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2022-06-25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产业发展工作方案》,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第 1 页 共 4 页

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Work Plan For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第 2 页 共 4 页 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优质服务为前提,以加强行业管理为基础,以建设大旅游为着眼点,以旅游宣传、旅游招商为突破口,努力实现我市旅游产业全面、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工作目标

XX 年,全市各景区(点)接待游客总数 105 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实现 12.24 亿元、直接收入实现 2.31 亿元、拉动相关产业收入实现 9.93 亿元,总创税 6813 万元、直接创税 1848 万元、拉动相关产业创税 4965 万元。

三、推进措施

(一)修编旅游规划,确定产业布局。紧紧围绕“中国雪都•多彩尚志”这一定位,突出“银、绿、红、土、墨、金”六色旅游格局和“一心、一线、八大景区”框架,准确定位市场、定位前言:活动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活动所指定的书面计划,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对具体将要进行的活动进行书面的计划,对每个步骤的详细分析研究,以确定活动的顺利,圆满进行。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 3 页 共 4 页 主题、定位形象,高标准完成全市旅游总体规划修编及旅游产品布局、景区规划设计等控详规划,搞好旅游目的地的策划和运作。

(二)加大引资力度,全力打造“两园”。一是打造帽儿山生态旅游产业园区。拟建 50—100 栋产权式旅游度假酒店;修建3000—4000 平方米的帽儿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游客接待中心;修建XX0 平方米停车场 2 处;建设帽儿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医疗救护中心1 处;建环保旅游公厕 5—10 个;对帽儿山生态旅游度假区进行全面环境整治,连通各景区之间道路,并且进行硬化,全力打造“冰城后花园”和四季特色游的北方名镇。二是打造赵尚志纪念园。项目计划 4 月开工建设,10 月正式对外接待游客。成立尚志公园管理处,具体履行对公园的管理、开发、招商、经营、维护等工作。

(三)挖掘节庆文化,努力办好“两节”。结合哈尔滨打造“冰城夏都”活动,办好第二届中国雪都•尚志滑雪节、第二届亚布力森林音乐节两个节庆活动。

(四)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坚持从行业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入手,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强化服务质量监督。加大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力度,规()范执法程序,促进旅游市场持续良性发展。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旅游行业的整体水平。

(五)强化宣传促销,开拓客源市场。加强客源市场调研,制定相应的宣传策略,适当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媒体广告、新闻

第 4 页 共 4 页 宣传、参加展会等形式,开展宣传促销,开拓客源市场。积极与省内外各大旅行社联系,强化区域合作,联手开发市场。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第二篇:《2011年推进物流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转发2011年推进物流产业发展

工作方案的通知

豫政办 〔2011〕28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省发展改革委制定的《2011年推进物流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四月二日

2011年推进物流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省发展改革委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根据省政府实施八项关键举措的工作要求,结合落实《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紧紧抓住当前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以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郑州新加坡国际物流产业园、综合保税区和航空港物流园建设,优先发展食品冷链、医药、钢铁、汽车、家电、邮政快递、农副产品等行业物流,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加快完善航空、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成投用一批专业物流园区、区域分拨中心和配送网络,加快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推动全省现代物流业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

二、工作目标

2011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超过950亿元,增长17%以上。物流功能区、专业园区和分拨配送网络建设步伐加快,物流服务和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全面启动,重点规划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郑州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30亿元,增长20%。

―――实施物流业提速计划,加快推进80个投资规模超亿元的物流项目建设,其中超10亿元项目24个。郑州国际物流园内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

―――大力培养和引进龙头企业,培育营业收入超10亿元物流企业10家,引进国内外物流龙头企业10家。

三、重点工作

(一)加快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按照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的原则,以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为抓手,统筹推进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

1.支持新加坡国际物流产业园建设。协调新加坡国际物流产业园尽早挂牌,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模式组建园区开发公司,全面启动开发建设工作。着力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力争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重点支持丰树物流、安得物流、宜多果蔬冷链物流等项目落地开工,吸引招商局物流公司、宝供物流公司、普罗斯公司等知名企业入驻。(郑州市政府牵头,省商务厅参加)

2.加快航空物流发展。抓好规划引导,加强战略合作,大力发展航空物流,推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建设全国重要的航空货运物流中枢。大力吸引国际货运航空公司来郑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空桥货运航空公司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为基地开辟欧洲货运航线,加强与美国联合包裹公司、联邦快递、顺丰公司等国内外知名快递企业的合作。加快重组河南航空公司,全力发展航空货运业务。加快改造扩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现有货站,将货物处理能力提升至30万吨/年,支持2万平方米临时国际货站建设,启动机场第二货站建设前期工作,积极申建航油保税仓库,提高航空物流集散处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省民航办牵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管理有限公司、省发展改革委、郑州市政府、郑州海关、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参加)

3.完善保税物流体系。加快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二级监管仓库、货站和道路、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验收设施工程(一期),尽早实现封关运行。启动郑州出口加工区调整扩区工程前期工作,支持河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扩展保税物流业务,支持洛阳开展出口加工区申建,完成郑州铁路一类口岸搬迁。积极

推行跨区域通关模式,完善“一站式”通关服务功能,提升通关效率。(郑州市政府牵头,省民航办、郑州海关、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府国资委、郑州铁路局参加)

4.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郑州国际物流园交通基础设施,尽快完善“两横两纵”交通路网,加快南三环东延、航海路东延、前程路北延、中信路南延建设,支持万三公路、国道310改线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双汇集团等企业铁路专用线,推进新加坡国际物流产业园、新安路两侧等重点区域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郑汴物流通道。(郑州市政府牵头,省交通运输厅、郑州市铁路局、开封市政府参加)

(二)推动重点行业物流发展。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建设一批重点专业园区、分拨中心和配送网络,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行业物流发展平台。

1.食品冷链物流。加快双汇郑州物流中心、众品许昌冷链物流园、尚正肉制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强与英格兰公司、三井物产公司等国际知名冷链企业的战略合作,积极引进中铁联集公司建设铁路冷藏集装箱物流基地。(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和有关市政府参加)

2.钢铁物流。加快推进华丰钢铁物流园、新乡华亚钢材物流园、金马钢铁加工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支持中储郑州中心、华丰钢铁公司等企业拓展增值业务,完善配送网络,加强与宝钢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太钢集团等生产企业战略合作,承接沿海沿江钢铁物流产业转移,为装备制造、汽车等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和有关市政府参加)

3.汽车物流。加快推进郑州风神领航物流园、豫鑫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依托海马公司、日产公司等生产企业,吸引嘉里大通物流公司、安吉天地物流公司、长安民生物流公司等知名企业建设物流基地。(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和有关市政府参加)

4.医药物流。积极推进国药郑州医药物流中心和安阳、商丘、洛阳医药配送中心建设,支持华润爱生现代医药物流园、九州通医药仓储配送网络等项目建设,完善医药物流分拨配送网络。吸引北京医药公司、上海医药公司等知名企业来豫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卫生厅、商务厅和有关市政府参加)

5.家电电子产品物流。支持富士康物流配送中心、人民电器河南总部基地、格力电器仓储中心、美的漯河分销中心等区域分拨配送中心建设,提升郑州区域性家电电子产品物流中心地位。(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和有关市政府参加)

6.邮政快递物流。加快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建设,支持美国联合包裹公司、顺丰公司、圆通公司等快

递龙头企业建设区域性快件分拨中心。(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邮政管理局和有关市政府参加)

7.农副产品物流。依托大型涉农流通企业和专业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物流。支持省农资物流仓储配送体系、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一期)、河南阳光粮油饲料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商务厅、粮食局、供销社和有关市政府参加)

(三)发展壮大物流骨干企业。坚持培育与引进相结合,加快发展壮大物流市场主体,形成以大型物流企业为龙头,本土企业和引进企业、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相互促进、竞相发展的格局。

1.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围绕沿海制造产业转移,加大产业链式招商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总部型物流企业和采购基地、配送中心落户河南。支持与实力雄厚的国内外物流企业合作,实现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嫁接。全年争取引进10家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建设一批企业区域总部、物流中心。(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商务厅和有关市政府参加)

2.培育发展本土骨干物流企业。推动物流资源整合,创新供应链管理,培育形成一批规模较大、管理先进、竞争力强的物流龙头企业。支持万里物流公司通过兼并、参股、新建等方式,建设50个左右物流配送网点,开展以“甩挂运输”为主的专线运输业务。支持郑州交运集团做好宇通公司、日产公司等生产企业汽车零部件配送业务,拓展保税物流配送业务。支持众品集团开拓华东地区市场,完善冷链物流网络。支持豫鑫公司加快建设物流配送中心一期,启动二期,再建设一批省内外物流配送网点。(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交通运输厅和有关市政府参加)

3.推动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支持制造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新型战略联盟,再造内部业务流程,剥离外包物流业务。制定完善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制造业企业剥离内部物流业务,对因剥离物流业务新增的地方税收部分,可由同级财政在三年内按一定比例奖励给原企业。选择30户工业企业开展内部物流业务剥离试点,选择30对制造业和物流业企业实施联动示范工程,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扩大范围。(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政府国资委、省交通运输厅、邮政管理局和有关市政府参加)

(四)加快物流信息服务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1.支持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积极研究制订河南省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完善平台运营机制、投融资机制、配套政策和标准规范,力争今年开工建设。支持洛阳、安阳等市物流信息平台和农资、医药、

钢铁等专业信息平台与省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加快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完善机场航空物流数据中心、业务集成系统等。依托中电科集团二十七所等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物联网研发和推广运用。(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民航办和有关市政府参加)

2.建立完善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运输、仓储、装卸、包装等环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改造,逐步统一物流信息交换标准。重点选择一批大型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对标准化示范企业和项目给予一定资金支持。(省质监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参加)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物流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通报物流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规划、用地、产业政策、综合交通、管理体制等重大问题。制定物流业发展考核办法,把现代物流业发展纳入考核范围,细化部门分工,落实目标责任,对主要指标、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由省政府通报年度考核情况。建立完善全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完善联网直报制度。组建省级物流行业联合会,牵头开展专项规划制定、政策研究、信息统计、咨询服务、人才培训等工作。(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统计局、交通运输厅、民航办、郑州铁路局、郑州海关、省商务厅、工业与信息化厅、省政府国资委、省邮政管理局、工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国税局、地税局、质监局、郑州市政府等参加)

(二)抓好规划衔接实施。按照《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和郑州国际物流中心战略规划,加强省、市各类综合和专项规划的对接,确保将符合物流规划的重点项目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尽快完成新加坡国际物流产业园控制性详规编制。建立重大项目筛选审查制度,对新建物流园区的专项规划、功能布局、入驻条件、基础设施用地比例等进行统一审核把关,并做好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工作,确保重大物流项目顺利落地实施。(各有关市政府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交通运输厅、民航办、郑州铁路局、省商务厅参加)

(三)推进重大项目实施。将列入省服务业提速计划、列为省重点建设项目和“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的物流项目,纳入联审联批范围。对规划项目加强项目备案和核准工作,优先落实建设条件,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对开工项目抓好进度,逐月现场督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对竣工项目抓紧投产达效,做好跟踪服务。(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国土资源厅和各有关市政府参加)

(四)完善政策措施。抓好《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豫政办〔2010〕127号)落实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制定完善配套实施细则。建立重点物流项目审批快速通道,全面清理涉及物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结合申报国家第七批税收改革试点工作,支持更多的物流企业纳入国家试点范围。每年评选表彰全省十强物流企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切实落实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水、电等价格收费政策。按照“突出重点、集中配置”的原则,进一步发挥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省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等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物流领域。(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地税局、公安厅、交通运输厅、民航办、郑州铁路局、郑州海关、省商务厅、工业与信息化厅、省政府国资委、省邮政管理局和各市政府参加)

(五)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定柔性引进政策,吸引海内外高级物流人才来豫创业、兼职。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人才教育培训,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开展人力资源专项培训。省政府对有特殊贡献的现代物流业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优秀物流人才可破格申报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职称,优先向国家推荐申报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和享受政府津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省教育厅、财政厅和各市政府参加)

附件:2011年物流业重点建设项目

第三篇:市重点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工作方案

市重点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工作方案范文为推进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建立 市重点产业发展资金。为做好资金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关于资金来源

“十二五”期间,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亿元资金,专项用于重点产业发展。

二、关于资助、补助和奖励范围

(一)资金申请单位必须为在 市〔含区、县(市)〕国税局、地税局登记和纳税的工业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以及市级以上发文认定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特色城镇工业功能区、高新技术产业园、产业基地、产业集群示范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工业设计园区等,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管理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健全。

(二)申请项目必须是在 市范围内组织实施,原则上应是上年度或本年度已完成的项目。投资大、建设期长的重大项目确需按进度分期资助的,可分段实施。同一内容的项目已获得市级财政同类资助或奖励的,不重复进行资助或奖励。

三、关于产业界定

根据《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本资金支持的重点产业为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

(一)电子商务产业主要领域: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网络化创新服务体系,电子商务支撑体系等。

(二)信息软件产业主要领域:现代通信,集成电路,高端软件及服务外包,云计算,数字电视等。

(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主要领域:重大关键及成套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海洋工程装备及高附加值船艇,航天航空配套件,现代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制造,工程总承包、总集成等。

(四)物联网产业主要领域:先进传感器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传输,数据存储与分析决策,物联网系统集成,物联网应用与服务等。

(五)生物医药产业主要领域:生物工程药物,新型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含医疗器械和检测设备),生物制造,生物服务等。

(六)节能环保产业主要领域:高效节能技术设备及产品,环保设备及产品,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设备、产品及产业化示范,LED新光源等绿色照明产品,新材料等;合同能源管理、清洁生产、电能平衡测试等节能环保服务。

(七)新能源产业主要领域:太阳能光伏、风电、核电、水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热发电装备、新型储能电池等。

四、关于资金使用

资金用于支持上述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产业化投资、公共平台、开拓市场等项目:

(一)技术创新。

1.技术创新项目。对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自主研究、掌握关键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研发投入zzxu.cnp)投入]的12%给予资助;对总投资在zzxu.cnp投入)的14%给予资助。单个项目资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3.推广应用示范项目。对经市政府确定、在 实施的处于市场拓展前期的推广应用示范项目,按项目投资额的20%给予资助。单个项目资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5.上规模企业。对上规模企业,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市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市委办发〔2009〕61号)规定进行奖励。

(三)公共平台。

1.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对服务重点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按平台建设投入的20%-30%给予资助。其中,对服务产业集群(开发区、园区、基地)的项目,单个项目资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服务全市产业发展并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项目,单个项目资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2.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对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担保机构,按对企业的日均担保责任余额给予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资金资助。

3.展览会、产业研讨会。对经市政府批准举办的重大展览会、产业对接会、论坛、研讨会,确需市政府资金支持的,按项目投入的50%-100%给予资助。

4.专业培训。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由市政府批准、市相关职能部门举办的专业培训的,给予一定的培训费用补助。

(四)开拓市场。

1.产品展销。对企业参加由市政府批准、市工业主管部门组织的重要国内外品牌展销会的,按不超过展位费的50%给予资助,有重大影响的展会可按展位费的100%给予资助;对展会中用于宣传 整体形象的投入给予全额资助。对经市政府批准开设的杭产品集中展示展销中心,按项目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资助。

4.为世界500强企业配套。对首次为世界500强企业提供关键配套产品,且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单个项目资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5.合同能源管理。对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市级节能改造项目,根据项目节能量,市级按200元/吨标准煤的标准给予奖励,所在区、县(市)按100元/吨标准煤的标准给予配套奖励。对符合国家、省级奖励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在国家和省奖励的基础上,市级按60元/吨标准煤的标准给予配套奖励。

(五)为国家、省级相关资助项目配套资金。

对要求配套的国家、省级项目,按要求给予足额配套资金。

(六)经市政府批准的其他支出。

五、关于资金分配

发展资金按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每年根据项目需要,结合绩效评价结果,在有关产业中予以分配。如确实需要,根据市政府要求,切块安排资金充实产业基金。

六、关于资金的申报、审批及拨付

(一)资金申报。根据项目的类别,分别采取每季度申报1次,上、下半年各申报1次或全年申报1次的形式。

(二)资金审批。经各区、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初审,报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核确定后,按有关程序下达资金。其中,资助、奖励总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需报相应的产业领导小组决定。

(三)资金拨付。项目资助、奖励资金的拨付,应根据市财政有关规定执行,原则上直接拨付给企业或最终用款单位。

七、关于资金的配套

重点产业发展资金支持的资助项目,市本级企业由市财政全额承担,各区、县(市)企业由市财政与区、县(市)财政各承担50%;资金支持的奖励项目由市财政全额承担。

八、关于资金的监管

申请资金支持的项目实施单位应按照有关要求,按时向相关部门报送项目进度情况。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和资金的监督管理,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绩效评价。对特别重大的项目,如资金使用中涉及提高资助(奖励)比例或金额等内容的,经市政府批准,可实行“一事一议”。

对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要追回已拨付的资金;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并取消该单位3年内申报财政专项资金的资格。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范文网】

第四篇:产业党建工作方案

1、抓设置,建立产业党组织。要打破农村“一行政村一党支部、一自然村一党小组”的传统党组织设置模式,根据“组织归类设置,党员分类管理”的工作要求,灵活多样地设置产业党组织。一是依托主管部门整合组建。在产业化较明显、协作程度较高、从业党员较多,但缺乏产业龙头主导的跨区域产业上,以行业主管部门为依托,整合产业内的各类组织资源建立党组织。二是依托乡镇组建党组织,对产业相对集中、产业链相对成熟的地区,以乡镇党委牵头,整合乡镇各类相关组织资源建立党组织,提高协作程度,推进生产效益。三是依托工业园区组建,园区内产业比较聚集、经济规模较大、协作程度较高,以产业龙头为依托,园区内各生产经营单元为基础,组建产业党组织,构建独立的组织体系。

2、抓管理,理顺党组织关系。发挥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的功效,是加强产业党建工作的关键。产业党组织组建后,要加强对产业党建工作规律的研究,明确产业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创新产业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加强从业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增强产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是要明确隶属关系。按照“谁组建、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确定产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乡镇党委牵头组建的产业党组织,组织关系隶属产业所在地乡镇场党委管理,各功能性支部隶属产业党组织。依托园区组建的产业党组织、跨多个乡镇建立的产业党组织,以主管部门管理为主,从业党员组织关系原则上转入产业党支部,参加产业党支部或党小组的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引领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体现党员的先进性。二是要选好负责人。要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原则,注重从市县“挂包帮”单位负责人、产业领办人、协会负责人、企业经营者、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以及致富能手、种养大户、科普示范户等党员中,推选合适人选担任产业党组织负责人。三是要健全工作制度。采取积极措施,切实规范产业党组织运作,制定和完善产业党组织作职责、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议事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发展党员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产业党组织的建设和运行有章可循,力求党组织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抓促进,发挥党组织功能。在发挥基层党组织共性职能的基础上,突出产业党组织专业化、个性化的职能定位。一是要发挥组织保证功能。通过与生产经营合拍,把党组织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大力实施产业致富经营能手与党员“双向培养”工程,使产业党员成为致富能力与政治素质“双优”型人才;二是要发挥协调服务功能。通过与产业的有效运行合拍,从生产规划、投资融资、资源整合等方面,采取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活动和召开产业相关单位的联席会议等措施,有效解决产业内外矛盾。三是要发挥示范引导功能。通过与产业的长足发展合拍,在构建资源共用、生产互助、利益共享、风险同担机制的同时,重点抓好组织培训、典型培育、经验推广等工作,全面提升产业员工的科技文化素质,凝聚产业员工,培育产业文化,不断推进产业党建与产业发展的互动、联动,实现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事业共创。

4、抓队伍,提高党员素质。一是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在党员的培养、考察、吸收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党员发展“十六字”方针,根据农村产业的实际做到“三个倾斜”,即向产业第一线的青年农民、返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发家致富典型、乡村企业骨干中的优秀分子倾斜;向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的产业组织倾斜;向长期未发展党员,素质不高、后继乏人的产业组织倾斜,使发展党员每个环节都体现公开、公正原则,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从源头上提高党员素质。二是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产业党组织要对党员进行认真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合理分类,并做好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建立经常性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要认真健全完善党内“三会一课”等制度,不断提高党员的宗旨意识。三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要采取党员现身说法,设置党员先锋岗等多种形式,鼓励党员与员工结成帮学对子,发挥帮带作用,全面提升产业链员工的科技文化素质,凝聚产业员工,培育产业文化,不断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

5、抓根本,引领群众致富。以产业党建为平台,积极发挥党组织作用,着眼解决单个农民难办或办不到的事,构建党群致富联合体,引领群众共同致富。一是打造农民增收产业链。产业兴,农村兴。党组织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立足地方产业资源,积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整合土地、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种资源优势,延伸农业产业链,加快农业生产向农产品深加工业和流通业发展的步伐。二是提高农民增收水平。要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利用身边的人和事来现身说法,让群众乐于接受。要采取集中培训、召开现场会、田间辅导、现场指导、观看电教片和幻灯片、发放技术资料、以党员示范大户为依托建立培训基地等办法,对会员进行经常性技术培训,着力增强农民素质,提高科技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三是搭建农民增收平台。要积极引导产业党组织发挥作用,构建“支部+基地+农户”、“支部+协会+农户”等模式,让农民在服务中得到实惠。各基层党组织要充分运用产业党组织这一有效平台,把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落到实处。产业党组织要根据产业生产经营的特点、规律和农民群众所需,认真履行职责,及时为农户提供优质周到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要依托资源优势,帮助农户与商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订单农业和采购联销等形式,提高了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商品销售率,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6、抓机制,规范工作运行。积极构建工作领导、运行和保障等机制,确保产业党建工作规范有序运行。一是建立健全工作领导机制。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村产业经济组织的领导,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形成协调互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明确各方职责,真正建立起在县委统一领导下,由乡镇所在地党组织共同负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农村、企业、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职责明确、沟通顺畅、管理有序的领导体制。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等多种方法,调动产业主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整合、调控和优化产业党建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效应和聚合效应,形成上下联动、内外结合、共同推进的整体合力。二是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坚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把运行较为规范、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作为工作重点,尽快实现产业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要结合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抓好产业党组织示范点培育工作,发挥示范点的作用,做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三是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机制。把产业党建试点工作作为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领域,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完善硬件和软件建设,抓好产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通过市级拔一点、县级出一点、乡村筹一点、党费出一点等途径,帮助落实产业党组织活动所需经费,保证组织活动正常开展。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方式,宣传报道产业党建试点工作,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要加强对产业党建工作的督促指导,强化对产业党建工作的考核评比,不断激发各级党组织抓产业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五篇:市十大生态产业发展,,“一业一策”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十大生态产业发展“一业一策”工作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18〕179号),加快推进全市十大生态产业发展,进一步明确任务清单,靠实领导包抓责任,按照“一业一策”工作机制,制定本方案。

一、节能环保产业

(一)重点任务。全面推进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促进节能环保关键技术、设备、产品广泛应用,努力提升应用水平,强化服务体系支撑,逐渐形成功能完备的产业体系,推进绿色发展。大力发展以废旧产品再利用为主的再循环经济产业,积极推广应用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加快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建设,全面构建和完善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等产业链,形成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体系。

(二)重大带动性工程。国家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酒钢7号高炉系统优化改造项目。

(三)2018年成效。立足全市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强化科技创新,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分类引导,促进协同发展,夯实项目支撑,实现节能环保产业产品从弱到强、由以低端为主向中高端转变,企业经营由以单一产品为主向重点领域一体化综合经营转变,园区发展由企业简单聚集向集群创新、转型跨越转变,产业结构由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与节能和环保服务业互动并进转变。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冶炼废渣等固废综合利用率和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完成2018年目标任务。

包抓领导:赵宝毅、何正义

牵头单位:发改委、工信委、环保局

责任人:李宁、安维国、侯银泉

配合单位:建设局、规划局、环卫局、科技局、财政局、商务局、国土局、市场监管局等

二、清洁生产产业

(一)重点任务。积极组织开展绿色工业设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推进绿色设计技术开发应用,重点研发绿色环保材料。建立绿色工业设计评价监督机制,根据国家、省级相关绿色工业设计评价管理制度,规范全市绿色设计评价管理工作。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着力推动工业绿色制造系统集成示范项目建设,通过绿色设计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突破等项目实施,示范、引领全市各行业提升绿色化发展水平。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排查整治矿产资源违规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问题,全面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责任,建立矿业权人履行保护和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法定义务的约束机制。打造绿色物流体系,培育发展再回收制造产业。支持酒钢公司实施余热余压、烧结烟气循环等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利用高炉渣、转炉渣等生产水泥、新型墙材等建材产品,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依托甘肃润源、宏达建材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高档次、高掺量的利废新型建材产品。完善工业节能工作机制,推动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在重点高耗能行业推行能效“领跑者”制度。

(二)重大带动性工程。天成彩铝绿色短流程铸轧铝深加工项目,酒钢公司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筑友公司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

(三)2018年成效。全市清洁生产产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5%,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指标完成年度目标,完成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方案中涉及到的目标任务。重点推进天成彩铝绿色短流程铸轧铝深加工等项目建设,重大带动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包抓领导:赵宝毅

牵头部门:工信委

责任人:安维国

配合部门:工业园区管委会、环保局、发改委、国土局、科技局、财政局、农林局、安监局等

三、清洁能源产业

(一)重点任务。优化电网调度,优先保障清洁能源发电,安排新能源优先上网,推进集中式和分布式储能电站建设。培育新增用电负荷,充分发挥电解铝、铁合金等高载能产业优势,支持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达标高载能企业提高负荷率,提高新能源消纳比例,推动新能源与高载能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实施以太阳能供暖、天然气供暖、电供暖等清洁供暖工程,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重。开展新能源直购电交易,着力降低工业用电价格,有序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

(二)重大带动性工程。酒钢电厂热电联产机组乏气余热回收清洁供暖改造,光伏产业园40兆瓦时大规模储能示范项目,农村区域清洁取暖改造工程。

(三)2018年成效。新能源发电效率明显提高,弃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弃光率持续下降,发电小时数显著提高,弃光率降至25%以内,力争启动酒湖配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套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清洁能源装机占电源总装机比例17%,天然气消费显著提升,实现一亿立方米以上。

包抓领导:何正义

牵头单位:发改委

责任人:李宁

配合单位:科技局、工信委、财政局、环保局、国资委、农林局、工业园区管委会等

四、循环农业产业

(一)重点任务。建设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构建戈壁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创建戈壁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探索推广畜牧业与种植业、林果业有机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建设标准化种养循环农业基地。培育生态农产品加工企业,完善农产品产销对接和市场体系,推进“三园一体”建设,强化品牌创建培育。建立健全循环农业标准体系,建立覆盖全市大宗、优势、特色农作物为主的农业标准体系,加快“三品一标”认证,健全质量追溯体系。

(二)重大带动性工程。戈壁生态农业工程,畜禽粪污资源化循环利用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程,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程。

(三)2018年成效。循环农业产业增加值及增速以统计指标体系核算为准,通过对比分析考核产业发展成效。建成戈壁生态农业0.4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4%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1%以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40%以上,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38%以上,年节约农业用水0.08亿立方米,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达到9万亩,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26%,草原植被盖度达到16.5%。

包抓领导:义战鹰

牵头单位:农林局

责任人:龚学爱

配合单位:雄关区、长城区、镜铁区、发改委、工信委、科技局、财政局、国土局、水务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等

五、中医中药产业

(一)重点任务。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民种植适宜我市种植、经济效益好的中药材,逐步增加中药材种植面积。加强药膳产品的推广应用,鼓励药膳生产加工、经营、餐饮服务企业开发药膳产品,支持企业以嘉峪关地产药材为主要原料生产药膳配方饮片。积极引进药膳生产销售企业在我市设立生产加工基地,健全完善药膳产品推广应用链条。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联合科研机构开展中药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和申报工作,对已有国家专利项目的机构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积极支持研发中药制剂,鼓励制药企业和医院加强合作,申报中医药产业科技计划项目。

(二)重大带动性工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项目,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三)2018年成效。中药材甘草、黄芪种植面积达到800亩;

枸杞种植达到2万亩。支持仁和堂中医药研究所及嘉峪关仁和堂定坤医疗药械有限公司申报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支持酒钢医院自主研发金锁二仙口服液、疏肝和胃颗粒、舒气安神丸等8个中药制剂,预计年产值500万元。参加2018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设立嘉峪关市展区,支持中医药企业参展。

包抓领导:赵宝毅

牵头单位:卫计委、工信委

责任人:徐红岩、安维国

配合单位:雄关区、长城区、镜铁区、发改委、财政局、旅游局、民政局、科技局、农林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工业园区管委会等

六、文化旅游产业

(一)重点任务。实施旅游强市战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完善城市旅游集散服务体系,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转变旅游发展思路,深入推进大景区运行管理机制改革。构建旅游住宿体系,提升住宿服务品质。挖掘和开发特色饮食文化,打造品牌化餐饮。深化产业融合,开发“旅游+”特色产品。鼓励以市场化运作,培育文化旅游品牌节会。发展乡村旅游,创建旅游特色村、乡村度假地和精品民宿。强化智慧营销,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电子商务。依托丝路长城文化资源,推动发展研学旅游。完善自驾交通体系,培育户外体育旅游品牌。加快旅游厕所建设,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支持旅游企业规模化发展,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

(二)重大带动性工程。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项目,峪泉古街项目,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工程。

(三)2018年成效。实现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0亿元的预期目标。加快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全力推进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世界遗产公园(花博园)、峪泉古街等项目建设。完成新改建旅游厕所10座。全力举办第八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第七届国际短片电影展、第三届国际房车博览会等系列活动。建立和完善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开通旅游公交专线、旅游直通车,实现4a级以上景区与二级及以上公路连通,开辟南京等客源地城市包机。新评(晋级)农家乐、乡村民宿10家。推进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力争4a级以上旅游景区宽带和wifi全覆盖。

包抓领导:义战鹰

牵头单位:旅游局、文广新局、文物局

责任人:赵淑敏、王丽艳、杨军

配合单位:发改委、财政局、交通局、农林局、国资委、体育局、大景区管委会、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等

七、通道物流产业

(一)重点任务。全力推进嘉峪关国际港务区建设,加快现代智慧空港、陆港及信息港建设,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国际商贸节点及地缘战略保护基地、西部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与物流高地、西北地区国际港务区产业示范基地和甘肃及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实施冷链物流建设计划,加快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重要展会,搭建经贸合作交流平台。

(二)重大带动性工程。嘉峪关国际港务区空港项目,嘉北多式联运物流示范园项目,嘉东物流园项目。

(三)2018年成效。依托国际港务区物流核心功能,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抓手,以综合保税区为主体,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启动国际物流园区建设,通过物流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进入,建设综合产业集聚区。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1%;

批发业销售额增长8%;

外贸进出口增长8%以上;

培育1个年交易额1亿元以上的商贸物流龙头企业;

新增有外贸实绩的企业1家。嘉峪关机场改扩建完成总体方案评审等前期工作;

嘉峪关空港物流园项目完成总体规划、可研等全部前期工作;

嘉北多式联运物流示范园完成项目调整的全部前期工作,确保2019年开工建设;

积极推进嘉东物流园西部天地物流配送中心、金翼电商快递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

包抓领导:赵宝毅

牵头单位: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商务局

责任人:刘鹏、李向东

配合单位:发改委、交通局、工信委、财政局、市政府外事办、国资委等

八、数据信息产业

(一)重点任务。构建智慧化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体系,提升社区综合信息服务水平,推动社区三维立体数字化监管,建设智慧社区。推动地理信息与人口信息对接,为教育、医疗、民政等各领域提供基础服务,推进社区家庭智慧管理,为政府各类救(援)助提供决策支持。加速推进“智慧教育”,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面向医疗、健康、养老等民生领域,推进“智慧民生”。推行“智慧市政”、“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提高城市建设、管理和运营信息化水平。推进生态环保信息化建设,升级改造污染监控基础设施,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对高能耗行业企业,实行能耗智慧监控,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和工业节能减排的信息支撑技术研究。支持制造企业基于互联网向服务环节延伸产业链条,发展新业务,壮大制造服务业。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加强“两化融合”示范,推动信息产业与“两化融合”良性互动发展。开发云服务消费市场,推进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培育数据及数据深加工产品消费。发展分享经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打造经济新增长极。

(二)重大带动性工程。嘉峪关市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鑫海成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嘉峪关市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项目,酒钢智能制造项目。

(三)2018年成效。不断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逐步提高居民宽带接入能力,积极适应各类终端用户通信需求,实现提速降费。到年底,新增固定资产投资970万元,固定宽带接入端口达到17万个;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量超过9万户,4g基站达到667个;

全市行政村通宽带率达到100%,通光纤率达到100%。

包抓领导:赵宝毅

牵头部门:工信委

责任人:安维国

配合部门:市委网信办、发改委、科技局、公安局、国安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等

九、军民融合产业

(一)重点任务。完善科研组织管理方式,加强军民两用技术应用评估,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协调机制,强化军地交流与需求对接,鼓励企业积极与部队开展技术与项目合作,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积极推进核技术应用产业、特种化工、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等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制定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扶持奖励政策,积极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鼓励原始创新,激励基础研究。深化交通战备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融合,推动嘉峪关机场军事运输适应性能力建设,推进战备公路和部队进出道路建设,提升军事运输投送保障能力。建立军地交通运输联修联保联营机制。

(二)重大带动性工程。嘉峪关军民融合产业园,中核龙瑞科技有限公司、中核嘉华设备制造股份公司建设军民融合重点示范项目。

(三)2018年成效。加强与中核四〇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对接合作,谋划发展核技术应用、商业航天为主要内容的军民融合重大示范工程,推进规划可研等前期工作。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化工、新型功能等军民融合新材料产业,提高产业链条耦合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智能制造在军工装备制造领域的应用。

包抓领导:赵宝毅、何正义

牵头单位:发改委、工信委

责任人:李宁、安维国

配合单位:科技局、财政局、交通局、国资委、民政局等

十、先进制造产业

(一)重点任务。围绕钢、铝两条千亿级产业链,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加强配套能力,加快产业集群建设,提升钢铁、电解铝等传统产业发展质量。发挥酒钢钢铁产业带动作用,大力研发高强结构钢、高性能碳钢、合金钢等产品并形成系列化,逐步形成线、棒、板、卷四类重点突出、互为补充的产品梯次。引进和培育一批铝材精深加工企业,深度开发中高端产品,带动原材料产业链转型升级,扩大铝产品种类和应用。以一特汽车项目为依托,重点发展专用车及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培育引进汽车零部件企业入驻,实现汽车产业链闭环,逐步建成“产业支撑+功能配套+服务拓展”的汽车产业园。以打造嘉酒风光电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为中心,依托西部重工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逐步建成集风光电装备研发、制造、认证、测试、培训、配件供应、高科技服务为一体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二)重大带动性工程。酒钢不锈钢铬钢酸洗线建设项目,酒钢中厚板高强钢开发项目,酒钢新型金属复合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嘉北钢结构基地升级改造项目,天成彩铝铝材精深加工箔材项目,甘肃益工年产25万吨高精度交通用铝板项目,一特汽车年产3000辆多功能专用车整车制造项目。

(三)2018年成效。先进制造产业增加值及增速以统计指标体系核算为准,通过对比分析考核产业发展成效。全市先进制造产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加快先进制造产业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年底前9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

包抓领导:赵宝毅

牵头部门:工信委

责任人:安维国

配合部门: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国资委等

上一篇:创业就业合作方案下一篇:创意生活农庄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