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五重境界读后感

2022-08-17

第一篇:教师五重境界读后感

加强作风建设要做到“五重”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要想取得实效,推动机关作风持续好转,必须做到“五重”:

要重修身。总书记于今年上半年提出了“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而“三严三实”摆在第一位的就是“严以修身”,这说明了修身的极端重要性。一是修大德。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宗旨意识,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永葆纯洁性和先进性。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时时处处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修官德。就是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厚待百姓,潜心爱民,时时处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察民情、纳民意、聚民智,带领百姓加快推进全面小康进程,增进民生福祉;严格遵守党纪条规,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白白从政。三是修公德。就是要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模范遵守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社会公德,树新风带社风。四是修私德。就是要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要重垂范。加强作风建设,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是关键。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做到“四个带头”:一是带头搞学习。领导干部要崇尚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特别是要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党纪条规,时刻做到心中有党纪、脑海有条规。二是带头察民情。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三是带头抓落实。要靠前指挥、身先士卒,既当“指挥员”,又做“主攻手”,带头谋划思路,带头狠抓推进,带头协调问题,确保干出成效。四是带头守纪律。要带头遵守党纪条规,带头遵守单位制度,用守规矩、讲原则的形象赢得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要重治本。就是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治本之策,从制度层面强化保障和防范。制度建设的着力点在配套。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相关的规定和制度不少,但一些单位缺乏各自的具体标准和程序规范,影响落实效果。因此,要结合实际工作,制定细化、具体化的工作标准和程序,以规范求长效。制度建设的突破点在创新。要通过制度创新来规范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有效纠正、防止、遏制不正之风。制度建设的关键点在落实。现在不是缺少制度,而是缺少有效执行和落实。对各项制度,要严格责任、狠抓执行、强化监督,真正发挥制度的刚性和约束力。

要重结合。就是要把改进作风与业务工作、从严治党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确保收到实际成效。一是要与从严治党有机结合。作风建设是从严治党的切入点,二者要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主要是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实行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相结合,坚持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管理干部,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二是要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着力营造积极向上、团结融洽、健康活泼的机关文化,用好的文化来影响干部、激励干部、成长干部。作为党政机关,要着力营造实干文化,引导干部职工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着力营造服务文化,重细节、讲程序,努力做到规范服务、高效服务、优质服务;着力营造执行文化,讲服从、讲效率,力求令行禁止,确保政令畅通。三是要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要把作风建设融入日常工作之中,用好的作风来推进工作,用好的业绩来检验作风。

要重常态。就是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抓作风建设,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避免“一阵风”行为。一是教育常态化。将作风教育纳入各级各单位干部教育培训、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做到年有计划、季有安排、月有重点,并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教育活动。二是监督常态化。将作风建设纳入各级党委重点督查内容,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建立台账、限期整改、确保成效。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经常开展明察暗访,抓了春节抓清明,抓了中秋抓国庆,形成长期高压态势。同时,建立完善电话、信访和网络“三位一体”举报平台,引导群众有序参与监督。四是严格问责常态化。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从严从快查处作风建设方面的案件。一方面,要建立作风建设案件快查快结机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对影响恶劣、社会关注的典型案件,点名道姓地进行内部通报或公开曝光,切实增强问责的震慑力。另一方面,对发生重大典型案件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严肃问责,形成工作倒逼压力,增强贯彻落实各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松;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只要作风建设常抓不懈、抓铁有痕、一抓到底,必能久久为功。

(作者系常德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第二篇:教师的三个境界

评论发布者:闫克富 发布时间:2014-07-31 09:09:05 教师是一种职业,但如果教师只是把它当做一种职业,那么,这样的教师就是不称职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那么,我认为教师也应该有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在“下海”的人大把数钱时不眼红,在歌星影星大受追捧时不发烧,也就是做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把教师当作一种事业。就是实干加巧干,既要踏踏实实地工作,为学生倾尽心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又要做一个有心人,时刻动脑子,探索规律,发现真理,追求成功。这是做教师的第二境界,这个境界显然比第一境界要高。

第三境界,把教师当作一种艺术。把教师当作一种艺术,就是要博古通今,博采众长,信手拈来最恰当的事例,将其融入课堂,天衣无缝,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汲取知识的芬芳,不再有学习之苦,不再觉背书之累。这种境界,是做教师的最高境界,但这个层次是很难做到的,这就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炼和坚持,才有可能体会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

第三篇:于永正五重语文教学

重情趣 重感悟 重积累 重迁移 重习惯

——1999年12月14日在教育部举办的“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上的发言

教了近四十年的小学语文,积淀的五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五重教学”。但是,这“五重教学”的正式出台,是近几年的事。

四五年前,张庆、朱家珑、高林生、高万同等先生在总结我的语文教学(应该说包括整个江苏省的小学语文教学)时,先是归纳了“三重”——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认为这是学习语文的规律,或者说是学习语文的过程。后来又加了一个“重习惯”,认为这是我们培养的目标,因为吕叔湘先生说过:“运用语文是一种习惯”。再后来,我自己又加了一个“重情趣”,因为我觉得,我的语言教学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有情有趣。在教学上,我追求的是“有意思”,而不是“有意义”。著名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多次听过我的课。他非常赞同我的意见,而且认为,从脑科学这个角度讲,“重情趣”应放在首位。他说:“情趣是认识的前提,教学过程离不开良好的情感的参与,否则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他从理论上对情趣作用、产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于是,“五重教学法”就这样形成了。事隔不久,张教授认为“法”字应该去掉,于是又改为“五重教学”。下面就分别向大家说一说。

一、 重情趣

1962年,我踏上了小学教育的岗位。那时的教学,非常重视知识的传授。当时有一本很有名的杂志叫《知识就是力量》,刊名还是周恩来总理题写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我们发现,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于是提出一个口号,叫“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无疑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又认识到,还有比能力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的,知识是教不完、学不尽的,再说,今天该传授的知识假如缺漏了,明天还可以补,但是如果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兴趣,那么,明天就什么也没有了,自然也包括能力。现在,许多人在谈论“人文性”,觉得我们的教育缺少人文精神,我认为这个看法很有道理。尽管目前大家对人文性的内涵说法不太一致,但总的意思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一句话,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人”。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确实在太少,其中尤其缺的是情趣。

我说的情是什么?是情感,或者说感情。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

先说第一点。几乎所有的教育家都认为“爱”是教育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又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过亲子之爱,因为它包蕴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都是至理名言。人类生活需要在爱的孕育中充实,学生渴望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每位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崇高的神圣的师爱具有渗透力和感染力,如果老师真正理解学生,赋予其真挚、纯真的爱,就能使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信,激起他们幸福、快乐、奋发向上的主人公热情,产生强烈的内驱力,也就是产生罗森塔尔效应。关于这一点,古人早就认识到了。清代学者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喜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瘘。”我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和谐,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心情不舒畅,谈不上学习,更谈不上思维活跃,当然也谈不上创造。 我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在教学中,不想学生之所想,不急学生之所急,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使我表面上“和蔼可亲”,学生也不会有较深刻的感受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需要教师的理解、同情。我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在我的语汇里,没有“差生”这个词。人家不就是文化学习成绩不好吗?仅此一项不行,就是“差生”吗?这太片面。恰恰是这些所谓的“差生”一次次教育了我: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主动跑到我家里,帮助我搭防震棚的,是“差生”;开出租车碰到我,坚决要把我送回家的,是“差生”;当兵立功向我报喜的,是“差生”;逢年过节来看望我的,总少不了“差生”。许多所谓“差生”,长大成人之后往往很有出息„„这些“差生”的表现使我汗颜、内疚,也使我逐步克服了头脑中的偏见,走向成熟。

但是,最终使我转变对“差生”的看法的,是我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之后。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我懂得了,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承认差别,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并千方百计地使其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同时,尽量发展他的特长,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一个个”的人,这就是我的学生观,也是我的教育观。通过学习和反思,也使我认识到了,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人去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梅兰芳是京剧艺术大师,却不会解一元一次议程;陈景润是著名的数学家,教学却不受学生的欢迎;我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对小学数学却不甚了了„„柳斌先生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位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母亲说:“您很了不起,因为您有一位了不起的儿子。”这位母亲微微一笑说:“您是说,我有一位当总统的儿子?我呀,还有一位同样了不起的儿子。”记者问:“他是做什么的?”这位母亲说:“他呀,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柳斌先生说:“这就是正确的人才观。我们当老师的应当具有这样的人才观。”老实说,我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之后,才彻底改变了对“差生”的看法,真正做到了尊重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跟着我学习都感到快乐,都得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

教师除了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还要蹲下来看学生。蹲下来看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蹲下来”,才能不但容忍,而且理解孩子的淘气、好动、好玩,才能体会出为什么冰心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的道理。没有理解和宽窄,也谈不上爱学生。因为泰戈尔说过:理解是爱的别名。

下面说说第二点——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我对语文教学真是情有独钟,许多人说我痴迷语文教学,这倒是。不爱语文教学当然教不好语文。——这且不说,要紧的是上课要有情。这里面也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关注教材,二是关注学生。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把教材读懂,掌握好,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一环是关键。不把课文朗读得声情并茂,我是决不罢休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感情基调,课文的感情基调决定了老师上课时的感情基调。这是课前的功夫。进入课堂,则是三者对话,更多的是在老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和教材对话。这时,我关注得最多的不再是教材、教案,而是学生。我年轻的时候,过分地看重自己的教学设计,上课时,竭力使设计成为“艺术”,可是一些顽皮的孩子,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不珍视我精心设计的这份“艺术”,并不“配合默契”地去共同创造这份“艺术”!艺术在哪里?我惘然了。现在明白了,教学艺术首先是善待学生的艺术,是在师生之间的情中。因此,课堂上,我的责任是组织教学,是引导,是点拨,是鼓舞,是激励。有人说,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一百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这个说法我赞成。我对学生的情是通过“戴高帽子”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解惑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耐心与激励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期待、鼓励的眼神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抚摸与微笑传递给学生的„„总之,我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内需。我喜欢把芝麻说成西瓜:“这个问题很难,你居然思考出来了,了不起!”“这段课文读好不容易,你只念了两三遍就这样出色,不简单!”我常常反话正说:“刚才我说过,万一第四遍没读好,还有第五遍。第五遍果然读好了!请你介绍一下怎样才能读好课文的经验。”我清楚地知道,在儿童的世界里,伟大不是大海,而是溪流。在他们的眼里,老师的一份宽容和善待,一声同情和慰劝便是伟大。它是老师心中藏着的爱意和善意的自然流露,这种流露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和令学生感动的教学艺术。

这样说是不是就不要批评了呢?不是的,对于严重影响别人学习和行为,对于那些视学习为儿戏、经常拖拉作业的人,还要严肃批评。但有一道界线不能逾越,那就是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他们的人格。每逢这种情况,我便会提醒自己:“记住,你是老师。”过了不惑之年,我觉得自己才真正成熟了。成熟是不断汲取各种营养的结果,是不断反思的结果,是不断修正自己错误的结果。

做到对学生有情,还得有好的师德,有较好的个人修养,说浅显一点,要善良,要有丰富的情感。无情无义当不好老师,心肠硬,动辄训斥学生,当不好老师,更教不好语文。因为语文的人文性最强,最富有情趣。清代学者袁枚说:“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一篇篇优美的课文都是作者感情的产物。试想,一个情感不丰富的人,怎么能体会出其中的味道来呢?又怎么能在课堂上实现与教材、与学生三者的对话呢?没有感情的对话是苍白的,没有感情的教学技巧同样是苍白的。

所谓“趣”就是课要上的有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不要以为热热闹闹才算有趣,戴上头饰表演表演、做个“课件”演示演示才算有趣。这样理解就浅了。

首先要钻研好教材。古人说,读书有三味。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即丰盛的饭菜),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即用鱼肉等制成的酱)。意思是说,读书既是生活的需要,又富有各种情趣。我每次备课都是先埋头读课文,读呀,想呀,想呀,读呀,什么时候读出门道来了,什么时候兴奋起来了,什么时候才肯罢休。只要我读得有一种兴奋的感觉,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那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读到这种程度,即使不写教案,也能把课上得有滋有味。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没有法。读懂、读出文章的妙处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要读出感情来。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也会使语文教学富有趣味性。范读是我的“绝活”。有的课文我能读得学生眉飞色舞,有的课文我能读得学生潸然泪下。实践证明,声情并茂的朗读会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探究的需要和兴趣。

此外,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使其有新异性。一节课哪怕只有一点、两点,哪怕是一个精当的有意思的提问。只要出其不意,就会使学生感到有趣味。“文如看山不喜平”,上课也是如此。还有一点是幽默。我上中学的时候,不喜欢物理这门学科,读师范时却喜欢上了,为什么?因为教物理的滕老师课讲得生动,说话非常幽默。还有教代数的程老师也很幽默,把本来枯燥无味的数学上得十分有趣。我当了老师以后,也力求像这两位老师一样讲话生动一些,幽默一些。在教学中,我还学会了用幽默的方式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各种矛盾。我以为,幽默也是一种心境,这种心境会使人的心胸宽阔。实践证明,幽默是老师的强有力的助手,它能使学习变得轻松,能使师生在愉悦的交流中融为一体。

情是互逆的,趣也是互逆的。老师爱学生,对学生有期待,必然赢得学生由衷的爱,学生也不会辜负老师的期待。老师的课上得有趣,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我也清楚地认识到,情感是在认识过程产生的,认识越深刻,情感体验也越强烈,越深厚。真正的学习兴趣是在知道一点、会一点的时候产生的,是在越来越明白、越来越会的过程中巩固、加强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让每位学生取得他们能取得的成功,让每个人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更重要的方面。

把课上得有情有趣,说到底,是由老师的综合素质决定的。不只是方法的问题、学识的问题、创造能力的问题、艺术修养的问题,也不只是观念的问题,而是人格的问题。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老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老师人格的作用。”他强调:“老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可以培养,而人格靠影响。这里面,老师和家长的影响最大。

以情感人,理在其中。“少些理性,多些情趣”是我的教育的座右铭之一。

二、重感悟

什么是重感悟?说白了,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去领会。它是对繁琐分析、先生讲学生听、一问到底的教学状况的否不定。它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尊重学习语文的规律。

以前我小瞧了学生,凡是书上标明的生字、词,我总是一个个地教,领着学生读。事实上,不管哪课的生字,学生都有认识的,有的学生甚至全认得。白话文学生基本能读懂,我却不放心,还要一段一段地讲,一句一句地分析,一节课下来不知要提多少个问题。这样做,剥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权利,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为“告诉”只能使学生得到“兔子”,而得不到“猎枪”。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能力从何而来?发展从何谈起?这样做,也违背了学习语文的规律。什么是学习语文的规律?***同志曾经说过:“无论学习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不浅。”朱作仁教授说:“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这八个字是学习语文的规律,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学语文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的,课文内容不先于教学内容,我们不能把理解课文内容当做主要任务。而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必须读、背,必须运用,即在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去掌握,决不能依靠繁琐的内容分析和讲解。

悟什么?首先悟其义,课文内容要读懂,至少要粗知大意。(事实上,只要读,课文内容是不难理解的。)还要悟其情,悟其法,即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这是基本要求。怎样悟?一个字:读,一边读一边想。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

吕叔湘先生说:“很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只有通过多次会面才学得真切,记得牢靠;才不会翻来覆去老使唤那几百个词语,要不就生造、堆砌。各种章句结构,各种内容安排,也只有通过大师阅读才能见多识广,‘取之左右逢其源’。”吕先生还说:“看别人的文章就能悟出作文之道。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前后照应,口气软硬,何处要整齐,何处要变化,全都可以从别人的文章里学来。”语言教学如果离开一个“读”字,就什么都没有了。反过来说,抓住了一个“读”字,什么语言能力、思想教育、情操的陶冶等等,便都在其中。古人说: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凡是“告诉”的东西,都比不上“自得”的好。况且语言教学决不单单是记住一个个结论,一个个“知识点”,记住老师给每篇课文贴上的关于中心思想的“标签”。以往正是我们“告诉”得太多,无意义的练习做得太多,才使语文教学失去了灵性,使学生失去了兴趣,觉得上语文课味同嚼蜡。

吕叔湘先生有一段名言:“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少数语文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利益于看课外书。”多读课外书可以提高语言能力,这是所有人——特别是语文能力较好的人的共同体会。可是看课外书有人讲吗?没有;看课外书没有人讲,却能提高语文能力,可见,讲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吕叔湘先生还说过,他的语文能力,“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由此可见,自己读、自觉地读是多么重要。

无论语言文字,还是文章表达的意思、情感,都是很难讲准确的,也是没必要讲清楚的。柳斌先生说:“古人‘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们呢,却求甚解不好读书!这样不行。”我觉得,陶渊明说的“不求甚解”道出了一个事实,即许多东西,比如词语的意思,文章表达的意思和情感等,往往是很难说清楚的,也没必要说清楚。江苏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说过:“把什么问题都说清楚了,反而什么也没有了。”语文教学要留有空白。学语文是一生的事,因此不要担心学生有些地方暂时感悟不出来,尽管放心把时间留给学生读书 既然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一个“读”字,那么在教学中我是怎样做的呢?

1、备课先备“读”。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备课不等于写教案,我是把工夫花在钻研教材上的。备课于心是最重要的。至于写教案,因课而异。对熟悉的,特别是教了多遍的课文,往往只写个提纲,记下新的体会,新的方法;新接触的课文,便写得具体一些。写得最多的是自己的新感受、新体会、新方法和自己满意的作业设计等。虽说多数词语具有模糊性,也不一定对学生讲解,但我还是一个个查词典,一个个记在书上;凡是拿不准的字,全都查字典,把握准读音。虽然,我给学生只有一碗水,但我总是把自己这一桶水盛满。我使用过的教本,总留下我读过的密密麻麻的痕迹。不动笔墨不读书(只要是自己的书)。我这样做,也要求学生这样做。现在我常常只两三遍就能把课文读得较好,大概与我的生活阅历的丰富,爱好的广泛,情感的丰富,教学经验的丰富分不开的。但真正把课文把握好,读出妙处,不是三遍两遍的事。我深深感到,朗读是语言教师(也是其它学科的老师)的一项基本功。

2、课堂上,第一件事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畅。这是“保底工程”,切不可认为这很容易,全班学生都要做到这一点是要下一番苦功的。对个别学生,到了高年级,有时我还一句一句地领着读。著名特级教师高万同老师说:“朗读是符号言语化的过程。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能做到正确、流利就不容易了,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读出语感来了。”每篇课文,我一般都要花费一节课的时间指导读。做到每个人都读通顺,一部分人读出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我做的事是指导、疏通。指导读好,疏通阅读中的障碍,如帮助理解某些词义,某些句子的意思。接下来做的第二件事是品味赏读,在微观上探究。在这个环节中,或抓住在文章的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表现力特别强的词语;或抓住特别精彩的句、段;或抓住告别的精彩处,等等。这一环节最见老师的功力,最能看出老师把握教材的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老师本人的素养。课上得精彩不精彩,往往就看这里;学生的语文能力常常在这时得到发挥和提高。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与教本、学生与老师、老师与教本之间的对话,首先是朗读的交流,其次是见解的交流和评价的交流,但是后两者适可而止。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是为了在读中学会阅读,为了发展语言,为了提高人文素养而读的,而不单单是为了理解、领会内容而读的。把时间过多地用在“小组合作”上,用在讨论评价上,有悖于语文学习的根本宗旨。我的责任是指点迷津和激励。当然,不能否定必要的讲解。赏读后,接下来我做的第三件事是要求把精彩之处熟读成诵(但不一定课课背诵)。“微观探究”,最重要的要抓准“要害”,切不可面面俱到。 任何感悟都是有度的,是在不经意中的,因人而异的。感悟到的东西,有时是说不出来的,也不一定要求学生说出来,意会就行了。我们应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不应该也不可能只有一个答案,一个结论;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语文教学不宜太强调“合作学习”;辅助手段的使用要恰当适度,因为阅读教学的根本手段是读书感悟。还是我常说的一句话:“告诉”,只能使学生得到“兔子”。

最后,有必要再说一说思想教育的问题。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首先是课本编者的事。他们选的课文有什么“思想性”,学生读了就会受到那个“思想”的教育。张田若先生早就说过:“课文读懂了,思想教育就跑不了。”老师的责任是指导学生读好课文。学生把《一把油布伞》读得眼含泪花,能说他没受到感染?这难道不比让他们记住“伟大的母爱”这个标签好?思想教育不能“穿靴戴帽”,更不宜“联系实际”,“影射”学生。“影射”常常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有位教育家说:“当孩子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也是“自得”的好,是“细无声”的好。

三、重积累

说到"重积累",我们还要从学习语文的目的谈起。学习语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言哪里来?走进校门以前,是听来的,是在"听说"的实践中"习得"的。进了校门则主要是从书本中读来的,在读、写的实践中"学得"的。语言靠积累,能力靠实践。小学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期,是记忆的最佳期。我曾看过一份报告,报告中说:"儿童在三岁左右就基本掌握了本民族语言的发音和基本的语法结构,儿童习得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在语言发育的关键期,脑结构的可塑性特别强,因此儿童有极强的语言能力"。我们过去对儿童学习语言(特别是母语)的潜能明显地估计不足。我们的语文教学,看课内,轻课外;重结论,轻过程;重理性,轻情感;重理解,轻积累的情况特别严重。其中,该记住的没记住,该积累的没积累是最大的失误之一。在孩子们记忆的高峰期不让他们读、背,我们是有愧的,而且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无法挽回的。

我说的积累,不仅是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包括情感)的积累。这三者缺少了任何一点,都学不好语文。

周振甫先生曾经说过:"教会学生认字造句和篇章结构,懂得每课课文中的字句和段落大意,懂得句子中重要词的含义,懂得段落中重要的话的含义,……这是平面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法,让孩子在记忆力好的时候,把当时认为必读的古书让孩子熟读背诵,还要反复温习,使他们确实记住……孩子第一次读到一个词,不是孤立地认识这个词,而是连这个词的整句话都记不住了。当他们第二次读到这个词时也这样。如此,他书读得越多,跟这个词的接触越多,他所记得这个词的不同句子、不同上下文越多。"这样理解一个词的意义,"就懂得这个词在不同的句子里具有不同的用法,在不同的上下文里具有浅深轻重的含义。这时候的感觉就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了"。张光鉴先生指出:"现代视觉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人对于外界的信息输入,视觉中枢只能够识别与理解它以前曾经经历过的某一类相似客体,也就是说,对于这些信息,只有在人的记忆贮存中找到它具有相似性的信息组块以后,才能够匹配与识别,从而才能使人理解。"把周振甫先生与张光鉴先生的这两段话加以概括,实质上是说,语文教学就是要强调记忆、积累,而理解是在积累的基础上大脑自动调出、匹配与耦拿来过程。特别是在孩子的年龄尚小,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汉语言文字又具有很强模糊性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直觉感悟往往比理性的逻辑思维更加重要和管用。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绝不能就课论课搞平面搬移运动,也不能将课文任意肢解搞"散装零售"式的分块教学,更不能关起门来教学,而是要强调整体感悟和科学有效的积累。

怎样做到三个积累呢?

先说语言的积累。第一,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读和背,要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教学。对那些"不必解"的东西,我坚决做到"不饶舌";对那些小学生目前还"不可解"的,我常常强调的是"粗知大意",先"吞咽"后"反刍";对那些对学生一生都用得着的东西,不但要求熟记,而且要想办法让他们记得快、记得牢。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学生应该积累的时候,尽可能多地、愉快地记下他们应该记住的"精品",为他们打好"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底子。第二,重视课外阅读。实验已经证明: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的自学能力。重视什么,抓什么,学生便会什么。我带实验班时,学生人均背古诗文100多首(篇),还有能背300首(篇)的。至于阅读的其它书报根本无法统计。他们中的不少人到了中学、大学都是佼佼者,不能不说与小学打下的语文功底有关。

做读书笔记也是一种重要的积累手段,我这样做,尝到了甜头,于是也要求我的学生这样做。叫他们记住:好记忆不如烂笔头;一定叫他们尝到"甜头",尝不到甜头,日子久了就不愿意做了。现在有了电脑,也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把好的东西(包括整篇文章、句、段等等),随时储存到里面去,需要的时候再调出来。

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张庆先生说:"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学语文是`无序`的,就是今天读一篇,明天读一篇,今天记住一个字,明天学会一个词,日久天长,积累多了,这个工具就拥有了,说话、写文章,就越来越自如了,就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了。"他又说:"学语文好比在天上布云,云布得越厚,雨下得越大;又好比在口袋里攒钱,钱攒多了,就不愁花不出去。" 再说生活和感受的积累。现在的孩子对大自然、社会接触得太少,活动也太少。据我所知,如今农村的孩子,会爬树的很少,城市的孩子会游泳、划船的也不多,更少徒步远行的。城市的孩子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了。他们到了农村,还真有把麦子当成韭菜的!再者由于独生子女多,人们都住进了高楼,彼此不相往来,所以人与人之间少了一份接触,少了一份情。学生生活单调,感受不多,情感不丰富,再加上书读得少,因此他们的"心理词典"所储存的"词条"就少得很。这势必影响他们的理解,影响他们良好情感的形成。我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带到博物馆去带到军营去,带到工厂去,经常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学生的生活丰富了,感受自然就增多了。我带过两轮实验班,每个班都和一所农村小学的对等班结为友谊班,性别相同的学生一一结为"对子",成为朋友。指导他们定期通信,每年还到对方学校、家庭做客一次,搞一次活动,或看飞机,或钻坦克,或看解放军操练、射击,或共同爬山、垂钓,让城里的孩子了解农村,让农村的孩子了解城市……

我的目的是给每个学生一个金色的童年,给每个学生留下美好的记忆,是为了把孩子教出灵性来,让他们玩出灵性来。"灵性"是什么?是丰富的语言、丰富的经验、丰富的积累和善于用脑子所产生的智慧。

总之,语文老师要有积累意识,语文教学要重积累,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如古人所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四、重迁移

迁移就是举一反三,就是运用。语文是人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掌握了就是运用。在教学中,要边学边用。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特而福特提出了一个口号叫"为迁移而教";孔子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和"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理论,强调的也是一个"用"字。学了不用,或者不会用,知识就成了死的了。

语文教学中的迁移主要是指的是读的迁移和写和迁移。

下面先谈谈读的迁移。读的迁移就是由课内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用在语文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和形成的感悟能力,去读课外书,去读报纸、杂志。这样做,一来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二来能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语言,丰富自己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所有语文教育家都强调课外阅读。吕叔湘先生说过:"开展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的做法是:对学生号召,示范,检查,鼓励;对家长,两个字:动员。动员他们为孩子做(或买)书柜,刻藏书印章,买课外书,订报刊。对学生的号召、示范、检查、鼓励缺一不可,要"四管齐下"。一旦学生得到益处,被书"迷"倒了,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那就意味着养成习惯了。至于家长方面的工作,除了直接对家长谈外,我还常常借学生的嘴去说服自己的父母。假如我得知某一位学生的家长买了书,某一位同学的家长为买书花了很多钱,马上便在班里郑重其事地讲。讲过之后,保准多数学生会向父母说,并且会取得好效果--不用多久,其他学生的家长也会效法。孩子提出的要求--而且这是别的家长已经做过的,已经有了"先例"--家长往往会不声不响地解囊,予以满足。

但读课外书要引导。对一些不爱读书的学生,我便请家长多买童话和故事情节紧张、有趣的书读,以便吸引孩子;对粗心的学生,我则常看他们的读书笔记,常常和他们讨论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我要求人人做读书笔记,主要是摘抄。不动笔墨不读书,还要求每位学生读书做记号。记号实际上是思维的痕迹。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留下读过的痕迹(只要是自己的)。凡是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为其加上拼音,写上注释。凡不理解的词语做个问号,凡认为写得精彩处、重要处,划上波浪线,等等。养成做记号的习惯十分重要,它可以养成思考的习惯,可以培养学生抓要点的能力。什么叫"会读书的人书越读越薄"?即会抓要点,能提纲挈领。我们应当培养学生装这个本事。我的这个本领是跟我小学教历史的白老师学的。他每教一课,便把重点划下来,他说一句,大家划一句,把划下来的句子一念,竟很通顺!一篇课文经白老师一划,变成了几句、十几句话。我读中学、师范时,便自己划。老师每教一课,我便用蓝笔划出我认为重要的地方。期末复习,我先把课文(包括各门功课)通读一遍,边读边用红笔划既省时又省力。我36岁那年到徐州市委党校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理论时,由于我善于抓要点、重点,所以我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许多比我学历高的人都考不过我。问题是老师必须爱读书,会读书。 再说说由读到写的迁移。我十分重视读写结合,重视写的训练。因为语文能力的最重要标志是"会写"。孩子进了学校学语文,主要是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

怎样进行由读到写的迁移呢?从大的方面来说,小学生的作文练习,都是由读到写的迁移,所以我十分重视作文训练。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一切学习的开始。我从不先考虑什么"创造",但也不要求学生刻意去模仿,更不要去抄袭,一切都在不经意中,一切都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哪些学生可以不指导,哪些学生要做些提示,哪些学生要手把手教,都要心中有数,做到因材施教。从小的方面来说,根据学习的课文,进行片断仿写,如写一段对话,写人物的外貌,写一段场景,写与课文中结构相同的一段话,用几句话把课文的意思概括一下,笔答课后的某个问答题等等的"小练笔"也是写的迁移,是看得见的最直接的由读到写的迁移。在教学中,我是大、小都抓。每次小练笔都尽量让学生学得有意思,愿意写。虽说要"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朱作仁教授语),但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量要适度,要求很低。

总之,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悟性来,写出童真来。

五、重习惯

小时候,人是习惯的主人;长大之后,人是习惯的奴隶。从小培养好的习惯,可以受用一生。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教学的最大成功。

我谈的习惯,包括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运用语言的习惯。

学习习惯主要指爱读书报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圈圈点点,作批注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等。关于运用语言的习惯,吕叔湘先生有过论述,他说:"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分依赖老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 在这里,吕叔湘先生还把怎样培养运用语言的习惯说了。的确,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如我们迷了路,就自然地要去打听:"请问,到九里山怎么走?"等人回答完了之后,还会自然而然地道声"谢谢"。这就是习惯,几乎不用考虑,更不去想什么语法。为什么有人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就是习惯好,习惯成自然。运用语言的习惯怎样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而"不能过分依赖老师的分析和讲解"。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习"什么意思?就是练习和实践。"学"就要"习",只有"习"才能"惯"。我为什么强调"感悟"、"积累"和"迁移",而不主张繁琐的分析,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语文的实践中拥有语言,在语文的实践中去熟练地运用语言,最后形成运用语言的习惯。开始的学习过程是缓慢的,但只要坚持不懈,一以贯之,"慢学"就能成为"快学",运用语言就能成为"不需思考"的条件反射。一旦形成,它将使"不可思议"变成轻而易举的"快速反应"。

良好的学习语言的习惯,也只能在"时习之"中形成,是"养成"的,不是"说教"出来的。在大量的实践中(比如读书、读报)尝到了甜头,有了甜头便会产生兴趣,有了兴趣,便会自学地去做。如此下去,一天不读书,不看报,便会觉得一天的生活中少了点什么。学生们有了这种感觉,那就说明习惯形成了。当然,这需要老师的引导、启发、鼓励。对个别学生来说,好习惯的形成很不容易,开始往往带有"强制性"。我宁可叫他们暂时有些抵触情绪,也要"强制"。什么叫"强制"?强制就是"你不这样做,我不答应"!所以开始的时候,"查"得特别紧,三天两头查读书笔记,看他们课外书是否留下了学习的印记(自己的书)。没有一个学生不怕查的,也没有一个学生得到老师的鼓励、表扬不精神振奋的。我向来是以自己的人格和责任心向学生表明我的工作态度的。我这样做,也许会被国外同行嘲笑,甚至指责,说我不尊重学生的"人权",但责任心不允许我对学生放任自流。

还有一点,习惯的养成不可忽视老师的影响。晨读时,我常常有意地把我刚买到的书拿到教室读;有时,有意识地把我的读书笔记放在讲桌上,学生翻看,我佯装不知;有时和学生谈论时事新闻,谈论读书所得,臧否书中人物。这些做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非常明显。有一次,我买了一本《张天翼童话选》,便带到教室里读。读到有趣的地方,我故意做出神采飞扬的样子,以引起学生注意。果然,一下晨读课,学生便围上来,问我在读什么书,在哪里买的。第二天,便会有许多人向我谝:"于老师,我也买到《张天翼童话选》了!" 我谈的"影响"即"身教"。

第四篇: 1 盘点《于永正与五重教学》

——我读《于永正与五重教学》

八里小学

董玲玲

这学期我又拜读了《于永正与五重教学》这本书,选择读这本书源自我的一次读书用书经历。在2013那年9月《山东教育》上第31页,有这样一篇文章《〈简简单单教写作,扎扎实实求发展〉听于永正老师习作课有感》讲的是于永正老师怎样教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写作文。读后我便吸取了于老师的一些做法应用到了一年级的写话教学中去了,收效甚奇。学生早早的把他们的写话联系交上来时不时地提醒我给他们评评,他们能得多少分。这种积极性让我始料不及的同时,也对于永正老师的教学倍加关注。

这学期便选读了《于永正与五重教学》这本书,一路读来如沐春风,酣畅淋漓。感觉字字珠玑,就象遇到了一股新鲜的空气,让人精神焕发,活力倍增。许多教学上的结被解开了,心里也敞亮了许多。盘点我的收获真是不少。

于老师几十年如一日,一路盘点,成就了他大师的风采,有一句我印象最深:“中国如此之大,中小学教师一千万计。他们中该会蕴藏着多少智慧和经验啊,但是,用文字凝固下来的,少之又少。许多宝贵的经验自生自灭了——可惜。”这句话可谓触目惊心,想想自己,前几天的灵感闪现,今天在回忆已经无法复原了,这样的情形数不胜数,懒惰的习惯埋葬了我三十几年的青春年华。

于老师自小就是勤奋而努力的学了许多本领,同时为他的教学发展插上了翅膀;于老师的职业源泉来自小时对他的颇有影响的几位老 2 师,我也想做一名对学生有所影响的老师。

于老师对女儿的谆谆教导之心,亦是对我们的,我感同身受,受教受益。特别是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对付特别淘气的孩子,教学的手段怎样变化,等等;“要了解你的学生,认真备课,经常读书,要当好班主任,别忘了多搞活动„„”等二十条建议,条条讲的实实在在,细致周到,可见爱子心切。愚亦受教匪浅。

《于永正与五重教学》中没有深奥的大道理,多是于老师一生的教育经验和教育事例,这些经验就是最草根的道理,虽经时代变迁但与今天的教育思想异曲同工!这就是教育的本源!这就是大家!

古人云:道不远人。大概但凡大家的思想都是朴素的,是经得起时空检验的吧!

于老师一路走一路盘点,在教育路上洒下落缨缤纷,我俯拾那一树落缨与老师们共勉。

育人篇:

老师向学生认错、道歉,错误就成了一种教育资源。 老师要和学生相似,不应该也不可能要求学生和老师相似。

如果当了班主任,别忘了搞活动。

要向孔子说的那样,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本事越大,师德越高尚,赢得学生崇拜的砝码就越有分量。 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教育的第二个名字叫“激励”。 我对激励的作用深信不疑。“唤醒、激励、鼓舞”是教育的伟大法宝。但是,它的背后必须站着了解、理解、真诚和热 3 情。一句话,必须有“爱”支撑。

教学篇:

所有成功的课,都在于执教者对文本的准确、深刻、独到的把握。准确地把握文本,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把握文本的功力,说到底是文化。

成长篇:

我是个普通的小学教师。如果说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那就是我的思考可能多一些,并且,每有所得,会立即转化为教学行为。因为我记住了一句这人的话:“思考和实践是成功的双翼”。

能力来自实践,方法来自过程,功力来自不间断的磨练,动力来自理想和追求。

于永正先生教了近四十年的书,积淀了五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五重教学”。

一、 重情趣——随风潜入夜

语文教学应该是情意浓浓、起伏跌宕、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或默默无语地沉思,或张扬个性地进行口语辩争,或奋笔疾书,或催人泪下,或开怀大笑等等。以至达到“随风潜入夜”的效果。欲达到上述最佳效果的直接因素,是于先生期望语文教师要做到: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三是对课堂(上课)有情。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要把握好教材、读懂教材,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思想和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切实做到不把课文朗读得声情并茂,决不罢休。以 4 情感人,理在其中。“少些理性,多些情趣”是于永正先生教育教学的座右铭之一。先生把“重情趣”摆在“五重教学法”的首位,可见先生对其教学中“情趣”的重视程度,他认为“情”字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三是对上课有情。先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因为他们最需要老师的同情、理解。他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因为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所以,于永正先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想一想,在平常的教学中,对于某些差生的表现,我们为什么生气、愤怒,甚至出现了不理智的行为,就是因为忽略了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是用一把尺子量全班的结果。

作为语文教师,不爱语文教学就教不好语文,更要紧的是上课要有情,只有关注了教材和学生才能体现一个“情”字,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要把握好教材、读懂教材,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思想和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切实做到不把课文朗读得声情并茂,决不罢休。以情感人,理在其中。“少些理性,多些情趣”是于永正先生教育教学的座右铭之一。

先生认为,教学艺术首先是善待学生的艺术,是在师生之间的情中。因此,在他的课堂上,我们总可以清楚地看到先生把自己的责任定位于组织教学,是引导、是点播、是鼓舞、是激励,在 5 他走进课堂之前,就准备了一百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头上。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在儿童的世界里,伟大不是大海,而是溪流。

说到语文教学中的“趣”字,先生认为决不是凭着课件、教具、表演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来体现,而是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沉入文字之中寻“趣”,教学设计要有新异性。另外一点,先生强调教师要有幽默感,幽默是教师强有力的助手,它能是使学习变得轻松,能使师生在愉悦的交流中融为一体。

二、 重感悟——润物细无声

所谓感悟?先生认为,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领会。怎么悟呢?一个字:读,一边读一边想。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抓住了一个“读”字,什么语文能力、思想教育、情操的陶冶等等,便都在其中。

1、备课先备“读”。于永正先生备课先备读,“拿到一篇课文反复读,正确读,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妙处”。达到将“静态的文字”读成“动态的文本”,直至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

2、上课抓好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畅。于老师做到“每个人都读通顺,一部分人读出感情”。在这个过程中,于老师主要是指导读好、疏通阅读中的障碍,如帮助理解某些词义,某些句子的意思等。第二件事是品味赏读,在微 6 观上探究。于老师在这个环节中,“或抓住文章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表现力特别强的词语;或抓住特别精彩的句、段;或抓住表现手法上的精彩处”等等。这一环节最见老师的功力,最能看出老师把握教材的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老师本人的素养。第三件事是要求把精彩之处熟读成诵。于老师认为“微观探究”,最重要的是要抓准“要害”,切不可课课背诵、面面俱到。

三、 重积累——温故而知新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于老师谈到积累时认为:“不仅是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的积累。这三者缺少了任何一点,都学不好语文。”那么于老师是怎样做到三个积累的呢?首先是语言的积累。一是要重视读和背,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教学。二是要重视课外阅读。实验证明: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了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的自学能力。重视什么,学生便会有什么。三是坚持做读书笔记,这也是一种重要的积累手段。其次是生活和感受的积累。家长、学校应给孩子提供对大自然、社会更多地接触和更多地活动。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农村的孩子会爬树、会游泳、会划船的也少了。由于学生生活单调,感受不多,情感不丰富,再加上书读得也少,因此他们的“心理词典”所储存的“词条”也少得很。建议城乡孩子互相结对子,多联系,多活动,就能给金色的童年留下美好的记忆。所以于老师认为:语文老师要有积累意识,语文教学要重积累, 7 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如古人所云“温故而知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四、 重迁移——举一隅而以三隅反

迁移就是举一反三,就是运用。美国教育家特尔福特提出“为迁移而教”的口号;我国教育始祖孔子提出“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理论,强调的也是一个 “用”字,实际上就是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于永正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中,迁移主要指的是读的迁移和写的迁移。”

1、读的迁移。关于“读的迁移”,于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就是由课内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用在语文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和形成的感悟能力,去读课外书,去读报纸、杂志。”吕叔湘先生说过:“开展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写的迁移。在读的基础上重视写的训练,加强读写结合。小学生的习作练习实际上就是由读到写的迁移。于先生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学习的课文进行片段仿写,如写一段对话,写人物的外貌,写一段场景,写与课文结构相同的一段话,用几句话把课文的意思概括一下,书面回答课后的问答题,“小练笔”等等。

五、 重习惯——好习惯受用一生

先生所谈的习惯包括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运用语言的习惯。在教学中,他特别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认为激发学 8 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教学最大的成功。

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是指:爱读书报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而运用语言的习惯则要靠反复的练习和实践才能逐渐养成。

先生还特别重视“身教”,他常把自己买的书带到学校里读,故意把自己的读书笔记落在讲台上让学生看。

人们常说,小时候,人是习惯的主人,长大后,人是习惯的奴隶。从小培养好习惯,可以受用一生。

一口气读完先生的“五重教学法”,对先生的创新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的态度,对语文教学认识的深刻性以及鞭辟入里地剖析语文教学的种种现象等等,惊叹不已。掩卷深思,为什么先生会对语文教学能够如此高瞻远瞩,他既能跳出语文教学纵览全局,又能出神入化的融入其中,归根结底,我想还是缘于对语文教学的挚爱,对学生的挚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吧。由此我想,我们做老师的,也只有象于永正先生那样心中藏着一个大大的“爱”字,爱自己的教学,爱自己的学生,把自己的爱辐射到周围每个人,就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

9

第五篇:教师的三种境界

教师培训材料七

时间:2008年8月24日

地点:会议室 主讲:邹春东

题目:教师的三种境界:教书匠、能师、人师

教书匠--灌输型教师

教书匠的特点是,比学生先值得某方面的。知识或比学生懂得更多的知识,这种知识属记问之学。他所能做到的就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传授无效知识等于浪费学生的时间,误人子弟。教师传授有效知识特别是学生无法看值的教材知识和源于教材又超出教材的补充、延伸知识,学生便有所收获。但是不少数师传授的有效知识却是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就能看的课本知识,这实际上也是耽误学生,它剥夺了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阻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教师自身角度来说,其所传授的知识可分为假知和真知。假知和真知不是哲学意义上的谬误和真理,而是心理学上的一种分类。按照心理学的观点.所谓传授援知,是指教师对所教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即没有完全吃透和内化教学内容,表现为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来讲授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就是典型的照本宣科。实践证明。教师传授假知是导致学生机械学习的直接原因。机械学习的特点是:机械模仿、不求甚解、死记硬背、生吞活剥、唯书唯师。通过这种学习,学生得到的只是一大堆机械的、孤立的知识。所谓传授真知,是指教师对所教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即教师理解;消化了教学内容,并达到了熟练的地步,可谓成竹在胸,了然于口,但却是"匠气有余,灵气不足"。因为熟练可以靠简单的重复而获得,只需时间和力气,无需更多的智慧。这种熟练只是一种按部就斑的运作,它不仅没有升华为熟能生巧的境界,反倒使教师因为思维一次又一次在旧有的轨道上运行而导致教学能力的退化,致使教学变成为一种形式上的教,这种教学的特点是:重知识,轻能力?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获得欠知识本身,轻获得知识的方法。其结果最多只能是学生对教材获得封闭性理解,即就事论事的简单理解。

如果说传授假知的课堂教学的特点是生硬呆板,那么传授真知的课堂教学的特点便是熟练、顺当。控缩型教师唯上、唯书、难教参,缺乏主见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上课的注意中心都是知识。教师素质偏低,是当前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源和直接原因。据一份抽样调查,当前80%左右的中小学教师属知识型教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教书匠,它是怎样产生的呢?笔者认为,教书匠的形成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①职业观不端正。一些人把教书育人工作仅仅当作谋生手段,头脑里严重存在着拿多少钱干多少事的雇佣思想,缺乏精神动力,舍不得投入。②教学观陈旧。把自己看成知识的象征,视学生为待灌的知识容器,认为教学就是教书,教书就是传授知识,教学目的就是把教材知识毫无遗漏地传授给学生。客观因素是:①教学负担过重,无暇进修。沉重的考试、升学、评比压力;使教师疲于应付,忙于加班加点,无法自修业务。⑧教育经费拮据;无法进修。目前教育经费越来越紧张,学校无力资助教师进修,有的学校甚至连教师外出参加教研会的旅差费都难于支付,教师只能"关起门来教书"。③激励机制不健全,不愿进修。一些学校只有对教学实绩好的教师进行奖励的措施,却没有鼓励教师进修、科研的规定,造成一些教师认为进了中小学,只能当个教书匠,教学任务完成就行了,提高水平也没用。

能师--智慧型教师

能师,即智慧型的教师。其特点是术业有专攻,对学术、专业有专门的研究,不仅有学问,而且具有教育智慧。正因为拥有智慧,他才能真正做到启迪学生的智慧(智慧属个性范畴,只能启迪,而不能直接传授)。能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会经常地、时不时地冒出智慧的火花,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捂,从而逐步地提高悟性,增长智慧,变得越来越聪明。教育智慧火花的闪现主要表现在吃透教学内容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方面。

吃透教学内容表现为:

1、深刻

表现在能够独立钻研、分析教材,编写意图吃透,从而挖掘出教材的内涵。只有深入,才能浅出。把教材钻得深;道理就透彻,讲起课来就简单明了,讲在点子上,正所谓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这是一种智慧、一种功夫、一种水平、一种境界,它决不是把教学简单化了,而是艺术化了、精良化了、高效化了。教书匠常常就不是把课上简单。而是上复杂了,把学生弄得无所适从。

2.独到

独到者,独具慧眼也。能师对教材常常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来发,见人之所未见,其课如同一首诗、一幅画面,学生听这样的课就象是在独享一片风景;从心理学角度说,独到见解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之一是首创性。首创性只承认第一而无视第二,它拒绝雷同和模仿。特点之二是独创性。独创性是思维最宝贵的品质,任何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都是独创性思维的产物。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源于教师的独创性思维。

3.广博

广博者,知识广阔博大也。能师不仅是某一门学科领域的专家,也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五洲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他都有所涉猎。这样,讲起课来就会纵谈古今,横述东西,左右逢源,随手拾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使学生如同进入一个辽阔、纯净甚至可以嗅到芬芳的知识王国,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陶醉,从而收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奇效。

在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方面,表现为: 1.启发

启发是有条件的。就事论事、照本宣科,是谈不上启发的。只有当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独到见解,并对自己要讲的一切都烂熟于心,确信无疑,他在课堂上才拥有可供发挥能动性的自由度真正做到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循循善诱,从而使课堂教学散发出"磁"性与魅力。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启发的最高境界是灵性启迪悟性。富有灵性的教师善于激疑布惑,诱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幽发微,把学生带进"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然后或抛砖引玉,或画龙点睛,或点拨指积,或目示点头,或取喻明理,使学生对问题心领神会,如人幽微之境,突见"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2.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人一人系统,它充满变化和问题,任凭事先如何周密地设计,教师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若是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还会导致师生对抗。面对偶然性问题和突发的意外情况,富有教育智慧和机智的教师总能灵感闪现,奇思妙策在瞬间激活,从而机动灵活地加以处理。教育机智就其实质而言乃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其要诀是避其锋芒,欲扬先抑,欲进先退,变换角度,以智取胜。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则是直话曲说,急话缓说,硬话软说,正话反说,严话宽说。

3.绝招

能师常常身怀绝招,其绝招是教学特长中的特长,是对某种教学技艺精益求精、干锤百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是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甚至望而生畏、无人相匹的境界。如有的教师上数学课从不需要圆规、三角板,但画出的几何图形;有的教师能根据课文的叙述,在黑板上信手挥来,再现课文优美意境,令学生十分惊叹;有的教师以一笔潇洒流畅、秀丽多姿的板书,使学生羡慕不已;有的教师幽默风超、妙语选出,常引得学生忍俊不禁,让学生在轻快的气氛中领悟深刻的哲理,步入知识的殿堂。能师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呢?能师乃是其敬业、乐业的结晶,是其长期不断追求和自觉探索的结果。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于:

1.多想出智慧

智慧是思索的结晶,教师的教育智慧即是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长期研究和不断思索的结果。能师的特点就是对学术、专业有专门的研究。教师一定要从研究的角度来从事教学工作,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从而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不断地提炼新见解、新观点,从而全面地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智慧。

2.勤奋出天才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不仅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亲身体会,也是他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而成为数学家勤奋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当今我国众多优秀教师的成长道路。教师唯有从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才能成为学者,成为能师。值得强调的是,教师一定要特别加强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杜甫有一句名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用到教师身上,即:"读书破万卷,教学定有神"。"神"就是灵智。

3.交流长智慧

教师的教学是单人单科放行的,教师的劳动在大部分时间里是个体性的。备课、钻研教材、上课、辅导、批改作业都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要独立完成,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教师之间的交流作用。交流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学习,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共同讨论,益处更多。首先,讨论有助于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讨论中别人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都能给人以启迪。其次,讨论有助于激发灵感。讨论是思想的交换,在思想的碰撞之中能够产生灵感的火花,长期因扰个人的问题和疑惑往往在讨论之中迎刃而解。最后,讨论有助于锻炼和提高思维能力。在讨论中,激烈的思想交锋能够快速有效地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性。

办好一所学校,关镁在于拥有一批能师,正象一个剧团要有名角一样。只有这样,学校才会有吸引力。没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办出自己特色,都将是一句空话。

人师--教师的最高境界

古语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是教师修养的最高境界,不仅教书,而且育人,以其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深刻且久远。人师本身就是一部非常生动、丰富、深刻的活生生的教科书,一个具有巨大教育力量的榜样。人师达到了高于并超越教材的境界,能够给学生远比教材多得多的东西。人师对学生的心理了如指掌,能够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忘,想学生所会,想学生所乐,以高度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人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人师能在教学实践中用自己高尚的思想品格熏陶感染学生的思想品格,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陶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灵魂铸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人师的教学已经进人最高的境界--不教之教。不教之教就其内容而言,教的不是书本里现成的事实知识,而是无法物化在书本中的一种人生智慧。人生智慧是一种心灵的彻梧,是一种有美感体验的豁然洞见。学生一旦获得了人生智慧,其对学问和人生就会有一种全新的感受和深层的把握,生存境界就会更加祟高。相对而言,事实知识是"硬性"的,人生智慧是“软性”的,这种软性的东西无法通过言传口授、耳提面命,更无法"手把手"教出来。不教之教的最特点是返朴归真,它没有明确的教育组织、没明确的教学环节,它抽象不出一种大家都能效仿的普遍的模式。人们或许要问,这种教育实现的机制是什么?又怎么进行呢?笔者以为,可通过如以下教育来进行和实现:

1.以身作则

人师本身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一个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人师榜样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这种教育力量是以直觉的、形象的、具体的形式非常自然地作用于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

2.交流对话

人师从不以教者自居,而总是以一个参与者的身分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师与生处于平等地位,双方都积极地自由思考、想象和创造,教师将知识中的思想、真理、价值、意义、精神等内涵通过语言(书面语言、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则能直观地把握,以此获得教育。这种对话能使学生感受到一种新的精神境界l其主体精神得到发挥。

3.自我教育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真谛。不教之教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是在自我教育过程中接受教师的教育,正因为有其自我教育作基础,教师的教育才是高层次、高水平的,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教育的过程。因为教化心灵的职业对自己心灵的教化具有反弹之力,开凿"知泉"的工程对自己"知泉"的开凿具有渗透之功。这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人格,简言之即德。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强调以德取人、失德弃人。就个人而言,以德为重,应是做人的根本。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特别强调入格的重要性,这也正是人师的可贵之处。如果说能师是教师群体中的佼佼者,那么人师便是教师群体中的精英。人师的学识、智慧、人格象花的芬芳,酒的醇香;掩不了封不住,幽香四溢,令人回味悠长。 人师兼备教育实践家与教育理论家双重角色的优秀素质。作为实践家,他们躬行实践,始终活跃在教学改革的实验田中,对教育教学进行最真实最有创造性的变革,从而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作为理论家,他们思想深刻,勤奋耕耘,著书立说,在理论上有突出的建树。理论既是实践的结晶,又是实践的指南。人师不仅是教育界的典范,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的先进分子。让会变革和教育发展期待和召唤着更多的人师。

值得强调的是,教书匠、能师、人师只是凭借理论抽象对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分类的结果,实际上他们总处于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纯粹的教书匠、绝对的能师、完全的人师都是少有的。这种分类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明确努力方向:传授假知的要朝传授真知的方向努力;传授真知的要朝能师方向努力,把传授知识和启迪智慧统一起来;能师还要进一步朝人师方向进取,把教书与育人在高层次上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

上一篇:技术委员会工作制度下一篇:教师学李芳心得体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