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过青春期教案

2024-04-23

如何度过青春期教案(共8篇)

篇1:如何度过青春期教案

陪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教案

主讲人:程海芹

教学内容:

青春期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也是每个家庭面临的不可回避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陪我们的孩子度过青春期呢。教学目标:

1、通过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使家长了解什么孩子的青春期,认识到家庭氛围与孩子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

2、通过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了解,找出目前我校学生家庭氛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使家长了解如何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帮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教学地点:75班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

各位家长,欢迎您在百忙之中来参加这次家长会,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陪我们的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青春期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也是每个家庭面临的不可回避的现象,而家庭在孩子青春期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也可以说成功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

二、什么是青春期:

青春期的问题,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青春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一般从10岁—20岁为青春期,当然,青春期叛逆跟男女性别、身体健康、社会环境、教育方式、人格成长、营养吸收等有关系。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青春期叛逆表现。说到这里,相信很多父母都会问,孩子们为什么会在青春期产生叛逆心理呢?这是因为青少年心理成长和生理成长与现实发生冲突的原因所致。

三、青春期的心理及特点:

1、青少年第二性征发育心理和生理成长趋向于成熟阶段时,身体内在与外在不适应发生的自然冲突。

2、自主意识的形成与自我价值感的表现。我要自己做主的主观意识很浓,抗拒一切强加于自身的外在观念。

3、好奇心很浓,求知欲很高,对一切事物充满了神秘感与窥视欲。

4、受自身生理与心理成长影响,情绪波动起伏大,浮躁不安,心绪不宁,心态不稳,容易激惹冲动,自控能力差。

5、独立意识强,但独立能力不够。表现欲望强,但执行能力不够。社会道德感很强,但分辨是非能力不够。自尊心很强,但承受压力能力不够。

6、性格表现多数因青春期情绪的自然波动变得比较敏感、多疑、过分自尊、自卑、不自信、受心理暗示性极强,遇事容易冲动、悲观、消极、不顾后果。

7、讨厌过度的啰嗦、教条式教育管理,自我价值感表现欲很强,渴望他人的肯定与认同。

8、生命的平等意识促使虚荣心增强,对事物的认知受情绪的不稳定偏向于极端意识与极端行为。

9、喜欢被适度的关注、鼓励、支持、认可、信任和尊重。

10、对于父母过分的付出与附带的期望值有很强的心理压力,这种长期的心理压力导致过分压抑的情绪产生逆反逃避心理。

四、鉴于青春期的心理问题,给予家长和孩子几点建议:

1、适当的降低一些心理期望值,是释放心理压力的最好方法。适度的给予孩子尊重、关注和鼓励,是提升自信心的最好来源。

2、积极锻炼身体,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只有健康的运动才能及时打通生命能量,疏通全身经络和情绪。

3、保持一颗阳光愉快的心,遇事多找信赖的朋友、同学或亲人倾述。因为只有及时通过健康的渠道释放掉消极情绪,才能确保身心健康能量运行,切忌强行压抑自己不健康的情绪和情感。

4、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是赢取人生最好智慧的来源。世界上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只有不想去解决的心。

5、努力找到对方的价值感并加以真诚的认同,是化解对方阻抗的最好的方式,因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感的,找到了价值感就等同于找到了生命的存在意义。

研究表明:人的成就至多只有20%归于智商,而80%则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谓的“情商”。

五、目前我校学生家庭氛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于溺爱孩子

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三口之家已非常普遍,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视孩子为中心,有求必应,竭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而“四二一”型家庭中,祖父(母)对孩子的宠爱更是加重了这一倾向。甚至在不少家庭中已经由宠爱滑向溺爱,从而使儿童的个人主义观念突出。这种一味迁就而不加引导的作法,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以己为核心做事随心所欲的坏习惯,形成自私自利、骄横任性、我行我素的性格。

2、爱慕虚荣

有些父母片面地要求孩子为自己争光争气,或为炫耀自己的孩子聪明,只强化孩子某种技能的早期训练而急功近利,忽视孩子的全面教养,追求某种表面的、暂时的成功。例如,有些虚荣心强的父母一味要求孩子冒尖、显眼、出人头地、名列前茅,如果孩子达不到理想的成绩或比不过别的孩子,就斥责、打骂,使孩子疲于奔命,精神痛苦。

3、一味追求学习成绩,忽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有些家长片面认为,教育子女就是开发智力,学习知识。学习知识就是考试得高分,取得好成绩。为了保证子女集中精力搞好学习,一切家务劳动都由父母承包,子女本来可以自己动手做的事,都由父母代劳。使孩子从小养成不劳而获的懒散习惯,根本不重视他们的劳动观点,习惯和技能的培养。有的家长只注意子女的分数,而不注意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孩子言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问题,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有的家长为了取得高分,考上重点,对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一味迁就,有求必应,结果分数上去了但却染上很多坏毛病和不良习惯。

4、忙于工作对孩子放任自流

有些家长整天为挣钱奔忙而根本没时间教育孩子,他们都觉得教育孩子太累。但在心底深处,他们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于是花钱请保姆、家庭教师,或由文化水平低的母亲辞职,在家承担对孩子的教育。

5、家长望子成龙,但又不掌握教子成龙的方法。

目前有些家长管教孩子的方式大体分为四种:一是祖传的,爸爸妈妈怎么教育我,我就怎么教孩子,对孩子的过失,不是打就是骂,不但没起到教育效果,还适得其反。有的家长总爱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对比,或者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应该怎样怎样”严重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第二种是随意,张嘴就来,想起一出是一出;第三种是金钱关系渗透家庭教育。有的孩子帮父母干家务劳动要给钱,干前还要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不给或钱给少了不干。不仅如此,有的小孩子做作业,考试得高分都要向父母要钱,把钱看成是学习、劳动的唯一动力,而不懂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它使孩子形成随心所欲,唯我独尊,有求必应的思想。第四种是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在课外报舞蹈、书法、英语、作文等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强硬地安排子女的学习时间,挫伤了孩子生动活泼的个性。

综上所述,家长应给孩子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并非装潢豪华,设备齐全,如:为他们准备一张书桌、一个书架、设置一个固定的学习角,提供孩子必需的文化学习用品,是非常必要的,这既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也便于学习。只要孩子是在进行正当的学习,家长就不要轻易去打断孩子的思路。我们常看到这种情况:孩子在学习时,家长在一旁唠唠叨叨,教导不止,还自以为在督促孩子。珠不知,这种教育方针不仅破坏了安静的学习环境,更不利于的是孩子会因此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到以后家长的说服教育效果。

还要注意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在工余时间,家长钻研业务,或通过读书,看报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不仅有益于自己,同时也有益于孩子。这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同时也给家庭营造了一种好学、向上的气氛,为孩子的学习带来促动力。须知,在一个天天行酒令、日日设牌局的家庭中,再聪明的孩子也难以成才。

六、家长畅谈学习感受,交流创造家庭教育氛围的经验。

七、解答家长提出的疑问。

篇2:如何度过青春期教案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期,我们在做孩子的时候,度自己的青春期的时候,也会有迷茫和不解,甚至反叛,性格怪异,有时会导致家里人不喜欢自己,或者是遭到父母们的强制管理,等等。青春是一个综合症,为人父母的,在经历了自己的青春期后,又要面对自己孩子的青春期。那么,应该如何在自己过青春期的基础上,帮助或者是陪伴自己的孩子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呢?

一.父母不是永远的靠山,孩子需要自己独立的成长空间

现在的父母爱孩子,那叫一个十全十美,完美到令人无法想象这样的孩子,以后在社会里还如何独立、立足?其实,许多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就如夫妻一样,双方也需要自己的某个方面的私人空间。我们不能完全把孩子保护在自己的身边,而是应该让他学会独立成长,享受自己独立成长的过程。让他经历快乐的事情,痛苦的事情,经历喜悦的事情,也经历挫折的事情,不要什么事情都父母包办。你要知道,你现在包办了,就意味着他们未来缺乏了生存的砝码。成长虽然不是个人的事情,需要各个方面的影响,可是成长还是有自己的空间的,我们没必要这样。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辈子吗?不可以。所以,为什么不在青春期的时候,给他们一点儿空间。比如让他们去尝试一下情感,失败,成功,允许他们成绩有点儿滑坡,这有什么了不起?挫折教育是对他们负责,而不是害他们。

二.父母不是永远正确的答案,孩子有时候只需要一引导

父母不可以让自己的形象过于权威,当然建立权威是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孩子有一个受制约的面。但是,家长们不要什么事情都认为自己在理,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的孩子永远是错的,有点儿事,出点儿小麻烦,就认为是孩子这样那样了,或者是有了小小的过失,孩子在辩解,就认为孩子是在撒谎,然后就是一顿政治式的教育。其实孩子的成长不是家长告诉他要怎样做,什么样的结果是对的,什么样的结果是错的。而是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在某件事情的过程里,引导孩子去尝试,去钻研,去学习,然后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方向。我们不要一看到孩子出现了误差,马上就跑过去告诉孩子,你错了,你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这样的话,孩子还有动力,还有心思再去思考,再去摸索吗?反正给他点心理暗示就是,有家长告诉我正确的方法,我干嘛还要自己去瞎摸索?

三.父母不能做独裁主义者,孩子的青春只需要共同分享

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们便会担心孩子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早恋啊,例如染上什么不良的习惯啊,例如会接触社会上那些坏孩子啦等等。首先,这是家长们不相信孩子造成的一个结局。所谓的分享孩子的青春期,应该是先相信孩子。例如孩子被告之和某个异性走得很近,你应该先相信自己的孩子讲的,而不是只听信他人的言语。如果孩子真的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事情,不要用打骂的方式去处理,反而应该学会和孩子分享这个过程。引导孩子讲出他在这个过程里,自己的感受。例如早恋。若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告诉你,他恋爱了,只是他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他,他这个年龄里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当然,你千万不要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反对他和异性来往,你要告诉他,无论你选择什么,爸爸或者妈妈都相信你,但是你也要做出让爸爸妈妈相信你的事情,在保证学习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爸爸妈妈允许你和异性走得近。然后用你曾经的经历告诉他,即使你曾经没有这样的经历,也要讲一个善意的谎言,讲明你当年因早恋而产生的严重后果。有时候这样的方式,可能不会改变孩子的早恋情况,但是至少让孩子看到了你是爱他的,你是关心他的,你是在真正地和他分享他青春期,而不是独裁者。

四.父母并不是旁观者,审事控制是关键

我们说,和孩子分享他的青春期故事是一件快乐的过程,可是,我们不能什么事情都随了他的愿。这样,你以后就无法再控制自己的孩子了。这里讲到的这个控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身自由的控制,恰当的说法应该是限制。许多事情可能孩子在没有和你商量的情况下,会自己做出自己的选择,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家长们还是要学会审事控制。比如孩子夜不归宿这事,家长们就要控制,告诉孩子,几点几点前必须回家,这是规定,必须要遵守的,不是开玩笑的。还要告诉孩子,某种行为如果超出了家庭的承受能力,是要接受惩罚的。例如,剥夺你的周末玩耍的时间,或者是减少你玩游戏的时间等等。许多事情都需要审事来控制,不能一概而论。还有,父母在处理孩子的事情上,一定要达成协议,不要一个唱这样,一个喊那样,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就算这样,也会有一方去保护他的错觉。这是不对的。

五.父母要学会做孩子的朋友,尊重平等的交流方式最舒服

你是父母,你是生他养他,给他钱花的大人,所以,你觉得你教育他,训斥他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你生气的时候,可以骂他;你暴躁的时候,甚至可以打他。不,你这样做,只能把你和孩子的关系拉得更陌生。我们都说,让父母和自己的孩子做朋友,这样的交流方式才是最正确的。许多孩子不愿意和自己的父母交流,宁可选择自己的姨或者是姑的,这让父母觉得孩子长大后会和自己变得生疏了。实际上,是父母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对了。如果你能心平气和,不把孩子当成你的私有品,而是真正把他当成是朋友的话,孩子是绝对首选和你进行交流的。我们一直在讲,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错误的家长。这话,其实真应该是中国爸爸妈妈们好好想想的。

篇3:安然度过青春期

青春期时, 孩子逐渐拥有成熟的思维, 最后转变为一个有担当的大人。孩子表现出的可能是叛逆, 可能是安静, 也可能是无所谓。而小糖友在青春期这个敏感的过度时期, 更需要得到关心, 他们需要的不仅有对身体的关心, 也需要对成长的心灵的关怀。

把握第二次生长高峰

人的一生中有两次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第一个是在出生后的一年, 身高体重都有突飞猛进的增长, 年增幅可达20cm~25cm, 而第二个生长高峰就在青春期。把握好青春期, 可能让孩子的身高突飞猛进。保证正常的增长幅度的前提是营养一定要充足, 小糖人也要在血糖稳定的情况下, 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

1.不能害怕吃主食, 谷类能供给充足的能量。

2.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水果的摄入。青春发育期对蛋白质需要的增加尤为突出, 所以膳食中应有足够的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食物;维生素A、D、C、B族及钙、磷、锌、铁等矿物质对青少年的体力及脑力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钙的摄入尤其重要, 奶及奶类食品非常合适。

3.避免暴饮暴食、偏食挑食, 更不能盲目节食, 同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有些糖友对饮食控制的较为严格, 为了减肥, 不惜采用节食的方式来达到目标。对于女孩子来说, 由于社会风气和习俗影响过多注重自己的体型, 盲目减肥。而青春期小糖友如果盲目节食, 最后难免会影响发育。

4.避免吃过多的零食, 而影响到正餐。青春期的孩子活动度比之前大得多, 身上也有一些钱, 吃不吃零食, 吃什么零食就只能依靠小糖友自己进行约束了, 而家长能做的就是给孩子进行挑选零食的知道。告诉孩子, 如果要吃零食, 就吃一些有益健康的零食, 比如有牛奶、酸奶等奶制品, 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及花生、核桃等坚果类食品。

5.养成吃早餐的良好习惯。营养充足的早餐不仅能保证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 有益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对小糖友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小糖友因为正在用胰岛素等对糖尿病的治疗, 低血糖的风险比较大, 更需要一顿合理的早餐。除了早餐之外, 必要时也可在课间加一杯牛奶或豆浆。

6.参加体力活动, 加强体育锻炼。这种经济、实用、有效、非药物又无副作用的措施, 非常适合发育中的小糖友。适量运动和合理营养结合可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人的耐久力、减少身体脂肪和改进心理状态等。同时, 更是控制脂肪和血糖的最好方法。

7.青春期学业繁重, 应注意学习紧张期间, 如考试时的营养和饮食安排。要注意这些营养素的补充, 像鱼、瘦肉、牛奶、豆制品等食物中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另外, 精神紧张可能造成糖友血糖波动, 在补充营养的同时也要注意监测血糖。

选择合适的药物

小糖友的治疗要先分型, 然后根据所患糖尿病的类型进行治疗。胰岛素是治疗1型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首选药物, 特别是在急性糖代谢失调, 长期高血糖产生高糖毒性, 导致周围组织胰岛素抵抗或小糖友, 当糖尿病分型有困难等时, 应该选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 2型小糖友的人群在不断加大。由于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用药指征和禁忌证的掌握自然要比成人复杂的多。对患有2型糖尿病的小糖友, 虽然《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表示, 口服降糖药的选择及应用基本同成人一样, 但也要注意个体化, 大多临床医生在给小糖友用成人降糖药时都是根据经验来判断用药, 这就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二甲双胍是第一个获得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批准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它在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中是按剂量计算使用的, 这和通常儿童用药按体重计算用量有所不同。2型小糖友使用的合适剂量是从小剂量开始, 根据个体情况, 逐渐增加剂量。当2型小糖友伴有高血糖 (血糖值>13.9mmol/L) 或有酮症时, 应考虑胰岛素治疗, 待血糖稳定后, 再考虑换用口服降糖药。

为心灵搭建一座小屋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 其心理特点既带有童年期旧有的痕迹, 又出现有某些成年人心理特征的萌芽, 因此, 身心发育上充满着矛盾。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女孩都有这样一种体验:觉得自己是大人了, 于是总想一夜之间成熟起来。父母的关心不再像过去那样暖融融打动心扉, 反而觉得唠叨刺耳;老师呢, 在心中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威信, 干什么都不能理解;就连平时要好的同学, 现在也不是那么亲密无间、无话不谈了, 自己一肚子的心事, 不知道该和谁谈。难怪进入第二次心理断乳期的少男少女总要感叹:“没人理解我!”“我好孤独!”

而青春期的小糖友, 已经有了一定得自我认识, 但由于心智尚未成熟, 所以认识的还不够全面:或者会因为看到控制不好糖友早逝, 认为自己也命不久矣, 索性自暴自弃, 更加暴饮暴食, 出现了类似狂躁症状的心理问题, 不再听从医护人员和家长的教导, 因而加重了病情, 使其它合并症过早出现;或者会因为看到糖友的严重并发症, 对糖尿病产生极大的恐惧感, 时时刻刻担心自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并发症, 以至于出现抑郁症状, 觉得自己任何事情都做不了。

另外, 青春期小糖友思想逐渐趋于成熟, 会考虑自己的升学、工作和终身大事等问题。但由于目前社会上对糖尿病知识的普及尚处于初级阶段, 多数的糖友和其他人对于糖尿病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使青少年病友的心理负担加重, 致使他们不得不隐瞒病情, 久而久之出现孤僻等心理问题。

篇4:男孩子如何度过青春期

这么冷的天,怎么让女生打扫清洁区,男生却在教室里呢?——我心里嘀咕着,向教室走去。

还在走廊里,我就听见几个男同学在高声喧哗、谈笑风生,时不时地还有脏话发出。推开教室门,一眼看见有的人坐在凳子上,翘着二郎腿;有的人坐在桌子上,正得意洋洋地大笑;有的人斜靠在墙壁上,抖动着双腿。教室里门窗紧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儿。

我没有责怪,只是问:“怎么还不开始值日呢?”

有个男生看见我,嘻嘻哈哈地和我打招呼说:“马上打扫,马上就打扫。”其他同学也应和:“我们打扫起来可快了,绝对干净。”“老师,我们办事,您就放心吧!”……

看他们七嘴八舌回答着、嬉笑着,却不动手,我一时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同学们,一年前我曾对你们说,现在的许多男歌星,无论形象还是歌声,都过于柔弱、绵软,缺乏男子汉气概。其实,除了歌星,现实里还有一些男人,眉清目秀、温柔文雅,三十岁了还自称“男孩子”。这类“小白脸”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简直就不像个男人……

当时你们抚掌大笑,我也没有留意。没想到,你们几个人没有成为“小白脸”——却把油嘴滑舌、不修边幅、站没站相、坐没坐相、随心所欲侃大山、劳动中挑肥拣瘦,当成了男子汉的标志。

我很惭愧。可能因为我以前高谈不欣赏“小白脸”,导致你们矫枉过正了,导致你们拒绝关心体贴他人,不再耐心细致打扫卫生。你们还是不清楚什么是男子汉。女作家王安忆在《总是难忘》中公开指出,现实生活中,“需男人到虎穴龙潭抢救女人的机会似乎很少,生活被越来越渺小的琐事充满”。所以,“男人的责任如将只扮演成一个雄壮的男子汉,让负重的女人欣赏,那么,男人则是正式的堕落了”。

易中天在《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一书中说:“真正的男子汉的特征,绝不仅仅只是高大的身材,一掷千金的‘派。一个男人,如果仅有这些表面‘阳刚的东西,却把生活中不可承受的一切都交给女人去负担,那才真正是‘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

看到这些,你们想到了什么?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文人形容社会上一些“冒牌”男子汉的几个字——粗、痞、狂、俗、侃。

粗,包括外形的粗犷和言行的粗鄙,比如你们在教室里张口闭口说脏字,学习电视《亮剑》里的李云龙骂娘,甚至故意不洗澡,让身上一股臭气……你们把这当成了豪爽,怎知道这是狂气和匪气,而不是男子气?

痞,主要是一种大大咧咧、吊儿郎当、满不在乎、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比如你们翘着二郎腿说话,或者斜靠着墙壁聊天,以及留着一头黄头发……这不过是故意亵渎神圣、挑衅传统罢了。

狂,就是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什么出格的话都敢说,什么冒险的事都敢做,在课堂上为所欲为,在教室里横行霸道。比如有的男孩子,他们把放肆地嘲笑和耍弄老师、班干部当作 “像条汉子”。其实,这除了让人感觉幼稚、傻乎乎的,真的一点也没有男子气。

还有就是俗。这里倒不指小市民的“庸俗”,而是江湖汉子的粗俗。喜欢侃,天南海北似乎什么都懂,却又不是真明白,满嘴都是流行的词语,没有一句正经话……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男子汉,呼唤男子汉,但是男子汉的标志究竟是什么呢?

回首中国古代男人的形象,白面书生太柔弱,江湖好汉太粗野,这都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呼唤的男子汉形象是既真诚又刚勇,既英武又儒雅,或多才多艺、或多情多谋、或英武刚烈、或耿直侠义、或“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何等令人向往?

你们想一想,这是否是自己的努力方向呢?

正值青春期的学生,对自己往往没有正确的定位,个子已经很高,心智却不成熟,往往无法无天,想去触犯秩序和社会的法律、法规、校规、校纪。眼睁睁看着学生被处分,我惋惜而又痛心。同时,有的同学与别人相处说话很冲,似乎满身是刺。他们认为做人强硬一些才够“爷们儿”,才是男子汉;还有的同学恃才傲物,迎来挫折重重……

因此我写下了此信。

同学们:

以前给你们写过好多信,今天我想送给你们一句话:“夹着尾巴做人。”

夹着尾巴做人,绝不是让你们奴颜婢膝,而是不要过于张狂。尤其是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叛逆心强,容易和身边人发生摩擦。你们看看现在我们学校因违纪被处分的同学,哪个不是因为在校规面前过于嚣张!所以,你们在法律、纪律面前要夹着尾巴做人。同时,我建议同学们现在时时刻刻要想的是:能经常影响我情绪的,就是身边的同学、朋友、老师,所以,你们日常在教室里,要有这样的心态:“你高兴了,我就高兴。”为什么呢?因为身边的同学若整天不高兴,说话夹枪带棒,你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伤害。所以,你们要多说让同学高兴的话,多做让身边人开心的事,不要由着自己性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就是夹着尾巴做人。

就拿我孩子的医生苏大夫为例吧!苏大夫本是一所大学门诊部的大夫,工作是比较轻松悠闲没有压力的,偏偏他从年轻时就开始研究肺病和血液病,取得了一定成绩,尤其是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方面成果突出,甚至在全国同行里都有一定名气。于是,种种打击、磨难都降临了,有的领导甚至说他“不务正业”——这真是一个让人感觉最可笑的评论。一个医生研究病例,在业内有了一定影响,找他治病的人越来越多,他可能真的增加了收入,但这是他的劳动所得啊!怎么能叫“不务正业”呢?

“夹着尾巴做人”这句话,是苏大夫经常告诫病人的话。他要病人夹着尾巴做人,因为“你是病人,你需要别人照顾,你不能以病卖病折磨亲人”;他让病人家属夹着尾巴做人,因为“你要为亲人看病,工作免不了要受影响,这就给同事带来了麻烦”;他让才华横溢的人“夹着尾巴做人”,因为“别人没有才华,你的才华露出来已经招人嫉妒了,你再趾高气扬的,就会被敲打的……”

再向深处想一想,“夹着尾巴做人”这句话,更适合我们整个人类去琢磨。

曾有朋友听说我是素食主义者后问:“你怎么回事啊?忽然就吃素了。”我回答:“我觉得动物和我们是平等的,是一样有生命的。以前不明白这些也就罢了,现在明白了,自然要从自我做起。”

朋友说:“我觉得猪和羊来到世间,就是被人吃的。它们是为了让我们吃才存在的……”这便是哲学家培根所说的“种族假象”。

“种族假象”,即把人类种族的需求,当作唯一的判断标准,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为了人而存在的。譬如说:苹果之所以这么红,是为了要引起人的食欲;猪之所以这么肥,是为了要提供我们营养;狗之所以会叫,是为了要替人看门;太阳之所以会出来,是为了要照耀人们。这种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为了人而存在,一切的价值都是以人为准的想法,就被称作“种族假象”。

“种族假象”会使人类变得过于主观,会让人变得无所顾忌,而且“种族假象”会造成某些难题无法解释,就以蚊子来说,蚊子到底有什么用?它对人类而言并没有什么好处!由此可知,有些生物并不是为了人类才被创造出来的。

所以,当我明白了这些,便感觉人类太张狂了,把地球弄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把草莓催生得像苹果一样大;任意喷洒农药杀害昆虫,结果昆虫的耐药性越来越大,蔬菜水果上的农药毒性也跟着增大,偏偏人类因为常用抗生素的缘故,抵抗力却越来越小……人类张狂,最后害的岂不是自己?所以,我们整个人类啊,都应该夹着尾巴做人!

爱你们的老班:李迪

篇5:家长如何陪子女度过青春期

家长如何和青春期子女相处

青春期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大约在十一十二岁-----十六十七岁之间,青春期属于特殊时期,又称成为危机期,或大动荡阶段。孩子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独立性得到迅速发展,做父母的我们应欣赏并感到享受,而不是觉得完全失去了控制,我们应做好准备,家里将出现一个青少年。要了解青春期子女将出现那些心理生里方面的变化。

首先到了青春期,青少年身体急速成长,性机能快速成熟,激素大量产生,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而心理发展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因而出现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激素得变化,是少年情绪发生巨大的变化。难以抑制愤怒,容易产生暴力行为,他们向他们的父母一样感到困惑,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家庭应避免陷入愤怒----喊叫-----侮辱----伤害综合征。这是个陷阱。这个陷阱掉下去容易出来难。

青少年为什么感到愤怒呢?少年的愤怒也是一个信号,表明有什么事情不对头,他自己有什么事情不对,别人有什么事不对,世界本身有什么事不对。孩子逐渐长大,这就像飞机从天空到陆地的着陆过程。我们把它比喻成降落阶段,在这个迅速向世俗生活降落的艰难过程中,他不可避免的被推到地上,少年的心灵产生了一种渴望,渴望地球上的精神家园,渴望归属,渴望自己创造性的努力得到支持。渴望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但是,一个矛盾解释了少年的这些深层的渴望,当他们仍受情感支配的时候,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已经觉醒,开始能够真正思考事物,但他仍然受情感的支配。降落阶段的青少年用他们的心看世界,寻找爱美合作和交流,不幸的是,他们发现的往往是丑恶和偏见;家庭关系的矛盾和误会,不得不过早地面对成人的艰难和责任,他们发现生活是艰难的,他们对观察到现象感到失望,他们经历了近乎绝望的孤立和寂寞。青少年的愤怒是从渴望、害怕、需要成长中爆发出来的。这愤怒既不是错误的;也不是不道德的。当少年痛苦的感觉到某些事情在变化时,愤怒便是对这种感觉的自然反应。他们很难控制这种情绪,对这些强烈的情绪,他们往往向我们一样感到困惑。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要理解他们,不要和青春期子女冲突。

其次是青春期的迷恋,偶像崇拜问题,我们大多数人都记得少年的迷恋是如何有苦又甜,没有能力拥有自己渴望拥有的东西,会无意识地希望自己迷失于对方,希望被关注、被赞美、被爱。少年迷恋的重要性很容易被父母和其他人忽略。迷恋是一个降落伞,能在少年向地球降落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帮助,帮助少年减速滑翔。

少年为了应付现实生活中感到失望的痛苦,他要找到特别的朋友,一个知趣相投的人,这个人可能是他最喜欢的老师,可能是和一个受欢迎的电影明星。一个鼓舞人心的师长,一个青年群体的领袖,一个年轻的平易近人的师长,朋友的哥哥或姐姐,或者同班同学。这些最爱在少年内心深处开花,时常达到令人不安的着迷的程度。只要醒着,他就会想着这个人,他说什么,他穿什么或者他做什么。做被日梦与她在一起,被他爱、被他追求。任何对这个人相反的意见,特别是父母的意见,都会遭到他的摈弃,甚至使他的的崇拜更强烈。当他们集中与对什么的爱慕或敬仰时,他们降落的速度减缓了,在一段时间里占据了他们的注意。世上无完人,当迷恋的对象为少年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关系和一个正直的榜样是。他们的渴望之洞就会被创造性的、有意的活动填补。家长懂得少年迷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会鼓励少年通过社会服务、公开反对不公平,通过探究、质疑权威人士的观念和意见去认识世界。

父母应直接与青少年交流沟通,给他们及时正确的信息。青少年是最容易受影响的。做父母的要帮助我们的青少年,帮助他们培养自律,设定家规限制界限、保护我们的孩子安全。在儿童阶段为保证孩子的安全我们为他们设立的篱笆墙是实际的篱笆。当我们的孩子成长为青少年,他们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的忠诚和责任感减少了,他们更不愿意分担家务,不愿意遵守家规,他们就像倔强的小马驹,开始学着反抗,跳过为保护他们而修筑的篱笆墙。成长的驱力推动着他们想要奔向那更率、更宽广的草原。如果没有父母的密切介入,那个保护他们安全并指导他们行为的篱笆墙就会残破,甚至倒塌。因此,做父母的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喜欢我们,努力成为孩子的一个好伙伴,对他们开放、公平、客气。

对处在降落阶段的青少年设立的篱笆墙应该足够矮,给他们以探究的自由,这对青少年发展独特的自我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篱笆墙又要足够高在青少年面临外面的世界的困扰和诱惑时能为他们提供保护和指导。在青少年降落阶段,需要父母天天介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他们的心态和情况变化如此迅速,如果不特别流出固定的时间与青少年对话,没有人能保持对青少年的了解,我们需要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保证青少年的安全。父母密切的监管意味着我么要知道以下内容:他们按时上下学

他们已经完成了家庭作业 他们平时与谁在一起 他们的友谊是适当的 他们在一起做什么 他们在那里做

他们的钱是通过合法途径赚来的 他们参与家庭生活 他们对家务事是负责的

倾听积极的意图:尽管我们已经成熟,有时我们也很难表达我们的意思,很难清除的对别人说出我们的需要,青少年受他们的情感支配,经常脱口而出与他们想要说的或需要的意思相反的话,当我们倾听他们的言下之意时,我们就能打开一扇通往他们灵魂的门,就会有真实的交流和理解。没有什么比“再多谈谈”,“我能帮什么忙”,“你看起来生气了”等这些话更能化解激烈的冲突。在与孩子的任何接触中,一开始就要倾听积极的意图,把我们的位置从对手变成联盟者。我们太容易忘记我们和青少年子女是一边的,我们和他们需要和想要的是一样的。倾听青少年积极的意图,可以跳出只注意消极行为和失败的陷阱。无论我们青少年的语言和行为如何,他们都在表达一种需要钱,一个想法,一条意见或请求帮助与理解。“我理解你说的”并不像许多人担心的那样,意味着“我同意你说的”。作为成年人,在我们承认青少年的意见、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同时,也要坚持我们自己的意见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刚刚进入思维阶段的青少年的自尊,我们要支持他们,努力表达他们的想法。这样就能帮助他们逐步走进青少年发展的下一个阶段。

少惩罚,多注意关系

教育有方的父母,不是的工头,手持皮鞭,随时准备惩罚每一个每一个小的过错纠正每一个尚未发展好的理论。我们家庭的领导者,寻找我们青少年子女行为的意义和积极的意图,发展他们的内部引导。

篇6:如何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青春叛逆期

我是一个14岁男孩子的妈妈,应该说我还是一个比较负责人的妈妈,从生下来的那天起一直陪伴孩子,关注孩子,了解孩子,很努力的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朋友、大姐姐。我自己觉得孩子的童年过得还算幸福,和孩子处得还算愉快,孩子有什么事和想法都要告诉我。可是到了12、13岁开始,感觉孩子越来越爱对嘴,大人说东,他偏说西,你着应该这样弄,他偏说要那样弄,反正就是对着干。起初,我很冒火,每次感觉他在对嘴的时候,老是使劲的吼他,想通过声音和气势压制住他,可是我发觉不奏效。有时候自己心里不愉快的时候,甚至扔、砸东西,碗筷的破碎声仍然没有震慑住孩子的叛逆。后来我想这样也不是办法,就在网络上搜索孩子为什么会这样?通过查找才明白,每个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都会出现所谓的叛逆行为,实际上这种行为是孩子想证明自己长大了,不想家长过多的管束。有时候还是都处在一种不能自控的状态中。

了解了这些后,我的心理也平衡一些,对孩子的对着干行为也不那么厌恶了,还经常夸奖他学习生活中进步的地方,他对着倔强的时候,我还笑着说:随便你了,不想跟你争了,妈妈知道你生病了,得了青春叛逆病,我们家儿子长大了,也进入青春了,跟一个病人有必要争吗?孩子听后总是不好意思笑笑。就这样我们两母子顺利的度过了青春叛逆期。

篇7:如何度过青春期教案

摘要:教育游戏的应用除了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外,还能存放他们“无处安放”的青春。本论文旨在阐述教育游戏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尤其是对其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促进其健全人格完善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育游戏 青春期 道德品质 健全人格

中学生的教育难度远远高于小学生和大学生,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有繁重的课业压力,而且和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意气风发,渴望挑战,对生活充满激情,可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又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读书上,做题上,希望教育游戏能解放他们的青春,为他们的青春增添更多的色彩,使他们能更轻松的面对未来。

一、青春期的苦恼与困惑

青春期一般指10-20岁,它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人的生命历程中最具华彩的一章,是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人在生理上要经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在心理上要经历一系列重大的转折。卢梭在《爱弥尔》中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出生两次,第一次是为了生存,第二次是为了生活。首先是作为人而诞生,其次是作为男性和女性而诞生,即第二次诞生。”青春期是人的第二次诞生,在这一时期,无论男生或女生都需要认真对待自己生理和心理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一)青春期急剧的生理变化需要中学生正确接纳

青春期,人的身体将发生明显的变化。性机能的发育成熟,对少年期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它刺激了学生成熟意识地觉醒;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多异性交往和性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进入青春发育期后,有些学生不习惯自己的身体急速的增高和性征的突然变化,害羞或腼腆起来;有的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发育较晚,和别人不一样,产生忧虑、苦闷等不良情绪;有的学生认为自己长得丑而自卑、孤独;有些学生因性征的突变而惊慌、不知所措; 有的背后议论、耻笑同伴的突变,造成学生之间的矛盾和摩擦。

(二)青春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需要认真对待

过渡性是少年期学生心理发展的根本特征。少年期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变化大、周期短的特点,并且充满着依赖与独立、幼稚与成熟等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有些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知识和心理卫生常识,不能有效地进行调节,会出现许多心理烦恼。如,不能独立的烦恼、闭锁心理带来的烦恼、多变的情绪带来的烦恼、对性意识的苦闷与烦恼等。若处理不好心理矛盾、排除不了心理烦恼,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

(三)如何与异性同学正确交往是中学生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异性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异性交往在个体成长历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中学生心理萌发的异性吸引是性心理和性生理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正常的自然表现。对中学生而言,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而且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研究表明,男女中学生的交往有利于增进对异性的了解,丰富自身的情感,扩大社会的交往范围,增强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促进个性全面、健康的发展。

但现实生活中,在男女同学交往方面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有的受闭锁心理的影响或对交往缺乏必要的认识,不愿交往;有的没有掌握交往的原则、方式,不能进行很好的交往;有的不能把握交往的分寸,交往过密······这些都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二、网络成瘾症逼近中学生

2003年2月26日,民盟北京市委发不了题为“关于电子游戏与未成年人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他们在对北京市9个区县的600余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后发现,88%的学生玩电子游戏,昼夜连续(20小时以上)玩过电子游戏的学生达7%,14.8%的学生患有网络成瘾症。这份报告提供了中学生接触电子游戏情况的有关数据,分析了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症的情况,并呼吁警惕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症”的蔓延。

未成年人有由于社会认知不足和自我防护意识缺乏,沉湎于游戏会引发违法犯罪,带来游戏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伤害。同时,网络游戏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具有文化内涵的计算机软件,内容情节和背景信息必然反映制造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制造国的特征,未成年人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必然在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上受到影响。

(一)网络成瘾带来心理和躯体的疾病。报告指出,网络成瘾不仅影响人的心理,还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焦虑、忧郁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同时,由于玩游戏时全神贯注,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姿态,眼睛长时间注视显示屏,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睛疼痛、怕光,适应能力降低,脖子酸痛,头晕眼花等。本次调查显示:玩电子游戏后感到眼睛通的占36%,脖子酸痛的占27%,头晕的占15%。还有,沉迷于网络游戏容易使未成年人减少人际交流,产生自闭倾向,甚至会患上“电脑自闭症”.(二)网络成瘾使在校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目前,在校生因迷恋网络游戏而使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现象日益普遍。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容易上瘾,很难控制自己的占65%;玩起来就没完,自己控制不了的占18.1%;总想玩游戏,不想上学也不愿做作业的占5%;认为花时间和精力玩游戏会使学习成绩受影响的占73.4%。

(三)网络成瘾引发社会难题。电子游戏一般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内容。未成年人长期完飞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会使他们模糊道德认知,淡化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因玩电子游戏性情变暴躁的占27%;玩游戏与校园暴力相关的达29%。

三、教育游戏应运而生(一)教育游戏的源起

教育游戏是严肃游戏的一种,是专门针对特定教育目的而开发的游戏,具有教育性和娱乐性并重的特点,是以游戏作为教育的手段,设计游戏的时候以成熟的教育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取得教育性和游戏性的平衡,从而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完成教育过程的产品实现;教育游戏属于严肃游戏的一个分支。

严肃游戏是指以那些以教授知识技巧、提供专业训练和模拟为主要内容的游戏。严肃游戏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诞生以来,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医学、工业、教育、科研、培训等诸多领域。

在2004年和2005年“严肃游戏峰会”(Serious Games Summit)上,参与会议的大多数人对严肃游戏的定义是:

1)远远超越传统游戏市场的互动科技应用,包括人员训练、政策探讨、分析、视觉化、模拟、教育以及健康与医疗;

2)能够解决其他方面的问题,诸如训练军人适应异国的文化、让人们在工作时发挥团队精神、教导儿童理解科学原理。

该会议所提出的严肃游戏定义的重点体现在作用和形式上面。从游戏者的角度上来说,如果严肃游戏没有可以让人着迷的魅力,那么这所谓的严肃游戏和教科书之间的区别也就不在存在了。严肃游戏的本质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严肃游戏远远超越传统游戏市场的互动科技应用;第二,严肃游戏也同时具有传统电子游戏的本质特征。

对于教育游戏教育价值进行研究的是美国著名游戏设计师、教育专家Marc Prensky,他在《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中详细论述了基于数字游戏学习的概念、效果以及游戏在教育、军事和培训中的应用和对于孩子们学习、成人工作产生的作用,并指出21世纪的学习革命不是课程的数字化,学习的网络化,也不是无线、宽带、即时学习和学习管理系统的出现,真正的学习革命在于学习不再伴有“痛苦’。游戏与教育的结合将改变“学习是苦差事”的传统观念,实现“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的理想状态。

(二)教育与游戏的结合大致分为三个层面

(1)感性认识层面。游戏中不会表现强烈的教育目的,但由于游戏本身蕴涵着积极的正面的内容,体现了民族的、科学的、文化的内涵,使用者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性上产生认识,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2)理性接受层面。游戏中出现的学习内容,通过与游戏的整合,学习内容与游戏自然融合,游戏和学习互为手段和目的。

(3)过程主导层面。将教育游戏用于课堂教学环境,由教师来引导或主导学生完成相应的游戏,并因此完成授课计划。

四、教育游戏伴您健康成长

(一)教育游戏可以为建构主义环境下的学习提供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教育游戏有利于创造虚拟的情景;

2、教育游戏中,学生更容易学会合作;

3、教育游戏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

4、教育游戏的趣味性有利于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以建构主义理念开展的教学有利于培养21世纪的新型人才,而教育游戏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能够提供适合的情境,丰富的资源,为学生的合作精神积极主动的发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所以,教育游戏能够体现现代教学的理念,培养的人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二)教育游戏的优势 教育游戏可以让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愉快地进行深度有效的学习。概括起来,教育游戏有以下六点优势:

1、个性化趣味性学习。教育游戏如同网络游戏一样,有一定的情景和规则,但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强制达到的效果,游戏者可以创建自己的角色,根据自己的喜好、智力和想像发挥自己的特长进行探索。

2、培养学习者对计算机操作的兴趣。对计算机初学者来说,游戏是促使他们熟悉计算机操作的捷径。通过一些游戏的比如泡泡堂、超级玛丽等游戏的下载、安装熟悉计算机的操作。而且这些益智类游戏可以锻炼游戏者的思维能力、反应速度和合作能力。

3、研究性学习。教育游戏为游戏者提供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平台。学习者需要摸索、认识教育游戏的环境,利用游戏中提供的或者互联网上的资源,利用教师、家长、同伴的帮助进行研究性学习。

4、归属、认同和社会化。在学习者进入游戏遇到困难,寻求其他人帮助的时候,他的人际关系也就开始了,每个人都渴望与他人接触、联系、建立友谊,通过游戏中的竞争合作,游戏者必须学会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学会合作,学会相处,逐渐社会化。在游戏过程中,同伴之间的互相帮助会让学习者感觉的被关注以及归属感。同时在游戏中,通过努力的成功也会得到同伴的认同,提升游戏者的威望。除此之外,在教育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必须给予学习者足够的信任和选择的权力,相信他们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对于学习者,这也是一种很大的鼓励和认同。

5、自我实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努力的结果被人接受,受人关注。但在现实中,家长、教师的主导使得学习者很少有机会做到自主选择,在教育游戏中学习者完全处于中心地位,他可以不受约束的活动和思考,有选择的自由,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想象实现自己的想法。教育游戏中相对自由和权力有利于满足学习者自我实现的需要,不仅如此,还有利于培养独立探索,独立思考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6、潜移默化的提升学习者的道德认识,加强学习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教育游戏中游戏者必须遵守一定的网络道德规范才能自由行动,才能顺利地获取帮助,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自觉遵守网络道德;游戏通常存在竞争,学会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而如果在竞争中失败,学习者更要学会面对自己的失败,网络中鼓励的语言比如“你可以做到更好!”而不是现实中的责备。这样可以让学习者重新找到自信,增强心理承受力,而不会轻易放弃。

综上所述,我们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通过教育游戏还能很好的进行自我教育,尤其是对自己意志品质,比如坚持、独立的作出判断、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等方面。最后,我衷心的希望那些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同 5 学们能接触到教育游戏这个真正的“绿色游戏”,也希望广大的家长朋友们能来关注教育游戏,愿它成为您和孩子实现良好沟通的一个途径。

参考文献:

《游戏的教育应用价值研究》尚俊杰 庄绍勇

----------09年第1期《数字娱乐与教育研究》

《教育游戏的思考》刘志强 万华明 顾邦军

篇8:如何度过青春期教案

青春期孩子的个性特点

1.不平衡性

青春期是个体在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上走向成熟的时期, 正处在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 处于与儿童的外界获得时期相对应的内部获得时期。也就是说, 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具有异时性和较大的不平衡性。

2.动荡性

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发展同道德或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 一方面创造了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和社会意识发展的条件, 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 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

3.自主性

青春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时期, 即心理上的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 自我意识的明显加强, 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 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 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

4.前瞻性

青春期是连接过去与将来的中介环节, 是从过去通向未来的过渡阶段。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有着最广阔的未来前景和最佳的前景距离, 他们对发展与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 发展与未来是青少年最向往也是最广阔的领域。

5.进取性

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育成熟, 心理上的迅速发展, 使青少年精力充沛, 血气方刚, 反应敏捷, 上进心强, 不安于现状, 富于进取, 颇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6.闭锁性

青少年不像儿童时期那样经常向成人敞开自己的心扉, 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采, 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 心理的发展呈现出闭锁性的特点。心理发展的闭锁性使青少年容易感到孤独, 因此又产生了希望被人理想的强烈愿望。青少年热衷于寻求理解自己的人, 找“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 对知心朋友能坦率地说出内心的秘密。

青春期孩子不健康的心理表现

青春期的孩子由于处在身体发育、知识和生活经验尚不充足的特定时期, 故可有不健康的心理表现, 当发现时应当及时纠正, 以免酿成大病。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忧郁

由于种种原因, 青少年会出现闷闷不乐, 愁眉苦脸, 沉默寡言的现象。患上糖尿病就更加让孩子们闷闷不乐。如果长时期地处于这种状态, 就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2.陕隘

即斤斤计较, 心胸太狭窄, 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 爱钻牛角尖。

3.嫉妒

当别人比自己好时, 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 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4.惊恐

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怖感, 如怕针、怕暗、怕鬼怪。轻者心跳厉害、手发抖, 重者睡不着觉、失眠、梦中惊叫等。

5.残暴

有点小事自己不快, 便向别人发泄, 摔摔打打骂骂咧咧, 有的则以戏弄别人为自己开心, 对别人不尊重。

6.敏感

即过敏, 多疑, 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 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 为此而喜怒无常, 情绪变化很大。有的小糖友一听到别人说“糖尿病”这三个字的时候, 情绪就会很低落。

7.自卑

对自己缺乏信心, 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 无论在学习上, 还是在生活中, 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 抬不起头来。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 对自己都缺乏情趣, 压抑感太强。

糖爸妈应该如何做

在1型小糖友的家庭中, 糖爸糖妈常常会因子女失去健康而极度悲伤, 因而会增加小糖友的恐惧和不安全感。这时糖爸糖妈应控制自己、尽快消除恐惧和顾虑, 因为此时家长的情绪会影响到小糖友, 所以糖爸糖妈在小糖友面前应镇静自若, 以使他们能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小糖友, 因为心理的变化可能会对血糖的控制有所影响。那么, 糖爸糖妈应该如何做呢?

1.心理辅导及社会支持。糖尿病的治疗仅凭药物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与积极有效的心里辅导及社会的支持相结合, 才能使孩子像正常孩子一样健康成长。然而, 父母在得知孩子得了糖尿病后, 这种沉重的打击使家长容易出现悲伤, 自责, 焦虑, 气愤, 失望, 压抑等情绪, 或是终日担心, 害怕, 不知所措, 到处投医, 殊不知, 家长的负面情绪, 家庭的不良气氛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2.认真学习糖尿病知识。从正规渠道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 配合医生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生活和疾病。家长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学会科学管理孩子的日常生活, 就会从焦虑害怕中解脱出来。

3.塑造孩子的正常个性和人格。家长的心态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家长一定要明白, 眼泪是救不了孩子的。得知孩子突然患糖尿病, 肯定会紧张害怕, 有所顾虑了是正常的。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门诊辅导, 积极调整心态, 家长的情绪有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心态。家庭和睦, 父母的关心支持是孩子战胜疾病的基础。孩子和父母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尊重, 相互信任的和谐气氛不仅对孩子的个性、人格的塑造极其重要, 对糖尿病的控制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从毛泽东看当代大学生 读《毛泽东传》有感下一篇:培智学校爱生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