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的认识与感悟

2022-06-26

第一篇:对水的认识与感悟

请谈谈对水的认识

1, 请谈谈对水的认识 2, 说说水务工作的重要性 3, 为什么要来水务公司上班

4, 1重要性,用途2.用好水3.如果没有用好水4.我从事水工作~~~~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北方地区许多河流断流、湖泊干涸,一些地区因缺水而导致地下水过量开采、地面沉降塌陷、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缺水不仅制约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而且已经与洪涝灾害和水污染一并成为对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极大威胁的三大严重问题。 (1)由认识水是自然之物,转变为认识到水是一种资源,变人类向大自然无节制索取水为人与水和谐共处。

(2)由防止水对人的侵害,转变为在防止水对人的侵害的同时特别注意人对水的侵害。

(3)由重点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治理,转变为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

(4)由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转变为在重视工程建设的同时特别重视非工程建设和科学管理。

(5)由以需定供转变为以供定需,按水资源状况确定国民经济发展布局和规划。

(6)由灌溉土地转变为浇灌作物。

(7)由对水量、水质和水能的分别管理,以及对供、用、排、回收再用过程的多家管理,转变为对水资源的统一配置、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

1. 首先我讲讲从水务这两个字的字面上的理解,我理解是从这个“务”字出发,这个务字可以理解是务实,求真,负责。也就是人类对水的态度。如今城市建设,工业发展是与水紧密结合。水务事业的发展是必然的。水务工作不仅是生产水,而且还要处理水。生产出洁净的自来水是为人们的生活,学习,生产提供了众多便捷,而处理人们污染的的水是人们保护水源,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一个重要手段。假如水务工作没有很好的开展,那么人们喝的水没经处理水各种病患为危极到人类健康,如果人们使用后的污水没有经污水厂处理,那么我们的城市和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水务工作不仅是城市建设的工业发展的先行者也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

3.首先我为水山务工作而骄傲,因为{介绍水务集的信息},谈谈做了三年零时工的经验。谈谈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最后是水务工作是个新兴的事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做为80后的你应当挑起重担,为公司也为自己争取有用价值,努力为公司事业奉献

第二篇:科学课《对水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对水的观察活动,体验到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引导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感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带来的乐趣。儿童天性好动,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玩中学,学中玩,是我们科学科的一大特色,本课教师努力以学生主体,指导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有更多对水的认识,但是,一节课下来问题百出,好好反思有以下问题:一、教学设计不够科学合理

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对教材理解不够深,头脑中没有一个完整流畅的教学流程,选课比较仓促,本课应该是一个在实验室的分组实验,在教室上会发生很多的问题,有些问题作为教师应该提前想到的而教师没有想周全。

二、实验材料没有结构性

实验材料的准备精准,有结构才能更好的进行探究。我准备的材料太少太散,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而不能更好的进行观察探究。如果能够准备每组一个水槽,效果会更好。

三、对学生的特点情况不太熟悉,没能及时的进行调控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有了实验材料的干扰,有些学生很是兴奋,特别想与同伴分享,但我的教学设计和时间分配上的不协调,让学生没有尽兴,所以不能集中精神听讲。原来长时间小班教学怎样才能更好的抓住不会听讲学生的注意力,除了学习习惯的培养外,还应该加强学习兴趣的激发。

四、实验习惯有待培养提高

刚刚接触科学课的孩子们,还不会真正的科学观察,科学探究,怎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习惯,做到科学的学习,都是在以后的科学课中教师要逐步渗透培养。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本应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更应学会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科学的情感和态度。本节课未能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和讨论,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主动思考、自主探究,作为教师没有真正把科学学科的教学理念贯彻到了课堂上,总之,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

第三篇:水的认识 科学教案

第四单元

5、一天的生活用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过程与方法

1、统计、分析、比较家庭一天的生活用水。

2、提高学生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学习制定切实可行的节水计划。 教学难点:

比较科学、准确地测量、统计自己一天的用水量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自制量杯一个(透明玻璃杯或塑料杯贴上刻度),用于家中测量用水量。

2、学生收集有关水资源状况的资料。

3、教师准备一个苹果,一把水果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水,实际生活中,你家里出现过停水的情况吗?回忆一下,停水或缺水的情况给家里带来了哪些不便? 学生汇报

(可以让孩子们模拟一下:突然停水时,人们处在那种情境中的语言和情绪,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孩子们的思维创造力和表现力。) 小结:由此可见,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那么,我们每人每天到底要用多少水呢?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回家做一次认真的测量与统计,下面请几位同学汇报一下。

二、“我”一天用了多少水

1、小组组内交流各人测得自己一天用水量的多少,记录最多的用水量和最少的用水量。

2、每组派一代表汇报,本组当中一天用水量最多的是谁?用水量最少的又是谁?

3、指名让一两个组当中用水量最多和用水量最少的同学分别站起来说自己测量用水量的方法及结果。

设计说明:这时候要求用水量差距较大的孩子来做方法及结果的介绍,一是看他们的测量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因为方法的科学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结果的科学性,准确度。而且让用水量差距较大的孩子来进行比较,为后面找原因做铺垫。

注意事项:每个学生代表汇报的数据老师都应及时记录在黑板上,为后面的用水量比较提供依据。

三、同学之间用水量的比较

1、提问:从同学们汇报的这组数据中,大家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并汇报

小结:从同学们的汇报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同学不仅个人用水量不同,他们的家庭用水量也不一样,而且有的差距还比较大。

2、提问:为什么个人或家庭用水的量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请大家试着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汇报,老师将孩子们说到的原因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

3、小结:同学分析出来的原因有很多,有同学认为可能是记录、统计不准确;也有同学认为用水特别少同学可能卫生习惯不好,还有同学认为可能是这些同学的用水习惯不同,才导致了用水量之间这么大的差距。

4、提问:大家在用水习惯上可能存在哪些差异呢? 学生汇报

四、“刷牙”的对比实验

1、谈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用水习惯确实是不一样的。书上79页为我们设计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用水量对比实验。 开着水龙头刷一次牙用多少水?( )毫升

用杯子接水刷一次牙用多少水?( )毫升

让两位有着这两种不同刷牙习惯的同学在课堂上来做一做这个对比实验,看一看一个小小的刷牙习惯的不同会导致用水量多大的差异。 说明:因为这个实验要用到水,所以最好能在有水龙头的实验室上。特别要注意的是,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并提出这组对比实验中的变量控制: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对比实验只能有一个条件不同。

2、指名上台做实验,用量杯比较出不同的水量,得出结论,完成书中填空题。

3、学生谈实验后的感想

五、有限的淡水资源

1、资料收集小组关于我国淡水资源状况信息的汇报

2、老师演示:切苹果

据科学家研究调查发现,假如把一个苹果看做全球的总水量,而真正的可饮用水只相当于十六分之一苹果片上的一层薄薄的苹果皮。

3、引出节水标志,学生谈谈对这个图标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

六、节约用水措施的探讨

1、谈话:伟大的毛主席曾说过:“贪污和浪费都是极大的犯罪”。面对地球上有限的淡水资源,我们应该树立起节水意识,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合理开发利用地球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

2、提问:具体怎样节水,大家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呢? 学生汇报

3、介绍政府积极节水的事例:

上海市政府免费为居民调换大容量抽水马桶水箱,节约大量珍贵淡水资源的事例。

说明:让孩子们意识到:只有当节水意识转化成为一种积极的节水行为,才能真正达到节水的目的。

4、学生讨论并制定自己的节水计划 注意向学生强调:制定节水方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切实可行,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七、布置作业:

1、关注身边人们的用水情况,发现浪费水的行为及时加以制止。

2、创作一些节水宣传画,张贴在用水处。

3、写一份节水倡议书,张贴到校园和社区的宣传栏,或在学校广播站、电视台进行宣传,号召全校师生或社区的人们一起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板书设计:

5、一天的生活用水

一天用了多少水

用水量的比较

节水计划

第四篇:《易经》之感悟与认识

《易经》是一部奇妙无比的古书。看不懂的人说它是有字天书,略知一二的人对它深感敬畏,真正了解的人就爱不释手,随时摆在案头,向它请益人生各种问题,然后增长处世的智慧。

《易经》的“义理”告诉我们:宇宙万物一直在变化之中,充满无限的活力与生机,那么人类应该如何妥善安排自己有限而可贵的一生?答案是努力提升道德价值,以行善为主轴,搭配求真与审美的目标,使人生趋于完美的境地。个人与群体不可区隔,所以这是成己成人之学。

《易经》再三揭示人生的正途在于:培养德行、增强能力,以及启发智慧。把握这三点,人生的主动权操之于己,生命也将变得充实也更有意义。《易经》在古代经典中属于哲学类,其故在此。哲学是对人生经验作全面的反省,再由之找出系统的理解以及最终的目标。也因此可以说:没有哲学,人生形同盲目;脱离人生,哲学难免空疏。《易经》是一套圆满的哲学体系。不学《易经》,将是无可弥补的知性缺憾。

关于《易经》的学习,我有以下体会:

一、不学一定不会;《易经》的六十四卦是基于一套特定的符号系统,若是不曾学习,则这些卦象显得神秘而难解。

二、学了不一定会;为什么学了还不一定会呢?因为它的占卦部分需要解卦,而解卦能力永远有提升的空间。这表示人生有可测与不可测的部分,有已知与未知,同时人也有自行做主的选择机会。

三、学会终身受用。占卦不同于一般的算命,也在于它要求我们以清醒的理性与负责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最后,学会《易经》,将可终身受用。此中之妙处,其实在学习过程里就已经逐步实现了。

学习易经使我感悟到人生的精彩和奥秘。

周易告诉我人生中等待是一种智慧。等待是一种积蓄。等待是一种信念。人们之所以等待,是因为时机还没成熟。我们必须学会反省,当我们做事之前反省了,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办事才能得心应手,即使遇到挫折由于预先考虑的明白,心里也会有准备,不至于最后会把事情办咂,甚至走向歧途。当我们做事之后反省了,从中得到经验教训,就可以为以后的成功铺好路。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不断拓宽视野。没有开阔的视野,没有长远的眼光,就会跟不上时代潮流,就会守旧,就会落后。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要想了解自己,必须审视自我,经常反省自我。经常审视自我会让自己更能够认识自我的不足和错误,从而改变自我,提升自我。除外,每个人就像一个招牌,当你出现时,人们对你会产生一种印象,要想被人们所认可,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所以要树立形象。

在为人处世上,要诚信待人。柔顺谦逊精中求细----稳妥操办大

事,

和睦相处平易近人----融入团体,敢闯敢干不怕失败----过流时期坚强如刚,相感以情坦诚相待-----寻找朋友,目标正确懂得放弃-----稳步壮大自己,退而自保锋芒不露----心怀远大抱负。

做人讲究的是人缘,想人缘好,就必须与团体打成一片。积极主动地与他人沟通交流是融入团体的先决条件,了解他人的心声,想他人所想,助他人所难,方能得他人之心。

世界是美好的,当我们以微笑去面对世界时,我们征服了世界;创业是艰辛的,当我们以微笑去面对创业时,我们成就了创业。创业是一种分享,一种付出。付出是一种爱,爱是快乐的,快乐需要微笑。

在每个人的困难时期,荆棘遍地,我们需要耐力,需要闯劲,那么成功就在你跟前。

做事要踏实,稳步前行,在磨砺中不断壮大自己;不断积累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我,要谦虚进取,吃苦耐劳,目标正确,懂得放弃,恰如其分地发挥自我的实力——韬光养晦。

在时机尚未成熟时收敛锋芒,隐藏才能行迹,忍辱负重,待成熟时,一展自己的远大抱负。《周易》智慧人生的处世法则给我启迪,让我受益匪浅,深刻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回味无穷。

在面对形势多样的困难和艰苦环境下要做到流而不盈持中守正----直面坎坷。人活在世,最怕没有志向,没有坚强的毅力去努力实现自己的志向,一个人成就大小,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如果有坚强的毅力,绝不会一无所成。坚持真理,勇往直前,就是胜利彼岸

边。做到严于律己,克服懒惰,提高警惕,远离小人,防患于未然。个人在行事时遵循:“小义”,做正义之事,行正道。惩恶扬善,为天下人谋福利,弘扬大义。做正人有德之君,留芳名与青史。

切勿因生活中的一些细小过失而后悔,从而错过良机。若已铸成过错,且无法弥补,便应当机立断,吸取教训,日后不再犯。人活在世,最怕没有志向,没有坚强的毅力去努力实现自己的志向,一个人成就大小,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如果有坚强的毅力,绝不会一无所成。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我们要走出去,看世界,学本领,破除了满足现状,因循守旧的传统观念,树立市场观念和致富意识,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勇于走出家门闯荡世界。

我希望有一天,我们中有人可以深谙《周易》的精髓,传播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弘扬中华文明的恢宏气魄和囊括环宇的胸襟气度,让我们为人类文明的大发展、大繁荣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三生教育与教学认识感悟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可以说有数百近千本书和杂志,使我长时间地悠游在学海之处,获益匪浅,而使我相见恨晚的还是云南省从2008年秋节学年开始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的“三生教育”。其实,我手边也有许多其他文摘类杂志和书刊,总觉得“三生教育”有其特殊的一面,其特色是“沙里淘金”、“精益求精”。其教育内容自然是独领风 骚的,精从博中淬炼诞生,自然鹤立鸡群,这就是“三生教育”教材的难能可贵之处。

人生历程,漫长而短暂。从呱呱坠地,生命来到世界的那一刻起,无论是七彩童年,还是阳光少年,无论是求学问道,还是衣食径行,生命将伴随着每一个人生存,生活将每时每刻和我们的生命在一起。自实施“三生教育”教育活动以来,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实现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价值;通过生存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提高生存能力,保护生存环境,把握生存规律,培养生存意志,树立正确的生存观;通过生活教育,帮助学生认知生活、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最终使现实的个体生命,个体生存和个体生活转化为理想的社会生命,社会生存和社会生活。

“三生教育”教材在现代课程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注重了认知、体验和感悟的统一,注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注重在体现不同学段特点的基础上,处理好相应内容的衔接,递进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生命、生存、生活之间相对独立但又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的关系“三生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基本教学资源,同时也为广大教师、家长、特别是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载体。可以说“三生教育”这门课程更能够帮助学生以一个更加成熟、更加饱满的生命姿态走进生活,走进新时代,与时俱进,在更大意义上实现生存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理想。

孔子云“已之不欲,勿施与人”。通过“三生教育”课程的教育实践,文明礼仪时刻提醒我们的周围还有别人的存在,我们的行为会相互影响,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其实,要想成为一名具有生存、生活能力的时代青年,并不是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记得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公益广告吗?一位晨练的青年,一边跑步锻炼身体,一边帮孩子拿下了不小心扔到了树上的篮球,随手把路边的垃圾捡进了垃圾箱,还帮助蹬三轮车的来人推车,早晨跑了一路,好事就做了一路,不仅帮助了别人,也让自己从中得到了快乐。大家都知道,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还体现在人民素质的提高上,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势在必行,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心理成分既有独立性,又有整体性,所以,我们在对小学生思想品质教育时要有多端性。充分利用“三生教育”这门课程,从多方面入手,只有当道德心理的各种成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时,道德品质的结构才协调,优良品质才能真正形成和发展起来,只有抓好“三生教育”也才促进社会成员健康人格的构建,让人的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

“三生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因为它是一个理论的高度把我们长期以来模糊的培养人,塑造人的观念,清晰地展现出来的过程,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通过什么途径培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需要生存和发展的生活个体。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我以为更具有人性和可操作性。“三生教育”的目的,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培养有能力的人,但现实的矛盾是我们过分强调了知识的获得,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因为知识并不等于能力,拥有知识并不等于拥有能力,善于运用知识付诸实践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才有可能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也才是这个社会最需要的人。“三生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更是社会的事,因为人不分年老,年少,只要生命个体存在的一天,生命、生存、生活就是人人都要面对的永恒话题。

笔者通过“三生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感悟到,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腹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的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做教师的人,应当使自己尽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美好、完整的人格。从事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我们将面临着很多挑战,我们必须鼓起勇气,义无反顾向前发展,不断攀登,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

如今,许多孩子的生命意识淡漠,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不少人往往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放弃生命,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悲剧与不幸。课堂的“生命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责任感,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为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新形势下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要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就得把“三生”教育当作一个整体来推进,切不可片面、孤立地对待。只有通过“三生”教育,并且扎扎实实地开展,对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创新之路,必得产生深远的影响,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才算是真正地实现了现代教育的目的

那么,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贯穿“三生教育”的理念内容呢?

一、体育教学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三生教育”的学习平台

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就需要创新。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特有的、开阔的学习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体育教学中融合“三生教育”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人施教、因因材施教,培养小学生的“生命、生存、生活” 的意识,为其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的“三生教育”以珍惜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为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陶冶健全的人格。“三生教育” 必须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体育教学恰好可以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各种体育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活动,分别感受“运动的乐趣”,在体育课中真正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彼此分享。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的常识及保健的方法。正确认识生命,珍爱生命,不断提高生存能力和生存意志,树立正确的生活观,是学校体育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三生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任务。

二、体育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对“三生教育”的理解

“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过程。也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目标过程。近几年年来青少年死亡事件的频繁发生,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非常重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在运动中让同学们感受、认识生命的意义;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生命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融铸在精神中,培养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意识,增强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1.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生命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形成。让学生形成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观念,最终形成珍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价值观。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发掘以人为本,重视生命的文本,突现生命的意义,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2.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在体育教学中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总之,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

3.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基本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在实践生活过程中获得生活知识,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在体育教学中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来之不易,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 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

三、“三生教育”能贯穿到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各个方面

实施“三生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三生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实施“三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美育等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学校体育因为其特殊的教育方式、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广泛的运动时空等特点,决定了其在“三生教育”过程中必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其重要的价值。学校体育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全方位的,蕴藏着极大的潜力和深刻的内涵。学校体育对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实际就是科学地践行了“三生教育”。

1、“三生教育” 贯穿在德育方面

学校体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学校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和信念,通过体育活动强化道德信念,内化道德行为,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改善学生的生命观、生活观、生存观。体育运动能维系心理健康,预防身心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学校体育的重要课题之一,心理疾病的产生与情绪和人格特征(行为特征)有密切的联系。学校体育工作指导下的学生的体育运动(或锻炼),能让学生善度余暇、陶冶情操、优化人格、调节身心、消除不良习惯、形成良好的生活节奏,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2、“三生教育” 贯穿在智育方面

体育教育促进了学生神经系统的发育,为智力的开发奠定了生物学基础。体育运动是多种组织和器官参与的综合性运动,有利于促进大脑的思维活动能力,使人思维清晰、反应敏捷。学校体育对全面培养观察力、开发智力、培养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增强个体生存能力。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终身体育涵盖了人生的不同阶段,涉及到人生的不同时期,在学生个体社会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个体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增加了相互认识、交往、交流的机会,培养了勇敢、自信、果断的性格特征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了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增强了学生的生存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3、“三生教育” 贯穿在体质方面

生命在于运动。坚持体育活动,可以使心血管系统的血液循环加快,改善呼吸系统的机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不仅如此,坚持适当的体育运动,还可以预防流感、呼吸道感染等传染性疾病。对于学习压力日趋加重的现代学生来说,适当地进行身体锻炼是有好处的。不仅可以提高运动素质,还可以做到劳逸结合,使智力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

体育运动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生活质量。体育的本质功能决定了体育教育必须增强学生个体的体质。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教学和运动,一方面提高了人体新陈代谢的质量,改善了身体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等的功能,增强了体质;另一方面,通过进行合理科学的医疗体育手段,可预防各种继发性功能障碍的发生,治疗因各种疾病所引起的各种功能障碍,尽快提高和促进患者各种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4、“三生教育” 贯穿在美育方面

学校体育还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塑造身体美,还可以塑造心灵美和行为美,并使三者在运动实践中得到完美的结合。运动中表现出的形体美、节奏美、创造美等,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是一般的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体育运动能使学生塑造优美的形体,完善学生的人格魅力。体育不仅有健身、健心的功能,还有健美的功能。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可改变肌肉组织的构造,塑造完美协调、舒张有度的身体形象。此外,锻炼的过程可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塑造完美的人格。

在体育教学中包含着各种要素、实施“三生教育”系统工程,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德育教育工作的根本。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和“三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素质教育和“三生教育”离不开体育。在整个素质教育和“三生教育”系统工程中,学校体育因其特殊的教育方式、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广泛的运动时空等特点,决定了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和“三生教育”过程中必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体育和体育运动在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把握生命规律,提高生存能力,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其特殊的价值和功能。只有把“三生教育”贯穿到体育课的各个要素之中,使学生在“生命、生存、生活”的认识得到不断的升华。

上一篇:电气工程进度控制下一篇:读人生四句话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