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德三重境界

2024-04-24

论师德三重境界(通用8篇)

篇1:论师德三重境界

浅论中小学校长素质的三重境界

杨仕强

(遂宁六中,四川遂宁629000)

【内容摘要】: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校长素质构建应高位思考、执着发展和宁静致远三重境界。

【关键词】:校长素质三重境界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由此可见,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作为学校的决策者,教师的“领头羊”,学生的“孩子王”,其自身境界的高低、能力的强弱、作风的好坏、品质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办学品位与教育的质量和学校“三风”的形成。那么,校长应具备哪些素质与能力呢?

晚清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不朽之作《人间词话》中曾用形象的比喻提出了治学建业的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借用于此,作为校长,自身的境界高低与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高低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影响甚巨。

有人说:“教育是事业,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在于求真;教育是活动,在于育人;教育是艺术,在于创新。”结合王国维的三重人生境界和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我认为作为一名校长,在自身的境界完善过程中也应该达到三重天: 1独上高楼,是当好校长基础和前提。

目前,每一所学校由于具体的客观条件不同,均面临着诸多具体的发展困难和问题,也共同面临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如何不被眼前的纷繁现象所蒙被、找到学校发展的正确方向?这需要校长首先能比一般的领导和教师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认得更准,以一种高瞻仰远瞩的眼光审视学校的发展战略,提出学校的发展理念,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以理念为指引,以目标为方向带领全体师生众志成城共谋发展。在这一个过程中,需要校长能正确引导师生 1

认识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不为“西风凋碧树”所阻挡,为让目标消弥,坚定信心,知难而进,迎难而上。

2.执着追求,是干好校长工作的关键。

路瑶曾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种事业。”要达到目标,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只有执着追求,方能“为难为之为,成不成之成”。这就要求校长应具备以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有创新等基本素质:

2.1 政治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校长是整个学校的灵魂,他必须通过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去影响、带动和领导教育集体的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校长,首先应该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包括政治立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信仰理念等方面。校长的政治素质首先表现为坚定的政治立场,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能深入领会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执教为民,敢于并善于抵制各种形式的不正之风。校长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敏锐的政治觉悟,严明的组织纪律,崇高的道德品质,摆正自己的位置,认真履行校长职责,努力实现学校的工作目标。校长的道德素质对师生具有深刻的影响和示范作用。校长的道德素质具体表现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乐于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尽职尽责,乐于奉献,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2 业务精。规律是客观的,只有正确认识和利用规律,方能让事物朝着预期的目标和方向发展。要让学校教育顺利实现教育方针既定目标,所选校长一定是懂行懂教育、能按教育规律办事的人,这就要求校长一定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与素质,正确引领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而校长的业务能力不主要体现在教学能力上,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组织能力。有管理才能的校长,必然拥有较强的管理组织能力,把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用在刀刃上。学校管理的准则是合法、合理、合情。管理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法律政策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各项规定,要符合现代化管理的要求,顺应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合乎民意,体现师生员工的共同愿望。在组织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人。因此校长一定要注重对人的安排使用,做到知人

善任:量才使用,用其所长,使每个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用其才,各创其业。

2.2.2决策能力。决策水平是衡量校长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决策上,校长应该多谋善断,而不要不谋不断、不谋武断、多谋不断。作为校长,必须养成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作风,具备审时度势、科学预测的能力。而且,在做出决策的过程中,既要有胆有识、当机立断,更要避免 “一言堂”和独断专行,要积极吸收师生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实现民主、科学决策,从而对学校 的发展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2.2.3协调能力。协调是校长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人际关系的协调又是协调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学校内部,校长要协调领导班子成员关系、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关系以及教职工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校内协调,就一定要讲民主、重团结。在工作中要积极关心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正确处理已产生的矛盾,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多通气,努力构建和维护民主和谐的良好局面。在学校外部,校长应灵活运用各种公共关系手段,恰当处理学校与上级部门、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校长也要有紧急应变能力,在处理紧急事务时,既能当机立断,又能照顾全局,使学校处于理想的发展状态。

2.2.4教育科研能力。优秀的校长首先应该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名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学者,具有科学教育观念的教育专家。校长(特别是分管副校长)不仅要博学而且要有精深的知识素养,要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较高的业务水平,要力争成为某个学科的专家。具体来说,校长要熟悉每门课的详细教学计划,熟练掌握所任学科的教学内容,精通先进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熟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避免 “外行领导内行”的尴尬局面。此外,校长还必须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能撰写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只有校长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了,他才能有效地组织、领导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和创新。

2.2.5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是一个人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己驾驭自己的活动。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组织者,作为学校管理的主体,不仅对学校工作、对管理活动、对师生员工发挥管理作用,而且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管理,其自我管理不仅是自我完善的重

要手段,而且对于提高自身的威信,增强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学校领导效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3 作风好。校长的作风好坏既是检验校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试金石,也是体现一个校长是否真正先进优秀的显著标志。要做到作风好,需要在“五慎”上下功夫。一是做到“慎微”,也就是防微杜渐,坚决抵制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二是做到“慎行”,也就是克己慎行,不沉溺于灯红酒绿,流连于声色犬马,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三是做到“慎交”,也就是择善而交,和人民群众交朋友、同基层干部交朋友、同先进模范交朋友、同专家学者交朋友,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四是做到“慎独”,也就是台上台下一个样,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有监督和没监督一个样,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五是做到“慎言”,也就是当说则说,不当说则不说,做到言而有信,言而有度,言而有格,不胡言乱语,不轻言漫语。

2.4 有创新。学校的发展在于改革,改革的潜力在于不断地创新。创新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是一所学校活力的体现。校长的创新意识是一种优秀的思想品质,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是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创造新事物以适应新形势的能力。创新能力包括自我批评能力、想象力、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和筹划设计能力。校长不仅要自己具备创新能力,还应该大张旗鼓地宣传创新、激发创新,动员鼓励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新,只有在学校全体成员都具有创新意识的情况下才能形成教育教学的良好态势。

3宁静致远,是名校长的不懈追求。

古语有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生在最高层。”这句话体现了追求者的远大报复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作为一名校长,面对自己的成功,我们应当具备何种的胸襟与品格与面对呢?

成绩属于过去,只有与时俱进、只争朝夕,才能保住已有的业绩谱写新的篇章!沾沾自喜、沽名钓鱼、固步自封,不能让自己与学校走得更远。

荣誉属于过于,只能玩玩而已。应该像爱因斯坦一样,面对金钱和荣誉,不应该生活在荣誉的光环下,而应该把荣誉作为一种新的动力,去攀登新的高峰。

廉洁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作为事业单位的校长,不能够把商品价值理论作为学校激励机制建立的基本原则,也不能视为校长业绩的评价标准。廉洁从教,淡泊名利,不懈追求,才能使我们由一个“民校长”成长为一个“名校长”!

篇2:论师德三重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这三种境界被后人经常引用,当作对学问之追求和事业之奋斗历程的描述,堪称经典。

然而,如果情感也能用此三重境界来表达,就会得到完全相反的诠释。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情感中的最低境界。可以设想这样一种人,于浩瀚人海觅熟悉身影,却一直两眼茫然,不知香气何来。无奈中,四顾周遭,原来比邻。可想而知其情感的游移与不确定性,近在咫尺却无缘相知,待皓首白发,方揉目猛醒。此类人尚不如那种情窦初开之时就与一异性迎怀相撞,即抚掌大笑曰,就是你了,来得痛快。因后者也许从此低眉收目,不为远景所惑,亩地头牛,其乐融融。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乃中等境界。此类人堪称情种,举眸凝神,目无庞杂。即使山岳有奇观,流水含媚声,自岿然不动。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方为上上境界。

同处西楼,境界几何?须看谁人在如钩月下。低者:仰视月宫,艳羡吴刚,恨时运不济,肩无双翅。中者:似临其境,手擒巨斧,展腰挥臂,虽美眷在侧,却未能同船共渡。高者:如沐仙境,尽情尽兴,醉天籁于耳,伴嫦娥舒袖。

篇3:简论师德的三重境界

一、人生境界的两种经典说法

在具体释义师德境界之前,我们先看看关于人生境界的两种论说。第一种是当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冯友兰先生的释义。冯先生认为,“就大同方面看,人所可能有底境界,可以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1]( P497)所谓自然境界,是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功利境界,是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道德境界,是一个人认识到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 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他做事符合道德规范。天地境界,则是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冯先生认为,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 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第二种是北京大学著名哲学教授张世英先生的释义。张先生认为,人生的境界亦是四种:即“欲求的境界、求实的境界、道德的境界和审美的境界”[2]( P13-14)。最低境界为“欲求境界”。这种境界主要追求满足人的各种本能需求。 第二种境界为“求实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这种境界的“ 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做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由两位先生对人生境界的释义所启发并借鉴于他们的分层界说,笔者认为,教师作为众多职业中较为特殊的一个角色,在其人生境界的定位、德行的分类上,至少应该表现出三重境界( 由于两位先生的第一重境界均强调自然、欲望层次、对于教师的基本德行来说,此重不应出现或不值一提,故本文取三重)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表现来看, 师德应有的三重境界大致可以分为: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二、师德的三重境界释义

第一重:功利境界。这重境界大致对应于冯先生和张先生所言的功利境界和求实境界。在师德的功利境界中,教师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得到更多和更好的物质利益或者名声荣誉等等。“我要好好工作,否则我就不能得到相应的报酬、荣誉等,无法过上好日子。因此,无论如何,我要尽力去做好学校分配给我的一切任务。”这类教师心声是功利境界的经典表白。对于这个层次的教师来说,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最根本是为了其自身的处境有所改善和提升,前者仅是谋生手段,后者才是工作目的。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层次的师德,并非表现为不道德和不合理。甚至在绝大多数的场合,教师还十分注重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语言, 表现出对教育的“高度热情”和对学生的“细心关怀”。当然,处于这个层次的老师,对于教育事业来说不能说全是坏事,毕竟他们还是将心用在了教育事业上面,即便他们主要是“另有所图”。但是这类教师,对于自身的精神修为来说,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约束性”,在一种不属于教育本身的目的的牵引下工作, 教师的精神世界具有明显的“分裂”特征。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与繁荣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人格来说, 具有明显的先天限制和不足。

第二重:道德境界。这重境界基本对应于两位先生所说的道德境界。在师德的道德境界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无论从其动机还是外在表现来看,都符合道德规范的标准、符合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我要好好工作, 因为教书育人就是我作为教师本来的职责和义务。我应尽一切的努力去爱护、去教育我的学生,否则我对不起世人对我‘为人师表’的期待。”是具备这类层次师德教师的内心和行动宣言。对于这类教师来说, 教育教学本身就是自己生活的重要部分,他们从内心深处认为,教书育人是自己神圣的道德任务和使命。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堂下,他们对学生总是发自内心的关爱有加、悉心教育。显然,这个层次的老师,对于教育事业来说,是莫大的福音。这类教师为了教师这个职业而尽心尽力地付出,也得到了学生的充分拥护和爱戴。然而,从教师自身精神境界和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来看, 这个层次的师德仍有不足。因为如果教师长期被自身的职业道德规范所“约制”,难以超越这种“约制”的话,最终其所从事的工作难免出现缺乏“自由创造”的窘境,如此一来,教育之于培养人之自由创造、全面发展的本质功能也必定受到了影响,所以,这类师德亦难属于最佳层次。

第三重:审美境界。这重境界则基本对应于两位先生所述的天地境界和审美境界。在师德的审美境界中,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则全面超越了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其超越了世俗的欲求以及道德的约制。对于这类教师来说, 教书育人是一种人生的审美高峰体验, 是自我意义和价值得到彰显和实现的不可缺失的环节。用近代德国著名思想家席勒的话来说,这是一种自由的“游戏”状态。对此,而“只有当人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时,他才会游戏;而只有人在游戏时,他才是完整的人。”[3]( P48)显然,在这种状态中,教师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教书育人这个事业, 这是他寻求生命意义、求得安身立命之所的支点“。我要好好工作,因为教书育人构成了我生命意义绽放、人生价值和尊严的根基,教书育人是我安生立命之所。”是这个层次教师的真实内心声音。对于他们来说,教书育人使其忘我、忘物,教书育人是其意义表达的“游戏”体验。需要指出的是,审美境界的师德并非“缺德”,恰恰相反,在这种境界中,教师内心早已具备了道德规范所要求的一切,并且在这基础上,其超越了教书育人作为责任和义务的“约制”阶段,达到了一种教书育人使之“自由解放”的状态。由此,对于教师职业所要求的一切道德规范,已经不是一种“约制”,而是一种“释放”。显然,无论对于教师自身精神修为还是教育事业长远发展来说, 这种境界都是一种上佳的层次。

三、教育发展的本源动力:师德的审美境界

客观而论,以上所述的师德三重境界中,第一重最常见、也最无可厚非;第二重应属常见、并受人尊敬爱戴;第三重则不常见、也不大为人所了解。当然,对于教师来说,这三重境界又并非截然分离,在每个个体教师身上体现时很多时候难免有交叉。但对于师德建设尤其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 我们又必须使之清晰,从而做到抑扬有度、引导良善。对于第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不推崇、不表扬,但也不能贬斥;对于第二重境界,我们应该引导、尊重,但不推崇; 对于第三重境界, 我们应该重点培养并大力推崇。对于教育事业来说,前两重师德境界无论如何得到抬高和重视, 也难以触及教育事业发展的本源动力, 师德的第三重境界即审美境界才是我国教育能够大发展的真正希望所在, 其是教育发展的本源动力。

为什么师德的审美境界是教育发展的本源动力?对此,我们可以从西南联大的发展中找到一些启示。西南联大在祖国山河破碎、时局极度动荡,教授和学生温饱甚至生命不保的背景下, 却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段辉煌传奇。其中最重要的缘由,在于整个教授群体们具备本文所述师德境界之第三重:即审美境界。翻开有关西南联大的教授群体记载资料,他们虽然各自个性鲜明、性格和行为习惯迥异,但是均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将学术研究视为自己生命价值的自由“游戏”、将教育和启发学生视为自己意义和价值生成的自由“游戏”。这种精神,用西南联大学生张世英先生的话来说, 就是“这种‘自由’就是不计较金钱 、名誉 ,专心致志于纯粹的理性思维、科学探索,这就叫做‘为求知识而求知识’。”[4]( P168)也正是由于有了这种由教授群体自由创造出来的良好的整体学术环境和氛围,才成就了“西南联大是百花园,学子在这里可以任意采摘;西南联大是万神庙,学子在这里可以倾心跪拜。”[4]( P168)的教育神话。可以说,是教育事业的高峰体验“游戏”成就了西南联大教授群体们的“完整人”之梦,同时,更因西南联大教授群体们本已修炼成“完整人”,才成就了他们忘我投入教育事业“游戏”的能力。换言之,没有教授们的审美道德境界, 就没有西南联大的教育辉煌。

由西南联大这个典型案例辐射开来, 纵观古今中外所有教育活动, 我们同样发现一个教育实现经典大发展的共同动力机制: 来自于教师群体的视教育、研究为自由“游戏”的审美高峰体验。古希腊的哲学( 囊括当代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 教育之所以辉煌,本源动力在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们对世界的纯粹“好奇与惊异”以及他们和学生的自由问答式”教学;古中国的道德教育之所以繁盛,本源动力在于孔孟祖师们对教育活动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之体悟与实践;近代德国之所以能奠定其在现代高等教育的崇高地位, 本源动力在于康德、黑格尔和胡塞尔们对“为科学而科学、为自由而自由”纯粹理念的忘我投入与追求;现今美国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各类教育的大发展,除了外在的大量经济投入因素外,更本源的动力恐怕更有赖于詹姆士、杜威们创立并倡导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等纯粹教育理念的大行其道。凡此种种,举不胜举。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教育要实现真正的大发展,从其本源动力来说,在于教师们具备并践行高尚的审美道德境界,笔者认为,这也是我们今天谈师德建设应有并且更为重视的维度。我们不否认师德的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但是如果我们的师德建设仅停留在这两个层面, 教育的发展充其量只能中规中矩、平淡无奇;只有重视师德之审美境界的建设,教育的发展才可能出现真正的春天:教育的自由创造力由此全面爆发。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新原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2]张世英.境界与文化[J].学术月刊,2007,(3).

[3]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张玉能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

篇4:论师德三重境界

【关键词】语文教学;“用教材教”;“三重境界”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来说,“用教材教”代替“教教材”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综观当前语文教学,出现了较多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教学实践仍然以探索模式进行。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经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语文教学如参禅,“用教材教”经历着同样的三重境界。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教材为本,融会贯通——执着之境

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之初,万事万物被还原成本原,人们相信事物就是自己看到的样子,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终究看不透其中的奥秘。投射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囿于“教材”这个“相”,距离“空”还有很大距离。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据,不仅是教师“教”的材料,更是学生“学”的材料。凝聚了众多专家多年研究、修改并投入实践的语文教材应当是教师和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但是教师曲解教材内容和作者编写意图、无法灵活运用语文教材的问题也十分常见。有些教师照本宣科,贪多求全,完全按照教材依葫芦画瓢,研究教材浅尝辄止,把自己当做教材的“搬运工”;有些教师对教材蜻蜓点水,一笔带过,过度拓展课外知识,实则不得要领,竹篮打水一场空。

理解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前提。教材是一座矿藏丰富的“矿山”,如何开发挖掘,优化利用,为“用教材教”打好基础,取决于教师自身。叶圣陶先生曾说“潜心会文本”,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准确解读教材文本,只有教师充分理解教材的内容、思想内涵、写作特色,作者的编写意图等才能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加工完善,为“用教材教”提供可能性。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虚无之境

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有悟时,我们学习用心去体会

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透彻的思考,山不再是本源意义上的山,水也不再是本源意义上的水。佛家讲究“万物在心,追求修世”;道家讲究“无牵无挂,追求避世”。究其原理都是一种修行,最终追求的是一种超脱,而不是刻意的寻求,主旨在心。要达到这一境界并不容易,譬如广大语文教师孜孜不倦追求“用教材教”的真谛,但真正能得其法的少之又少。

语文教材这座丰富的矿山时常会遮住教师的双眼,让他们看不见身边的美景

和意境,如此便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跳出教材这座山,站在更高的境地,方能有豁然开朗之感。

(一)注重角色的转变,“以人为本”

新课改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由传统的“满堂灌”模式向与学生平等沟通对话的模式转变。学生并不是知识的机械接收体,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生命体。对于教材来说,他们既是学习者,也是创造者。因此在语文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促进其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用教材教”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二)加工教材:删繁就简,锦上添花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以人文话题统领专题,每个专题后有“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的设计,引导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力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必修一“向青春举杯”单元中“吟诵青春”专题后设有四条“活动体验”,在一节课内将所有的问题都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处理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可根据自己的课堂需要进行选择。如大部分学生会对《相信未来》中“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两句产生断句上的疑问,教师就可结合“活动体验”中的示例朗读进行讲解:“手指”后断开,“手掌”后断开。理由是,手握拳,手指突出的骨节就像是浪花的形状;手摊平掌心向上,就像是能托住太阳的大海。比喻的手法,有象征希望的意味。

教材中有些选文语言晦涩,理论深奥,有些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无从下手。如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单元中“永远新的旧故事”专题下的课文《边城》节选中的第三部分对端午节赛龙舟的描写淋漓尽致,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但由于学生缺乏赛龙舟的生活经验,对湘西地区的生活环境、文化习俗不甚了解,很容易产生想象上的偏差。因此教师可以展示关于赛龙舟的具体图片或《边城》的电影片段,真实还原文中的描写。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理论的东西具体化,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积极思考,提高教学效率。

(三)超越教材:创新有度,拓展有效

“用教材教”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师是教材使用的主动者,尊重教材却不囿于

教材,走进教材的同时走出教材。然而走出教材需要有个“度”,走出教材不是一味“挖井打洞”,使教材艰深难懂,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也不是贪多求全,伤害文本,“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譬如有的教师在讲解必修五“科技之光”单元中“美丽的创造”专题中《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时,第一步:多媒体展示大量景泰蓝工艺品的图片。第二步:详细向学生介绍有关景泰蓝的发展历史和制作过程。第三步:展望景泰蓝制作工艺的发展前景。课堂资料十分丰富,而教师却完全忽略了对这篇说明文文本最基本的解读,忽略了对说明方法和写作特点的分析,忽略了文章本身的精炼语言和文化熏陶的作用,忽略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样一节课下来,“教者海阔天空,听者一头雾水。花哨的形式消融了学生对课本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没有时间关注课文本身,没有时间去理解和体悟语言文字,留在学生知识库里的是被教师‘咀嚼过了的面包或似是而非的所谓个性解读。”

(四)运用教材:教会方法,用活“例子”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密不可分。教教材是一个帮助学生理解感悟教材的过程,教师通过对成语、典故、著名学者的点评或相关文章的引用,把教材读厚,内化为对教学有用的资源,那么展现给学生的就不是孤零零的知识点,而是有脉络、有节点、有延伸的知识网。学生在把教材读厚的过程中,认知结构会发生变化,使得教师的“用教材教”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教材文本中不仅蕴含着学科知识体系,更加贯穿着认知规律。用教材教就是

要教给学生认知规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方法论。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本无非是例子”,这点出了教材具有启发性的本质。上海师大吴忠豪教授说:“课文只是学语文的例子,是可以替代的。我们可以用这一篇课文来教这些语文知识、方法,也可以换一篇课文来教这些语文知识、方法。所以,语文课把大量时间放在语文思想内容的解读上,这是造成语文课效率不高的直接原因。”语文教师是语文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者,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启发、引导和规范培养,使他们主动得到发展。随着学生知识、能力的增长,他们能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自主地吸取知识和提高品德修养。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们说“教是为了不教”。

三、“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回归教材,超越升华——淡定之境

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种经历世间沧桑后的返璞归真,但这种境界并非所有人都能达到。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禅中彻悟,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这时,看到的山仍是山,水也仍是水,只是这山这水,早已经被另外的心态赋予另外的涵义了。参禅的最高境界是“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同理,语文教师只有在“教教材”的基础上有方法的“用教材教”,才能真正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成长。

(一)教材是山,回归教材就是联结高度。

语文是生活的基础,学好语文可以为过好生活做准备。回归到教材之中,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将静态的文本与动态的生活联结。学习《相信未来》,学会希望;学习《老王》,学会奉献;学习《项脊轩志》,学会真心……在语文中学习爱人与被爱就是语文教材给我们心灵的滋养。回归教材的这一教学过程,就是语文教师带着教材编写者的期望,展开教师、教材、学生和生活高度对话的过程。

(二)教材是水,回归教材就是对话深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都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本身并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英语、地理等其他所有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语文学科独特的特点与功能使教材在显性知识中隐藏着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传达的知识,隐性知识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隐性知识的挖掘程度会直接影响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只有不断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实现与显性知识的沟通和融合,才能对有效提高课堂的时效性,由表及里,彰显教材的深度。除此之外,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材有生命,回归教材就是保存温度。

语文课不能仅有热闹和浮躁,而必须有真正的智慧,真正践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语文教学注入永久的灵性、质感和蓬勃的生命力。没有思维训练和价值引领的语文课只能培养出机械的,丧失独立思考能力的“稻草人”。有生命的语文课,是教师带领学生发掘教材背后的精神母题和文化传承。教师是播种者,用文本和思想将学生这些幼芽灌溉成参天大树。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并不是水火不容的两张皮,而是同一张皮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基础与发展,前提与提升。“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以禅意践行“用教材教”,既遵循教材,又不受制于教材;既凭借教材,又跳出教材、超越教材、创新教材。只有守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过程,才能抵达“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最高境界,让教学实践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和程.例谈如何“用教材教”[J].说文论语,2015:17-20.

[2]何迪远.追求“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和谐统一[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7:17-20.

[3]吴忠豪.期盼语文课的美丽转身——从“教课文”到“教语文”[J].语文教学通讯,2011(2):9-11.

[4]赵梦轩.对语文教学中“用教材教”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杂志,2012(9):71.

[5]王卫红;何捷.“用教材教”的四种教学主张[J].中小教师培训,2015(6):51-55.

[6]李国华.“用教材教”要注意五环相扣[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7-9.

[7]马香香.浅谈“用教材教”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启示[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4:94-96.

[8]王朝武.新教材——如何“用教材教”[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7-8.

[9]王蔚.新课程实施视阈下的教材观[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9):74-75.

[10]王波.教师怎样用教材教[J].中学课程资源,2008:44-45.

篇5:营销的三重境界

对应到处方药营销,我们可以说它是三重境界:

药品的营销有三重境界:

三流境界:卖产品,依靠金钱、人情堆砌关系营销,这是既往国内企业产品同质化的主要手段;二流境界:卖技术,产品技术含量高、疗效好,靠循证医学提供证据,吸引处方,这是目前众多拥有独家品种、专利品种的主流手段,多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化学药、中药品牌靠此崛起;一流境界:卖标准,营销善于打破故有治疗观念,制定基于自身产品作用机理、有效靶位、疗效特征新治疗观念和治疗标准,最终在目标医生群中,建立一种全新的治疗观念,争取到处方首选位置或优选位置。

对于沉湎于三流境界的企业,当前最紧要的是,用原始积累的钱,重视研发或并购新品种,改变既往的营销方式,逐步建立学术推广体系和品牌传播体系,向二流境界提升;对于在二流境界的企业,则要善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向一流境界提升,从跟随标准到制定标准,完成自我品牌的升级。

最高境界营销的四步

如何妥善实施一流境界的处方药营销,建立行业标准呢?其流程和策略大体分为以下四步,并组成一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闭环系统。

1、建立观念,重塑标准:

深入研究目标治疗领域中所涉及到的传统观念,包括疾病认知、治疗措施、药物选择、处方习惯等。通过发现竞争产品软肋,评估自身产品优势,扬长避短,找到市场空隙、建立精准定位,提出基于产品特征的富有竞争力的临床治疗概念,重塑医生治疗观念。

其目标是:提出新的治疗方法,将其引导成一种“医学常识”。

乙肝药物贺普丁上市时,面临的传统治疗观念是:治疗乙肝以e抗原转阴率为标准,干扰素治疗转阴率达33%,而贺普丁转阴率仅17%,毫无竞争优势可言。但贺普丁的优势是:抑制乙肝病毒DNA疗效显着,2周使患者该指标下降97%。葛兰素史克扬长避短,重新提倡治疗观念:“抑制病毒复制是乙肝治疗的关键”,最终获得传染病专家和专科医生认同。

拜唐苹提出“餐后血糖”的治疗观念,也获得巨大成功。

2、临床实验,提供佐证:

通过具有一定规模和时间的临床实验,佐证治疗观念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说服目标医生、打击竞品提供“武器”;

曾经的全球处方药销售冠军洛赛克,上市时,面临传统治疗观念的“阻挠”,当时医生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惯用治疗程序为“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洛赛克”,洛赛克居于末位,销售自然大受影响。阿斯利康决定改变“治疗方案”,打破处方习惯排序,将治疗顺序180度大转弯,从开始治疗就用高剂量洛赛克,症状好转逐渐减量,再考虑H2受体拮抗剂。

观念领先,还必须通过临床实验证明。为此,阿斯利康以实验数据说话,证明该方案治愈率、治疗费用优于传统方案,最终获得认同。

3、学术营销,推广观念:

针对特定的处方医生群体特征,开展多维上市前的权威预热和上市后“学术营销”,如学术会议、论坛、临床实验、媒体传播、临床拜访、直邮期刊等,循序渐进改变医生故有的疾病观念和处方习惯,其策略一般是从高端向低端普及和渗入,完成临床概念的广度推广和深度认知。这种观念的传播要分层级,从金字塔顶向底顺流而下:

首先是该领域权威的观念引导,即关键意见领袖(KOL),他们被医生所接受或信任,成为产品的最佳代言人和推介人;

然后是针对大型城市重点医院的专家,讲解疾病发病机理机制、疾病进城、作用机理问题; 其后则是学术研讨会、临床拜访等,实现对普通医生的信息传播。

4、入选法定纲领文件:

通过更为丰富的临床证据,入选疾病诊治纲要,并使之成为适合专科医师的共同性、指导性文件,成为“法定”用药。

如罗氏“派罗欣”,上市时,其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已被《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为丙肝的首选用药方案。

贺普丁从1999开始的《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和《慢性乙肝防治指南》等。

再看看当今的处方药霸主“他汀”,辉瑞立普妥(阿伐他汀)、默克舒降之(辛伐他汀),连续数年,雄踞世界药品销售冠亚军,成为超级“重磅炸弹”。立普妥在2006年,美国市场的处方量高达7400万张。其成功,也是得益于重建治疗标准。

最关键的是提出观念

从上文我们可以知道,要想建立行业标准,关键是提出治疗观念,这种观念不是空穴来风,凭空捏造,而应该以产品、竞品、疾病、临床实践等信息为铁矿,以营销智慧和创意为火,千锤万凿出深山,百炼成钢;其后,再寻求证据,来支持这种观念。

我们认为,有两个关键点值得注意:

1、以科学事实为依据,以营销创意为指引,二者缺一不可,唯科学就会教条主义,唯营销就会限于空中楼阁;

篇6:人生三重境界

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个人初识世界,内心纯洁,眼睛里看见什么就是什么。

2、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涉世渐深,发现这个世界一片混沌,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看山感慨,看水叹息。

篇7:写作的三重境界

山东 韩红敏

我认为,写作是一个由外而内体验生活,又由内而外表达生活的过程。我们在写作过程中,首先是接触外在生活,然后是通过五官的观察感知将外在生活渐渐收入内心,然后是心灵对生活的感受、回味、体验和思考,最后是把心中体验了的生活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因而,写作过程中写作主体心灵参与的程度,就决定了作品的深浅高下,也启示我们写作的三重境界:客观记事状物——生动描写刻画——深层心灵解读。

第一重境界:客观记事状物。即对客观事物外在形象的实录介绍。就是接触外在生活之后,通过五官的观察感知,直接将感知的事物形象介绍性地写出来。直接把客观事物交待清楚,缺少心灵的参与。这是写作初始的必经阶段。

第二重境界:生动描写刻画。即写作中注意采用修辞描写等措施力求把事物较为生动地刻画出来。就是接触外在生活之后,通过五官的观察感知将外在生活收入内心,动了一番心思,尽可能地把事物更好地表达呈现出来。这种笔下的文章描写细致较为生动,但缺少的是心灵的深层参与,缺少了心灵对生活的感受、回味、体验和思考,因而文章文采有余,深度不够,个性不足。

第三重境界:深层心灵解读。就是用个人的心灵体验去写作,就是接触外在生活之后,通过五官的观察感知将外在生活收入内心,然后经过心灵对生活的感受、回味、体验和思考,最后是把心中体验了的生活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样写作的文章就是带有了作者独特心灵体验的、带有了作者独特的思考和见解的、有自我有个性有深度的文章。

我们举例来看,比如写“炊烟”。

例文一:炊烟是青蓝色的,它沿着烟囱,从农家的屋顶上升起,随风渐渐飘向远方,烟味和着饭菜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

这是第一重境界:客观记事状物。只是对炊烟这一客观事物外在形象的实录介绍。显然,这只能说是一种较肤浅的、似乎人人都可以写出来的、无特色的通俗化的表达。

例文二:农家屋顶上升起的炊烟,青蓝色的一缕,袅袅地飘浮,与灰色的暮霭融合在一起,像柔美的飞天,拖曳着长长的羽衣,风姿绰约地舞动,一直延伸向远方的天空。

这是第二重境界:生动描写刻画。作者将炊烟的形象收入内心,动了一番心思,采用了细致的描写和拟人的修辞,把炊烟刻画得生动细致。语言优美,只是缺少了思考的深度。

例文三:炊烟是母性的,它袅娜地上升,系着整个村庄,也图腾了村庄沉甸甸的希望和淌不干的汗水。……在炊烟的结构里,更多的快乐和希望正在舞蹈。

炊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炊烟是屋顶上的精神庄稼,炊烟是农人放牧在蓝天的羊群,炊烟是家乡收工的号子、放学的钟声。炊烟是热烈而苍凉的,有了炊烟,就有了依赖与感情,有了等待与希望,有了牵挂与守候。

这是第三重境界:深层心灵解读。这样的文字,不仅是对炊烟的描写,更是对炊烟的解读!是作者把炊烟的外在形象收入内心,经过了自己心灵的感受和思考,用自己对炊烟的心灵体验和结合生活的独特理解在写炊烟。显然,这就是一种个性化的深度写作,这样的文章也才是真正只属于作者的独特的自我的有血肉有个性的文章。

篇8:销售的三重境界

第1个小商贩, 得知老太太要买李子后, 就不亦乐乎地忙着向老太太推荐他那“又大又红又甜的李子”, 而老太太却摇了摇头, 毫不感兴趣地走了。第1个小商贩纳闷了:屡试不爽的推销说词, 这一招对谁都管用, 怎么在老太太身上就不灵了呢?

第2个小商贩, 同样得知老太太要买李子后, 并没有急于向老太太推销自己的李子, 而是进一步询问老太太想要什么样的李子。出乎意料的是, 老太太告诉他想要买酸的李子, 而且越酸越好。第2个小商贩看时机成熟就趁机向老太太介绍:我这里是李子专卖店、品种齐全、物美价廉, 正好有一批从某某地刚进货的新鲜酸李子……结果可想而知, 老太太买了一斤酸李子, 第2个小商贩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到这里故事还没有完, 老太太似乎还是不满意, 又走向第3个小商贩。

第3个小商贩, 重复了第1个、第2个小商贩的询问过程, 但还是没有发现有商机, 因为老太太已经买了酸李子, 不会再买李子了。而第3个小商贩并没有就此放弃, 而是进一步好奇地询问:大妈, 李子要甜才难得, 为什么你偏喜欢酸李子呢?原来是老太太的儿媳妇怀孕了, 唯有酸的李子才解其“谗”。第3个小商贩, 往细里一想豁然开朗, 其实老太太的深层次需求不是买李子、也不是买酸李子, 而是疼儿媳妇亦或是疼尚未出世的孙子多一点吧?于是, 第3个小商贩向老太太说到:大妈, 恭喜您马上要抱孙子了, 您知道为什么孕妇偏喜好吃酸水果吗?那是因为, 一般酸的水果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不仅孕妇爱吃, 对胎儿健康发育也非常有帮助, 比如酸橙子、猕猴桃、杨梅等都有同样的功效。同时, 科学研究证明, 各种水果所含的营养元素比例是不一样的, 如果能够将各种酸水果搭配着吃, 效果会更佳……在第3个小商贩这里, 老太太没有买李子, 但却同时买了橙子、猕猴桃、杨梅各一斤。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我们不防先对上述故事再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分析。

第1个小商贩, 我们评价他是一个勤奋敬业的推销员, 熟知自己的产品, 精于总结自已的产品优势特点, 充满激情地向客户进行推销。不足之处在于, 只从自己的产品与经验出发, 不顾客户的需求变化。

第2个小商贩, 我们评价他是顾问式销售的业务精英, 通过询问, 清晰地了解客户的购买意图后,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推荐, 大大提升销售成功概率。不足之处在于, 只停留在了解客户的显性需求, 不能深入地挖掘客户的真正购买动因, 只能满足客户简单、表面的需求。

第3个小商贩, 我们评价他为解决方案营销的高手, 善于挖掘客户的深层次需求, 结合自身丰富的产品、行业知识, 向客户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客户的深层次需求往往是模糊、难以发现的, 有时甚至客户本身也不能清晰地表达。作为营销人员, 就应该是所经营产品、行业的专家, 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特别是针对行业客户的销售, 由于涉及的产品金额大、技术复杂、客户需求隐晦, 更需要销售人员耐心地了解客户需求, 再结合自已的产品, 提出创造性的需求解决方案。解决方案营销, 不再是单纯的销售产品, 而是通过销售顾问、需求引导、方案建议、项目实施、培训指导等一系列营销过程, 实现客户增值和方案销售。

这个故事通俗易懂, 但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 却往往容易犯第1个小商贩的错误。比如, 制作产品宣传资料时, 经常用是一些晦涩的技术语言, 大篇幅地介绍公司产品优势特点, 而对客户面临的问题, 如何差异化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给客户带来什么价值, 却提之甚少;我们的销售人员, 在拜访客户时, 急于向客户喋喋不休地灌输自己的产品特点, 却不事先详细了解一下客户的真正“痛”处, 不能对症下药, 最终落得被客户厌烦地“扫地出门”的下场。

上一篇:中西方修辞学对比分析下一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