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22-09-11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的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土木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 实践教学, 在教学体系的设置上实践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为使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必须对传统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结合学科特点及实践教学自身规律, 以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培养为主线, 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 缩短毕业生就业后的岗前培训时间, 实现由原来的验证性实践教学向真实工程环境下以工程素质和岗位技能训练为主的实习转变。现就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分析探讨。

1 传统生产实习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产实习是在学生完成了大部分的施工专业课后, 由学校统一联系实习工地, 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指导老师带领学生集中赴某一工地实习, 以学生自主参观学习为主, 教师深入学生中, 学生按生产实习大纲和指导书要求, 向教师求问, 教师可根据学生实习的情况, 巡回检查和辅导, 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实习报告, 这种传统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也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实习效果难以保证

实习教学的内容要求本应以技能性和实用型为主, 然而在实习教学的整个实施过程中, 主要由教师组织和管理, 内容由教师确定, 并且以教师引导为主。一是现场工程进度和施工内容与实习要求不一定一致。二是有些实习工地进度缓慢, 而安排的实习时间又有限。三是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生产任务繁重, 不愿意对学生进行指导, 使学生感到实习苦燥无味。再加上学生的依赖心理较严重, 不太积极主动, 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场实际还有一定的距离, 感觉无从下手且无从问起, 与现场的技术人员交流较少, 所以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得不到证明, 造成实习效果不佳。

1.2 实习时间得不到保证

在实习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由于主要靠教师负责管理学生, 而教师自身的理论课教学任务一般较重, 没有充足的时间到施工现场去管理学生, 而工地又不愿意对学生进行监督管理, 所以对学生的管理力度不够;同时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较差, 实习积极性不高。以上因素造成学生未到或早离施工现场的现象很多, 处于“放羊”状态, 从而导致实习时间得不到保证。

1.3 实习地点联系难度大

由于大多数院校都没有固定的实习基地, 扩招后学生人数成倍增加, 且实习内容对实习地点往往又有很高的要求和限制, 而工地的施工进度、施工工艺不一定与实习的要求相适应等。这样一来, 要联系到一个非常合适的实习地点是一个难题。再者学生到工地去实习也增加了工地的管理工作, 特别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 一般不愿接受学生实习。

1.4 实习工地热情不高

近年来, 建筑企业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 把大学生的实习看作是一种负担, 一些学生劳动观念、吃苦耐劳能力和组织纪律性有所下降, 不愿深入生产第一线;企业职工也把学生当“客人”, 不安排学生参加实质性的生产活动, 容易使实习流于形式。

1.5 实习指导教师实践工作经验欠缺

由于实习学生人数多, 也就需要有比较多的指导教师, 而随着高校的扩招, 教师缺口比较大, 大部分青年教师是由一个高校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另一个成为教师, 没有施工一线的实践工作经验, 对施工操作和实际工程的施工技术和工艺仍然停留于书本上已学的理论知识, 因此不能很好地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

2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2.1 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作为工科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 要保证其顺利地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就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周密地计划。第一, 要建立健全校系 (院) 两级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机构, 明确担任实践教学工作的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责分工和考核管理办法, 做到有章可循。第二, 要加强校企结合, 保证有固定的施工单位和场地, 同时, 在实习经费上也要有保障, 使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第三, 建立实践教学的档案制度, 建立健全教师和学生的有关实践教学的相关资料, 以便积累实习经验和加强对实习的监督和督促。

2.2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要配备同时具有理论水平和工程实践的“双师型”教师。一是对新进的年轻教师进行培养, 鼓励其进入与建设工程相关的企业和单位, 如施工企业、监理公司、咨询机构和设计单位相等学习实践, 提升其实际工作素质;二是从相关单位和部门聘任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理论基础好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主要承担实践性教学的工作;三是要求专业理论教师限期通过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这样, 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懂学科理论与专业操作、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

2.3 提高学生的实习意识

近年来随着人才的积累, 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毕业生越来越多的要走向建筑生产的前线, 即充实建筑施工、建设监理等单位, 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越来越挑剔, 要求具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经历,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竞争上岗等一系列思路和做法深深触动了当代大学生, 于是大多数大学生将生产实习作为自己增加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实习的自觉和主动得到很大地提高, 改变以往学校安排被动实习的局面。

2.4 完善教学评价、质量监控体系

完善的教学评价、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条件。其内容包括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学校应充分发挥教学、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及专家督导等委员会的作用, 加强对整个实践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监控。通过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引导和促进实践教学改革, 加强实践教学宏观调控。

2.5 改革实习模式, 加强过程控制

2.5.1 改革施工系列课程的理论教学, 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创造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 应按学科的联系和教学时序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相互关系, 把学科具有密切相关性的建筑施工类课程如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建筑经济、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监理等教学环节进行统筹规划, 做到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奠定基础, 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1) 理论教学为生产实习准备。结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和实习内容, 把有关土方量计算、钢筋放样、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结构吊装方案与工程网络计划编制等有关内容作为生产实习的理论准备作业和考核内容, 这样使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结合, 又可保证学生在实习前了解一般建筑施工生产的整体过程和各个关键环节。

(2) 实践教学验证专业理论知识。结合理论教学, 在实习过程中把识图、施工工艺过程、脚手架搭拆、模板支设、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和建筑材料取样、试验、评定作为重点要通过实习要掌握的内容, 这样既验证了理论知识, 又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2.5.2 编制可操作性强的生产实习文件

生产实习文件包括实习大纲、实习任务书和指导书, 是指导实习顺利进行的纲领性文件, 应根据实习工地的具体进度、工艺标准, 规定实习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以及要达到的实习效果, 要具有可操作性, 既要有通用性, 又要便于实习生根据具体工程情况灵活确定实习内容。对实习单位、实习工程、实习程序、内容、实习计划安排、实习成果格式、考核方式、实习纪律、安全规章要有明文确定, 使学生有明确的实习目的。

2.5.3 认真做好生产实习前的总动员, 为实习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开端

生产实习前的实习总动员是实习进行的第一个环节, 一是由指导教师明确实习的性质, 实习分组和指导教师, 简略介绍施工企业情况与施工项目管理现状, 强调实习的重要性;二是明确实习任务, 要求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 要把所学理论知识、规范、制度、定额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 力求融会贯通;三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学会思考, 启发学生完成实习规定的成果总结, 即实习日记、实习报告或专题调研报告, 实习体会等资料。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和实习纪律是保证实习效果的基本要素。

2.5.4 增加学生的实习兴趣, 提高实习效果

实习不同于课内学习, 过程单调乏味, 学生的实习热情很快会降到最低点。为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首先要求学生要带着问题到工地实习, 比如钢筋混凝土分项工程, 施工中, 钢筋位置的摆放、钢筋连接与接头位置、钢筋保护层控制,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确定、投料顺序, 模板支设中顺序、构件节点部位的处理, 以及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项目和方法等, 对照实际施工过程弄懂弄明白。其次是指导教师采取视频、动画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把相关的实习内容搬进课堂, 使学生了解施工工艺过程和特点, 巩固实习效果。

2.5.5 严格实习考核验收制度, 是保证实习效果的客观要求

对学生实习成果的考核验收, 是提高学生实习主动性必不可少的教学行政手段, 是提高实习质量的重要教学环节。实习完成后, 根据学生提交的实习成果, 采用答辩、笔试或口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实习效果, 最后, 学生实习成绩由教师结合学生答辩、学生实习成果、现场实习指导人等方面综合研究确定。

3 改革的效果

3.1 保证了实习质量,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对实习模式的改革, 使学生在实习中逐步树立了工程意识。学生在校内基本完完成了理论的学习, 有的学生理论考试课成绩好, 但动手能力很差, 于是出现了有的毕业生干不了或不愿干工程实际工作, 不愿到生产第一线, 眼高手低, 甚至看不起工人群众的现象。学生进入建筑工地后, 看到广大建筑工人在户外顶烈日冒严寒辛勤劳动, 通过参加劳动亲身体会到建筑工人的艰辛, 使他们感到便于施工的设计和管理在实际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有些学生与工人打成一片, 虚心求教, 奔忙在工地上, 施工放线、钢筋下料、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制订、模板组合设计、预决算、整理工程技术资料、编制网络图等, 收获颇丰, 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2 提高了学校知名度

学生的校外实习, 既是学生深入社会、接触现实、实践所学专业知识的机会, 又是校企加强联系的纽带。教师通过走访工地, 接近一线技术人员, 加深了双方的感情, 使得以后的实习更加容易安排。有的企业接受实习学生后, 让他们独立承担某项任务为公司带来一些效益, 同时学生也能获得一定的报酬, 他们的能力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反过来, 我们发挥自身优势, 为这些企业培养人才, 也得到了企业的欢迎。不仅缓解了实习经费紧张的矛盾, 更重要的是实习效果得到了保证。

3.3 为毕业分配双向选择找工作打下基础

由于学生在实习同实习单位的接触, 了解专业的性质和要求, 通过交流, 充分了解自身的能力, 发挥自己的长处, 对建筑企业了解更加深刻, 避免了他们在毕业分配时双向选择单位的盲目性。

摘要:普通本科高校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 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实践教学是其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而言, 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关键。但是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 提出了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回归工程实践,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关键词:实践教学,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多媒体

参考文献

[1] 张志军, 曹露春.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体系的构建[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6, 5.

[2] 李广慧, 杜艳华.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6, 10.

[3] 张利, 刘永, 苏胜, 等.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土木工程材料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 2007, 3.

上一篇: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素质的内隐观研究下一篇:中药新药开发制备工艺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