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家庭病床数等,这些指标作为计量院医疗服务的数量的项目。医疗服务的质量可用确诊率、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医疗事故率、无菌手术感染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等指标进行评价

2.4医院经济效益评价——管理效率

医院经营管理评价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医务人员积极性调动程度、预测和决策效果、目标管理、院长负责制等。 院长负责制是由院长对医院经营管理进行统一领导、全面负责的一种医院领导制度。医院要实行现代化管理,客观上要求对医院领导体制进行改革,而评价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的成效,有利于医院的现代化管理。

3.医院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的构成

(1)评价目标。评价目标就是通过医院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的具体实施,经过归纳总结可以直接体现医院经营状况的数据,且可以为医院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的最终结果。

(2)评价内容。评价内容是指医院进行具体分析评价的对象,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医疗业务、医务人员、经济收入等。

(3)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指针对每一项评价对象的具体分析方向。例如对医院财务进行评价时,资产负债率、收益率就是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设定是整个医院经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最为重要的一点。

(4)指标权重对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根据其重要程度大小,赋予不同的权重。采用专家咨询的定性比较和层次分析法定量计算相结合。

(5)经济效益评价分析报告是经济效益评价系统的结论性文件。

4.医院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4.1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额原则

医院的经济效益是指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医院过于追求经济收入就会导致社会效益的降低,失去了医院救死扶伤的社会意义。如果医院过于追求社会效益,又会导致医院没有经费支持,没有能力继续为社会服务。合理的经济收入会推动社会效益的提高,社会效益的增高也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总之二者是对立统一,缺一不可的关系。因此,医院构建的经济效益评价体系要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1)突出社会效益导向医院是以病人为中心,追求利润的合理化。所以医院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应注重非财务指标,引导医院工作人员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达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效果。(2)把握经济效益成果虽然医院有一定的财政拨款,但其主要资金来源仍靠业务收人。特别是处于市场经济中的医院,讲求经济效益尤为重要。

4.2监督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医院实施经济效益评价的过程就是对各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的过程,同时,通过监督结果的反馈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需要以医院绩效评价结果为基础依据,一种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可实现医院目标的最大化。

4.3评价指标具有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在医院经济效益评价体系中设立的评价指标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只有进行比较分析,才能从变化中找出问题和进步。如果数据失去了可比性,那么它对于经济效益的评价没有任何意义。同时评价指标的统计要具有可操作性,如果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取得具体数据,也就不能进行任何实质性的评价。

4.4科学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性体现在把握医院绩效评价内涵的正确性、指标体系设计的完备性、数据处理方法的科学性等几个方面。为真实反映医院的经济效益水准,在设计医院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时,还要按照全面性原则,以使指标体系全面反映相关要素,在指标的组合使用中,相互补充的指标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指标在使用中可以消除为追求某项指标的高而引起的负效应。

5.医院经济效益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

5.1财务状况指标

财务状况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期间,筹集资金与资金的运用情况,是医院资产和权益相对静止的状态,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财务状况指标也是这三种资产之间的形成的比例关系,包括资产收益率、净资产结余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收人成本率、经费自给率、药品进销差价率。资产收益率等于业务收入除以平均总资产再乘以百分之百,该指标反映医院资产的利用水平,引导医院加强资产管理,提高业务收人。净资产结余率等于收支结余除以平均净资产再乘以100%,该指标是评价医院净资产及其积累获取结余水平的最具综合性与代表性的指标,反映医院净资产运营的综合效益。药品综合差价率是指药品进销差价和药品零售价的比率,反映医院库存药品将会带给医院多少销售毛利,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值应为20%一30%,低于该范围,医院应对管理方式、方法进行检查。总资产周转率是医药收人总额除以平均的资产总额。这个比例表示医院的总资产运行是否有效。

5.2发展能力指标

医院的发展能力指标反应了医院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能力。包括:净资产增长率、总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增长率等,净资产代表本年获得的净利润与上年的净资产的比率,比率越大代表医院的抗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总资产增长率是指期末的总资产与期初总资产的比率,比率越大代表医院的发展潜力越大。

5.3信誉指标

信誉指标的大小主要是用来衡量医院提供医疗服务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的大小。通过医院的治愈率、病人的满意率、医疗纠纷案件的发生概率等,是对医院服务质量的一个考察,需要通过实地询问调查来获取数据。

5.4病人经济负担指标

此指标主要是针对医院的各项收费与病人实际承担能力的衡量,一方面它各类事项的收费标准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收费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病人的承担能力,如果收费标准过高将导致病人没有能力进行治疗会影响对疾病的救治效率,导致社会交易过低;如果收费标准低,医院无法维持正常的经营,也将不能继续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由于看病的人群和各种医疗药品与器材都过于复杂,要想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均衡,必须要投入大量工作,得出真实具体的病人负担指标,才能为医院决策提供最优信息。

结束语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也要逐步实现企业化管理,才能在提高自身发展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作为为医院决策管理提供重要数据的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对医院的管理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经济效益的评价体系,为医院决策提供更精准有效的信息。医院在构建医院经济效益评价体系时,要遵循体系构建的原则,完善评价内容的种类,设置科学的评价指标才能更好地为医院管理服务。而且,我们必须要知道,医院的经济评价指标的考核系统,必须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才能更好发展自己、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耿燕.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提高医院经济效益[J]. 财经界(学术版). 2010(11)

[2] 许晓南. 医院财务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J]. 中国集体经济. 2010(13)

[3] 陈晓华. 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科技经济市场. 2010(02)

[4] 张弛. 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新途径[J]. 才智. 2009(29)

作者:薛梅

第三篇:重庆农业经济效益静态评价分析

摘要: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建立了反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三个方面的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从静态方面对重庆的农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并與西南四省(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试分析重庆农业发展现状,找出重庆农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制约因素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重庆农业;农业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评价

1引言

1.1农业经济效益的内涵

农业经济效益是农业生产中所投入的劳动消耗量与产出的生产成果的数量对比关系。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意味着必须以尽可能少的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最大限度地生产出符合社会和个人需要的农产品。产出与投入比较的结果,反映了农业经济活动达到的目的状态和程度。某项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大小,与农业劳动成果多少成正比,与农业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量成反比。单位农业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所产出的有效成果的数量越多,那么农业经济效益就越大;反之,农业经济效益就越小(张华、吴超,2007)。

1.2农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农业技术经济效益指标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全面评价农业经济效益的一整套指标。因为同一类别内的指标反映了相同的经济效益内涵,在此我们只选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或一个)指标,作为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计算基础。考虑到各地区数据来源情况,从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设立了三大指标体系,共6个指标。

1.2.1经济指标

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指农业生产成果与投入活劳动的对比,因此又称活劳动生产率指标,是一个反映投入活劳动的经济效益指标。计算公式为: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总产值(或净产值)/农业劳动力年平均人数(或农业劳动消耗时间)。该指标是单位农业劳动(或单位劳动时间)提供的总产值(或总收入)、或净产值(或农业纯收入)。单位劳动力(或单位劳动时间)产出的总产值(或净产值)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土地生产率:是指农业生产与占用土地面积的对比,是一个反映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土地生产率=农业总产值(或净产值)/土地面积。该指标是单位土地面积上提供农产品的价值量(或总收入),或净产值(或净收入)。指标值越大,说明土地利用效率越高;反之,利用效率越低。

单位农产品资金占用额:是指生产单位农产品需要占用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数量,是一个反映劳动占用效果的经济效益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单位农产品资金占用量=(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农产品产量(产值)。

1.2.2社会指标

农民人均纯收入: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农民每人平均得到的纯收入。纯收入是指农民家庭全年收入中,扣除费用性支出后的剩余部分,可以直接用来进行生产和非生产性投资建设、改善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是一个反映农民实际收入水平的社会效益指标。

农业劳动者就业率:指达到劳动年龄的农民参加工农业生产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比率,是一个反映农业劳动者就业水平的社会效益指标。计算公式为:农村劳动者就业率=参加工农业生产人数/农业总劳动力人数。

1.2.3生态指标

旱涝灾害率:是指受旱涝灾害面积与总耕地面积之比,是一个反映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程度的生态效益指标。计算公式为:旱涝灾害率=旱涝受灾面积/总耕地面积。

2重庆农业经济效益现状评价

本研究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农业年鉴2011》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

本文根据以上建立的农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从静态方面对重庆市农业效益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对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影响较大,故本文以农业自然环境相似的西南四省(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为比较对象。采用综合比较法,对重庆农业经济效益的现状进行评价和分析。综合比较法,即以全国平均水平(或四省平均水平)为标准,把四省的农业效益评价的各项指标分别与全国平均水平(或四省平均水平)相比较,比全国平均比率每高出1%,记正一分;反之,若低出1%,则记负一分,由此计算出得分1(或得分2)进行比较。

2.1农业经济效益总体情况比较

图1综合评分图图1为西南四省的综合得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重庆的得分最高,得分1为27分,比第二高分省四川省高出了8分,比得分最低省云南省高出74分;得分2为33分,比第二高分省四川省高出了7分,比得分最低省云南省高出82分。说明重庆的农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结果较好,居于西南四省首位。但是仅仅以综合得分来评价重庆的农业经济效益显然是不够全面客观的,下面本文将以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全国平均和四省平均水平两方面来评价重庆的农业经济效益。

2.2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

图22010年重庆经济效益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图图3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较图从图2可以看出,重庆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者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为62.0%,比全国平均水平40%高出了22%;重庆的农业劳动者就业率为962%,比全国的平均水平63.1%高出33.1%。而重庆土地生产率、单位产品资金占用额和旱涝灾害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的土地生产率为45.7%,比全国平均水平57.0%低了11.3%;单位农产品资金占用率为83.6%,比全国平均的单位农产品资金占用率94.5%低了10.9%;旱涝灾害率为25.7%,比全国平均水平30.7%低了5%。从图3可以看出重庆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277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919元。

2.3与西南四省平均水平比较

图42010年重庆经济效益与西南四省平均水平比较图与西南四省相比,重庆土地生产率、单位农产品资金占用额和农业劳动者就业率略高于四省平均水平。重庆的土地生产率为45.7%,比四省平均水平41.6%高出4.1%;单位产品资金占用率为83.6%,比四省平均水平81.1%高出2.5%;农业劳动就业率为96.2%,比四省平均水平87.0%高出14.0%。然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旱涝灾害率低于四省平均水平。重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为62%,比四省平均水平81.6%低了19.6%;旱涝灾害率为25.7%,比四省平均水平38.8%低了13.1%。从图3可以看出重庆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277元,比西南四省平均水平4447元还要高出830元。

3重庆农业经济效益现状分析

重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全国和西南四省相比都处于较高水平,一方面是因为近几年来,重庆市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减免农业税收,增加对农业生产的补助,农产品价格有所提高;同时,除2006年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外,重庆农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小,农业总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因此重庆农业总产值逐年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农业就业人员逐年减少,故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今后重庆市政府应该继续加强和落实对农业方面的支持和扶持政策,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保障农業的快速稳定发展。

重庆的土地生产率低,其原因可能是重庆地形多为山地和丘陵,不利于农耕。重庆农用地的生产效率低,即生产同样多的农产品需要比其他地方更多的土地,故重庆的土地生产率低。针对这一自然条件的限制,重庆今后的农业发展应多考虑土地的集约利用以及因地制宜特别是利用比较优势效益发展农业经济。

重庆的单位农产品资金占用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其农业资金利用效率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也可能是因为重庆农业机械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使用比较少,农业机械化程度比较低。重庆单位农产品资金占用额略高于西南四省平均水平,说明重庆的农业资金利用效率稍微高于西南平均水平。重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提高农业资金的利用效率,还需要增加对农业机械的使用。

重庆的旱涝灾害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和西南地区相比都很低,说明重庆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良好。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重庆市的面积较小且比较集中,相对于其他大省而言遭受自然灾害的可能性要小很多,所以重庆的旱涝灾害率较低。重庆应该充分利用这有利的自然环境条件大力发展农业,但同时也要注意农业巨灾风险的预测、防范及应对。

重庆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重庆农业经济的社会效益还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究其原因可能是西南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及东部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拉低了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重庆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西南四省平均水平,可以说明在农业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重庆的农业经济效益发展较好,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重庆农业劳动者外出打工的人数众多,而且打工收入也比较高,由此拉高了重庆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

重庆的农业劳动者就业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西南四省水平,主要是因为重庆的青壮年农业劳动者外出打工的比例很高,农业劳动者参加工业劳动的人数多导致重庆农业劳动者就业率高,而农业劳动者参加农业劳动的比例并不高。从今后的发展方向来看,重庆急需拉动整体经济的增长,然后根据“工业反哺农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更重要的是,相关部门还应该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引导农业劳动者的合理就业,促进工农业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华,吴超.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探讨[J].商业时代,2007,(22).

[2]王沛.辽宁农业经济效益现状分析[J].农业与农村发展,2000,(1).

[3]刘忠民.小议提高喀什地区农业经济效益的对策[J].现代农业,2008,(5).

[4]邢玎,李小健.试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J].集团经济研究,2007,(12).

[5]王雅鹏.农业技术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胡佳 梁娜 蓝淬

上一篇:英语本科专业论文下一篇:企业税收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