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2023-01-16

第一篇: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 创建旅游发展新模式

时间:2010-07-0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颁布,标志着旅游业将进入蓬勃发展的全新时代。旅游业的发展摆上前所未有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位置。笔者认为,做大做强做优旅游产业,必须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机制。而培育旅游产业要素集聚区,正是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创建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增创旅游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战略和新的路径。

一、 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

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就是在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过程中,在较大规模的空间区域内,围绕形象鲜明的主题和品牌,整合资源,科学规划,高度集聚旅游产业要素,延伸产业链,建成“产品业态丰富、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功能配套、综合效益显著、带动作用凸现”的旅游产业园区,在地区和城市的旅游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较高的贡献份额,并显现出以下特征和优势:

(一)品牌示范区。资源向优势品牌集中,放大和提升区域及城市的旅游品牌,并培育成为旅游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示范区。

(二)旅游目的地。园区主题形象凸现,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要素配套,管理和国际接轨,公共服务体系健全,成为功能和水平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三)产业增长极。园区内高度集结旅游产业要素,拥有业态丰富的产业集群和充满活力的产业主体,集约程度高,投入产出高,经济效益好,对地方税源和GDP具有较高的贡献份额。

(四)就业驱动器。园区能够吸纳和拉动更多的劳动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核心竞争力。园区旅游业自身具有较高的市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并成为区域或城市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实践中,多年来不少地方都在进行建立旅游产业集聚区(包括旅游经济特区)的探索。

个案一:福建三明市泰宁县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契机,作出建设“海峡旅游(泰宁)产业园”的决定,并且明确“海峡旅游(泰宁)产业园”就是以推进泰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切入点,以整合泰宁旅游资源,创新旅游管理机制和体制为突破口,实行系列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而选定的具有“旅游经济特区”概念的发展区域。

个案二:2009年11月,浙江宁波梁祝文化产业园奠基。园区规划占地约138公顷,以“爱情之都,浪漫水乡”为主题,将在未来5年内建设“一廊一街四区”,即滨江爱情文化长廊、特色水街、公园游览区、休闲度假区、现代农业观光区和特色文化居住区。目标锁定:将园区打造成以梁祝文化为核心,梁祝爱情文化为主题,集聚旅游婚庆、购物、娱乐、餐饮、休闲等产业功能为一体的主题旅游区。

个案三:江苏无锡灵山景区是近十多年来异军突起的以佛教文化旅游为特色的世界级精品景区。为放大和提升灵山品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无锡市委市政府决定将灵山景区发展空间从0.8平方公里扩大到33平方公里,即把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山水、生态、人文、社会等资源全部都向“灵山品牌”集中整合,启动建设灵山佛教文化产业园区(佛教文化博览园)。集聚佛教文化、禅修体验、文化创意、生态游憩、康体养生、商旅会展、休闲度假、特色社区等产业要素,加快建设佛教文化产业品牌示范和要素集聚区,最终建成21世纪佛教文化新胜地和世界级人文旅游目的地。

不同的探索,共同的特点:即品牌主题鲜明,管理体制创新,产业要素集聚,规模效应凸现。

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绝不是简单地“上项目,造景区”,而是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模式的新实践,关键要在体制、政策、管理、人才等方面有所突破,提供保障,协调推进。

1. 体制创新。模式的创新必须要以体制的创新为前提。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必须打破原来的旅游资源管理和旅游产业开发的“小而全”、“小而散”的格局。特别是要变革“划地为牢、多头管理、产业脱节、管理分散”的传统体制。根据一些地方的探索实践:就是要在旅游产业集聚区内建立一个跨区域跨部门跨产业的,能够高度整合资源、覆盖产业要素、统筹协调发展、集中高效管理的管理机构(领导体制),并授予相应的行政权限。同时,组建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旅游产业集团,作为资本运作、产业开发、经营管理的运作平台(运行机制)。

2. 政策保障。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必然要有战略性的政策支撑。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经济特区)更加需要政策保障。首先在各级政府层面,要把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经济特区)的发展纳入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像扶持和发展经济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园区一样出台宏观层面的特殊经济扶持政策。如财政支持、税收支持、基础设施支持、融资授信支持等;包括在规划、环保、土地以及高端旅游休闲项目开发等问题上,在执行国家宏观政策的前提下,给予特别的支持。在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层面上,要根据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律和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经济特区)的特征,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再次,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在政策制定、项目支持、资金投放、人才支持等方面加大支持倾斜力度,并形成相互联动、协调配合的政策合力。

3. 管理升级。管理就是生产力。作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的实验区,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经济特区),特别需要实现管理的转型升级。首先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根据“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集团化经营,现代化管理,并探索构建旅游产业要素市场,实现要素市场化;其次要推进旅游法治建设,在旅游要素集聚区(特区)按照先行先试、特事特办的思路,在政府层面上制定和出台相关发展管理条例和办

法,构建旅游产业园区(旅游经济特区)发展的法治体系;再次,要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实现管理升级。

4. 人才支撑。发展旅游业,人才是关键。可把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经济特区)作为创新旅游人才体制的试验区,将其打造成为旅游人才的富集区,并为旅游产业发展培养人才,集聚人才,提供人才支撑。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各级政府要解决目前存在的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游离于国家人才队伍的总体规划和建设的现状。改变旅游人才培养使用与旅游产业发展需求脱节的格局,按照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高度,制定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和人才政策,创新旅游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机制,并加大财政的投入和扶持。在旅游产业要素集聚区里要实行特殊的人才政策,广揽优秀旅游人才,引进、培养和集聚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战略投资和管理人才、高素质的行政领导人才、精于现代管理的职业经理人才、各类紧缺短缺人才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人才,激励和扶持各类人才在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经济特区)创业兴业。○

(作者单位:市旅游局)

无锡经济

http:///web101/wxqk/wxjj/dsj/418093.shtml

第二篇:浅析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世界比较普遍的乡村旅游已经有50余年历史。中国的乡村旅游也已经有20余年历史,经历了从对资源的简单利用到综合利用再到深入挖掘的三个阶段;乡村旅游项目也实现了产业升级、休闲方式升级、景观升级、全时升级等的不断提升。

据统计,在城市居民小长假出游选择中,选择乡村旅游的占70%以上。不少县的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占当地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比例已达到和超过50%。据《光明日报》2012年7月26日报道,截至2011年底,我国农家乐数量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2万家,年接待游客超过6亿人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5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2010年国务院一号文件专门强调“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2011全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会议提出,要把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旅游的基础工程来抓,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国内旅游的主战场,摆上突出位置抓实抓好。

一、中国现阶段乡村旅游主要发展模式

从经营内容来看,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有以下七种模式。

(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类型有:田园农业游和田园观光游等。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农耕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乡土文化游和民族文化游等。

(3)农家乐旅游模式: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主要类型有:农业观光农家乐、民俗文化农家乐、民居型农家乐、农事参与农家乐、食宿接待农家乐、休闲娱乐农家乐等。

(4)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主要类型有:古民居和古宅院游、民族村寨游、古镇建筑游、新村风貌游等。

(5)休闲度假旅游模式: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主要类型有:休闲度假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

(6)科普教育旅游模式: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休闲教育农业园、少儿教育农业基地、农业博览园。

(7)回归自然旅游模式: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异的山水、绿色的森林发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让游客感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主要类型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上乐园、露宿营地、自然保护区等。

二、“百尺竿头,以何为进?”

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模大,效果显著,其网络化、漫点式的发展过程,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到现在,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单体规模小,对应市场难;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少;卫生条件差,产品供应不足;经营单一,同质化强;恶性竞争,质量不高等。从乡村旅游开发的角度,则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是乡村旅游存在旅游资源相似,产品同质化的问题。

这个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以自然资源为主的乡村旅游。就自然资源而言,主要是强调有山有水,风景美丽、气候宜人。而现在国内各地的山水资源从本质上说区别不大,只是南方的山秀丽一点,北方的山雄伟一些。其次是以人文资源为主的乡村旅游。把乡村生活作为一种资源来看待,并且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本来是很不错的事情,但其中也存在差异不显著,产品雷同的问题。许多地方在没去之前很向往、很憧憬,去过之后却感觉很普通,这是广泛存在的现象。 二是近距离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乡村旅游现在大多还只局限于农家乐这一基本的产品模式。一方面是产品模式单一,另一方面是各地的农家乐及乡村旅游本身在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历史传承等方面基本相似,由此形成了严重的近距离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三、中国新时代乡村旅游的发展诉求

中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对乡村旅游的要求要更高、更多。我们希望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既能促进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又能增加农业功能,还可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渠道,形成系列服务设施,更重要的是推动农民观念转化,培育农村市场机制。这是一种对乡村旅游综合作用的要求,是对其城乡统筹、品质升级的诉求。

四、“四新”“五化”创乡村旅游开发新路径

(1)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四大创新

①培育新型旅游资源,强化主题景观打造。推进创意农业,整合其他产业资源、建设人工景观、策划旅游节庆等。通过产业融合,借助科技手段,人工创意并营造能够体现乡村特质的旅游景观与活动。北京郊区在创意农业发展上已取得明显进展。

以自然风光和浓郁欧洲情调为复合载体,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与园林风格作为参照系,并在此基础上,糅合了中式园林的形态特征与设计理念,通过“漫天花雨,开心田园”的定位,打造了“北京最美丽的香草花海”——北京怀柔香草庄园。在产品上,提出了开心农庄的方案,主要就是通过人们加入农庄会员籍,认养一块土地,收取费用,人们可以当农夫、做地主,空余时间来田里劳作、采摘、收获,打绿色食品牌。而我们构想的开心农庄,是在此基础上,和网络结合得更紧密,更贴近京城白领的网络和实际生活模式。建立“怀柔开心农庄”网站,网站与“开心农庄”景区即时互动,并通过增值服务获取收益。

②创新资源依托,寻找村庄灵魂,运用国际化理念设计。创新资源依托,主要是指挖掘传统“三农”旅游资源。包括传统农耕文化、乡土传统知识、民族文化遗产等。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目前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对餐饮、娱乐重视有加,而对乡村文化的挖掘利用不足,随着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而涌现出的众多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未能充分利用起来。

没有优美的山地自然环境,没有保存完整的村落古迹风貌、没有特色突出的民风民俗。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沁水营,只是一个京郊的普通村落,如何在资源现状特色不突出的基础上策划好沁水营,这是本案最大的难点。如何摆脱传统上一村一品策划就资源论资源的局限性,突破京郊乡村开发血拼资源的怪圈,为北京京郊乡村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规划者提出了“京晋文化博物苑,乡村记忆第一村”的发展主题,抓住沁水营村京晋文化和村庄记忆两大特色,从“抓住京晋文化,塑造村庄发展灵魂;突破资源局限性,打造特色“沁水生活”;抓住先发机遇,聚合七十二连营精华资源;依托村志,关注昨天、立足今天、畅想明天;文化产品化、产业化;关注村民人文精神,再现村庄记忆”六个方面切入策划,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评价。

③泛农产业复合展示,推进“三生”(生态、生产、生活)立体休闲。创新“三农”旅游资源包括发展特色种养、推进创意农业等。除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合理调整其产业结构,第四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思路,强调建设农业与旅游、商务、教育、科研、科技多元产业复合的综合型、多元化、现代型的农业园,形成“泛农产业复合”的展示空间。

以《湖北宜昌“夷陵农谷”概念规划》为例,该规划将其整体功能布局为“一园二区”,其中一园为科技农业示范园,二区分别为休闲游乐区和田园度假区。科技农业示范园以高科技农业为主题,集代表多种农业前沿科技的种植园、农业科研、商务、培训等多元功能于一体,同时也是夷陵区乃至宜昌及华中农业提档升级和区域联动的引擎性板块;休闲游乐区以农业主题休闲、游乐为特色,包括“美丽乡村”风情园以及乡村迪士尼等主题园区;田园度假区规划乡村田园风格的主题商务及度假区域,是低碳、环保社区的典范性区域。

④产业融合促城乡一体,规划先行助力“城镇上山”。小城镇处于农村与城市之间,在城乡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农业产业化的服务依托,对广大农村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2011年到2012年上半年,依据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明确的生产力布局,通过对1700多个乡村的统一规划,优化调整了其空间布局,明确了其建设用地发展方向,积极引导了城镇建设和产业向山地的聚集,助推云南“城镇上山”战略的实施。山地城镇将成为云南今后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升级的“五化”发展

①产品差异化。应充分利用丰富的乡村景观、生态、文化、民俗等资源,向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提升。推广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等八种全新旅游业态,引导乡村旅游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

②营销品牌化。各地应根据自身的生态、文化、建筑、民俗等条件,创建并打响自身的特色化乡村旅游品牌。也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创建、树立区域性品牌,以品牌促营销,以营销促发展。

③管理组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由自发到自觉,目前,组织化程度依然不高,必须向管理的组织化、协会化提升。随着乡村旅游规模的扩大和产业基础的完善,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也面临着转型和升级。通过组建规范的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如“农家乐”协会、“农家乐”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旅游服务公司等),提高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自我管理和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能够有效地推动、提高乡村旅游的专业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增强乡村旅游的综合竞争力。组建“协会”等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最关键的在于发挥三个核心作用:“保证质量,维护声誉,促进发展。”

④理念时代化。倡导新乡村主义。城里人是用一种浪漫来想象村庄,是专家所言的“民俗风、山水画、田园诗、文化歌、生活曲、梦幻情”的综合体验,是“自然自然大自然,生态生态深生态,文化文化活文化,生活生活真生活”的品质要求。

培育庄园文化。乡村旅游的进一步提升,需要培育一种庄园文化。这种庄园文化是乡村旅游、乡村休闲发展达到的一种极致,一种高端的境界。在欧洲,这样的庄园文化是非常普遍的。因为欧洲在历史上就形成了领主经济,每一个领主都有自己的一个庄园,所以培育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文化。庄园文化在中国还没有培育出来,所以进一步要培育一套新型的乡村旅游的庄园文化。这套庄园文化培育出来,就会达到一种极致。现在欧美各国,包括其它发展中国家都有一个概念,叫乡村俱乐部。乡村俱乐部也是在展示一种极致,但是它和庄园不同。乡村俱乐部一般来说,没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不是家族传承,而是一种现代会员制的方式,但培育的也是高端的文化。

⑤发展内生化。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必须把发展的内生力量看做是一个整体,对其各部分力量进行合理架构,使当地政府、乡村基层管理组织和村民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各尽其能,共同推动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

第三篇: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析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高度重视,乡村旅游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本文总结了现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困境,并以笔者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经验总结出了“四新”,“五化”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创新的路径。

世界比较普遍的乡村旅游已经有50余年历史。中国的乡村旅游也已经有20余年历史,经历了从对资源的简单利用到综合利用再到深入挖掘的三个阶段;乡村旅游项目也实现了产业升级、休闲方式升级、景观升级、全时升级等的不断提升。

据统计,在城市居民小长假出游选择中,选择乡村旅游的占70%以上。不少县的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占当地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比例已达到和超过50%。据《光明日报》2012年7月26日报道,截至2011年底,我国农家乐数量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2万家,年接待游客超过6亿人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5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2010年国务院一号文件专门强调“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2011全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会议提出,要把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旅游的基础工程来抓,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国内旅游的主战场,摆上突出位置抓实抓好。

一、中国现阶段乡村旅游主要发展模式

从经营内容来看,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有以下七种模式。

(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类型有:田园农业游和田园观光游等。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农耕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乡土文化游和民族文化游等。

(3)农家乐旅游模式: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

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主要类型有:农业观光农家乐、民俗文化农家乐、民居型农家乐、农事参与农家乐、食宿接待农家乐、休闲娱乐农家乐等。

(4)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主要类型有:古民居和古宅院游、民族村寨游、古镇建筑游、新村风貌游等。

(5)休闲度假旅游模式: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主要类型有:休闲度假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

(6)科普教育旅游模式: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休闲教育农业园、少儿教育农业基地、农业博览园。

(7)回归自然旅游模式: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异的山水、绿色的森林发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让游客感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主要类型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上乐园、露宿营地、自然保护区等。

二、“百尺竿头,以何为进?”

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模大,效果显著,其网络化、漫点式的发展过程,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到现在,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单体规模小,对应市场难;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少;卫生条件差,产品供应不足;经营单一,同质化强;恶性竞争,质量不高等。从乡村旅游开发的角度,则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是乡村旅游存在旅游资源相似,产品同质化的问题。这个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以自然资源为主的乡村旅游。就自然资源而言,主要是强调有山有水,风景美丽、气候宜人。而现在国内各地的山水资源从本质上说区别不大,只是南方的山秀丽一点,北方的山雄伟一些。其次是以人文资源为主的乡村旅游。把乡村生活作为一种资源来看待,并且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本来是很不错的事情,但其中也存在差异不显著,产品雷同的问题。许多地方在没去之前很向往、很憧憬,去过之后却感觉很普通,这是广泛存在的现象。

二是近距离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乡村旅游现在大多还只局限于农家乐这一基本的产品模式。一方面是产品模式单一,另一方面是各地的农家乐及乡村旅游本身在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历史传承等方面基本相似,由此形成了严重的近距离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三、中国新时代乡村旅游的发展诉求

中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对乡村旅游的要求要更高、更多。我们希望中国乡村

旅游的发展,既能促进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又能增加农业功能,还可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渠道,形成系列服务设施,更重要的是推动农民观念转化,培育农村市场机制。这是一种对乡村旅游综合作用的要求,是对其城乡统筹、品质升级的诉求。

四、“四新”“五化”创乡村旅游开发新路径

(1)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四大创新

①培育新型旅游资源,强化主题景观打造。推进创意农业,整合其他产业资源、建设人工景观、策划旅游节庆等。通过产业融合,借助科技手段,人工创意并营造能够体现乡村特质的旅游景观与活动。北京郊区在创意农业发展上已取得明显进展,由华汉旅主持开发的北京怀柔香草庄园就是其中的成功案例。

以自然风光和浓郁欧洲情调为复合载体,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与园林风格作为参照系,并在此基础上,糅合了中式园林的形态特征与设计理念,通过“漫天花雨,开心田园”的定位,打造了“北京最美丽的香草花海”——北京怀柔香草庄园。在产品上,提出了开心农庄的方案,主要就是通过人们加入农庄会员籍,认养一块土地,收取费用,人们可以当农夫、做地主,空余时间来田里劳作、采摘、收获,打绿色食品牌。而我们构想的开心农庄,是在此基础上,和网络结合得更紧密,更贴近京城白领的网络和实际生活模式。建立“怀柔开心农庄”网站,网站与“开心农庄”景区即时互动,并通过增值服务获取收益。

②创新资源依托,寻找村庄灵魂,运用国际化理念设计。创新资源依托,主要是指挖掘传统“三农”旅游资源。包括传统农耕文化、乡土传统知识、民族文化遗产等。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目前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对餐饮、娱乐重视有加,而对乡村文化的挖掘利用不足,随着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而涌现出的众多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未能充分利用起来。比如,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沁水营村规划是这一模式的成功体现。

没有优美的山地自然环境,没有保存完整的村落古迹风貌、没有特色突出的民风民俗。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沁水营,只是一个京郊的普通村落,如何在资源现状特色不突出的基础上策划好沁水营,这是本案最大的难点。如何摆脱传统上一村一品策划就资源论资源的局限性,突破京郊乡村开发血拼资源的怪圈,为北京京郊乡村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规划者提出了“京晋文化博物苑,乡村记忆第一村”的发展主题,抓住沁水营村京晋文化和村庄记忆两大特色,从“抓住京晋文化,塑造村庄发展灵魂;突破资源局限性,打造特色“沁水生活”;抓住先发机遇,聚合七十二连营精华资源;依托村志,关注昨天、立足今天、畅想明天;文化产品化、产业化;关注村民人文精神,再现村庄记忆”六个方面切入策划,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评价。

③泛农产业复合展示,推进“三生”(生态、生产、生活)立体休闲。创新“三农”旅游资源包括发展特色种养、推进创意农业等。除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合理调整其产业结构,第四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思路,强调建设农业与旅游、商务、教育、科研、科技多元产业复合的综合型、多元化、现代型的农业园,形成“泛农产业复合”的展示空间。

以《湖北宜昌“夷陵农谷”概念规划》为例,该规划将其整体功能布局为“一园二区”,其中一园为科技农业示范园,二区分别为休闲游乐区和田园度假区。科技农业示范园以高科技农业为主题,集代表多种农业前沿科技的种植园、农业科研、商务、培训等多元功能于一体,同时也是夷陵区乃至宜昌及华中农业提档升级和区域联动的引擎性板块;休闲游乐区以农业主题休闲、游乐为特色,包括“美丽乡村”风情园以及乡村迪士尼等主题园区;田园度假区规划乡村田园风格的主题商务及度假区域,是低碳、环保社区的典范性区域。

④产业融合促城乡一体,规划先行助力“城镇上山”。小城镇处于农村与城市之间,在城乡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农业产业化的服务依托,对广大农村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2011年到2012年上半年,华汉旅依据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明确的生产力布局,通过对1700多个乡村的统一规划,优化调整了其空间布局,明确了其建设用地发展方向,积极引导了城镇建设和产业向山地的聚集,助推云南“城镇上山”战略的实施。山地城镇将成为云南今后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升级的“五化”发展

①产品差异化。应充分利用丰富的乡村景观、生态、文化、民俗等资源,向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提升。推广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等八种全新旅游业态,引导乡村旅游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

②营销品牌化。各地应根据自身的生态、文化、建筑、民俗等条件,创建并打响自身的特色化乡村旅游品牌。也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创建、树立区域性品牌,以品牌促营销,以营销促发展。

③管理组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由自发到自觉,目前,组织化程度依然不高,必须向管理的组织化、协会化提升。随着乡村旅游规模的扩大和产业基础的完善,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也面临着转型和升级。通过组建规范的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如“农家乐”协会、“农家乐”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旅游服务公司等),提高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自我管理和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能够有效地推动、提高乡村旅游的专业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增强乡村旅游的综合竞争力。组建“协会”等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最关键的在于发挥三个核心作用:“保证质量,维护声誉,促进发展。”

④理念时代化。倡导新乡村主义。城里人是用一种浪漫来想象村庄,是专家所言的“民俗风、山水画、田园诗、文化歌、生活曲、梦幻情”的综合体验,是“自然自然大自然,生态生态深生态,文化文化活文化,生活生活真生活”的品质要求。

培育庄园文化。乡村旅游的进一步提升,需要培育一种庄园文化。这种庄园文化是乡村旅游、乡村休闲发展达到的一种极致,一种高端的境界。在欧洲,这样的庄园文化是非常普遍的。因为欧洲在历史上就形成了领主经济,每一个领主都有自己的一个庄园,所以培育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文化。庄园文化在中国还没有培育出来,所以进一步要培育一套新型的

乡村旅游的庄园文化。这套庄园文化培育出来,就会达到一种极致。现在欧美各国,包括其它发展中国家都有一个概念,叫乡村俱乐部。乡村俱乐部也是在展示一种极致,但是它和庄园不同。乡村俱乐部一般来说,没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不是家族传承,而是一种现代会员制的方式,但培育的也是高端的文化。

⑤发展内生化。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必须把发展的内生力量看做是一个整体,对其各部分力量进行合理架构,使当地政府、乡村基层管理组织和村民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各尽其能,共同推动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

第四篇: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北京市乡村旅游悄然兴起,但此时乡村旅游处于自发发展阶段。自1998年后逐渐进入规范发展阶段。二十多年来,北京市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紧密协作下,在全市乡村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努力下,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北京市实际的乡村旅游发展道路,形成了北京市乡村旅游的区域特色、行业管理、业态创新、政府投资

、社区营销、融资模式等乡村旅游“北京模式”。

突出区域特色明确功能定位

在北京市首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指出,未来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树立大旅游观,积极调整旅游产业结构,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以投资、消费双轮驱动,打造城市、郊区两个市场,坚持“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积极培育具有首都特色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大力推动首都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

北京市旅游局在乡村旅游发展中遵照国家旅游局主张的:坚持以农为本、以人为本、以和为本的“三为本”原则;走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的路子;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品牌主体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把发展旅游产业与统筹城乡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积极培育旅游新产品,打造旅游新业态。

北京市旅游局张慧光局长指出:“走特色发展道路,大力促进民俗旅游向乡村度假旅游产业转型,提升郊区民俗旅游的质量和水平”。各远郊区县紧紧围绕自身资源特征,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镇、特色村落、特色乡村酒店、特色民俗活动和特色沟域文化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通过市场化手段引进旅游公司、专业酒店管理集团和职业经理人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把乡村旅游发展与山区生态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乡村旅游促进计划”,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以旅游发展带动郊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区(县)一色

实现13个区县乡村旅游功能特色的清晰定位

“一区(县)一色”是挖掘区域特色,形成错位经营的重要手段。深入挖掘北京郊区的乡村民俗文化,协调好区域分工,在研究现有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的空间战略,不同的空间板块吸引不同的市场人群,提供各有特色的吸引物,以特色吸引游客。不同区位的空间产品出现雷同是不可避免的,有时相互之间也并不冲突,针对这点问题,采取的态度是“求异存同”,满足市场的多方需要。明确区县旅游定位,实现“一区(县)一色”,提高了各区县的竞争力。

各区县乡村旅游功能特色分别为:朝阳区为“中国商务旅游第一区”,海淀区为“皇家园林旅游区”,丰台区为“国家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区”,门头沟区为“山都水谷、北京第一山水庄园”,房山区为“北京祖源、休闲胜地”,通州区为“滨水新城、漕运古镇”,顺义区为“临空型商务会展旅游之都”,昌平区为“温泉胜地”,大兴区为“绿海甜园休闲旅游区”,平谷区为“休闲绿谷”,怀柔区为“不夜怀柔”,密云县为“渔乐圈”,延庆县为“国际旅游休闲名区”。

一沟(带)一品

构造26条乡村旅游沟(带)的聚合产业

在土地、森林、山庄、湖泊、农田、农作物、观光园、民俗民风等各方面深入挖掘乡村旅游增量,在发展过程中结合农委调整农业产业(果、牧、林、农等)和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从规划、产业布置及公共设施等角度打造“一沟(带)一品”。通过“一沟(带)一品”的实现解决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散、小、重复建设问题,形成规模经营。

和两年时间内,北京市乡村旅游充分发挥北京市的人才智力优势,委托国内外著名规划设计单位,完成了26条“一沟(带)一品”乡村旅游沟(带)产品规划。包括:朝阳区的“温榆河运动休闲游憩带”,海淀区的“大西山乡村旅游示范沟带”和“温泉镇红楼名源乡村旅游带”,丰台区的“河西生态走廊乡村旅游”和“花卉旅游区”,门头沟区的“妙峰山镇乡村旅游示范沟带”和“赵家台沟域旅游”,房山区的“十渡山水文化休闲走廊”和“北线山野奇趣乡村旅游沟域”,通州区的“京东运河湿地文化休闲区”和“回族风情乡村旅游区”,顺义区的“旅游‘金光大道’(东北部浅山地区乡村民俗旅游沟带)”,昌平区的“‘阳光流村’山地休闲旅游区”、“叠翠燕平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和“温榆河丽水温泉现代休闲旅游集聚区”,大兴区的“采育葡萄大世界”和“庞安田园休闲大道”,平谷区的“‘桃花深处’国际乡村汽车营地旅游休闲度假区”、“‘金海17里’乡村休闲旅游沟域”和“‘桃源静谷’山地休闲度假区”,怀柔区的“‘燕山满韵’风情大道”和“汤河川满族风情体验区”,密云县的“云蒙风情大道”和“古北口镇汤河‘沟域经济’”,延庆县的“妫

第五篇:研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

摘 要: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 乡村旅游以其鲜明的特色和功能,在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同时,有效促进了贫困农村的经济发展,成为城乡互动的一种有效模式。研究重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不仅是对重庆统筹城乡发展格局的有益补充,也是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 对策

一、重庆乡村旅游资源基础及市场规模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和乡村资源为基础,以城市居民为巨大潜在市场,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欲望为目的的旅游产品。传统的农业资源借助这种产品能够实现更高的附加值。重庆自古就是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之地,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底蕴和社会人文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资源。从田园风光、乡村聚落、乡村建筑到农耕文化、民风民俗、节庆文化;从农业观光到农产品品尝、购物;从传统农业生产到现代化高效农业等等,均有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景观,为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重庆具有区别意识的乡村旅游自2000年才开始自主发展,现已具有一定的规模。2006年,重庆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达1676万人次,占全市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数的24.69%,实现直接旅游总收入9.3亿元。目前,全市共有乡村旅游景区(点)数2470个,客房数总量74208张床位;全市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单位共12个;直接吸纳农民就业人数5.3万人,间接提供劳动就业岗位12万人;到2010年,全市旅游农业游客总量将达到1850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1%,预计约占当年全市国内旅游总人次的18.5%,重庆乡村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二、重庆乡村旅游市场发展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

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强大的综合带动、文化交流、信息流通和辐射功能,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载体。目前,重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大致有五种:(1)农家乐及乡村饭店发展模式。重庆乡村旅游发展主要以农家乐作为载体,全市的“农家乐”数量已多达3650余个,年接待游客量达到1000余万人次,占重庆乡村旅游旅游收入的85%左右。此外,还有部分乡村饭店在传统农家乐基础上发展起来,主要分布在“一小时经济圈”区域。(2)生态及高科技农业园模式。该模式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发展势头良好,是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模式。主要分布于重庆市现代农业园区(渝北)、重庆生态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区(北碚)、重庆市农业科技博物馆、巴南区百里生态农业经济长廊、万州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园等。(3)森林公园模式。该模式是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原始形态。主要分布于南岸区南山、沙坪坝歌乐山、北碚缙云山、江津四面山、南川金佛山、万盛黑山谷、武隆仙女山森林公园等。(4)古镇民俗节事模式。主要分布在各级历史文化古镇和民族风情村,如重庆美丽乡村嘉年华、土家族摆手舞节、垫江牡丹节、三峡柑桔节、永川茶竹文化节、北碚静观腊梅节等。(5)景区带动型模式。主要是指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剥离出来,吸纳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形成旅游景区和社区经济的互动发展。如南岸南山片区、长寿户片区、武隆仙女山片区、金佛山片区、东温泉片区等均属这种模式。 重庆是拥有8.2万平方公里土地、3000多万人口的年轻直辖市,大城市与大农村的二元结构十分明显。目前,重庆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着以下问题:(1)乡村旅游模式发展不平衡,配套功能服务产品不齐全。目前,除农家乐模式较为成熟外,其他乡村旅游模式如生态农业园、森林公园、民俗节事旅游等在产品规划、建设、包装、宣传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齐全,不能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要。(2)乡村旅游产品档次较低,乡村核心文化挖掘不深入。很多乡村旅游产品无法反映农事农艺、乡村生活、乡土习俗、劳作体验等乡村核心文化内涵,更缺乏具有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能充分展示“村野文化”的旅游活动内容。(3)乡村旅游产业效益不高,经济联动效应不明显。乡村旅游理应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源和加速器,但目前重庆市乡村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还不高,所占比例偏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拉动作用不够充分。

三、重庆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首先,因地制宜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市场导向配置资源,引导乡村旅游向优势地区集中。加强“一圈两翼”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分类指导和协调,架构“一环四走廊”的都市田园型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促进乡村旅游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发展,加速推进渝东南“乌江画廊/武陵山区”新农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产品从“单一”向“个性化”转型,旅游经营从“单体”向“规模化”升级。

其次,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体验性内涵,创造差异化的特色品牌项目。充分利用乡村旅游主体行为上的参与性特点,在乡村田园风光景观意象和农耕文化意象突出的地方,开展生态型农业观光园,让游客参与农作劳动,体验农事之趣;针对乡村旅游文化层次上的高品位性特点,挖掘乡村民俗文化意象,设立民俗风情区,开展一系列游客参与性较强的民俗文化体验恬动。

第三,维护乡村景观的原真性,避免出现围城效应,确保重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者参与乡村旅游活动,贪图乡村特有的乡土文化,他们所荷载的异域文化会与乡土文化产生互动过程,有时在很大程度上会诱发乡村固有文化的演化与变迁。这会破坏乡村的原真性意象,从而降低乡村吸引力,最终导致乡村旅游根基的动摇。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来维护乡村特色景观的传统性和原真性;必须认真贯彻“开发与保护并重、开发服从保护”的旅游业发展方针,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走生态文明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冯淑华 沙 润: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以江西婺源为例[J].地理研究,2007(5)

[2]龙茂兴 张河清: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析[J].旅游学刊, 2006 (9)

[3]邹统钎:乡村旅游发展的围城效应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6 (3)

上一篇:历史与社会中考模拟卷下一篇:绿色学校创建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