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与留置针的使用比较

2022-09-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医治的74例肿瘤患者, 根据输液方式不同将74例白血病患者分为2组, 接受PICC途径输注者为A组, 接受前臂静脉留置针途径者为B组。A组32例, 男17例, 女15例;年龄18~64岁, 平均45岁;置管时间35~300d, 平均112d。B组42例, 其中男24例, 女18例, 年龄14~75岁, 平均41岁;置管时间2~12d, 平均3d。2组患者均为首次接受静脉化疗的患者。

1.2 方法

A组选用三向瓣膜式单腔静脉导管, 患者取平卧位, 手臂外展与躯干呈90°角, 首选最直、粗、静脉瓣较少的贵要静脉, 其次是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用皮尺测量穿刺点至同侧胸锁关节向下反折至第三肋间的距离, 按顺—逆时钟双重消毒法用酒精和碘伏消毒皮肤、铺无菌孔巾, 沿静脉走向进行穿刺, 将导管插入所量长度, 移去导丝, 连接可来福接头, 穿刺点放一个碘仿酒精棉球, 用10cm×11.5cm无菌透明贴膜固定, 穿刺结束拍正位胸片确定导管位置[1]。B组选用VIALDN材料制成的型号为20~22G静脉留置套管针, 选择前臂弹性好, 粗直的血管, 消毒穿刺部位后, 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 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行静脉穿刺, 见血后降低穿刺角度, 再沿血管前行1~2cm, 使外套管尖端全部进入血管, 嘱患者握拳, 左手绷紧皮肤, 右手以拇指和食指夹紧导管针的护翼·右手固定导管针、左手拔出针心0.5~1cm, 左手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 松压脉带, 嘱患者松拳。抽出针心, 用6cm×7cm透明敷贴固定?分别记录A组和B组的留置时间、疼痛、静脉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日常生活处理能力[2]。

2 结果

A组留置时间35~300d, B组留置时间2~12d, 拔管后均做导管末端细菌培养, 均无细菌生长;A组疼痛发生率6%, B组疼痛发生率33%, A组为轻度疼痛2例, B组除轻度疼痛8例外, 还有中度疼痛4例, 重度疼痛2例, 中、重度疼痛均同时伴有静脉炎Ⅱ~Ⅲ级, 2组轻度疼痛用50%Mg SO4湿敷后好转, 中、重度疼痛遵医嘱使用了镇痛剂;A组静脉炎发生率6%, B组静脉炎发生率45%, A组2例静脉炎发生于置管后第9天, 沿导管走向出现轻微疼痛, 皮肤发红。B组静脉炎发生于化疗1~3d内, 均给予拔管重置, 其中Ⅰ~Ⅱ级静脉炎局部用50%Mg SO4湿敷, 7~10d红肿痛消退, 1例Ⅲ级静脉炎于输注诺维苯过程中发生渗漏所致, 经封闭、冷敷、外涂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 换药及加用抗生素处理, 20d愈合;A组并发症发生率3%, B组并发症发生率21%, A组1例导管渗漏发生于置管287d, 破裂点在靠近连接器处, 因导管壁较薄且柔软, 患者活动时不小心由坚硬物碰撞所致。将渗漏处导管消毒后以无菌剪将破裂段剪去, 再接上连接器, 不影响导管的使用。B组4例导管渗漏, 3例脱落均发于化疗完毕输注大输液患者活动时不小心致导管移位;2例堵塞是头皮针与肝素帽分离, 因发生于晚上睡眠中, 未能及时发现而引起导管堵塞, 均给予拔管并再次行静脉留置针, 导管脱落后, 局部用50%Mg SO4湿敷后好转, 未引起皮肤及组织损伤;A组PICC导管穿刺点位于肘关节处, 留在血管内的导管长达45~50cm, 且无液体外溢等情况出现, 由于导管软, 异位导管短时间内可自行恢复, 日常活动不受限制, B组静脉留置针, 留在血管内塑料套较短, 最长达2.5cm, 肢体活动较剧可引起液体自穿刺点缓慢溢出, 引起炎症反应, 留置针若位于关节处, 容易出现上述不适, 甚至自行脱落, 限制了肢体活动。

3 讨论

重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当代肿瘤护士的重要任务。预防和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PICC是唯一授权护士操作的穿刺技术, 无需麻醉, 可直视血管穿刺, 成功率高, 无威胁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出现, 穿刺时不限制患者的手臂活动, 减轻了患者因反复穿刺引起的痛苦, 化疗药物经PICC导管注入迅速在血液中被稀释, 解除了对周围血管的损伤, 保护了外周静脉网, 避免了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及溃烂, 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 保证了整个化疗周期的实施及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 PICC操作简单, 节省时间和人力, 保留时间长, 是一种可靠?有效的静脉治疗新途径, PICC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治疗途径, 为保证化疗计划的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PICC与留置针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医治的74例肿瘤患者, 根据输液方式不同将74例白血病患者分为2组, 接受PICC途径输注者为A组, 接受前臂静脉留置针途径者为B组。记录留置时间、疼痛、静脉炎, 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日常生活处理能力。结果 A组留置时间35~300d, B组留置时间2~12d;A组疼痛发生率6%, B组疼痛发生率33%;A组静脉炎发生率6%, B组静脉炎发生率45%;A组并发症发生率6%, B组并发症发生率21%;A组日常生活处理能力正常, B组日常生活需人适当照顾。结论 在对肿瘤静脉化疗中, 选用PICC置管效果明显优于前臂静脉留置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PICC,留置针,比较

参考文献

[1] 赵爱玲.深静脉置管的应用与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 (3) :380.

[2] 覃松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后并发症原因及护理[J].微创医学, 2007, 2 (1) :47.

上一篇:浅谈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下一篇:定格动画表现形式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