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环境整治工作方案

2022-11-17

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内容,有着自身的格式和内容,那么一份详细的方案,应该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发展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发展环境整治工作方案

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工作方案

市编办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建设一流省会城市总体目标,着眼于解决我市政务环境中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认真组织开展好以“四整治、四构建”为主要内容的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根据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太原市“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并办发[2011]19号)要求,结合我办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我办“围绕一个主题,抓好三大目标,树立四大标杆,细化分解29条责任”的工作思路,以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为着力点,以整顿干部队伍作风、完善工作制度和提升服务水平为重要抓手,对照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努力打造机关服务型、高效型、廉洁型的政务环境。

二、目标任务

(一)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努力清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四个转变,逐步建成公开公平、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1 (1)紧紧抓住政府职能转变这个核心,在管理理念上向法治理念和服务理念转变。着力在政府职能转变、理顺关系、优化结构上下功夫,做好研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工作。一是研究政府职能转变方向、重点、途径;二是研究各层级政府的功能定位,明确各层级政府职责重点和权限;三是研究理顺各层级政府之间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四是研究优化政府组织结构问题;五是研究创新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切实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改进工作作风。(机关处、县区处、政策法规处)

(2)积极推进行政决策向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转变,完善决策程序,修订政府工作规则,推行专家咨询制度,积极推进政务运行公开和重大事项社会公开制度等,探索建立行政问责制,行政执法责任制。(机关处、县区处、综合处、政策法规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3)积极推进政府由管理审批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以制约和监督行政审批权力为核心,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不符合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原则,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或其他方式运作的项目;对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就可以达到管理目的,而不必设立审批的项目;对多个部门或环节重复交叉审批,增加行政成本和管理相对人负担的项目等,要本着“应减必减”、“该放

2 就放”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各部门职能,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及政府对社会和市场的干预。(机关处、政策法规处、县区处、事业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4)积极推进行政执法向人本文明转变。重点理顺各层级政府行政执法间关系,合理划分事权,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科学合理设置执法机构和队伍,积极推行综合执法改革及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关处、县区处、政策法规处、事业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2.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成服务公平、区域均衡、门类齐全的事业机构。

(5)明确改革目标,抓住改革关键。以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建设服务政府为目标,以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活力动力为关键。一是着力解决事业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顺,制约社会事业发展和有效提供公益服务问题;二是着力解决政府部门对事业单位直接具体管理,造成部门所有、条块分割,事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问题;三是着力解决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僵化落后,小团体利益膨胀和趋行政化明显等问题。(事业处、机关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政策法规处)

(6)积极推进绩效管理,管理手段向多元化转变,管理队伍向精干优化转变。一是引入绩效评估制度,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推行政社分离,率先改革城市公用事业领域,在大部分转企中介类、服务类事业机构的同时,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服务,实现

3 公共服务多元化。二是推行事业机构无行政级别,无行政事业编制,无行政业务主管部门,实现民间化和自治性。三是抓好人力资源开发,加快人事制度改革,以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为载体优化干部结构。(事业处、机关处、县区处、监督处、政策法规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7)强化事业机构编制管理,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一是深刻领会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准确把握事业机构发展方向和我市事业机构状况,加强工作经验交流,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实施绩效管理和目标考核,强化社会公益作用,逐步实现事业机构设置科学、名称规范、职能清晰、经费适宜、编制合理、内设精干、分类准确、效益明显。三是研究社会力量举办公益事业的鼓励措施,以放宽准入、财税优惠、特许经营、购买服务、政府补贴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事业处、县区处、政策法规处)

(8)加强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研究和实践,推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试点,探索符合不同事业单位特点的法人治理模式,最终形成独立运作、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事业机构现代运行新模式。(事业处、县区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政策法规处)

(9)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标准化管理研究,分行业、分类型出台部分标准。(事业处、县区处、政策法规处)

(二)继续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创新,优化执政资源配置,着

4 力解决严格控制与满足事业发展需要的矛盾。

遵循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发展规律,立足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立足“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动态调整”16个字,改革思维定势,创新管理模式,逐步向规范化、科学化、效能化、法制化迈进。

1.加强机构编制管理问题研究。

(10)开展宏观管理研究。一是建立管政策、管标准、管总量、管结构的科学决策机制、综合协调机制及与财政配套与组织、人事衔接的制约机制。二是建立长效评估机制,根据部门“三定”和事业单位职责,采取跟踪督导、职能审核、法人年检、群众测评等方法,探索建立对部门或单位履职情况的监督评估体系。三是根据评估情况,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动态调整”的原则,结合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严格审批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对机构编制进行合理调剂,实现机构编制五年内不突破。(事业处、监督处、综合处、政策法规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2.强化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

(11)加强“实名制”管理。以黑龙江省为标杆,实现机构编制监督关口前置,扭转重审批轻监管的状况,完善“实名制”管理程序和手段,逐步建立以机构编制管理证、个人编制证、实名制信息数据库、机构编制台账为载体 “四位一体”的数据详实、信息全面、功能多样、管理科学、上下联动的机构编制实名

5 制网络化管理体系,使我市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达到国内同行业一流水平。(监督处、综合处)

(12)完善编制使用核准制度。在管住的基础上,率先实行结构化管理,严格按照核定的结构比例,审核用编计划,提高编制使用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创同行业一流业绩。同时进一步改进编制使用审核工作流程,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监督处)

3.强化机构编制监督管理。

(13)一是实行全程化监督管理,严格审批前后监督检查。建立与纪检监察、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的综合协调制约机制,重点解决超限额设立机构、超编制配备人员、超职数配备干部、擅自提高规格及混编、混岗、条条干预等问题;二是研究制定事后纠错和事先预防教育机制及责任追究办法;三是完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机制。建立以“12310”电话举报、网络举报、传真举报、来信来访举报等“五位一体”的社会监督平台。(监督处、综合处、事业处、机关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14)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的大督查机制,加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力度及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做到发现一例查处一例,维护机构编制纪律的严肃性、权威性。(监督处、各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15)建立各开发区、园区的编制管理定期备案制度。各开发区、园区每季度按要求上报其所属机构编制使用情况及人员实名制变动情况。(监督处)

6 (16)建立健全县级党委政府领导机构编制责任追究制和业绩考核制度。明确县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为机构编制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责任人,并把抓机构编制管理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之中。(县区处)

4.强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17)树立法制意识、服务意识,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要求办事,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5.积极探索标准化管理体系。

(18)积极探索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研究制定各类机构编制设置标准,实现用标准核定机构编制的目标。一是进行要素研究,充分考虑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单位的经济规模、财政收入、人口数量、地域面积、交通状况、社会治安、行政层级、改革力度、办公自动化程度等多种因素,逐步研究和制定机构编制的标准。二是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横向、纵向对比,摸清国内情况,逐步制定切合我市实际的机构编制标准。三是通过深入细致研究和开展试点活动,对现行机构编制标准逐步进行合理修改完善。(事业处、机关处、监督处、政策法规处、综合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6.强化行政机构及事业单位台帐管理。

(19)做好太原市市直机关及事业单位台账更新、补充、完善工作,做到底子清楚、基础扎实,为日常机构编制工作提供精

7 准依据。(机关处、事业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三)加快推进机构编制法制化建设,逐步实现机构编制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

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相适应,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机构编制法制体系,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

(20)重视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依法治编、执法为民、服务大局法治理念。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突出问题的能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机构编制部门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政策法规处、各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21)制定和完善机构编制方面的法规和制度,特别是机构编制管理的程序性规定。以南通市等为标杆,拟定切合我市实际的《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评估办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办法》等,推进机构编制法制化进程。(政策法规处、监督处、事业处、机关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22)进一步完善“三定”规定,逐步研究以立法形式,对各部门的性质、法律地位、职责权限、内设机构、人员编制以及领导职数做出明确规定和规范。(机关处、县区处)

(23)跟踪了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条例》、《山西省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执行实施情况,适时提出修改和完善

8 的建议意见。(政策法规处、监督处、机关处、事业处、县区处)

(24)完善行政决策机制,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将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机构编制决策事项,在发文前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审核,列入日常机构编制日常审批工作程序。(政策法规处、综合处)

(四)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一流机关。

(25)切实加强思想建设。积极倡导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风气,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集中培训等制度,形成学习长效机制,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提升党性修养。(机关党支部、综合处)

(26)切实加强组织建设。一是完善各级编办的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按照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本单位职能配置、内部职责分工和机构设置。二是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好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三是抓好干部队伍建设。(综合处、机关党支部)

(27)切实加强业务建设。努力学习业务,强化机构编制工作研究,找准工作定位,创新工作思维,摆布好各项工作。(综合处、各处室、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28)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一是细化“三定”规定,健全审批民主决策、内外部分工协调和公文处理办法等规定。二是完善

9 内部工作规则,细化财务管理、安全保密、人事管理、廉政建设等制度规定。三是健全工作责任制,探索实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内部督查、责任追究等制度。四是进一步实现政务公开,通过网站、报纸、期刊等多种途径,将机构编制办事制度、办事程序等公开公示,拓宽民主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综合处、机关党支部、各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29)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做到工作勤奋务实,服务热情主动,自觉廉洁从政。(综合处、机关党支部、各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三、方法步骤

(一)宣传动员与自查自纠阶段(4月)

1、做好思想发动。召开全办“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动员会进行安排部署,切实把干部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2、制定工作方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制订我办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方案,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分解到岗,责任到人。

3、开展自查自纠。查摆制约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务环境优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广泛听取工作对象、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结合本单位实际,着重开展“四查四看”活

10 动。

(二)集中治理阶段(5-11月)

1、各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要从最迫切、最关键的环节入手,开展层级“对标”、阶梯“对标”和专题“对标”。层级“对标”,就是从处室职责、工作岗位、办事程序、目标任务逐级展开“对标”,形成纵向到底的“对标”格局。阶梯“对标”,就是通过查找差距、制定计划,不断达标、超标,逐步缩短与四大标杆的差距,争创行业领先标准。

2、制定新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符合效能政府建设的绩效考核体系。并结合机构编制工作特点和实际,针对工作流程变化情况制定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

(三)总结提高阶段(12月)

1、总结工作。对集中开展“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巩固活动成果。对活动中存在的成效和不足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成功经验要制度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

2、建章立制。进一步建设健全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发展环境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发展环境建设的有效性、规范性和长期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此项活动落实到位,成立市编办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处。

11 组 长:雷金根 市编办主任 副组长:张静南 市编办副主任

寇国瑷 市编办副主任 范振会 市编办副主任 冯寅卯 市编办副调研员 吴春福 市编办副调研员

成 员:毛丽民 市编办综合处处长

庞英杰 市编办机关处处长 郝全成 市编办事业处处长 王海鹰 市编办县区处处长 王建功 市编办监督处处长 陈新奇 市编办政策法规处处长 褚润丽 市编办机关党支部书记 贾瑞琦 市编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副局长 冀晓军 市编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副局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名单如下: 主 任:毛丽民 副主任:徐 艳

惠艳民 刘 鹏

(二)强化工作责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的组织领导机制。要高度重视活动的开展工作,切实负起抓

12 班子、带队伍、抓落实、提效能的领导责任,严抓狠管,对发生的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效能低下、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严查严办、主动追究,决不袒护迁就,确保活动深入开展,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强化舆论氛围。要结合贯彻全市“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动员大会精神,充分运用会议、党课、板报、网络、知识竞赛、有奖征文等形式,持续深入地进行发展环境整治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干部群众优化发展环境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二0一一年九月十日

第二篇:优化发展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整改方案[定稿]

关于优化发展环境集中整治工作

整 改 方 案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整治年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县优化发展环境集中整治办公室“关于开展优化发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的内容。我局对本局前阶段广泛征集、认真查摆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下一步如何整改提出了具体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

念不够解放,工作主动性不强;

2、法律服务业管理力度不够,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基层普法工作基础薄弱,普法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4、作风不实,队伍素质还需不断提高。

二、整改措施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要进一步明确司法行政机关为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服务,为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和谐服务,为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服务,为优化发展环境服务的方向。要狠抓“四个提高”: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发挥表率作用,争创一流班子;提高干警队伍依法行政水平,努力锻造一支过硬的队伍,争创一流业绩;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司法行政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提高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阜康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努力实现“六个转变”:实现人民调解工作,由传统的调解方式、调解定位,向法定调解、规范调解转变;实现普法依法治理由一般号召、简单推进,向突出实效、“法治六进”转变;实现班子、队伍建设由常规管理、一般要求,向依法管理,制度管理转变;实现工作作风、指导方式,由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向开拓创新、突出重点转变;实现整个司法行政工作由封闭指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转变;实现法律服务工作,由常规服务向开拓服务,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由单一服务向多元服务转变。 要教育和积极引导干警进一步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操作性较强的激励奖惩机制,增强干警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加强对法律服务行业的管理。深入开展“六五”普法规划,大力开展“法治六进”活动,即“法治进机关”、“法治进乡村”、“法治进社区”、“法治进学校”、“法治进企业”、“法治进单位”活动。要在全县农村开展“自助学法活动。每个乡镇建立一个法制辅导站,每个村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每个村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栏,继续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示范社区的创建活动。要全力打造诚实信用型的法律服务队伍,服务为民型的人民调解员队伍,大力倡导顾大局、讲团结、干事业、重实效的机关精神。开展“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能”教育年活动。

第三篇:发展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开展“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工作方案

为全面推进依法治统,进一步优化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提高促进统计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提升统计监督和服务质量,营造有利于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务环境,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结合统计工作实际,特制定《“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工作方案》,以确保此次活动扎实有序推进。

一、指导思想

围绕市委提出的建设一流省会城市和县委提出的“建设一流的都市南部新区、新型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认真组织开展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统计观念和统计职能,以提高统计队伍素质为核心,以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及工作效率为重点,促进统计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运作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对照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加快统计现代化建设,努力打造服务型、高效型、廉洁型的政务环境。

二、目标任务

县统计局行政审批事项涉及一项,主要是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县局主要职责仅仅是组织和代训,最终审批权在山西省统计局,我局将在行政审批职责内减少相应环节,压缩时限,做好此项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一)整治思想环境,促进思想解放。根据我县经济和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全县统计系统开展优化政务环境大讨论活动,通过大讨论,找准当前我县推进系统中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症结,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坚持改革创新工作理念,着力提高行政效率,扭转不愿负责、不敢负责的工作态度,着力克服不思进取、小成既满的惰性思想,自觉地把全县工

作大局与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工作创新上有新突破;深入查摆工作中有碍经济发展的思想表现和行为方式,有针对性地整改存在的问题,坚持实事求是、探索创新,力争在工作推动上有新进展。

(二)整治执法环境,减轻企业负担。一是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09年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财综〔2010〕20号)要求,认真清理涉及企业的收费项目,切实规范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务费的收费行为。二是转变执法观念,变事后处罚为事前预防。树立预防、监管、教育、服务与惩戒并重的执法理念,继续加强关口前移工作力度,全面强化对基层统计基础工作的服务与指导,选择重点企事业单位通过“统计法制讲堂”等多种形式督促统计工作规范化,夯实基础建设,明晰指标填报,严格报表审核,确保源头统计数据质量。三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工作流程,严格设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程序,减少权力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

(三)整治工作环境,改进机关作风。全县统计系统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省纪委发布“五个不准”、市纪委发布“八条禁令”等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模范执行工作纪律,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效能问题。对各级的重大决策部署,必须坚决执行,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确保政令畅通。对近年来群众反映的有关发展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认真进行梳理,着力加以解决。对人民群众反映的现实问题,要畅通沟通渠道,做到即来即办、及时反馈。

(四)构建监督平台,规范权力运行。一是构建决策监督平台。将健全决策程序,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强化决策责任,建

立健全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评估制度,定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决策实施情况,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对违反科学民主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要求追究责任。二是构建信息监督平台。通过适当渠道向社会公开项目批件及其审批进度,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和听证制度,最大限度地保障服务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构建责任追究平台。根据统计部门工作特点,制定责任追究办法,加强对滥用职权、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等行为的查处力度。

三、方法步骤

(一)宣传动员与自查自纠阶段(5月—6月)

1、开展宣传动员教育活动。对我局“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进行思想发动和安排部署,开展教育活动,切实把干部思想统一到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2、制定工作方案,组将工作机构。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积极对标,学习借鉴全国、全省、全市、全行业政务环境最优、效能最好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方案,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

成立“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领导组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XX同志担任。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部署、组织协调、督导检查。办公室具体负责宣传、考核及资料整理等。

日常工作联系人:XX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3、开展自查自纠。全面开展“四查四看”活动。一查本单位设置的审批项目是否合理,看应当下放的事权是否下放,应当简化的审批环节是否简

化;二查执行上级政策法规、决策决议的情况,看政令是否畅通;三查机关履行工作职责和干部精神状态、工作纪律、工作作风情况,看机关干部是否存在作风不正当、工作不实等现象;四查公务人员办事情况,看服务理念、办事效率等方面是否适应发展需要,是否存在“吃、拿、卡、要”等违规违纪行为。在自查自纠基础上就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向社会和群众作出公开承诺,同时公开整改方案,接受群众监督。

(二)集中治理阶段(6—11月)

1、公布涉企收费事项和标准,规范行政处罚程序。认真清理涉企收费项目,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和自由裁量权行使程序,减少对企业的干预。

2、制定新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符合效能政府建设的绩效考核体系。结合自身工作特点,针对工作流程变化情况制定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

(三)总结提高阶段(12月)

1、总结工作。对集中开展的活动情况进行“回头望”,寻找差距,制定方案,进行全面总结,要通过活动,力求“三风”明显改进,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大局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牢固树立;行为规范、管理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对活动成效和不足之处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成功经验要制度化,存在问题要提出解决办法,巩固整治成果,确保工作实效。

2、建章立制。针对问题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行政审批制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建立健全发展环境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发展环境建设的有效性、规范性和长期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的组织领导机制,切实抓班子、带队伍、抓落实、提效率,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加强监督,明确责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活动的质量;立足实际搞整改,注重与统计工作相结合,确保活动取得切实效果。

(二)强化舆论宣传。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开好动员大会,深入宣传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充分运用各种形式,持久深入地进行发展环境整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切实增强干部群众优化发展环境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三)确保整治实效。在整治工作中,依照《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紧紧围绕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点,深入查找存在的发展环境问题,力争通过整治,使我局发展环境明显改观。

第四篇: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方案

娄烦县扶贫办“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切实加强效能政府建设,营造有利于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务环境,顺利实现“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推进全县转型跨越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今年在全县开展“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为确保活动扎实有序推进,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围绕县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建设“省城的生态涵养发殿、太原都市圈的休闲旅游度假地、晋西北的循环经济示范县”总体目标,以优化发展环境为重点,着力解决影响扶贫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通过集中整治,强化机关效能建设,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使群众满意度进一步上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目标任务

(一)整治思想环境,促进思想解放。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的发展机遇,根据我县经济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客观要求,开展优化政务环境大讨论活动。通过大讨论,找准当前扶贫工作环境中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症结,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要从服务发展、有利发展和促进发展的角度,正确理解法律规定与工作创新、全局统筹与部门负责、严格程序与提高效率、部门监管与集中审批等

四种关系,力争思想创新上有新提高;要本着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的工作理念,着力克服片面强调依法行政、忽视行政效率的思维方式,着力扭转畏首畏尾、不愿负责、不敢负责的工作态度,着力克服不思进取、小成既满的惰性思想,自觉地把全县工作大局与单位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工作创新上有新突破;要深入查摆工作中有碍经济发展的思想表现和行为方式,有针对性地整改存在的问题,坚持实事求是、探索创新,力争工作推动上有新进展。

(二)整治工作环境,改进机关作风。机关公务人员要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模范执行工作纪律,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效能问题。对中央和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必须坚决执行,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确保政令畅通;对近年来群众反映的有关发展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要认真进行梳理,着力加以解决;对人民群众反映的现实问题,要畅通沟通渠道,做到即来即办、及时反馈。

(三)构建监督平台,规范权力运行。要全面强化监督检查工作,增强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要切实把加强监管贯穿于扶贫资金拨付、使用,扶贫项目立项、审批、实施、检查、验收的全过程,认真落实扶贫资金分配使用和项目资金公开公告公示制,完善并落实长期接受群众监督制度、项目督查和资金监管制度,加强对滥用职权、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行为的查处力度。

三、方法步骤

(一)宣传动员与自查自纠阶段(4月)

1、做好思想发动。召开“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动员会进行安排部署。要进行思想发动,切实把干部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2、制定工作方案。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结合本本单位实际,制订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方案,并将方案报县活动领导组办公室。

3、组建工作机构。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

4、开展自查自纠。针对制约扶贫发展环境优化的突出问题,广泛听取工作对象、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结合本单位实际,着重开展“四查四看”活动。一查本单位设置的审批项目是否合理,看应当下放的事权是否下放,应当的审批环节是不明简化;二查执行上级政策法规、决策决议的情况,看政令是否畅通;三查机关履行工作职责和干部精神状态、工作纪律、工作作风情况,看机关干部是否存在作风不正当、工作不实等现象;四查公务人员为群众、为基层办事情况,看服务理念、办事效率等方面是否适应发展需要,是否存在“吃、拿、卡、要”等违规违纪问题。在自查自纠基础上,要就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向社会和群众作出公开承诺,同时公开整改方案,接受群众监督。

(二)集中治理阶段(5—11月)

1、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凡不符合我县发展实际应予取消的

项目,要尽可能取消;非行政许可项目要大幅压减。新的审批项目经县政府同意后,向社会公布,并监督执行。

2、制定新的行政审批流程。结合国家政策和本单位实际,制定项目的审批流程,并按新的审批流程进行运转。

3、制定新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符合效能政府建设的绩效考核体系。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和实际,针对工作流程变化情况制定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

(三)总结提高阶段(12月)

1、总结工作。对集中开展“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巩固活动成果。

2、建章立制。主要是针对问题建章立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加强领导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年”成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和干部政绩考核机制,把责任追究、绩效考核与干部使用相挂钩;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发展环境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发展环境建设的有效性、规范性和长期性。

四、组织领导

县扶贫办成立由主任任组长、分管主任任副组长,有关科室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刘爱林(主任)

副组长:段选林

成员:张晋仙冯瑾瑜孙晓东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张晋仙(兼),负责集中整治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确保集中整治活动积极有效地开展,促进扶贫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〇一一年五月八日

第五篇:单位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督导工作实施方案

单位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督导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督导工作实施方案》(**发[2012]**号)及单位作风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精神,为加大对各部门作风整治活动开展情况的督导力度,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 督导任务

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和检查各部门开展作风整治活动有关工作。通过开展督导,了解掌握各部门开展作风整治活动的情况,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听取社会各界相关意见和建议,促进单位作风整治活动整体向纵深开展。

二、督导对象

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三、督导内容

1.作风整治活动组织、实施及进展情况;

2.对影响发展环境和事业发展的干部作风五个方面、24种突出问题的自查情况(含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情况);

3.对查摆出问题的整改落实和公开承诺情况; 4.受理投诉和督促整改情况; 5.严格问责和建章立制情况; 6.好的做法和先进典型情况;

7. 根据工作需要应督导的其他情况。

四、督导方式

监督检查贯穿于督导工作全过程,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察看、走访企业和相关部门、与部分干部职工交谈等形式进行。督导中,做到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抽查部门与走访企业相结合。

督导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1. 领导督导。根据《关于院领导挂点督导作风整治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的安排,由单位领导带队,院作风整治办派员随同,对挂点联系部门进行督导。

2. 明察暗访。单位作风整治办日常随机进行,事先不向被督查部门打招呼,体现常态性、突击性。并随机走访部分服务对象和工作对象,征求意见和建议。

3. 信访督查。单位作风整治办对通过信访举报等渠道收集到的情况反映,有针对性地进行督查了解。

五、工作要求

1. 随同单位领导进行督导工作的人员,应主动征求院领导的督导时间安排意见,按照**发〔2012〕**号文件的要求,制定好领导每次督导的日程安排和内容,并与相关被督导部门衔接联系。对领导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征求到的意见、肯定的做法和提出的要求等信息,要在每次领导督导工作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整理成书面材料送院作风整治办备存。对院领导在督导中指出的问题、不足和提出的要求,要跟踪督查有关部门的整改、落实情况,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和结果向院领导报告。

2. 督导组既要全面掌握各部门开展活动的真实情况,收集好经验、好做法,更要深入企业和群众,切实找准各部门开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听真话、察实情,严纪律,廉督导,力戒走过场、形式主义,务求督导工作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3.督导组要向被督导的部门及时反馈有关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每次督导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督导组要将发现的问题书面汇至院作风整治办。对较为严重的问题,单位作风整治办将向有关部门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必要时通报批评,整改落实情况由相关督导组跟踪检查验收;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问题,要按照绩效管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处理,涉嫌违纪违规的,依据党纪政纪规定给予处分。

上一篇: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下一篇:公安部散装油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