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极致境界

2024-04-24

人生极致境界(精选8篇)

篇1:人生极致境界

人生极致境界

人生漫长路,事事难预料,为何有些人走得坦荡荡,为何有些人走得惨兮兮?

阐述成功地十种极致境界,对与错,是与非,仅待后人评说

忍——忍字心头一把刀。人间炼狱,若能忍一时之苦,忍一时之快,忍一时之气,忍一时之痛,忍之余平心静气,仔细分析,乱中取理,闹中成事,方能做到不乱马脚,明眼处事,施施然而马到功成。

学——学海无涯苦作舟。无论书本知识还是社会博学,都应时时向学,刻刻好学,要知道,知识是

第一生产力。学并不是抱着书本看,而是眼到之处,耳听之时,脑袋就要自动自主的接受新知,并消化吸收,知识的保有量可是与成功成正比的。

看——看似浮华却为空。意即看到的不一定就是本质,要观察,时刻都在观察,表象的东西往往都是能反映到本质的,若观察力为零,则不能正确掌握事物本质,不能正确掌握事情发展方向,对于成功,那就是夸夸其谈。

想——想尽人间天下事。思考,面对发生与未发生的事情,要深刻思考,阐述根本,究出主因,挖出缘由,吸取教训,取精华弃糟粕,取长补短,方能蒸蒸日上。

思——思己之过方成才。反思,不可不做的一件事。反思的过程中才能知道自己的弱点,要害,不足之处在那里,加以改正,加以完善,不断地进步,进取,成功就会指日可待。

悔——悔意终将毁自己,凡事三思而后行,但若做了,就不要后悔,路是自己选的,事是自己做的,一旦后悔,必将击败自信,然,后悔不同于反思,前者是一味的自责自疚自愧,后者却是在自我批斗中进取,请分清两者,后悔必自毁!

悟——悟中方能得正道,提高领悟力,凡事揭开表象看真谛,领悟各种真理,不受外界干扰,影响,悟出个中真谛,方能悠悠于正道。

感——感恩时刻随身伴,要有一颗感恩的心,随时随地对受过的帮助恩泽感怀在心,小的帮助恩惠,虽然不足以打动一个人,但却是如今社会难得的礼物,怀揣感恩的人,能做到对人事物的包容,有容乃大,成功之重中之重。

善——善心分给身边人,对待朋友,周围的人,要善良相向,人心肉做,久而长情。切莫逼人入枯井,迫人入山坳,要知道风水轮流转,凡事给别人留条后路,也就是给自己留条退路。

狠——狠心如狼一招毙,若敌我相向,必将不能留退路,心思狠如狼,一招毙其命,不容得再有反击的机会,一击之下,要让之十世难翻身,方能保我成功之路不被摧毁!

篇2:人生极致境界

有些人走得坦荡荡,有些人走得颤惊惊,

对与错,是与非,都需用心体会。

看:看似浮华却为空

看到的不一定就是本质,要观察,时刻都在观察,表象的东西往往都能反映本质,所以要学会观察,并且有分辨的能力,人生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的积累。

想:想尽人间天下事

思考,面对发生与未发生的事情,要深刻思考,凡事都有因果,阐述根本,究出主因,取精华弃糟粕,取长补短,方能蒸蒸日上。

思:思己之过方成才。

反思,不可不做的一件事。反思是认识自我的过程,反思的过程中才能知道自己的弱点,要害,不足之处,时刻加以改正就会越来越好,诗词君就有爱写总结的习惯!

学:学海无涯苦作舟

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并非是学书本知识,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眼到之处,耳听之时,都是需要我们学习的,特别是为人处世,是需要一辈子去修行的大学问。

悔:悔意终将毁自己

凡事三思而后行,但若做了,就不要后悔,路是自己选的,一旦后悔,必将击败自信。

后悔不同于反思,前者是一味的自责自疚自愧,后者却是在自我批斗中进取,请分清两者,后悔必自毁!

悟:悟中方能得正道

悟是一种能力。提高领悟力,凡事揭开表象看真谛,领悟个中真理,不受外界干扰,影响,悟出个中真谛,方能悠悠于正道。

忍:忍字心头一把刀

人生在世,苦乐参半,若能忍一时之苦,忍一时之痛,忍之余平心静气,仔细分析,乱中取理,方能做到明眼处事,不乱马脚。

感:感恩时刻随身伴

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受过的恩泽感怀在心,怀揣感恩的人,能做到对人对事包容,有容乃大,会结善缘。

善:善心分给身边人

对待朋友,周围的人,要善良相向,人心肉做,久而长情。切莫逼人入枯井,迫人入山坳,要知道风水轮流转,凡事给别人留条后路,也就是给自己留条退路。

动:树移死,人移活

有时候前进实在不行,不防退一步而后进。说不准就会有柳暗花明的境地,凡事都从多的角度去看待分析,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成功和失败都是人生的一种历练与成长。

财富、名誉、地位,都是表象,德行才是根本。

篇3:多重境界筑人生

人生的进步就是通过不断登越一个个台阶, 从而迈上新的高度。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 百折不挠的精神, 走上新的高度必能欣赏到一番新景象。也许人生理应如此, 在攀登中成长, 在攀登中成功, 在攀登中成就, 在攀登中卓越。想必近代大词人、清华大学国学导师王国维先生所倡导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就是如此吧。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满树的绿叶似乎在一夜之间被乍起的秋风吹落。登高者凭栏远眺, 所见尽是萧瑟之景, 道路遥遥直通深邃的天空。此情此景, 寂寞孤独之感油然而生。试想在创业求学之初要高瞻远瞩, 认清前行的路, 且一人承受风雨和孤寂, 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提到安妮, 谁都不能不赞美她。一个安静而充满个性的女子, 以敏锐的判断力选择了生命的航向。独自一人在暗黑的空间里敲打着键盘, 尽情地书写着自然洒脱的文字。她奏响新的文学乐章, 给人以舒逸安闲的感觉。她讲述着城市流浪者的命途, 如何在寂静漠然的世界获得一份持久的真爱, 独到的精神才将自由展现得淋漓尽致。因为她准确的视角与着力点, 因为她耐得住寂寞创作, 她的作品才会脱颖而出。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微风习习, 残照当楼, 热恋中的相思之苦催人泪下。情有独钟, 专一执著虽衣带渐宽、枯槁憔悴也无怨无悔。这种刻骨铭心的爱用来借指创业求学中的精神不正合适吗?在这个过程中不正需这种殚精竭虑、坚韧不拔的精神情操吗?

布鲁诺就是这样一个人, 一个继承哥白尼“日心说”又不断发展创新的人。十六世纪的欧洲宗教神学充斥各个角落, 而他却不屑异样的眼光, 不惧恐吓, 敢于打破封建的桎梏, 不断寻找科学精神的真谛, 具有强烈反叛精神的他在阴冷的监狱里受尽非人的折磨, 但他没有低头, 没有向教会和法庭屈服、妥协, 在长满鲜花的广场上与烈火永生, 用坚定的信念与鲜红的血书写出永生的墓志铭。

第三境:“众里寻芳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由衷地称赞宋代词人辛弃疾, 不仅仅是因为他兼具豪放旷达的特质与浓重的爱国热情, 更是因为他具有浪漫洒脱的胸怀和细腻温婉的情思。在灯如海、人如潮的上元佳节, 苦苦思寻, 终在灯火阑珊处见到梦中情人莞尔一笑, 心中自涌起了极大的欢欣与满足。假意曲解, 将这词句喻指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对事业的不断追求与孜孜探索, 不也恰如其分吗?

明代皇子朱载瑜用他的行动证实了这种精神品质的崇高。因为父亲遇陷, 自己本无心政事, 且不想再继承王位, 他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在紫禁城外搭建草棚独自而居。无论烈日酷暑, 还是三九寒冬他都不变初衷, 一如既往地潜心研究音律, 他坚信冰融雪消后, 一定会春花烂漫, 经过十年努力, 终于著成《音律全书》, 总结出了非常完善的十二音律法。

无论是书者安妮、学者布鲁诺, 还是乐者朱载瑜, 他们都是值得骄傲的成功者, 因而我们坚信只有脚踏实地登越通向梦想舞台的每一级台阶, 才会不断刷新攀登的高度, 取得成功。总而言之, 懂得拥有一份执著, 据守一种信念, 鼓足一股勇气, 登越人生的每一个巅峰, 才是成就人生的不二法门。追求自由与高度, 生命才更美丽, 人生的境界才得以升华。

王国维先生的论述是典型的中国式, 是诗意的凝聚, 是精神的贯注, 它涵蕴了一种纯粹的生命体验, 使人突破自身生活的惰性;它设定了生命气息充盈的坐标, 引导人们达到一种永恒的自由之境。试想如果有这样的一种人生境界就足以让我们仰望, 我们又何必担忧脚下的淤泥呢?伯隅先生提出的第一境界为求学与立志之境, 此为“知”之大境界;第二境界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坚韧不拔之境, 是“行”之大境界;第三境界功到自然成, 为“得”之大境界。

就读书而言, 我们常说的“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正是如此, 当然还可以定性为——为知、为己、为人。还有文人总结读书三境界如《桃花源记》中所写的“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就商贾而言, 企业家的三境界自然指:第一境界“大智慧”, 第二境界“大抱负”, 第三境界“大手笔”。就哲学思潮而言, 西方哲人们也有各自的划分办法。丹麦哲学家齐克果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 即审美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德国哲学家尼采则认为, 人生有三个时期, 即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和创造时期。合群时期, 自我尚未苏醒, 个体隐没在群体之中;沙漠时期, 自我意识觉醒, 开始在寂寞中思索;创造时期, 通过个人独特的文化创造而趋于永恒之境。从两位西哲的邃思联想开去, 在中国古代的禅宗领域, 也有关于人生三境的妙论。禅宗分为:参禅前, 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参禅时, 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参禅后, 看山仍是山, 看水仍是水。

掩卷思之, 林林总总的三境界就是要告诉人们:第一要立志, 要确立人生目标;第二要为实现目标锲而不舍地奋斗;第三是工夫不负有心人, 最终一定会取得成功。

其实, 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三个方面。用三首诗来道明人生三境界的禅理:境界之一, 觉而未悟, 弃世绝俗,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境界之二, 悟而未透, 返虚入明, 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境界之三, 通透圆融, 已臻化境, 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 恰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哪复计东西?”凡此种种, 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人生既有迷惘、执著, 又有豁然开朗。无论理想、事业、爱情或别的奋斗目标, 尽管每个人的形式不尽相同, 但都不断经历着、反复着人生的多重境界。

著名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曾在他的《人生的境界》一文中提出:“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说起, 分别是: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与其说这四个境界分别对应不同的社会形态, 莫若说这几种境界在每个社会形态中都存在。也就是说, 社会形态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意识, 但社会意识的形成又具有其自身的独立性。

从另一个方面说, 这四种境界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都可能存在, 并且境界的转变并不是简单的演替, 而是一个境界在另一个境界的基础上嬗变。米兰·昆德拉有言:“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层面上的媚俗。”诚哉斯言!

人类是情感动物群, 牵绊他的东西很多。对国家、对家人、对朋友, 每个人都投入了相当多的感情, 我们很容易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人有时也是自私、虚荣并且贪图享受的, 这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你在自私的同时又伤害了他人或国家。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 不要去争名夺利, 不要在金钱、美色的利诱下迷失方向, 不要在纸醉金迷中失去自我, 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融入社会生活, 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走出社会生活, 又能正确地看待世界, 看清人生的本质, 达到这种境界实属不易, 因而需要我们潜心修炼。

陶渊明的人生境界让人景仰。他品尝人生不得志、仕途不顺利的艰辛后, 依然能融入生活, 忧国忧民, 仍能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屈原的人生让人感动。他执著于国家的安危, 深陷于极度的忧虑与痛苦之中, 表现出一种“入其内”失望, “出其外”愤慨的情志, 以死守节, 他那纵身一跃解脱人世悲苦的行为, 给千秋万代的子民以“明志”的启迪, 不也正是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吗?

无论是谁, 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诱惑都会很多, 苦难的经历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做到的, 不是陷入困苦之中迷失自我、迷失人生的方向, 而是要清醒地把握自己, 跳到生活之外去欣赏生活、去反思生活。如果这样, 你也许可以像陶渊明、屈原一样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 迈向一个新的、更高的人生境界。

近代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大家李叔同先生和他的弟子丰子恺大师对人生生活也作了分类, 那就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灵魂生活。

第一种人为数不少, 一生只为物质而活, 唯物质而生存, 这类人往往被大多数所不齿;第二种人属于芸芸众生, 里面既有闪光的金子, 也有沦为社会的蛀虫。第三种人是社会的脊梁, 是他们的精神和行动支撑着社会大厦, 推动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对这些人, 正如臧克家在《有的人》中所说:“人民永远记住他”。当然, 人生的三种境界不能绝对分开, 一个人身上往往兼而有之。因此, 对于一个人而言, 要抛弃第一种, 超越第二种, 追求第三种,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人”。

人生如登楼,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在人生若干个生活成长阶段, 儒道佛各家的阐述不尽相同。佛家修行重在“空”, 第一境界便是“落叶满空山, 何处寻芳迹”;第二境界“空山无人, 水流花开”;第三个境界“万古长空, 一朝风月”。三个境界就是对“空”的三种不同的解读。第一境界中的“寻”, 表明人向上天追问自身起源, 追问所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三个千古难题。第二境界中的“无”, 表明人已经从自然中剥离出来, 与外在的“水流花开”自成一个独立世界。而第三境界中的“万古”与“一朝”的融合同一, 则说明人对有限时空的驾驭与超越, 经过否定之否定后达到天人合一之大境界。

受禅宗思想的影响, 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学诗的三境:“其实不识好恶, 连篇累牍, 肆笔而成;既识羞愧, 始生畏缩, 成之极难;及其透彻, 则七纵八横, 信手拈来, 头头是道也。”就诗人的主体而言, 心灵最初是自由自在的, 不辨美丑, 处于童贞状态;当认识到规矩和成法之后, 就陷入束缚和捆绑之中;最后摆脱一切外在的桎梏, 获得了主体与客体的契合, 也获得了真正的、纯粹的自由。这时, 方能“行住坐卧、无非是道, 纵横自在, 无非是法”。严羽之后, 诗人潘德兴又云:“诗有三境, 学诗亦有三境。先取清通, 次宜警炼, 终尚自然, 诗之三境也。”严氏、潘氏都是在说诗, 其实何尝不是在说人生呢?返朴归真的人生, 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就儒家而言, 体味自己, 去认识人生的初步境界与价值。古来圣贤有三境, 曰德, 曰智, 曰仁。

德者,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智者, “知微, 知彰, 知柔, 知刚。”仁者, 大爱无形, 大爱无声。

其实与生命本身相比, 一个人在其一生之中所体现出来的难能可贵的精神修养与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更加宝贵的。

虽然昙花只在一瞬间的绽放之后便匆匆投入泥土的怀抱, 但人们决不会因此而忽视它的美丽;善良的人即使没有长久的生命, 但是价值观念的体现却使他们的精神得以永恒。自古以来, 人们从不以生命的长短来衡量人的价值, 也就是说, 人活着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活着, 而是为了做更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能更多地帮助他人与整个社会, 能更好地贡献自己的生命力量。这种贡献是多方面的:有如孔子般潜心修学为教育下一代而贡献终生的伟大学者;有如范仲淹般为了天下百姓“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政治家;更有如黄继光般为解放全中国而甘愿牺牲的人民子弟兵。他们的寿命长短没有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 但他们那伟大的人格修养与高尚的思想情操却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他们的生命因此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但有的人却为了能获得更长的生命而错失了体现生命价值的机会。为了生命本身忘记了自己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忘记了人生的最高值。我们并不是批判那些长寿的人, 只是厌恶那些没有看清生活本质的糊涂虫。他们本末倒置, 使得生命中本应体现出的光彩变得黯然失色。我们也并不希望他人遇难, 只是渴望其能贡献自我微薄的力量去帮助他人, 也借此来提高自我的精神与道德修养, 改善自我的人生价值观, 为达到生命的巅峰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要加强人生道德与精神的修养, 走向生命的最高境界, 首先就要克服心中的一切恐惧, 这就需要我们找到比生命本身更有意义的东西。只有找到了这种东西的存在, 我们才能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淡化恐惧。而我所谓的“这种东西”绝大多数情形下都应该是以精神形态存在。如果是“金钱”一类的东西, 那我们的人生就失去了原本的内涵。在我们追求、修养精神的同时要坚定信念, 不让“不良思想”钻一丁点空子。即便我们无法成为圣人, 也要向“为了成为圣人”的方向而努力。

最高的境界也许总是渺茫如天上繁星, 但只要我们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 在每一刻都加强自身的修养, 就一定能完美的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所以说健康人生、快乐人生、智慧人生, 便是从“小我”走向“大我”, 由平凡上升为高尚的过程。每个人都会怀揣梦想去塑造人生的境界。

有人说儒道佛是人生必经的三站, 如果说以儒家情怀的奋斗拼搏而言, 自然合榫于人生的青年时代、佛家所体验的清心寡欲又权重于人生的老年时代, 那么道家所主张的豁达超然就更适宜于人生的中年范畴。

对于人生境界, 我一直在求索, 思悟量多, 虽比不上哲学家的系统和高度, 但却总有自己的一套人生准则。人生的境界, 简要的讲就是你对人生、对生活、对生命的一种态度和看法, 也可以说是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看法。所以说态度决定高度, 观念决定品味, 是有道理的。

天然之境。这是人生的第一种境界, 恐怕也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个境界。在人类的道德和伦理体系没有建构完整前, 人类的生活完成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生理需要, 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生存和群类的延续, 这时人对生活、对生命的态度是完全天然的, 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即生的本能。这是从人类的历史角度谈的, 从每个个体生命发展的过程看, 同样要经历天然之境。刚出生的婴孩, 如同一块白板, 其思想完全是天然的, 通过环境的影响和后天的学习, 才渐渐对生活、对生命产生了自己的态度。处于天然之境的人是与自然界相互融合的, 是一个纯洁无瑕的“天然物”。

自我之境。人生的第二境界, 当然也可能是大多数人所选择的一种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 为自己而做各种事。做人、做事以利己原则为首要态度便是这一境界的主要特征。虽然如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说中讲的, 人在利己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产生利他或有利社会发展的结果, 而且追求个性的解放, 自身的自由平等和幸福生活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也是生活之所迫, 生存所必须。但是, 急功近利毕竟是一种短视, 是不可持续的幸福, 是以牺牲未来为代价的享受。用庄子《逍遥游》中的观点, 这就是学鸠之识, 非大鹏之志。人不能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要把自己置身于无限的宇宙和时空中, 这样你的胸怀才能博大, 意志才得坚强, 烦恼才会消散。

慎独之境。这是高尚的道德境界。处于这种境界的人, 对于生活中做人行事的态度是善的, 以道德准绳为基础, 如林则徐说的“立壁千仞, 无欲则刚”, 或如儒家所说“正其义不谋其利”。通过教育, 获得知识, 传播真善美的精神, 用理智和智慧控制自我私欲的无限膨胀, 从而达到自我与外界的和谐。当今的中国, 缺少一份慎独和宁静, 或许是平淡惯了, 当受到巨大诱惑的冲击时便难以控制, 浮躁于各种名利的追逐。孰不知越追逐越痛苦, 浮华背后是凄凉与孤寂。坚守自己的底线, 即使做不到兼济天下, 也总要独善其身吧。

信仰之境。人生的最高境界, 即天地境界、宇宙境界。这一境界, 常人很难理解, 唯有大智大慧的圣人才能有所觉悟。它是一种超脱的态度, 超越于人、事、物之上, 又蕴含在人、事、物之中, 平凡又伟大, 通俗又深远, 是对客观规律、人生真谛和宇宙秘密的正确认知, 是儒家的“天人合一”, 是道家的“道法自然”, 是佛家的“真如本性”。佛语有偈曰:“有物先天地, 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 不逐四时凋”, 其中所指的“自在之物”便应是一种超然的信仰, 那是彼岸世界的风景。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杜甫脍炙人口的绝句, 为我们描绘了冬去春来, 万象更新的美好图景。诗人虽然一生漂泊、历尽沧桑, 却仍然保持乐观心态, 认为人生如四季更替, 总会有春夏秋冬, 都要尝酸甜苦辣, 既然选择了远方, 就注定风雨兼程, 这便是一种豁达超然的人生境界。

人生的境界大抵如此, 恐怕大多数人是经历过天然之境后, 再由自我之境向慎独之境发展, 最终达到自我之境与慎独之境的临界。高尚一点的则向上升华为慎独之境, 成为贤人;低俗一些的可能抱着身外之物, 陷于自我陶醉而无法自拔, 堕于庸人。至于达信仰之境, 历练成圣人, 乃是一种不断超拔的理想追求了。

生命是一种缘, 是一种必然与偶然互为表里的机缘。珍惜生命, 把握现在, 于真实的生活中体会人生, 于沧桑沉浮中觉悟“虽有荣观, 燕处超然”的智慧。

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 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 关心别人是一种品质, 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 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 学习别人是一种智慧;骗我的人增长了我的见识, 绊倒我的人强化了我的能力, 斥责我的人助长了我的智慧, 遗弃我的人教导了我的独立, 伤害我的人磨炼了我的心志……

不论怎样, 只要你舍得付出敢于奋斗就会有开始, 就有可能收获。我们不能企盼每次为之衣带渐宽的伊都值得你终生不悔, 不能企盼每次蓦然回首那人都在灯火阑珊处等候, 但只要敢独上高楼, 只要肯衣带渐宽, 愿意回首。你的理想, 你的事业, 你的爱情, 你的奋斗目标总会有实现的一天。

朋友, 你能将主观感情外射于客观事物吗, 你能将自己的执著和至诚, 构筑成一个严肃、纯美、友善的人生理想境界吗, 你能凝结和升华人生的精神境界吗?

篇4:李凤强:雕刻极致人生

冲不破的魔咒

李凤强是家中最小的儿子,排行第五。父亲李农民是莆田工艺一厂的木雕师,常年累月地执刀雕刻,薪水很低不说,而且工作枯燥乏味,日复一日,从太阳上山雕到太阳下山,因此,对这个迟来的小儿子,他疼爱有加,决心要好好培养他读书学习,“我们家做木雕已经整整四代了,辛苦了一辈子,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所以在那个年代里,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成可唯一的选择。

李凤强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从小学到中学,他一直出类拔萃,成绩优异,成为父亲的骄傲。然而,15年那年,因为胃穿孔动了次大手术,不得不休学半年。当时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半年,改变了他的一生。

在家休养时,眼见着父亲和兄长整日忙活着木雕雕刻,一堆其貌不扬的木头,经过他们之手后,变成了生动鲜活的关公、观音、大肚佛等,栩栩如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李凤强偷偷看了几次之后,也拿起刻刀学着雕起了观音像。父亲发现后,虽暗暗称奇,但也将他痛骂了一顿,哂心沥血供养儿子读书,为的就是远离木雕,做个读书人,改变家族命运。

但令他失望的是,李凤强并没有冲破家族的魔咒。

李凤强仿佛天生懂得雕刻,完全知道木头的情感,雕出来的观音像慈眉善目,目中含情。“现在回忆起来,连自己也不敢相信。那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拿起刀就会雕。磨刀也是,磨一次就会。”至今回想起那时的情形,李凤强也觉得不可思议。

世上真的有天才吗?我们也不知道。但李凤强拥有过目不忘、一学就会的本领。学游泳,第一天学习要领,第二天就能游几十米,第三天就能游100多米。学开车,教练告诉他“方向盘歪了就打正,速度慢了就踩油门,快了就踩刹车。”他听着,第二天就能把车子开回家。

在雕刻方面,从小受家族亲人的耳濡目染,他的天资更显得出类拔萃。不仅看看父兄工作就能学会雕刻,而且雕得比谁都快。李家传统里,有一项雕刻本领是过人的,那就是“开脸”,在李家是传男不传女的绝活儿。李家手艺开出来的脸,只需寥寥几刀,人物的喜怒哀乐就生动无比了。李凤强的开脸功夫堪称一绝,而目,雕刻起来速度非常快。“有很多做了四五十年的老师傅,一天开七八个脸算是快的了。而我家小儿子一个小时就能做八九个,—天可以做八九十个。在全国也找不到第二人。后来为了节省时间,干脆我来帮他磨刀,留出时间给他专门雕刻。”如今白发满鬓的父亲李农民说到儿子的绝活儿,仍是一脸骄傲。

也是在这一年,李凤强身上涌现的雕刻才华,令李农民深为震撼,也不再反对他磨刀雕刻,反而留心从各方面给予指导。至此,通往雕刻世界的大门,真正为李凤强打开了。

少年成名

1989年,李凤强结婚了。在中国传统里,成家即立业,李凤强婚后需要自立门户组建小家庭了。借钱盖房,欠下一万多元的债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万元户”是惹人羡慕的称呼,李凤强也是万元户,只不过是“负债的万元户”。但年轻的新婚丈夫浑身是胆,毫不畏惧。天资聪颖的他,因为开脸快、水准又好,他雕刻的观音像很受欢迎。每天,他都投入在忘我的木雕工作中,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时间都扑在雕刻上,每天至少工作14个小时,多的时候达到16个小时。

很快,“负债的万元户”解除了债务,变成了“正的万元户”。少年李凤强的民间名气也逐渐打响。

1993年,李凤强进入父亲工作的莆田工艺一厂,做起了学徒。那时的厂长林国清如今仍是李凤强的好友,采访当天,他告诉记者,这个看起来瘦弱的年轻人,第二年就表现出来与众不同了。创作能力在当时已经达到超人的水准,他雕刻出来的观音佛像,“又快又好”,生动传神,不是简单的工艺品,很多堪称工艺品。

1995年,李凤强以接订单的形式,在家里雕刻,为自己打工,日薪可达2000元,“当时吓死很多人”。也是这一年,他和父亲工作过的莆田工艺一厂市场化改制,李凤强几经考虑,承包了这家工艺厂,从一个青涩的小伙子,摇身一变成为年轻的企业家。李凤强接手工艺厂做的第一件大事,至今还令很多老艺人记忆犹新一他出面谈下了马来西亚柔福古庙的修复工作,包括神像、佛龛、壁画等全面修复,这个订单价值1000万元,在当时是令人啧啧称奇的天价筹码。“这小子,不得了!”连老厂长林国清也不得不暗暗佩服。

这一年,他刚满23岁。

很快,初露锋芒的李凤强在国际市场越走越顺。1996年,他承接了新加坡光明山普觉寺万像塔雕刻工程,要在佛塔上雕刻逾—万尊约四五米高的佛像。为了完成这个大工程,快刀手李凤强日夜赶工,最夸张的时候曾经在—天内雕出了超过一百尊的佛祖头像,而且每个头像都能保持水准。寺方又惊又奇,叹为观止,一时间,在雕刻工艺界传为美谈。

破茧成蝶

1997年,是香港回归举国欢庆的一年,也是李凤强艺术生涯里非常重要的一年。

这年发生了几件大事:断了多年的工艺美术协会恢复评职称,莆田总共有六个中级职称名额,李凤强和父亲李农民结伴去考,并以第二名的成绩评上了中级工艺美术大师。第二年,他继续破格参加高级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也毫无悬念地评上了。和父辈一起参评,他的身上仍然脱不了“最年轻”的帽子,仍然被视为神话人物。

这一年,李凤强应邀接下了福建长乐市漳港显应宫的修复工作,本着院方“地下宫殿保持原貌,地上神庙扩大”的原则,他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翻阅资料,全力将修复工作做到无可挑剔。“地下宫殿原有81尊神像,有60多个菩萨连名字都没有,为此我连续考察了几十个寺庙,将名字补上。”他说。

除此之外,他还接下了广西广族自治区政协大楼的装饰浮雕工作。首次面对大型雕刻装饰工程,李凤强并不轻松。几经考虑之后,他决定从人们喜爱的历史和人文角度人手,以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的盛唐为历史背景,设计出大型浮雕壁挂作品《贞观之治》。这件作品后来获得了1999年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项一一鲁班奖。也是从这件作品开始,李凤强完成了从小作坊到进入公共建筑艺术装饰的跨越。

“1 997年对他来说是破茧成蝶的一年。从以前的个人创作到集体创作,发生了质变和升华。”老厂长林国清这么评价这一年的重要性。此后,诸多大型雕刻工程,不断找上门来,李凤强的名字在莆田工艺界渐渐人尽皆知。

沉香之路

1996年,一位台湾客人拿了—块木头

找李凤强雕刻加工。几天之后,这块不起眼的木头还没雕完,价格马上从几万元升值到十几万元。这是李凤强第一次接触到沉香,为它着迷的同时,也为其暗藏的巨大经济效益心动。“如果把沉香拿来做雕刻材料,是否就能改变传统木雕低附加值低利润的尴尬境地?名贵的沉香,加上精湛的雕刻工艺,一定能让莆田木雕走出好工艺低价值的怪圈。”暗自思忖后,他决定调整工艺方向,将沉香木雕作为自己的主营方向。

很快,1997年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到来了。沉香市场陷入持续的低迷状态,主要产地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国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地区,许多经营业者迫于资金压力,纷纷低价抛售。在莆田,原先从事雕刻的也有不少人转行了,有的转成做石雕,或者玉雕,有的直接到市场去做一些小生意,还有的去学修理摩托车、自行车。行业陷入深度冷淡期。

但李凤强冷静地认识到,投资沉香千载难逢的机会到了。“台湾那么小,收藏市场就已经那么大,早期大陆工艺品都是台湾人在买。一旦中国的经济腾飞,那要跑出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台湾这样的市场,我想如果今天抓紧学好手艺,有自己的理想,趁价格低收藏一些好的木头在手上,待到中国大陆经济腾飞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发家致富的时候。”

事实证明,当时25岁的李凤强,对收藏市场的判断惊人地准确。当时“十几块钱一斤的海南黄花梨、几十块钱一斤的沉香”,如今已涨至几千元、几万元_斤,而且面临着有钱还买不到的局面。

从1996年初识沉香的一见钟情,到渐渐为沉香倾倒沉迷,李凤强开始大量购入上等沉香原材料,到2003年前后,他储备的沉香原料已经达到四五吨之多。在福建甚至全国,言及沉香,必不可绕过“沉香大王”李凤强。

2006年,李凤强斥资1500万元,从新加坡市场购入一根长达3米的沉香大料,在业界弓I起了很大轰动。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财富故事会》的注意,栏目组专程来到莆田采访李凤强,制作播出了一期专题节目《沉香奇缘》,该期节目也成了《财富故事会》当年收视率最高的一期,李凤强的名字从此和沉香划上了等号。至此,沉香已彻底嵌入他的生命,将相依相扶,共度一生。

背着理想前行

1999年,李凤强意识到,要振兴木雕业,单靠一己之力是不够的,必须培养行业人才,涌现出“十个李凤强,一百个李凤强”的莆田木雕,方可长远发展。创办雕塑研究所(美城达李氏)是他迈出的第一步,当时在莆田也是第一个以研究所形式出现的企业。至今,李凤强培养出来的徒弟已不下百名,其中不乏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我带徒不仅传艺,还转化为生产力。不仅教功夫,还提供就业。”

现在,李凤强正在建设一个更公益性的平台:出资建设艺术家工作室,免费为艺术家提供。“我是幸运的,能够做自己热爱的艺术,并且衣食无忧。但还有很多有才华的艺术家,奋斗一生也买不起一间像样的工作室。做艺术家工作室,就是尽我的能力,解决硬件设施对艺术家的困扰,留出时间给他们专心创作。”

2008年,李凤强投资6.6亿元的沉香木雕佛教历史博物馆,在常州天宁宝塔开工建设。这个博物馆以佛教题材为主,将佛教从印度到中国的起源、发展、推广,通过沉香雕刻呈现,进行一系列回顾和梳理,建成后,将是国际宗教界的一大奇迹。

的确,李凤强何其幸运。他不仅满怀热忱地从事艺术生涯,而且拥有着一般艺术家没有的理想高度。“很多人也问我,为什么花这么大力气做这件事。我的看法是这样的:中国和印度同属于亚洲大国,两国携手合作,友好共处,宗教无疑是最好的沟通媒介。做这样一个佛教博物馆,已经完全脱离了个人行为,而是站在国家、政治、民族的高度,以艺术为桥梁,为亚洲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他面色凝重,十分认真,绝不是在开玩笑,“我的理想是做一个传播中华文明的火炬手,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一份子,做一个鞠躬尽瘁的和平使者。”

篇5:极致人生议论文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是淡。动若清风,静如秋水,心容世事而不争,意纳万物且自明,种种浮华过眼,犹如石沉大海,瞬间融合于宽和的心境之中,无论是栖居闹市还是深山,皆可收放自如,觅得身心的清凉。世人眼中的神仙也莫过于此,境感万物,意通山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只是平凡的你我,大都离此境甚远,可谓遥不可及,虽然一些苦行者,不惜抛却红尘种种,志要修成大道,但很多事情,并非选择放下,便可清明彻悟的。

不禁想起了《红楼梦》中的跛足道人,一首明心见性的‘好了歌’着实令人感触颇深,道是:“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是呵,每个人都向往随心所欲的神仙生活,没有喧嚣的侵染,亦无烦琐的牵绊,时而漫步于竹林幽径,观雀鸟穿梭,聆清泉叮咚,时而宛立于花前月下,感草木清香,歌四时快意,仿佛自己就是游弋于天地间的自在精灵,不受世事的羁绊,亦无红尘的困扰。

只是,此等生活妙境,并非俗常之人可以消受得起的,试问世间有几人能够拂去心上的蒙尘,清醒地看待人生的薄利虚名? 我们总是义无反顾地将自己投掷于茫茫浊流中,以为拼命的前行就可以到达彼岸,洗去一路的风尘,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殊不知,这是一条烟火缭绕的无垠长河,当你跟随熙攘的人流茫然前进时,缥缈的尘埃已在不知不觉间迷离了双眼,亦使你偏离了初时的方向。而当你欲要拂去面前的尘雾,看清当下的处境时,却发现自己早已迷失了归途。所以很多人并非不愿洗去一身的浮华,回归心灵的纯一,只因行的太远,漂泊的太久,想要回头,已是不能。

人常说最佳的生活状态,莫过于半梦半醒。因为没有谁能够拨开迷雾看清命运的反复无常,亦无谁能够行于浊流而保持身心的内外明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只能跟随着潮流逐步向前,因为我们做不到极致的清醒,拂不去眼前的蒙尘。一如生长于泥淖中的白莲,即便亭亭净植,亦不能完全做到不染纤尘,终是半浊半明。也正因如此,世间才罕有人能够活到极致,达到心若琉璃,境通万物,不被纷繁的世相所乱。然而,世事虽纷呈,但也并非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只是非心正意明者不可为罢了。而当你能够将纷繁的世相融会贯通时,眼前的迷雾也自会明朗,即便是深陷浊流,亦可找到安放尘心的.渡口。

之所以说人活到极致,是素,是淡,并非是指当我们走过了人生的荆棘沟壑,历经了世事的沧海桑田后,所拥有的淡泊心境,和简约情怀,而是指一种精神的明彻、灵魂的了悟。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万物之情皆有其通性,当一个人能够透过纷呈的世相,探知到其内在的本源时,那种真正大彻大悟的心境,便是素,是淡。近日看了一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深爱围棋的少年,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感悟,最终达到了天元化境的棋上巅峰。可以天做棋盘,星为子,摆脱棋枰中的狭隘局限,融合万物之气,随心布局,无不能为。

篇6:人生的境界美文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悟,或不甚觉悟。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有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悟,他就为计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悟,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这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

中国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的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悟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悟。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我曾指出,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篇7:人生境界名言语录

人生三大境界是王国维提出的一个说法,他在自己的著作《人间词话》中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生三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佛家讲究入世与出世,于尘世间理会佛理之真谛。人之一生,从垂髫小儿至垂垂老者,匆匆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经历着人生的三重境界。 人生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涉世之初,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这才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自我 本我 超我

本我(id)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就像一口沸腾着本能和欲望的大锅。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急切地寻找发泄口,一味追求满足。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

自我(ego)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任何能成为意识的东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也许还有仍处于无意识状态的东西。

对于本我和自我的关系,弗洛伊德有这样一个比喻: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御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对此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自我又像一个受气包,处在“三个暴君”的夹缝里: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努力调节三者之间相互冲突的要求。

超我(superego)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而三者吵架的时候,人有时会怀疑“这一个我是不是我”?或者内心有不同的声音在对话:“做得?做不得?”或者内心因为欲望和道德的冲突而痛苦不堪?或者为自己某个突出其来的丑恶念头而惶恐?这种状况如果持续得久了,或者冲突得比较严重,就会导致神经症的产生。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有一个天堂;把无限放在你手里,永恒在瞬间收藏!”,可以说,作者的原意是说,无论是一粒沙,还是一朵野花,都可以小中见大,延伸出无限的想像,即可以把有限推及为无限,并最终转化为永恒。

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威廉·布莱克在《天真的预示》中写道:一粒沙里看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在你掌中盈满无限,一刹那便是永恒。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篇8:《人生的境界》教学杂谈

可是, 出着有意呀, 接着有心吗?

就以几次教学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为例, 谈几句关于备课上课的心灵震撼吧。

第一次教《人生的境界》, 嘿, 有教头, 可谓“天花乱坠”, 不亦乐乎!下课铃响了, 兴味还没尽呢!互动?哪有时间!第二次教, 嗨, 入轨了, 抄起家伙就“上场”, 一讲完下课铃即响。过瘾!第三次教, 哦, 成精啦, 甩掉家伙就“开坛”, 一打住就只剩3分钟了, 且互动一下吧。其实哪能互动呢?学生还愣在刚才那傻听的状态。第四次教, 哎, 还有啥嚼头呢?于是就以“自主研读”支开。如蚕餐桑, 学生竟真的渐入佳境了。而我呢, 开头可悠着了, 后来可噎着了。

这连堂两节课下来, 回到办公室, 我心情沉甸甸的, 刚才悠然劲早消失殆尽了, 先前一谈哲学, 心情明朗、轻松、豁达, 现在可羞涩了。想当年谈得天花乱坠的时候, 竟然还有学生嫌老师罗嗦, 更甚者早早入了梦乡, 管老师你自得其乐吧。现在倒好, 你不讲了, 学生可偏要“找茬”让你讲, 猝不及防了吧。

还是课堂回放吧, 看学生质疑片段。

一位女生站起来, 尽管壮了胆却掩饰不了羞容, 说:“农村早婚早育者、超生超育者, 虽不普遍却也不少, 老师您说他们属于自然境界呢, 还是功利境界呢?”

同学们都笑了, 随即窃窃私议起来。

我突兀了, 心里一沉, 该怎么回答呢?眉头一皱, 还是把这球踢回去吧。

“问题提得非常好, 本来我是想把类似问题留作课后作业的, 现在提得这么合时, 那我们就当堂讨论吧。”我说。

同学们讨论去了, 还真带劲儿呢, 可我才开始备课呀!但是, 此情此境, 能备出什么结果呢?

讨论小组代表发言了, 有说“准自然境界”的, 有说“准功利境界”的, 有说“不属于自然也不属于功利, 却绝对上不了第三第四层次”的, 有说“有的是被迫早婚早育或超生超育, 而有的正相反, 是主动的, 不能一概而言……”的。

同学们似乎都觉得颇有成就感, 代表发言时不少人笑眯眯的慢镜头点头。

“老师, 您的看法呢?”一位男生又问。

“我的看法得写成论文, 等着定稿发表吧, 现在就以小组代表的意见为参考吧, 不同意的也可保留自己的意见。”我就这样徒手闪过一剑, 心有些发虚, 发毛……

“老师, 您到达哪一层人生境界了呢?”又一位女生提问了, 一个猛球踢了过来, 是躲, 还是接?

老实说, 我心里还真没谱呢!于是说:“这就是你们的作业, 你们测量一下吧, 老师追求到了哪一层人生境界?请把答案及分析根据写到笔记本, 呆会我公布答案, 看谁准, 谁了解老师, 看有多少人准, 有多少人了解老师, ‘知师莫如生’嘛!”

这一搪塞, 学生真给蒙过去了。明箭我可躲过去了, 外伤幸免, 可内伤难免哪!我怎么能圆满回答学生呢?我真没把课备好呢!就违心一点吧。

“公布答案罗, ……”我宣布。

“哇——错了, 错了。”同学们纷纷说, 错声一片。

“不对呀, 只有四种人生境界, 您怎么是两层半呢?”一生不服气正嘀咕。

“莫非是二百五?”一位俏皮的学生终于逮住机会发言了。

同学们都哄的笑了起来, 脸上都很灿烂。

“小组代表不是有准自然境界、准功利境界等说法吗?”我接了一着。

“正是正是。”一位老实的男生说, “看似二百五, 谁知大智若愚还真出现了。”

“能自圆其说吗?”那位俏皮学生又来试探, 甚是“可恶”。

“老师早就过了两层, 正在冲刺第三层, 将来可能还会冲刺第四层呢!”还是学习委员帮我打圆场打得好。

“哦——哦——哦——”似乎明白了什么, 同学们一片“哦——”声。

“老师是说, 客观上还搁在第二层次, 可主观上都入了第三层次, 折中地说不就是两层半么?”我不得不敷衍了。

“这又是哲学了, 怎么就这么巧?”语文科代表说, 好象茅塞顿开了。

“无巧不成书嘛。”一位讨论小组长抢过来补了这么一句。

上一篇:答卷小学作文下一篇:解读儿童的一百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