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市场寒冬如何度过

2023-01-01

2015 年, 面对经济形势低迷、农产品价格下行、环保压力加大、全球农药制剂销售增长放缓等严峻形势, 中国农药市场迎来小年, 行情普遍下滑。然而, 行业发展亮点却仍然不少:农资电商热度升高、企业掘金非农用药领域、聚焦高效产品研发等。这些亮点能否成为农药企业转型的切入点?我国农药行业如何度过当前的市场寒冬?在新一轮变革中, 行业还将面临哪些挑战?

农药市场步入寒冬

今年, 在经济大环境低迷、全球农化市场需求疲软、农产品价格下降、环保重压等“内忧外患”下, 农药企业走得艰难。

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 2015 年前三季度, 尽管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9%, 但亏损企业仍同比增长14.7% ;亏损额为7.27 亿元, 同比增长84.9% ;亏损面同比增长1.5%。

笔者统计了25 家农药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情况, 经分析发现, 其中3 家企业出现亏损, 超四成企业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超过20%。

笔者还向20 多家国内外大中型企业高管调查, 普遍反映今年销售额增速放缓, 未达到预期, 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的增幅更为缓慢。

“2015 年农药行情总体下行, 公司销售额减少20% 左右。整体来看, 大宗农药产品, 尤其是草甘膦等除草剂, 价格下滑趋势明显, 产品市场需求不旺。”山东胜邦绿野化学有限公司总经理任义表示。

山东科赛基农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宏元在笔者调查时说 “:2015年是农药行业变革之年。从市场来看, 受到农产品价格降低的影响, 农户在农化产品上的投资积极性不高, 市场竞争激烈, 销售价格低, 并且存在年末应收款难收的问题。从企业角度看, 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 环保监管加强, 投资增加, 费用、成本上升, 导致毛利下降。今年公司销售额较去年基本持平, 但成本上升导致毛利下降。”

“放眼今年形势, 一些小企业销售额仍保持较快增长, 而年销售额超过5 亿元的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 普遍销售额增速放缓。这预示着中国市场进入到转型瓶颈期。”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卫国表示。

国内农药企业日子不好过, 外企在这波行情中也不例外。富美实近日宣布, 将降低农业解决方案业务第三季度及2015 年全年的预期收益;先正达剥离其花卉及蔬菜种子业务;孟山都2015 财年总销售额下降5%。

高效产品研发登记需加强

近年来, 一些农药企业专注细分领域, 专注作物或者品类, 实现了业绩的快速突破。根据近年来农药新产品的田间试验情况,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产品由于具有结构新颖、杀菌谱广、生物活性高等优点, 成为各大公司争相研发的热点;在杀虫剂新农药活性成分方面, 邻苯二甲酰胺类杀虫剂成为田间药效试验热点, 刺吸式害虫防治新药增多;在除草剂新活性成分方面, 水稻田除草剂成为市场研发热点, 玉米田和大豆田除草新产品较多。此外, 含有新成分的混配制剂产品增加, 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在农药新产品登记方面, 截至2015 年8 月底, 中国农药登记数量总计33029 个。其中杀虫剂12812 个, 杀菌剂8378 个, 除草剂7807 个, 植物生长调节剂761 个, 杀螨剂778 个, 杀线剂46 个, 卫生类2447 个。与2013 年相比, 产品增加了4300 个, 杀虫剂比重减少3%, 杀菌剂、除草剂增加2%, 卫生、植物生长调节剂略有增减。

据专家介绍, 目前的农药产品登记情况呈现以下特点:田间试验产品结构趋于合理, 杀虫剂由2009 年占总量的50% 降至33%, 杀菌剂由25% 上升至31%, 除草剂由25% 上升至36% 左右;过期专利产品试验申请集中, 噻虫嗪、呋虫胺、吡唑嘧菌酯、氰氟草酯、嘧菌酯、噻呋酰胺、硝磺草酮等产品占比较大;登记产品集中度高, 2014 年登记排名前10 位的农药品种依次为吡蚜酮、嘧菌酯、噻虫嗪、甲维盐、阿维菌素、吡虫啉、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氰氟草酯、草铵膦;混剂产品呈上升趋势, 比重由2012 年的24% 增加到2014 年的33% ;剂型和使用方法趋向环境友好, 缓释粒剂、微囊悬浮剂等高效环保剂型申请试验产品显著增加, 泡腾粒剂、大粒剂、药肥、药袋等省工产品申请增多;苗床处理剂开发受关注, 内吸性好、活性高、持效期长的苗床处理药剂能够减少大田用药次数;种子处理产品市场潜力大, 目前欧美种子处理剂占农药销售额的15%~20%, 而中国仅为5% ;生物农药表现出较好的发展潜力, 登记数量迅速上升;大宗作物上产品集中, 小宗作物用药关注度提高。

但是, 值得关注的是, 目前我国在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审批管理等过程均存在一定不足。

“农药登记试验存在很多不必要的审批;对农药登记试验单位管理薄弱, 管理不统一, 日常监管和违规处罚不力;农药登记存在许多管理漏洞, 如新农药登记找捷径、老旧农药安全风险突出、评审工作不够规范等。”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陈友权表示, 下一步, 应完善农药登记试验管理, 实行试验审批、备案制度, 新农药、新制剂登记试验需审批, 其他备案;制定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 规范试验审批、样品、合同、过程、报告等;完善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考核认证制度, 实行行政许可、强化日常监管和违规处罚。此外, 完善农药登记审批管理, 堵住新农药登记漏洞, 严格食药同源、观赏植物、卫生用新农药登记的受理和审批;强化老旧农药安全风险管理, 严格老旧农药补齐登记资料制度、完善老旧农药使用安全监测、风险评估、依法退出制度;规范农药登记审批工作, 如建立专家库、会议审批、回避、保密、资料补充等。

掘金非农用药领域引关注

尽管今年市场不景气, 但仍然出现了不少亮点。自去年11 月农一网正式上线以来, 农资电商热度不断升温, 田田圈、蜻蜓农服、田地头、禾美网、金草帽等平台纷纷上线, 农药企业借“互联网+”东风, 主动求变。

企业近两年开始致力于作物解决方案的研究与推广, 自去年3 月, 行业内组织召开作物解决方案会议以来, 今年有关作物解决方案的会议多达十几场, 以陕西农心、龙灯中国为代表的企业, 在践行作物解决方案上越来越有心得, 作物解决方案成为众多企业未来业绩增长的关键。

“飞防”是除农资电商外另一高频词汇, 特别是从2004 年开始, 中国植保无人机领域经历了摸索、研发, 如今已跨入应用阶段, 成为众多农资企业抢滩的阵地。配合无人机的发展, 飞防药剂登记也获重大进展。目前, 以广西田园、江苏克胜为代表的多家高工效植保企业已经在飞防专用药剂的研发及登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航空植保的顺利起航。

此外, 还有一部分企业在行业产能增长放缓、整体运营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 深入掘金非农业领域用药, 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目前, 中国农药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但农药市场仅位列第五, 而非农市场则位列第三。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在非农业用药领域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21 世纪以来, 尽管农药市场有所波动, 但10 余年来, 非农用药市场每年均保持稳定增长。

据了解, 与农药相同, 非农业用药领域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趋避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类别。在全球统计的621 个农药品种中, 用于非农业用药领域的产品有164 个, 其中杀虫剂62 个, 杀菌剂48 个, 除草剂47 个。

业内专家表示, 非农业用药涉及领域多, 一些在农业上被限制的药剂如氟虫腈等被发展在此应用。但是, 非农用药并非大面积推广使用, 而是在特定范围内使用, 对环境相对安全。在大多数情况下, 非农用药市场受气候、环境及价格等条件的影响较少, 发展相对稳定。

按照农药类别区分, 用于非农业用药领域的杀虫剂占比53%, 除草剂占比24%, 杀菌剂占比9%, 其他占比10%。从市场分布来看, 以个人应用所占最高, 为62%, 草坪为9%, 生活场所为5%, 木材处理5%, 季节性用药5%, 林业5%, 工业用4%, 公众健康4%。从用途来区分, 非农用农药所占比例:阔叶杂草10%, 其他杂草8% ;蚊类9%, 蚁类8%, 蟑螂8%, 蝇等其他害虫4%, 鼠类4%, 白蚁3%, 其他42%。

在将农药应用于非农领域的同时, 一些企业还在继续开发用于非农领域的农药品种。据笔者了解, 新近开发的非农业用药品种主要有四氟甲醚菊酯、甲氧苄氟菊酯、双二氟虫脲、多氟脲、磺胺螨酯等。另外, 也有不少非农业用药品种被用于植物保护领域, 目前有可能被推荐用于植物保护领域的非农业用药品种主要有双胍辛胺、氟代百菌清、1, 2- 苯并异噻唑啉-3- 酮等。

业内专家表示, 随着新农药有效成分的不断开发及现有农药品种用途的扩展, 将有越来越多的农药产品进入非农用药市场, 因而创新和开发新的农药品种也必须关注非农用途的开发。

产业变革面临严峻挑战

2015 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在这段时间里, 中国形成了包括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和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的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深远的产业革命, 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中国农药行业和全球其他行业一样, 在新一轮变革中面临严峻挑战。

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介绍, 目前, 中国可生产的农药品种有500 多个, 常年生产农药品种300 多个。2014 年全国农药产量达到374.4 万吨, 农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008.41 亿元, 实现利润225.92 亿元。2011~2014 年, 中国农药实现销售收入年均递增17%, 利润年均递增23.9%。

“但是, 国内部分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的局面没有改变, 与跨国巨头相比差距依然较大;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1%, 与国外同行相比严重不足;在产品结构方面, 产品同质化现象依然严重, 剂型结构不合理, 农药助剂研发滞后, 个别高毒品种目前仍在使用。” 孙叔宝指出, 在2020 年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的大背景下, 对农药新品种、新剂型的开发以及指导农民科学用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 国内对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也备受关注, 最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法, 国家不断制定和完善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逐步与国际接轨, 甚至比国际标准更加严格。这将促使国内农药科研和生产提供更安全、残留更低的新品种。

上一篇:低渗砂岩储层钻井完井液技术研究下一篇:解析新形势下保持油田社区信访稳定工作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