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动画

2022-10-16

第一篇: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动画

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整节课我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觉得这节课突出以下几点:1、新课标指出:

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铺助教学,发挥其新颖直观的优势,为了突破理解概念周长这一重点,运用电脑演示一周的总长度就是一个图形的周长。在怎样了解长方形的周长最优化方法时,我也借助电脑直观演示过程,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2、根据第低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知识特征,在教学中我采用故事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全心投入到学习中。

3、改变传统的教师一味的教,学生听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教育学家波利正指出:学习任何新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学生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新课标指出:合作交流与积极探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探索的意识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美国一所大学的墙上写着:我听到的,我就忘了,我看到的,我就记得了,我做过的,我就理解了。在理解长方形的周长的最优化公式时,我给学生提供充分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分工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并小组讨论计算方法总结,全班交流、汇报后,才得出长方形的周长的最优化公式。

4、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铺助教学,发挥其新颖直观的优势,为了突破理解概念周长这一重点,运用电脑演示一周的总长度就是一个图形的周长。在怎样了解长方形的周长最优化方法时,我也借助电脑直观演示过程,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5、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我始终以商量的语气与学生交谈,把自己当作一位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与学生处于朋友关系、平等状态。由于有这样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所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学,乐意学。

6、有机地渗透情感教育,经过一系列教与学,我提出:小白兔与乌龟新的长跑比赛结果怎样呢?让学生猜一猜,通过猜,让学生懂得了:骄傲必定失败,坚持就是胜利,失败一次并不可怕,关键是能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是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综观整节课,教师和学生都是在一种宽松、平等的氛围中一起学习,学生乐于学,每个学生都在学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第二篇:长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长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及反思

大谭小学王莲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直线图形的周长。

3、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描一描,摸一摸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4、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并能利用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周长计算的问题。

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交流等活动,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与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图形的周长,

2、并能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并能运用。 教具准备

课件、作业纸、尺子、每桌一张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操作,感知周长。

1、讲故事:"小蚂蚁学数学"引入

师:秋天了,树上的好多树叶都掉了下来,其中有一片树叶掉到了蚂蚁身上,于是小蚂蚁和树叶做起了游戏。

课件出示:小蚂蚁爬树叶。 师:引导学生观察小蚂蚁绕树叶一周的情景

谁来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小蚂蚁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说出:小蚂蚁绕树叶爬了一圈! 师:继续观察,并引导学生小蚂蚁从起点开始又回到了起点。

蚂蚁做完运动后还留下一句话呢,她说:“我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2、看课件,进一步研究其他图形的周长。

3、实际运用

(1)、你能从我们身边找一个物体沿着它的一个面摸一周吗?然后说出这个物体的周长? (指导:课桌面、课本封面、铅笔盒的一个面、尺子的一个面) (2)、谁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摸的?

二、练习,重点区别什么样的图形有周长?

(1)课件出示练习题。出示一组封闭图形和几个不封闭的图形判断它们有周长吗?说一说为什么?由学生说出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 教师小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图形的周长。(板书:周长 (2)练习说出其他图形的周长

三、操作实践、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1、量一量、算一算

(1)请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量一量、同桌为一小组进行测量,测量完汇报结果: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

(2)算一算长方形的周长。

学生动手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周长。 选择不同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①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6 + 4 + 6 + 4=20米)

②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 6 ×2+4 ×2 = 20(厘米)

(

厘 ③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 (6 +4 )×2 = 20(厘米)

四、观察思考、深化理解

课件出示图: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它们的周长一样吗? 继续看,把第二个正方形沿虚线剪掉一块,变成了这样。它的周长是哪一部分呢?(指名说说) 这一关的问题就是: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为什么? 师:它们的周长一样吗?谁来说明理由?(可展台演示)有不同的方法吗? 我们再来看看(根据学生回答演示移动的方法):让两个图形的边重合,可以看出,这几条边(闪动)分别相等,只来比较其余两边是否分别相等就行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闪动竖边并移动)这两条竖边相等,(闪动横边并移动)这两条横边相等,所以它们的周长相等。 四.总结收获。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原有教材内容的教学中更多地注入发展空间观念的元素。所谓的空间观念,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和基本结构在头脑中形成的概括化得形象。空间观念与表象密切相关,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重要形式,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这种表象能被重新加以具体化。《数学课程标准》对空间观念的具体表现作了明确的阐述。所以教学中,我从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拓展与改革。

第三篇:«长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85页例4中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思维概括能力。

3、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引导观察、合作探究 教

具:多媒体课件、答题纸、直尺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出示卡片:①指出下面各图形的周长。②提问:什么是周长?

2、观察卡片上的第三个图形(长方形),完成填空题。

3、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指名回答。

二、 探究新知:

(一)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方法一: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方法二: 长方形的周长=长+长+宽+宽=长×2+宽×2 方法三: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二) 新授例4;

1、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信息;

2、四人以小组探究计算方法;

3、交流汇报,师板书。

三、 课堂练习

1、引导学生用自制的长方形算周长。

2、动手操作:量一量课桌面、课本封面、板凳面等的长和宽,算算周长是多少?

四、思维拓展

王爷爷家有一块长5米,宽3米的菜地,菜地一面靠墙,王爷爷给菜地围篱笆,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五、 课堂小结: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六、 布置作业:练习十九第1(1)、2题

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长方形的周长=长+长+宽+宽=长×2+宽×2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例4 6+4+6+4=20(厘米)

6+6+4+4=20(厘米)

(6+4)×2 =20(厘米)

第四篇:长方形周长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探索发现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

2、 会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探索、感悟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设景引入

教师出示一张照片,引出问题:要给照片加上边框,应该怎么

1.复习周长的含义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周长,谁能说说一说周长的含义 生: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师:谁上来比划一下照片的周长?让小朋友更加深刻地理解周长的含义

师:你把封闭图形的特点解释的真清楚,小朋友们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一边指一边说好吗?

生:齐说。

2.设景引入

师:刚才我们通过举例、指一指的方法复习了周长的含义,其实周长也是有长短的,你能判断这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哪个更长一些吗?

生:红色的长;蓝色的长;一样长??

师:现在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你能想出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证明的的判断是正确的,(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同桌相互合作)

二.自主学习,探究方法

方法

(一):比一比

生:我用比一比的方法,把两个长方形叠在一起看谁长谁的周长就长。

师:是吗?我们一起来叠一叠,小朋友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生:比较长方形的周长不能只比较它的长,还得比较它的宽。 生:比较长之后再比较宽呀!

师:你来解释一下。

生:如果比较长的话蓝色长方形长一些,比较宽的话,红色长方形宽一些。再把长剪下来贴在宽的上面。

师:你的想法是可以的,但是这样的话就破坏了整个图形。 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

方法

(二):先量后算

1.讨论怎么量

生:我用量一量的方法。

师:怎么量?

生:我先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师:量几次?

生:量两次。

师:长方形有四条边为什么只两两次?应该量四次。

生:因为长方形对边相等,量出一条长,对边的长也就知道了,量出一条宽对边的宽就知道了。(教师以红色长方形为例板书长和宽)

师:看来你对长方形的特点掌握的不错!接下来干吗呢? 生:再算出它的周长。

师:老师帮你概括一下,你的方法是“先量后算”

2.讨论怎么算

师:怎么计算长方形 的周长呢?我们以红色长方形为例,谁来说一说你的算法?

生:4+6+4+6=20(厘米)

师:“

4、6”在这个算式里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你上来指一指 生:“4”表示长方形的宽,“6”表示长方形的长。

(教师随机板书长方形的周长=宽+长+宽+长)

师:小朋友一起来说说,他的计算方法是:宽+长+宽+长 师:看你迫不及待的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想说这种方法太麻烦了。

师:说说你的算式?

生:4×2+6×2 =20(厘米)

师:“4”、“6”分别表示长方形的宽和长,可、又表示什么意思呀?你也上来指一指

生:“4×2”表示长方形的两个宽;“6×2”表示长方形的两个长。 师:他的方法谁听懂了?

生:他的计算方法就是两个长加上两个宽。

师:你听的很认真,回答的很清楚,希望小朋友都能象他一样做个文明的小听众,积极的发言者。

师:我看到还有小朋友举手,是不是还有不同的算法。

生:我还有不同的算法,我的算式是:(4+6)×2=20(厘米) 师:括号括在哪里?

生:把“4+6”括起来。

师:你听听老师的读法:4加6的和乘2,能清楚的表达这个算式了吗?

生:还是老师的读法好。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吧!

生:齐读4加6的和乘2,有些小朋友还在用夸张的手势表示。 师:小朋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生:“(长+宽)×2”表示什么意思?

师:对呀,我也正纳闷呢?你能上来指一指解释一下吗? 生:可以,这里是一个长加宽,一长方形里面就有两个长加宽

师:为了让小朋友更加深刻的理解我来当你的的小助手,你指一个长加宽我指一个长加宽。

你这个小老师当的可真不错,解释起来有条不紊的!

师:刚才小朋友你一言我一句的想出了三种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出示课题长方形的周长)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师:大家看看这三种方法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呢?

生:要算长方形的周长必须要知道它的长和宽。

师:说的真不错,请你翻开课堂作业本,看看哪个小朋友说的对?

三.多种练习相结合,巩固新知

1.初步尝试计算方法

师:现在我就告诉你这个蓝色长方形的长和宽,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

请在低算本上做一做。

汇报交流: 2+7+2+7=18(厘米)

2×2+7×2=18(厘米)

(2+7)×2=18(厘米)

2.再次尝试,感受简便方法

(1)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生:5×2+7×2=14(厘米)

5+5+7+7=14(厘米)

(5+2)×2=14(厘米)

师:哪种方法简单?

生:第三种,因为它只要计算两步就行了,其他的都两步以上了。

师:聪明的小朋友都会学习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的。

(2)有一块长方形手帕,长加宽的和2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生:只知道长加宽的和,不知道长和宽分别是几厘米怎么算? 师:对呀,能算吗?

生:能算,20×2=40(厘米)

师:你来解释一下?

生:长方形里有两个长加宽呀,所以周长就是两个20厘米。 师:你真聪明,看来第三种简便的方法还真好用。

3.设置梯度,放手让学生做

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如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要多少米?(课后练习47页第3题) 让学先读题,找出第一个问题的关键是篱笆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第二个问题比较难理解的是一面靠墙,让学生清楚哪面靠墙和至少的意思。

4.课外延伸

算一算这个图形的周长

三、拓展练习

拓展延伸。

一根长24米的绳子,(1)围成一个正方形。围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

(2)围成一个长方形,如果长方形的长是9米,宽是几米? 想一想:如果长不是9米,还能围成哪些长是整数米的长方形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围成的图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在生活中有许多关于周长的有趣的问题,只要我们去认真观察,去仔细发现,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好,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

第五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反思

春天的脚步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是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周长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材以学生熟悉的学校篮球场为题材,提出了计算篮球场周长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联系场地的形状,探索、交流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在交流的基础上确认或逐步完善。对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则安排在"试一试"中让学生独立探究、计算,再通过交流发现规律、掌握方法,这样就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选择的平台。教学时先让学生根据篮球场的形状提出求周长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对周长的认识先自己想想猜猜,再算算试试,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考进行计算,接着,让他们汇报各自的算法,引导学生去体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把握不同算法间的相互联系。再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等等。在练习巩固中,"想想做做"从直接看图计算,量一量获取有关数据再计算,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最后在图形的拼摆中关注图形周长的变化,这样由浅入深,既巩固了周长的计算方法,又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我都努力为学生的探究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足的是本节课的练习量少了一些,自己的教学驾驭能力还不足,学生的开拓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地展示。

上一篇:初二英语基础过关训练下一篇:初二物理教师述职报告