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2022-12-05

第一篇:关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关于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起付标准

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起付标准

和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的通知 成人社发〔2011〕40号

各区(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疗保险管理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根据《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市政府第155号令)第三十三条、《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通知》(成办发〔2009〕33号)等有关规定,现就调整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起付标准和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住院起付标准

将市政府第155号令中乡镇卫生院的住院起付标准调整为100元。调整后,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起付标准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一级医院100元,二级医院200元,三级医院500元。

二、关于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

(一)将市政府第155号令中按第二档缴费的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调整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2%,一级医院85%,二级医院75%,三级医院50%。

(二)将市政府第155号令中按第三档缴费的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调整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2%,一级医院87%,二级医院82%,三级医院65%。

(三)将市政府第155号令中参保的学生儿童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调整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2%,一级医院85%,二级医院75%,三级医院50%。

(四)将按成办发〔2009〕33号文规定参加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大学生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调整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2%,一级医院85%,二级医院75%,三级医院50%。

三、关于施行日期

本通知自发文之日起执行,有效期2年。本通知实施后,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有关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二O一一年七月一日

第二篇:石门镇关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汇报

石门镇关于城乡居民社会

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情况的汇报

县社保局:

在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培训动员会后,石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抽调精干人员,迅速成立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采取了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参保,有序推进了我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开展。现将前阶段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抓好目标早安排。我镇于10月11日召开了全体镇村干部培训动员会进行部署,强化了目标意识和责任意识,采取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全员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将目标任务分解、细化。

二是抓好宣传早发动。利用政策问答、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单、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方法多渠道进行宣传,逐村逐户宣传,把惠农政策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宣传到群众中去,炒热群众思想,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提升惠农政策覆盖面。并按照参保缴费11个档次做好了惠农政策讲解。并在10月16日前把60岁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档案建立起来,积极配合县局10月底将基础养老金发放到位。截止目前,全镇14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层层宣传发动,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3000多份,悬挂宣传横幅6副,张贴政策问答公告45张,培训群众1500人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政策深入人心,成人皆知。

三是抓好学习培训优质服务早到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参与工作的所有干部,必须认真学习,强化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努力

提高业务水平,准确把握政策要求,熟悉了解办理参保、缴费、申领、审核、发放等流程,能够及时为广大群众提供宣传引导、政策咨询、待遇计算等各项优质服务,为顺利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是抓好督查早落实。每位包片包村干部负责自己所联系的村组,审核填报养老保险工作参保登记表、参保缴费明细表、待遇发放审批表、待遇发放花名册、待遇发放群众调查表公示表等,签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目标责任书,夯实责任,举全镇之力,扎实有效地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围绕目标任务,制定考核奖励办法,对实现工作目标任务的村给予经济奖励,对没有实现工作目标任务的村给予一定的处罚,有效调动干部基金征缴的积极性,确保工作任务的落实。

五是抓好登记早录入。为确保此项工作早日实施,石门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镇、村业务经办人员提前进村入户,详细摸底,有序登记。并抽调5名懂电脑的年轻干部进行电子系统信息录入,确保工作不滞后。

六是抓好工作重点,突破难点,做好60岁以上老人社会养老金的发放工作。

连日来,石门镇理清思路,将60岁以上老人养老金发放前期准备工作作为重点进行了突破,采用“五到位”的工作方法打好了城乡养老保险全覆盖的第一仗,拉动了社会养老工作的步伐。首先精心组织到位。按照“十个一个不漏抓民生”的原则,在全镇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培训动员会结束后,各村成立领导小组,抽调专人负责该项工作,按照“领导包片、村干部包村,组长包户到人”的原则,使60岁以上老

人一个不漏的进行登记。其次上门服务到位。考虑到60岁以上老人行动不便,对居住在离集镇较远的村,各村组干部上门服务,收取户口簿、身份证等资料统一进行复印。其三电话联系到位。对于户口在本地,但本人或举家外出、或进城居住的老人,由村组组织其亲戚设法用电话联系,在10月16日前将所需资料交到户口所在的村,统一进行办理。 其四工作指导到位。该镇抽调5人组成工作指导组,每人负责3个村的表册填写指导审核工作,要求各表册填写规范认真,字迹清楚、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等与户口保持一致。其五部门配合到位。对于特殊参保群体及八大类人员,由财政所、计生服务站、民政所等负责提供相应证明资料,确保准确无误。派出所紧密配合,抽调一人专门负责户籍信息的查找,并利用该所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提取了95%的60岁以上老人的照片资料,降低了工作难度,让参保人员“少跑路、少花钱、少劳神” 一个不漏的享受优惠政策。

截止10月18日,15个村(社)的60岁以上老人1541人的表册填写、审核、录入工作已基本就绪,完成率为100%,我们力争在10月底将60岁以上老人养老保险金发放到各老人手中。下一步是登记申报16—59周岁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的收费参保工作。目前16—59周岁符合参保条件的3796人中已有506人参保,完成13%,我们相信我镇会秉承认真负责,为民谋福利的精神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完成符合条件人员70%的参保比例。

第三篇:关于印发台州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台州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已经2009年12月17日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此件公开发布)

台州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台州市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保障城乡居民老有所养,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 32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9〕62号)等有关规定,结合台州市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政府主导和居民自愿参保相结合、保障水平与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相关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相衔接的要求,建立台州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第三条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个人缴费、集体补助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缴费年限养老金相结合的待遇形式。

第四条 具有台州市区常住户籍,年满16周岁(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除外),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编制内工作人员及离休、退休、退职人员,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均可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第二章基金筹集

第五条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构成。

第六条 个人缴费: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1档,以下档次类推)、300元、500元、700元、900元、1100元六个档次,今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适时调整缴费标准。参保人员采取按年缴费的方式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第七条 集体补助: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参保人员给予缴费补助,农村居民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员缴费提供资助。

第八条政府补贴:社会统筹基金由政府财政提供,主要用于支付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缴费补贴、缴费年限养老金和丧葬补助费等。基础养老金在省、

市政府财政补助的基础上,由各区政府财政支付。

区政府财政对参保人员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对选择1档、2档、3档缴费的,每人每年补贴50元;对选择4档、5档、6档缴费的,每人每年补贴70 元;对持有

一、二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的参保人员,按当地最低档次缴费标准给予全额补贴(代缴)。

市政府根据国家和省政府有关政策规定,并结合市区的实际,适时调整市区政府补贴标准。

第九条 参保人员中断缴费的,其个人账户由社保经办机构予以保留,并不间断计息。以后补缴的,按省政府有关规定执行。补缴后,个人账户储存额和缴费年限均累计计算。参保人员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的,期间中止缴纳养老保险费,期满后,应按规定继续缴费。

第三章个人账户

第十条 社保经办机构按参保人员的居民身份证号为其办理参保登记,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个人账户资金包括:

(一)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及其利息;

(二)集体经济组织对个人缴费的补助及其利息;

(三)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和个人为参保人员个人缴费的资助及其利息;

(四)政府对参保人员的缴费补贴及其利息。

第十一条 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同期存款利率计息,社保经办机构每年结息一次。

第四章待遇享受

第十二条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及缴费年限养老金三部分组成,终身支付。

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6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计发系数(计发系数与现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相同)。参保人员死亡后,其个人账户中的储存(余)额,除政府补贴外(下同),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员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先由个人账户支付,不足部分由统筹基金支付。

缴费年限养老金月标准根据长缴多得的原则,按缴费年限分段计发。目前暂定为:缴费5年以下(含5年)的参保人员,其月缴费年限养老金按1元/年计发;缴费 6年以上、10年以下(含10年)的参保人员,其月缴费年限养老金从第6年起按2元/年计发;缴费年限11年(含11年)以上的参保人员,其月缴费年限养老金从第11年起按3元/年计发。

第十三条本办法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离休、退休、退职待遇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市区常住户籍城乡居民,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统筹地常住户籍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年补缴额不得低于当地当年的最低缴费标准,累计缴费年限不得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以上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年限不少于15年,按规定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要引导中青年城乡居民积极参保、长期缴费,长缴多得。

第十四条对参保的复员退伍军人(含制度实施时60周岁以上的人员),其军龄视同缴费,并加发优待养老金。具体办法按浙政发〔2009〕62号文件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市政府根据国家和省政府有关政策规定,并结合市区实际,适时调整市区基础养老金标准。

第十六条已按月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的,期间停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期满后由本人提出申请,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第十七条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按月实行社会化发放,已按规定领取养老金待遇的人员死亡后,其直系亲属应当在1个月内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相关手续,可享受一次性丧葬补助费。一次性丧葬补助费标准为参保人死亡当月享受的基础养老金的20个月金额。

第五章制度衔接

第十八条 与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本办法实施时,凡已参加了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老农保)、年满60周岁且已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人员,在继续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同时,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待遇。经本人申请,也可将老农保个人账户储存余额按本办法实施当年当地的各档次缴费标准的算术平均数折算缴费年限(折算的缴费年限最长不得超过15年,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下同),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对已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员,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储存额按本办法实施当年当地的各档次缴费标准的算术平均数折算缴费年限并继续缴费,老农保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终止老农保关系。

第十九条 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本办法实施后,已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期间因就业状况发生变化而中断缴费的,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可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入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定享受的一次性待遇转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并按转入当年当地的各档次缴费标准的算术平均数折算缴费年限(重复缴费年限不计算,下同),按规定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本办法实施后,参加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后因就业又参加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在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时,可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规定折算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并继续缴费。到达退休年龄时,如符合按月领取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定享受养老金待遇;如不符合按月领取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可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享受的一次性待遇转换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按当年当地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各档次缴费标准的算术平均数折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按规定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条 与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衔接。本办法实施后,参加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如被征地且符合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条件的,可以同时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

本办法实施后,已经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居民,要求转为参

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将其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个人专户资金及其集体和个人缴费时政府补贴资金合并抵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按转入当年当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各档次缴费标准的算术平均数折算缴费年限,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规定享受待遇。

第二十一条与其他保障待遇的衔接。符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的人员,如符合享受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社会优抚、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供养、精减职工和遗属生活补助等待遇条件,可同时叠加享受。

第六章关系转移

第二十二条未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参保人员,由于常住户籍在市区范围内转移,可由本人提出申请,凭迁入地社保经办机构接收单,迁出地社保经办机构一并转移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储存额。各地不得设置转移障碍。

第二十三条已领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常住户籍在市区范围内迁移的,不再办理保险关系的转移,由原常住户籍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继续发放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四条参保人员常住户籍迁移至市区外的,可将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关系及个人账户储存额(不含原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中政府补贴资金)转入新参保地,按新参保地规定继续缴费并享受相应待遇。

第七章基金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五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区级统筹管理,今后随着国家和省政府有关规定,逐步提高统筹管理层次。

第二十六条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和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和核算,严格专户储存、专款专用。

第二十七条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按有关规定开设账户,且应当按上级规定的方式,实现保值增值。

第二十八条 劳动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职责,制定完善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程序,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查,并定期披露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开透明,加强社会监督。财政、监察、审计部门按各自职责实施监督。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基金安全。

第二十九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村民委员会、城镇社区居民委员会每年在行政村和社区范围内对参保人员缴费和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第三十条任何人以伪造证件或者其他手段冒领和骗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由各区劳动保障部门责令退还;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八章组织领导和管理服务

第三十一条各级政府要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

第三十二条劳动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会同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统

筹规划、政策制订、统一管理、综合协调等工作。社保经办机构负责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费的收缴、养老金给付和个人账户及参保档案管理等工作。

第三十三条财政部门负责基金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及按时筹措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等工作;公安部门负责按时提供常住户籍人口信息及死亡人员登记信息等工作;人武、民政、残联部门分别负责复退军人身份和军龄审核确定、按时提供低保人员、重度残疾人员及殡仪馆死亡火化人员电子文档等工作;组织、宣传、农业、发改、人事、监察、审计、统计等有关部门及乡镇(街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工作。

第三十四条加强社保经办机构建设。现有社保经办机构在增加必要人员力量、给予必要经费保障的基础上,承担起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业务。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要求,建立健全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机构,配足专职工作人员;建立完善村(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配备专(兼)职劳动保障协理员,同级财政应当每年给予村(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定额补助和考核奖励。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

第三十五条各级政府要加强“金保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卡,规范经办操作流程,方便参保人持卡缴费、领取待遇和查询本人参保信息。

第九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 椒江区(含台州经济开发区)、黄岩区、路桥区政府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实施细则,报市政府备案。各县(市)政府参照本办法,制定实施办法。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随着国家、省有关政策的调整和市区实际而调整。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四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标 题: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

文 号: 浙政发〔2011〕19号

正 文:

我省自2009年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已经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截至2010年底,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1170万人,其中578万人已领取养老金。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参保率不够高、参保人员缴费额偏低、基层经办力量不足等问题。为到2012年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应保尽保的目标,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富民强省、社会和谐的根本目的,按照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政策措施,提高服务能力,推进参保缴费,稳步提高待遇水平,确保所有城乡居民老有所养。

(二)基本原则。一是完善政策、扩大覆盖面。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强化激励机制,在制度全覆盖基础上加快实现城乡居民应参保人员基本参保。二是合理筹资、提高待遇。鼓励个人选择缴费标准,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努力实现“保基本”的要求。三是规范管理、高效服务。加强部门协调,强化平台建设,规范经办业务,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主要目标任务

(一)加快实现城乡居民应参保人员基本参保的目标。到2011年底,全省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到1250万人以上,参保率达90%,其中45—59周岁人员参保率达95%;到2012年底,全省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到1330万人以上,参保率达95%以上。

1加大缴费激励。各地要进一步完善现行参保缴费政策,对选择当地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及以上缴费档次的参保人员,适当加大财政缴费补贴力度,激励和引导参保人员早参保、多缴费、多得益。

2加强政策宣传。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宣传力度,采取政策解读、典型引导、帮助群众算账等多种形式,在重点做好45—59周岁人员参保缴费工作的同时,积极引导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参保缴费,不断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原老农保参保人员加快衔接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推动被征地农民积极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二)稳步提高待遇水平。到2012年底,通过个人选择当地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左右缴费档次缴费和适当增加财政补贴等办法,逐步使参保缴费人员养老待遇接近或达到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1适时适度调整基础养老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综合考虑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等因素,适时适度调整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鼓励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合理适度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

2.增加缴费年限养老金档次。为进一步体现“长缴多得”原则,增设16年及以上缴费年限养老金月计发标准,对缴费16年及以上的参保人员,其月缴费年限养老金从第16年起按5元/年计发。 3建立高龄老人补贴制度。各地要整合已出台的高龄补贴政策,从2011年4月1日起,对年满80周岁的高龄老人,在享受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的同时,每月给予不低于30元的高龄补贴。

(三)健全完善制度政策。健全政策体系,完善财政补贴机制,实现相关养老保障制度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畅通衔接。 1加快相关养老保障制度衔接。研究解决老农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其他各类原有城乡养老保障制度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衔接,增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兼容性,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标准统

一、待遇发放统

一、管理服务统一。

2完善财政补贴长效机制。各地要统筹政府财力,确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资金足额到位。加大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规范分类分档转移支付比例,增强欠发达地区的财政保障能力。

3建立健全基金监管制度。加快制定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财务会计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管理,规范运作。加大对基金收缴、发放、管理和运营各个环节的监控和检查,定期公布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基金安全。

(四)提高经办服务能力。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层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平台,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服务纳入其中,加快推进信息网络建设,着力构建规范高效的经办服务体系。 1.加快实现基层服务平台全覆盖。各地要加大基层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平台建设资金投入,合理配备人员,确保乡镇(街道)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制度、工作“六到位”。加快推进行政村(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到2011年底每个行政村(社区)服务平台都要有一名人员经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并保持相对稳定,有一套信息终端设备,有一条联接专网或公网的信息线路,向每位参保人员发放一张银行卡,并建立规范的经办工作制度,作出相应的服务承诺。

2加快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网络建设。各地要有效整合劳动保障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统一信息系统,加快实现全省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网络全覆盖。实施全省参保人员生存信息实时共享工程,到2011年底完成参保人员生存信息省级数据中心和全省所有生存信息采集节点及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比对节点建设,实现参保人员生存信息网络实时核查。建立城乡居民户籍动态信息沟通机制,确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户籍信息准确完整。

3构建规范高效的经办服务体系。各地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设,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力量,工作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确保经办规范有序,流程运转顺畅。加快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金融代办服务向乡村延伸,到2011年底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待遇发放由金融机构代收代发。

三、加强组织领导

加快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到2012年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目标的重要保证。各市、县(市、区)政府要进一步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根据本意见要求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作为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充分履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统筹规划,加强协调,规范管理,及时通报相关情况;财政部门要制定预算,足额安排资金,并及时拨付到位;公安部门要认真核实户籍信息,及时提供信息变更情况;民政部门要及时提供参保人员生存信息。

二○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发布机构:

发布时间: 2011-03-30 主 题 词:

第五篇:关于城乡居民生育保险待遇支付标准及就医结算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城乡居民生育保险待遇支付标准及就医结算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成劳社发〔2010〕32号

各区(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卫生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成都市城乡居民生育保险暂行办法》(成府发〔2010〕7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第九条、第十一条的有关规定,现将我市城乡居民生育保险待遇支付标准及就医结算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城乡居民生育保险待遇支付标准 参保居民确诊怀孕后,应到定点医疗机构建立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卡,进行妊娠期间门诊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参保居民住院分娩(含孕28周以上非人为原因终止妊娠,下同)后,享受妊娠期间门诊产前常规检查和住院分娩定额补助等城乡居民生育保险待遇。

(一)妊娠期间门诊产前常规检查定额补助 妊娠期间门诊产前常规检查定额补助标准,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产前检查定额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提高至每人400元。

参保居民应按照《成都市孕产妇系统保健工作规范(试行)》(成卫基妇〔2008〕11号)有关规定进行妊娠期间门诊产前检查,具体的检查项目和次数由医院根据孕情确定。

(二)住院分娩定额补助

参保居民住院分娩定额补助标准,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分娩定额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提高至: 在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正常生产的每人1000元,剖宫生产的每人1400元;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正常生产的每人1200元,剖宫生产的每人1600元。

(三)分娩期间新生儿护理费

参保居民在分娩期间产生的新生儿护理费,按每个新生儿100元定额支付。

(四)生育并发症住院医疗费

住院分娩期间治疗生育并发症的参保居民,在按本通知规定享受住院分娩定额补助的同时,其治疗生育并发症所发生的符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支付范围内的住院医疗费用,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予以报销。参保居民享受的住院分娩定额补助与报销的生育并发症住院医疗费之和超过当次住院医疗费总额的,超出部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二、关于城乡居民生育保险就医结算管理

(一)参保居民凭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卡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妊娠期间门诊产前检查,并由个人先垫支各项检查费用。待住院分娩结束后,参保居民向其住院分娩的定点医疗机构提交完整的产前检查补助申报材料,由该定点医疗机构按本市城乡居民生育保险的相关规定给予补助。进行产前检查的医疗机构应详细记录各项产前检查结果,作为参保居民享受产前检查补助的凭证。

产前检查补助申报材料包括:

1、本人身份证明;

2、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卡;

3、各项检查结果报告单;

4、各项检查项目缴费凭证。

定点医疗机构应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参保居民出院当日,对其产前检查完成情况进行确认,并以此为依据,将产前检查定额补助资金垫付给该参保居民,同时妥善保管其产前检查补助申报材料,以备查阅。定点医疗机构在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申请结算住院分娩定额补助的同时,一并申请结算产前检查定额补助。

(二)住院分娩的参保居民,须按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办理定点医疗机构入院手续,并提供《生育证》或街道、乡镇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符合计划生育的相关证明,由定点医疗机构留存复印件。

参保居民妊娠期间门诊产前常规检查、住院分娩定额补助以及分娩期间新生儿护理等费用,由其住院分娩的定点医疗机构机构确认,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和城乡居民生育保险规定的,由定点医疗机构一并结算;对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和城乡居民生育保险规定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由个人全额支付。

(三)定点医疗机构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申请结算费用时,须提供以下资料:

1、财政、税务部门制作或监制的医疗服务收费专用票据;

2、《生育证》或街道、乡镇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符合计划生育的相关证明(复印件);

3、出院病情证明;

4、患者或家属签字认可的费用清单、中药复式处方以及相关检查报告;

5、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四)参保居民在异地住院分娩所发生的医疗费用,以及因特殊原因未能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完成结算的医疗费用,由本人全额垫付,在住院分娩之日起不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不超过12个月,持下列资料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医疗费用审核报销手续,逾期不予办理:

1、财政、税务部门制作或监制的医疗服务收费专用票据;

2、《生育证》或街道、乡镇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符合计划生育的相关证明;

3、出院病情证明;

4、患者或家属签字认可的费用清单、中药复式处方以及相关检查报告;

5、产前检查补助申报材料;

6、住院期间的病历首页、入院记录复印件;

7、参保凭证;

8、参保人或代理人身份证;

9、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指定的银行储蓄账号;

10、异地分娩的参保居民须提供分娩地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医院资质和定点医疗机构等级证明;

11、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五)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医院级别和属地相结合的方式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城乡居民生育保险费用。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由市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结算;其余的定点医疗机构,由所在区(市)县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结算;个人全额垫付的费用由参保关系所在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结算。

在实现与定点医疗机构实时联网结算城乡居民生育保险费用之前,由参保居民全额垫付后到参保关系所在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费用结算。

(六)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每月结算一次费用。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从受理结算之日起,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结算工作,特殊情况除外。

(七)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以银行转账的方式支付结算的城乡居民生育保险费用。

三、关于城乡居民生育保险的施行日期

根据《暂行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新生儿在2010年3月31日之前出生的,参保居民按《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市政府令第155号)第十八条的有关规定享受生育补助;新生儿于2010年4月1日后(含当日)出生的,参保居民按《暂行办法》和本通知的有关规定享受城乡居民生育保险待遇。

本通知从2010年4月1日起施行。各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能范围内,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本市城乡居民生育保险有关政策规定,共同做好城乡居民生育保险工作,确保参保居民生育保险待遇有效落实。

成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成都市财政局 成都市卫生局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九日

上一篇:关于差生转化心得体会下一篇:给新员工入职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